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的自新大会——布萨
佛制僧团,半月半月必须说戒。说戒又叫布萨,印度的一般宗教,都有在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举行布萨集会的习惯,适应这一般的宗教活动,佛教也成立了布萨制度。梵语布萨,汉译净住、或清净,本为净化自心的意思。布萨法会的举行:一方面为信众们说法,受持八关斋戒,使他(她)们住于清净戒行,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一方面比丘读诵戒本,按篇提示、检阅,通过自我检讨、发露忏悔,从而收到僧众自新、僧团纯洁、正法久住的效果。
一、布萨制度的演进
比丘布萨的内容,主要是说戒。布萨制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两个时期,即十二年前的略说戒和十二年后的广说戒。对于这问题又有二种不同的解释:
1、制立学处为分别:如《四分戒本》说:
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以后广分别说。
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的十二年中,但说此偈作为比丘遵守的戒律;十二年后,迦兰陀须提那作不净行,从此制立学处,便以说学处为说戒。有部的律典,与此所说相同。
2、重而不发露为分别:如《五分律》卷二十八说:
佛在瞻婆国恒河水边,尔时世尊十五日布萨时,遍观众僧,默然而住.....佛语阿难:众不清净,如来不为说戒.....佛告阿难:从今汝等自共说戒,吾不复得为比丘说。
有比丘犯了重罪不知发露,佛从此不再为比丘说戒,由比丘自行和合说。这种说法,除了地点有分歧,也是一切经律所共有的传说。铜鍱部的学者觉音在《善见律毗婆沙》卷五也说:
释迦牟尼佛从菩提树下,二十年中,皆说教授波罗提木叉。后一时.....佛语诸比丘:我从今以后,我不作布萨,我不说波罗提要木叉,汝辈自说。何以故?如来不得于不清净众,布萨说波罗提木叉。从此至今,声闻弟子说威德波罗提木叉。
二十年与十二年虽传说不同,但说戒有前后不同的两个阶段,则是相同的,依据这些传说,可以设想当时的布萨制度:佛陀成道后的十二年中,还没有制立学处,适应当时的形势而成立的布萨,只是宣说“善护于口言”的戒经颂,觉音称之为教授波罗提木叉,也就是大众部所说的“偈布萨”。从此以后,佛陀制立学处(制戒)向大众公布,要大众忆持和理解,等到制立的戒条多了,这才编集起来,作为布萨读诵的内容,由僧伽和合,推一位上座宣说,发挥大众的力量,使有所违犯者,非悔罪不可,以维护僧团的和合清净,这就是觉音所说的威德波罗提木叉。
戒律的演变,同僧团成员的扩大有关。佛陀成道初期的僧团,随佛出家的弟子,都是善根深厚、动机纯正、向道心切,所以布萨时,佛陀只说教授波罗提木叉。这是道德的,策励的,激发着比丘们的信心道心,趣向解脱的目标;等到僧团扩大,僧众多了,不免龙蛇混杂,出现不如法的行为,于是佛陀制立学处,说威德波罗提木叉。这是法律的、强制的,以集体的力量,诱导比丘们趣向解脱。但戒律又不同一般的法律,它充满着道义、善意及互相安慰勉励的特征。
二、布萨时应注意的事项
说戒布萨是僧团的重要行事,作为布萨的参加者--比丘,在举行布萨行事时,首先要明确以下几点:
1、每月两次,在半月半月中举行,通常以十五日、三十日为准,如果出现难缘或事缘,在十四日、十六日、十三日、二十九日、二十八日也是可以的。而在一天中,应以下午或晚上为宜,以便后来比丘参加。
2、布萨是名符其实的全体会议,在同一区域内的比丘,不论是旧住还是新到的,都必须参加。如果有人不去,布萨就不能如法进行。如因病不能参加,应委托其他比丘,向僧团请假,也就是“与欲”;并对布萨大会所作的一切僧事,无条件的同意,这就是“与清净”。
3、僧团中有事或僧众中有犯戒过失,必先处理解决,忏除清净。如《十诵律》卷二十二说:
一切先事作已,僧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若应与现前毗尼,与竟;若应与忆念毗尼,与竟;若应与不痴毗尼,与竟;若应与自言毗尼,与竟;若应与觅罪相毗尼,与竟;若应与多觅毗尼,与竟。若应与苦切羯磨,与竟;若应与依止羯磨,与竟;若应与驱出羯磨,与竟;若应与下意羯磨,与竟;若应与不见摈羯磨,与竟;应与不作摈,恶邪不除摈羯磨,与竟;若应与别住羯磨,与竟;若应摩那埵、本日治、出罪羯磨,与竟;僧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僧祗律》也说到,僧众布萨时,断事羯磨的声音很高,瞿师罗长者进来,大众就默然。据此可见,在布萨说戒前,要将僧事处理好,犯戒比丘也悔过清净了,然后大众一心,和合清净,开始说戒。
三、布萨仪轨
说戒布萨分僧法和别法二种,四人以上的说戒大会,是僧法,为本制;三人以下,则是缘开例外的作法,为别法。下面依次介绍:
1、僧法仪轨:分十条略说:
(1)处所:印度的寺院中布萨有说戒堂,中国寺院自古多在讲堂或食堂行之。
(2)众具:由年少比丘,事前在说戒堂内预备好所用的筹、灯火、水瓶、坐具、花香庄严具等。
(3)白告:于说戒日,上座或维那打静宣告大众,令知今某日时,在某处众僧和合说戒布萨。
(4)集僧:鸣钟或打犍椎,召集大众僧,大众闻钟应说偈颂,表示欢喜的心愿。入堂时,合掌恭敬作礼,说偈,依次而坐。
(5)供具:令沙弥或净人备香花烛果等供品,并令严正,使有可观。
(6)维那行事:维那的行事很多(可令年少比丘二、三人助办之),如行净水香汤,浴筹,到打静处,浴打静椎,白告大众,令年少者收摄众具,监护法事,打静召集圣凡尽集,告众受筹,取数告众,报告人数等,不能一一详述。
(7)请说戒师:佛制上座说戒,由僧众代表至大众前,具足威仪合掌陈请,上座如果年纪大了,或身体病弱不堪诵戒,令次座说,次座如果也不行,由上座差年轻比丘诵戒。年轻比丘具足威仪四面礼僧,互跪白告,一礼升座。
(8)供养说戒:年少比丘持香水,僧前左右洒之,次行香花供养。
(9)问答:说戒师问:僧集否?和合否?未受比丘戒者出否?不来比丘说欲及清净否?谁遣比丘尼来请教诫?及发露忏悔等事都一一处理以后,正式说戒,说戒经序竟,总问大众清净否?如有犯者,应发露忏悔。待每篇说完了,还行三次检问,认真的提示大众,悔过自新。
(10)说竟:说戒完了,梵呗,下座陈说歉词,大众唱自庆的偈颂,回向,布萨大会到此结束。
2、别法的布萨行事
如果三人同住,到说戒日,各各具足威仪,一人对彼二人,互相说明:“今僧十五日说戒,我某甲清净(三说)”。但须不犯戒,如果犯戒了,要待忏悔后,才能说清净,这称为对首法的布萨。
二人同住,也如三人,彼此如上三说。
一人独住,则用心念法布萨。到说戒日,把说戒堂打扫干净,预备众具,等客比丘来,如果没有人来,自己心念口言:“今僧十五日说戒,我某甲清净(三说)。”
四、布萨出现特殊情况的处理
说戒布萨不可荒废,但在说戒日出现特殊情况,阻碍了布萨法会的正常进行,应该怎么办呢?针对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戒律中也有相应的规定,比如:
1、无诵戒人:《四分律》说:若说戒日无能诵者,当如布萨法行筹告白,差一人说法诵经余诸教诫,诵遗教亦得;若全不解者,律云下至一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若不解者,云:“谨慎莫放逸”,便散。这是说,没有能诵戒的人,诵经或略说警策性的教诫一偈一句也是可以的。
2、有难略说:难是说戒的障缘。《四分律·说戒犍度法》卷三十六说:
佛言自今已去听八难事起,若有余缘听略说戒。八难者:若王、若贼、若火、若水、若病、若人、若非人、若恶虫。余事缘者:若有大众集床座少,若众多病,听略说戒;若有大众集座上覆盖不周,或天雨,听略说戒;若布萨多,夜巳久,或斗诤事,或论阿毗昙毗尼,或说法夜已久,听一切众未起,明相未出,应略说戒。
在说戒日,出现以上的情况,可以略说戒。略说的程度如何,应该根据难缘的缓急,或略引八篇题首:即说前方便,如广说法,至序竟问清净已,应言:诸大德,是四波罗夷法,僧常闻;乃至诸大德,是众学法,僧常闻。七灭诤下,如法广说,至末文也。或略却:即难缘卒至,说序已曰:“余者僧常闻”,也就行了。
五、几个布萨的好榜样
律宗第八祖智首律师:每到十五、三十日说戒之时,先准备法物,各种香花,庄严戒堂,参加说戒的人合掌跪坐,严肃认真,说欲陈净后,发露出罪忏洗清净,所以重视戒律的人都喜欢参加(见《续高僧传·智首律师传》)。
晤恩法师:每一次布萨,总是泪流不止,因为想到《大集经》所说的“末世无戒比丘满阎浮提”。(见《宋高僧传·晤恩法师传》)
隋东川僧云法师住在宝明寺,四月十五日临说戒之时,对大众说:戒本防非,人人诵得,何劳徒众,数数闻之,可令一僧竖义,令后生开悟。当时无可抗者。讫于夏末,废说戒事,至七月十五日早,将升草座,失云所在。大众崩腾,四出追觅,乃于寺侧三里许古冢间得之,遍体血流,如刀屠割。借问其故,云有一丈夫执三尺大刀,厉色嗔云:改变布萨,刀脍身形,痛毒难忍。因接还寺。端情忏悔,乃至十载,说戒布萨,临终之日,异香迎之,神色无乱,欣然而卒。这段历史也见于《续高僧传》,而转载于《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
灵芝律师说:这是上智的人,才能感动幽呵;现在的下愚,竟没有显验,纵至永久废弃布萨,还得安然;法灭在这时候了,真是可叹啊!灵芝律师是宋朝人,距今有七、八百年了,我们在末法的今日,还能够参预布萨大会,真是万分的幸运啊!
时下许多寺院不重视说戒布萨,或有也只流于形式。笔者撰写此文,但愿能引起诸大德们对布萨的重视,未实行布萨的寺院,应该实行布萨;已作布萨的寺院,应进一步强调参加布萨者事先的发露忏悔,依戒行事,使佛法长住世间。
刊载于《法音》1989年第8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