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佛寺如何布局 辽宁朝阳北塔提供新的实证
早期佛寺如何布局 辽宁朝阳北塔提供新的实证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知名考古专家郭大顺透露,日前在辽宁省朝阳市北塔附近发现的多处考古遗迹,使长期处于探索状态的佛寺早期布局进一步明朗化,并为佛教东传朝鲜半岛、日本列岛提供了新的实证。
朝阳北塔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高38.7米,是中国东北地区现存年代最久的古塔,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修缮北塔时就发现此塔身世不凡:这座辽代重熙年间(公元1032年至1055年)三度重修的唐塔,是在隋文帝时一座舍利木塔基础上建造的。再向前追溯,则是史书所载的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年至500年)所建的“思燕浮屠”。
2003年秋天以来,辽宁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朝阳北塔的北侧,发掘出大型夯土台基,专家推测为北魏时的佛殿基址;在塔东发掘出一条与北塔塔基平行的夯土墙,专家认为是北魏塔基的东部边缘部分;在北魏塔基下还发现了三燕时期龙城的夯土台基和瓦当等建筑遗物。普通老百姓难以分辨的这些珍贵遗迹,却让考古专家欣喜不已。郭大顺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些遗迹除了证明北魏的“思燕浮屠”确是建立在三燕龙城宫殿基础上之外,也证明当时的“思燕浮屠”处在佛寺的中心位置。这就将早期佛寺以塔为中心、后期佛寺以殿为中心的佛寺布局演变明朗化。
现为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教授的郭大顺指出,佛寺布局,主要是塔与佛殿位置的变化,是了解佛教传播和崇佛思想演变的主要根据。中国早期的佛寺布局,目前只有公元六世纪初北魏迁都洛阳后所建的永宁寺为实例。在永宁寺的布局中,塔的位置处于中轴线的中央,它被中外学者誉为“迄今所获得的第一张北魏乃至整个南北朝时期辟地新建类佛寺的寺院平面布局图”,“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早期佛寺遗址上,看到了永宁寺这类寺院布局的某些影子”。郭大顺以图示意,揭示了从“塔近中心”(5世纪末至6世纪初,朝阳北塔、朝鲜平壤青岩里废寺、洛阳永宁寺为例)??“塔移中轴线前”(6世纪中叶至6世纪末,韩国忠清南道扶余军守里废寺、日本奈良飞鸟寺为例)“塔与佛殿东西并立”(7世纪中叶到7世纪末,日本奈良川原寺、法隆寺为例)??“佛殿居中,双塔东西两分”(7世纪末,日本奈良药师寺为例)“塔移至中门外为东西两塔院”(8世纪中叶,日本奈良东大寺为例)的演变轨迹,使人们清晰看出佛塔逐渐从寺院中心转到两侧再转到寺外的全过程。
郭大顺说,朝阳北塔从时代上讲早于洛阳永宁寺塔30年左右,从地理位置上讲,它建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因此可以认为,这次考古新发现不但提高了朝阳北塔在历史(包括佛教史)上的学术地位,更为佛教东传提供了直接的实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