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怎么看世界
佛教究竟怎么看世界?
可能有人会奇怪:佛教关心的是人生烦恼及痛苦的解脱,与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对世界能否达成正确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幸福。因为人生的许多烦恼和痛苦,都是由错误的世界观造成的,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那样: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说,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是正确或是错误,是深刻或是肤浅,是全面或是片面,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我们的生活感受,左右我们的行为方式。
一、世界者何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现在使用的很多词汇,最初都来源于佛教,包括我们经常说到的"世界"。佛法所说的世界,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楞严经》卷四曰:"云何名为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
"世"为迁流义,属于时间的范畴。佛法认为,时间象流水一样,处于不断的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延续到现在,又从现在延续到未来,所以时间的存在形式为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而"界"则是对于方位的界定,属于空间的范畴。佛教对于宇宙的空间,有六方和十方之说。六方是指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则是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又把世界称为世间,"间"为间隔义,世界就时间来划分,有三世的间隔;就空间来划分,有方位的间隔。
佛法中所说的世界,古人称之为宇宙。《淮南子》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为空间,即东、西、南、北、上、下;宙为时间,即古往今来的变化过程。就其基本定义而言,与佛教关于世界的概念基本一致。
世界包罗万象,若是从佛法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从内容上,可归纳为两个部分:一是有情世界,所谓有情,即一切有知觉、有情感的生命,包括人类以及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动物;二是器世界,指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山河大地等物质世界。从结构上,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从生命的存在形式上,则又分为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十种世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法界"。
相对于我们看到的现实世界,佛法对世界认识显然更为深远。世界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有着重重不同的层次。
二、佛世时,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人类生活的本身就是取得认识的过程,而对世界的认识,正是一切认识最终抵达的目标所在。自古以来,人类对其所依存的世界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如果说理解世界万物的愿望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动力,那么理解创世主的愿望就是所有宗教的动力。因而,无论哲学、宗教还是自然科学,都是建立在对世界的不同观察方法和由此而来的认识之上。
这一点,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表现得尤为突出。印度是个热带国家,人们的生活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因而印度人关心生死甚于生活,关心世界甚于家庭,一旦衣食无忧就去打坐冥想,这使得他们在两千年前就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体系,并依照各自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创立了派别众多的宗教及哲学体系。
据典籍记载:佛陀在世时,对世界的解释已形成九十六家学说,可谓众说纷纭。其中又以六十二种最具代表性,称为"六十二见"。我把这"六十二见"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宿命论
宿命论又叫定命论。持此论点的人认为,我们一生的命运,一生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都是前生早已注定的。有些人似乎命运特别垂青,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样样如意,诸事顺遂;而有些人一生命运多舛,即便劳苦终日,最后还是穷困潦倒、乞讨街头……是什么在冥冥之中操纵着一切?是什么导致了不平等现象的产生?在宿命论者眼中,这都取决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命运。
定命论的观点和佛教的因果观很容易混淆,令许多不曾学佛或是对佛法了解不深的人都将两者混为一谈。事实上,佛教的因果观与宿命论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宿命论者所说的因果,属于机械因果论。依照他们的理论,命运来自不可知的力量,因而也是人类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和扭转的。命运既已注定,那么,今生无论是努力修善还是无恶不作,都没有什么切实的意义。
(二)、神佑论
无论是东西方的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认为宇宙间有着主宰一切的神,如上帝之于基督教、真主之于伊斯兰教,大梵天之于婆罗门教。
《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上帝按照他的意愿,在六天之内创造了天空,创造了大地,创造了海洋,创造了生命和物种,创造了果实和作物,最后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在《古兰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描述:"是谁创造了天地,并使雨水从天而降,让我们的花园借雨水而结出许多果实?单靠我们自己,连树木都不能生长。除了真主外,难道还有别的神吗?"
对于他们的信仰者来说,神祗的权威超乎于一切之上,整个新纪元中的自然界都属于神的创造,而操纵世界进程的规律同样来自神的旨意,因而,人类想要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改造命运无异是天方夜谭。神佑论同宿命论一样,否定了现生努力的作用。既然世界万物都是来自神灵的恩赐,那么,人生幸福也只能通过对神的祈求才能获得。
(三)、偶然论
偶然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乃至人生的一切,都是偶然而没有规律可循的。
在持这种观点的人看来,我们的出生来自父母偶然的结合,而我们的成长更充满了偶然的因素:偶然地进入某个学校,偶然地从事某种职业,偶然地遭遇成功和失败……如果一个人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自己本身,那么,发生在他身上的很多事的确貌似偶然。我们常常会在回顾人生时陷入这样的假设:"如果当初……那么,我的命运就是另一番景象。"似乎我们的人生完全是由各种偶然的因素促成,我们只是在偶然的选择和机缘中被造就。
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它所产生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结果,两者包含了现有一切事物的信息。但是我们常常由于个人经验的限制,不了解因果的规律,不了解偶然背后的必然,因而对人生充满了困惑,只能把自己不能理解的一切都笼统地归之为"偶然"。
那么,佛法对这些问题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从佛法角度来看,宿命论的观点因偏执一端而难以自圆其说。比如说疾病的产生,固然有业力的影响,但也会因为四大不调而造成。若是我们平日疏于饮食的调养,不是暴饮暴食就是三餐无着,久而久之,健康自然受损,那由此带来的疾病也是命中注定的吗?又比如我们的寿限,虽有命定的因素,但若是因为看不到人生意义而去自寻短见,这轻生的结果也是无法避免的吗?按照宿命论的观点,一切行为都是命中注定的,在强大的命运面前,我们只是受操纵的傀儡而已。如果认同这样的解释,犯罪行为是否会因命运的安排而不必受到法律的惩罚?所以说,宿命论的观点不仅是消极的,也是难以让人信服的。
佛教所讲的因果,虽然也承认命运的存在,承认生命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然而,命运不是绝对的。一方面,命运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另一方面,由因感果的过程又取决于因缘的推动。佛法所说的因果是众多条件的和合,因而佛法的因果观绝不等同于宿命论者的论调。我们今生的生命状态固然和命运有关,和我们前生所带来的生命信息有关,但因还需要缘来成就。在由因感果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局,也就是说,我们今生的行为及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前一生种下的因能否成熟。
举例来说,某人天资聪慧、记忆超群,有文人之因。如有幸出生于有良好学习环境的家庭,有老师的精心栽培,那么他的才能就可能得到正常的发挥,成为学识渊博之人。反之,如果他出生贫寒,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更没有读书的机会,没有师长的指点,纵使聪明过人也难以有所作为。又比如说,我们前生与某人结冤,种下了不好的因,今生若有缘相逢,这段因就会象种子受到阳光雨水的滋润一样迅速生长起来。因为前生播下的恶因而导致今生的摩擦,甚至一见面就觉得无缘,觉得不顺眼,为些许小事造成相互之间的争斗、毁谤。这是因在缘的催化下结出的果,所谓"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但如果他们一直无缘相遇,那么因就像被埋藏在仓库里的种子一样,永远遇不到生长的缘,也就缺乏成熟的条件,所谓"因缘时节未到"。由此可见,缺少缘的因就像没有土壤的种子,没有外缘作为条件,业因纵使历经千年万载也不会有变化的可能,更遑论结果。
我们的命运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带着无始以来所形成的业力,但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到因与缘的内在联系,就可以通过对外缘的改善,来达到改造命运的效果。若是我们因为前生不修布施,导致了今生的贫穷下贱,但只要我们懂得通过行善、布施和供养来增长我们的福德资粮,就能在因地上逐渐改变我们的命运;若是我们因为前生嗔心炽盛而树敌众多,但只要我们懂得忍耐和谦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方也就无法与你继续争斗,从而在客观上改变这段恶缘的成熟;若是我们因为前生杀生过多,导致了今生的多病与短命,但只要我们懂得慈悲、放生和护生,福田中就能不断增长延寿的缘,从而抵消短命的业报……然而,外缘的影响是相对的,它既能使命运朝好的方向迈进,也能促使其朝相反的一面发展。若是我们因为前生行善积德带来了福报,但却不懂得好好珍惜,不懂得好好利用,反而仗势欺人、多行不义,那么,今生造下的恶缘一旦成熟,就会转福为祸。
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命运,因此佛法又将命运称为"运命",也就是说,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来运载的,它的改变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基于此,佛教也不承认主宰神的存在。佛法认为,命运是由业力决定的,而业力就是阿赖耶识中储藏的无始以来的生命信息,它又是由我们的行为所决定。由我们过去的行为,导致了今生的生命状态,再由现在的行为,决定人生未来的去向。
"众生业力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世界上之所以会有那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现象,并不是由某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所推动,而是由我们的行为所导致。因此偶然论者的观点,同样不符合佛法的因果观。佛法认为,世上所有现象都有内在的因缘联系,即"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所谓的偶然,也是建立在必然的前提下。
所以说,无论是宿命论、神佑论还是偶然论,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出发来来观察世界,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而它们对于世界的认识都是不究竟的。
三、世界的结构
宇宙的结构是什么?我们生存的地球,在宇宙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面对茫茫无际的宇宙,人们思考着、探索着。古希腊哲学家首先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处于宇宙中心的球体,其它星球都围绕地球运转。到了十七世纪中叶,天文学家伽利略又提出"日心说",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其后,天文学家又更进一步发现:天空中的很多星辰同样是太阳一般的恒星,它们分布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按照各自的运行轨道存在着。
佛教对世界结构的认识,既不同于地心说,也不同于日心说,它和现代科学倒是颇有相似之处,当然,其深刻程度又非现代科学所能及。
(一)、三界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也是佛教对于世界的基本划分。佛教认为,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围绕着它的,是根据不同层次安立的三界。关于须弥山,现代人有种种猜测,或认为是喜马拉雅山,或认为是太阳系的核心。这些推断我们且不必理会,总之,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除了太阳、月亮,还有众多的星球,这一切所组成的世界,经典里称为小世界。在每一个小世界中,又根据有情的生命层次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什么是欲界呢?顾名思义,生活在这个层次的人,欲望表现得特别强烈。在佛经中,将欲望定义为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求。从内容上划分,则可分为财、色、名、食、睡五欲,即人类对财物的需求,对异性的需求,对名誉的需求,对饮食的需求,对睡眠的需求。五欲又是建立在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感官的需求之上,我们的眼睛喜欢悦目的色彩,我们的耳朵喜欢动听的声音,我们的鼻根喜欢芬芳的气味,我们的舌头喜欢可口的味道,我们的身体喜欢舒适的感觉。
一般来说,所有的欲望之中,以食、色两种欲望最为强烈,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具体到每个人,由于兴趣不同,对欲望又会有各自的偏重:有人偏重于敛财,将财富的增长视为首要任务;有人偏重于性爱,将感情的交流看作至高享受;有人偏重于名誉,将世人的评价当成人生目标;有人偏重于饮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人偏重于睡欲,大好光阴,一睡了之。虽然欲望的强烈程度因人而异,但作为欲界众生,无一不是沉溺在对欲望的追求和享乐之中。
三界众生又有六道的差别,其中,又以人道为核心。人道之上是天道,天道的生存环境非常优越,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和天人相邻的是阿修罗道,意译非天,他们有天人的福报,但没有天人的德行,并且嗔心炽盛,经常出于对天人的嫉妒而与其发生激战。
和人道共住的众生有两类:即畜生道和鬼道。畜生道是我们最熟悉的,包括形形色色的动物。在我们的世界上,动物的种类非常之多,现存的物种就已五花八门、成千上万,而就地球有限的历史来说,曾经存在但业已灭绝的物种更多达现存数量的一万倍。而佛教所讲的鬼道,以饿鬼为主,此外还有威德的鬼,有下贱的鬼,有寒酸的穷鬼,有多财的富鬼……有的鬼的福报非常大,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内,而那些没有福报的孤魂野鬼,就只能在荒郊野外依附草木生活。
人道之下则是地狱道,大致可分为"八寒地狱"和"八热地狱",那里的生存环境是无法想象的艰苦,生活于其间的众生,时刻都在经受各种难以忍受的折磨,真是生不如死。八寒地狱的特点是寒冷,冷到什么程度呢?在我们这个世界根本找不到如此寒冷彻骨的地方,比南极和北极不知要冷多少倍。处在八寒地狱的众生,被冻得浑身起泡,大如莲瓣,一旦身临其境,实在是倍受煎熬。八寒地狱分别为:
1、额部陀,又名额浮陀。罪人因严寒所逼,皮肉泡起。
2、尼剌部陀,又名泥赖浮陀。此处罪人寒苦加剧,所起之泡即刻拆裂。
3、额哳吒,又名阿吒吒。此处寒苦更甚,口不能言,于舌中吒吒作声。
4、嚯嚯婆,又作阿波波。此处罪人寒苦至舌僵,唯于喉中作嚯嚯之声。
5、虎虎婆,亦是因寒冷而发出之异声。
6、优钵罗,译为青莲花。此处罪人皮肉受冻开裂,色如青莲。
7、钵特摩,又作波头摩,译为红莲花。此处罪人皮肉受冻开裂,色如红莲。
8、摩诃钵特摩,译为大红莲花。此地寒苦至极,罪人皮肉冻裂,如大红莲花一般。
八寒地狱以外,还有八热地狱,处于其间的罪人终日在极度高温中饱受各种刑罚之苦,千生千死,万生万死。八热地狱分别为:
1、等活狱,罪人依次遭受各种刑具加害,闷绝倒地后再次复苏,继续受苦。
2、黑绳狱,罪人被狱卒以黑绳在身上分割,再以刀斧或斩或锯。
3、众合狱,罪人被狱卒逼入铁山之间,然后铁山合拢,将罪人挤压至七窍流血。
4、号叫狱,罪人寻求房舍入铁屋中,屋内火起,将他们烧得发出惨叫。
5、大号叫狱,情况与号叫狱相似,只是有二层铁屋,有情受苦更惨。
6、烧热狱,狱卒将罪人置于烧热的铁板上,再以大铁钉由下贯穿全身,使受刑之人七窍及毛孔遍布火焰。
7、极烧热狱,狱卒以三股叉从罪人下身贯入,至两手及顶门而出。再以铁叶将罪人包裹后丢入沸腾的热锅中煎煮,骨肉分离后将骨骼捞出,待皮肉复原,复又煎煮如前。
8、无间狱,处于此地的罪人极为悲惨,其所遭受的酷刑主要有三种:
(1)火焰从东方扑面而来,罪人站于铁地之上,其余三方之火依次而来,四维上下只有熊熊大火及火中传出的惨叫之声;
(2)在铁箕中装满烧热的铁炭,将罪人放入一起簸颠,再置于热铁地上,令其登热铁山,上下反复不休;
(3)将罪人之舌拔出,以铁钉绷于铁板之上,又用铁钳撬开其口,将热铁丸置入,并灌以熔化的铁水,从口、喉、五脏至下身流出,所经之处无不溃烂。
地狱众生就是由于往昔所造作的恶业,在无量无边的痛苦中绝望地挣扎。
尽管所处环境不同,各自福报不同,但欲界众生都没有脱离欲望的左右,只是在表现形式和强烈程度上有种种区别,从人间到他化自在天,层次越高欲望就越淡薄。以淫欲为例,天人和凡人就不尽相同。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天人还没有脱离凡人的形式;但夜摩天的天人,欲望就相对淡薄,只需拥抱就能得到满足;到兜率天,只要拉拉手就会得到满足;而到化乐天就更简单,相视一笑即可;到最高一重他化自在天,甚至连笑都是多余,彼此只要看一眼,欲望就会得到满足。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身处欲界,还是会有欲望的困扰。
什么是色界呢?色界的"色"不是颜色,也不是女色,而是代表着物质。佛法认为,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显色,即颜色;一是形色,即形状。任何物质现象都是通过显色与形色两个渠道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在佛法中将物质现象定名为"色"。
色界天在六欲天之上,欲界天享受的是物欲的快乐,而色界天享受的则是禅悦的快乐。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精神的,相应的,抵达欲界天和色界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我们能够布施并受持五戒十善,将自己拥有的钱财、掌握的技术、具有的能力施舍给他人,再以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净化自己的德行,就可以升到欲界天;而要到色界天,仅仅布施或受持五戒十善就不够了,还必须修习禅定,只有具备禅定的基础,才能继续上升到层次更高的色界天。
据禅定境界的不同,色界天又分为四禅十七重天。即初禅三重天,二禅三重天,三禅三重天,四禅八重天,由禅定的境界决定其在色界天的层次。三界中最高的一界就是无色界,无色界是纯精神生活的世界,它是通过修四种空定而获得的果报: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色界天的四禅加上无色界天的四空定,合称四禅八定。值得注意的是,四禅八定并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在佛世时,印度的许多外道也修四禅八定,那么,佛教的四禅八定与外道又有什么不同呢?外道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四禅八定证入涅槃。所以,在他们认为修行人要突破三道界限:首先要突破欲界;其次要突破天魔的世界;最后才能进入大梵天的境界得到解脱。还有一种外道则认为,只有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才是最终的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修行之初,也曾跟随外道修习四禅八定。但佛陀以自身的实践认识到,四禅八定并不是真正的涅槃,它仅仅是证得解脱的基础。所以,佛陀要我们"观三界如火宅",因为三界之内仍有生死和轮回。
(二)、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概念。那么,三千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呢?三界内,欲界与色界的初禅天合为一小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则以这个小世界为基本单位来计算,一千个小世界合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为一大千世界。
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合称三千大千世界。如此,再以每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单位,作为一尊佛陀教化的区域:如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西方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教主;东方琉璃世界则以药师佛为教主。
现在,我们再来具体计算一下三千大千世界的面积。每一小世界就是一个太阳系,一小千世界是一千个太阳系;由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中千世界,等于是一百万个太阳系;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大千世界,即十亿个太阳系。
(三)、十方微尘世界
虽然三千大千世界已大得惊人,但它并不能代表整个宇宙,事实上,它在宇宙中就象砂粒一样渺小。整个宇宙又有多大呢?佛经中是以十方微尘世界来说明。十方是指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上、下,散发于其间的微尘是无量无边的,而在这十方世界里的三千大千世界,就如微尘那么数不胜数,这在佛教的很多经典中都有说明。
如《阿弥陀经》中所介绍的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就在距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土之遥的地方;在鸠摩罗什翻译的三十卷《摩诃般若经》里,佛说摩诃般若大法时所放的光明,遍照十方恒河沙数世界;又如《维摩诘经》记载:维摩诘示病,佛遣文殊师利及众比丘前去慰问,及至维摩诘家中,舍利弗发现屋内空无一物,连坐位都没有,正在疑惑之间,维摩诘知其心意,便问文殊师利菩萨道"您已游历无量佛土,觉得哪一佛国的椅子最好?"文殊师利答说,"依我看,从我们这个东方世界过去,经三十六恒河沙国,有世界名须弥相世界,其佛为须弥灯佛,那个世界的椅子皆是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美妙无比。"维摩诘闻言,随即运用神通将那里的椅子搬来让比丘们落坐。到了用餐的时间,维摩诘又于定中观察,发现从我们这个世界过去,经四十二恒河沙佛世界,有国土名香积国,那里的饭特别香,且能够开发智慧,于是又运用神通到那里取了一大钵饭来。这都说明,在我们所处的宇宙间,世界数量之多不可穷尽。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不得不放弃几千年来的妄自尊大,放弃自以为是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也使人类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我们的故乡地球乃至太阳系决非宇宙的中心,与宇宙间无穷的未知部分相比,它们不过是一颗小小的砂粒。但科学对无限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它所能告诉我们的只是:宇宙具有潜在的无限性。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佛法对世界的认识:小世界是有量有边的,而十方微尘数世界,乃至整个宇宙却是无边无际的。
四、世界的生成及演变
世界是怎么形成的?生成以后又是怎么变化的?
佛法认为,世界由因缘而生,既有形成的过程,也有毁灭的过程。任何一个世界,都要在无常规律的支配下,经历生成、稳定、毁坏、消亡四个阶段,这个过程在经典中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劫的概念
什么是劫呢?劫,是一种时间计量单位,就如我们平时用来计算时间的概念:一年、一天、一小时乃至分分秒秒。佛教所说的劫,主要分为小劫、中劫、大劫三类,此外还有更为漫长的芥子劫、磐石劫、侵蚀劫等等。
小劫是根据人的寿命来计算。佛经记载,人的寿命从80000岁开始,然后,随着众生道德的堕落,每100年便减去一岁,一直减到人寿10岁的时期,世界充满了饥馑和灾难,人类苦于自然环境的恶劣,开始寻求道德的帮助。此后再从人寿10岁开始,每经100年增加一岁,如是增至80000岁,这个增减过程所需耗费的时间为一小劫。如果以现在的概念来计算,一小劫为15,998,000年。
每一中劫为20小劫,即 15,998,000×20,共计319,960,000年。
每一大劫为4个中劫,即 319,960,000 × 4,共计1,279,840,000年。
佛教所说的芥子劫,时间漫长得几乎无法计算清楚,因而只得以比喻来做说明:在方圆40里的城池内,全部堆放着芥子,天人每百年从这里取走一粒芥子,直到拿完这座城里的所有芥子为止,这期间所经历的漫长时间即为一芥子劫。而磐石劫则是用磐石的损耗来形容此劫的时间:有磐石方圆40里,天人每500年下来一次,用衣袖往磐石上一甩,将磐石表面抹掉一点,如是再三,直到把磐石侵蚀殆尽,所须耗费的时间为一磐石劫。
在佛教中,宇宙存在的时间、地球存在的时间、生命存在的时间,都是"劫"作为时间单位。世界的形成和毁灭,也同样以劫作为划分。
1、成劫
成劫,就是世界形成的过程。
佛经说,世界形成于众生的业力。当然不是某个众生的业力,而是所有众生的共业所感。众生的共业在宇宙中产生旋风:"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再由旋风在空中转动而出现风起云涌的现象,云越聚越厚,开始下起大雨。佛经中将这种首先出现的旋风称为风轮,将由此带而来大雨称为水轮。风轮把空中的众多微尘旋刮在一起,然后又由水轮的力量使各种物质凝聚,经过一小劫的漫长时间,世界的雏形开始显现。世界形成之后,再经十九个小劫,逐渐出现三界六道众生,即为成劫。
2、住劫
地球形成之初,土壤松软肥沃,到处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香甜的水果。其时,地球还没有人类居住,除植物外一无所有,水果成熟后也无人采食。后来,光音天的天人来此云游玩耍,发现此地物产丰富,就经常飞来采食,由于贪食过甚,身体沉重得无法飞翔,无奈之下只好居留在地球之上。在这之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殖,人口越来越多,世界渐渐进入一种稳定的发展状态,佛经中把这个时期叫做住劫。
住劫的时间共有20劫,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一劫是15,998,000年,20劫就相当于319,960,000年,现在我们所处的时期正是住劫。住劫有两种情况:一是有诸佛住世,二是出现三种灾难。据佛经记载:在住劫的第九劫期间,有佛名释迦牟尼来到娑婆世界成佛度化众生,由此可知,我们现在正处于住劫的第九劫。佛经还说,至住劫第十一劫,弥勒佛将继释迦牟尼佛之后来此世间成佛度众生;其后,于第十五劫、十九劫都会有佛陀出现在这个世界。
至于住劫出现的三种灾难则是:战争、饥馑和瘟疫。这些灾难一般发生在减劫,也就是说,灾难都是在人类道德堕落的时候出现。首先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然后,人类为抢夺资源而发生战争,并由战争导致饥馑和瘟疫这两种更大范围内的灾难。生活在灾难中的人类,由于极度痛苦而良心发现,道德逐渐回升,减劫转至增劫。当增劫开始之后,世界也随之趋于和平、安定。按照佛教的理论,人类道德的升华与堕落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前景,这是佛教和其他宗教乃至科学所不同的地方。
3、坏劫
地球经过住劫之后,开始走向毁灭,世界的毁坏不是在一夕之间,而要经历二十个中劫,包括有情世界的毁坏和器世界的毁坏。
有情世界的毁坏,是指世界上一切生灵的消亡,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在死亡后寄生于其它星球,地球逐渐变得荒芜。待地球上的生命完全消失之后,它们所赖以生存的器世界也随着灾难的降临开始瓦解。器世界是在三种灾难的摧毁下渐渐毁灭的:首先出现的是火灾,将世界化为灰烬;接着出现的是水灾,将万物悉数淹没;最后出现的是风灾,将世界散成碎石及无边无际的粉尘,重又回到最初的状态而归于太空。这三种灾难即经典中所说的"火烧初禅天,水淹二禅天,风吹三禅天"。
4、空劫
世界经坏劫之后,开始进入空劫的状态。
此时,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众生寄生于其它星球,山河大地化为微尘飘散于整个太空。据经典记载,空劫要持续整整二十劫的时间。
宇宙中的各个世界,都处于不断的成、住、坏、空之中。从十方世界的局部来看,有的正在形成,有的已经安住,有的处于毁坏,有的化为虚空;然而从整体来说,虽然各个世界有成住坏空的变异,但宇宙却在无限的循环中不增不减。
五、世界的原理
人类对于世界的探讨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世界的本原;二是世界发展的规律,这也是古今哲学家和宗教学家关注的热点。哲学上的本体论和宗教家的神创说,都是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的。
关于世界本原的探索,在哲学上有唯物论和唯心论两种观点。唯物论者着眼于现象,认为世界由物质构成。印度顺世论提出世界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中国五行说将金、木、水、火、土作为万物产生的基础;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则认为世界由原子构成。而唯心论者则致力于现象产生的起因,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但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只是从单一的角度来看世界,难免有失偏颇。
神学家们基于各自的信仰,针对世界的形成提出了不同版本的"神创说":印度婆罗门教认为世界由大梵天创造;伊斯兰教将真主作为世界的创造者和维护者;基督教则崇拜上帝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这种关于世界的本原的解释又属于唯神论。
佛教对此的解释既不同于哲学家的观点,也不同于神学家的观点。那么,佛法对世界的形成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缘生缘灭
佛法认为世界的生成与毁灭都来自因缘的聚散,所谓"因缘成世界、因缘灭世界"。因此,佛教对世界形成的解释,简单说就是"因缘因果"。在佛教的经论中,关于因缘的解释很多。在《阿含经》中有这样的偈子:"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是佛经中比较著名的偈子,关于此偈,在佛陀时代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佛弟子马胜比丘在城中乞食,他行走时举止安详,威仪具足。舍利弗尊者当时还未出家,并且是个外道,但见到这位比丘的仪表后,立刻被他表现出的风度所吸引,生起恭敬之心:凭此人的气质,一定不是等闲之辈。不由自主地上前打听:"我见您气质非凡,跟旁人完全不同,能告诉我您的师父是谁吗?他一定是位解脱的圣者,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马胜比丘回答说:"我的师父佛陀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如果您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去请教他,他一定能回答您的所有疑难,我出家时间还短,许多道理还不清楚,不过在我们的僧团中经常念诵这样一个偈子: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舍利弗听后,觉得大有深意,于是皈依在佛陀座下,后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的智慧第一尊者。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中的"诸",是众多及一切的意思;"法"是指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归于法的范畴,这些法从哪里来呢?从因缘中来。《杂阿含经》进一步解释道:"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其中,"集"是生起、产生的意思;"因"是诸法生起的主要条件、殊胜条件、亲近条件;"缘"是诸法生起的次要条件、一般条件、疏远条件。佛法认为,宇宙人生的生成灭亡都由条件决定,条件聚合时法就开始生起,条件解体时法则开始败坏,重又归于虚无,一切诸法都无非如此。
比如从种子生长为大树,这一成长过程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种子是其中最重要、最亲近的条件,而生长所需的阳光、水土,则是次要的、较疏远的条件,但无论这些条件是亲是疏都缺一不可。如果我们认为种子就是一切,而忽略了阳光、土壤等外缘的帮助,纵使再好的种子也无法发芽,更不必说成长为一棵大树;反过来,若有充足的阳光雨露而没有种子,就更是无稽之谈。因此,无论是亲的条件或疏的条件都同样重要,只有众多因缘和合才能成就法的生起。再如我们的这次讲座,也是因缘的和合体。有法师来讲课,也有在坐的诸位听众,还有南普陀弘法部举办这次活动,以及讲堂的存在,只有这众多条件的共同参与才能成就这次讲座。
关于缘起的定义,经典中如是说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缘起就是"此故彼"的关系,"此有故彼有",是说因为具足这些条件,然后才有某种现象的生起:一张桌子是因为有了木料、木工、铁钉、油漆、工具等等条件才形成,因为此处有这些条件出现,所以彼处才有物质出现。"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是说一旦聚成桌子的条件败坏了,桌子也就逐渐消失。不仅桌子如此,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条件来决定它的生存和消亡。由此可见,每一种法的形成,也都离不开因缘的基本规律。
(二)、缘起法的三大特征
佛教所说的缘起法,有以下三大特征:
第一、果从因生
果,就是结果和现象。结果从哪里来呢?哲学家和神学家也都是从结果去寻求事物产生的原因,但由于他们的智慧不够,从而导致了对事物起因的错误认识。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神创万物,把神作为事物产生的原因;宿命论者也是这种看法;而偶然论者认为事物无因无缘,都是片面的看法。佛陀以他的大智慧亲证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之后,为我们揭示了世间万物的真正起因,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结果和现象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
第二、事待理成
事就是事物存在的具体事相,如桌子、房子、麦克风、座谈会等等,都叫做事相。理则是事相存在的规律,例如人这种事相的存在法则就是十二因缘。在十二因缘里,我们最容易认识到的两个环节是生缘老死。生,是生命的诞生和存在,这种存在的结果是老死,这是人生所要经历的必然规律。任何一个人出生后,都要经过老和死的自然规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今人还是古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无法摆脱生和老死的过程,这就是"事待理成"。
第三、有依空立
有,是指存在,空,是指不存在,任何一种存在的现象都是建立在不存在的基础上。以茶杯为例,正因为没有这个茶杯,所以它才能经过工人的制造而产生,我们不能离开具体条件谈存在。在座各位可以想一想,离开具体的条件,会有我手里的茶杯吗?这就是佛法所讲的空。"有依空立"是缘起法的第三个特征。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具备上述三个特征。我们还是以桌子为例,桌子是果,它通过木工、铁钉、木料加工而成,然后再由油漆工漆成现在这个样子,这叫"果由因生"。实际上,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制造桌子,而是掌握了专门技术的木工才能制造桌子,这叫事待理成;作为这个桌子,它在木工制造之前是不存在的,是由木工加工而成,这叫有依空立。如果我们用这三个特征去检验事物的存在,就会发现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具备这三个基本特征,都离不开缘生缘灭的法则。
(三)、从缘起看世界
佛法正是从缘起的角度才主张世界上不存在第一因。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各种条件的组合,就条件本身来说,是相互依赖的,并没有一个最初的条件。就以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来讲,它是由棉纱、染料纺织工人和机器以及裁缝等众多条件和合而成,缺少任何一种条件,都不能成为衣服,其中什么才是最初的条件呢?这也正说明,世界上根本找不到所谓的第一因。所以,佛法否认世界有开始,否认世界有名为始基的本原。
古希腊人为什么主张世界有本原?是从有限的人生经验出发来判断的。就我们每个人来说,某年某月某日出生,几岁开始读书,几岁开始工作,似乎都有一个起点。基于这种经验型的思维,他们就以为世界的产生也有本原,有起点。而佛法从缘起的角度来透视,认为世界是因缘的和合,不存在第一因,也就没有开始的本原。所以说,以上帝或真主作为创造世界的第一因,在佛教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六、存在的本质
我们所看到和接触的世界到底有没有实质呢?这也是古今中外哲学家宗教家们所关心的问题。一般人总以为我们所接触的这个世界是实实在在、真实不虚的,因为我们都很相信自己的感官,并以感官的觉知来衡量现有的世界。有没有鬼呢?没有,因为我们没有看见;有没有菩萨呢?没有,因为我们也没有看见,这就是常人的认识。我们的认识来源于所谓的感觉,但我们的感觉是不是可靠呢?我们的感觉既要受到感官条件的限制,又会被我们错误的概念所误导,若是盲目地跟着感觉走,就象"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实在是过于危险。
佛教对世界的本质是怎么看的呢?佛教对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如实见的基础上。如实见就是如实地认识世界,它来自清净的、圆满的智慧。如实见也称为正见,八正道的第一条就是正见。所谓正见,就是正确地认识宇宙、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佛教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还是没有离开缘起法,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1、缘起法:无常恒不变性
常恒不变是大家非常容易产生的一种错误认识。我们习惯把一切看成是永恒的:我们希望生命永恒、希望家庭永恒、希望事业永恒,总是生活在对于永恒的期待中。正是这种错误的概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事与愿违的痛苦。
在佛法中,有一种苦称为行苦。行是有为法迁流变化的特征,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世界的成、住、坏、空,这本是正常的现象。可众生愚痴,总期望这一切都是实在的、永恒不变的,所以经受无常变化时就会感到万分痛苦。若执著于家庭永恒、爱情永恒,当夫妻间发生矛盾,或亲人病故时,就会无法接受这一事实而陷入绝望之中。其实,无常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人有生老病死,朋友之间有聚有散,我们的心情有喜怒哀乐,海水有潮起潮落,草木有荣有枯,月亮有圆有缺……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切只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局,恐怕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了。
2、缘起法:无独存主宰性
我们总认为事物是独立存在或可独自主宰的,基于这种见解,就会产生两种错误认识。
其一,就是认为世界有着主宰一切的神,一切都是来自神的创造。之所以会产生这样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不了解因果的规律,不了解缘起的法则。并由于认识的错误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盲目地崇拜神灵,将幸福孤注一掷地寄托于对神灵的祈求,不知道通过修行来自我改造的重要性。虽说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议,但如果自己不努力,只是一味期待神助,就象求神使水池中的石头浮起一样,不是很愚昧吗?
其二,就是产生我的感觉。我们的生命体,从色身到精神世界都是因缘所生:身体是各种原素的组合,精神世界是众多经验和概念的组合,而生命就来自这些因缘的组合,它的延续同样依赖于因缘,哪有独立存在的我呢?可是我们总是执著有我,并以自我为中心而产生种种烦恼:对我喜欢的便贪着,贪心一起,就可能造作杀、盗、淫、妄的恶业;对我不喜欢的则嗔,嗔恨心一起,同样可能造作杀、盗、淫、妄的恶业。人类的烦恼、痛苦乃至罪恶,就产生于这种虚妄的我执、我见的基础之上。生命的本质是无我的,世界的本质也是无我的,这不仅具有必然性,同时也具有普遍性,所以说,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无独存主宰性。
3、缘起法:无实在性
虽然说万物在本质上是无我的,是空的,但存在的假相还是有的。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人生的烦恼都是因为对空及有的关系不能正确认识而起。我们总是把我们眼中"有"与真实的存在混淆在一起。我们看桌子,觉得桌子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看自己的身体,觉得身体是实在的。这种实在的感觉佛法中称为自性见,所谓自性,即能够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东西呢?茶杯是自己有的吗?不是,必须具足条件才能有。与自性见不同,缘起法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条件有,条件成,条件规定。而常人由于对缘起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会被事物的假相所迷惑,产生错误的自性见。人类的自性见根深蒂固,在原始社会,人们会把梦境看成是真实的存在,做了噩梦不但害怕,还要祈祷三天,这就是一种自性见;又比如给婴儿照镜子,他会对着镜子乱抓,以为镜子里的影像是真实的,这也是一种自性见。科学家比常人对事物产生的起因有更深刻的认识,但他们却把组成世界的基本原素看成是实在的,同样没有摆脱自性见;哲学家似乎比科学家更高明些,已能认识到事物的现象是虚假的,但他们还是认为有一个实在的、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体,依旧没有超出自性见。
所以说,自性见对人类来说实在是难以摆脱的。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实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缘起的,都是条件的组合,而它们的实质在当下就是空的。所谓空,空去的是对实在有的执著。在我们的眼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切都是实在的:实在的茶杯,实在的桌子,实在的房子……但如果我们用缘起法去衡量的话,会发现它们根本就不具有固定不变的实质。可是有些人脱离了有见之后,又会落入空见的极端,虽然事物不具有实在性,但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茶杯有,桌子有,房子也有,但有的只是假象,有的只是条件的组合。中观般若思想揭示了世界本质的无自性,让我们以空的智慧去透视世界。但我们要明确的是,无自性既不是空,也不是有。之所以要说空,只是为了让我们摆脱对有的执著。
4、因缘所生 唯识所现
唯识思想是佛教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揭示了心与境的关系,认为心境相依,境不离心,也就是说,能认识的心与所认识的境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由心和境两部分组成,但我们往往对心和境的关系不能正确认识,我们比较容易感觉到境,也就是物质部分;而心是无形无相的,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事实上,心比境更重要,心才是一切行为的真正根源所在。
比如一个持刀行凶的罪犯,法律要追究他的罪责,我们能否认为刀是杀人凶器,罪责就在刀?不能,我们会说罪责在凶手,认为这个人太凶残了。我们怎么判断这个人的凶残呢?一般人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已犯下杀罪,才能断定这个人是凶残的。如果一个人有杀人的动机,但还没有付诸行动时,我们就难以判断了。所以说,一个人的善恶,并不仅仅在于他的表现,最根本的还在于心,心能起主导作用。心的重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心是行为的根源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呢?也在于心。在许多方面人类比不上动物,我们不会像鸟一样飞翔,但却能制造出飞机,比鸟飞得更快,因为人的心智要比动物聪慧得多。
学佛与不学佛的区别在哪里呢?也是在于心。信仰的建立,首先就在于思想的认识和认同。佛教里有这样的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就是十法界,佛教把生命分为十个层次:最高层次就是佛,其次为菩萨、缘觉、罗汉、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种生命层次的区别也都是在于心。成佛在于心,做人在于心,当牛作马也是在于心。人道在十法界中的地位很重要,它的作用就像一个中转站。佛教讲人身难得,因为只有人道才具备最好的修行条件,但修行也还是没有离开心。
六祖慧能在《坛经》里面讲到佛与众生的区别:"前念迷即众生,后念悟即佛。"迷与悟正体现在心的转换中。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谓放下,不仅是要在形式上放下,更要在心中放下,否则,即使放下了手中的刀也是枉然。佛经记载了这样的故事,一个修行人拿着东西去见佛,佛陀叫他放下,他就把左手的东西放下了;佛陀又叫他放下,他就把右手的东西也放下了;佛陀还叫他放下,他很疑惑:我不是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了吗?佛陀告诉他: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东西,而是让你放下你心中的执著。
第二、境由心造
即境不离心,也就是说,我们所认识的一切对象都离不开能认识的心,这是唯识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但一般人往往认识不到这点,总以为我们所认识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看见这个茶杯很好看,就认为茶杯本来就好看;我们看见这朵花很美丽,就认为花本来就美丽;我们看见那个人很讨厌,就认为那个人本来就讨厌……殊不知这一切的境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都没有离开我们心的认识。谁能举例说明哪种东西离开了心的认识?其实,举例本身就不能离开心的认识,如果离开认识,也就无法举例了。
人类对一切现象的感觉,都来自于我们的认识,其中既有社会的影响,也有属于个人的经验。我们说这个茶杯好看或不好看,茶杯本身存在着美丑吗?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大智度论》中有个比喻:一个美丽的女性,在她丈夫眼中是个贤慧的妻子;在她孩子眼中是位善良的母亲;在与她同样漂亮的女人眼中就成了仇敌;而在鸟兽们的眼中,她就是可怕的人类。"境由心造"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世界上一切现象的美丑和价值,都是我们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规定的:一只古碗,鉴赏家看到的是它的历史,收藏家看到的是它的价值,外行却只看到它的破旧。又如馒头和金子,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金子比馒头更珍贵,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它们的价值也会发生改变。有个故事说,一艘船遇难之时,大家都跳到海里逃生,其中有位富翁带走了金子,另一位贫民带走了馒头,在海上漂流了几天几夜后,贫民因为馒头度过了生死难关,而富翁却抱着金子惨死在海里。由此可见,任何事物的价值都不是绝对的。
又如天上的月亮,在不同观赏者的眼中会产生不一样的作用:有人觉得赏心悦目,而有人却会因此伤怀哀叹;同样是秋天,有人觉得"果然秋日胜春朝",有人却觉得"秋风萧瑟天气凉"而不胜悲戚。境本是同样的境,不同的心却再造出不同的境,所以说:"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同样的事物,以各人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会有不同的发现,就是我们自己,在不同的心境中也会有不同的感觉。我们"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这个尺度就是我们的心。
第三、苦乐由心感受
一般人或许以为有钱有势才能快乐,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有钱有势的人,往往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羡慕之上,这种快乐并不真实,也不会长久;而物质条件简陋的人,若能安于清贫的现状,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快乐,所谓知足常乐。所以说,苦乐与否并不在于外在环境,而是在于心境如何。
虽然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幸福的内涵和根源,只知道从外在环境中不停地寻找。将人生幸福建立在物质改善的基础上,为了挣钱绞尽脑汁,不择手段,虽然钱挣到了,幸福却未必同时到来,甚至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了自己。如果我们只是从外在环境中寻求快乐,而不从内心寻找,实在是舍本逐末,所以,幸福人生的关键是心灵健康,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财富。幸福不能没有财富,因为生存离不开物质条件,但是如果光有物质条件,没有健康的心灵和身体也不行。就像病人,即使是再好的东西也不会觉得可口;就像帝王,权利和财富都到达了顶点,没有好的心情同样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
我们可以逃避环境,可以逃避人际关系,但无法逃避自己的心灵。如果我们心中有烦恼,无论换作什么样的环境,烦恼还是不能摆脱。直面人生,也就是直面我们的心灵,因为苦受和乐受,都来自于心的感受,来自于心的认识。人类正是因为对世界的无知,才形成了各种烦恼和痛苦。
学佛就是要从培养健康的心灵健康着手,这也是追求幸福的根本,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不是唯物的世界,而是唯识的世界,所以,在人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我们的心灵。
七、结论
佛法关于世界的理论,向我们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无常、无我、无自性、唯识的。假如我们能够用这四种智慧去审视世界,就可以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生活得洒脱自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