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存有論和認識論的核心命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崇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一向重視存有論與認識論,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或術語出現。佛教論典所探討的境、行、果中,境便是有關存有的探討,分辨萬法的存在及有無,此與哲學上的存有論相當。行、果便是認識真理的實踐過程與體證,此與哲學上的認識論有關。至於因明中的現量、比量則是探討有關什麼是正確的認識以及如何獲得正確的認識,這完全屬於認識論的範圍。從存有論和認識論的立場來看,佛教有哪幾個最核心的命題?以下採用南北傳佛教共許的阿含經及相關的論典為依據,指出佛教存有論和認識論各有核心的二大命題,導致與其他宗教截然不同的見解。
  一、佛教存有論的第一大命題
  三界內有無量的眾生,輪迴在地獄、畜生、餓鬼、人、天等五趣(或加上阿修羅成六趣)內,釋尊說:
  眾生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譬如比丘!若有士夫轉五節輪,常轉不息。如是眾生轉五趣輪,或墮地獄、畜生、餓鬼,及人、天趣,常轉不息。(T2,p243b)
  此處指出,眾生的輪迴是始自「無始」,所以,佛教存有論的第一個核心命題是:「無始以來,眾生存在著。」這一命題導致幾個重要的觀點:
  (1)三界內的眾生不是在過去某一時日才開始存在的,而是無始以來就已存在,因而否認由「造物主」所造。由於無始,所以沒有第一因、沒有第一個眾生、沒有第一個佛。由於無終,所以也沒有最後一佛,這是一個無始無終的開放系統。
  (2)眾生的數量是無窮的。有些眾生,經由成佛者的指導和度化,證得阿羅漢和佛的果位,出離了三界,不再輪迴,但是三界內,仍有無量的眾生存在著,因而未來一直會有眾生成佛。
  (3)眾生是由五蘊所構成,所以無始以來,五蘊就存在著。在三界內輪迴的眾生,其心王(識)和心所(受、想、心相應行)都存在著。
  (4)同理,眾生是由六內處(眼、耳、鼻、舌、身、意)所構成,所以無始以來,六內處就存在著。眾生的存在離不開環境,其六內處的對象是六外處(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外處也是存在著。
  (5)眾生經由六內處與六外處的接觸,所產生的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六愛身(眼觸所生愛、耳觸所生愛、鼻觸所生愛、舌觸所生愛、身觸所生愛、意觸所生愛)等諸法也是存在著。
  以上從「無始以來,眾生存在著」這一存有論的核心命題,擴及五蘊、內外六處、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等法的存在,這些都是世俗諦,都不是由「造物主」所造。
  二、佛教存有論的第二大命題
  在玄奘所譯的《法蘊足論》中,有完整的《緣起經》,於此經中,釋尊說:
  云何緣起?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發生愁、歎、苦、憂、擾惱,如是便集純大苦蘊。苾芻當知!生緣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住、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謂生緣老死,如是乃至無明緣行,應知亦爾。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是名緣起。(T26,p505a)
  緣起法則是一直存在著,不因如來的出世或未出世而有所不同。緣起的流轉過程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發生愁、歎、苦、憂、擾惱」。以「無明緣行」為例,無明與行二支構成「因果次第」之鏈,展現出「因果次第」不變的緣起法則,若佛出世、若不出世都是如此,稱之為「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同理,緣起的還滅過程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也就是:「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滅。」這是緣起還滅的不變法則。
  所以,佛教存有論的第二個核心命題是:「無始以來,緣起法則存在著。」這一命題導致幾個重要的觀點:
  (1)由於眾生的色、受、想、行、識等諸行,都是依於緣起而存在的,都是由無常的因和無常的緣所生起的,所以,五蘊必然是無常的;由此得到「諸行無常」這一法印。
  (2)由於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內處以及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外處,都是依於緣起而存在的,所以都是無我而自性空的,因而否認這些法有獨立自存的「自性」;由此得到「諸法無我」這一法印。
  (3)眾生只是依於緣起的五蘊所構成,沒有「人我」的存在,而有「人無我」的存在;五蘊、六處等各別的法,都是緣起而無我的,沒有「法我」的存在,而有「法無我」的存在。
  (4)無始以來,眾生的空性、色的空性、受的空性、想的空性、行的空性、識的空性、以及眼、耳、鼻、舌、身、意的空性都一直存在著,這些是勝義諦。
  小結:存有論的一個要務是判決事物的存在與否,由以上佛教存有論的二個核心命題得知有眾生、五蘊、內外六處等世俗諦的存在,有人無我、法無我、空性等勝義諦的存在。眾生的存在不是來自造物主、大梵等的造作。無始以來,沒有第一因、沒有第一個眾生、沒有第一個佛。
  三、佛教認識論的第一大命題
  針對佛教存有論第一大命題再探究下去:為什麼眾生會存在於三界內一直受苦?釋尊說:
  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繫其頸,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T2,p241b)
  以上指出,眾生長夜生死輪迴著,這是由於心中存在著無明(錯誤的認識),看不清緣起無我的事實,生起貪愛,被貪愛牽引著(愛繫其頸),因而在三界內一直輪迴受苦。這是依據前述存有論第二大命題的緣起流轉過程:「無明緣行,行緣識,…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發生愁、歎、苦、憂、擾惱」。
  所以,佛教認識論的第一個核心命題是:「無明(錯誤的認識),導致輪迴。」以下作進一步的探析:
  (1)眾生在三界內的輪迴是由於「無明」,然而什麼是無明呢?無明就是錯誤的認識,《雜阿含經》中記載著:
  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何所不知?」「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不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不如。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T2,p64c)
  此處簡略指出,無明就是不如實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
  (2)眾生在緣起的法則下,由於無明(錯誤的認識)而造作了哪些行為呢?《法蘊足論》說:
  復次,《瓮喻經》中,佛作是說:「無明為緣,造福、非福及不動行。」云何福行?謂有漏善身業、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如是諸行,長夜能招可愛、可樂、可欣、可意諸異熟果,此果名福,亦名福果,以是福業異熟果故,是名福行。云何非福行?謂諸不善身業、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如是諸行,長夜能招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諸異熟果,此果名非福,亦名非福果,是非福業異熟果故,是名非福行。云何不動行?謂四無色定諸有漏善,是名不動行。(T26, p506a)
  非福行是有漏的惡業,能招來長期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的欲界惡趣果報。福行是有漏的善業,能招來長期可愛、可樂、可欣、可意的欲界善趣或色界的果報。不動行是有漏的善業,能招來投生於四無色界的果報。眾生由於錯誤的認識(無明),看不清緣起無我的事實,反而執著身心五蘊為我,造作出有漏的善、惡業,因而在三界內輪迴受苦。佛教認識論這一命題所指出的,也就是「有漏皆苦」這一法印。在一般世俗道德或其他宗教的標準來看,行善和修定的福行、不動行就很夠了,但是在佛教的標準來看,所感得的仍是三界內的果報,並未解決生死問題。
  四、佛教認識論的第二大命題
  針對佛教存有論第一大命題再探究下去:如何使眾生出離三界,不再輪迴下去?《雜阿含經》中記載著:
  佛告比丘:「於意云何?若不樂無明而生明,復緣彼無明作福行、非福行、無所有行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聞聖弟子,不樂無明而生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說。(T2,p83b)
  此處指出,要滅除無明,就要生出「明」,而後「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這是依據前述存有論第二大命題的緣起還滅過程。無明滅而明生,就不會再造輪迴的有漏業(福行、非福行、不動行=無所有行)。
  所以,佛教認識論的第二個核心命題是:「明(正確的認識),導致解脫。」以下作進一步的的探析:
  (1)在還滅過程中,要經由外面善知識(佛及聖弟子)的指導,在內外力的結合下,使明增廣,然而什麼是明呢?《雜阿含經》中記載著: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所謂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又問:「何所知?」「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T2, p64c)
  此處指出,「明」有不同的稱呼:如實知、見、覺、慧、現觀(無間等)。「明」就是如實知見五蘊(五受陰)。佛及聖弟子就是「有明者」,所以是善知識。
  (2)非福行是黑業(惡業)。福行和無所有行(即不動行),是白業(善業)。如何擺脫或超越這善惡業的束縛呢?唯有在「明」下所造的「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才能超越這善惡業的束縛,《集異門足論》說:
  云何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補剌拏說:「圓滿當知!若能盡黑黑異熟業思、若能盡白白異熟業思、若能盡黑白黑白異熟業思,是名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此中,不黑者,謂此業,非如不善業由不可意黑說名為黑,故名不黑。不白者,謂此業,非如有漏善業由可意白說名為白,故名不白。無異熟者,謂此業,非如前三業能感異熟,故名無異熟。業能盡諸業者,謂此業是學思,能趣損減,所以者何?謂若學思,能趣損減,於前三業,能盡、遍盡、隨得永盡,於此義中,意說名業能盡諸業。由此故說: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T26,p398b)
  此處先引述佛所說的「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而後解說其意義。一般眾生在無明下所造的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黑白異熟業等三業,都是繫屬於輪迴的有漏業。只有「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是出世間的「學思」(T27, p591c),才能滅除有漏的善惡業。以「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來超越世俗有漏的善惡對立,這是佛法不共之處。若只在有漏的善惡種子上打轉,就會困在性善、性惡的衝突中,因為有漏的善惡是籠罩在無明的我執下。
  (3)透過緣起的還滅,在「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的運作下,達成「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所以,由認識論的第二命題所得到的,也就是「涅槃寂靜」這一法印。
  小結:認識論的一個要務是探討如何排除錯誤的認知和獲得正確的知識。佛教認識論的二個命題指出:無始以來,眾生由於錯誤的認知,造作了有漏的善惡業,因而被束縛在三界內受苦;有的眾生經由外面善知識的指導,獲得正確的知識,使明增廣,以「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來超越世俗有漏的善惡對立,得到最終的解脫。這是截然不同於其他宗教的解脫論。
  五、總結
  佛教存有論的第一個核心命題:無始以來,眾生存在著。
  佛教存有論的第二個核心命題:無始以來,緣起法則存在著。
  佛教認識論的第一個核心命題:無明(錯誤的認識),導致輪迴。
  佛教認識論的第二個核心命題:明(正確的認識),導致解脫。
  (刊於《法光雜誌》177,2004)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