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书 ·为死亡做准备
生死之书 ·为死亡做准备
第三章 为死亡做准备
不知道自己必须放下一切而离去,
为朋友和敌人我犯下各式的恶行。
-佛陀
第二节
胜妙难得易失身,利害苦乐可抉择;
不以现事而唐捐,愿取大义祈加持。
为了达到修行成功的极至,我们需要有利的内外条件。事实上我们已经具足这些条件,例如,身为人,我们拥有能了解法教的身心,这就是具备了最重要的内在条件;外在上,我们需要修行的传承及自由。如果具备了这些情境,然后努力去做,保证一定会成功;如果不努力,就是非常大的浪费。我们必须珍惜这些情境,因为当它们不存在时,就连一点机会都没有。我们应该珍惜目前圆满的人身。
既然已经拥有人身与合宜的外在情境,再配合修行的愿望,即可使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我们必须如此做,也正是时机这样做。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而又能依循善因而努力,我们可以完成很多大成就;如果动机源自贪、嗔、痴,也就是依循恶因而努力,同样也会完成十分强大的恶行。
至于其它的生命,像是动物,没有我们人类特殊的基础,很难经由自己的力量完成善德。在合宜的外在条件下,只有非常稀少的例子会行善,但他们很难思考。动物的贪或嗔的行为,是暂时而表面的,他们无法在身体和语言上大力施展各种恶行。然而,人类却可以从许多不同意见的观点来思索;因为我们的智力更有效,我们的善与恶就可以达到更大的规模。
如果善用此圆满人身,它可以很具力量。如果能好好看护它努力行善,就可以达到此生及未来世的目标;如果不能,我们的恶行将带来大量的苦。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这个行星形成后,虽然有各类生物的演化,但能带来最大进步的就是人类;而学会创造最大恐惧、痛苦和其它问题的,例如威胁地球毁灭,也是人类。最好和最坏,都是由人类造成。既然已经拥有圆满的人身,可以捡选得失乐苦,就必须知道如何无误谬地使用它。
如果知道自己在持续的生生世世中,都能拥有此一圆满人身的选择,那么此生不能有智慧地善用它,也许没有什么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一种现象的变化,就是它依赖因缘的征兆,所以我们共同经验到的身体变化,就代表身体是依赖因缘的。由父母而来的元素,就是自己身体的因和缘,但是要让父精母卵相结合,还需要其它因素。比方说,对父精母卵的依存,可以一直追溯到这个世界形成后某些生命的父精母卵。然而,如果血肉之躯的形成是依赖精子和卵子,那么在这个世界形成之时,精子和卵子既不存在,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出现(就结果来看,它们当时如果不是随处一直都在,就是从未出现),那就表示还有其它因素存在。而这就是业。
每一个世界的系统中,都有着成、住、坏,以及最后一段时期的空。在这四个连续的阶段后,从旋转的风或能量,以及随后其它元素的发展就会形成新的世界系统。不论这个形成的过程是否依据目前科学观点或佛教哲学,我们都会发现,此一世界系统在某段时间是不存在的。一个世界系统的形成过程,依赖许多因缘产生,而这些因缘本身就是由因所造成的现象。这些现象必然是由创造神,或出生在那儿、同时经验及使用此环境的人的业力(前面的行为)所造成。
从佛教的观点,任何从因所造成的,就是无常(包括世界的系统),因此,它不可能是由一个无因且恒常的神祇来监控或发动它的创造,反而应该是经由众生的业力,才会发生环境形成的过程。另外一种选择是,它的形成是没有原因的,而这是荒谬的。
众生的生命品质,也和环境的制造和解体一样依赖因缘。因果的法则是坚固的,在长期上来说,善因有善果,而恶因有恶果。这表示任何长期的善果,都是来自善因的累积。同样地,要制造强大的果,就必须有强大的因。关于我们的生理性或生命支持,在我们的过去世必须累积各种强大的因和缘,个别地制造出这个身体的形状、颜色,以及感官的清晰感和其它特质。
假如做了善行,同时也累积它的能量,而此能量保持不衰退,直到它的果实在此生或未来世开出来,这个果就不会太脆弱;但事情并非如此。一个强大的不善心境,就象愤怒的产生,会压制善的能量,令它无法作用。因此,我们不但需要完成许多强力、有建设意义的因,同时也要避免会引发有利因素衰退的相反力量。
要累积这些因或能量所需的善行,是来自一颗颗调伏的心,而恶行则是来自未调伏的心。象我们这样的一般人,从无始以来就习惯于一颗未调伏的心。从这种习性我们可以归纳出结论,我们常以未调伏的心来行动,而不是调伏的的心。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感恩现在所拥有的这个特殊人身,这是因著过去一颗调伏的心,做了许多强大的善行所带来的特殊结果。这是极难获得的。就是因为很稀有,我们必须尽量好好地用它,确定不会浪费它。如果不是稀有、不难获得,我们也就是无需照顾,但事情并非如此。
如果这个难以取得的圆满人身稳定、恒常,而且不容易衰败,那么可以等到后来再用它。然而,这个生命系统是脆弱而易于从许多内外的因上解体。圣天尊者的《菩萨瑜珈行四百颂》中说,四大元素是彼此相克,身体一旦依赖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那么身体上的快乐,仅只是这些元素的偶而平衡,而不是持久的和谐。例如,如果感觉冷,那么,热首先会令人愉悦,但又需避免太热。疾病也一样,某种疾病的药,最终有可能带来另一种疾病,然后又要治疗引发的新病。我们的身体是大麻烦及复杂的泉源,身体上的快乐,也只是这些问题暂不存在。
我们的身体必须藉由粗糙的维生物质及食物维持,吃得太多时,创造健康所需的物质就会变成疾病和痛苦的泉源。在食物稀少的国家里,饥饿是痛苦的主因,但在各类营养充沛的国家里,依然有着暴饮暴食和消化不良的痛苦。当一切均衡、没有任何问题显现时,我们称此为“快乐”,但如果认为我们会或将会永远不生病,那就是愚蠢。这样的身体就是问题的来源。并非没有疾病、战争或饥饿,我们就会不死。身体的本质就是分解;从受精开始,身体就注定会死亡。
这个人身是珍贵的、有力而脆弱的。仅仅是活者,我们就已经在关键的转折点上,同时担负很大的责任。为了自己和他人,我们可以完成强大的善,所以为了此生一些琐事而分心,将是很大的浪费。我们应该许愿有效地运用此生,同时向自己的上师,三宝与其它皈依泉源祈求;如此从内在敦促自己,同时从外在请求协助。最后,不要只是嘴巴上念颂这节诗文的字,而是要思索其中意义,让它在自己心中现起。
总而言之,这个支持我们生命的人身,是有利益而难取得,同时也很容易就分解消融,我们应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来用它。利益是来自一颗调伏的心,当我们的心祥和、放松和快乐,外在的快乐,像是食物、衣服和谈话等,会令一切更好,但如果没有这些外在快乐,也不会压倒我们。如果心不祥和,也未调伏,那么不论外在情境有多好,我们也将被恐惧、希望和害怕干扰。如果有一颗调伏的心,我们对财富或贫穷,健康或朋友固然很好,但如果没有朋友也无所谓。我们自己的快乐和福利,都源自一颗祥和及调伏的心。
对他人而言,当我们有着一颗祥和而调伏的心,也会为朋友、配偶、父母、子女及相识的人带来更愉悦的生命;我们的家会是安静的,所有住在那儿的人都将享受一种很棒的放松感。一进到我们的家,他人就能感觉到一种快乐。当我们的心不祥和且未调伏,不但会反复生气,别人一进到我们的家,立刻就能感觉到屋子里有许多战斗气氛,会感觉到我们经常很烦燥。
就因为调伏的心能带来快乐,不能将心调伏会带来痛苦,所以我们应该用一生来改变未调伏的态度,像是控制敌人、吹捧朋友、增加金钱利润等;然后尽可能调伏、训练自己的心。这就是从这个珍贵而微细的人身中,取出精义的方法。
【劝言摘要】
1.领悟到我们所拥有的人身的珍贵价值,因为这是过去许许多多善因的结果。感恩于法教的存在,以及随时可以实践它。
2.这个珍贵的人身既可被用来做非常有益的事,也可以做很具破坏性的事,而它本身又非常脆弱,所以现在就应善加利用。
3.生理上的快乐,只是身体上各元素间偶然的均衡,并非深刻的和谐。必须了解它的暂时性。
4.一颗调伏的心能令我们祥和、放松与快乐;如果心不祥和,也未被调伏,那么不论外在情境如何美妙,我们都将受困于恐惧与担忧。如果能领悟到自己的快乐及幸福是源自一颗祥和及调伏的心,对我们周围的人也有很大的利益。
第 三 节
合会终离积皆散,崇高必堕生咸死;
非惟定死且无期,愿知无暇祈加持。
从无始以来,我们受到一种恒常的幻觉影响,所以总认为还剩下很多时间,在延缓中让我们陷入浪费生命的危机里。要反制这个倾向,对无常做禅定最重要,也就是对死亡随时会发生的这个事实做禅定。即使不能确定今晚是否会死,当我们培养对死亡的觉知,那么对于今晚可能会死,就能欣然面对,有了这种态度,一旦可以做任何对此生及下一世都有助益的事,我们就会优先去做,而不会 只顾及那些只对此生有表面助益的事。
而且当我们不确定死亡何时会发生,就会限制自己做任何对此生及未来世有害之事。当这种正念发展出来,我们会更努力不去累积那些失控行为所累积的不利倾向。根据各自的能力,我们将发心建立各种对治的态度来驯服各种未调伏的心。然后不论我们活一天、一星期、一个月或一年的时间,都有意义。我们的念头和行为都将依循长程的利益,活得愈久就愈有利益。
相反地,如果受制于恒常幻象的影响,将时间耗费在此生的表像上,我们将蒙受极大的损失。这就是为什么在这节诗文中,班禅喇嘛引领我们注意每一刹那都有价值。
以我们自己为例,我现在是六十七岁,在我之前的十三位达赖喇嘛中,我的年纪最老,除了第一世达赖喇嘛甘登竹活到八十岁外。第五世达赖喇嘛活到六十六岁,我比他老,我是一位老人。由于近来医疗和生活条件的发展,我还有希望活到八、九十岁,但到了某个时候我一定会死。我们西藏人甚至认为可以透过仪式延寿,但我不能确定那些执行修法的人自己是否活得更长。要执行长寿法的修行仪式,必须在专注的禅定中有稳定的观想。此外,必须了解自性空,因为是智慧本身展现为我们所观想的理想自己。同时必须有慈悲心和利他的成佛愿望。这些必要条件令长寿的禅定困难。
因为恒常及珍爱自我的态度会摧毁我们,而它们在我们内心里就像是生命的中心,因此,最有效果的禅定,就是对无常、自性空和慈悲做禅定。如果不能这样做,长寿法等都不会有帮助。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强调,飞向证悟的双翅就是慈悲和智慧。这两者就是克制恒常和自我珍爱的方法,而从无始以来,恒常及自我珍爱的态度,已逐步摧毁我们的快乐目标。
我大约在十五、六岁时学习证悟之道的次第阶段(各个阶段),同时也开始以某种形式的禅定来培养次第进阶。我同时也开始弘法,这期间愈来愈需要做分析性的禅定,因为法教和分析性的禅定是联合并进的。觉知死亡这个题目,绕着三个根本,九个理由和三个决定来建立。
第一个根本:思索死亡是确定的
1.因为死亡一定会到来,因此无法避免;
2.因为我们的生命不能延伸,而是不停减少;
3.因为就算我们活着,也少有时间修行。
第一个决定:我必须修行
第二个根本:思索死亡的时间是不确定的
4.因为我们在世上活着的时间不确定;
5.因为致死的因素很多,而续命的因素很少;
6.因为身体的脆弱性,死亡的时间不确定。
第二个决定:我必须现在修行
第三个根本:思索临终时除修行之外一切无助益
7.因为临终时我们的朋友是无助益的;
8.因为临终时我们的财富是无助益的;
9.因为临终时我们的身体是无助益的。
第三个决定:我将修行不执着于此生任何美妙的事物
轮回的本性,就是所有的聚合终将分散,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和朋友。无论朋友彼此间如何喜爱,终究要分离。
当我年长的教师林仁波切健康时,我几乎无法、也不能忍受去想他的死亡。对我而言,他象一块可以依靠的硬石,我怀疑没有他自己是否能生存。但当他经历一次中风,接着第二次非常严重的中风时,这个情境终于让我部分的心开始思考:“现在最好能让他走”。有时我甚至认为他故意生这样的病,然后在他真的走时,我可以准备好去处理下一个任务,去找寻他的转世。
除了与我们所有的朋友分离外,我们所累积的财富和资源,不论它们多美好,都终将无用,不论你的地位或阶级有多高,最后都必定坠落。
为了提醒我自己,每当我登上高台授课,一坐下时,我就对自己念
《金刚经》中关于无常的话语:
一切有为法,如星、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
我思索因缘合和现象的脆弱性,然后弹指,简短的弹指声象征无常。我提醒自己很快就要从高高的宝座上下来。
一切有情生命,无论活多久,终将死亡。没有其它方法。一旦住在轮回中,无法在其本质外生存。无论事情多美妙,在它们的本质中已设定这一切美妙的事情和享用的我们,最后必定衰退。
我们不只会死,而且还不知道何时会死。如果知道的话,可以延后对未来的准备。就算有征兆会活得很老,我们也无法百分之百确定今天不会死。不要再拖延,我们应该做好准备,如此,就算今晚死亡,也没有遗憾。如果能认知死亡的
不确定和迫切,就会愈来愈强烈感觉到必须智慧地运用时间。
就如西藏学者瑜珈士宗喀巴(tsongkhapa)所说:
当了解到此人身之难得,即无法游手好闲。
当见到伟大之意义,无意识度日即为悲伤之因。
当对死亡做静虑,即对下一世做准备。
当对行及其果做静虑,无良知的泉源被摒弃。
当此四根本如是稳固时,其它善德修行亦增长。
思索死亡,不仅能为临终做准备,以及唤醒对未来世有利益的行为,而且对我们的心理观点形成戏剧化的影响。例如,当世人不习惯做觉知死亡的正念修行,那么就算他们明显衰老和行将就木,家人和朋友却感到不能如实地告诉他们,甚至认为必须称赞他们的外观。双方都知道那是谎言,真是荒谬。
有时,患有绝症的病人,象癌症,会避免使用“去死”或“死亡”的字眼,我发现几乎无法与他们讨论迫近的死亡,因为他们拒绝听。但对于目前连“死”这个字眼都不能面对、也从不关心其真相的人,等到死亡实际来临时,就很可能造成极大的恐惧和难过。另一方面,当我们遇见行将死亡的修行者,我毫不犹豫地说:“不论你是死亡或复原,两者都需要做准备”。我们可以共同思索死亡的迫切性,无需任何隐瞒,因为他已准备好无憾地面对死亡。一个修行者愈早对无常做思考,临终时就会愈有勇气及快乐得多。思索死亡时间不确定性,会令心祥和、有纪律、以及有福德,因为在这短暂的生命中,心驻留于更深刻的事情上。
【劝言摘要】
1.如果能培养对死亡时间的不确定感,我们将比较会善用自己的时间。
2.为了不延宕心灵的修行,守护着不要受到“恒常”幻觉的影响。
3.领略到无论情境多美好,在本质上它一定会结束。
4.不要想以后还有时间。
5.面对自己的死亡要坦率,善巧地鼓励他人也能坦率面对他们的死亡。当死亡将近,不要用赞美欺骗彼此。诚实,将培养勇气和喜悦。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