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世尊为五此丘说四谛八正道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罗无虚讲 蔡惠玥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世尊为五此丘说四谛八正道
  罗无虚讲 蔡惠玥记
  释迦世尊成道后初转法轮,是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为他的五个弟子说法。“转法轮经”说:
  “在诸欲中耽于欲乐乃下劣凡夫,为非圣无意义之事。虽然以自身所求之苦为苦,亦为非圣无意义之事也。离此二边之中道,方依于如来而能证悟,此郎开眼、开智。至于寂静、悟证、正觉、涅槃之道。比丘,至于何名为依于如来所悟之中道,此郎八支圣道分也。”
  世尊不是一开始就讲四谛,而是首先讲了一番中道,这是符合当时事实的。因为原来随侍他的五比丘,看他抛弃了苦行感到失望惫欲离去。释尊对他们宣说不苦不乐的中道学说,批评了苦行和其他学派的主张,证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这八支正道就是八正道:
  (一)正见,具有“四谛”之理的见解;
  (二)正思惟,思惟“四谛”之义;
  (三)正语,不作一切非理之语;
  (四)正业,住于清净之身业;
  (五)正命,正当合法的生活;
  (八)正精进,勤修涅槃之道法;
  (七)正念,明记“四谛”之理;
  (八)正定,心专于一境,观察“四谛”之理。
  佛陀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说:
  “形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着。是以苦乐,两非道因。……今者若能舍苦乐,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堪能修彼八正圣道离于生老病死之患。我已随顺中道修行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说服五比丘之后,佛宣说了“四谛”(八正道也以四谛为核心)。四谛的重点放在人生现象上。人生的全部不外乎两方面:一是染(苦、集),二是净(灭、道)。四谛的组织以苦谛为根本,“集”是苦集,“灭”是灭苦,“道”是灭苦的方法,以八正道为主要内容。“杂阿含经”第三百七十九经说:
  “尔时,世尊告五比丘:‘此苦圣谛,本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苦圣谛智当复知,本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苦集圣谛,已知当断,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苦集灭,此苦、灭圣谛已知当知作证,本昕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以此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当修,本昕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此丘!此苦圣谛已知,知已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此苦集圣谛已断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苦灭圣谛已知,已作证出,所未闻法,当正恩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出,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诸此丘!我于此四圣谛三转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觉者,我终不得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声中,为解脱、为出、为离,亦不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已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故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家中,得出,得脱,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的看法是:(一)这是世尊在菩提树下大彻悟后第一次为这世界天人分别演说、开发、显示生命与世间(两相缘起,不可分割)的真实生起与还灭的事相与原理。就人类说本所未曾闻,可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大爆发、大突破。在这以前,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在黑暗(无明)中生活。此后顿现光明。因人类在闻佛说法之后,信受奉行,持之以恒,可以出离苦海,同登彼岸。
  (二)经中说三转法轮次第可以配合于闻、思而见道(示转);由见道而皆学修道(劝转);由修道而达无学道(证转)。这应理解为,经中佛反覆地讲了三次,就是后世所称“三转法轮”。初转,是肯定四谛(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五取蕴苦是自身原因的苦,爱别离、怨怆会、求不得苦是社会因素的苦,谁都不能避免三一转,是指出四谛在人生实践中的意义(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三转是证明佛陀自己已做到四谛所达到的要求(苦已明,集已断,灭已证,道已修)。在三转法轮中,每一次对每一谛都有四种不同的认识,谓之“四行相”——眼、智、明、觉,并有十二行相,所以又称“四谛十二行相”。这一说法,奠定了原始佛教的理论基础。
  (三)此经的末段说明,佛陀无肪自觉此四谛法而能为天(天、魔、梵),人(经说沙门、婆罗门象)说法并能使他们得到解脱(这是佛被尊为“人天师”称号的来由);而更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郎显示:佛的无师自悟为人天师与声闻弟子闻法惨证而得解脱的阿罗汉有所不同,虽然在解脱上没有什么分别可说(佛的十号之一》Arhat,意译为“应供”,就是“当受家生的供养”,汉译为“阿罗汉”。)这段经证,甚为重要,因是大乘行者求成佛道的根据。
  (四)“杂阿含经”与南传“大般涅槃经”对照,可以得知世尊第一次说法与最后一次说法,都以“八正道”为根本修行法要。如“大般涅槃经”第廿七载:
  “于是薄伽梵说:‘苏跋陀,若于任何法中无八圣道者,则无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门果。若于任何法戒中有八圣道者,则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门果。今我法戒中有八圣道,苏跋陀,亦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门果。外道诸师之法皆空幻,无沙门果。苏跋陀,若比丘能行正道,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由此可知方便虽可多门,归元宝无二道。”
  四谛是原始佛教的根本法义,早在佛灭后二百年阿育王留下的“法敕”中提到。“法敕”中要求佛教徒常念七经的第一经:“毗奈耶最胜经”据考证就是指三法轮那一段。后来大乘佛教兴起,较早的“维摩诘经”、“法华经”等一开始也讲四谛。就是大乘后期经典,像“解深密经”分佛说为三时,第一时仍承认是讲四谛。可见四谛为原始佛教的中心思想,已为大小乘各派所公认。
  在“四谛”学说中,贯穿着佛陀的缘起论宇宙观。当时在印度,指导人生归宿学说有两类:一是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他们信奉婆罗贺摩(梵天,郎创造之神)、毗瑟孥(逼入天,郎保护之神)和湿婆(大自在天,郎毁灭之神);认为这三位神代表宇宙的创造、保护和毁灭三个方面。主张人由梵天而来,是神我的转化,谓“转变说);二是六师,认为人是许多元素凑合的(以顺水派为代表,谓“积聚说”。释尊反对这两派,提出“缘起说”,认为一切事物必须具备种种因缘(条件)而后生起,宇宙人生的种种现象,皆在关系中存在,没有独立的个体;同样,也因关系的演变而分离或消失。如“中阿含经”卷四十七说:“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佛经中常用束芦来比喻这种关系,是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的。绿起又有业感缘起(十二支缘起)、辑耶缘起和法界缘起,而以业感绿起为根本。四谛中以集谛贪欲为主,十二支也以爱欲为根本,要求解脱应从去欲着手。佛教认为爱欲是无止境的,得不到满足的,而人又总是无限地去追求,这就成为苦的根源。十二支中“识¨名、色”郎是心物相互缘起,无论人生、宇宙离则无真实相可言。佛说:“绿起甚深难知!”又说:“我所说法如手上土,末说犹如大地土,”可知缘起无量无尽,佛只扼要宣说四谛,教人自依八正道修学,自得正智,自己发掘此大宝藏。佛教论证人生“无常”、“无我”,因而提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三者合称为“五相”或三法印。以俊又加入“涅槃寂静”,成“四法印”。俊人认为“无常”、“无我”里已包括着苦,把“一切皆苦”删去,仍是二二法印”。这三法印正是由缘起支作基础而发展的。绿起支包括“来”与“去”两方面。来是指苦的产生,去是指还灭趋向涅槃。懂得缘起道理,也就懂得了“法’。
  我在香港曾出版“八正道释义”一书,将八正道的程序,作了这样的分析:
  正见、正思惟——属慧;
  正谱、正业、正命——属戒;
  正念、正定——通于其他七支。八正道以正见最为重要,如“杂阿含经”第七八二经说:“正见是法,乃至正定是法。’在初转法轮时,佛告五此丘:“一者,心著欲境不能离,是解脱之因。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离,水无解脱,离此二边,乃为中道。”在“长含游行绳”中佛告阿难“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教导弟子们自己依法修行。经中接着说:“依四念处行”。(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四念处也郎八正道中的正念的内容。罗无虚居士把缘起中道,列为理性方面的中道。将“正精进”阐明不堕二边(例如苦、乐)的修行态度称为实践方面的中道。指出,“般若经”以般若万行为先导,不苦不乐的中道行,不是折中,而是从正见为本的实践中,不落于情本的苦乐二边,说明佛法是“以智化情”、“以智导行”为原则的。关于中道,佛教认为“断见”(认为事物灭后不再生起的主张)和常见(认为事物是常住不变的主张)都是偏于一边的,只有佛教所主张的一切事物是迁流妩常,而又相续不断,离开“断见”和“常见”,才是“中道”。“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常是一边,断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密。”“大宝积经”卷五:“若说有边,则无有中,若说有中则无有边,所言中者,非有非无。”除原始佛教以八正道为中道外,中国佛教各宗派对中道解释不尽相同。如
  1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把中道作为三谛之一,即空谛、假谛、中道第一义谛。
  2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主张无有外境故非有,有内识在故非空,非空非有是中道。“成唯识论”卷七:“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亦即是“中道”。
  3.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中论疏”卷二:“中道佛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即是中道。”
  4华严宗以“法界”为中道。中道义是一真不二之谓,《:义也与真如、法性、法身、法界、实相等相同。“杂阿含经”把四谛、八圣道列为根本法义,不仅是由于四谛是二二转法轮”的“圣教”,而且因不苦不乐的中道修行方法是四谛之一——道谛的内容。安世高译的“八正道经”、“增一阿含经”的四谛品和南传“相应部经典”对四谛、八正道都作了详尽的阐释。
  “大智度论”卷廿二载:“问曰:若持戒是禅定因缘,禅定是智慧因缘,八圣道中何以慧在前,戒在中,定在俊?答曰:行路之法,应先以眼见道而后行,行时当精勤,精勤行时,常念如导师所教,念已一心进路,不顺非道。正见亦如是,先以正智慧,观五受众皆苦,是名苦;苦从爱等诸结使和合生,是名集;爱等结使灭,是名涅槃;如是等观八分,名为道,是名正见。发动正见令得力,是名正思惟o·……:用是正见观四谛,常念不忘,是名正念。于四谛中摄心不散,不令向色无色定中, 一心向涅槃,是名正定。……正见分别好丑利益为事,正思惟发动正兑为事;正语等持是智慧诸功德,不令散失;正方便驱策令速进不息;止念七事所应行者,忆而不忘;正定令心清净,不浊不乱,令儿七分得成,如无风房中灯,则照明了了。”对为什么慧先,戒中,定后的程序作了解答。对我们正确理解四谛、八正道的胜义,并应用于修持实践,具有予指导意义,为信众们引向菩提大道。
  摘自《内明》第207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