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南朝四百八十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日)镰田茂雄著 黄玉雄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南朝四百八十寺
  (日)镰田茂雄著 黄玉雄译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山西省中国国际旅行社)
  竹林七贤
  在中国,黄河流域的佛教称为北方佛教,长江流域的佛教称为江南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指的就是江南佛教。
  东晋时期(317—420),儒教逐渐衰退,道教日益流行。如果说,儒教是中国的表面文化,道教则是中国的内在文化。儒教讲的是礼和秩序,道教则以旁观者的立场,批判儒教的体制,追求自我心中的平安。东汉崩溃,到三国、东晋时代,由于战乱,国土荒废,人心不安。在这种形势下,道教的老庄思想比儒教更容易被民众接受,人们开始对现实产生不满和绝望的情绪,追求来世的幸福。这样一来,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逐渐受到注目,于是,追求来世净土的佛教开始兴隆。原先老庄所鼓吹的虚无思想和佛教《般若经》中宣扬的空的思想相吻合,随着老庄思想的流行,佛教思想也渐渐被汉民族所吸收。
  魏、晋、南北朝的王朝更叠交替,这是一场政治实力者的帝位篡夺剧,或者是以禅让这种儒教道德形式进行的帝王强夺战。在这样一种充满欺骗的政界中,如果一味追求自我诚实,就必然与现实发生矛盾。于是产生了竹林七贤这样的人物。在当时的中国,竹林七贤的生活方式被尊崇,一时形成风气。竹林七贤,指的是以阮籍、嵇康为首的魏晋名流、官僚七人。他们逃避现实,隐入山林,作诗作画,欣赏音乐,饮酒清谈,嘲讽当时的社会现实。这近似于仙人和隐居者的行动,是一种不满现实和权力的思想行为。
  与竹林七贤相应,佛教中有“天竺七贤”。天竺七贤是沙门中的七位贤者。这样,道教的竹林七贤与佛教的天竺七贤分别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日本滋贺县石山寺和奈良的兴福寺有维摩居士的坐像。这是一位清瘦的佛教徒,头戴帻巾,左手拿着麈尾(拂子)。由于维摩居士的形象与竹林七贤的形象非常相似,维摩居士也随着竹林七贤受到当时士大夫、知识界的推崇。维摩居士是俗家弟子,他以在俗的身份研究大乘佛教的深奥教义,把大乘思想的空和无相用“默”来表示,佛弟子称之为“维摩一默如雷”。可以说,在佛教界,维摩比佛弟子更为优秀。
  敦煌石窟的第103窟,是一幅维摩居士的画像。这幅画像与兴福寺的坐像相同,头披头巾,手持拂子,目光炯炯,坐在病床上,接受着文殊菩萨的看望。这种维摩问疾品图在敦煌石窟中多处出现,由此看出,汉民族把维摩居士作为贵族的理想形象,特别是在江南地区,把维摩居士等同竹林七贤看待,维摩居士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就是在俗佛教信徒的最高追求。
  江南的佛寺
  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描写了江南佛寺的盛况: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的这首诗,形象地描写了南朝的风景,诗中说南朝有四百八十座寺院,可见佛教寺院之多,南朝的寺院在楼台春雨中象一幅画卷一样。杜牧(803—852)是唐代诗人。在唐代,南朝的寺院仍然被人们怀念着。
  江南地区最早建立寺院是从三国时期的吴国开始的,与北方的白马寺相应,江南建业(南京)有建初寺,这座寺院是三国时期,即公元247年建造的,它是江南现存最古老的寺院。
  上海的龙华寺,传说也是在三国吴的赤乌年间(238—251)创建的。现在,龙华寺仍然高耸着一座雄伟的四角七层砖木混合塔,高达40.4米。传说这座塔是五代吴越王钱弘椒(929—988)建造的。龙华寺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今天已全部修复,恢复了古时的面貌。
  江南的佛教是以建康(南京)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至今南京仍有许多名刹、古塔。例如,在中山陵东1.5公里处有一座灵谷寺,这座寺院是在梁朝天监十三年(514)建造的,当时叫开善寺。曾有许多名僧在此住留。因此,开善寺被称为江南第一名寺。保存至今的无量殿,因建筑没有梁柱,又称作无梁殿。这在建筑史上也是非常珍贵的建筑。灵谷寺有一座高达60米的八角九层佛塔。塔的周围松柏繁茂,景色幽静,是古时金陵四十景之一。
  上海著名的寺院有玉佛寺、静安寺、真如寺等。玉佛寺位于安远路,寺内安置一尊高1.9米的玉佛。是清光绪八年(1882)普陀山慧根和尚从缅甸请来的。玉佛寺由此得名。
  南京西路的静安寺,是三国时期创建的,寺内至今还举行各种佛事活动,香火不绝。真如寺在上海市郊外的嘉定县,寺内的建筑是元代1320年建造、1963年改建的。
  浙江杭州的西湖湖畔有灵隐寺,这座寺是东晋年间印度僧慧理创建的。灵隐寺背倚海拔168米的灵鹫峰。寺前溪水清流,周围有许多天然岩洞,其间散布着五代、宋、元几个时期的石刻造像,计380余尊。最为著名的是大腹便便的弥勒石像,喜笑颜开地迎接着每一位来宾。
  灵隐寺,在五代吴越(907—978)时期扩建。当时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僧徒多达3000余人。后来几度兴废,现存的建筑物是十九世纪留存下来的。“文革”期间,由于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寺院得以保存。近年来又有几次大的修复,寺院焕然一新。
  寺院以天王殿为中心,东西有两座山门。进入山门,是高33.6米的大雄宝殿。殿内巨大的贴金佛像前,烧香拜佛的人群络绎不绝。大殿前的大院里有两座八角九层塔,天王殿前有两座经幢,都是五代期间的石塔。大殿后壁上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塑像,中央有乘在鱼背上的观音菩萨大像。
  关于南朝的江南佛教,在《辩正论》卷三中有如下记述:
  右为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译经四十二人、二百三十八部。僧尼八万二
  千七百余人。
  由此可知梁代佛教兴盛的状况。
  江南佛教圣地——庐山
  说到江南的佛教圣地,首推庐山。庐山也称为匡山。传说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在此山结庐修道,由此得名匡庐或匡山。庐山位于长江中游的九江市南部、鄱阳湖湖畔。庐山最高峰叫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风景优美,宛如仙境,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名流。古时登庐山需沿着羊肠山路走9公里之多。途中最难走的一段路有1200余级石阶。现在从中峰的望江亭仍然能望到昔日的登山小道。今天从山麓九牯岭,25公里的登山路蜿蜒崎岖,弯道多达300余处。途中往下眺望,能看到周围的绝景风光。
  庐山有许多名胜,山中随处可见瀑布。七月的平均气温摄氏22.6度。夏季凉爽,是有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有九十九座山峰,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五老峰。从植物园向东登上山道,展现在眼前的是海拔1358米的五老峰,大山分为五座山峰,从远处看去,就像是五位高大的老人。五老峰由此得名。
  五老峰的山顶是看日出最好的地方,朝阳露出金色的阳光,洒在鄱阳湖的湖面上,湖水象溶化的金水一般。这时的五老峰,婉如一朵开放在水面上的莲花。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了观看这一壮美的景色,决意隐居在五老峰山麓。他给后世留下了一首不朽的诗作《望庐山五老峰》: 。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应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是如何热爱五老峰的风景,他要象庐山松树上的小鸟一样,停留在庐山观看五老峰的风景。庐山松生长在五老峰悬崖.,被称为“削壁千仞”。从五老峰上透过松树眺望鄱阳湖是天下的绝景。五老峰背后的溪谷中有青莲寺,李白曾隐居在此,故号青莲。
  五老峰西南、锦秀峰山上附近有明太祖朱元璋的御碑亭。从其背后眺望秀谷,能看到西林塔。西林塔是一座耸立在秀谷中的六角七层塔。西林寺是东晋时代创建的古寺,几度烧毁,几度重建。现在仅留此塔。这座塔是唐开元年间(713—741)修建的。明代重修,保留至今。宋代苏东坡曾拜访西林寺,在寺壁上留下一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从横面望去,是连绵不断的山岭;转到侧面观看,则是高高耸出的险峰。山的姿容,从远看,从近看,从高看,从低看,位置不同,景色各异。苏东坡用这首诗歌咏庐山的绝景,诗中寄托着一种禅的心境。
  穿过御碑亭下山,来到香谷,迎面有一条横跨在溪流上的小桥,这座桥就是古时有名的传说“虎溪三笑”发生处。有一幅“虎溪三笑”的人物画。生动地描述了儒、佛、道三教相互亲睦、相互辩论的场面。儒教陶渊明、道教陆修静前来拜访在庐山修行的佛僧慧远。送客时,三人谈笑着朝小桥走去。慧远送客从不迈过小桥。但这天,三人谈笑风生,不知不觉中迈出小桥。慧远察觉后开怀大笑。宋代著名画家石恪把这一场面作成了画。
  过虎溪三笑的小石桥,展现在眼前的是东林寺的红墙和黄色的山门,东林寺是中国净土宗的圣地。东晋太元六年(381)创建,创始人慧远(334—416)在此弘扬念佛,结成“白莲社”。这个结社有许多人参加。其中有慧永、竺道生、印度僧佛陀耶舍、佛陀跋陀罗等十八人最为有名,被称为“十八贤人”。
  慧远写过一本《沙门不敬王者论》的论著,主张佛教徒不需礼拜王者。这是把王法与佛法对等看待的开始。慧远与当时的大翻译家鸠摩罗什通信,就大乘佛教的教义交换相互的看法。
  走进东林寺的山门,迎面是一座大殿,叫神运宝殿。传说是山神运来木材建起的大殿,殿因此得名。殿内中央挂着慧远大师的画像。
  《高僧传》卷六有如下的论述:
  远,卜居庐阜三十余载,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
  由此可知,慧远三十余年住在庐山,从未出山,送客也只是到虎溪石桥为止。
  神运宝殿的右侧有三笑堂。堂内有三尊木像;诗人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沙门慧远。
  东林寺和西林寺之间,有慧远的墓塔。
  慧远82岁圆寂时曾留下遗嘱,以松林为墓塔。这座墓塔就是依照慧远的遗嘱建造在这里的。墓塔建在半山腰,松柏环绕,是一处安静的场所。墓塔外部呈龟甲纹状,看起来就像荔枝一般,因此又叫荔枝塔。
  寺内有念佛堂,念佛堂古时曾叫“十八高贤影堂”,在这里奉祠着十八贤人。贤人中,有创建西林寺的慧永,有杰出的佛教徒竺道生,还有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佛陀耶舍和佛陀跋陀罗等人。
  从东林寺眺望庐山秀丽连绵的山峰,正面能看到巍然屹立的香炉峰。唐代诗人自居易左迁时曾住在香炉峰山麓的草庵,在墙壁上写下“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的诗句。
  人们往往以为东林寺、西林寺在庐山的山里,其实这两座寺院座落在山谷之间。从东林寺可以看到庐山的无限风光,慧远之所以三十余年未出东林寺,这也是其中的缘故之一吧。宋代的名门贵族、风流诗人谢灵运也很精通佛教。他曾在慧远足下翻译《涅槃经》,还在东林寺的般若台前掘池种植白莲。五老峰南麓的溪谷里有白鹿洞书院,是宋代哲学家朱熹讲学的场所。秀峰山麓有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和秀峰寺相邻的青玉峡的景观也是绝景。内有历代文人名士的石刻七十余处,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在浔阳(九江)做官时,钟爱庐山,留下羲之洞和鹅饲池。庐山南麓有以瀑布闻名的玉帘泉溪流,附近还有归宗寺。据说,庐山最兴盛时曾有三百多处寺院。
  月落乌啼——苏州寒山寺
  水都苏州的名胜首属枫桥。枫桥下的运河小船来往不绝,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就是描述这一情景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附近有寒山寺,寒山寺是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创建的寺院。唐代有一位名叫寒山的僧人住锡于此,因而称为寒山寺,几度兴废,清咸丰十年遇火灾化为灰烬。现在的建筑物是清代末期建造的。唐代诗人张继因作《枫桥夜泊》一诗一举成名。寒山寺的碑廊中有这首诗的石刻碑文,还刻有寒山、拾得、丰干三人的画像。大雄宝殿中有36通寒山的诗碑。寒山是唐代的诗僧,曾隐居于天台县寒岩石窟,与国清寺的拾得交往甚密。拾得是位孤儿,由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收养,因此得名“拾得”。
  寒山擅长诗文,留给后世三百余首,有《寒山寺》诗集载录。
  寒山寺的庭院中有一座钟楼,是两层八角形建筑。据传,唐代张继诗中的钟声就是由这座钟楼上的吊钟传出来的。钟楼与钟已经不是唐代的遗物,现在的钟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铸造的,至今不过百年。
  关于张继的《枫桥夜泊》有许多注解。其中一说是:张继赴都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失意归乡。路经寒山寺,晚宿枫桥附近的船中,久久难以入眠,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而产生诗意,写了这首千古绝唱之诗。
  这首诗大概是农历十月写下的,这是一个寒冷的日子,拂晓、残月渐渐西沉,乌鸦鸣啼,四周一片霜降。姑苏是苏州的旧称。因苏州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张继的诗碑是明代的文征明书写的,长年风雨侵蚀,清光绪年间由愈越重刻。.
  苏州虎丘山
  虎丘山位于苏州郊外,是一座高不过30余米的小山丘,远远望去就像一只老虎蹲在那里,由此得名;还有一说,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一前473)将其父阖闾安葬于此。三天后,有白虎蹲在这里。因此人们称作虎丘山。
  东晋时代,在虎丘创建了虎丘山寺,由此成为佛教圣地之一。虎丘山寺分为东西两寺,唐代寺名更为虎丘报恩寺。会昌废佛后成为废寺,后移至山顶合二地为一。北宋时再建,叫云岩禅寺,南宋时规模宏大,是五山十刹之一。
  虎丘山上有云岩寺塔,也称虎丘塔,是虎丘之名胜。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于北宋961年落成。清咸丰十年(1860)遇战火,寺院全部毁坏,只留一塔。从遥远处可以看到屹立在虎丘山顶的虎丘塔,它成为苏州的象征。从塔的正面看,塔身如比萨塔一样有点倾斜。
  虎丘山麓,有一座叫白莲池的小池。池中有一块石头,叫点头石,小池旁边还有一个说教时用的讲台。传说东晋时期,有一位叫道生的僧人常坐在讲台上说法,白莲池中的这块石头也扭转身听道生说教,有时听懂说法的内容还连连点头。道生就是庐山慧远白莲社的十八贤人中的竺道生,一度隐居于虎丘山。道生(355—434)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佛性,什么人都可成佛。他从都城建业来到苏州,在此说法。道生后来又从苏州逃到庐山,在庐山圆寂。
  离苏州大约有15公里处的灵岩山顶有灵岩寺。灵岩山全山被松柏覆盖,山上有许多大岩石,雕刻着各种字迹”其中有一块大巨石上雕刻着“南无阿弥陀佛”。看着这些艺术品,登山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现在这座寺是净土宗的道场。寺内有中国佛学院。这是中国佛教协会建立的寺院,培养年青的僧人。
  南京的寺院 .
  南北朝时期,保护佛教的帝王中,最为有名的是梁武帝(在位502—549),他精通儒学,擅长文学。废道教而信奉佛教,使南朝的佛教发展到顶峰。传说都城建康就有大寺七百余处。关于梁武帝,中国的历史上有如下记述:
  于重云殿及同泰寺讲说,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余人。……日止一食,膳无
  鲜腴……日傥移中,便漱口以过。
  由此可知,武帝在宫中的重云殿、同泰殿亲自讲解《涅槃经》、《般若经》等佛典。时有名僧、学者万余人前往听讲。武帝的生活也随佛教戒律,就像僧侣一般遵守戒律,一日一餐,过午不食。武帝自称三宝之奴,作为一名佛教徒实践其信仰。自奉素食主义,从不食肉。他曾著有《断酒肉文》,对臣下劝说素食和戒酒。
  武帝时常在同泰寺讲述佛教的教义,举办法会,同泰山位于鸡鸣山东麓,公元527年始建。被侯景之乱破坏。其后几经修复,明代1.387年更名为鸡鸣寺。“文革”时期,又遭破坏,寺院的建筑一度成了市民的住宅。
  与梁武帝有密切关系的是朝鲜半岛的百济。百济向梁国派出使者,索求佛像和经典。因此说,梁国佛教曾对百济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简而言之,朝鲜半岛的百济佛教可以说是中国江南佛教的移植。
  南京郊外还有一座著名的寺院——栖霞寺。出南京郊外往东行驶,田野中能看到众多的南朝帝王陵墓和石雕狮子。其间点点散布着住家农户。不长时间到达栖霞山麓的栖霞寺。栖霞山多药草。药草可用于摄生(养生),因此,该山又有一别名摄山。栖霞山不高,方圆17公里,给人一种深山幽谷的感觉,古时常有老虎出没。“栖霞红叶”是栖霞山的美景之一。
  栖霞寺创建于南齐永明元年(483),还有一说是南齐隐士明僧绍于永明七年(489)将自己的舍院改造而成并起名栖霞精舍。唐代时,殿宇、楼阁四十余座,堪称壮观,是中国四绝寺院其中的一座。四绝寺院是:山东灵岩寺、荆州玉泉寺、天台国清寺和栖霞寺。
  栖霞寺山门前的广场保存着《明征君碑》(明僧绍纪念碑)等各种碑石。从广场前的水池前看到的栖霞山和栖霞寺的风景,端庄秀美,确实与四绝之名相称。山门书有“栖霞古寺”四个大字。穿过天王殿是毗卢宝殿。殿内的主佛是毗卢遮那佛。大殿前红色的廊柱和屋顶上灰色的瓦片,色彩调配得如此协调,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穿过寺内的建筑群,登上后山,可以看到寺内著名的舍利塔。这座舍利塔是隋文帝于仁寿元年(601)建立,后遭毁坏,于南唐(937—975)修复,直到今天。
  舍利塔有五层,高达15米。基台四周刻有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槃的八相图。塔身第一层雕刻着仁王像、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第二层到第五层是佛龛,内有小佛像,檐下斜面有飞天和供养人。八角形的舍利塔,形状优美,历史悠久,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舍利塔的后山岩壁上是千佛岩。千佛岩是南齐时期(479—502)雕刻而成的。内有佛龛294个,佛龛内共有515尊佛像,但只有少数佛像保存较好。据说是梁朝佛教学者僧佑在此雕的石像。
  栖霞寺是三论宗的中心,.这座寺院的开山祖师是摄山大师僧朗。该寺更为有名的主持是三论宗的祖师吉藏(549—623)。吉藏后来在扬州的慧日道场,长安的日岩寺弘扬三论宗。特别受到隋炀帝的扶持,三论宗势力大为扩展。但三论宗随着隋朝的灭亡在唐代初期急速衰退。三论宗传至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师事吉藏学习三论宗的高句丽僧慧灌,前往日本传播三论宗,圣德太子拜其为师,可以说慧灌是日本三论宗的始祖。
  鉴真和上——扬州大明寺
  隋炀帝时期,江南都城扬州,不仅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且还是炀帝开辟大运河的交通要地。此外,它还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的集散地。
  瘦西湖是古都扬州的名胜,因为它比杭州的西湖清瘦秀丽而得此名。古塔、亭阁散布在湖周围的杨柳树之间,构成一幅秀丽的山水画。湖畔有一座观月楼,是中秋节观赏明月的佳处。
  唐代鉴真和尚曾经居住的大明寺,清代时叫法净寺,1980年4月,又改回原先的寺名大明。大明寺位于扬州西北4公里的蜀岗中峰。登上小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牌楼,牌楼上写着“栖霞遗址”。隋代,这座寺叫栖灵寺,牌名即来源于此。现在,为了表彰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鉴真和尚,寺名又称为唐代的大明寺。,
  过牌楼,进山门,庭院中有巨大的柏树,从柏树之间可看到大雄宝殿。大殿主尊是释迦牟尼,左右为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主尊释迦两侧有弟子迦叶、阿难侍立。大殿两侧安置着十八罗汉。
  从大雄宝殿右边往进走,有著名的鉴真和上纪念堂。这是1973年12月为纪念鉴真和上迁化1200周年而落成的新堂宇。它模仿奈良的唐招提寺的金堂建成。屋脊是雄伟的鸱吻,与唐招提寺的金堂完全相同。纪念堂内中央是鉴真和尚的塑像,用楠木雕刻而成,与唐招提寺的鉴真和尚像相同。左右的壁面上绘有鉴真东渡日本的事迹图。有鉴真游学过的长安大雁塔,邀请鉴真前往日本僧荣睿病死的广东省七星岩、唐招提寺的金堂、鉴真最初在日本登陆的萨摩国的秋屋浦,一共四幅。殿内的圆柱都以漆涂饰,显得非常庄严。
  站在纪念堂回头看,庭院中是美丽的草坪,左右有回廊。回廊背后是大雄宝殿的高大屋脊,正面建有一座碑亭,碑亭内立有一枚石碑,石碑上是郭沫若书写的“唐大和尚鉴真纪念碑”,石碑的背面雕刻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撰写的碑文。
  唐招提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寺内的金堂是奈良时期天平年间的建筑,它默默地耸立在静寂的庭院中,已经经历了1200余年的悠悠岁月。对佛教充满真诚信仰的鉴真和上不远万里从中国来到日本,一直居住在这里。
  鉴真和尚的坐像以前安置在旧开山堂内,后来奉安在御影堂。
  在安置过鉴真像的旧开山堂的石墙内庭院中,有一块碑石,上面有日本著名诗人芭蕉写下的俳句:
  青青嫩叶下,深情双目泪满含,欲拭犹未干。
  芭蕉所看到的鉴真的失明双目,充满了悲怆的泪水,在它的双眸中,刻印着五次东渡日本的航海中,弟子祥彦,日本僧荣睿死去的情景。从端州龙兴寺出发,长期伴随鉴真一行来日本的荣睿病死。在鉴真的传记《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大和上,哀恸悲切,去送丧。”就是在这种悲伤之中,鉴真和上的眼睛惭惭失明,消失在永远的黑暗之中。前往吉州的途中,弟子祥彦也死去。在祥彦临终之际,鉴真以香薰指,让祥彦面对西方,念诵阿弥陀佛。祥彦在念佛中端坐而亡。鉴真擦拭着眼中的泪水,恸哭到晚,悲痛至极。
  两位僧人的死去,更加刺痛了鉴真已经失明的双眼,芭蕉的俳句就是描写鉴真这种悲伤的心情吧。眼睛永远失去光明的鉴真就是在这种逆境下,以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克服千辛万苦,完成了东渡日本的宏愿。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两位为中日友好作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鉴真和邵元。在这里,我们对邵元略作介绍。邵元是元代时期的日本留学僧、嵩山少林寺的首座。他曾撰写过许多碑文。历史博物馆中,有一尊鉴真坐像,是1 975年日本唐招提寺赠送来的,这尊像是模仿唐招提寺的鉴真像塑造成的。陈列室中还有鉴真的信札、第六次航海图、唐招提寺金堂、金堂内的毗卢遮那佛等的图文照片。
  1963年,在日本上映了《天平之甍》,这一年是鉴真和上示寂一千二百周年。中国也举办了鉴真和上一千二百年祭的法事活动。这一年,在和上曾经住锡过的杨州大明寺(法净寺)建造了模仿唐招提寺金堂的鉴真和上纪念堂。
  1980年,日本佛教界人士护送唐招提寺的鉴真像回中国省亲,当时,电视台、报纸等新闻机构作了大型报道,法净寺也重新改名为大明寺,也就是当时鉴真和上在此住锡时的寺名。
  日本画坛泰斗东山在唐招提寺御影堂的隔扇上,画上了鉴真和上故里中国扬州的写生风景,让大和上安坐在自己故乡的景色中。被人崇敬的鉴真大和上是为日中友好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的中国僧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