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姿的供养身造像
跪姿的供养身造像
魏晋以前,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是“席地起居”,故“坐”通“跪”。从出土文物可以看到古人的坐式,如安阳妇好墓出土的“跪玉人”和满城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等。东晋十六国以后,中原受到“夷”风影响而垂足高坐,椅、凳日渐流行,传统床、榻等坐、卧具也随之增高。经过隋唐五代,这一发展变化的势头越来越猛,席地起居的旧俗日遭废弃,“跪”的坐式逐渐淡出生活。到了北宋时期,垂足的跂坐已成为日常坐姿,人们对华夏古俗坐姿渐渐遗忘。只是在深受唐文化影响的东邻日本,还保留着席地起居的古俗。
佛教自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各种造像作为供佛的重要手段变化多端,表现形式极为丰富,今存大量图画和雕刻艺术实物。其中跪姿供养形象就有多种,大体可分为捧真身菩萨和供养菩萨、供养天女、供养童子等等。
捧真身菩萨造像目前仅发现两尊,一是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捧真身菩萨,是唐懿宗为供养佛指舍利而特别制造的。菩萨高髻,上身袒露,双手捧着放置錾刻发愿文的鎏金银匾荷叶盘,下着羊肠大裙,双腿左屈右跪于莲台上,通身装饰珍珠璎珞。此捧真身菩萨为吉祥天女的造型,又称吉祥功德天、第一威德成就众事大功德天。为佛教护法天神及施福德的女神。佛菩萨像作为供养品,这是第一次在地宫中发现。
二是山东省汶上县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出土的宋代跪捧真身菩萨造像。菩萨为铁胎泥塑,通高五十厘米,底座直径二十厘米。发髻高束,躯体微躬,双手平伸,于胸前恭捧装在金函里的佛牙,双腕饰镯钏,双膝跪于较高的莲台上。周绍良先生认定为“捧佛牙真身菩萨”,并称这是一尊举世无双的菩萨造像,是专为供养真身佛牙舍利而特别制作的,显示了较高的规格。
供养菩萨、供养天女、供养童子形象一般位于佛陀身前两侧,也有单一的供养身。或呈双膝跪,或单膝跪,手持香花,或鲜果、葡萄等。法门寺安置佛指骨的第五重“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正面有如来,四周有菩萨、弟子、金刚力士众,前有二供养童子;兖州兴隆塔地宫发现的宋代金棺前档上也有二供养童子形象,双膝下跪,向佛陀敬献果品;在敦煌壁画中有一吉祥天女供养身,而绘在舍利盒上的一双膝跪姿裸体童子演奏供养造像,非常奇妙。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