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印公关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沈钰澄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印公关房
  沈钰澄
  当苏州市政府批准市佛教协会提出恢复报国寺,并在该寺创办我国第一个佛教博物馆的要求后,马上引起了海内外佛教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香港居士方厉淑芬女士,特地赶来苏州慷慨捐助。不少信众也纷纷解囊,随喜乐助。这除了佛教弟子对创办佛教博物馆的热情支持和关心外,更主要是他们对印光法师高尚品德的仰慕,而印光法师就在报国寺内掩关达七年之久。
  为此,我们在设计展览馆的布局时,为纪念净土宗一代宗师印光大师对佛教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特在印公关房的旧址上恢复“印公关房”,并作为一独立的展出部分,同时也了却了广大印公弟子的夙愿。
  印光大师讳圣量,别号常惭愧僧。大师生于1861年12月,陕西郃阳人,俗姓赵,家中兄弟三人,其最小。印光大师从小跟兄一起念书,颖悟异常,受到乡亲父老的赞誉,谓之“有萃”,性格果毅。光绪七年,印光大师二十一岁,投终南山莲华洞寺出家。
  印光大师刚出家时,受到家族的阻拦。其兄至寺,谎称母病笃,要其回家探望,印公即随其兄回去。离寺远了,其兄拿出在家人的服装,要印光大师把僧服换下,并厉声斥之:“汝不易僧装,吾必死汝于此!”印公勉从之。一到家,见母健在,方知上当。为防其潜逃,家人就加紧防守。一日亲戚家有喜事,兄偕其前往。席间大师故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其兄甚喜,以为印光大师已无出家之志了,防遂疏。不日印光大师逃回寺庙,为防家人再来催逼,遂拿了其师给他的一块银圆,云游四方。隔年挂单于北京圆广寺。印光大师在其出家近六十年的岁月里,先后卓锡于北京资福寺、龙泉寺、浙江法雨寺、上海太平寺等寺院。
  印光大师终清之世,始终韬晦,不喜与人往来,亦不愿人知其名。在法雨两度掩关,影不出山者二十余年。后因事至沪卓锡太平寺,印公又厌交通太便、信札太多、人事太繁,后与真达和尚等商议,遂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2月采苏州报国寺掩关。时年七十岁。
  掩关即闭关,足不出户,潜心研究;或抄写,或诵念。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七年间,编纂了<四大名山志》,还将在上海觉园创办的“弘化社”移至报国寺,出版<弘化月刊)。大师先后印行了<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嘉言录》、《净土十要》和《净土五经》等,在海内外佛教界有较大影响。
  修复后的“印公关房”为三开间朝南中式房屋,计六十余平方米。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省、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灵岩山寺方丈明学大和尚为关房题写了匾额。
  印公关房中间一间为佛堂,佛龛内供奉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二只书橱中存放着印公生前曾阅读过的部分经典,其中有《大方广佛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指掌疏》、《楞严正脉》等。另外还有编纂的部分名山志,朝西墙上悬挂着一组印光大师的照片。
  东间为叩关者休息处。墙上有一拱形的窗洞,会客时印公仅在窗口和来访者交谈。在窗口上方的镜框内,是印公生前书写的一段话:“虚度七十,来日无几,如囚赴市,步步近死,谢绝一切,专修净土,倘鉴愚诚,是真莲友”(复制品)。印光大师在此把自己的信仰毫不掩饰地告诉叩关者,叩关者也只有充分理解他“一心念佛”“专修净土”的诚意,彼此才能成为“真正的”莲友。大师还告诫自己年岁已大,在世的时间已不多了,要抓紧时间念佛法门。当然也告诉莲友要充分理解他。但当时慕名而来的参拜者络绎不绝,既有弘一大师这样的高僧,又有刚刚皈依佛门的居士。既有高官显赫,又有平民百姓。但不管来者是何等身份,印光大师均慈悲开导,一一指点。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诲人。
  西间为印光大师之卧室。陈列之物参照历史照片和有关资料而安置。从这简陋的陈设中,就能看出印光大师在世时清贫生活之一、二。
  在佛堂和卧室的墙上,挂着数条印光大师在世时书写的条幅(复制品)。其中有“生”、“死”二条特别醒目。“生,若生西方,庶可与佛光寿同一,无量无边矣”。“死,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这一“生”一“死”充分反映了印光大师一心念佛,专弘净土的决心,以及向往西方极乐世界,脱离六道轮回之美好愿望。
  关房天井的南墙上镶嵌了印光大师手书的《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石刻。这是他七十九岁时书写的,距今已有五十八年了。
  1937年,为时局所迫,应妙真和尚之请,印公移锡我国佛教著名净土道场之一灵岩山寺。1940年,农历十一月初四,当代著名高僧净土宗一代宗师,在灵岩山寺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享年八十岁。后人尊他为莲宗第十三祖。
  沈钰澄:苏州佛教博物馆办公室办事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