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宣公·念慧炬——纪念一个值得钦佩学习的长者
忆宣公·念慧炬——纪念一个值得钦佩学习的长者
傅益永
某些人只要听到「佛教」二字,多少会有一些异样的感受——落伍?消极?迷信?麻醉?拜偶像?钻牛角尖或是在逃避什么?似乎这些人的观念与佛教徒总有一段说不出的距离。今天社会开放,认为佛教不够科学的情形仍很普逼。时间愈向以往推移,这种误会愈是严重,连我们孔孟之书,也不例外,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亲身经验。这项近百年来对思想观念上的迷失,对国家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计的。其实, 国父孙中山先生即曾说过…「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又说:「心理建设是一切建设的基础。」
科学在物质开发研究上确有卓越的成就,但因人谋不戚、无知与自私,其不页後果,至今愈来愈大。大到有使地球毁减与人类消失的危险;小到使我们的日常生活饱受威胁,包括衣食住行在内,例如空气污染、食物不洁、水源有问题、海洋中的油污、建筑高楼症与各种职业病等,这已不仅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问题,而是一般人经常感受到的威胁。人性堕落,罪犯剧增,治安已亮起红灯,法律教育失其功能,道德豆知已渐被人忘记。强调别人的缺失,不问自己的无知,渐成时尚。科学成为「新宗教」,科学理论与技术制品,有的已沦为犯罪者的藉口或工具。
约在民国四十年前後,江西南昌周宣德居士,本其科学素养、个人体验与悲天悯人的心志,深知欲改善社会,必先改善人心、提升人性。遂将他所研习儒佛学术的心得,发为行动。他感觉民间佛教信徒虽众,但老多於少,女多於男,有正知正见的比例极徽,通达教理笃行佛道者,更是寥若晨星。倘不从接引青年及佛化大众人手,恐社会风气将愈趋败坏,固有文化亦无法振兴,於是在苦思焦虑之後,决定首创广播弘法,由民本电台担当大任。在「佛学广播词专辑」等书中,有详细敍述,迄今已达卅年,各地广播佛法,早已不是新鲜事儿。当我看到现在仍保存著当年代他油印的讲词稿本,宣公当时为此事的奔走情景,会一幕一幕的涌上心头。
如何接引知识青年学佛呢?四十七年七月,宣公以各方致送的六十寿仪,印赠佛经与梁启超论著,分赠大专同学,奖励撰写心得报告,接著印赠《大专学生研读佛学心得报告》四集。为筹措奖金,四十九年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奖励研究儒佛学术的「中国佛教会国际文教奖学基金会」。五十一年又续成立「詹煜斋奖学基金会」,以後陆续接受委托,计有智光、密勒学人、范道南、杨管北、朱英龙、锺石磐、花糖(台糖花莲厂)员工、余家菊…等
忆宣公·念慧炬——纪念一个值得钦佩学习的长者数十种,金额较多的,并正式成立财团法人。·迄七十八年度第一学期,仍保有卅四种奖学金之多。历年总奖金额数千万元,受奖人次约达万数,而撰写儒佛研究报告未获奖者则未包括在内。这些参加同学,皆属品学皆优,今天在学术事业政绩上卓然有成者,比比皆是。但每一项奖学金的来源,都有宣公的特别因缘、爱心与信誉。即在颁发奖学金的过程上,也常显出宣公的许多巧思。兹以与我直接有关的事为例,即有四件:其一是最早的国际文教奖学基金共为二十万元,彼时我已调职公司,月薪不到千元,全家六口,那有捐赠奖学金的资格?乃是商请我曾主持的玉井糖厂学佛同仁,用大家合资已购的大藏经一部,请宣公代为义卖,所得壹万伍仟元,捐充基金。因此,以厂中工会负责人王博渊兄作为代表,列名董事。此会重要资助人为南亭、印顺二位法师及丘汉平居土等数人,其他赞助的则有李炳老等多位。其二是「花糖员工将学金」,乃是六十五年我在主持花莲糖厂七年後调职台北时,循例厂中同仁有宴请及赠送纪念品之举,在婉辞不获的情形之下,我乃提出折衷建议,请在「自愿、量力、节约」条件下折纳现金,以之移供慧炬作为「花糖员工奖学金」,到我退休後还勉强继续一段短时间,终以无力维持才罢。後来无意中听到似乎有人对我此项处理有不同了解,真有点令人啼笑皆非。因为宣公几次寿仪事,我都从旁参与,现在自己有此机会,故师其意而作如此决定。其三是宣公在美养疴期间,接受委托由我在台北代办手续,成立了「财团法人纪念余家菊先生文教奖学基金会」,近悉当年筹措此项十万美元基金的余传明先生(家菊先生公子),业已在美往生,缅怀这样的善心人士,特别在此表示敬意。其四是慈 忆宣公·念慧炬——纪念一个值得钦佩学习的长者晖、易北墙、江凤程三种奖学金,他们都是我的同事,除了信任慧炬之外,或多或少有我一点因缘在内。我为什么要湏费笔墨来敍述这些陈年琐事?因为当前社会上有一股急功近利的歪风,迷信自己能力,无视前人及他人辛劳,常将一切成就归功自己,这种忘恩负义的现象甚为普遍。我曾亲耳听到现在事业有成的获奖人士,对早年领取奖金时的珍惜与喜悦的谈话·,因而回忆我知道的每一项奖学金,都含有宣公的智慧与辛劳,就连颁奖的典礼方式,也有他的许多巧思,真是难以尽述,这是许多人所不易知道的。所以要特别写出这些事实,让有缘又有潜力的为善人士,不致受流俗的观念所影响,阻碍他的为善之心,同时也彰显出慧炬是一个有信用、可信托的单位,发挥善业的影响力,俾能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意炬业务,使慧炬长明,才是我所馨香祷祝的事。假如没有这些奖学金的支持,我想不出今天的大专佛学运动会是怎样的局面?这是很多人都不会去想的事,因此我对那些支持奖学金的人士,也特别有很深的怀念。放眼今天的台湾,能够长期拥有数十种奖助高级智识分子研究作人处世与学术的社团,除慧炬之外,尚没有第二个,其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希望研究历史的人,有所注意。
为了发表受奖同学的论文及提供读物的需要,只有四个论文专集,仍感不足,在取得詹励吾居士资助之後,於五十年十一月创办《慧炬杂志v。聘请台大李添春教授为发行人,师大研究生赖炎元先生为社长,台大研究生周春塘先生任副社长,师大王熙元、台大庄因两位先生为正副总编辑。这些安排都是很有意义的,实则其构思、规画、执行,无一不是宣公总其成。刊物的特色是儒佛兼弘,「综
心物之万派,融科哲於一炉」。也充分显示慧炬是佛学界一支现代化、科学化的生力军,故能深受各方好评。最初是八开报纸型,在发行十八期之後,接受丘汉平居士及笔者等的建议,改为卅二开袖珍本。七十年以後,再改为今天的十六开。总计早逾三百期,发行量在万册以上。宣公以杂志仍不足供应需求,从五十年起,即不断印赠佛书,至六十年复承沈家桢居士慨赠基金,创设「慧炬出版社」。嗣後杂志、出版两社,均分别完成财团法人登记,洽请学者专家担任董事,变成永久公益组织,不受人事变动影响。周公之公、之诚、用心之苦,必须从现今社会中许多团体不敢完成法人组织,或有组织而不上轨道者作比较,才能显出宣公平凡而又伟大的作风。
四十九年,宣公以其弘扬儒佛的热忱,经过辛苦的奔走、智慧的运用、善巧的沟通,终於得道多助,排除种种困难,获得校方谅解、同学赞助,终於在台湾大学诞生了我国最高学府中,历史上第一个佛学研究社团——晨曦学社,由郭森满、刘胜钦二位同学担任正副社长,聘请李添春、周宣德二位教授为顾问,正式开始了大专同学集体研讨佛学的活动。同年,师大、中兴与台北工专继之而起,迄今累计各大专佛学社团共有七十三个,社员逾十万人。当时曾与台大当局有一个默契——不要邀请出家师父参加校内学社活动。最近看到一份报导说:不久前晨曦学社邀请一位法师演讲,打破了多年禁忌。其实,数年前台大已有恒清法师正式担任教席。现在各学社请法师演讲或指导,毫不稀奇,即大专毕业同学出家为侩的,亦屡见不鲜,这与出家众教育水准暨弘法活动的提升,大有关系。但在当年璟境风气未开时期的权宜措施,却不宜用现在的观点去衡量。我希望早期的学社负责人,能将他们的组社因缘、突破困难的经过,作一番详细报导,留下当年的追忆,将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更可以祛除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当初如果没有与台大当局的默契,必然影响晨曦的诞生,因而会牵连嗣後其他各学社的成立。果如此,历史上的大专佛学运动,一定没有今天的局面。对於过去廿多年以及未来佛教文化发展的影响,更是无法估计。如果当事人太忙,我建议请慧炬编采作录音访问,再慢慢整理发表,不要让这些有历史意义的事迹淹没了。类似上述的默契,我在此率先提出三事,以证明当年的突破是大大不易。第一件是台南成功大学的首次奖学金,是我代表宣公前往颁发的,接待我的是王礼卿教授,为了筹画成立学社,议定先有一次座谈会,交换意见,座谈在夜间举行,我记得还有故胡崇理道长参加,但闻风而至以及附近居民也有好几位,由於他们过份热诚的发言与希望,也许是我的处理不够圆满,以致引起校方顾虑,延迟了成大的学社成立,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第二件是台北另一处早期成立的学社,因为邀请了不是学校认同人士前去演讲,曾遭受暂停活动的命运。第三件是在五十六年一月第五十五期慧炬第四十六页曾刊出特别声明:否认若干佛教刊物的报导,强调各院校社团乃属学术性的,并否认有大专佛学社团联谊会的组织,对於前项报导,慧炬月刊事前全不知情。从这一声明中,即可了解当年推动大专佛学研究环境,与今天实有很大的距离。
我与宣公系台糖公司同事,自三十七年相识起,那时我并不信佛,而且反对一切宗教,但自三十九年调职台中糖厂之後,才有一个偶然机会听到李炳公讲弥陀经而认识
忆宣公·念慧炬——纪念一个值得钦佩学习的长者了佛教。因此,卅多年来在学佛的途程上,受到宣公的启迪至多,对他热心智识分子学佛运动与造福社会的抱负,深有同感,使我成为他的义务宣传员,跟著他摇旗呐喊,针对与我过去同样惶惑的人士,提供我的亲身经历。对於宣公一生的嘉言懿行,为了启示来兹,激励人性,有予介绍的必要。希能在当前金钱权势滔滔狂涛中,涌出一泓清澈可爱的巨流,让有缘的人士藉此唤回自我。近来常有高人指出,当前人们的无知与折福行为,迟早要遭天谴,这些话自然不易被短视者所接受,但绝不迷信。根据七十九年四月九日中央日报第十一版载,璟保署已经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十年後的台湾环境,将是一幅「惨不忍睹」的局面,这是一项多么令人震撼的报导。最近看到一本日文中译的「恐怖大预言」,它根据星球运行、璟保、圣经以及四百年前法国人的预言等,作综合研评,大胆提出一九九九年人类将有大灾难。科学家已经屡次指出我们湏费资源,妄用科技,破坏大自然平衡所带来的危机。这些自业自得的因果报应原理,在儒佛二家学说中,早已是一项常识。只是人们由於健忘或逃避,不断的欺骗自己、麻醉自己,因而丧失了灵明。宣公这一生的大专佛学运动,就是希望使患有迷失与狭心症的众生,能及早回航,将美好丑恶与有爱有恨的社会,变得更美与可爱。他在这方面说了数十年,写了数十年,而他所做的,更比所说所写不知高出多少倍,我现在只能就我所感到宣公成就的几项重点,提出报告。
㈠创新精神:慧炬当年的许多活动,如空中弘法、大专同学读经心得报告、颁发佛学研究奖学金、成立财团法人、壁报竞赛、演讲比赛、辅导成立佛学研究社团、供应 忆宣公·念慧炬——纪念一个值得钦佩学习的长者书刊、巡回放映佛教影片、举办专题学术演讲粥会,这一切都是宣公智慧的创新杰作,是佛教界所未见的。在我公出的巧遇中,如淡江大学本部、台北工专、国立艺专与逢甲大学佛学社团的成立,我也躬逢其盛。据我所知,文化大学佛研所的成立,也是宣公向张其昀先生积极鼓吹建议而诞生的。因此,如果说宣公是我国历史上大专佛学运动的创始人,应该是当仁不让的。
㈡牺牲奉献的精神:数十年来,宣公以全部时间,不分昼夜,无间寒暑,没有娱乐,没有休暇,不支薪水,每天所思所说,所行所作,无一不是为了推进大专佛学运动,而他的全部收入,加上他的几次亲友祝寿贺仪,连同他的私产宿舍,最後还得算上周夫人的就业所得,除了他们的简单生活必需,全部奉献给慧炬,由於宣公的工作意义深远,受到肯定,因此连教育部、文化局、中央党部,都在他的七十华诞,各赠贺仪千元,这恐怕是很罕见的事,(见五十七年十一月号慧炬杂志第五八页)在我所知所见的宝岛在家居士中,除李炳公之外,似乎找不出第二人。
㈢忍辱精神:宣公毕生奉献佛事,布施彻底,但仍不能尽如人慧,遭受误会,在所难免。宣公均能以超级忍耐态度应付。我虽知道少数实例,但在此不宜擧证。他的忍辱精神,我只有自叹弗如。
㈣科学Se办事精种:宣公早年习化工,先後任职督学、校长、厂长、人事坚研究发展工作,因此他的办事都是井井有条,有头有尾,在「净卢佛学文丛」一书中,他能就各项活动,详加整理记录。他更将大专研究所同学受奖论文及慧炬杂志专稿,以及慧炬的文献资料,自五十年至六十三年十四年间的成篇文章,分为九类五十一项子目,编成「慧炬文献分类目录索引」一书,使人对慧炬早期的贡献,一目了然。就是他的寿仪收支,也是详加整理公布,以昭大信。(见六十七年十二月慧炬杂志。)充分表现他的科学办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㈤敬业、勤劳·俭朴舆诚恳S9凰范:今天有些人常是嫌工作太多,怨工资太少;许多人如与公家机构打交道,多会有一些特殊的感受,那就是他们所缺少的「敬业」精神。而宣公对自己的工作,总是日以继夜,竭智尽忠,勤劳以赴,在他个人生活上或是业务推动上,他都是精打细算,俭朴从事,绝不铺张湏费。宣公很好客、很健谈,乐於助人、对年轻人更是热诚接待和接引。这些是凡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能了解。为使他的风范长留人间,有所激发,我在此建议许多有缘与宣公交往的人士,能将那些值得回忆的嘉言懿行,在公余之下,记录出来,寄交慧炬陆续刊出,让当前的昏暗浊雾中,闪出智慧的光芒,引导众生,趣向觉悟大道,应该是一项大功德。
台湾经过国人数十年来的合力耕耘,在经济上产生了奇迹,让大家充分享受,诚属得来不易。但在人心人性上,也严重承受了物欲的污染。理性泯灭,是非不分,有些人事实上已经疯狂了,只知个人的近程利益,无视群体的长远福祉。根据七十九年四月九日中央日报十一版载,璟保署已经发布一名为「台湾二千年」的研究报告,分析环保、污染、抗争等因素,将严重影响生产外销经济的发展,结论是十年後的台湾生活璟境,将是一付「惨不忍睹」的局面,这是一项令人十分忧心的资讯。十年时间,转瞬即届,我们再也不能坐视不理了。我们不能只有叹息、诅咒、逃避这些罪行,却不反省自己的过失与责任。宣公倡导佛儒救人救世的宏愿尚未完成,慧炬今後挽救人心的责任,却更加沈重。我们虽失去宣公的亲自领导,却承接了他的遗教,今天来到慧炬的工作同仁,都是心怀众生,志在佛道,服膺教义,不计名利和牺牲奉献的同道,可以承担慧炬重任!应无疑义。惟是目前时移势易,许多璟境条件都与过去不同,尤其少了宣公的亲身领导,我们不能不对这些变化,有所因应,仅以多年与宣公同意炬相处的情谊,瞻念未来的艰钜,提供一些浅见,敬供参考。
㈠维持任务特性:慧炬自创始以来,即以提倡大专高级智识分子研究佛学为主要任务。今天,佛教团体更多,弘法利生的工作,能作的单位也多,慧炬仍宜维持其原定特有目标,继续努力。但因慧炬拥有几间场地可资利用,似可与大专社团合作,开拓一些新的活动,例如对幼童、学童施以技艺、康乐讲习,藉以灌输作人的基本道理,让佛陀的智慧与慈悲种子,提早播放在儿童心灵之中,协助推行伦理教育,增加抵抗邪恶的能力。
㈡尊重主事责任:慧炬的目标虽明确,同仁的抱负也一致,但对每件事情的处理看法,见仁见智,实难避免。任何事情在事前均可踊跃建言,提供意见,但临事必须尊重主事的负责与智慧决定,据以执行,以免沦为多头马车或无人负责,贻误时机,这是许多团体业务散漫的经验,亟应避免。
㈢善用人力资源:卅多年来,宣公亲身接引及慧炬奖学所培播的善缘,不知凡几,其中成长成熟的善根,似应加以组织团结,扩大运用,发挥更多更大的光与热,挽救当前的劫难。向所有曾经接受奖助薰陶的「慧炬人」,提供其「回肴」或「发展」抱负的机会。我建议不妨以八月
忆宣公·念慧炬——纪念一个值得钦佩学习的长者宣公谢世或十一月慧炬杂志诞生的日子,予以固定,作为每年纪念集会的日期。
㈣建立财务管理制度:今天是一个唯「钱」是尚的时代,有些人为了钱而寡廉鲜耻,六亲不认;有时不惜打得头破血流,甚至动刀动枪。但是,另一方面却有人将大把钞票无条件送给慧炬,同样是人,而心态或人生观,彼此天差地别。慧炬是一个依赖善信支持而代为推行儒佛教化的公益团体。创办人宣公以身作则,布施全付心力财物,也包括周夫人胡安素的财物与精力,惟一私产宿舍,也捐给慧炬了。由於这些事实与伟大的任务,所以才感动许多善信发心参与,就我所知,很多大力护持的大德,最初与宣公并不熟识,而是由於「慧炬」才成了莫逆。三十多年来,慧炬的财务管理得宜,信用卓著,一直是慧炬成就的有力保证。宣公服务於艰苦经营的台糖多年,养成时时保有精简、成本、绩效和财源的素养,加以佛教的传统,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所以,他是时以为念,财物清楚,是维护稳定慧炬业务的基础。所以,今後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其页好形象,并作出更多引人重视的措施,争取更多人士的信赖与支持,让他们委任慧炬作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除了以积极行动开辟财源外,在支出方面,也应双管齐下,力求精简有效,绝不湏费。必须有稳固的财务基础,才能谈到慧炬的业务。今後凡是新进同仁,我建议均请将八净庐佛学文丛v一书,详读一迩。将《慧炬文献分类目录索引v及早期慧炬杂志,多加研阅,藉以了解认同慧炬的艰辛历程与成长经过,坚定其参与慧炬的信念,使慧炬光辉,在现有同仁的协力经营下,益见雄伟,赢得外界尊敬。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