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的精神(下)
受持的精神(下)
原著/阿姜·苏美多比丘
汉译/守寺比丘
以受持的精神将自己完全投入,否则我们将会失去体验这些情绪的变化,而散心于更刺激、更有娱乐性的外境上。唯有真实地面对,受持才能带我们渡过沮丧的谷底。
当我在授八关斋戒时,我说:“你们不能再玩了。” (玩乐在圣道的生活里是不准的。我不是开玩笑的!)因为,我们必须鼓励自己当情况变得索然无味时,也要把功夫把持住,而不是把心散掉。当然,当我们情绪低潮、无聊的时候,我们也希望玩一下子。
当我们受持于圣道的教法时,我们会不经意的回避这种服从,虽然这并不意味著说你希望回避它,许多时候我们也并不希望回避它;但是既然已经受持了,尽管我们受到吸引诱人的事物所干扰,我们也决心不跟著它们跑。反而,我们会更正视现在它所呈现的境界,及这个境界所带给我们的感受和情绪。同样的,我们也会正视任何疑结或不安,不论它是来自师父、圣道、悟境或是佛、法、僧。
无论究竟是什么境界?我们都必须去面对与观察,要做到如此,则我们必须以受持的精神将自己完全投入,否则我们将会失去体验这些情绪的变化,而散心于更刺激、更有娱乐性的外境上。唯有真实地面对,受持才能带我们渡过沮丧的谷医。
在赫曼 · 赫塞(HermannHesse )的《东方之旅》(Journeyto the East ) 一童曰中,他描述如何渡过“卑慢之谷”(Valleyof Morbio Inferiore ) 。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宗教经验(沮丧之谷)的精确描述。事实上,在书中他并没有把这种情况处理得很好。他不待在谷里,反而尽快地从谷里跑出来!我所要建议的是:留在谷里,静静地观察其负面的,及徽细的部份,然后从此体验其无常、苦、无我—它是无常的,一种心的幻象,最后只会消失无踪。
只有当你真正地放下它们,并且观察它们的自然轨则,你才能洞见佛法的真实义,而如实地见到它们的相貌—凡所生起的必消散。只要你执于所生起的,只会增加你的我执—“我,是我走在这路上……我是个宗教的追寻者……我要开悟……。”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无我。
当然,要认识自己,首先你必须认识自己的态度,并确保你不是偶而地受持于理想的概念,而是真正地受持于对真理的体验,这样才不会流于没有智慧的虔诚。
佛教徒也有可能在受持于某一种特殊的禅修技巧后,变成一个会严格控制信徒该做什么、去那里、可以和谁见面的师父或指导老师。非常不幸地,用这种心态去受持佛法的话,他们永远也没办法体验到心是如何运作的。
我记得,当我韧到英国,有些修禅的人,他们是如此尽力地奉献于他们的师父,以致于他们的师父,完全脱离了出家人修行的轨则(因为这些出家人事实上并不依照传统的方式修行),这些学习者太忠实于他们的师父,而缺乏了理智去了解他们对师父及其所教导的修行方法所产生的执著。
虽然如此,修习佛法仍然需要有成长的团体,这是一种超越于关系的成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尊重礼俗传统,例如从下座到上座,从在家到出家二众;相对于后者的关系我们应给予尊重,只是在心态上我们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反省自我的泉源,而不是变成另一个执著的对象。
我在此地,我也让在此学习的出家二众反省他们如问看我这位首座和尚。我宁可他们带著怀疑的眼光看我,或是执著于另一位和我有相当身分、个性的人二个具有威德力的角色),而不愿他们只是盲目地服从、忠实于我,有些人认为,他们来到这里,就必须和其他学派、师父无关·我了解这点,但他们必须对此执著有所了解,否则留在这里,又和别人无所关联,这会使人成为严格的派系主义者。这不是解脱,而是盲目、执著。
相反的看法我也曾经说过,也就是说是否我们应该遍修一切法?如修西藏的供养法、日本式的打坐,及泰国式、缅甸式的禅修……,事实上,我并不建议如此做。
我自己的修行是从禅坐开始,然后接触泰国的南传佛教,起初是因为环境的关系,而不是一开始就受到这个法门的吸引力;但是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真的能欣赏它。我受持于这一个传统并且非常地尊重、喜好它,对此博统我觉得很自在,这是我所认识的,也是目前我所教的。
就好像教人学乐器一样,如果你本身是钢琴的教授者,那么,你教人学钢琴,但你却不见得能教人学小提琴,而这并不意味著说钢琴比小提琴好·
因此,找出适合你的修行方法,然后智慧地受持于它,我想这就是最好的法门。
摘自《圆光新志》第32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