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心性論及其特色
摘要
本文主要引據阿含經和相關的論典,來建立佛教的心性論。文中指出,成為「具種性者」是心識淨化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指出「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是佛教超越善惡的重點所在,這也是佛教心性論的一大特色。文中標出三種不與「緣起」衝突的佛性說,此中兼顧二諦的義理,並以緣起的動態過程來完成心性的淨化,重視心性淨化的實踐面,如此構成完整的心性論。並指出佛教的佛性論,是立足於勝義和世俗二諦:一方面建立在心的世俗認知功能,一方面建立在心的勝義無我。前者以「性覺」為重,後者以「性寂」為重。
關鍵詞:心性論、佛性、具種性者、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性覺、性寂
一、前言
本文引用南北傳佛教共許的《阿含經》及相關的論典作為依據,來探索原始佛教的「心性論」。文中先釐清心的世俗性質和勝義性質,而後以緣起的動態過程來建立心識的流轉和淨化,並指出佛教心性論的特殊之處。
二、心的世俗性質和勝義性質
無始以來,三界內就有眾生的存在,心性論的「主角」就是眾生之心(意、識)。經典上將心的性質描述為「光明」、「光淨」,在《長阿含經》中,釋尊說:
識無形、無量、自有光。(T1,p102c)
《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中,釋尊說:
諸比丘!心者,是極光淨者,卻為客隨煩惱所雜染,而無聞之異生,不能如實解,故我言無聞之異生不修心。諸比丘!心者,是極光淨者,能從客隨煩惱得解脫,而有聞之聖弟子能如實解,故我言有聞之聖弟子修心。(19,p12,妙林出版社,1994)
從心的世俗性質來看,內六處與外六處接觸時生起的六識心王,雖是無形無量,但有認知色、聲、香、味、觸、法的功能,這就是心的世俗性質,它能夠明白地認知對象,不同於沒有生命之物質。所有眾生的心都有認知的功能,並依緣起而伴有不同的心所。無始以來,眾生的心有「無明」這一心所伴隨著,生起客隨煩惱,如果不去聽聞正法來修心,就會由於雜染而輪迴下去;如果經由聽聞正法來修心,就可滅除無明和客隨煩惱而不再輪迴下去。《雜阿含經》中,釋尊也說:
如嗟蘭那鳥種種雜色,我說彼心種種雜,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彼嗟蘭那鳥心種種故,其色種種。是故當善觀察,思惟於心:長夜種種〔貪欲、瞋恚、愚癡所染〕;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譬如畫師、畫師弟子,善治素地,具眾彩色,隨意圖畫種種像類。(T2,p69c,括號〔〕內的文字有補正)
此處用「素地」來代表心(心王),用種種圖畫代表種種心所,若未修心則為無明所籠罩,充滿貪欲、瞋恚、愚癡;若已修心則充滿明與智慧。無始以來,眾生之心上有無明的有漏種子存在著,要經由親近善士、聽聞正法等外緣的配合來修心,才能播下出世的無漏種子,並拔除世間的有漏種子。佛教不同的部派對心性本淨或不淨有不同的看法,《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中說:
有執心性本淨,如分別論者。彼說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彼說染污、不染污心其體無異。謂若相應煩惱未斷,名染污心,若時相應煩惱已斷,名不染心。如銅器等未除垢時,名有垢器等;若除垢已,名無垢器等:心亦如是。(T27,p140b)
以上所提的心性的「光淨」、「清淨」是何意義?一個合理的看法是將「光淨」理解為心的認知功能,這是世俗諦的性質。從異生之心修成聖弟子之心,在整個變化過程中,心的認知功能一直是光淨的:先前之心是光淨而雜染的,後來之心是光淨而解脫的。這是心性本淨的看法之一,是以心王的世俗「認知功能」來論斷。心上有無明煩惱時,稱為染污心,就像有垢的銅器;心上去除無明,呈現出明時,稱為不染心,就像去垢後呈現光澤的銅器。由此可以看出「無明」與「明」這二心所,是處於「前客」與「後客」的地位,而心王這一主人,是剎那變化的,不可執為前後是一,就像去垢前和去垢後的銅器其實都是無常而非完全相同的。先前帶染的之心與後來離染之心,其認知功能一直是光淨的,先前之心與後來之心雖有關聯,但不是完全相同,至少一個未修、一個已修,心之威力不同。不可將先前之心與後來之心視為全同。至於如何去垢?銅器上的垢有待外緣的清除,心上的無明也是如此。
對「光淨」的意義,另一個合理的看法是將「光淨」理解為心的空性、無我,這是勝義諦的性質,自性空的心上有無明時,稱為染污心;自性空的心上完全滅除無明而生明時,稱為不染心。在這勝義的看法下,眾生之心不管是染或不染,始終都是自性空的,因而一直都是「光淨」的,這是心性本淨的看法之二,是以心王的勝義性質來論斷。
從另一角度來看,由於輪迴於三界內的眾生都有無明,如果將染污心上的無明稱為「不淨」,那就會得到心性本不淨的看法,這是針對「無始無明」這一心所來論斷。
如果將「光淨」理解為心的空性、無我,那麼「明」如何滅除「無明」呢?這是由於眾生之心上的無明和明這二心所,都是依於緣起而存在,無明和明都是自性空而無我的,這是它們的勝義諦性質。如果無明的自性是實有而不空的話,那麼無明就不能被滅除。無明和明是有為法,都是世俗諦,在世俗的作用上,明是無明的對治,就像光明是黑暗的對治一樣。所以,佛教心性論的一個特色是同時掌握心的勝義和世俗二諦的性質。
若將「眾生心的認知功能」稱作佛性,那麼就會得到「眾生都有佛性」的必然結論。此處將佛性建立在心的世俗認知功能,也可以說是以「性覺」為重。但若將「性覺」強調過了頭,將此覺知之心說成在凡夫階段就具足種種功德,常恆不變,那就落入真常唯心而不符緣起的法則了。
從緣起無我的立場來看,所有眾生之心都是自性空而無我的,若將「眾生心的空性」稱作佛性,那麼就會得到「眾生都有佛性」的必然結論。此處將佛性建立在心的勝義空性,也可以說是以「性寂」為重。但若將「性寂」強調過了頭,忽視心的世俗認知功能的提升,那就有理無事。
所以,完整的佛教心性論是講求理事圓融,同時掌握了心的勝義諦和心的世俗諦。
《阿含經》中,對心性論一直掌握一個核心的看法:眾生的心是緣起而無常、無我的,絕不將這顆剎那生滅的心(意、識),執為「常、我、我所」,釋尊說: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色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少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剋,須臾不停,種種轉變,異生異滅。譬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種種變易,異生異滅。(T2, p82a)
由於心、意、識的剎那生滅,心是可以依緣而變化的。所以《阿含經》中,對心性論的看法是一方面掌握心性論的「主角」是眾生之心;一方面知道這「主角」是緣起無我而剎那生滅的。
小結:佛教心性論的主角──眾生之心,是剎那生滅的,是有為法,是依於緣起而存在的,有其功能、性質,這是世俗的一面;眾生之心是緣起而無我的,心的「無我、空、非我、非我所」是勝義的一面。由於眾生之心是緣起而有,不是完全沒有,所以不落入「斷邊」;由於眾生之心是無我、空、非我、非我所,沒有從自方獨立常存的「我」,所以不落入「常邊」;如是脫離斷、常兩邊,而處在中道,這是佛法的正見。佛教的心性論,是立足於勝義和世俗二諦,也是立足於中道,這是佛教心性論的一大特色。
三、不同的種性
輪迴於三界內的眾生,是處在生命長流的動態過程中,升降於地獄、畜生、餓鬼、人、天等五趣(或加上阿修羅成六趣)。這些尚在三界內輪迴的眾生,可以依五趣或六趣來分類,也可以依根性的不同,分成無種性和具種性二類。無種性者,內心只有世間的有漏種子,尚未具有出世的無漏種子。具種性者,已具出世的無漏種子,分成聲聞種性者、獨覺種性者、菩薩種性者(佛種性者)三類。在三界內,任何時候都有這四種種性的眾生存在著。無種性者的數量遠遠多於具種性者。這些聲聞種性者、獨覺種性者和菩薩種性者,經由修習四念處或八聖道等,最後分別證得聲聞阿羅漢、辟支佛(獨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佛),而出離了三界,所以《雜阿含經》中,釋尊說:
若比丘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未淨眾生令得清淨,已淨眾生令增光澤。何等為四?謂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如淨眾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羅漢、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如上說。(T2, p176a)
從緣起無我的立場來看,眾生尚處在無種性的階段時,就是不定種性者,經由累世佛和聖弟子的教導,有些無種性者就被薰習成三種具種性者之一,具有出世的無漏種子。由於未來有無窮的時間,無種性者有被薰習成具種性者的可能性,所以無種性者是屬於不定種性。這也表示「具種性者」不是無因而生的,而是經由緣起而有的。在緣起無我的立場下,無種性者有薰轉成聲聞種性、獨覺種性或菩薩種性的可能性;聲聞種性、獨覺種性也有薰轉成菩薩種性的可能性。若將「眾生都有轉成菩薩種性的可能性」或「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稱作佛性,那麼就會得到「眾生都有佛性」的必然結論。
佛性是佛教心性論的核心所在,以上對佛性的看法標出合理的三說,這三說只是以不同的角度來看佛性,與「緣起」並不衝突。「無種性者」只有世間的有漏種子,尚未定型;已具種性之聲聞種性、獨覺種性、菩薩種性(佛種性),分別猶如大麥種子、小麥種子、稻米種子,幾乎已定型,所以,聲聞種性、獨覺種性要轉為菩薩種性(佛種性)是不易的,這便是「究竟三乘」的基本觀點。但是若從緣起性空的觀點來看,聲聞種性、獨覺種性仍有轉為菩薩種性的可能性,這便是「究竟一乘」的觀點。
四、心識的流轉
無始以來,眾生在緣起的法則下,處在生命長流的開放系統和動態過程中,造作非福業、福業、不動業,而在三界內輪迴受苦。釋尊說: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轉。彼福行無明緣,非福行亦無明緣,非福不福行亦無明緣。是故,當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轉。(T2, p83b)
此處指出,眾生由於無明,造作了福行、非福行和非福不福行(指,不動行)。造作福行,使眾生輪轉於欲界人天、色界善趣;造作非福行,使眾生輪轉於欲界惡趣;造作不動行,使眾生輪轉於無色界天善趣,依據《法蘊足論》的解釋:
復次,《瓮喻經》中,佛作是說:「無明為緣,造福、非福及不動行。」云何福行?謂有漏善身業、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如是諸行,長夜能招可愛、可樂、可欣、可意諸異熟果,此果名福,亦名福果,以是福業異熟果故,是名福行。云何非福行?謂諸不善身業、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如是諸行,長夜能招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諸異熟果,此果名非福,亦名非福果,是非福業異熟果故,是名非福行。云何不動行?謂四無色定諸有漏善,是名不動行。(T26, p506a)
所以福行、非福行和不動行都是屬於輪迴於三界的有漏業。非福行是有漏的惡業,能招來長期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的欲界惡趣果報。福行是有漏的善業,能招來長期可愛、可樂、可欣、可意的欲界善趣或色界的果報。不動行是有漏的善業,能招來投生於四無色界的果報。眾生由無明,看不清緣起無我的事實,反而執著身心五蘊為我,造作出有漏的善、惡業,因而在三界內輪迴著。在一般世俗道德或倫理的標準來看,行善和修定的福行、不動行就很夠了,但是在佛教的標準來看,所感得的仍是三界內的果報,並未解決生死問題。
總之,無始以來,眾生在緣起的流轉法則下,由於存在著無明,看不清自己身心的無常、無我,不斷造作出福行、非福行和不動行的有漏善惡業,而一直輪迴於三界內受苦。探討心性時,若只在有漏的善惡種子上打轉,就會困在性善、性惡的衝突中,因為有漏的善惡是籠罩在無明的我執下。
五、心識的淨化
A、佛和聖弟子的教導
掌握心識的無常、無我後,接著來看心識的淨化過程,要有「明」或四念住、八聖道才能導致解脫;要獲得「明」有賴於已擁有「明」的佛和聖弟子的教導,所以除了自己的努力外,還要外力的指導,釋尊說:
於外法中,我不見一法,能令未生善法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廣,如說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諸比丘!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者,能令未生正見生,已生正見重生令增廣。如是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T2, p202a)
所以,依據緣起的法則,明或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的生起,是要透過外面善知識(指佛及聖弟子)的指導,要內外力的結合,才能使明或八聖道增廣,這是一種開放的系統。明或八聖道的向上不斷增廣,是要經過一番努力,這就是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而不是說眾生本來就具足圓滿的明或八聖道。
經由善知識的指導,使無種性者的善根逐漸成熟,成為具種性者。由於時間的無盡,凡是已具有聲聞種性、獨覺種性、菩薩種性(佛種性)的眾生,經由佛和聖弟子的教導後,各經一「有限的」長期時間後,必出三界而不再輪迴。剩下在三界內輪迴的無種性者,再經由佛和聖弟子的教導,有的又成為具種性者。證得果位者,又去指引有緣的眾生,如此傳承下去。
B、成為具種性者
什麼是解脫的種子呢?如何成為具種性者?今以聲聞種性者來說明,《大毘婆沙論》說:
善根有三種:一順福分,二順解脫分,三順決擇分。順福分善根者,謂種生人、生天種子。…順解脫分善根者,謂種決定解脫種子,因此決定得般涅槃。順決擇分善根者,謂煖、頂、忍、世第一法。(T27, p34c)
此處指出,種下「順解脫分善根」,就已具解脫的種子,一旦遇到勝緣,便有能力證得涅槃,這種種子是出世的無漏種子。無種性者就是尚未具有這種種子。《大毘婆沙論》又說:
問:此善根為聞所成?為思所成?為修所成耶?答:聞、思所成,非修所成。…問:此善根於何處起?答:於欲界起,非色、無色界,欲界中人趣起,非餘趣。…問:此善根於何時種?答:佛出世時,要有佛法方能種故。有餘師說:雖無佛法,若遇獨覺,亦能種此善根。…問:為因何事種此善根?答:或因施、或因戒、或因聞,而不決定,所以者何?意樂異故,…問:誰決定能種此順解脫分善根?答:若有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隨起少分施、戒、聞善,即能決定種此善根。若無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雖起多分施、戒、聞善,而亦不能種此善根。(T27, p35a)
此處指出,種下解脫種子的「順解脫分善根」是於欲界初起,而非色界和無色界,要有佛、佛法或獨覺之時才能種此善根,且只於欲界善趣中的人趣生起,由此顯示出佛法和人身之可貴,所以「無種性者」想要解脫輪迴,就要親近善士,再經由聽聞正法,得到聞所成慧(依他力),經由如理作意,得到思所成慧(依自力),並生起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之心,再以少分的布施、淨戒、聞善,就能決定種下「順解脫分善根」。此過程中一直配合著自力、他力,這便是一種開放的系統和動態的過程。如果沒有生起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之心,那麼根本就未種下決定解脫的種子。所以要想證得聲聞阿羅漢的果位,就必須先種下「順解脫分善根」的決定解脫種子,成為聲聞種性者。同理,要想成佛就必須先種下大悲心的決定種子,成為菩薩種性者。
以上所說的具種性者,都必定會在「有限」的時間內證得解脫,只是所用的時間長短不同而已。由此可以看出,在淨化心靈的動態過程中,「成為具種性者」是一非常重要的階段,要想證得聲聞阿羅漢、獨覺或佛陀的果位,必須先明確種下聲聞、獨覺或佛陀的無漏種子。
有關種子新薰或本有的問題,今可用上述緣起的動態過程重新理解如下:(1)由無種性薰成到剛剛「具有出世的無漏種子」,這一過程可以視為「種子新薰」;(2)剛達到「具有出世的無漏種子」這一刻,可說當下擁有「本性住種性」,權稱為「種子本有」(此人已成為具種性者);(3)具有「本性住種性」後,其後累世便不斷以「習所成種性」來成熟,從此起算,可以權稱為「種子本有並新薰」(此時無漏種子不斷增長,本性住與習所成合在一起,難以分割)。在前述諸命題下,依據緣起的還滅過程,已具種性的眾生就一步步走向心性的成熟與解脫。
C、心性的成熟、解脫
一旦成為具種性者,只要再不斷培養聞慧、思慧和修慧,就能得到解脫。依照緣起的還滅法則,無明滅而明生,就不會再造輪迴的有漏業(福行、非福行、不動行)了,《雜阿含經》中記載著:
佛告比丘:「於意云何?若不樂無明而生明,復緣彼無明作福行、非福行、無所有行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聞聖弟子,不樂無明而生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說。(T2, p83b)
非福行是黑業(惡業)。福行和無所有行(即不動行),是白業(善業)。在「無明」下所造的非福行、福行、不動行,歸屬有漏的黑白業或善惡業,這些業都會使眾生一再地流轉,得到生老病死苦。如何擺脫或超越這善惡業的束縛呢?唯有在「明」下所造的「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才能達成,《集異門足論》說:
云何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補剌拏說:「圓滿當知!若能盡黑黑異熟業思、若能盡白白異熟業思、若能盡黑白黑白異熟業思,是名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此中,不黑者,謂此業,非如不善業由不可意黑說名為黑,故名不黑。不白者,謂此業,非如有漏善業由可意白說名為白,故名不白。無異熟者,謂此業,非如前三業能感異熟,故名無異熟。業能盡諸業者,謂此業,是學思,能趣損減,所以者何?謂若學思,能趣損減,於前三業,能盡、遍盡、隨得永盡,於此義中,意說名業能盡諸業。由此故說: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T26,p398b)
此處《集異門足論》先引述佛所說的「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而後解說其意義。一般眾生在無明下所造的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黑白異熟業等三業,都是繫屬於輪迴的有漏業。只有「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是出世間的「學思」(為有學位之思心所),才能滅除有漏的善惡業,依照《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的一個解說:
一切學思,皆名能斷諸業學思,以諸學思皆能對治有漏業故。…問:諸無漏慧相應俱有皆能正斷前三種業,何故唯說無漏學思?答:思能發動諸法令斷,是故偏說。(T27, p591c)
以明為根本的無漏慧,在「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的運作下,就能滅盡「黑黑異熟業思」、「白白異熟業思」、「黑白黑白異熟業思」等三業,使未生的有漏業不生,使已生的有漏業脫離其束縛,最後得到愛盡、無欲、寂滅、涅槃。所以,佛教的心性論,在心性的淨化動態過程中,是以「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來超越世俗有漏的善惡對立。這是佛法不共之處。若以靜態的過程和封閉的系統來理解,則心性難以改變,處處與「緣起」有所衝突。
最後,將整個心性成熟、解脫的過程,用陶鍊金礦的譬喻來說明,釋尊說:
(a)如是淨心進向比丘,麤煩惱纏:惡不善業、諸惡邪見,漸斷令滅,如彼生金淘去剛石堅塊。(b)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次除〕麤垢:欲覺、恚覺、害覺,如彼生金除麤沙礫。(c)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次除細垢,謂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思惟除滅,如彼生金除去塵垢細沙黑土。(d)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有善法覺,思惟除滅,令心清淨,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其純淨。(e)復次,比丘於諸三昧,有行所持,猶如池水周匝岸持,為法所持,不得寂靜、勝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如彼金師、金師弟子,陶鍊生金,除諸垢穢、不輕、不軟、不發光澤、屈伸斷絕,不得隨意成莊嚴具。(f)復次,比丘得諸三昧,不為有行所持,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一心一意,(盡諸有漏);如鍊金師、鍊金師弟子,陶鍊生金,令其輕、軟、不斷、光澤,屈伸隨意;復次,比丘離諸覺、觀,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禪。(g)如是正受,純一清淨,離諸煩惱,柔軟真實不動,於彼彼入處,欲求作證,悉能得證;如彼金師陶鍊生金,極令輕、軟、光澤、不斷,任作何器,隨意所欲。(T2, p341b)
以上是具種性者以(a)-(g)七個階段來成熟心性,達到解脫的整個過程。此處要掌握到緣起的要點:從金礦之金,經過硬的純金,到柔軟的純金,整個緣起過程中的金,是剎那生滅而無常的,不要生起是常、是一的錯覺。同理,這顆不斷淨化的心是緣起而無常、無我的,不可執為是常、是一、是我。不可將這譬喻裡的金礦,認為前後之金完全相同,這種將之執為是常、是一的認知,就是一種無明。同樣,將一直具有認知功能的光淨心,執為是常、是一、是我,便是無明。在不斷淨化下,最後證得的果位,依「究竟三乘」的觀點,聲聞種性者、獨覺種性者和菩薩種性者(佛種性者)分別證得聲聞菩提、獨覺菩提和無上菩提。若依「究竟一乘」的觀點,聲聞種性者、獨覺種性者和菩薩種性者最後都能證得究竟圓滿的佛陀果位。
六、佛教心性論的特色
經由以上的引述,可以看出佛教心性論的獨特之處:
(1)心性論的「主角」是眾生之心(意、識),這是所有宗教所共許的,而佛教的心性論更進一步掌握一個核心的看法:這「主角」是緣起而剎那生滅的。眾生之心,是有為法,是剎那生滅的,是依於緣起而存在的,有其功能、性質,這是世俗的一面,以「性覺」為重;眾生之心是緣起而無我的,心的「無我、空、非我、非我所」是勝義的一面,以「性寂」為重。由於眾生之心是緣起而有,所以不落入「斷邊」;由於眾生之心是無我、空、非我、非我所,所以不落入「常邊」;如是脫離斷、常兩邊,而處在中道。眾生的心是緣起而無常、無我的,絕不將這顆剎那生滅的心,執為是「常」、是「我」、是「我所」,完全否定了真常之心。這是佛教心性論的一大特色,是立足於勝義和世俗二諦,也是立足於中道。
(2)眾生由無明,執著身心五蘊為我,造作出有漏的善、惡業,因而在三界內輪迴著。在一般世俗心性論的標準來看,行善和修定的福行、不動行就很夠了,但是在佛教心性論來看,如果所感得的仍是三界內的果報,就未解決問題。若只在有漏的善惡種子上打轉,就會困在性善、性惡的衝突中,因為有漏的善惡是籠罩在無明的我執下。佛教的心性論是透過緣起的還滅法則,以「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來超越世俗有漏的善惡對立。這是它的特色之一。若以靜態的過程和封閉的系統來理解,則心性難以改變,處處與「緣起」有所衝突。
(3)在淨化心靈的動態過程中,「成為具種性者」是一非常重要的階段,要想證得聲聞阿羅漢的果位,就必須先種下「順解脫分善根」的決定解脫種子,成為聲聞種性者。同理,要想證得佛陀的果位,就必須先種下大悲心的決定種子,成為菩薩種性者。這種務實的因果觀點,也是佛教心性論的特色之一。
(4)依據緣起的法則,要滅除無明,就要先播下無漏的種子,這是由外之「親近善士、聽聞正法」以及內之「如理作意」所達成。無漏種子的成熟,還要加上內之「法隨法行」才能達成。在這開放的系統和動態的心性淨化過程中,經由內外力的結合,才能使明或四念住、八聖道不斷增廣,這是要經過一番努力的,而不是說眾生本來就具足圓滿的明。這種密切結合著內外力的實踐觀點,也是佛教心性論的特色之一。
七、結語
以上引據阿含經和相關論典,來建立佛教的心性論並指出其特色,今總結本文的要點如下:
(1)無始以來,有無量眾生存在著,眾生依據緣起的流轉與還滅因緣的不同,一類是無種性者,一類是具種性者。所有這些眾生之心都具有認知的功能,這是世俗諦的性質。
(2)無始以來,眾生之心是緣起而無我,故可轉成不同種性。眾生心的無我、空性,是勝義諦的性質。
(3)在緣起的流轉法則下,眾生由於無明,造作非福業、福業、不動業,如果沒有佛和聖弟子的教導,將在三界內一直輪迴著。眾生的習性,累世未累積到達「具有出世的無漏種子」前,只是一般先天與後天二種合成的習性,此時泛稱為「無種性」。此時還沒有資格談及證得聲聞阿羅漢、獨覺阿羅漢、佛的果位。
(4)依據緣起的觀點,眾生在生命長流中,處在開放的系統和動態的過程,經由先天、後天的影響,導致種性的變化。「無種性者」由親近善士漸漸生於欲界善趣;復又長期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有的薰習出「具有出世的無漏種子」,此時稱為「具種性者」,並依其明顯的性向,分為「聲聞種性」、「獨覺種性」、「菩薩種性」;其後在緣起的還滅法則下,以法隨法行,不斷的淨化,最後分別證得聲聞阿羅漢、獨覺阿羅漢、佛的果位。證得果位者,又去指引當時有緣的眾生,使成「具種性者」,如此傳承下去。由於無種性的眾生的數目無窮,因此在三界內一直有四種根性的眾生存在著,也一直有眾生成佛。
(5)不與緣起觀起衝突的佛性有三說:一、將「眾生心的認知功能」(有別於無情之物)稱作佛性,此屬世俗諦;二、將「眾生心的空性」稱作佛性,此屬勝義諦;三、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稱作佛性。這三種都可得到「眾生都有佛性」的結論。要想淨化心靈,就要順著緣起的還滅法則,在自力、他力的配合下,薰習出「出世的無漏種子」,進而生起「明」或四念住、八聖道,在「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的運作下,才能超越有漏的善惡二元的對立,達成淨化心靈的究竟標的。
(6)佛教的佛性論,是立足於勝義和世俗二諦:一方面建立在心的世俗認知功能,一方面建立在心的勝義無我。也可以說,前者以「性覺」為重,後者以「性寂」為重。在符合佛法的緣起觀下,結合著實踐來淨化心靈,如此構成理事圓融的佛教心性論,而異於一般世間的心性論。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