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执着于功名的痴迷之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薛晶晶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功名历来是中国文人所追求的。可以说,建功立业是每一个有理想的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则是学有所成,将来在社会上有所成就。但追求功名有时缚束了人,并引向涤涤的痛苦与忧患。这与佛家的生命超越境界大异其趣。
  佛家生命超越所趋往的境界,是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境界,是心性清净,生命意志静寂的境界。佛家看来,超越必须是解脱,是痛苦和烦恼的彻底解脱。
  人们沉溺挣扎于追求功名之中不知自拔,不能自拔,不愿自拔,关键在于人们把名这一生目标看得重逾泰山,弥足珍贵。在佛家看来,这恰是世俗之人最大的愚痴。以佛家的尺度衡量,既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万物本空,名又岂能是实?名不过是一种符号,而以名称呼的个性生命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偶然生成品,生命死亡,也就是构成生命的条件已经消失,并不由名决定,名是虚的,更何况,追求和渴望生命不朽,应该有一个价值前提,即活着就是快乐。但尘世生活却是诸苦汇集的无边苦海,而对名和不朽的追求,是将人陷入深深的忧迷和痛苦,因而对名和不朽的追求,实在是对人生本相的无知,实在是极大的虚玄,缺乏实际的价值基础。所以佛家认为为了追逐功名而忧患忙碌实在不值,主张抛弃功名思想。
  然而就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而言,纵然出家为僧有千般好处,追求功名有万种不足,但绝大多数社会中人是不可能真的出家去寻求闲适清净之乐的,该忙碌的依然要忙碌,该追求的依然要追求。那么,依佛家的思想,又该如何来消除追求功名者的焦虑痛苦呢?这就是禅宗所主张的身在红尘心要净,以随缘任运的态度对待功名,做到“生心无著”。就是要做到虽在追求功名,却不要固执于功名成就这一具体目标,不要把名当成终极目标,被功名思想所束缚和限囿,有所挂碍;而是要以超然的态度对待功名,把追求功名作为随缘任运地认识人生和生命意义及发挥自己自然本性的一种方式,而不在乎追求的结果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这样,人虽在红尘中奔忙,心却是清净闲谤的,不会因成败得失而痛苦烦恼,不会因企盼等待而焦虑忧患。
  佛家这样以心的无束缚著来超越功名思想,消解人生烦恼的智慧,对人的身心调节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当今社会中的人,无一例的不受着各方各面给予的压力,因此,人们的心境基本上都比较浮躁,对于功名的追求也愈加强烈,但是,人的追求未必都能顺利实现,而实现不了的往往居多,这种使人们陷入一种忧患与痛苦之中,身心处于不愉快的状态之中。如果能够接受一些佛家思想,对功名看得淡薄一些,也许自己的心境会平和一些,生活得会轻松一些。
  我觉得自己上了佛教文化导论这门课,收获了很多。虽然在知识的接受方面可能是很有限的,但是我学会了调整心态。佛家那种笑对一切,达观豁达的心态深深地感染了我。虽然,我做不到彻底完全地清静无求,但是我学到了豁达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努力了,也就没有什么后悔和遗憾的,不重结果,只重过程。问心无愧就是最好。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