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日本佛教>>正文内容

日本畫聖「雪舟」名號由來及元代高僧楚石梵琦與日僧之交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日本雪舟的中國緣
  1. 日本赤浜小田氏和相國寺「揚知客」
  一九五六年奧地利維也納世界和平大會,推選出十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一位就是日本古代畫家雪舟。日本應永二十七年(一四二○年)本州備中(今岡山縣總社市)赤浜村小田氏家中誕生了這位日本文化史上的新星。可是由於出身貧寒,十二歲時父母把他送到本州井山寶福寺當小沙彌,由於喜歡繪畫的天性誤了誦經,受老和尚責罰,他用淚水畫成了活靈靈老鼠,感動了老和尚,允准他兼習禪,又畫圖、寫字。成年之後到了京都名剎相國寺,學禪於春林周藤,習書畫於周文和如拙。
  由於相國寺是幕府冊定仿中國宋元的「五山十剎」之一,有八百位禪僧。他有機會大量接觸從中國傳來的繪畫和書法,其中南宋時代畫家揚無咎(楊補之)的品格和畫風深受其崇慕,於是他以「等揚」為自己的號。由於僧職為知客,於是以「揚知客」自稱。
  相國寺與東福寺同在日本「五山十剎」之列,東福寺收藏更多的宋元書畫,揚知客除了習禪之外致力於研習宋元畫理。日本《本朝畫史》⑴稱,僧等揚,不知世姓,自書畫後曰:「日本禪人等揚筆」,有二印,一曰「等揚」,一曰:「拙宗」。這位始露頭角的揚知客,當時已四十歲出零了。
  2.嘉禾天寧楚石寫「雪舟」
  日本寬正三年(一四六二年)已經頗有名氣的相國寺「揚知客」,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見到了「嘉禾天寧楚石」為濟知客書寫的「雪舟」墨跡。揚知客似有所悟,請教於相國寺鹿苑院住持僧錄司龍崗真圭。龍崗真圭為等揚作了「雪舟二字說」。他認為中國禪僧楚石梵琦德高望重,為日本求法僧濟知客書寫的「雪舟」二字含義深厚,自然生態永無靜止。早有唐人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無窮禪意,又有晉王羲之為王子猷書「溪雪乘舟」的幽絕詩境,皆是講雪景、皆舟船之意,但遠不止於此。
  等揚在龍崗真圭開導下被「雪淨舟動、心得手應」的禪學哲理所感悟,以「雪舟」作為自己的終生名號,以「雪舟」作為禪學和畫意的終生探求,更堅定了向中國尋源問流的決心。龍崗真圭的「雪舟二字說」全文如下(原文漢字):
  浮屠氏諱楊,以能畫與縉紳庶士之輩遊,亦好集昔賢墨妙。得楚石老人所書「雪舟」二大字以寶之,遂自號雪舟,俾予作說。峻拒弗憶,昨又來之,乃告焉曰:夫雪者遍周於器世界,表裏純淨,如玉壺之不受一塵也。似舟之泛泛在水,以南以北以東以西,恒動弗止,杙而維之亦靜也。譬之一心,雪之純淨不塵者,心真如之體也;舟之恒動亦靜者,心生滅之用也。子其只麼參去而後,得之心以命之筆也,則所畫增進矣。它日人皆議曰,今也子所畫者心畫也。畫有神品,有妙品,神且妙也矣哉。若或(手+鹿)柳柳州孤舟釣雪之句,王子猷溪雪乘舟之故事,以詰予說,予其痛斥之,何也?夏蟲不可語冰。鹿苑龍崗老衲書。⑵
  3.日本畫聖雪舟的成名之路
  小田氏等揚、揚知客從四十七歲起始以「雪舟」為號。為了達到尋訪真諦,到中國尋源探流的目的,雪舟等揚在西海岸的山口港邊的寺庵中足足等待了四年的西渡機會,終於在明成化三年(一四六七年)九月,東北風起時,隨第二批遣明使團五艘大舶,經七晝夜風波在寧波三江口來遠亭登陸,同行的了庵桂悟和杏夫良心後來為他寫了回憶錄。寧波官府對於雪舟等揚及其他隨行特殊關照,住進了嘉賓館,委派了徐璉為陪貢和翻譯,在寧波等候入京批件的二個月期間,雪舟等揚朝拜了他的禪門歷代祖師的祖庭天童禪寺、阿育王寺、雪竇寺等。天童禪寺被雪舟的禪學和畫藝感動,榮聘為「禪班第一座」。
  雪舟在寧波期間結識了一大批明州文士和畫家,其中有著名的畫家金湜和豐坊。他畫下了寧波府附近的山水風光,如《育王山圖》、《鎮海口圖》、《四季山水圖》《寧波府圖》等。接到北京的敕命後,從浙東運河入京,又畫下了紹興府、杭州西湖、太湖、蘇州、鎮海等,後來又畫成了十餘米長卷《唐山勝景圖》。在北京,他受邀為禮部姚尚書畫了大幅壁畫,極受器重,明憲宗賜「天童第一座」。在他下榻的會同館又結識寧波籍畫師詹仲和。他在北京能自由出入皇家畫院,跟李在、長有聲學「設色之旨和破墨之法」。入秋返回寧波時,因季風已過,只能翌年二月,西南風起時,才離開滋養他禪學和畫藝更成熟的這塊土地,一路陪同近二年的徐璉書詩贈道:
  家住蓬萊弱水灣,丰姿瀟灑出塵寰。
  久聞詞賦超方外,勝有丹青落世間。
  鷲嶺千層飛錫去,鯨波萬里踏杯還。
  懸知別後想思處,月在中天雲在山。
  成化五年仲夏
  雪舟在晚年,為避開城市的喧鬧,隱居在豐後和山口的山水幽佳處,命自己的畫齋為「天開圖畫樓」,乃取自宋代書畫家黃庭堅「天開圖畫即江山」之句。他在那裏依舊穿著禪衣,留下數百件作品。其中《山水長卷》長達十五.六米,成為日本美術史上最長的畫卷,在這幅巨作的尾部,自豪地寫上「文明十八年(一四八六年)嘉平日天童第一座雪舟叟等揚六十有七歲筆受。」
  中國明代正德元年(日本永正三年,西元一五○六年)雪舟等揚長眠在益田市東光寺大喜庵,時年八十七歲,後人為他樹立的銅像面朝西方,那裏曾是他生前向往、深造和成名的源流所在!
  日本文化史對於成名之後的雪舟評價為「日本水墨畫始祖」、中國出版的《簡明日本百科全書》將雪舟列為日本「著名人物」,稱「日本山水花鳥畫集大成者」,「被尊為畫聖」⑶。
  ?楚石梵琦與日本僧人
  1.嘉禾楚石振興天寧
  嘉禾,是古浙江嘉興府別名,宋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年)敕賜「嘉禾郡」,因三國時代此地生長嘉禾而名。嘉禾天寧寺名僧楚石梵琦,俗姓朱,父名杲,四明象山籍(今屬寧波市),母張氏,夢日墜懷而生男,時在元代元貞二年。四歲父母雙亡,由祖母教以《論語》、《孟子》,六歲善對,七歲善書,九歲隨親屬渡海,海鹽天寧訥翁謨公授以經業,又依族祖晉翁詢公於湖州崇恩寺;十六歲杭州昭慶寺受戒,是時文采炳蔚,徑山、天童、淨慈等諸名剎欲招之;年二十,仍回崇恩。聞徑山元叟道望,前往參拜於座下,應詔為元英宗書大藏,甲子(一三二四年)仍回徑山,受元叟印可,為第二座。
  元泰定末(一三二八年)楚石奉詔主海鹽天寧永祚,建千佛閣、鎮海塔。四十九歲時兼杭州報國寺、嘉興本覺寺住持,元帝賜「佛日普光慧辯禪師」。六十一歲時兵荒馬亂,千佛閣被拆毀。六十四歲時梵琦隱退於寺西「西齋」,專事念佛、著作。六十八歲時再挑重擔,住持天寧,以老弱殘驅,力主修復毀壞的鎮海塔。明代建國,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七十三歲的楚石梵琦應朱元璋詔召赴蔣山說法,七十五歲圓寂於京城天界寺,建舍利塔於天寧西齋。楚石梵琦留下了《語錄》二十卷、《六會語錄》、《西齋淨土詩》、《慈氏上生偈》、《北遊集》、《鳳山集》、《西齋集》等詩文及佛學著作,有的傳入日本,而為日本求法僧濟知客書寫的「雪舟」二字。時在楚石梵琦入主天寧之後(一三二八年至一三六八年)到元代滅亡期間,也即天寧永祚的振興之時。
  2.慕名天寧的東瀛名僧
  元代初年(一二七八年)日元戰爭的「弘安之役」,數十萬元軍喪生日本海,但在十餘年之後,元代淡忘昔年的創痛,日元之間的海途往來開始活躍,自一二九五年至元末的一三六八年,入元的日本求法僧據《日中文化交流史》的數位,知名的有二百二十人⑷。入元僧都是由精通漢文的學問僧在幕府允准下由民間船舶往返的,巡曆地域已超出南宋冊定的「五山十剎」。其中如「嘉興的天寧」。⑷據該書記載:「天寧。宋英宗治平(一○六四年至一○六七年)創建,紹興九年(一一三九年)宋高宗詔天下各州郡設置報恩光孝禪寺之一,因楚石梵琦住此寺,所以日僧東林友丘、約庵德久、寰中元志、無我省悟等都曾來此住過。」
  據海鹽鮑翔麟先生統計,在楚石《六會語錄》中,贈與日本僧詩偈二十八首,高麗僧四首,列名三十位,其中默庵淵、成藏主、世首座、東藏主、易上人、春(少林如春)待者、志待者等,在日本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中有記。而該書中還有一批日本學問僧也都朝拜過天甯楚石,如古劍妙快(正平三年)、大嶽妙積(正平)、大功績(正平五年向楚石求贊)、信中自敬、日光岩、斥然中端(正平末)、無文元選(正平五年回日本)。
  由於天寧楚石「師道化所被海內外,高麗、日本學者尤欽慕焉。」於是有的本人無緣前來交流,只能委託入元僧代勞。如日本《空華日工集》⑷記載,入元僧偶有攜帶義堂周信(日本名僧)的詩稿到嘉興天寧寺,楚石梵琦看到後讚歎道:「不意日本有此郎耶,明人皆雲,疑是中國人,寓其人者之作也。」因此,在日本收藏署有「天寧楚石」的《月堂宗規語錄跋》、《竺仙梵仙和尚語彙錄跋》、撰《高山照禪師塔銘》等。而高山照禪師是入元參拜楚石梵琦的約庵德久之師,日本正平年間,約庵入天寧拜請楚石為高山禪師作塔銘,不幸的是約庵病死(於海鹽),所幸的是約庵的遺書和楚石的塔銘由約庵的侍者日光岩禪師帶到了日本。
  在數十位入天寧求學的日本學問僧之中,楚石梵琦為「濟知客」題寫「雪舟」二大字,日本資料⑷認為濟知客入元也是正平年間,而先於濟知客入元的名僧德舟鐵濟在正中年(一三二四年)入元,一三三九年回日本,在元十五年,元順宗賜號圓通大師。在濟知客入元時,德舟有《送濟知客遊元》詩。楚石梵琦題寫的「雪舟」橫寫二大字,紙豎一.六尺、橫二.四九尺,原件今藏日本山口崇福寺,落款為「嘉禾天甯住山楚石為濟知客書」十三字,原有的印鑒有「釋氏梵琦」、「楚石」及「如幻三昧」三印在落款左右可能是元和九年(一六二三年)裝裱時書跋。
  「雪舟」——雪淨舟動,中國天寧楚石梵琦有意無意間題寫的文字,竟鑄成了一位日本文化史上,最受日本人民崇敬的禪師和畫師,一顆永遠閃耀光輝的星座。
  注釋:
  ⑴《本朝畫史》日本狩野永納(一六三四年至一六九七年)編。
  ⑵全文漢文,錄日本《雪舟》畫冊,二○○二年,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等編。
  ⑶《簡明日本百科全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八月版。
  ⑷《日中文化交流史》日本木宮泰彥著,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年版。
  ⑸日本正平年間,即西元一三四六年至一三六九年,共二十四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