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无住——阿姜摩诃布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转)无住

阿姜摩诃布瓦

1. 当我们听闻部份的教导并且不能真正理解它们时,就会认为它们不应该是如此,因而不去遵循它们。但是,事实上所有的教导都有它的道理。也许事情似乎不该如此,但它们却是如此。最初,我甚至不相信坐禅。我看不出闭着眼睛坐着有什么用。还有行禅,从这棵树走到那棵树,转个身又从那棵树走回来,为什么要这样呢?我想:「所有这些经行有什么用呢?」我像这样想着。但是,事实上行禅和坐禅是很有用的。

2. 有些人的习性使他们较喜欢行禅,有些较喜欢坐禅,但两者是不可缺一的。在经典里谈到四种姿势:行、住、坐和卧。我们和这四种姿势生活在一起,我们可能会较喜欢其中的一种姿势;但是,我们还是要用到全四种。

3. 经典上说:平均使用这四种姿势,让所有姿势的修行平均。最初,我并不明白让它们平均是什么意思。也许是说,睡两个小时,然后站两个小时,再来又行两个小时…,也许就是这样吧?我试了,但行不通,那根本不可能!「让姿势平均」并不是这个意思。「让姿势平均」是指心和我们的觉知。也就是:让心产生智慧,使心明白。我们的这种智慧必须呈现在一切姿势中,我们必须经常觉知或明了。我们在行、住、坐、卧中,了解所有心理状态是无常、苦和无我的。用这个方法来「让姿势平均」才可行、才有可能。在心中,不论是喜欢或不喜欢呈现时,我们都不可以忘记自己的修行,我们要有觉知。

4. 如果我们经常集中注意力在心上,那么,我们便已经抓到修行的重点了。我们是否经验到世间所谓善恶的心理状态,我们都不忘却我们自己,都不迷失在善或恶之中。我们只要一直向前,使姿势以这方式持续下去是可能的。如果我们的修行持续不断,而得到赞叹的话,那么,它只是赞叹而已;如果得到诋毁,它也只是诋毁罢了!我们不要因为它而起伏,我们要安住原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到这些东西的危险,也看到它们的后果。我们要经常觉知赞叹与诋毁两者的危险。通常,如果我们情绪好的时候,心也好,并认为它们是同一件东西;如果我们情绪不好时,心同样变得不好,我们不喜欢它。事情就是如此,这是不平均的修行。

5. 如果我们经常觉知我们的情绪,并知道我们正执着于它们,这已经有进步了。也就是,我们有觉知,我们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是还不能放下。我们看到自己执着好与坏,并且我们知道它。我们执着善,也知道这还不是正确的修行,只是我们还不能放下。不过这已经修行百分之五十或七十了。虽然还没放下,但是我们知道只要我们肯放下,便是走往安详的道路。我们像这样往前走,继续了解:所有喜欢与不喜欢、赞叹与诋毁的结果都是同样有害的。不论是什么,心以这方式毫不动摇。

6. 但是,对世俗人而言,如果他们受到诋毁或批评,他们就烦乱不已;如果他们受到赞扬,这使他们振奋。他们说,这样子很好,因此快乐不已。假如我们知道我们种种情绪的真相、假如我们知道执着赞扬和诋毁的结果,知道执着任何一切事物的危险,那么,我们对自己的情绪就会小心。我们将知道,执着于它们真的会产生痛苦。我们看到了痛苦,并且看到了我们的执着就是痛苦的原因。我们开始看到执着于善恶的结果,因为我们以前曾执着于它们并且已看到了结果—没有真正的快乐。因此,我们现在要寻找放下的方法。

7. 这「放下的方法」在哪里呢?佛法说:「不要执着任何东西!」我们不断地听到这句「不要执着任何东西!」。这意思是取而不着。就好像这只手电筒,我们想:「这是什么东西?」所以将它捡了起来,「哦!它是手电筒。」然后,我们将它放下。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取。如果我们完全不取任何东西的话,我们能做什么呢?不能行禅或做任何事。因此,我们首先要取。这是「欲求」没错,但是接着它会导致功德。就好像想来这儿听法一样,首先他必须想来这里,如果他还不想来,他就不会到这里。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样的,他们来这儿是因为想要来。但是,当「想要」生起了,不要执着于它。因此,你们来了,而后你们回去。「这是什么?」我们捡起它,看一看后知道:「哦!它是手电筒。」然后,我们放下它。这叫做取而不着。我们知道,然后放下。简言之,就只是「知而放下」。不断看,并且放下。知道「这个,他们说是好。这个,他们说是不好」,而后放下。善和恶,我们都知道,可是,我们放下它。我们不要愚痴地执着事物,但要以智慧来「取」它们。以这种「姿势」来修行就能持久。你必须如此持久。让心以这方式来知道,让智慧生起。一旦心中拥有智慧,还有什么好求的?

8. 我们要反省自己在这儿做什么。为了什么理由,我们住在这儿?我们为何而努力?在世上,人们为了报酬而努力。但是,僧众教导出比这更深的。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不寻求回报。我们工作而不求回报。世人工作是想要得到这个或那个,想要一些利益,但是佛陀教导我们工作只是为了工作,不要超出这个要求。如果你做事只为了获得回报,就会产生痛苦。你自己试验看看。你希求内心安详,因此你禅坐并试着使它安详,结果你将受苦。试看看。我们的方法是更精细的:我们做,而后放下。

9. 看看在做祭典的婆罗门,他心中有希欲,因此他做祭典。他的这种行为不能使他免于痛苦,因为他是以欲望来做事。开始修行时,我们内心有些希欲,因此,我们要修行到「修行不求回报」、「修行只是为了放下」。这是我们自己必须知道的东西,这是非常深奥的。也许我们为了到达涅盘而修行,那么,你就不能到达涅盘。「希求安详」是自然的,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正确。我们修行必须没有任何希求之心。如果我们不希求任何东西,我们将得到什么?我们无所得!不论你得到什么,都只是痛苦之因,因此,我们修行是不求得任何东西的。

10. 这就称作「使心空」。它是空,但仍然在做事。这个空通常是人们不能了解的东西,但是到达的人知道它的价值。它不是没有任何东西的空,而是那个东西内在的空。像这手电筒,我们要看这手电筒是空,因为手电筒那儿是空。这并不是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之处的空,它不像这样。人们像这样的了解,就将它完全弄错了。你要了解事物内在的空性是在事物那儿。

11. 以有所得之心来修行的人,就像做祭典的婆罗门只为了满某种愿,也像来我这儿要我洒圣水的人。当我问他们:「为什么你希求这圣水?」他们说:「我们希求活得快乐、舒适而不生病。」嘿!以这种方式他们将不能免于痛苦。世俗的方式是为了某一理由去做事,去得到回报,但是,在佛法我们是以无所得之心来做事。世间是以因果来了解事物,但是佛陀教导我们要到达超越因果、超越生死、超越苦乐。要想想这个,没有地方可停留。人们只知道住在「家」中。要离开家走到没有家的地方,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做,因为我们一直与「有」、「执取」同住;如果我们不执取,我们就不知道去做什么。

12. 因此,人们不想走到涅盘,因为那儿没有什么东西可执取。看看这儿的屋顶与地面。上方是屋顶,这是一个可「站住」的地方。下方是地面,是另一个可「站住」的地方。而在屋顶与地面之间是不能站住的地方。人可站在屋顶或站在地面,但不能站在空中。「无住」的地方,就是「空」存在的地方。直率地讲,涅盘就是这个空。人们听到这点,他们后退一步,他们不想往前去。他们害怕不能看到他们的小孩或亲友了。

13.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祝福在家人:「愿你长寿、美丽、快乐、勇健」时,他们真高兴,都说:「好哇!」他们喜欢这些东西。如果你开始谈论「空」,他们不要它,他们执着于「住」。但是,你可曾看过一位非常老的人有美丽的肌肤吗?你可曾看过一位老人很勇健或快乐吗?不!但是,我们说:「愿你长寿、美丽、快乐、勇健」他们很高兴,每一位都说:「好哇!」这就像婆罗门对神奉献以求愿。在我们的修行,并不做奉献,我们不为了求得回报而修行。我们不求任何东西。如果我们仍求一些东西,那么,就仍有一些东西存在那儿。要让心安详地做。我这么说,你们可能不舒服,因为你们想要再「投生」。

14. 因此,你们所有在家修行的人要亲近僧众,看看他们的修行。亲近僧众,是指亲近佛、亲近法。佛陀说:「阿难!好好修行,培养你的修行。看到法的人就看到我,看到我的人就看到法。」何处是佛?我们可能想佛陀早已不在了,但是,佛陀是法、是真理。有的人喜欢说:「哦,如果我生在佛世,我一定能到达涅盘。」愚人这么说。事实上,佛陀仍在这儿。佛是真理。不管何人生或死,真理一直在这儿。真理从不与世间隔离,它一直在这儿。佛陀是否出世,人们是否知道它,真理一直在这儿。因此,我们要亲近佛,就要来到内在并发现法。我们接近法时,我们接近佛;看到法时,我们看到佛,并且所有的怀疑都消失了。

15. 简单地说,就像邱老师,最初他不是一位老师,只是邱先生。当他学习并通过考试,他成为一位老师,被称做邱老师。他是如何成为老师的?是经由学习必修的东西,使邱先生成为邱老师。当邱老师死了,「成为一位老师所需要的学习」仍存在着,任何人学习它照样能成为一位老师。「成为一位老师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并不从世上消失,就像这真理,佛陀知道这真理而使自己成为佛陀。因此,佛仍存在这儿。任何人修行并亲见法(真理),就看到了佛。现今的人们完全弄错了,他们不知道佛在那里。他们说:「如果我生在佛世,我将成为他的弟子并且得到觉悟。」这只是无知。你要了解这一点。

标签:论坛精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