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引说智慧话当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引说智慧话当下   文 / 慧伯
  佛法是建立在世间无常、轮回中无处不苦的基础上面的,我们修学佛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出离轮回,离苦得乐。
  学佛又并不是要另外去找一个什么能够让我们心清净的世外桃源,更不可能就能一下子逃避得出种种人事间的因缘纠葛。所谓菩提,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觉性。六祖大师的偈子“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意在教导我们,学佛修行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当下之念间。我们出离世间的方法,就是要在这因缘相续、本性空幻的世间逐步证悟。
  活在当下的生活禅,应该是让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一刻努力培养心灵的敏锐与觉醒,尽可能对治习气,专心修持,而不是象许多人误解的那样随着当下这一念被业力习气牵着鼻子走了,达摩祖师有句话即:“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我们学佛人应于此中好自存心,念兹在兹,不可有丝毫偷心和懈怠苟且之念,方为切要。
  学佛首先必须依止善知识,也就是说要经常向那些学修有成的过来人学习。另外,就是要明了修行的次第。初入佛门时应该深信因果不虚,常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经常观察世间的无常与轮回的痛苦,并且要对佛法具足真实信心: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救度我们,从而发起真正的皈依心。这样才算是真正入了佛门。把这些心念归并到一起,就是发舍离世间的出离心。再进一步,思维一切众生如我一样都在轮回中受苦也都希望离苦得乐,而在无始轮回里面,众生又都曾经做过我的父母,于我有无量的恩德。从而由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开始逐渐引发利益一切如母有情的菩提心。由此方是修学大乘佛法之始。学佛修行中,正见是实修的明灯,诸法因缘假有而自性本空的正知见是我们修行不走错路的保证。以正见为基础,在善知识的教导下,我们应该实践止观,以禅定和智慧觉照的力量打破我们生死的根本障碍——无始无明。从而逐步开启我们般若智慧的大门。
  般若智慧是佛的智慧,由自心而生,当我们心无所求,心不攀缘世间法、出世间法的时候,般若智慧自然显发。般若经云:“一切法不信则信般若,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般若智慧虽“美妙”,但不可求,求之不可得。
  般若,即佛性,或如来藏。般若是认识现象的主体,是智慧的源头,是人内在的潜力。般若本身没有色相、没有形状、没有思维形式,所以是空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般若是遇到色相(心理和物质的信息)才起作用的。般若是一种能,一种光明性,能于随机应缘中孕育智慧,产生种种认知、判断和真见。当我们自己的心智不被物欲所蒙蔽、不被成见所障碍及不受情绪所干扰时,般若就流露出透澈的省察力,那就是智慧。
  “智慧”的的确确是人生幸福的秘密钥匙,是永恒快乐的泉源,是人类救苦的灵丹妙药。
  佛教认为般若智慧应该具有四个特征,即“理性”、“悲悯”、“信念”与“和平”,缺其一二,或有所偏重,其智慧即非圆满、非真实、不成熟。而高智商往往只是意味他的天赋较好,但不一定具足这四个特征;换言之,即难保不走向邪恶,难保能主持公理正义,君不见古今中外的专制暴君及其鹰犬,他们的智商不是都很高吗?世人大多数有的只是小智小慧、邪智邪慧,真实的、般若智慧是难能可贵的。
  圆满智慧的第一特征即“理性”智慧,是因内心的光明照见真理所产生,因此,一个人对“诸法因缘生灭”的世相无所了悟不能算拥有智慧。了悟越多,智慧越高,所以理性越强。处理事务便能合乎般若智慧,能心平气和,不意气用事,不颠三倒四,不诉诸暴力,不惶惑不安,不以自我为中心。
  心经告诉我们要“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如何远离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打坐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妄想总是不绝如缕的。你越是克制,似乎它越来劲,心很难静下来,因而为此苦恼不已。怎么办呢?《心经》有对付妄想的绝招,那就是:从照见五蕴皆空认识到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相,无智无得,心无牵挂,妄想自然就不会有了。
  这里我想起了一首禅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竟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平常人打坐妄想很多,总要通过修观、念佛或诵咒来对治,而禅者的修行根本不要除妄想,他们已经把这个世界看透了,烦恼也就降伏了,世间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他们感到特别,于是无有牵挂,自然没有任何障碍而放心不下的,自然也就妄想不生了。
  在唐朝有位叫懒残的禅者,由于他修行上的造诣远近闻名,有一天,皇上派了使者来请他,此时禅师正在山洞中烤芋头吃,使者宣读了皇上的圣旨,禅师睬也不睬,时值冬天天气很冷,禅师冻得流鼻涕,使者见状,劝禅师擦去鼻涕,禅师说:我没有工夫给俗人揩鼻涕。禅师有首写照自己行持的诗,可见他的潇洒自在。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涧长流
  山云当幕,夜月为钩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
  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水月无形,我常只宁
  万法皆尔,本自无生
  兀然无事,草来自青
  禅者隐居山林之中,面对青山绿水,一瓶一钵,了无牵挂,对于他们来说,生死都已不成问题了,还有什么可以值得他们操心呢?
  寒山子有诗说:
  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
  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
  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
  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
  诗的大意是,生与死对我们来说,就如同白天与夜晚一样,白天来临时,我们就工作、生活,夜晚来临时,我们就睡觉、休息,白天与夜晚日夜轮回,工作与休息交替进行。白天与夜晚,工作与休息,是一体的两面。那么生与死呢?也是如此交替进行,也是同一个生命的两面,生死如同冰与水的转化,或者水变成云、云变成雨的转变,好象变成了另外的东西,变来变去,其实还是同一个东西,生生死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其实是不生也不死,好象有了又没有了,其实是有无一体的。
  《心经》从照见五蕴皆空,到无苦集灭道,都是针对我们对“有”的错误认识及执著,揭示存在现像是无自性空,是假有的存在,其目的就是要我们放弃错误的认识,同时也放弃对它的执著,包括生命本身的存在。象《金刚经》所说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去生活。
  如清金兰生先生编述的《格言联璧》中有言“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就是说:处理难处理的事,越应宽大;与不好相处的人在一起,越应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绪越要和缓;处理重大的事,态度越应平和;处理有疑难的问题,心中越应没有意见。
  如为人夫,夫妻遇有争执,理应不会强迫对方服从自己,他知道对方的意见若是合于理,则听从之,使整个家庭获益。如《菜根谭》所言“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驱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金刚经》说:“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佛陀回忆当初他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之所以能够忍辱,是因为无我相,因此要能以般若观照,通达性空,了知诸法如幻如化,无我无人,自然心不为境所动。
  圆满智慧的第二特征是“悲悯”。悲悯就是对受苦的人表现深切的同情。有人以为一个人太理智了便会变得冷酷无情;其实不然,因为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必然也具有丰富伟大的情感。他心地广大,包容万有,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他的爱心广博,他不只关心一己的祸福,更会发同体共生大悲之心,进而“亲亲”、“仁民”、“爱物”。因为他以智慧觉察到,个人不能孤立于社会人类,甚至一切万物之外,所以同情心若不能普及一切,坐视一部分人受苦受难,毕竟是一种缺憾,良心终不得安。再者,他深切了解“爱人者人恒爱之”以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自利利人的道理,所以知道关怀别人并不是吃亏。因此,他能发自内心的去为他人设想。
  如为官则清廉,不会刚愎自用,关心人民的疾苦,视民如亲。《菜根谭》有言“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慢道一官好做,还尽些父母恩情。”就是说:做官的人要视百姓为子女,不要认为百姓可欺侮,更要为自己的后代积德。百姓称你为父母官,不要认为官好做,应尽到视民如子的责任。《菜根谭》又有言“居官廉,人以为百姓受福,予以为赐福于子孙者不浅也。曾见有约已裕民者,后代不昌不耶?居官浊,人以为百姓受害。予以为贻害于子孙者不浅也。曾见有瘠众肥家者,历也得久长耶?”大意是说:做官的人清廉,别人都觉得百姓有福,但我认为他的子孙受福最多,可曾见过对待自己俭约而厚待百姓的官,他的后代有不昌盛的吗?做官不清廉的人,人以为百姓受害,但我认为他的子孙受害更多,可曾见过压榨百姓的官而厚待自家的人,他的后代能长久吗?
  如法的布施是从慈悲心出发,以智慧观照世间的需要而修布施,布施的时候,要不住施相,不能认为我是能施者,对方是受惠者,及施给他多少财物。就是你对自己的布施行为,要像没有那么回事一样。《金刚经》说:“菩萨不应住色布施,不应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也是这个道理。不住相布施功德如广大虚空,不可穷尽。
  如清金兰生先生编述的《格言联璧》中所云:“仁人心地宽舒,事事有宽舒气象,故福集而庆长。鄙夫胸怀苛刻,事事以苛刻为能,故禄薄而泽短。”意思是:有仁心的人,心胸宽广,凡事都有宽舒平和的气象,所以福气聚集而仁泽广泛。鄙俗的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所以福薄而恩泽短暂。
  总之,大智慧者能扫去心中的迷雾,心如太虚,明齐日月,他释放了心中的光明,同样也释放了心中的情感,因此他跳出了情感的小圈圈,不再仅忧心忡忡于一己的、家庭的利害幸福,而会进一步慷慨地爱国家、爱人类、爱万物;而且这种爱心有异于世俗的爱心,因为智慧心涌出的爱是净化的爱、超然的爱;无危险性的爱,纯粹是关怀;施予而不染着、不占有。如《格言联璧》有云:“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去,操存如春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就是说:度量有如海能容纳一切,如春风润育万物;待人接物如行云流水般清白,情操像春天白日般光明;威仪如丹凤呈祥;言论如敲金石般响亮;持身如玉洁冰清般纯洁;胸襟抱负有如和风明月般和蔼;气概则如泰山般崇高。如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无等伦”般庄严美好。
  明洪应明《菜根谭》有言语道:“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贻虚生之羞?”这无疑又是慈悲心真实写照。
  圆满智慧的第三特征是“信念”。“信念”亦恒与“智慧”相表里。大智慧者因为了悟生命本质的缘故,对事物的因果理则产生坚定的信念,能洞然世事,看破放下,洒脱自在。智慧朗现,如旭日之初升,一切虚幻的疑雾自然消散。重视活在当下,惜福随缘,真实自在。正如清金兰生先生编述的《格言联璧》有言说“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是说:过去的事不必多计较,现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未来的事不必自寻烦恼。“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是说,没事要戒掉一个“偷”字,有事要戒掉一个“乱”子。“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就是说,有见识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及撇得开。
  清人王永彬《围炉夜话》中有云“处世以忠厚人为法,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意思是说: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应当以忠实敦厚的人为效法对象,传与后代的只要能得到勤劳和俭朴之意便是最好的了。
  忠厚二字可以分开来说,在社会上做事最重要的便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就是尽己之心于工作,这就是“忠”。而“厚”是待人宽厚。既不欺人,又能宽待他人,这是在人际上所能达到的最完善地步。“忠”可以于人于事不失,“厚”可以于人于事有利,因此处世只要以忠厚作为标准即可。
  至于要家道历久不衰,既不在留多少财产,也不在留传家宝物。真正的传家之宝,惟有“勤俭”二字。留任何东西给予子孙都可能花费殆尽,只有学得勤俭的美德,子孙才可永世不致困窘。勤能生俭,俭不浪费。凭此二字,即使白手都可起家,用以传家,足使子孙生生世世吃穿不尽,较之万贯家财,实在更为可靠而有效。
  “守身必谨严,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是说持守节操必须十分谨慎严格,凡是足以损害自己操守的行为,都应该要戒除。要以清静寡欲涵养自己的心胸,凡是会使我们心灵疲惫不堪的事,都不要去做。
  一个人的生命有限,倘若没有什么抱负,只要庸庸碌碌地过一生也就罢了。如果对人生中还有一点牵挂,一点理想,那么,持身严谨就很重要。怎么说呢?正因为我们爱人生,所以爱自己,“守身”正是爱自己的表现。我们珍惜自己的一言一行,恐怕有所缺失。古人的“守身如玉”,无疑是对生养自己的父母与孕育自己的天地,一种最诚心的回报。因此,凡是可能损害自己言行的邪术行为,一概不为,他们的操守永远光明坦荡,就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依然温良可亲,学习他们并不代表食古不化。想一想现代人,持身严谨的有多少?别说那些作奸犯科之辈,我们有时不也会为不该得到的利益而动心吗?“严谨”二字,可是不容易做到的,不过,也更见古人守身的“专心一志”了。
  人的渴望是无穷无尽的,许多事情想也没用,徒增烦恼。禅宗有句偈语是这样的:“左一布袋,右一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许多事情对于我们而言,也就象布袋一般,只是负担。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扛着七情六欲、儿女情长的“布袋”,永远也放不下,这样非把自己累死不可。结果,这一辈子,双手都用来扛布袋,而不能空出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心灵也永远静不下来,想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生命的深刻问题。
  书中还有好多念人嘴嚼深思回味受用的佳句如: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
  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
  薄族者,必无好儿孙。薄师者,必无佳子弟。吾所见亦多矣。
  恃力者,忽逢真敌手。恃势者,忽逢大对头。人所料不及也。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
  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
  富不肯读书,贵不肯积德,错过可惜也。
  少不肯事长,愚不肯亲贤,不祥莫大焉。
  富贵易生祸端,必忠厚谦恭,才无大患。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
  《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是作者王永彬“书于桥西馆”的“一经堂”最后成书于清·咸丰甲寅二月。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围炉夜话》正如其名,疲倦地送走喧嚣的白昼,炉边围坐,会顿感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宁静。在如此宁静而温暖的氛围下,白昼里浊浊红尘蹇塞的种种烦闷,会不自觉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
  夜是这样的美妙,更何况围坐在暖暖的炉边呢?静夜炉边独坐,品味清朝王永彬先生的《围炉夜话》,体味作者以平淡而优美的话语,讳讳叙出的琐碎的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就如炎夏饮一杯清凉的酸梅汤,令人神清气爽,茅塞顿开。
  圆满智慧的第四个特征是“和平”。“和平”就是心平气和,不愠不火,内心无所冲突、挣扎,也不会与人起冲突、纠纷,他与万物和谐而不对立,为友而不为敌。当然,在他眼中,这周遭的一切以至于宇宙万物,并非圆满无憾,而如何改善何时改善,改善的进度与幅度如何,这一切他都了如指掌,不生烦恼。大智慧者的内心如黄昏无云晴空万里,如浪静大海,如无风灯烛,如无垢明镜;在和平的心境中,智者享受着人生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异于世俗危险的狂欢与短暂的感官之乐,那是源于智慧心的无声音乐,无形美景,无副作用,极微妙、最永恒且不可坏。其人心境如明。如《菜根谭》所言“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者要天机清彻,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鸟惊心’‘花溅泪’,怀此热肝肠,如何领取得冷风月;‘山写照’‘水传神’识吾真面目,方可摆脱得幻乾坤。富贵得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得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到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以上所说四者即圆满智慧的大体特征,每一种特征均与智慧相伴随,相表里,相辅相成,相生相长。换言之,智慧能产生理性、悲悯、信念与和平;同样地,培养理性、悲悯、信念与和平也可以增进智慧,这是极为奥妙之事。进一步更可知,真正的智慧不是孤立的、冰冷的、呆板的,而是互为融通的、温暖的、活泼的。智慧心中有高度的理性与丰富的情感并存。智慧心中的和平并不是死寂的状态,因为它具有敏锐的悟性和伟大的同情心,即“悲智双运”之心。智慧心中的信念貌似固执而实异于世俗的固执,因为信念与理性相结合,所以不生偏误;而世俗的固执常以非为是,所以后果堪虞。
  根据以上圆满智慧的四个特征,我们明白:不讲理、逞意气、不辩是非、排斥异己的人非智者;冷酷无情、幸灾乐祸、心胸狭窄、麻木不仁的人非智者;不信宇宙有真理,毁谤圣贤,人云亦云,无信仰的人非智者;情绪激动,满腹牢****,浮躁不安,心猿意马的人非智者。
  现录清金兰生先生编述的《格言联璧》中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与诸君共勉励。“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就是说:处理难处理的事,心胸越应宽大;与不好相处的人在一起,越应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绪越要和缓,处理重大的事,态度越应平和;处理有疑难的问题,心中越应没有意见、正所谓难得糊涂。“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底,减三分让人尝。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大意是:路窄的地方,要留一点地方让别人通过。好的味道,要留一些让别人品尝。负责处理困难的事要尽力而没有怨言。与难以相处的人在一起,要心中有数而口中不说。
  明洪应明《菜根谭》中有感言曰“人生祸区福境,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刊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绳锯材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要努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之悠闲。”真可谓是非生活致情中人不能知其真味矣!
  最近几日,浏览网页,得古人良言,感慨良多,不揣鄙陋。特选摘如下几句,与同修共勉,姑妄自利利人于当下。
  《菜根谭》:
  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路。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支卷云舒。
  《呻吟语》:
  己无才而不让能,甚则害之;己为恶而恶人之为善,甚则诬之;己贫贱而恶人之富贵,甚则倾之。此三妒者,人之大戮也。(自己没有才能又不肯让贤,甚至对人进行迫害;自己做恶却怨恨他人行善,甚至对人进行诬陷;自己贫贱而眼红别人富贵,甚至对人进行倾诈。这三种妒忌,是人的极大耻辱。)
  仁厚、刻薄,是修养关;行止、语默,是祸福关;勤惰、俭奢,是成败关;饮食、男女,是死生关。(仁厚与刻薄,是修养的关键;行与止、言谈与沉默,是祸福的关键;勤劳与懒惰、简朴与奢侈,是成败的关键;饮食、男女,是生死的关键。)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也;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也。(凡是受外界影响而改变本心的人,都是因为内心修养不够;凡是被邪恶所战胜的人,都是因为自己正气不足。)
  《省心录》: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别人胜过我,没有什么害处,因为这样的话,别人不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积下对我的怨恨;我胜过别人,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样的话,那些心胸狭窄之人,恐怕会给我降下难以预测的灾祸。)
  人作事极不可迂滞,不可反复,不可烦碎;代人作事又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复,耐得烦碎。(人们在做事时绝不能够拖拉,不能够反复多变,不能够斤斤计较;可是替别人做事时,却特别需要耐得住拖延耽搁,耐得住反复多变,耐得住琐碎烦乱。)
  《戒子通录》:
  太宗尝谓皇属曰:“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已,每着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戒皇族·国朝太宗类苑》(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对自己的亲属说:“我在位十三年了,出外时从未享受过游览观赏风光名胜的乐趣,在宫中也不敢沉溺于歌舞女色。你们这些人生于富贵之家,长在深宫大院之内,作为皇亲贵戚,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每穿一件衣服,则想到养蚕妇人的辛苦;每吃一顿饭则要想到种田农夫的艰难。至于在听取别人的言语时,一定要冷静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凭着自己的喜怒感情用事。我经常亲自处理各种烦杂的政务,怎么敢因过于辛劳而推辞呢!你们不要讥笑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因为自己比别人强就妄自尊大,只有这样才能永久享有富贵,确保一生吉祥顺利。先贤曾说过,敢于触犯我的人是我的老师,一味顺从我的人是我的仇敌。这句话不可不仔细体会啊?”)
  《礼记·中庸》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仅此一句,几乎把读书方法的话题说尽了。读书人终一生都不可能把这一句话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完美地结合起来。我们难,说这一句的古人也很少能够完美无缺地做得到。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是古人很有名的咏读句。这很有境界。有两个意思。其一,中国的读书人大多是出身贫寒,耐得贫穷清寒。说得绝对一点,读书要受得穷,穷方可读得书,有香衾美酒,那心思便不在书本中了。其二,读书人往往是物质的贫乏者精神的富有者,清贫而不坠青云之志,乃是读书人的一种境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良言妙语无有穷尽,穿越千余年的时空,至今仍然发人深省,动人心魂。从这些拳拳心语中,我们不难找不到登堂入室的路径。古人语“书犹药也,可以医愚。”谨以此语,权为共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