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的仪礼、习俗及其禁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本文是应中央统战部之邀,由中国佛学院圣凯、达照等几位研究生写成,后经过徐玉成同志修改,传印法师审定,本刊发表以征求意见。)
  第一章 佛教概况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教以独特的圣四谛、缘起论、三法印、四摄、六度、八正道等教义解释人生和世界的问题。佛教创立后,向南传到斯里兰卡等南亚地区,后又传到泰国、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和我国云南边境地区,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向北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沿着喜马拉雅山脉传到我国西藏地区,称为北传佛教。按其传播地区的语言划分,分为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史书记载,佛教大约在公元前二年传到中国中原地区,至今已经有二千年的历史。再由中国传人朝鲜半岛、日本、越南、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佛教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发展
  佛教,广义上说,它是一种世界性宗教组织,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上说,它就是佛陀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国南部)的释迦族。关于他生卒年代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24年,卒于公元前544年。享年80岁。他本姓“乔达摩”,原名“悉达多”,也常简称为“释尊”,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徒称之为“佛”、“佛陀”。释迦牟尼时代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他当时是迦毗罗卫国国王的长 ·子。父亲名净饭王,母亲名摩耶。根据当时印度的风俗,摩耶夫人生产前回到母家去,路过蓝毗尼花园,在树下休息的时候,生下了悉达多王子。
  摩耶夫人产后不久去世,悉达多王子由他的姨母波者波提夫人养育。他自小从婆罗门学者们学习文学、哲学、算学等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学识广博。又从武士们学习武术,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他父亲净饭王因为他天资聪明,相貌奇伟,对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继承王位后,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王”,即统一天下的君主。
  悉达多太子在幼年就有沉思的习惯,世间许多现象,给他看到,都会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饥、渴、困、乏,弱肉强食,人会生、老、病、死,促使他思索如何解脱世界上的这类痛苦。他感到从他当时读过的书上找不到答案,他未来的王位和权力也不能解决这类问题。于是他就有了出家修道的念头。他的父亲净饭王早就发现了儿子的心思,曾经用各种办法防止他,特别想企图通过生活上的享受来改变他出家的想法。于是在他16岁时便为他娶了邻国国王之女耶输陀罗为妃,生有一子名叫罗陨罗。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能够阻止他。29岁时(一说19岁)感到人生无常,在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偷偷地出了国城,换去王子的衣服出了家。他的父亲曾力劝他回去无效,就在亲族中选派五个人随从他一起修道。王子出家后,他先后寻访三个有名的学者学道,不能满足他,便离开了。后来走到尼连禅河岸边的树林里,和那里的苦行人在一起。为了寻求解脱,他尝尽了艰苦辛酸,坚持不懈,经历六年苦行,但都没有获得所期望的结果。这时他方悟到苦行是无益的。他于是放弃以前的做法,一个人来到菩提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坐禅,并发誓说:“我如果不证得到无上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经七天七夜,最后终于战胜了烦恼魔障,获得了彻底觉悟,成了有大智慧的人。时年35岁。此后45年内,佛陀把自己觉悟的内容向社会各阶层宣说,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他最初找到离开他的五位侍者,为他们说法,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佛教把佛陀第一次说法的活动,称做“初转法轮”。
  转法轮的概念是从印度传过来的。“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杀人武器,它的形状象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说法,即征服四方的大王叫“转轮王”。所以,释迦牟尼出生时,传说空中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是无上乘的教法,因此人们就用战争用的“轮”,即武器比喻佛所说的教法,名曰“法轮”。佛教的理论出现于世,对一切不正确的见解和说法都破碎无余,比喻为一种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所以佛教把佛法的弘扬称为法轮常转。到后来传到中国,法轮成为佛教的标志和象征,因此,有的寺院房子上建有法轮,僧人的香袋上也绣有法轮,表示佛教徒对佛教的信仰。世界佛教联合会将“法轮”的图案作为佛教的教徽。李洪志不懂佛教,把佛教的法轮概念剽窃去,利用佛教的影响装潢门面,歪曲佛教关于法轮的涵义,说什么他给每个炼功的人小肚子上一个“法轮”,完全歪曲和篡改了佛教关于法轮的象征意义,蒙骗了不少善良的群众。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后到摩揭陀国去的路上,受到他的教化而皈依的人很多,其中有拜火教的婆罗门姓迦叶的三兄弟率领一千多人归依佛教。他到了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后,归依的人更多。其中最有名的出家弟子有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等人。到他故乡去,他的异母弟弟难陀、堂兄弟阿难、提婆达多和他的儿子罗候罗等都出了家。佛的姨母波者波提也归依了佛教,是第一个出家的女弟子。
  根据记载,佛自己足迹所到的地方主要是中印度地区。他的弟子到四方游化更远一些。斯里兰卡和缅甸都有佛曾经到过的足印的传说。
  佛陀最后在毗舍城生了病,度过雨季后,偕弟子们向西北走,最后到了拘尸那伽一条河,洗了澡,在一处四方各有两棵娑罗树的中间安置着绳床上侧卧着安祥逝世。佛陀逝世后,遗体举行火化。摩揭陀国和释迦族等八国将佛陀的舍利分为八份送到各地建塔安奉。其中摩揭陀国安奉在菩提伽耶的那一份舍利,到公元前三世纪,被阿育王取出,分成许多份送到各地建塔。
  佛陀是Buddha的音译,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即觉悟者或者智者,圆满觉悟的人。佛陀的概念是印度早就有的文字,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一是正觉,即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二是等觉或者遍觉,即不仅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它,使别人觉悟;三是圆觉或无上觉,即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经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界。
  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A.t道、十二因缘、因果报应等基本教义,后来结集为四种《阿含经》等,称为“经藏”;还有戒律方面的“律藏”;议论方面的“论藏”;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释尊在世时的羯磨(会议)制度和托钵乞食等各种戒律。约在佛灭后100 200年,佛教发展迅速。特别是阿育王(公元前286 232在位)时,广建佛塔,支持布教,尊佛教为国教,并派传教师到周边国家传教,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由于弟子们对佛陀的教义和戒律理解不同,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二大派;其后又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从此原始佛教发展到部派佛教。部派佛教在印度佛教史上很重要,是通向大乘佛教的桥梁。
  公历纪元前后,有一部分佛教徒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解深密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典,进行修行和传教,形成了大乘佛教中观派——阐发空、中道、二谛等思想;瑜伽行派——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理论,构成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称为小乘。其后大乘佛教经过龙树、世亲等人的宣扬,得到较大发展。
  七世纪以后,古印度产生了密教。它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基本经典,吸收了中观和唯识学派的观点,又吸收印度民间的宗教信仰,以持诵咒语为主要修行方法。九世纪时,密教发展很快,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时轮乘等系统。十三世纪时,伊斯兰教的势力扩展到古印度各地,破坏佛教,加上佛教内部不良因素,佛教在南亚次大陆的传播结束一个时期。
  十九世纪印度出现佛教复兴运动。1947年创设研究机构,1956年在司法部长安培克等人的组织下,有几十万贱民集体皈依佛教。此后信徒增多。在思想界、文化界颇有影响。
  第二章 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
  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说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佛教经典非常多,其实都没有超出这四圣谛,而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是缘起论,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而来。
  一、缘起说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相待相持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事物和现象。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例如,没有树木就没有森林,而树木则是由树的种子发芽后长出来的,因此没有种子,就没有树木。树木是要靠土壤、阳光、空气、水分才能成长的,因此,没有土壤、阳光、空气、水分等一切条件,就没有树的种子的生长。所以,森林、树木、土壤、空气、阳光、水分是相待相持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了它们,就没有树木,没有树木也就没有森林。
  互存关系也就是因果关系,如种子是因,芽是果,树木是因森林是果等。实际上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在前一因果关系中,种子是因芽是果,在后一因果关系中,芽是因,树是果,在再后一个因果关系中,树是因森林是果。世界就是这样由时间上无数的异时连续不断的因果关系组成的无限的网络构成的。所以,佛教常说的一个偈语是: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缘起说被视为佛教的根本思想,被认为是普遍的客观真理。以佛教的法语表示,即是“见缘起者即见法,见法者即见缘起”,又说: “见缘起者见法,见法者见佛”。这就是说,若能真正理解了缘起法,也就真正理解了佛教。
  佛经中说缘起有十一个意义:l无作者义,2、有因生义,3、离有情义,4、依他起义5、无动作义,6、性无常义,7、刹那灭义,8、因果相续无间断义,9、种种因果品类别义,10、因果互相符J顷义,11、因果决定无杂乱义。这些教义都是不同于其他教派教义的。
  二、三法印
  印是印玺,盖有国王的印玺的文件有通行无阻的作用。法印就是“佛教的标记”、“佛教的证据”之意。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标志它是真正的佛教,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佛法通达无碍,所以称为法印。因此,若理解了三法印,也就理解了佛教的根本思想。下面简单介绍三法印的内容:
  (一)诸行无常
  诸行无常,“诸行”,这里的“诸”是指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指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迁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行”字本身就包含了无常的意思。“无常”是指没有恒常的存在,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和现象。“诸行无常”就是宇宙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相待相持的相互关系,没有恒常不变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的(  (二)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并无形而上所谓我的存在”。“无我’’在这里是“皆无固定性”,无固定性也称为“无自性”。自性是指“自身独立的形而上之存在”,佛教不承认固定独存的形而上之存在,成为佛教的根本理论。
  如何理解“无我”论呢?上述十一义中的“离有情义”、 “依他起义”、“无动作义”,都说明无我的道理。佛教把人和一切有情感的生物都叫做有情,婆罗门教和各派主张一切有情的众生都有一个固定的起主宰作用的自我存在。佛教认为,所谓“有情”,无非是种种物质的和精神要素的聚集体。例如,人的身体组织没有象实我实法那样的本体存在,而是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要素所构成的,依借前五大要素而论,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暖气,身体温度,风为呼吸,空为种种空隙;依借后一大要素“识”表现的种种精神活动,有情的组织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简单地解释:色是指世界上的各种物质,包括人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即是人的五个感觉器官),人们感觉到的颜色、声音、气味、尝到的味道、身体感触到的东西,都是属于物质的;受是感觉(感觉苦、乐,不苦不乐等);想是印象(对事物的相貌、颜色、大小、长短、方圆等);行是思维(行是推动身心活动的力量,所以叫行);识是了别(对于所认识的对象,予以判断和推理)。上述这五蕴,不是因为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起主导作用的自我存在,不是固定的单一独立体,而是种种社会要素的聚合体,任何要素又是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着。所以,在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有情在支配着身心,也就是找不到“我”的存在。这是佛教中无我的简单解释。
  (三)涅般寂静
  涅般一语是由吹灭之意而来。人们在生活中,不明白无常、无我的道理,而贪爱追求为“我”,或为我所有,佛教叫“惑”,“惑”使人产生烦恼,主要有“贪”(贪欲)、“嗔”(嗔恨)、“痴”(不知无我无常之理等等叫痴),佛教称人生的三毒,加上“慢”增上慢、慢慢、卑下慢、“疑”(多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断见等)为六个根本烦恼。由于有烦恼,就会感到人生是苦的。一般地说,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涅般是指人生苦因苦果的消灭,是人生烦恼的消除,从而得到极大自在。
  三、十二缘起
  佛教反对当时印度各教所说的人的一生是由神的意旨决定的观点,也不同意一切由前世决定、后天不能改变的观点,主张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都取决因果关系。同样,人的苦、人的生命和人的命运,也都是自己造因,自己受苦。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缘起的内容和互相关系如下:
  (一)老死,这是佛教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忧悲苦恼是人生不可避免的。
  (二)生,缘何有老死忧悲苦恼呢,是由于有生,如果没有生,就无所谓老死,也就没有忧悲苦恼。所以老死缘于生。
  (三)有,生的条件虽然种种,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有”,“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简单说,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着一种力量叫做“有”。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与死。所以生缘于有。
  (四)取,有的缘起是取,“取”是追求执着的意思。即是人们追求色、声、香、味、触五欲,执着可爱的事物为我所有,这叫取。由于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追求,就能引发身、口、意三业的活动。
  (五)爱,取又以爱为缘。“爱”的简单解释就是生命欲,它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力。有生命欲才有追求执着,有追求执着才有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有业力的存在,招引生死之果。所以爱、取、有同是生死的因。这也是构成惑、业、苦的因果关系。
  (六)受,“受”是感觉的意思,即对客观境物所起的快感(乐受)、不快感(苦受),或者不苦不乐感(舍受)。由于苦乐的感觉,激发和冲动着生命的欲求,所以受缘起于爱。
  (七)触:受即感觉依赖于触。“触”是根、境、识三者会合而有的心理活动的开始。如眼睛(根)对红色(境)时,红色刺激眼根,司掌视觉的眼识生起活动,根、境、识三者会合,才会发生红色“触”(反映)。
  (八)六人:触缘起于“六人”,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传递色、声、香、味、触、法(法,即对前五种事物遗存下来的印象,是意根的对象)六境的机能。
  (九)名色:六人的存在,缘于“名色”,名色是身心(色、受、想、行、识五蕴)合成的组织,六根是依存于身心全体组织的东西,因此,有名色才有六人。
  (十)识:名色缘起于识,“识”是人的心识,是精神活动。“识”虽然是名色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把名色当成认识体看,识乃是中心的东西,名色全体的成立依存于识,但是识又不能离开名色而独立存在,又依存于名色。因为外境对人感官的刺激,和受、想、思的帮助发生才有识的现起,识不能离开名色而独立。识与名色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十一)行:识又缘于行:行的意义与前述的“有”相同,从现在身、口、意作的业来看它替伏着引生后果的力量叫做“有”,从现在已经成熟的果来看过去所造的业叫作“行”。由于过去无始以来“行”的反复,积习成性,隐然有种力量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所以生死苦恼现象连绵不断。
  (十二)无明:行又依存于无明。“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故生、缘灭故灭、无我的真实相不认识,特别对自己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以为其中有常住的、唯一的、作主宰的是我。由于我的执着,所以对境而有乐受、苦受、舍受,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而造成种种恶业。所以,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在于无明。
  十二因缘归纳起来仍不外乎上面所说的惑、业、苦的关系。无明、行是过去无始以来的惑和业,招致现在识、名色、六人、触、受的苦果;爱、取、有,是现在的惑和业,招致未来的生、老死苦果。这是四谛中“苦谛”和“集谛”的内容。
  上述十二缘起,否定了人生由神的旨意和前世决定的说法,对于破除迷信,树立正信有重要的意义。
  四、人生解脱的途径和方法
  佛教提出人生的烦恼,如何使人获得解脱,达到理想境界呢?在这方面佛教的论述很多,下面简要介绍三学、八正道和六度的主要内容。
  (一)三学
  三学是指“戒、定、慧”,八正道也可归结为三学:正语、正业、正命归于“戒”,正念、正定属于“定”,正见、正思维归于“慧”,正精进是学佛的态度,也是慧的一种表现。通过戒、定、慧三学,熄灭贪、嗔、痴三毒,通常被认为是学佛者修持的主要内容。
  1、戒学
  戒,是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仰者制定的戒规,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借以防非止恶,从是为善。其内容有别脱解戒、菩萨戒、三昧耶戒三个层级。别脱解戒中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出家和在家弟子共同持的戒。十戒是沙弥、沙弥尼持的戒。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持的戒。我国汉地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通过持戒克服“贪”的心,过清净平淡的生活。也称熄灭“贪”毒。
  2、定学
  由持戒使人产生“定”力。“定“是指精神上既不昏沉(即不瞌睡),又不纷驰的安和状态。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以此作为取得确定之认识、作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由于定,身心远离爱欲乐触等的分别,逐步作到身心安定,宁静安稳不受干扰进而产生一种无任何烦恼的智慧。“定”有世间的四禅和四五色定,有出世间的受想灭尽定、有世间的九次第定、三昧等。通过修定,克服嗔恨心、妒忌心、轻慢心等,过上安静和谐的生活。也称熄灭“嗔”毒。
  3、慧学
  由“定”而后引发“慧”。“慧”就是智慧,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取得正确认识的精神状态。是分别一切法的自相(特殊性)与共相(普遍性),通达四谛的道理而有断除迷惑,证悟真理的作用。为培养增加佛教智慧而进修,称为慧学。分为三种:一是闻所成慧,闻听佛法,学习五明(即佛教说的五种学问:声明,即语言文字,声韵学等;工巧明,即工艺、技术、历算等;医方明,即医药学;因明即逻辑学、认识论;内明,即佛学),即从他所闻得智慧。二是思所成慧,依自己以前所闻经过深思熟虑,条理贯通,得到的智慧。三是修所成慧,依由闻和思得到的智慧,修习禅定,由定生明,得于证悟的智慧。慧学主要阐明的是佛教人生观和宇宙观,内容极其丰富。通过修慧,使人正确地认识世界,正确地认识人生,破除迷信,增长智慧。也称熄灭“痴”毒。
  戒、定、慧三学包括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修行法门共37道品,在这里不一一介绍,只介绍一下八正道。
  (二)八正道
  佛教针对出家修道各种主张,提出了修道中八种合理成佛途径,称为八正道,也称八圣道。
  1、正见:就是于一切法上见到无常、无我、缘起、四谛的道理,明确认识它并把它成为自己的知见。概括的说就是佛教的智慧。
  2、正思维:即离开世俗的主观分别,离开迷惑的妄念,作纯真智慧的思考。
  3、正语:纯正净善的语言,合乎佛法的言论。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语。
  4、正业:合乎佛教要求的正当的活动使身、口、意合于佛教的法则。具体的说,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作一切恶事。
  5、正命:正当的生活,即按佛教的标准谋求衣食住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如诈现奇特、自说功德、星相占卜等,都不是正命,都应当反对。
  6、正精进:即身、口、意毫不松懈地努力向正见所指引的目标前进。
  7、正念:经常忆念着佛教正确见解,使正念不忘失而经常现前。
  8、正定:在正见思想的指导下,修习进入无有烦恼和苦恼的清净的禅定。
  (三)六度
  “度”是梵语“波罗密多”,意思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个从烦恼到觉悟的方法,其内容是:
  1、布施:是指用自己的财力、体力和智力去济助贫困者和满足求索者,是为他人造福成智,也为自己积累功德,以至求得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有三种: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布施”,包括身外的财物和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凡以体力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无畏布施”;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法布施”。
  2、持戒,也有三种: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佛教菩萨行中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
  3、忍辱:为利益有情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
  4、精进:即不懈息地努力于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事业。
  5、禅定:大乘佛教提倡禅定不专注于静坐沉思,而是强调悟解事物的实相,重视将禅定活动贯穿到普度众生的教化事业中去。
  6、智慧:(也称般若)为自觉觉他,重视用缘起性空的理论去观察认识一切事物,证悟万物性空的真理,达到智慧的境界。
  六度体现了大乘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念,它以大慈大悲,济渡众生为道德的出发点,以克制自我救助他人为行为的准绳,以“自利利他”, “自觉觉他”为宗旨,作到个人利益和众人利益的统一,自已解脱和众人解脱的统一。
  (四)四摄
  “摄”的意义是大众团结的条件,“四摄”就是四个团结和凝聚大众的前提条件。四摄的内容如下:
  1、布施:是指用自己的财力、体力和智力去济助贫困者和满足求索者,是为他人造福成智,也为自己积累功德以至求得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
  2、爱语:用慈爱的言语,和善的态度,慈悲的心怀对待他人和众生。
  3、利行:做一切有利于大众的事,积极为众生服务。
  4、同事:使自己的生活和一切活动方面与大众同甘共苦,一律平等,没有任何特殊行为。四摄是佛教的菩萨在众生中进行工作,自渡渡他的工作方法。
  以上介绍佛教的主要教义,其最根本特点,就是根据缘起的道理而论,引出法性空的理论。从而破除了世界上有一个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的理论。所以佛教说的空,不是平常说的没有,而是说世界上没有一个自性的我存在,没有一个自性本体的法存在,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主宰体存在。这是佛教同当时印度其他宗教的主要区别。
  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与发展
  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说法很多,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有八种之多。比较一致认同的说法是汉明帝二年的白马驮经说。近年来,学术界一般以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伊存授经说,视为佛教传人中国中原地区的标志。至1998年已经有20叩年的历史。中国佛教由于传人时间、路线、民族等因缘不同,构成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上座部佛教”三大教派具全的这一独特格局。
  一、汉传佛教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国派了一个名叫伊存的使者出使中国,向博士弟子景卢传授佛经《浮屠经》。因为年代久远,战乱频繁,已经失传了。东汉明帝(公元67年)曾派人到印度求法,请回了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僧人到洛阳白马寺宣扬佛教,并翻译出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这是现存最早的经文。从东汉以后,印度大小乘佛经不断传人中国,译成汉语。魏晋时期盛行老庄玄学,佛教大乘般若学说在思辩方法上与玄学相似,所以很快风行社会。南北朝时期,后赵石勒石虎、前秦王苻坚、后秦王姚兴、梁武帝等人大力支持佛教,同时教内出现佛图澄、道安、鸠摩罗什、慧远等高僧大德,他们讲经说法,著书立说,翻译经典。当时影响很大。并且出现了许多以研究一部或几部佛典为中心的佛教学派:有研究《大涅架经》的涅架学派;研究《成实论》的成实学派;研究《十地经论》的地论学派;研究《摄大乘论》的摄论学派;研究《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的三论学派等。它们为后来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南北朝虽然发生了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两次灭佛事件。但从总体来看,佛教已经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之中。
  佛教经南北朝时期的普及发展,为隋唐时期佛教中国化提供了基本条件。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也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兴盛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高僧大德,例如:鉴真和尚、一行禅师、各宗派祖师等等,玄奘法师更是一位杰出人物,他置生死于度外,从印度取回了大量的经卷,进行翻译,是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佛教经过长期与中国文化思想和社会习俗的融通、结合,形成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主要有八宗:
  (一)天台宗,陈隋间的智者大师主要依据《法华经》和他所著《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而成立。此宗以“中道实相”为最高真理。通过观想一念三千——一切物质、精神现象,皆一念所具等止观方法,就会认识到空、假、中三谛相辅相成,圆融无碍的道理,由此得到最高的真理。天台宗以“五时八教”判释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很有特色。
  (二)净土宗,东晋慧远法师为初祖,唐朝道绰、善导大师对弥陀净土信仰作了系统论证。此宗主要经典依据为三经一论:《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往生论》。本宗以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为宗旨。修行方法以“念佛”为主。
  (三)华严宗,唐朝法藏大师依《华严经》创立。最主要的理论是法界缘起和四法界。法界指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此宗以达到“事事无碍”为目的。以五教十宗判释释尊一代教法,有较完备的理论体系。
  (四)禅宗,奉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初祖,至唐朝六祖慧能大师时,才真正创宗立派。主要依据经典:《楞严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此宗主张“识心见性,自成佛道”。以“无念”为宗旨。后来发展为五宗: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宋代从“临济宗”中又分出黄龙、杨岐二派,与五宗合称“五家七宗”。
  (五)律宗,唐朝道宣律师创立。主要弘扬《四分律》。此宗以严持戒律为方法,“由戒生定,因定发慧”,达到解脱烦恼。
  (六)唯识宗,唐朝玄奘法师及窥基法师创立。所据经典有: 《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摄大成论》、《成唯识论》等。主要理论为“三性三无性,万法唯识,一切唯心”。它是佛教的心理学。
  (七)三论宗,唐朝吉藏大师创立。依据经典: 《般若经》、《维摩经》、《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以“无得正观”为宗旨。主要理论:八不中道,真俗二谛,中道实义等。
  (八)密宗,唐玄宗时印度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法师来华,译出:《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密教经典,把密教传人中国,形成中国汉地的唐密。此宗基本教义为“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认为众生若能修持三密:1、结手印,2、诵密咒,3、作意观佛,便可以逐渐与大日如来相应会通,即身成佛。
  中国汉地佛教在唐朝是鼎盛时期。自唐武宗灭佛后,开始衰退。可以说唐朝以后中国佛教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宋以后,佛教各大宗派逐步走向融合。直至今日各派很少有门户之见。元朝时期藏传佛教兴盛。晚清出现了以杨文会为代表的居士佛教。(续下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