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御笔写经考
清代皇帝写经述略
一、写经的目的
紫金城养心殿的西部,有一间斗室小屋,称为三希堂,内藏三件古代珍稀墨宝: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与三希堂相对称的东部一间小屋,是清乾隆皇帝称为“明窗”的地方。清代从雍正皇帝开始,每年的岁末,都要举行一个庄重的封笔仪式,然后在旧年、新年之交的元旦子时,举行一个隆重而肃穆的典礼,称为明窗开笔。红漆戗金的案桌上摆放著御用的金瓯,瓯内注入屠苏;一支玉烛竖立著,皇帝正襟危坐,手握万年青管的毛笔,运气凝神,用朱笔写“福”字,再用墨笔书写吉祥语,以此祈求一年的平安顺遂,政通人和。书写“福”字和吉祥语之外,清帝在元旦这天,还要端坐窗前,沐浴薰香之后,静心地书写《心经》一册。
写经是相对于刻本而言的,就是抄写经书。清代皇帝御笔写经,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共约三千部,其中以佛经为主,约二千余部。清帝在宫中的写经活动,是从康熙皇帝玄烨开始的,而做得最郑重其事的,是乾隆皇帝弘历。这批写经一直藏于深宫,系宫廷密藏孤本,从未昭示于海内外。
清帝写经是用泥金或墨笔写成的,间或用朱笔,书写在玉板、蜡笺、磁青笺、石兰笺、素绫、丝绢、藏经纸、菩提叶等特殊材料上;经册的卷前、卷末绘有泥金或白描佛像,经页内绘有精美的手印、法像和修炼图;经册内钤盖有清代各朝皇帝的专用藏书章和鉴赏章;经册的书衣、书套,大都是用名贵的紫檀、香檀等嵌以珍宝、玉石精制而成,有的再外裹绣绘云龙图案的锦、缎包袱。这批写经完成于宫中,带有鲜明的皇宫特色,每一不写经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清帝写经,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需要:其一是政治上的需要;清帝尊奉儒家,礼重佛、道、揉儒、释、道与一炉,三教合一,以政教合一来巩固政权,维护统治。其二是宫廷的需要;宫廷中每年的万寿节、千秋节和年节。皇帝以写经祈福。其三是个人的需要;政务繁忙,皇帝在万几余暇,以写经修养身心,从智慧如海的经藏中寻求心灵的安宁..。
儒、释、道三级合一,服务于治道,在这一方面乾隆皇帝弘历的态度更为明确。弘历说:“盖法王人王,有世出世间之异,而居尊御极,其理则同。”弘历关于佛教方面的诗文著述甚丰,他在位期间弘扬伟法方面最大的盛事便是译刻佛经。清宫藏经馆始设于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大臣们奉旨雕刻梵夹藏经,在明《北藏》的基础上历时四年完成一部佛典丛书,名为《龙藏》。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年),弘历命大臣把汉文藏经译成满文藏经,历时十八年,完成《国语大藏》。
清帝抄写佛经,基本上是政务之余的闲暇时光,从容抄写,是修身养性,绝不会采用寺僧的苦修之法。除了年节时清帝书写“福”字和吉祥语会偶尔赐赏宫眷、近侍、大臣外,清帝的写经是从不出示或赐赏与人的,而是由内府装裱成册后,收藏于宫中。清帝写经表面上与政务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事实上却是极微妙、极上乘的驾驭之道。如在信奉佛教的蒙、藏地区,清帝用此道就很有效地笼络了蒙、藏统治者;清帝常借此与活佛、喇嘛、国师、高僧探究佛法、研习佛经;尤其是乾隆皇帝,常就经书中深奥而难解的经咒问教于活佛、国师,一同校正错舛,这一切,对于巩固蒙、藏统治,无疑是十分有益而有效的。
二、写经的时间
清代皇帝写经,在时间上大体有规律可循,通常集中在三个时间段抄写:一是万寿节、千秋节,二是宫廷年节,三是佛、道节日。
自唐玄宗以后中国皇帝的生日一直是历代宫廷中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与元旦、冬至并重,合称宫廷三大节。帝诞日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称谓:唐时称为千秋节、天长节、庆成节、宋时称为长春节、寿宁节、寿圣节、天宁节,元时称名圣节等,到明、清时期、才统一称为万寿节,而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的生日则统称为千秋节。清代皇帝寿典繁盛规模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尤其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六十寿典和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八十寿典,更是盛况空前。仅康熙皇帝的万寿盛典图就长达二十余丈,而乾隆皇帝的万寿长图则多达一百数十页..。
康熙皇帝玄烨在太皇太后生日那天总要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孝敬,其中之一便是抄写佛经为她祈福祝寿。他是清帝中第一位在太后千秋节写经祈福的皇帝。即使是在太皇太后去世后,玄烨也要在这一天为她写经以寄托哀思。康熙二十六年(一六八七年),太皇太后去世,玄烨便将自己的孝敬转而倾注到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身上。她和太皇太后都是科尔沁蒙古人,当年由太皇太后作主将她选聘为顺治帝皇后。皇太后六十大寿时,玄烨亲书《万寿无酵赋》进献皇太后,并奉上佛像、珊瑚、东珠等为她祝寿,还吩咐御膳房用一万粒米做成寿宴献给皇太后,称为万国玉粒饭宴。
清乾隆皇帝弘历二十五岁即皇帝位。从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至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年),每年的元旦和四月八日浴佛节,弘历均无例外地抄写《心经》一部,从未间断。元旦日写经经册是在磁青笺或经纸上墨书经文,红地织金丝彩锦织“卍”字、“寿”字,云龙纹书套,泥金框栏内泥金楷书“御笔心经乾隆元年丙辰元旦沐手敬书”等字。浴佛日写经经册系经纸墨笔楷书写本,卷前是磁青笺白描佛像,泥金框栏内泥金书“御笔心经乾隆癸巳浴佛日”等字,卷末泥金书“乾隆三十九年浴佛日御笔”,红地织锦书衣、书套、黑地织锦白花包袱,袱上系黑地织锦花带。
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年)以后,花甲高龄的弘历用更多的时间写经:每月的朔日(初一)、望日(十五)、浴佛日、八月十三日生日以及宫中年节,都要写《心经》一册。如乾隆四十年墨笔《心经》,蚕茧纸墨笔楷书写本;卷前为泥金大士像,磁青笺上泥金框栏内泥金楷书“御笔心经乾隆乙未元旦”;卷末为泥金韦驮像,泥金书“乾隆四十年乙未元旦沐手敬书”;绿地织金丝织锦书衣、书套,外裹绿地织锦云龙纹包袱。弘历在经册中写道:“乾隆乙未元旦,为予践阼之四十年,而予岁亦六十有五,爰遵皇祖例,于每月朔、望、书《心经》一部。”
三、写经的内容
中国的汉文佛经典籍卷轶浩繁。清帝所抄写的佛经选择的是佛经中的部分经典,内容上主要是智慧、修持、觉悟、真如类的典籍,包括《般若经》、《心经》、《金刚经》、《法华经》、《圆觉经》等,基本上都是大乘佛教所尊奉的经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被认为是大乘般若类经典中最短的一部经,实际上此经为般若类经的提要。“心”即“核心”、“精华”、“纲要”,讲的是大乘的性空说:该经有七种汉译流行--清帝所钟爱的是后秦鸠摩罗什译本和唐玄奘法师译本,而最受欢迎的玄奘译本经文最短,仅二百六十余字。此经言简意赅,便于念诵,其开篇便是全经总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在清帝所抄写的佛经中所占比例最大,主要有:清康熙年玄烨墨笔楷书写本、白绫墨笔楷书写本、墨笔行书写本、泥金楷书写本,乾隆年弘历墨笔楷书写本、行楷写本、泥金楷书写本,道光年旻宁墨笔楷书写本,同治年载淳墨笔楷书写本,光绪年慈禧太后朱笔写本,宣统年溥仪墨笔楷书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般若部经中的一部,内容上是《大般若经》的简略本,字数略多于《心经》。全经三百颂所议论的二十七个主题,包占了全部般若经的主要思想。其经名取意于金刚有无坚不摧的能力和智慧,比喻以智慧能断一切种种烦恼。经义的主旨是宣扬性空、幻有说,认为世间万物皆虚,人不应执著留恋,应及早信佛,修成正果,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清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对《金刚经》兴致甚浓,尤其是康熙皇帝,从康熙十九年(一六八○年)至六十年(一七二一年)先后抄写、拓印此经达八十余部,其中的代表作是藏于重华宫的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二年)墨拓白书本和康熙六十年的墨笔楷书写本。乾隆皇帝弘历先后精抄了三部该经: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墨笔楷书卷轴本、乾隆年墨笔楷书写本和满汉文合壁写本。
《圆觉经》中的“圆觉”,即“圆满的灵觉”,就是“真如”、“佛性”、“如来藏”、“一真法界”,讲的是一乘圆教,不分大、小乘,只阐述一个主旨:见性成佛;认为十方众生,圆觉清净,本来成佛,只因为恩爱、财色等种种贪欲、妄念才流转生死,如能放弃一切贪妄,破除所有迷误,于清净心,便得开悟。此经最早由北印罽宾人佛陀多罗在唐高宗时于洛阳白马寺译成汉文,名《大方广圆觉修罗了义经》。唐文宗时,禅家圭峰宗密禅师将此经整理、注疏,分成二卷。清乾隆皇帝曾先后两次抄写此经:一是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年)墨笔写本,一是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六年)墨笔写本。
四、写经的材料
清代皇帝写经经册,不同于普通的纸本写本,也有别于宫外的精写本,其经页、笔墨的用料都很特殊,装帧、装饰上更富于鲜明的特色。
清帝写经经册,以蜡笺、磁青笺、黑光蜡笺为主,用内府精制的墨、朱墨、泥金精写而成。如《心经》,宣统年溥仪写本,洒金蜡笺;《佛说戒德香经》、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弘历泥金为本,磁青笺;《报恩经》,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弘历泥金写本,黑光蜡笺。
清帝写经中,有一些是写在更为珍稀而特殊的材料上,这一类的写经则更为珍贵。这类用于写经的特殊材料,包括玉板、素娟、白绫、菩提叶、石兰笺、藏经纸、泥金笺、金粟笺、金笺、蚕茧纸等。如《无量寿佛赞》,乾隆年弘历玉板楷书写刻本;《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康熙年玄烨素绢墨笔楷书写本;《心经》,康熙四十一年(一七○一年)玄烨白绫暗花墨笔楷书写本;《心经并题句》,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年)弘历菩提叶墨笔写本;《心经》,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石兰笺泥金写本;《心经》,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藏经纸墨笔写本;《大方广圆觉修罗了义经》,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六年)茶色洒金笺墨笔写本等。这些材料的共性是坚固、密实,韧性好,经久耐用,能长期保存而不变形、变质、变色,不会褪色、褪字、掉字、可以防虫、防蛀、防霉变。
清帝写经的经页用的是特殊材料,用墨上也是非同寻常。较为珍稀的写经是用泥金写成的,有的则用内府墨或朱墨。泥金、墨、朱墨都是内府经过特别调制的,特点是豪华、醒目、经久耐用,能历数百、上千年而不褪色、掉字、模糊和发霉。清帝极为珍贵的泥金写本有:清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佛说戒德香经》,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报恩经》,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年)《无量寿经》,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妙法莲华经》,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年)《金经》,乾隆五十年(一七八四年)《维摩诘所经》,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五年)《功德经》等。清帝较有代表性的墨笔写本有:康熙年白绫墨笔楷书本《心经》、康熙年墨笔行书本《心经》、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墨笔楷书本《金刚经》、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墨书本《白衣大悲王印陀罗尼经》、咸丰四年墨书本《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光绪年慈禧太后所书朱笔本《心经》。
清帝写经经册因系出自宫廷,其装帧、装饰带有鲜明的皇宫特色,品质上乘,书品十分考究。经页框栏、行格是泥金或墨笔的,边栏饰以西番莲纹或龙纹,卷前有龙纹牌记和泥金或白描佛像,卷末是韦驮像。书衣、书套系织锦或织金丝彩锦的;也有楠木、檀木、花梨木等书衣、书套,这些木制的书衣、书套常雕饰佛像、八宝图和祥云、龙纹等图样,有的还镶嵌珍宝玉石等;部分写经还外裹龙纹锦、缎包袱等。
清帝的每一部写经出自皇帝之手,又产生于宫廷,带有鲜明的皇宫特色。如乾隆年弘历写本《心经》,织金丝织锦书衣、书套,外裹绿地暗花白绫包袱。咸丰年《心经》是黄地织锦“卍”字书衣、书套、外裹黄地织锦“卍”字包袱。乾隆年菩提叶《心经》,底衬绿色绫,中裱菩提叶,卷前墨绘菩萨像,卷末为韦驮像,红地织金丝织锦“万”、“寿”字书衣、书套。乾隆年《佛说戒德香经》,桦木书衣,中刻填金 隶书书名,桦木书盒。《大悲心忏法仪轨》,紫檀书套和护经板,上刻填金八宝法器图,中为四体文经名。《金经》,香檀木书衣,中刻填金隶书书名,盒内为黑漆底泥金绘佛像、法器图,香檀饰边,黄绫裱衬。《金刚经》卷前绘佛法图,外饰花枝的龙纹牌记,上书:“般若妙谛,金刚尊胜。花雨芬敷,慧日高宗。弘佛慈悲,宣心恪敬。福田广种,亿兆胥庆。”
五、写经中精美的插图和印章
清帝所抄写的佛经经册中,有许多精美的插图,册叶中还有大量的清代各帝的专用印章。经册卷前绘刻生动的佛像、莲花、山石、海水、祥云、八宝图;卷末精绘韦陀像、八宝图等。如《陀罗尼经》,卷前蓝地彩绘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左右各伸出十九只手,手上分别持各种法器--鞭、斧、壶、莲、法螺、神草、旗帜等,观世音身后是五彩云和佛光。慈禧太后朱笔《心经》,卷前彩绘面如慈禧的佛像:此佛坐在一枝红叶绿蓬的莲蓬上,身披蓝地竹叶纹佛披,风吹动佛披,露出黑地暗花纹和红地条格纹里一角,身后是五彩祥光;佛左手持杯,右手捻香草,慈眉善目,一副神态安详的摸样。清帝写经经册中,插图最精致、最有特色的是经册内精绘插图的写经,这类写经系图文并茂,以泥金彩绘,是写经精品中的珍品。如乾隆年《陀罗尼经》、前半部为经文,后半部为精绘手印图──四十二幅手印,每页一幅,左图右文,包括如意珠手、宝钵手、宝剑手、施无畏手、白莲花手、五色云手等。乾隆年《密宗修习法图解》经册内,有彩绘修法图一百一十七幅,均为上图下文。
清帝写经经册内的各代皇帝印章,包括写经完成时的成经章和收藏鉴赏展玩时的鉴赏章。清代各朝皇帝都有自己专用的钤书章--康熙帝有“三无九有”、“体元主人”、“万几余暇”、“稽古右文之章”等;乾隆帝有“如如”、“宜子孙”、“德日新”、“犹日孜孜”、“得大白在”、“心清闻妙香”、“三希堂精鉴玺”、“古稀天子之宝”等;光绪年间,清帝好用的印玺是“欢喜园”──佛经中称诸天入此园,皆大欢喜,称为欢喜园,又称乐园。如乾隆年抄写的《大方广圆觉修罗了义经》,卷前有六印:“干”、“隆”、“几暇临池”、“古稀天子”、“寿”、“欢喜园”。乾隆年写本《八大人觉经》,卷前有“古稀天子”、“干清宫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秘殿珠琳所藏”等诸印。乾隆年写本《维摩诘所说经》,卷前三印:“干”、“隆”、“心清闻妙香”,卷末二印:“古稀天子”、“犹日孜孜”...。
佛经是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宝。抄写和刊印佛经功德无量。《红楼梦》中为庆祝贾母八十一岁大寿,抄写《金刚经》三千六百五十部,《心经》三百六十五部..。
(作者:齐凤山.中国)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