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弥漫在雪域高原的精神生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弥漫在雪域高原的精神生活
  来源:光明日报
  《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是一部具有史学背景、藏学基础的文学
  佳作。说这部故事书的写作难能可贵,非马丽华莫属,是适当的,因为即使文坛高手们有心为之,很可能限于相关历史知识的不足,未必胜任;或者虽有熟悉西藏历史的人,但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学功底,也难以写得如此生动有趣。马丽华之所以敢于知难而进,仰仗了三十多年西藏岁月的深厚积累,以及训练有素的文笔。在走遍了西藏的高山大川之后,又朝向历史的纵深出发,对于这位西藏的行者和歌者来说,自有其水到渠成的必然性。
  综观汉文世界,若论西藏的历史人物,有许多是广为人知的,其中首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以及请婚使者禄东赞(噶尔·东赞),后来的知名人物多为藏传佛教的高僧们,如八思巴等;若论西藏的历史故事,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唐蕃之间的征战与和亲,至于其后历史演进中重要的和精彩的故事,有些为人所津津乐道,有些则籍籍无名。
  可以说,为数众多的人物故事少为人知。原因何在?一方面是由于语言文字的限制,需要借助翻译的拐杖才能进入;而散见于历朝历代典籍档案中的汉文史料,目前仅仅经过初步的整理,还不足以推广到大众阅读的层面。另一方面,即使藏文史书,也多为僧侣史家所撰写,出于宗教史观,难免对此前的历史人事有所取舍,对不符合其理念的材料进行改写,甚至“弃之不用”;此后千年间,进入史册的通常侧重于宗教流派叙事,而疏于记载物质文化和民间生活。这种对于历史的改建重构,常常使人误以为一部西藏史就是一部宗教史。
  如果还有第三个方面的原因,那就是虽然随着藏学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甚丰,敦煌遗书中数千件藏文史料面世之后,仍有许多新的资料相继被发现,其中不乏可用于文艺创作的素材,不过遗憾的是,仅限于学术圈内讨论得热闹,难得走出“金字塔”外。
  少为人知并不等于不存在,需要用眼睛和心来发现;学术成果走向大众是需要转化的,文学和艺术都是必要的传播手段。举例说明,禄东赞的故事为什么传之久远?是由于这个形象进入了文学、戏剧和美术作品中;魏、蜀、吴三国的英雄为何举国皆知?因为有一部《三国演义》以及后世对演义的演义——走向大众,广为人知,需要铺路架桥。
  考古资料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初民时代,西藏高原就与黄土高原、三江流域古道相通,人群迁徙其上,文化交流其上,共同生息繁衍在古代中国的土地上,共同参与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历经吐蕃王朝时期的扩张,元代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从明代清代到近现代,藏民族与各兄弟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沿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一路走来,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中,坚守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以其生存智慧,开创了风格独具的藏族文化。作为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一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多少激动人心的事件,涌现出多少有声有色的人物!令人感叹的是,随着时间的流转和人为的遗忘,确实失落了很多,因风化而成尘了,或者深埋于历史的堆积层中,需要重新发掘和解读。《风化成典》所做的,正是这样一项艰苦而有益的工作。
  这部故事书所选择的内容,有的轻松,有的严肃,有些重要,有些未必,既有耳熟能详的,努力讲出新意来,着力点更在少为人知的部分——可以说是一次有规模的“搜索”,颇具开拓之功。如果其中有猎奇的因素,那是因为“奇”货可居,有“奇”可猎。有心的读者诸君在分享的同时,是不是可以据此检测一下,有哪些内容对你来说是新鲜的,前所未知的,或是令你击节赞叹的。
  即使会说藏语的人,也很可能对某些内容感觉新鲜。例如对佛教传入之前,早期苯教时代先民的世界观、生死观等等。马丽华凭借了一些考古资料和在敦煌藏文古卷中搜集到的只言片语,稍加想象力,就复原了一系列远古生活的具象画面。例如借用苯教仪轨故事,表现家马的起源、早期的丧葬方式等等。虽然人类被教导说,需要效忠青稞和松石等自然界的神和半神,但人同时也是“七十万颗星辰的主人”;至于以何种方式传递有关死亡的消息,以便苯教师赶来超度,确保其人如期前往亡者之乡,“在死后还将活着”——信使是谁?答案相当诗意化,是“雄鹰头冠上的羽毛”……而这些曾经弥漫在雪域高原古远时代的精神生活,假如不为古藏文所记载,早已从集体记忆中抹去;假如不被再次发掘,仍会沉睡在故纸堆中。
  马丽华1976年进藏不久,我就认识了她,并且亲眼所见她成长进步全过程。刻苦努力、勤学好问、行万里路写一本书,是她的行为方式。迄今她已写作出版十几部文学专著,坚持不懈地向汉文世界介绍西藏的自然人文,对于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兴起的西藏文化热和旅游热,起到了催化推动作用;现在又在传递相关历史信息,把故事线索提供给大众,从书到人,说难能可贵,都是适当的。“提供线索”,是作者本意,并非自谦,限于体例和篇幅,书中故事并没有、也不可能展开来写,仅仅作为提示,寄望于后来的作家艺术家各取所需,以多种形式创作出更多更宏大的叙事篇章,这既是马丽华的愿望所在,也是藏族人民所乐见的。
  (本文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为马丽华著、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一书所作序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