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书缪凤林君阐性篇后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恩洋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书缪凤林君阐性篇后
  王恩洋
  儒家之学,内圣外王。外王之道,叙彝伦而肃纪纲,重德化而轻政刑,贵礼让,贱功利,吾无间然也。内圣之道,则尽性知命。尽性则发展本有之良能,扩充光大,使无一毫之屈抑,而以之成己成物焉。始于正心诚意,终于国治而天下平,《中庸》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者是也。知命则识大化流行之理,因果感赴之义,而素位行愿无人而不自得,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而自强不息,行其道者可以不忧不惑不惧,可以仁可以知可以勇也。斯义吾常叹为安身立命之正道,墨道诸家所不及,服膺信受无异辞矣。独性与天道夫子罕言,函义界说莫之有定,故孟荀以降迄于宋明,言善言恶,疑莫决焉。吾自读佛经,识五蕴聚积假说为人,十八界性各自成种之义,然后知因。缘生法非一。非常性善性恶之疑,一朝解矣。今欲辨性之善恶,不当于性之是善是恶辨之,而首当于性之是一是多辨。之孟荀诸于不识五蕴聚积假说为人,因缘生法各有自种,因果本末皆非独一之义,误谓性为一,本法为万殊,从未求本,于是或从恻隐羞恶以说性善,或从好利好争以说性恶,乃至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如是诸说互有妨难都无是处,苟识诸法不从一因生善有善种恶有恶种,于善之中信有信种仁有仁种,于恶之中贪有贪种,嗔有嗔种固不由一因生善恶一法,亦不由一善种生余善法,或一恶种生余恶法,非一因非共因有若于之行,即有若干之性如是了知,诸难尽释矣。
  缪君凤林本唯识种子现行之义,释孟荀性善性恶之争,作阐性篇理足以申,疑足以遣,如是如是,叹未曾有。虽然尚有数义,理宜酌量。一者,儒家言性,盖就喜怒哀乐未发之中言,故孟荀言性善性恶,亦但谓其可以为善可以为恶而止,非谓即善即恶也。如其否也,则性与行为、复有何异?行之善恶显现明著,又何须诤?故知所谓性者,诸家皆就诸行未发之潜能而言。此之潜能,即当于唯识种子之义也。抑种子又别名界,又别名因,又且即名为性。有性、无性、定性、不定性、乃至性种性、习种性等,皆就种子言之也。然则即在唯识,亦谓性即种子也。此之二义,缪君固皆知之。顾其中乃以性作唯识中之现行,而别指此性之未发者为种子,于名于义,在佛在儒,两俱乖反也。二者,心所法中,何谓遍行?就诸论明,具四一切,故名遍行。四一切者,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时、一切俱是也。一切性者,谓通善恶无记等一切性也。今缪君乃谓遍行五心所,唯是无记。苟唯无记,何名遍行?况思为业体,业必善恶,始能招果。苟唯无记者,五趣异熟诸果报等皆不成矣。又缪君之释增上、所缘、等无间之三缘,义亦过新。而以相反二性如仁贪等,不能同时并生,必此灭己彼乃得生,为等无间缘,义尤不正。盖等无间缘非以异性法不并生,故为此缘,乃以自类法不并生,故立此缘也。立此缘义更有余因。若异性法不并立故,立此缘者,则同性法可不作等无间缘乎。又自类心心所法性既相同,于一时间可并起乎。若谓可并起者,则应口口同时生多识等。如此,则等无间缘义乃全破矣。当知善染二性,不并起者,此乃十因中障碍因,四缘中增上缘摄,说为等无间缘大不可也。如是类等,异义非一。虽缪君之作,已自不欲以唯识之教理相范围,是故篇中每每更动唯识正义,并每有“若有以唯识教理相识,难亦笑受之而已矣”之申明。但此等浅近易识又大义所关处,似亦不宜若是轻忽也。三者,唯识之教,成于诸大菩萨。菩萨造论,又以我佛圣言量为根据。然则欲问唯识之教由何而立?吾可正答之曰,由我佛历劫修行,以大智慧,证真法界,而后证得之者也。此之方法,既不同于近世心理学家之实验,亦不同于古昔儒者或近哲柏格森等之内省。缪君深究唯识,岂不知之。今乃谓心心所法之分析出于唯识家之内省,夫果内省之足以窥察缘生正理者,则以宋明儒者修养之深,内省之勤,何于种子之义未能通达,性善性恶诤不能解,而必转求之佛法义乃澈乎。况所谓“唯识家已凭内省,加以分析,方法虽未有误,其结果余殊未能认为十分圆满”云云者,辞气氛之间亦觉失之于慢。吾意吾人研究佛法,其态度固不可如宗教徒之困死于古人教条之下,然即在哲学家亦应有忠于所学,审慎扑诚之态度,师承家法,宜应遵循。若夫以吾辈而谈佛法,自既未证正觉本是依人说话,有圣言量可率由也。否则,若今人之谈唯根唯境者,思想虽极自由,其如教理何?吾辈治唯识者,应思矫其风也。
  去岁残冬,缪君来学内院,洋与之朝夕切磋,谈法性、谈缘生,间复亦与之谈儒家性命之学,鸟鸣嘤嘤乐可知也。诸行无常,越半载而缪君之关外。于今,又将半年矣,方思之殷,而缪君以所作阐性寄余,又两函属余为之批评。余佩其体大思精,少可批评者,乃略申数义书于其后,用答来函殷勤之意,而尽友朋切磋之义云。
  按此篇言性,就有为法因缘种子以言。性之一字,佛法中有三义绝殊,此是其一。又则善恶无记名为三性,此之性字作状类解。又则法性之性,真如实相等,则无为法也,作体性解。吾每言法性不生不灭,今乃谓性为诸法因缘,诚恐读者误会,故特附志此中差别之义于是。又缪君篇中亦曾言之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