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试论弥勒菩萨的慈悲精神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试论弥勒菩萨的慈悲精神

  作者: 黄诚

  在中国的很多寺庙,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个笑容满面、长长耳垂、圆圆大肚、袒胸露腹的菩萨,也会熟悉他身边有一幅“大肚能容,容天下准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对联:其实这就是人们描绘弥勒菩萨(Mait revaB。dhi sattva)在人间“大慈大悲”的佛教形象。弥勒菩萨的慈悲精神是感召众生实现成佛理想的峭神动力。弥勒菩萨正是倚赖于他的慈悲心肠,乍尘世中身体力行其“利他”的菩萨道行,并在利他中获得自利,从而实现其佛国净土理想。

  一

  弥勒,全译为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每怛哩、梅怛利耶等,华言“慈氏”,意指慈悲。“弥勒”是菩萨的姓,其名为“阿逸多”(Aiita)①。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的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去世。②据说,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继续弘扬佛法和苦渡众生。这一预言在《弥下生成佛经》有非常详细的记载:“尔时弥勒佛于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弥勒佛既转法轮度天人已。”

  为什么弥勒菩萨要以“弥勒”为自己的名号呢?佛经记载了其中缘由,并提供了多种说法。我们可以从经文窥见到其中缘由:一是因姓称名,因为弥勒是菩萨的姓,所以称其为弥勒菩萨。故有《注维摩经》日:“什日:弥勒,菩萨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二是因其修“慈心三昧”而获得无上慈心而得弥勒之名的。《贤愚因缘经》云:“何因缘故,得弥勒字?佛答:‘过去久远,于阎浮提中,有一佛出世,名日弗沙佛。彼时有国王,名昙摩留枝。往佛所时,见一比丘人慈心三昧,形身安静,放大光明。王见则问佛,此比丘入何三昧,光明乃尔?佛答王云:此比丘入慈心三昧。王闻此语,信增钦仰言:此慈心定巍巍乃尔,我亦修习此慈心三昧。尔时,昙摩留枝王,今弥勒是。于世则发此慈心,自此以来,常字弥勒。久习性故,至成佛时,犹名慈氏。’”三是因其有发慈悲大愿的殊胜因缘而被称为弥勒的。所以, 《法华嘉祥疏二》说:“弥勒,此云慈氏也。过去值弥勒佛发愿名弥勒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也言:“弥勒菩萨法王子,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是因缘名慈氏,为欲成熟诸众生,处 于第四兜率天,四十九重如意殿,昼夜恒说不退法,无数方便度人天,八功德水妙华池,诸有缘者悉同生。”可见,弥勒之意与其修“慈心三昧”和发慈悲大愿是密切相关的。然而,弥勒不仅在姓氏上以慈悲为标榜,还在自我的修学途径上以“修慈悲心”为指归,遵循佛陀在《华严经·修慈分》中对其所言的教导:“应修慈心,以自调伏。于念念中常修六波罗蜜,修慈心时,未离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而发心修行,并把修行与修人间的慈悲心相结合,展示了其慈悲的佛教形象。弥勒菩萨的慈悲精神,不仅表现为对每个活体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而且涵泳着普渡众生出离苦海的愿力。据佛经记载,弥勒舍家人山后,勤修梵行,诵持《慈三昧经》而一心不乱,因为看到兔王,母子二兽,为救他人而自投火中烧成熟肉以供他人食用的这种奉献精神而深受感染。于是,发出内心的誓言:“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如佛所说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③可见,弥勒注重修行,并持守戒律,不为己而杀生的慈悲精神是多么的伟大,是多么的令人崇敬仰。

  总之,弥勒以弥勒为名、以慈为种姓,修慈悲心、发慈悲愿,鲜明地表明了他心慈、性慈的慈悲本色,同时展现了他大慈大悲的佛教形象。可以这样说,弥勒的慈悲精神是其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感召人们心怀慈悲,进入佛国净土的精神力量。

  二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慈悲精神是弥勒的一贯精神。那么,弥勒是如何实践其慈悲精神的呢?

  首先,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建立了一个清静庄严的国度“弥勒净土”,它是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这一净土佛国是什么样的呢?《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和描述:“弥勒佛国,从于净命无诸谄伪,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得不受不着,以微妙十愿大庄严;得一切众生起柔软心;得见弥勒大慈所摄。生彼国土调伏诸根,随顺佛化……丛林树华甘果美妙极大茂盛,过于帝释欢喜之园,其树高显高三十里,城邑次比鸡飞相及。皆由今佛种大善根,行慈心报俱生彼国;智慧威德五欲众具快乐安隐,亦无寒热风火等病,无九恼苦,寿命具足八万四千岁无有中夭,人身悉长一十六丈。日日常受极妙安乐,游深禅定以为乐器,唯有三病:一者饮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有一大城名翅头末,纵广一千二百由旬,高七由旬七宝庄严,自然化生七宝楼阁,端严殊妙庄校清净。……洒淹尘土其地润泽譬如油涂,行人往来无有尘坌。是时,世人福德所致,巷陌处处有明珠柱。光喻于日四方,各照八十由旬,纯黄金色,其光照耀昼夜无异;灯烛之明,犹若聚墨香风时来吹,明珠柱雨宝璎珞,众人皆用服者,自然如三禅乐,处处皆有金银珍宝摩尼珠等……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如子爱父如母爱子,语言谦逊皆由弥勒慈心训导,持不杀、戒不瞰肉故……有如意果树,香美无比,充满国界,香树金光生宝山间充满国界,出适意香普熏一切。”这净土佛国简直就是人间的天堂啊!可见,弥勒慈尊是化浊世黑暗为光亮的大明灯,更是众生未来的大皈依处。而这一弥勒世界它的存在意义就在于让人们看到希望,使人们相信经过修学是能够到达幸福的彼岸世界的,这样就树立了净土佛国的价值标杆,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落脚点。

  其次,弥勒为人们指出了一条通往佛国净土的修行之路。其具体方法和要旨是:一是要作兜率天宫观。《上生经》云:“此名兜率陀天,十善报应胜妙福处”,“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这实际上是说,欲界的众生要求生兜率,接受弥勒菩萨的教化,待时机成熟再与菩萨一同下生成佛。所以,作兜率天宫观是弥勒心怀慈悲开出的度人的方便法门。二是要持守戒律,“应持五戒、八斋、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④说明“五戒、十善”、“具足戒”和“八关斋戒”为修佛的基本条件,故当持守。而“身心精进、不求断结”,则要求人们勤于修炼,精进不息精,心无杂念和挂碍。因为,身心皆作种种利益一切有情的善业,所以心要有怀有一种慈悲心,念念为众人。三是要修六事法。所谓六事法,窥基大师在《观弥勒菩萨上生经疏》云:“六事法者:一是精勤修福,敬、恩、悲田中,所作业等。二是威仪不缺,坚守诸戒行,自住轨则等。三是拂塔涂地,修饰道场,正理制多等。四是香花供养,四事什物,随给济等。五是凡夫行三昧闻思等定,圣人人正受随所得禅,或凡三昧,非六行定;六行定者,必上生故,深住闻思,亦名三昧。六是读诵经典,演说修习十法行等。且举偏胜、易行。上首有此六事,其中一一具摄众业。若具修六,或能修五,上上品生。若修三四,上中品生。若修一二,上下品生。”依此六事弘法修持者,就能够实现佛国净土的梦想。四是委称弥勒名、要发宏誓愿。《上生经》云:“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发宏誓愿……称弥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 《观弥勒菩萨上生经疏》云:“次明称念,虽复修行仍须正念,心想形容,口恒称念。”指出了称名、发愿是消除生死之罪的正确心法,而依据这一法门是可以实现度化众生的广大誓愿的。五是要恭敬、要礼拜。《上生经》云:“但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礼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以上即为求生兜率净土世界所应修持的五种正确方法。可见,弥勒的精神体现于菩萨力行菩萨道,著重于利他,于利他中实现自利,而完成庄严佛周;而由他开显的净土修持法门,是进入佛国净土的基本方法和路径。

  再次,弥勒为了化生众生,而游化人间显慈悲。《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言:“时慈氏菩萨复发愿言:若有众生于未来世末法之时,能读诵受持者,设以宿业堕阿鼻狱者,我成佛时当以佛力救拔出之。复与授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弥勒菩萨本愿经》也说:“若有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我于尔时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一定的机缘成熟或在一定的条件下,弥勒菩萨就会下生人间而广度众生,实践他那伟大的宏愿的。关于弥勒化生人间的传说很多,有道是:“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⑤。而在中土广为流传的五代梁唐时的“布袋和尚”契此,据说他就是弥勒的化身。契此,又号长汀子,五代的一位高僧,明州奉化(浙江)人。根据《高僧传》记载:因其以神异著称,常用杖背负一只布袋人市,故称为布袋和尚。他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人以此奇之。”,其“袋囊中皆百一供身俱也,示人凶吉,必现相表兆。”⑥布袋和尚随缘度众,处处显示禅机。据《景德传灯录》记载,一次,有一位禅僧走在布袋和尚前面,和尚从该僧背后摸了一下,禅师回头,和尚就说:“给我一文钱。”禅师回答:“道得出,便给你一文钱。”和尚立刻放下布袋,叉手而立。又有白鹿和尚问他:“如何是布袋?”他即刻放下布袋。又问:“如何是布袋下之事?”他则背着布袋走了。又有一次,布袋和尚站在街上,有一位禅僧问他:“请问和尚在这里做什么?”他回答:“我等一个人。”禅师看了看说:“来了!来了!”他说:“你不是这个人。”禅师问:“准是这个人?”和尚就说:“你给我一文钱。”以禅宗的机锋对佛法进行开示,以达到度化之目的。这是禅门关于布袋和尚的记载。然而,布袋和尚究竞是不是弥勒的化身,弥勒和布袋是历史人物,还是宗教人物或神话人物?我以为,似乎在人们的视域中显得并不十分重要,而真正重要是他慈悲精神、宽容精神,而正是他在这样的游化人间、苦度众生的过程中塑造了他大慈大悲的佛教形象。可见,弥勒时刻都在践行其慈悲精神,他在关爱、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的过程中彰显了他的菩萨道行。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认同,所以,在民间人们认为他是弥勒转世,而为他建阁塑像。宋崇宁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昙振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为弥勒塑像,并安置于寺庙之中。此后,江浙一带逐步流行并成定制至今。

  三

  弥勒的慈悲精神有何特色?对于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呢?

  首先,弥勒的慈悲精神特点在于体现了一个“容”字,所谓的宽容。古语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⑦。要做到海纳百川的气度,还需要有慈悲宽容的心量,即是要有宽容、理解、博爱的胸怀,才能真正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慈悲宽容心,对我们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是我们待人处世的一剂良方。因为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能绽放出人类的良知,就能消解许多社会矛盾和人类危机。可见,弥勒的“有容”精神,对于推进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的人际相处关系与社会和谐,以及构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对一个社会,一个世界,我们应该有一个宽容的心态,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样才能让世界充满和谐。

  其次,弥勒的慈悲精神特点在于体现了一个“慈”字,即“慈心”。佛经云:“互相恼害近刀兵劫,深着五欲嫉妒谄曲,佞浊邪伪无怜愍心,更相杀害食肉饮血。汝等能于其中修行善事是为希有……以大悲心能于苦恼众生之中说诚实语,示我当来度脱汝等。如是之师甚为难遇,深心怜愍恶世众生,救拔苦恼令得安隐。”⑧所以,要满怀慈心,不离慈心,念念慈心,才能善待自己和他人。在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慈心,就是表现为一种孝心;父母对子女的慈,就是表现为一种爱。在工作中,对领导的和同事之间的慈心,则是一种尊重、一种关心。在学习中,对老师和同学的慈心,则表现为一种尊敬和帮助。在国际关系中,慈悲精神也具有借鉴意义,能减少争端和对抗。所谓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若果人人都能有弥勒的慈悲心,世界将不会有冲突和战争,人类就能实现和平。

  再次,弥勒的慈悲精神特点在于体现了一个“行”字,所谓的慈行,即菩萨道行。在弥勒的慈悲精神之中,知与行是统一的,所谓“知行合一”。所以,《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尔时,弥勒佛见诸大众作是念言。今诸人等不以生天乐故,亦复不为今世乐故,来至我所。……修诸功德来至我所,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幡盖华香供养于佛。修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布施持斋修习慈心。行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为苦恼众生令其得乐。修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持戒忍辱修清净慈。以此功德来至我所。或以施僧常食斋讲设会供养饭食。修此功德来至我所。……各欲闻法皆作是念。五欲不净众苦之本。又能除舍忧戚愁恼。知苦乐法皆是无常。弥勒佛观察时会大众心净调柔。为说四谛。闻者同时得涅巢道。”可见,慈悲心必须与慈悲行结合,才能使慈悲愿得以具体地落实。因此,弥勒在度众生中总是把知与行统一起来,从而让众生能够成就涅檗境界。弥勒的这种注重知行合一的行为,这对于我们今天尤其具有现实的意义。我们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要身体力行我的慈悲、宽容和博爱行动。在面对待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街头小巷的乞讨者以及落后地区失学的贫困孩子,不仅需要慈悲心,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的慈悲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慈悲精神是弥勒的一贯精神。弥勒的生存意义和存在价值就在于实践其慈悲精神。事实上,他在关爱和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成佛过程中,实践了其慈悲精神,并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于人类的真爱。

  ①所谓“弥勒”,全译为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每怛哩、梅怛利耶等,华言“慈氏”,意指慈悲。“弥勒”是菩萨的姓,其名为“阿逸多”(Ajita)。另外有《佛说陀邻尼钵经》云:“阿逸多菩萨字弥勒。”“阿逸多”,其义译为“无能胜”。又有《注维摩经》日:“什曰:弥勒,菩萨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

  ②见《镯勒上生兜率天经》。

  ③《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⑦源于《淮南子》:“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书·君陈》:“有容,德乃大。”

  ④《上生经》。

  ⑤《宋高僧传》。

  ⑥《宋高僧传》。

  ⑧《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