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以戒而得定,以定而得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以戒而得定,以定而得慧

以戒而得定,则定力有成且殊胜;

以定而得慧,则智慧有成且殊胜;

以慧作根基,则远离烦恼与不净

一棵根深蒂固的树,即使被砍伐了,仍会生出新芽;如果贪瞋的积习未被根除,痛苦就会一再地重现. [只要贪、瞋、痴的根仍存在潜意识中,一逮到机会,它就会发芽重生,带来痛苦.
两木磨擦即生热、并迸出火花。同样地,乐触有乐受;苦触有苦受;不苦不乐触,有不苦不乐受。当身、心的六根与六尘接触时,会迸出感受的火花。因此,感受是我们经验世间所有身心现象的关键。为了要培养实修的智慧,我们必须清楚知道,自己真正经历到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培养对“感受”的觉知.

这正是苦的因果之链可以被打破的地方。“感受”就是那关键性的一环。只要“感受”一起,好恶就随之而来。这些短暂的、无意识的好恶反应,立刻会被扩大、增强为强烈的贪与瞋,最后变成执取,令我们的现在与未来充满痛苦。我们一而再、再而三、机械性地重复这个过程,变成一种盲目的习惯。

藉着禅修的练习,我们培养出觉知每个感受,并且也培养平等心;我们不生起习性反应,只是冷静地检视感受,不起好恶之心,不带贪爱、瞋恨、或执着。对每个感受,都不再产生新的习性反应,而是产生智慧与洞见:“它是无常的,一定会生起灭去”。

当因果之链被打破,痛苦也就止息。不再生起新的贪爱、瞋恨的反应,苦的起因也就消失了。苦的起因是心念的行为(业),也就是贪爱、瞋恨的盲目反应。心能对各种感受念念分明,并且保持平等心,就不会再起贪爱、瞋恨的反应。苦的起因不再出现,我们也就自然停止为自己造苦了。

标签:论坛精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