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观心法要
前言
有幸参加由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杭州市佛教协会、杭州市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研究会、杭州佛学院联合举办首届吴越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学术研讨会。本人感到非常荣幸。
据历史记载:唐末五代时期,国家四分五裂,藩镇各据一方,战祸连年,民不聊生。而据守今浙江全省、江苏苏州以南、福建一部分的吴越国,却是一派繁荣太平景象。从他的创建者钱镏到三世祖忠懿王钱弘俶执政期间,均奉行发展农桑、保境安民的国策,因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吴越国王还倡导人民信奉佛教,灵隐寺石塔、梵天寺经幢、六和塔、雷峰塔、保塔、闸口白塔、临安功臣塔,都是吴越国所建。 天台宗典籍因会昌法难后而大量失散,幸而有天台宗十五祖义寂大师(919 —987 )。他因国师德韶的推荐,为吴越王钱弘俶释天台教义。钱氏特为大师在天台山建螺溪道场。并采纳大师的建议派使者往高丽国请天台宗典籍。其后高丽遣谛观法师送台教来浙江,由于天台宗典据大备,呈中兴之象。后经四明知礼大师山家山外之诤,大唱天台圆宗,终于使天台宗教义发扬光大。
今天为了更好地研究、弘扬在历史上曾经是非常辉煌的吴越佛教文化,特别在吴越时期,天台宗教典重新请回国内后,使天台宗的教观都具备了必要的条件,一些台宗高僧隐居天台山大演教义,修习止观。因此本人准备写《天台宗观心法要》,使教观双备。正文分四部分,一. 观心大意,二. 观心宗旨,三. 观心方法,四. 诸宗观心。
一.观心大意
天台宗提倡教观双运,正如藕益大师在《教观纲宗》说:“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因此观心法门成了天台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观心消文
天台宗解释经文通常用四意消文,一因缘二约教三本迹四观心。开始从如是我闻到作礼而退。皆用四意消文。一因缘释(指四悉檀因缘释):世界因缘释、为人因缘释、对治因缘释、第一义因缘释。二约教释(指约四教释):藏教释、通教释、别教释、圆教释。三本迹释(指约本地不可思议释、和迹门示现而释)四观心释(指前面三种都属教,后一种依教而起观照),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金光明文句》、《维摩诘经文疏》等著作中遍用观心消释文意。还有《法华玄义》、《金光明经玄义》等其它玄义都有观心解义,从而使天台宗教典教观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也成了天台宗的一大特色。
2.观心境界
天台宗对于境界解释也历来非常重视,如《法华玄义·境妙》列举了七种境:一.十如境、二.十二因缘境、三.四谛境、四.二谛境、五.三谛境、六.一谛境、七.无谛境。并说明诸经论已有无量境界之多,智者大师略举其要,能统摄一切境界,如《法华经》说:“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相。”这是指境妙。
又《摩诃止观》中开止观境界为十。一阴界入。二烦恼。三病患。四业相。五魔事。六禅定。七诸见。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萨。此十境通能覆障。用止观以上十种境界,破一切障碍,而亲证三德秘密之藏。这在观境上各有偏重。但其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为了破惑证理。既然境界分明智能照理也能明澈。智能也无所惑也。
3.四教观心
天台宗教网是包罗万象的,以四教来统摄所有教法。四教各自皆有教、理、智、断、行、位、因、果。《法华玄义》说:“今以四教意释之。三藏具有三人。而皆以析智观界内十二因缘事为初门。然析智浅弱。三人之中声闻最劣。以劣人标浅法。故名下智。”意思是说藏教有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都是用析空观的方法来观察三界以内的十二因缘之事,作为修行的初门。但析空智浅弱,称之为下智。
“通教亦有三人。同以体智观界内十二因缘理。体法虽深望藏为巧。望别未巧。三人之中缘觉是中。以中人名通法故言中智。”接着说明通教人用的是体空观智,观察三界内的十二因缘之理。比藏教智能要巧妙的多了,所以称为中智。
“别教佛与菩萨。俱知界外十二因缘事。次第菩萨比佛。犹未是上。比于通藏则是上法。故以上智当名也。”别教的菩萨和佛智能能知三界外的十二因缘事相,所以胜于通教人的智能,称为上智。
“圆教佛与菩萨。俱观界外十二因缘理。初心即事而中。此法最胜故。以佛当名故。言上上智观也。以四教释四观。”圆教的佛菩萨智能能观察三界外的十二因缘理。又胜于别教人的智能,称为上上智。
四教观心则有四种智能、四种理、四种修行方法。则浅深次第分明。
4.观心次第
天台宗教理非常讲究次第性,因此无论教理体系如何庞大也是有条不紊的。如《释禅波罗密》中释诸禅次第义。“行人从初持戒清净。厌患欲界。系念修习阿那波那入欲界定。依欲界定得未到地。如是依未到地。次第获得初禅乃至四禅。是名内色界定。次为大功德缘外众生受乐欢喜。次第获得四无量心。是名外色界定。此八种禅定。虽缘内外境入定有殊。而皆属色界摄。行者于第四禅中厌患色如牢狱。灭前内外二种色。一心缘空得度色难。获得四空处定。是名无色界定。此十二门禅皆是有漏法。”以上说明三界内的有漏禅定,先是持戒清净,再修数息观入欲戒定、未到地定。再从初禅到四禅,再获四无量心,再灭色入四空定。
“次此应明亦有漏亦无漏禅。行者既得根本禅已。为欲除此禅中见着。次还从欲界修六妙门。所以者何。此六门中。数随止是入定方便。观还净是慧方便。定爱慧策。爱故说有漏。策故说无漏。此六法多是欲界未到地四禅中具足。亦有至上无色地者。次此应明十六特胜。横则对四念处。竖则从欲界乃至非想。但地地中立观破析故能生无漏。次应说通明观前十六特胜总观故麁。今通明别观故细。此禅亦从欲界至非想。乃至入灭定。此三种禅亦名净禅。五种禅中犹是根本摄。” 接着修亦有漏亦无漏禅,主要是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观三种观。
接着是无漏禅次第。即有二意不同。一者行行次第。二者慧行次第。行行次第。所谓观炼熏修。初明观禅次第。有六种禅。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乃至修六神通。都是观禅摄。二.炼禅即九次第定。三.熏禅者即是师子奋迅三昧.四.修禅即是超越三昧。二.无漏慧行次第,声闻所行无漏慧行。辟支佛无漏慧行。菩萨从假入空通观。
再接着是菩萨不共禅有九种大禅。一.自性禅、二.一切义禅、三.难禅、四.一切门禅、五.善人禅、六.一切行禅、七.除恼禅、八.此世他世乐禅、九.清净净禅。菩萨依是禅故。得大菩提果。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一切佛法。
以上是禅定的次第修习,也是观心渐次深入实相境之阶梯。佛道虽然长远犹可希期。
二.观心宗旨
观心的法门很多,然究其宗旨唯以“一心为宗”、“一念三千”为宗而已。而能融通一切大小乘经论。
1.一心为宗
天台宗认为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但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于初学为难。自观己心则为易。《涅盘经》云:“一切众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谓佛性也。能观心性名为上定。”上能兼下即摄得众生法也。
《普贤观经》云:“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观心无心法不住法。又心纯是法。”《净名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破心微尘出大千经卷。”是名心法妙也
《般若经》云:“一心具足万行。”《华严经》云:“解脱长者告善财言。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乃至所见十方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当知菩萨修诸佛法。净诸佛剎。积习妙行。调伏众生。发大誓愿。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应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润泽自心。应于境界净治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智能明利自心。应以佛自在开发自心。应以佛平等广大自心。应以佛十力照察自心。”《宗镜录》说:“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 各经论中广明一心为宗。一心之旨通大小乘、法相、华严、禅、密等诸宗。
2.一念三千为宗
一念三千是天台智者大师“说己心中所行”的法门,目的在于教人观照当下一念之心,不论此心落于何种法界,都须就此一念观其实相即空即假即中。三千即空了因佛性;三千即假缘因佛性;三千即中正因佛性。
《宗镜录》云:“既言一念,一多相即,一心能具。能了妄念无一异相,达此无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方能照于一多相即。” 众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诸佛由三千理满故能应。应遍机遍。欣赴不差。
《大智度论》云:诸佛及大菩萨。智能无量无边。常处禅定。于世间涅盘。无所分别。诸法实相。其实不异。但智有优劣。行般若波罗蜜者。毕竟清净。无所罣碍。一念中。能散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国土。大地诸山微尘。故知真心。有此大力。众生妄隔而不觉知。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在《摩诃止观》中最初正式提出:“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
又《华严经·出现品》云:“佛子。譬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尽。乃至此大经卷。虽复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如一微尘。一切微尘皆亦如是。时有一人。智能明达。具足成就清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于诸众生。无少利益。即作是念。我当以精进力。破彼微尘。出此经卷。令得饶益一切众生。作是念已。即起方便。破彼微尘。出此大经。令诸众生。普得饶益。如于一尘。一切微尘应知悉然。”《华严经》中说明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圆人即从现前一念修观“三千不思议境”,即能成佛道,转法轮,广度一切众生矣。
三.观心方法
天台宗观心方法也非常详尽,现在只能略举一二而已。
1.观心前方便
天台宗修行非常注重善巧方便,因此修行绝对不是那种很死板方法。《法华经·方便品》云:“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力,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又如《法华经》云:“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 又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在《释禅波罗密》把外方便分为五种。第一具五缘。第二诃五欲。第三弃五盖。第四调五法。第五行五法。此五五凡有二十五法。并是未得禅时。初修心方便之相。第一具五缘者。一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四息诸缘务。五得善知识。此是修禅五缘也。第二诃五欲,一诃色欲、二诃声欲、三诃香欲、四诃味欲、五诃触欲。第三弃五盖者。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睡眠盖、四掉悔盖、五疑盖。第四调五法者。一者调节饮食、二者调节眠睡、三者调身、四者调气息、五者调心。第五行五法者。一欲、二精进、三念、四巧慧、五一心。以上二十五种方便是修观心法门的前奏。因此智者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和《摩诃止观》中都涉及到二十五方便。《摩诃止观》说:“方便名善巧,善巧修行,以微少善根,能令无量行成解发,入菩萨位。”《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二十五方便主要作用是“约事为观,调粗入细,捡散令静。”为正修而作准备。
2.观心治病
修道本来就很难,有时又碰到生病的麻烦。因此智者大师非常慈悲几乎讲修止观必定要讲治病法门。如《释禅波罗密》、《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摩诃止观》等地方都讲到病障。观心修道的人,或许本来四大就有病。因今用观心息鼓击发动本病。或者有时不能善调适身心息三事。而造成种种病发,概括起来有三种病(一.四大增损病。二.五脏生病。三.五根中病。)先说明四大病,地大增故。肿结沉重身体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水大增故。痰癊胀满。饮食不消。腹痛下利等。百一患生。火大增故。煎寒壮热支节皆痛口爽大小行不通利等。百一患生。风大增故。虚悬战掉疼痛转筋呕吐嗽气急。等百一患生。四大不调则有四百四病发。二.五脏病,从心脏生患者。多身体寒热口燥等。心主口故。从肺生患者。多身体胀满四支烦疼闷鼻塞等。肺主鼻故。从肝生患者多喜愁忧不乐,悲思瞋恚,头痛眼痛等。肝主眼故。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通身痒闷疼痛饮食失味。脾主舌故。从肾生患者。或咽喉噎塞腹胀耳满。肾主耳故。五脏生患众多。三次略明五根中患相。身患者。身体卒痛百节酸疼疮痒等。舌患者。疮强急饮食失味等。鼻患者。鼻塞瓮及流浓涕等。耳患者。耳满疼聋及或时嘈嘈然作声等。眼患者。眼悬视及闇疼痛等。以上略说四大五脏五根病患之相。
观心对治的方法有五种(一气息治病、二假想治病、三呪术治病、四用心主境治病、五观析治病。)一.气息治病又分成二种(六种息、十二种息。)六种气指(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十二种息指(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燋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二.明假想治病者。《杂阿含·治禅病秘法》七十二法中广说。但今人神根既钝。作此观想。多不成就。三.呪术治病者。万法悉有对治。以相厌禳。善知其法术用之。无不即愈。呪法出诸修多罗及禅经中。四.用心主境治病者。心是一期果报之主。譬如王有所至处。群贼迸散。心王亦尔。随有病生之处。住心其中。经久不散。病即除灭。五.观析治病者。用正智能检受病。既不可得。四大之患。即自消灭。
3.观心验魔
凡修习禅定的人必须要善于辨别正定境界,或是魔境界。如果发诸禅三昧时,心不能识别。或见到魔定。以为是善根发现的好境界,心生取着,就有得病发狂的危险。假如是善根的好境界,以为是魔定,心中疑惑不定,又将失去善利益。因此智者大师在止观法门中必谈魔事及对治法。《涅盘经》中说有八魔。《华严经》中说有十魔。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密》、《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把魔事分成四种,一者烦恼魔。二者阴入界魔。三者死魔。四者欲界天子魔。这四种魔就包括了一切魔。一烦恼魔者。即是三毒九十八使取有流扼缚盖缠恼结等。皆能破坏修道之事。二阴界入魔。为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一切名色系缚众生。阴覆行者清净善根功德智能。不得增长故名为魔。所谓欲界阴入。乃至色无色界阴入亦如是。行者若是心不明了受着。都称为魔。三死魔者。一切生死业报。轮转不息。皆名为魔。修行人欲发心修道。便得病命终。或为他害不得修道,废弃了圣道的修习。至于后世,又因缘变化,忘失本心,所以都属于魔事之扰。又修行人正修道时,因为怕死不活,便爱着其身,而不修道,亦是死魔所摄。四天子魔者。即是波旬,此魔是佛法怨仇,常恐行人出离其界故。令诸鬼神眷属。作种的种恼乱。破坏行者善根。是为他化自在天子魔。另外鬼神魔有三种。一者精媚。二者埠惕鬼。三者魔罗。以上种种都魔境界。
佛以功德智能而度脱众生,入涅盘为事。魔却常常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如果能安心修道,则道高而魔盛。今以破四魔事,破烦恼魔,得法性身故。破阴界入魔,得菩萨道得法性身故。破死魔。得不动三昧。破欲界他化自在天子魔,得一切法中自在无住故。
4.观心忏悔
天台宗观心法门中,对于忏悔行法,祖师们一向非常重视。因为修行人要想有所成就,而无始劫来的业障、烦恼障、报障等所障,非要忏悔法门除障不可。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观经》及其它大乘经典,制定六根忏悔法,着有《法华三昧忏仪》一卷。又根据《大方等陀罗尼经》所说,制定了《方等三昧行法》一卷。又根据《金光明经》而制《金光明忏法》。还有遵式大师一生勤修忏法,获殊胜感应。在干兴元年(1032),于天竺寺修《金光明忏》,御赐“慈云大师”的尊号。大师著作很多,其中《金光明护国仪》、《请观音忏仪》、《炽盛光忏仪》、《小弥陀忏仪》、《法华三昧忏仪》、《往生净土忏愿仪》、《金光明三昧仪》、《请观音消伏毒害三昧仪》等著作。皆是忏悔法门。
忏悔方法主要有三种(一作法忏悔,此扶戒律,以明忏悔。二观相忏悔,此扶定法,以明忏悔。三观无生忏悔,此扶慧法,以明忏悔。)这是三种忏悔法。
另外忏悔法又有十种和五种,十法指: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十者观罪性无生。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浣清净着净洁衣,烧香散花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消灭为止。五悔法指:一忏悔,破大恶业罪。二劝请,破谤法罪。三随喜,破嫉妬罪。四回向,破诸有罪。五发愿,顺空无相愿。所得功德不可限量。
5.观心食法
天台智者大师著有《观心食法》,是教修行人如何在吃饭时用功观心的方法。“既敷座坐已。听维那进止鸣磬。后敛手供养一体三宝。遍十方施作佛事。次出生饭称施六道。即表六波罗蜜。然后受此食。”指吃饭前先上供三宝,下施六道。“夫食者众生之外命。若不入观。即润生死。若能知入观。分别生死有边无边。不问分卫与清众净食。皆须作观。观之者自恐此身自旧食。皆是无明烦恼。润益生死。今之所食皆是般若。想于旧食从毛孔次第而出。食既出已。心路即开。食今新食照诸闇灭成于般若。”吃饭时不知观心则生死流转,会观心则成般若食。接着智者大师说此食即是不思议法界,三谛圆融之食。应作空假中三观。即成般若、法身、解脱三德。“食中含受一切法。食若是有。一切法皆有。”这是假观。“食若是无一切法皆无。”这是空观。“今食不可思议故尚不见是有。云何当有趣尚不见是无。云何当有非趣。若观食不见趣非趣。即是中道三昧名真法喜禅悦之食。而能通达趣非趣法。即双照二谛。得二谛三昧法喜禅悦之食。是名食等。”这是中观非空非有而双照空有,即是中道三昧真法喜禅悦之食。“以此食故。成般若食。能养法身。法身得立。即得解脱。是为三德。”即成三德涅盘之食。这是天台宗一心三观的食法。不能不说法门殊胜。
6.观心诵经法
天台智者大师著有《观心诵经法》,教导修行人如何作到一心三观诵经法。“夫欲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威仪。别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观所坐之座高广严好。次观座下皆有天龙八部四众围绕听法。次须运心作观。观我能为法师传佛正教。为四众说想所出声。非但此一席众。乃至十方皆得听受。名为假观。”首先具足威仪作假观想。“次观能说之人所念之经。何者是经为经卷。是为纸墨。是为标轴。是诵者为当心念是口念。是为龈腭和合而出。为有我身为无我身。谁是念者。观此四众。为是实有。为后想生。四众非有。推寻毕竟无有我。能念者是名空观。”次能诵之人空所诵之经也空,故作空观。“虽无所念之经。而有经卷纸墨文字。虽无能念之人。而有我身为四众宣念。虽非内外不离内外。虽非经卷不离经卷。虽非心口不出心口。从始至终必无差谬。名不可思议。”此为中观。能作此解能作此观。名为三观。接下来诵经具足六度“于一念得不前不后三观宛然虽无施者而有法施。虽无受者四众宛然。虽无法座登座宣说。非一二三而一二三。”名为法施檀波罗蜜。“专心执持无诸遮碍。名为持戒。”“忍耐恶觉名闻财利皆不能恼。”名之为忍。“一心不息从始至终无有惭愧。”名为精进。“专念此经无有爱味。”名之为禅。“分别无谬序正流通无不谛了。字句分明。”名为般若。是名六波罗蜜具足。接着说明修行本具三因性德。“于无始心名为正因种子。若有心观名为了因。高座四众说授因缘名为因缘。三因具足。若观未明但是性德。”最后说明念经人若肯观心诵经必证第一义空平等大慧的修德。“研之不已观心相应。名托圣胎以胎业成就名为修德。中间四十二位亦名性修。至于极果名为种智。伊字三点不纵不横。名大涅盘。名到彼岸。名第一义空平等大慧。是名念经正观。”
四.诸宗观心
1.小乘观法︰四谛观、十二缘起观。
阿毗达磨之诸论师们以五取蕴为苦谛,有漏因为集谛,择灭为灭谛,学、无学法为道谛。据俱舍论卷二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记载,先观苦谛,依次观集谛、灭谛、道谛。于四善根位观四谛,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合计则为十六行相,称为四谛十六行相。
十二缘起观是印度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核心理论。又作十二有支、十二因缘。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
2.唯识宗︰五重唯识观。
五重唯识观是慈恩宗的观行法门。五重是︰(1)遣虚存实识,(2)舍滥留纯识,(3)摄末归本识,(4)隐劣显胜识,(5)遣相证性识。这五重里面所说的识,是唯识观的简称。以上五重观法中,前四重就依他识相观察唯识理,后一重就圆成实性观察唯识理。如此,空有、心境、体用、王所、事理五种,从粗到细,展转相推,到第五重,实证唯识妙理,于是进入理智冥合的境界。
3.三论宗︰八不中道观。
龙树之《中论》有‘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之偈,《中观论疏》说:“以八不依次破阐提、声闻、外道、独觉与初发心菩萨之执。” 八不中道观为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与我国三论宗重要理论之一。
4.华严宗︰一真法界观。四法界观。
华严宗三祖法藏依《华严经》旨归而作四法界观门。华严宗以‘一真法界’总赅万有,欲入此无尽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有四种次第:(一)事法界观,观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二)理法界观,观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三)理事无碍法界观,观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无碍,平等即差别,差别即平等。(四)事事无碍法界观,观一切分齐之事法,其相不坏,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互涉无碍。
5.净土宗: 十六观门
《无量寿经》中十六种观法;又作十六观法、十六想观、十六妙观、十六正观、十六观门。这是净土宗最著名的观想法门。念佛行者由忆念弥陀之身与净土,得以往生西方,总其观行有十六种。即:(一)日想观、(二)水想观、(三)地想观、(四)宝树观、(五)宝池观、(六)宝楼观、(七)华座观,又作华座想。(八)像观,又作像想观、佛菩萨像观、像想。(九)真身观,又作佛观、佛身观。(十)观世音观、(十一)势至观,(十二)普观,又作自往生观、普往生观、普观想。(十三)杂想观,又作杂观、杂明佛菩萨观、杂观想。(十四)上辈观,又作上品生观、上辈生想。(十五)中辈观,又作中品生观、中辈生想。(十六)下辈观,又作下品生观、下辈生想。
6.密宗︰阿字观。八叶莲华观。月轮观。
密教菩提心观的要旨,在于观阿字、莲华、月轮。阿字即菩提心种子,为所观之本尊,表示行者本有之菩提心;莲华及月轮为其三昧耶形。盖菩提心乃六大法性,具‘理智不二’之特质,故于莲月上观阿字,此中,莲华表胎藏‘理法身’,月轮表金刚界‘智法身’,阿字表理智冥合、不二一体之大日法身。
7.律宗:南山三观
唐初终南山道宣开创四分律宗中所立的三种观法︰(1)性空观,(2)相空观,(3)唯识观。这三种观法,是基于南山宗把释迦如来一代的教法区分作化制二教,其中化教又分作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三种,这三种化教的观法,即分为性空观、相空观、唯识观,后人称此为南山三观。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能修行成道,若论要旨唯一心为宗,众经论处处说修行必是依心而建立。《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宝生论偈云:“微笑降伏大魔军,明智觉了除众欲。于此大乘能善住,深识爱原唯自心。”以上简单介绍各宗观心法门的概要。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