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介《佛教手册》
评介《佛教手册》
邱德修
书名:佛教手册
作者:宽忍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册数:一册(平装)
页数:四一六页
字体:简体字
印张:一三·五
印敷:三一OOO册
出版时间: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往今来相关的著作可谓有如恒河沙数,如要二涉猎,即使是皓首穷经,依旧有若鼹鼠饮河止于一腹而已。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如此繁复的教义,我们如何入门,步人佛学的殿堂;如何入室,登上佛教的闸奥,当然,入门的著作就像夜航的般只,迫切地需要明亮的灯塔可供指引,导向正途一样地渴望。在寻寻觅觅之中,我们终于找到一本老少咸宜,深入浅出的著作,那就是《佛教手册》了。
首先,让我们看看她的纲目:
第一章佛教在印度
第二章佛教的基本教理
第三章佛教的传播
第四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第五章 怎样辨别佛、菩萨像
第六章 丛林的组织和常识
第七章佛教胜迹
第八章 汉族地区佛教国家重点字
院简介
第九章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的佛教寺院、石窟和佛塔
简介
第十章佛教组织
第十一章 港台佛教简况
第十二章 我国与世界各国佛教关
系
附 录
除了《附录》之外,约略而言,又可把她的内容分成四大部分:
一日 佛教在印度的创立、传播及
其基本教义;
二日 我国汉、藏、巴三大语系佛
教各宗及其派系渊源;
三曰 佛教常识、佛事仪规、丛林
组织等;
四日 全国重点字院、佛教胜迹、
石窟造像、中国佛教协会历
届会议,佛教院校、港台佛
教以及和各国佛教的友好交
往等等。
至于《附录》的内容则有:大陆宗教政策和有关文件如:宪法、刑法中有关宗教政策的条款及有关文件、讲话等。
作者写作本书的著眼点在何处呢,宽忍说:
“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尤其是从事民族、宗教、旅游、公共等工作的朋友,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总免不了要与佛教发生关系,甚至要从事和处理诸如民族团结、对外联谊、执行宗教政策等方面众多、内容繁复的“五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工作,这就必须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教史、教规、胜 、丛林生活、僧团组织等方面的知识。《佛教手册》就是希望从这些方面提供一点帮助。”(《佛教手册·前言》一页)
从作者自己写作目标的宣示,使我们体会到他要让读者群了解的层面是如此宽广,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钜细靡遗了,也正好印证了佛教具有群众性与复杂性的理念。
一般人写作较宽广的层面之著作的时候,往往会流于粗枝大叶、蜻蜒点水的毛病,但本书并不如此,一方面照顾的层面是那么宽广,一方面涉及的问题也是如此深入。这是难能可贵的地方。例如:本书第六章《丛林的组织和常识》,全章分成十五节,试抄录其细目如左,俾供参考:
第一节 丛林清规和要则
一 、清规
二、丛林要则
第二节丛林组织
一 、禅堂
二、客堂
三、云水堂
四、大寮
五、库房
六、衣钵寮
第三节 人事制度的不同
一 、人事制度
二、《法卷》传法
第四节序职
第五节请职
第六节升序
一、升序的范例
二、序职与列职的体系
第七节 寺院的一天
一 、上早殿
二、早粥
三、坐早班香
四、午饭以后
第八节寺院规约
一、客堂规约
二、僧值规教
三、人众须知
四、食法细则
五、礼节种种
第九节佛寺殿堂
一、佛寺名称
二、佛寺布局
三、殿堂所奉佛菩萨像
第十节 僧伽的意义与机能
一、僧伽一词的起源
二、四众与七众
三、僧伽的范围
四、僧伽的定义
五、僧伽的意义与机能
六、四种沙门
第十一节 法衣的种类和由来
一 、法衣
二、道具
三、法器的名称和用途
四、念珠
五、佛教教旗
第十二节 戒法的条款和意义
第十三节 佛典《大藏经》
一、什么叫《大藏经》
二、怎样查阅藏经
三、汉文《大藏经》
四、藏文穴大藏经》
五、巴利语穴大藏经》
六、傣文南传三藏
第十四节 称谓的由来与意义
第十五节 佛教的仪式和节日
一、仪式
二、朝暮课诵
三、水陆法会
四、忏法种种
五、佛教节日
从右列节目,可以看出作者心细如毛,对佛教丛林组织和常识,林林总总,巨细靡遗地一一罗列出来,使人体会出作者的知识渊博,教海精深,不知不觉令人肃然起敬,敬佩不已。再拿其中“一、清规”乙则,他又把它分成十条细日,它们是:①结夏与结冬,②安单,③大请职,④贴单,⑤打七,⑥普请,⑦计岁,⑧肃众,⑨榜状牌示,⑩钟鼓法器。如此繁复的仪节或规定,莫不网举目张,井井有条地二交待清楚,让读者一读即可一目了然,了无疑问。
其次,作者对佛教宗派的了解,也已臻于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的地步。本书第四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他分佛教宗派为汉语系、藏语系与巴利语系三种。
就汉语系佛教而言,他分之为:一、三论宗,二、天台宗,三、贤首宗,四、慈恩宗,五、律宗,六、净土宗,七、禅宗,八、密宗等八大派。
就藏语系佛教而言,他把它分为:一、噶当派,二、噶举派,三、萨迦派,四、觉曩派,五、希结派,六、觉宇派,七、廓札派,八、响巴迦举派,九、夏鲁派,十、宁玛派,十一、格鲁派,十二、历世达赖、班禅简历等十二项。就巴利语系佛教而言,他作了:一、派别;二、寺院和僧阶等的介绍。
一般人研究中国佛教,只著重在汉语系佛教的介绍,唯独本书作者具有“宏观”卓见,能整体地就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去剖析研究,深入浅出的介绍,正是本书弥足珍贵,不可多得的地方。研究任何学问必须派别清楚,脉络可循,使人对佛教的理解会有更明确的概念。本书作者在这一方面的努力,可以说得上是可圈可点,不容忽视的。唯有透过作者的清楚而明确地介绍,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住佛教的脉动与体系。读者有了这一层面的认知,势必可以让佛教在人们的心目中有了更深一层的印象与体认。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汉语系佛教里,每一宗派下都介绍了现存大陆的佛寺,可供礼佛者的参考与抉择。例如:在“三论宗”之下介绍了:三论宗的祖庭——栖霞寺、嘉祥寺(四九——五O页);在“天台宗”之下介绍了: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乇泉寺、延庆寺(五O ——五一页);在“贤首宗(华严宗)”之下介绍了:贤首宗初祖——法顺和尚塔、至相寺、清凉寺
、草堂寺(五二——五三页)等;都是相
当好的例子。过去,我们读了很多佛教
的典籍,但那些佛寺是属于那宗那派,
都无法知悉,突然会让人感觉到我们了
解了这许许多多的宗派是到何处去印证
呢?如今作者亲切地告诉我们那宗那派
是在某佛寺,于是我们可以按图索骥去
拜观一番,体验那宗那派的门风与佛喜
,岂不是为我们大开方便之门吗?尤其
是作者对禅宗的介绍特别清楚而详细,
对研究惮宗的学者而言,又是大开了另
一扇方便之门了(五八——七五页)。
最后,作者以宏观的法眼,掌握住中国佛教与世界各国佛教关系,书中—一介绍了:中印佛教关系(三六——三六四页);中斯佛教关系(斯:斯里兰卡)(三八四——三六五页);中尼佛教关系(尼:尼泊尔)(三六五——三六七页);中朝佛教关系(朝:朝鲜,包括南北韩)(三六七——三七O页);中越佛教关系(三七O ——三七一页);中东佛教关系(柬:柬埔寨,即高棉)(三七一——三七三页);中缅佛教关系(三七三页);中国与印度尼亚的佛教关系(即印尼)(三七三——三七四页);中泰佛教关系(三七五——三七六页);中日佛教关系及日本佛教宗派(三七六——三八O页);这些关系中,尤其对中印与中日的介绍特别详细,叮能冈为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而日本,则是日本佛教信众最多,而且研究的学者如雨后春笋,处处林立的缘故。此外,作者还介绍了:英国佛教(三八O——三八一页);德国佛教(三八一——三八二页);法国佛教(三八二——三八三页);苏联佛教(三八三——三八四页);美国佛教(三八五——三八六页)等等。作者像是个渔夫撒网入江,颇有一网打尽的态势。让读者读后,对世界佛教的概况及其与中国大陆佛教界的关系已是有了具体而微的概念。有若登泰山而小天下,使我们可以确实掌握住世界佛教界的脉动及跟上世界的潮流,不会成为一只井底的小青蛙了呢!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作者虽为港台两地的佛教作了介绍,而且立了专章独立介绍(在本书第十一章),但是作者替香港佛教界的介绍只花了二页多一点点的篇幅(三五五——三五七页),至于台湾方面也好不到那里去;如果与香港相比,相对的篇幅显得更少(三五七——三五九页)。让人觉得台港之佛教相形见绌,有点台不起头来的感觉。或许,作者对台港的资讯有限,所以作者使用的标题是《港台佛教简况》,而在简之又简的情形之下,所以才挤出一些笔墨来介绍一下台湾的佛教而已。如此一来,让台港的学佛人或读者未免有那么一丝丝说不出来的遗憾。本书既然是“手册”性质的著作,当然是希望能照顾到非简体字地区的读者,作者倘能建议出版社发行一种繁体字的海外版,可能更便利不认得简体字的信众;果能如此,岂非功德一件呢?
摘自《菩提树》1992年12月号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