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見如來的第一步
一、前 言
如來就是真理,真理不僅是一種概念而已,真理不能離開現象,真理是一切人、事、物等現象變化發展的律則,在佛法上叫做「緣起」,緣起和一切現象是「有則同時有,無則同時無」,一切現象在佛法上叫「緣生」,緣起之理與緣生之事沒有誰先誰後的問題,說「理在事先」(緣起在緣生之前),只是個人的主觀,因為離開事象,實在無「理」可說。有人說,先有人造衛星之理,
才有人造衛星之事,事實是:在人造衛星之事尚未真正發生前,人造衛星之理只是臆測,頂多也只是值得一試的一種學說,還不能
完全算是真理,因為真理與事象是一而二、二而一地不可分、分成事和理,只是為了認識的方便。從認識的角度說,緣起之理由深
刻觀察和思維實踐而來,觀察包括「六根」緣「六境」的「六識」,由六識的觸受,才有思維、分析、判斷的一連串思辨、實踐過
程,透過思辨實踐,才能契入真理,否則就只是「人造衛星」未發射成功之前的「人造衛星之理」,在人造衛星未發射成功並未成
任務之前,一切數理推敲出來的人造衛星學說,都只是懸想,換句化說,一個人在不能看清事象之所以為事象之前,緣起之理對他
而言,也只是一番懸想而已。
能徹見如來,就是能徹見事象之所以為事象,也就是說,能徹見一切事象的所以然。透過感官,人可以蒐集一切事象的資料,經過思維整理,人有能力分析和判斷出事象發展與變化的律則:無機物有無機物的律則,有機物的律則,一切有情的生命有其心理的律則,一切生命的行為意志有其業力的律則,推而廣之,修行的正見如來,也有其所以然的律則。要認識以上五種律則(無機、有機、心理、業力、修行),有一定的認識過程,佛法上稱之為五蘊:有色蘊(生理條件)與識蘊(心理條件)兩個條件,人就能進而發展和訓練受蘊(正確敏銳的感受)、想蘊(不偏不倚的思維)、行蘊(身語意遠離貪瞋痴),經過一段時日的發展和訓練,人就有能力徹見一切事象之所以然的真理,真理就是緣起之理,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如來」。
二、如來的意義
一般人常臆想如來為西遊記裡專剋孫悟空的如來佛,西遊記是一本小說體裁的寓言,寓言自有暗喻的深意,不是本文所要談的
範圍。如來有兩個主要意義:一、如果俏皮地拆字,我們可以把如來拆成「如」其本「來」,也就是說,認識任何事情(一切人、
事、物),我們要還其本來面目而不增不減地如實知見,不可以捕風捉影、加油添醋,一般人習氣上喜歡誇大所見所聞,或以一己
好惡專挑自己捕捉的事象,或則涉及知識能力不足,只能如瞎子摸象,就自己觸摸能力所及說說自己的想像,其結果當然是以訛傳
訛而無法如實知見。我們要想「如」其本「來」地知見一切事象,首先就要拿掉有色眼鏡(譬如成見),把自己的好惡暫置一旁,
其次則是加強知識能力,能力不足則有如一個不懂法律的法院記者,不可能如實報導訟案,因為新聞報導不只是如實觀察而已,報
導畚孕含客觀事象的抉擇取捨,一有取捨就涉入思維層次,沒有一定的知識能力,思維一定有偏差,偏差就不符新聞報導的忠實原
則。要拿掉心裡的有色眼鏡,必須經過「四念處」的嚴格訓練(此在「第四講」中談過),只有透過四念處的科學訓練,人才能清
楚地觀照自己的趨避,好惡與貪瞋,從而知所遠離,此遠離不是遠離人間,而是遠離貪瞋的繫著,雜阿含經一再強調「於出離如實
知」,正是此意。能對出離貪瞋有如實知見,就是捨,捨即不著一切,不著一切包括不執著煩惱生死也不執著涅槃,因此而能「離
一切諸相」,只有做到「離一切諸相」,我們才能「如」其本「來」地知見一切世間真相,才不會戴著有色眼鏡,「以色見我、以
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來的第二個意義,依經典說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真理沒有來去,也沒有生滅,真理只是如實知見,誠如禪宗惠能法師講的:「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法性就是緣起,如來就是能見緣起,能見緣起,就能如如不動地不隨境轉,不隨境轉就是「離相」,離相就是般舟三昧經說的:「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所謂來去、生滅、同異、常斷,都是走極端的繫著,此繫著的主因是貪瞋,有貪瞋所以才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滅),種種愛惡都是「主宰欲」的流露,有主宰欲就不能認識「無常」,就會「無常計常」(把不永恆的當成永恆,龍樹中論的「觀顛倒品」即是以此為主題),一旦「無常計常」,就落入有無對待的兩邊,佛告摩訶迦旃延經(雜阿含二六二經)剴切地指出:「要忠實地觀察世間之所以生,就不生無見;忠實地觀察世間之所以滅,就不生有見,離有、無二見,就是如來,就是中道。」中道就是緣起,因為只有緣起,才能不落非因計因和無因無緣的兩邊,只有正見緣起才能忠實地知見生瞇,才不會像一般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地顛倒妄想,此顛倒妄想源自對自我的欺騙,一旦能離開以自欺為本質的顛倒妄想,就能做到雜阿含經一再說的:「不取、不住(著)、不計我」,簡單地說,就是「無我」。既已無我,當然就不會妄執「我」的來去,也就沒有「我」的生滅、常斷、同異了,因為一切都是緣起,非「我」所能主宰左右。
三、要斷三死結
徹見如來的第一步,是斷除三死結。第一個死結叫「我見」,我見就是前述的自我妄執和自欺,有這種我見,就會自我中心,同時看不透自己的真正需要,自己究竟在追求什麼、逃避什麼,也摸不清楚,一切好像是做夢般,用現代心理學的名詞來說,就是弗洛伊德的「生命本能」和「快樂原則」,生命本能指貪生怕死,快樂原則指趨樂避苦,前者就貪瞋言,後者就趨避言,兩者都有強烈的下意識力量,其中又以感情、錢財、權力的繫著佔有欲最為熾盛。
自我妄執在佛法上稱為對五蘊不能「如實知見」,也就是對五蘊有誤解,人格因而肢解成五種衝突的世界:生理(色蘊)、心
理(識蘊)、感受(受蘊)、思維(想蘊)意志(行蘊),色蘊本身有「色大不調」的衝突,識蘊則有六識的好惡衝突(如眼識喜
歡的,耳識不一定喜歡,如賞心的不一定悅耳),受、想、行三願也是本身各有各的衝突,除個蘊自身衝突外,還有五蘊彼此間的
衝突,例如感情熱昏頭就是受蘊偏強、想蘊偏弱,冷漠無情則是想蘊偏強、受蘊偏弱,急躁衝動則是行蘊偏強、想蘊偏弱,一有偏
枯發展,人就無法情知無礙,就無法化痴(我見)為大智、化情(我愛)為大悲、化意(我慢)為大能,當然也就無法悲智雙運度
眾生了。
要正確了解五蘊,就要先了解人是怎麼認識外境的。認識由思維(想蘊)而來,但認識所依的資料,要靠感受(受蘊)蒐集,認識的力量要由意志(行蘊)和一定程度的身心健康(色蘊和識蘊)維持,身心健康就是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要和諧,也就是雜阿含經多次提到的「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指六根,色指六境(色聲香味觸法),六根緣六境生六識,有六識才有受蘊(感受世界)、想蘊(思維世界)和行蘊(意志世界),五蘊不可分,此正如希臘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所說:把一隻手從人的身體分開,那隻手就不再是一隻手了。人依五蘊而有認識,一個人很散亂、腦很昏沈、脈搏高速跳動或很不規則的人,是無法有清楚認識的,換句話說,他的色蘊(生理條件)和識蘊(心理條件)有了偏差,如果這個人者觀好惡太強,那也會影響這個人在識蘊上的下意識取捨,如果在識蘊這一取捨的關卡就涉入太多主觀好惡,那加上受蘊又有一關趨樂避苦的本能取捨,想蘊又有一關不良思維習慣的邏輯謬誤,這一關關下來,難保沒有無明的衝動的意志行為(行蘊),人有上述的認識過程,就難怪他無法如實知見五蘊,也免不了要有無盡的自欺和自我妄執,這就是佛法上要我們對付的第一個死結-我見。有這種我見,人就會自我本位,見樹不見
林,到處攀緣繫著,或進而家庭本位、國族本位、宗派本位,造成無數的對立衝突,人類史上有那一頁的不幸不是這樣寫下來的?
對五蘊要有正知正見,必得修四念處,遠離五蓋(貪、瞋、散亂、昏沈、疑),不再任性、恣意、耍脾氣,不以主觀好惡成見來分析事情,同時,對五蘊不宜偏估發展,也就是不可認為有健康的身心,必有健康的認識和感情世界,健康的身心只是正確認識的基本裝備,要有正確認識,還得平衡地發展感性世界(受蘊)、知性世界(想蘊)和意志世界(行蘊),後面三個世界尤為重要。能平衡發展五蘊,人的身心才不會自我鬥爭,身、口、意才能一致,才不致於說的是一回事,想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一回事,也才不會常常陷於內心的衝突矛盾而躊躇煎熬,內心掙扎越久,心越散亂、人越昏沈,壓抑或逃避又不能解決問題,於是就往往在趨避進退間做了很不妥的決擇取捨。請注意:遠離貪瞋好惡,並不是壓抑或逃避感情世界,遠離貪瞋好惡,人才能如實知見感情世界,壓抑或逃避,只會使人越來越迷糊或冷漠,結果是痴者越痴,貪瞋照舊。
五蘊裡的每一蘊都是各種條件相依相待的存在,五蘊之外,尚有六界(地水火風空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每一種存在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而滅,簡稱「緣生」,一切緣生現象皆係生滅無常,「無常」並非斷滅,因為無中不會生有,有也不會變無,所謂有無,只是變化,因變化而見生滅無常,構成認識主體的五蘊也是無常變化,人不能使之不變,倘若「無常計常」(指違反緣起的主宰欲),主宰欲就出現,有我見才有主宰欲(此有故彼有);主宰欲一生,不如意、求不得之苦就生(此生故彼生)。反之亦然,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觀五蘊無「我」,就是觀五蘊沒有一個能主宰的「我」,一切現象(包括人、事、物)都是緣生,既是緣生,就沒人能主宰,不能主宰卻以為能主宰,就是「我見」,有這種見解就會「非因計因」、「非常計常」地墮入無窮無盡的顛倒執著,有這種顛倒知見,就不能徹見如來。因此,徹見如來所斷的第一死結就是斷我見。
斷我見,就能得「緣起見」,又稱「如來見」,有緣起見才能見緣起,緣起與如來是同義詞。要見緣起,必須修緣起觀,要修緣起觀,必先斷「戒禁取見」。所謂「戒禁取」,指的是一切沒有意義的信仰與修行,例如不食人間煙火、終身不語、用火燒身、寒冬睡寒冰等。修行要在日常的身、口、意和人際關係上修,不吃飯菜,那裡會有力氣做事;終身不語,如何能自覺覺他、自度度人;行為、語言、思維要一致地無染無著,才是修行,無染無著不是遠離行為、語言、思維,要遠離的是貪瞋痴,不是日常生活不可離的行為、語言和思維。用火燒身、寒冬睡寒冰,頂多是意志的鍛鍊,但人不光是活在意志世界而已,人還有感情世界與思維世界,這兩個世界不是以火燒身、寒冬睡冰所能解決,八正道由正見(斷我見)開始,其次就是思維、語言、行為(意志)等生命世界的修行,離開思維(意)、語言(語)、行為(身),還有什麼好修的?修行是「於食斷食、於慢斷慢、於愛斷愛」(參見雜阿含五六四經),有此三斷,就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參見六祖壇經機緣品第七),在纏(世間)而不染(世間),才是真修行。
斷「戒禁取見」,就能分別方便與究竟,永不顛倒。方便指修定法門,包括拜佛、念佛、四禪、三密相應等,究竟指緣起觀,依緣起性空而見如來法身。如來法身就是一切現象的所以然,不是任何神秘不可知不可說的存在,把如來法身說成神秘不可知不可說,只是自己無明妄想的流露。如來法身是每人每天日常經驗的因緣法則,生死在此,涅槃也在此,離開日常經驗,沒有涅槃可言。能斷戒禁取見,就能修緣起觀,要修緣起觀成就,還得斷第三個死結|疑。疑是對佛、法、僧三寶的狐疑,對三寶有狐疑,就不能修證三寶,不能修證三寶,就不能成就三寶,三寶不成就,佛法就無從流行人間。什麼是佛,能破迷啟悟的見聞覺知,就是佛,禪宗惠能說:「六根雖有見聞覺知,卻不染萬境」,「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根門,於六塵(即六境)中無染無雜」,無染無雜則心如虛空,心如虛空就是雜阿含三九經講的:「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自覺涅槃。」此無住、無取、無著的自覺涅槃就是佛。什麼是法?即以緣起、四諦為主體的三十七解脫道,此解脫道由「淨本心」遠離主觀成見的好惡開始,然後守護六根,「使六識出六根門」,於六塵中無趨無避,再內觀何去何從與趨避好惡,緣此則能修「四念處」、「七覺」、「四神足」(進而修四禪)、「五根」、「八正道」、「四正勤」(即禪宗惠能提倡的無相懺悔)、「五力」,以上統稱原始佛教的「三十七道品」,也就是三寶的法。什麼是僧?僧是僧伽團體的簡稱,僧在雜阿含經裡是不分在家人、出家人的,不論是在家人
、出家人,只要依法修行,具足正見,證入「向初果」(考進初果的先修班),參加四雙八輩的賢聖團體,就是僧團的一員,四雙八輩包括向初果、初果、向二果、二果、向三果、三果、向四果、四果。南傳巴利文原典包括中部、長部、增支部也有相同定義,可見原始佛教裡對出家、在家團體都稱為僧團,是相當一致的看法,只要具足「向初果」以上的條件,就是三寶之一。為適應當時專業修行人的風氣,僧團才分成出家僧和在家僧,律藏(音譯為毘奈耶)主要就是為出家僧而成立,但就僧團的事理而言,在家僧一樣需要組織律則,有共同訂定和共同遵守的法規律則,大家才能「戒和同行」(群策群力)、「利和同均」(分工合作),也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然後彼此才能在行為上「身和同住」、語言上「語和無諍」、思維上「意和同悅」,如此就能互相討論照
顧、策勉提攜,對積非成是、似是而非的見解就不再堅持執著,對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佔有欲也能不再做繭自縛,從而透過「一白三羯磨」(一次報告、三讀通過的會議程序)的不斷學習,每個人的經驗世界可以無止盡地充實,智慧就任運而生,弘法濟生的能力也一日比一日具足,如此一來,佛法就能逐日流行普及。對以上所談,能深刻知見而徹底斷盡對三寶的狐疑,就是斷除第三個死結。
四、結 論
能斷這三個死結,繫縛煩惱的源頭就不見了,此有如禪宗喜歡講的「樹倒籐枯」,此籐是依樹而生,樹既倒,籐枯已屬必然。能斷這三種死結,在雜阿含經叫做「初果」(成就佛或阿羅漢的第一階段)。小品般若波羅密經卷一有一種奇怪的講法,說初果已「入正位」,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所以不可能發無上菩提心,也就是說不可能成佛,這種怪異的邏輯促使傳統佛學者以為成阿羅漢就不能成佛,只有菩薩不「入正位」、不離生死,才能成佛。事實上,佛也是阿羅漢,如果阿羅漢不能成佛,那如來十個稱謂中怎會包括「阿羅漢」(音譯成「阿訶」)呢 由此可見:說「入正位」的初果,就不能成佛,在邏輯上完全無法成立。造成這種誤解還有一個歷史背景,一般人以為佛陀當年弘法,相當地牽就當時流行的厭世沙門風氣;事實上,佛陀一開始就
教導「中道」,既反對「心著欲境」的婆羅門習氣,也反對「自苦其身而求出離」的沙門習氣,所以雜阿含二八二經說:「要修如來,就得厭、不厭俱離」,二五二經也說:「於可念六境不起緣著,於不可念六境不起瞋恚。」不貪著也不瞋恚,就是「厭、不厭俱離。」此中那有所謂厭離生死?說證初果最多有七次生死,重點在強調煩惱繫縛的後續力最多會再持續七次生死,並非指修證初果的人厭離生死,因為有厭離,必有瞋恚,有瞋恚就不能於貪瞋痴等「出離如實知」,不能於「出離如實知」,又如何能不落常斷、有無等二邊而正見如來?小品般若波羅密經的編集人認為阿羅漢厭離生死而好入深定,這不正如說阿羅漢貪深定、瞋生死?貪深定,瞋生死,絕不能證阿羅漢,而且連初果的門也尚未摸著哩﹗
小品般若波羅密的編輯人對初果有很多誤解,他們以為初果(乃至阿羅漢)是「斷諸相」而「取涅槃」,他們標榜自己為「不取涅槃」、「觀空而不證空」,事實上,初果並不偏好「深定」,也不會取著涅槃,因為初果已見聖諦法身,所以能「無住、無取也無著」地「自覺涅槃」,涅槃是不能取的,如果以為初果對涅槃取「有」相或取「無」相,那是對原始佛教的無知,也是對初果的無證,真正有正見的菩薩,必已證入初果,一味標榜自己願生生世世做菩薩,與對生命的取著有何兩樣,修行的根本要領在不取不捨、精進不放逸,此中那會有「今是學時,非是證時」的兩難困境,只要是自覺涅槃,就沒有所謂生死與涅槃的對立,也沒有生滅、來去,又何來斷生死的問題,誤以為雜阿含經一再講的「我生已盡」就是證實際、「墮」小乘,是不能徹見如來的。所謂「我
生已盡」指的是貪瞋痴斷盡無餘,非因厭離生死而斷貪瞋痴,是為了出離繫著才斷貪瞋痴,斷貪、瞋、痴是三解脫門的「無願三昧」、或稱「無所有三昧」,此三昧並非「身斷諸相」,此三昧只是「自知不受後有」的自覺涅槃,涅槃是三解脫門的「無相三昧」,並非有個「無相」可取,如果對三解脫門和斷三死結不能忠實知見,則對初果就會有戲論式的知見。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