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远离烦恼,法喜充满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法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坦白说我对禅修是压根儿一点都没有兴趣的,理由是:
  1.不懂、没兴趣的事,就如同吸进灰尘一般,令人窒息。
  2. 怕走火入魔,南北传的禅修方法,目前在台湾十分盛行,而各宗各派的学说,多得令人眼花撩乱,无所适从。
  3. 懒得背一大筐名相,尤其中国的祖师禅、参话头都令我十分的却步。
  4. 腿子不行,不耐久坐。
  基于上述几个理由,自然使我与禅修成了‘绝缘体’。而这次所以会参加弘誓学院举办的禅修营,纯属意外事件,起初只想来听暑期的研究课程,由昭慧法师所主讲的‘阿含经讲座’,但因旁人的鼓吹及怂恿,于是在盛情难却之下,勉为其难报了名。因为两个课程日期是接连着的,好吧!那就把它当做上‘阿含经讲座’的附加价值。
  但参加了这次禅七之后,才发觉其实禅修也没那么神秘、难懂,于是打破了过去刻板的印象,也解除了心理的障碍,进而对禅修产生了极高度的兴趣,也由于这个观念的转折,给了我一个很大启示,让我重新检视:凡事无需抱持悲观,一切都有转变的可能。趁着今天刚出堂记忆犹新,随即写下禅七感言,做为一点回响:
  1.搭衣禅修:僧众搭着袈裟禅修,也算是恪遵佛制,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皆是修行,而心一安静,威仪详序,自可摄受人。
  2.坐具不限:禅堂没有特别限制坐垫款式,也可以自备坐垫,完全视禅修者所需,一切以自己的坐姿舒适为原则。
  3.香别安排:坐香时间的安排长短适宜,对初学者而言,每一支香之间有个休息时段,可经行或舒展筋骨,而对老参来说,可以连香继续用功,不受时间限制。
  4.小参解惑:每人都固定安排有小参时间,禅师针对每个禅修者的身心状况,给予适时指导,七天后每个人都有明显的进步。
  5.自律自治:禅堂并未设置‘纠察’一职来管规矩,大众随钟板讯号作息,采取自动自发、自律自治的方式领众。
  6.女众禅师:首次看到由比丘尼主持的禅七,真是令人刮目相看,禅师对禅法、义理的深研,毫不逊色于比丘,着实为女众扬眉吐气,这也印证了一点:修行不是在形象上树立了什么,而是实质上究竟完成了什么。
  7.说法特色:禅师所教导的禅修方法,浅显易懂又容易学,尤其开示内容不谈玄说妙,完全揭开了禅修的神秘面纱,加上禅师妙语如珠,善于说喻,老少全听得懂,而学员对于几个禅修方法都能用得上功,自然欢喜,愿意信受奉行。
  8.与佛同在:禅师以《阿含经》为说法依据,而每日的晨诵,摘自《阿含经》的一两则经文,先读诵过后,再讲解经文的涵义。《阿含经》记载着佛陀对弟子们的殷勤教授、教诫,因此引文听来倍感亲切,犹如释尊现前。
  9.轻松学习:禅修原来也可以是:喜悦的、无压力、快乐的、轻松的、安全的、令人充满自信的学习。
  另外还有一个特别值得一提的事,也很令我感动:在禅修期间,有好几次,赫然见到昭慧法师的身影,也坐在禅堂的一个角落,跟我们一起用功。而每晚开示时间,只要法师有空,也会随众搭衣进堂去听开示。学生坐在台上说法,而老师搭衣坐在台下聆听,(因为性广法师是昭慧法师的得意门生之一)这倒是难得一见。于是我注意看:主讲者会不会因此而有凸槌现象?因为换成一般人,就会紧张而演出失常,但我发觉禅师依然神态自若,仿佛视而不见,完全没有因老师的存在而影响说法的品质,可见老师没有给学生太大的压力。
  出堂后,有机会碰到昭慧法师,我问道:‘您怎么也需要去听讲呢?’她谦虚的说:‘就禅观方面,性广法师比我懂,所以也是我的老师’这让我想起佛教古德有一则‘大小乘互为师’的美谈,如今在此完全呈现。
  从这些小地方可看出昭慧法师的胸怀度量及虚怀若谷,才能让学生随其兴趣而任其挥洒。社会上有许多人,看别人有成就或事业顺利,难免眼红,只有二种人例外:一是父母看子女,二是老师看学生,不但不嫉妒,而且感到很光荣。法师善于为佛教培育僧材,而所教导的门生,个个出类拔萃,也各领佛教一片疆土,真是由衷感恩及敬佩,因此也不得不顺带一提。
  另有几个建言可供主办单位参考:
  1.参加禅修的在家居士应着修道服,以求服装整齐、舒适。
  2.过堂后,碗筷可由同学轮流出坡清洗,可节约用水量。
  3.希望能定期举办禅修营,因现代人太需要学习情绪管理,一年可以考虑举办两次——暑期、寒假各一梯次,等一段时间再分为初阶、进阶课程,以方便老师教授。
  4.手机应严格规定不准带进禅堂,有学员的手机在禅坐时间突然响起,也有人利用一支香休息时间打电话,如此不但干扰自己的修持,也干扰到他人。
  由于禅七期间不可以写笔记,不可多思惟,匆匆写就,全凭记忆跟深刻印象,所以难免会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挂一漏万的情事。七天下来,对于纯净的佛陀教法与禅观修行,有了深刻的体悟,并且法喜充满,所以愿分享与诸同参。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