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有教无观则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一 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有教无观则殆
  一 方
  西方的学术是知识,是外向的。而其内在道德的根源在宗教,二者显然是分家的。而在古代中国,二者大抵是一体的。例如儒家,其学术的研究者便是其学说认真的实践者,从他们的学术作品、他们的学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融入了他们生命的体验,是一种境界。由于受西方学术的长期影响,现在中国学术界似乎对传统的作学问方式很陌生。西方的一些学者尚有宗教道德作为他们内在的心灵依托。而我们却在何处"安身立命"。如牟宗三先生说: "因为我们丧失了我们的学问传统,丧失了学问传统就不会表现观念,不会运用思想。"现代的学术研究总觉得浮躁,缺乏一份深沉和一种融贯生命的神气。然而,这也是学术界的隐痛,非不肯为,亦非不能为,实有一份深深的无奈。现代商品经济社会越来越沉重的生存压力,浮躁的社会心态,自然不同程度影响并扭曲学术神圣的殿堂,是"内圣外王"俱难可得。佛教的出世环境显然是一个比较理想作学问的环境。不少学者羡慕佛门相对宁静的环境和心灵的那份悠闲,实有其内在的原因。由此,佛教因其宽松的环境,应能具备"知行合一"的条件。如果仅为了掌握那种脱离生命实践的佛法,单纯的外向的佛学知识,又何须出世?这样的佛法是古代佛教祖师们呵斥的"有教无观"。
  有教无观在古代是指修行人偏重于学习教理,而忽略了实践止观功夫。这种情况在现在佛教界似已普遍, 比古代是更严重。单纯的佛教知识,研究的兴趣有时也会很高,然而时间一久,教理慢慢就会变成一堆枯燥的文字游戏,令人倒胃。离开观心的教理如无源之水。心外的法,毕竟与我们身心、生活是隔阂的。古人喻此为"说食不饱,数他人宝"。反过来,如果能身心投入地依教起观,去体验,去品味,教理就不是毫无生气的文字符号,会显得灵气十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能给我们带来清净与智慧。教理只是药方,药还是要我们自己去吃,方得真实受用。就如戒律,虽分五部,然佛有金杖之喻,依之修行,皆可入道。经论亦复如是。如现在佛教界有些研究部派佛教,把差别的搞一大堆,此如是说,彼如是说,令人修行莫知所从,有何意义。古大德决不如此。
  我们看看古德如何对待。今举毗昙成实之例。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六之十四云: "阿毗昙明我人众生如龟毛兔角,求不可得。唯有实法。迷此实法,横起见思。如此观者,能破单复具足诸见,亦破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是名三藏有门破法之意。鹿苑初开,拘邻五人先获清净。千二百等,多于有门见第一义。成论人云何斥言是调心方便,而不得道耶?......成论说明我人本无,虽有实法法,浮虚非有......修如此观,破单复具足无量诸见,亦破八十一品思惑,是三藏空门破法之意......身子曰: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岂可四门标榜。若生定执,悉不得道,何独有门。若祛见思,四门皆得,何独空门。"此说空有二门,乃至即空即有,非空非有共四门,依之修行,皆可得道,何须强分是非对错。若法真有对错,古人依之修行如何能得道。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