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双林寺与傅大士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双林寺与傅大士
  佛教传入义乌境内历史较悠久。据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修的《义乌县志》18卷《寺观》记载,全县寺观(庵)共计91处,另有道观庵61处。解放初期统计,我县境内共有寺17处,庵13处。其中:梁朝建的有云黄寺、双林寺;唐朝建的有五云寺、萧皇岩;宋朝建的有圣寿寺、铜山岩、海云寺、德胜岩;元朝建的有回龙寺、赤山寺、仙山寺;明朝建的有畈田朱经堂、禅明寺、白雀寺;清朝建的有胡公殿、龙德岩、太宁庵。所有这些寺观,当时都具一定的规模,对本县和邻县人民皆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云黄寺、双林寺的历史最为悠久,特别是双林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影响很广,可说是名闻遐迩,尤其是在日本。
  傅大士
  傅翕,字玄风,义乌合作乡稽亭里人。南朝齐建武四年(公元497年)五月八日出生,以农渔为生。在24岁那年,在一位叫嵩头陀达摩的天竺僧的指导下,开始信奉佛教,并在云黄山双寿树之间结庵修行,自称是“能解脱众生之苦的善慧大士”。因梁武崇信佛教,乃于中大通六年(公元534年),他派遣弟子傅旺进京上书,称梁武帝为国主救世菩萨,深得梁武帝的欣赏。不久,他被召至京讲经说法。一时间名震京城,皇帝以至公卿大臣都听他的说教。有的还皈依他的门下。后梁代末年闹饥荒,他又率领其门徒上山拾橡栗,采野菜,煮粥施舍,救活了乡里民众甚多,深得民众的爱戴。同时,他又依据佛典,大力弘扬佛法。云黄山和傅翕之名传闻天下,人们都称他为“傅大士”。
  建寺历史最早的是县南的宝林禅寺,座落云黄山(又名松山)下(现届合作乡)。南朝梁普通元年(520),由傅翕(字玄风,稽亭里人)依双梼木结庵。梁中大通六年(534)檀越贾昙颖即此开基建寺,名双林佛殿。梁大同六年(540)博翕派遣弟子博荏进京上书,尊称梁武帝为“国主救世菩萨”。不久傅翕被召至京城讲经说法,梁武帝及公卿大臣都亲临听其说教。故云黄山和傅翕之名传扬天下,称翕为“傅大士”(大士即菩萨)。双林佛殿也成为当时名刹之一。
  傅大士又在云黄山顶创建七佛庵(明初更名云黄庵),有七佛阁。建行道塔3座,各为7级。清康熙十六年(1677)八月二十七日夜间,3塔均被暴风刮倒。据记载,傅大士入定于陈太建元年(569)农历四月廿四日。骨灰分两份,一份安放冢上塔中,一份安放山顶塔中。其冢上塔应在云黄山中,但今已难觅遗迹。山顶塔即云黄山顶之塔,千余年来屡经修葺,今犹巍然独存。另一塔址已无考。后经隋、唐、五代,至宋代已成为规模宏大的江南名刹。北宋时,僧舍犹余千二百楹。英宗治平三处,赐宝林禅寺额,徽宗大观二年赐田20顷。因傅大士开始结庵双寿树间,人们一般称双林或二林,敕名宝林禅寺。
  双林禅寺
  南宋嘉定年间,宋宁宗品定天下禅宗丛林,选出禅宗十刹,双林被列为十刹之八。元、明、清三朝,双林虽屡兴废,然仍保持相当规模,在国内外均有盛名。
  据《双林寺考古记》一书中的记述:元朝助重修双林禅寺原先铭云:“双林寺者浙水大刹也”,黄晋卿学士诸如公宝林疏云:“遒眷双林胜境,犹存十刹旧名”。明佚名氏选重修双林禅寺序云:“乌伤上游,古刹双林,在震旦国中,称庄严第一”。清许乾重修林铁塔记云:“双林寺宇,号称天下第三,江浙第一”。由此可见双林当时之盛况.
  双林寺屡劫屡兴,香火不灭,在连续兴盛数百年后,于徽宗宣和三年,方脑起义,寺遭丘燹,“不幸煨尽,一椽不存”。高宗绍兴二年,传姓后裔领衔,募缘重建,捐得金钱寺十余万,“以其年春经始,三年冬造成,其高八十尺,而广倍其半,庄严妙好,迥出空际”。绍兴四年,东阳贾删定廷佑,为范洪钟,建三藏殿,至元朝,由于元室诸帝崇尚喇嘛教,双林寺日趋衰落,殿堂门庑诸屋子宇,次第倾毁,化为榛莽,仅存山门、藏殿、僧堂、大士殿而已。迄顺商至正二年秋,云龙禅师来双林住持,以说法化缘为已任,积工巨万,前后七年,起废为新,使双林再度中兴,到了明朝,先后兴建,单在思宗一朝,就有四番,前后工计17年。
  双林寺真正衰落不振应从清朝始。高宗乾隆四十五年,寺遇火灾,一时未易完复,仅仅修其后殿,然犹存僧舍五房。同治七年(1861年),太平军攻陷义乌,“垣瓦倾颓,椽梁毁折”,僧舍仅存仁、信两房。同治七年(1868年)寺僧逢春、学莲、学成敦请董理协募重修,鸠工于其年秋八月,告竣于冬之十一月。光绪二十七年,天台僧慧泉来寺驻锡,悲此胜迹,没于荒径,遂邀奉化孙玉仙居士醵资万金,经二十余年惨经营,建成大悲阁一宇,雕千手观音一躯,大悲咒像84尊,轮奂一新,惟余旧有大殿山门等未曾修葺。1928年冬,慧泉法师归西,其徒志虑不一,彼此参商,争夺方丈之职不下,纵火焚寺,致使新建大悲阁三进、两庑数十楹尽罹火劫。火毁后,寺内仅存破旧山门和残破僧房五十余间,大殿五间,总共60间之数,与宋朝一吉二百余间相比,显见荒凉破败。
  1949年初,双林寺只有山门、观音阁、中殿、上殿等十多间房子,寺内和尚仅留十多个人,1958提,双林寺彻底被毁,原山门成为水库大坝,旧址被埋入水底,就连高丈余,铸有梵汉两体楞严经的东南第一大工业钟也被击成碎块,当作废铜送供销社帐购,现存文物除双林铁塔外,只能见到隋唐瓦当残片和呈现在库底的一片残垣断壁。
  双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上有宏伟殿宇,精湛的雕塑,又有七佛庵、行道塔、铁塔以及石经幢等万事具古建筑,都是我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为我们研究古代建筑和文化留下了可贵的资料。同时,双林地灵人杰,高僧辈出。他们曾写下了不少佛学著述和诗文,是我国文化宝贵遗产。另外,双林还与日本佛教有过密切的关系,曾为中日文化交流作过贡献。
  唐、宋以来,浙江的经济、文化均有较大的发展。沿海明州(宁波)、温州航海业也有较大发展,中日间来往日益频繁。日本佛教人士倾慕我国佛教文化的丰富和名山大刹、山水风景的秀丽,纷纷来浙朝祖庭、参禅学。北宋约有20余人,南宋、元、明各代均有上百名日僧来浙。他们来浙主要到台州的天台山;明州的天童、育王;杭州的经山、灵隐、净慈;也有到婺州(金华)双林、湖州道场、温州江心的。特别是元代以后,日本僧人到双林的逐步增多。其中最著名的有日本平安时期(公元976-977年),即我国宋太宗年间,日僧源信曾与双林有过往来。源信是日本的高僧,在净士、天台、慈恩、禅宗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宋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源信曾将他写的净士宗专著《往生要素》托宋高、杨仁带到中国,后来转到了双林七佛道场行和尚。行和尚于992年请杨仁给高僧带去回信一封、经典一批。宋太宗淳化三年三月(回信的同一年),源信又将他写的《因明论疏四相违略德释》三卷托宋高、杨仁转交给行,并另抄一份请行转交西安慈恩寺弘道大师的门人,要求决疑。由此,可见双林与日本佛教文化交流之一斑。元代时,日僧到双林主要有铁印景印、寂室无光、大拙祖能等。他们都在双林往过一段时间,拜双林僧为师,学习中西佛学。如大拙祖能,在中国住14年。拜双林住持东阳德辉为僧,潜心参学,回国后在常陆之间开创楞严寺,向他求学的僧众达3万多名。寂室无光等回国后开创寺庙住持大刹,弘扬中国禅风,也影响甚大。他们是中日文化的沟通者,为日本佛教文化作过重大贡献。
  同时,在双林寺住过的中国僧也有到日本传教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元代高僧明极楚俊。他曾住持过双林。元文宗天历三年(公元1329年),他应日本佛界的邀请,与竺仙梵仙一同东渡日本,历住建长、南禅、建仁等大寺。他宣扬中国式的禅风,对日本上流社会的精神生活起到了显著的感化作用。许多公卿、武士向他学禅,深得当世的尊重。明极楚俊擅长诗文,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也很大,许多诗文流传至今。直到现在,一些日本的佛教界人士还问及双林,可见双林对日本佛教文化影响之深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