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指归三主要道
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两晋的传译,到唐朝的高度发展,宗门教说完备,大乘八宗次第建立,而形成中国佛教特色,而进入黄金时代。因自唐末五代期间,北方由于遭受安史兵残,加以会昌年间唐武宗灭佛,佛教几遭灭顶之灾。所幸当时江浙一带偏安,吴越王笃信佛法;又以天台宗与禅宗的根据地在南方,条件优越,由此得到更大的发展。一代宗师永明延寿大师就出生成就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
一、从永明大师着《宗镜录》说起
永明延寿大师(904-975)俗姓王,字冲元,浙江余杭人。曾任余杭库吏,后迁华亭镇将,负责督办军需。由于自幼信佛,戒杀放生,擅自动用库钱买鱼虾等物放生,事发被判死刑,被押赴市曹而颜色不变,王感到惊异,当了解延寿动用库钱全是为了放生,并无私吞分文。因此被无罪释放,并听从其从龙册寺翠岩禅师出家。师先在天台国清寺结坛修《法华忏》,又到天柱峰诵《法华经》三年。
当时法眼宗德韶国师在天台山弘化,师前往参学,即得印可,并得传法,为法眼宗第三世。周太祖广顺二年(952)住持奉化雪窦寺,曾有在寺着成《宗镜录》一百卷(初稿)的传说。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忠懿王钱弘亻叔请住持永明寺(今净慈寺),并赐智觉禅师称号。师在寺居住十五年,从学者多达2000余人。《宗镜录》一百卷在此寺演法堂定稿。
永明大师为何要着《宗镜录》?正如藕益《灵峰宗论》卷七跋中所述。
降至唐末五季,禅教相非,性相角立,台贤互讪,甘露反成毒药矣。永明大师于是乎惧,爰成《宗镜》百卷,以诏后人。
加以入宋以来,宗门出现一些“狂禅”,常常误导学人钻牛角尖。大师为此感叹地说: “深嗟末世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黄业力所牵,更教拨无因果……” ① 师因此召集慈恩、贤首、天台三宗僧人,辑古圣前贤二百人之著书,广搜博览,互相质疑,师以心宗以行平之,而成《宗镜录》一百卷。意在扶衰救弊,对当时各宗派之间宗旨分岐,持调和态度。此书分为标宗章、问答章、引证章等三部份。标宗章就是“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宗镜录》的立名,就是从此义而来。引证章引证了大乘经120种,诸祖语录120种,贤圣集60种。其中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文献。明莲池大师赞曰:
佛无异法,取舍不同;我以一镜,照彼三宗。甘露所灌,渊流莫穷,宜尔异国,翕然向风。当时高丽王抄读了《宗镜录》深受感动,遣使航海来宋赍书叙弟子礼,并献金线袈裟、珍宝等物,大师为随来使者三十六人印可记别,法眼宗因而弘传高丽。
永明大师是净土宗的第六代祖师,又是法眼宗的祖师。曾着《禅净四料简》。他对天台、华都深有研究。他以为,所以会引起教理争论,都是初心浅智,不悟如来平等法界,不能了达离相之旨。故在《宗镜录》引《华严经》的海印三昧作比喻:如来三昧似大海一般澄清,而湛然不动,一切众生的心念根欲,悉在如来的三昧智海中,万像皆现,犹海之现象、如印印物。所以“宗镜”的定义就是海印三昧之用,以一心示万法,泯万法而归一心。由入此三昧观十法界若性若相,有漏无漏,一切善恶诸法,无有纤毫出于唯心之外的。
故达磨西来传的就是这个心印。此一心就是天台所谓“观成妄灭”之心。转识成智就是观成妄灭的实践功夫,天台宗称它为佛语心宗。它是以菩提心为下手处,依教修禅的圆教法门。
二、《宗镜录》概括三主要道内容
三主要道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所示的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问题是,为何要将密宗的基础理论用来列标题?更何况“宗镜”是圆教不列次第。如上所述“宗镜”是海印三昧,可以摄尽一切世、出世间法。亦如大师所说,“但悟一心无碍自在之宗,自然理事融通,真俗交彻。若执事迷理,永劫沉沦,若悟理而遗事,此非圆修。”《宗镜录》的诠释在一心处。也就是说,佛教的一切修持法门,皆是以恢复本有的自性清净心为目的。所以《宗镜录》圆摄三主要道一切修法内容。
(一)出离心
永明大师在卷首,即将三千大千世间的源头,森罗万象之形成,一一作出说明:真心,是宇宙的本体,一切万象之起源。本自湛寂,清净无染,无有名相,无有能所。只是由于一念不觉而动心,从而有了见分与相分,如此有了身体、世界、众生,随着各自生起的爱憎、观点看法、意识形态等,从此落入三界,于无生中受生,于无趣中受趣。从而有了四生九有。究其根源,皆是一念不觉而动心,而让我们虚受轮回,在三界内受苦,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自行缠缚,自作自受。请看:
若心不安人,在三界内,未入止观门,非习学之者:情牵万境,意起百思,投五欲旋火之轮,未曾略暇;陷五浊狴牢之处何省暂离!尘网千重,密密而常笼意地,爱绳万条,条条而尽系情田。耸高阜于慢山,横遮法界,汹长波于贪海,吞尽欲流。若蚁聚蜂攒,攀缘役役,如鼠偷狗窃,结构营营。八苦之焰长烧,二死之河恒没。轮回生灭,苦恼萦缠,皆是不能自安心耳! ②
在大师的笔下,将娑婆世界众生的烦恼相描述得淋漓尽致。若众生对于现世的五欲贪求还不能止息,三恶趣的苦还不知怖畏,就更不能厌三界苦,勤求出离。三界难出,确切地说,还是由于我们多生多劫习气形成的。在卷四,大师引上座部“九心成轮”来作说明:
1、有分心,即心本有之分。如众生初受生时,心虽未能分别,亦有自然任运缘境之分。
2、能引发心,谓众生一念之心,既有境对,遂于此境引发分别。
3、见心,此一念心于所缘之境,既能引发分别,则内外照嘱,一一明见。
4、寻求心,此一念心于境既能明见,即起希慕追寻求觅。
5、贯彻心,此一念心,于境既能求觅,则能贯透通彻,知其善恶。
6、安立心,此一念心,于境既能通达善恶,遂能安立语言,分别善恶。
7、势用心,此一念心对于善恶既有所安立,遂生起动作之势用。
8、返缘心,此一念心动作已具,遂休废道业,返缘去做想做之事。
9、有分体心,既返缘已,还归前有分之体,任运缘境,相续不已 ③ 。
见众生沉迷于五欲,生死无尽,大师十分悲愍。继续开示说:
先德云:人命无常,一息不追,千载长往,幽途绵邈,无有资粮,苦海悠深,船筏安寄?圣贤呵弃,无所恃怙。年事稍去,风刀不赊,岂可安然,坐待竣痛?遭生老病尚不为急,死事不赊,那得不怖!怖心起时,如履汤火,六尘五欲,不暇贪染…… ④
今为于生死长夜,无明尘劳,三界大梦之中独觉悟人,割开爱网,欲透苦源,将求如来大寂灭乐者所述安心之门,直下相应,无先定慧…… ⑤
出离心,就是厌离三界希求解脱之心。学佛的人,若没有真正的出离心,所作的一切功德,只能招感人天福报,不能成为解脱生死之正因。若对于三界能生起厌离心,进而研求三界生死的起因,是一切烦恼和有漏业,发起断除的决心。真正认识到戒定慧之学是断除烦恼的唯一方法,精勤修学,由此才能出离三界生死。所以大师在《宗镜录》中说: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
(二)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总观三界一切有情,沉溺生死苦海,无有出期,为欲度一切有情出生死苦,志求证得无上菩提。学佛之人,若未发了大菩提心,所修一切功德,或堕生死,或堕小乘,都不能作成佛的正因;这个人也不能算是大乘人。若发起了大菩提心,虽然没有其它功德,也可称为菩萨;所作任何善事都能成为成佛的资粮。 ⑥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故菩提心为修行大乘、成就佛道之根本;又是速除罪障、开发智能、转化习气的最有效法门。
菩提心可分为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两种。世俗菩提心为一种修习的愿心与行动,是爱心与慈悲的培养。如我们平时做功课所发的四弘誓愿,即为世俗菩提心。《大智度论》云:“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卷四十一)学佛之人在出离心生起后,就应该进一步思维,一切众生由于过去的习气,皆是喜欢贪图世间的五欲。即使受了五戒,也仅能得生天,很难跨越生死苦海。故必须发菩提心,至于菩提心的重要,大师在《宗镜录》中引用《大乘起信论》的一段问答来说明:
问:一切众生,一切诸法,皆同一法界,无有二相,何假复修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
答:不然,如摩尼宝本性明洁,在矿秽中,假使有人勤加忆念,而不作方便,不施功力,欲求清净终不可得。真如之法亦复如是,体虽明洁,具足功德,而被无边客尘所染,假使有人勤加忆念,而不作方便,不修诸行,欲求清净,终无得理。是故要当集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离彼无边客尘垢染,显现真法。
当今佛教界,有许多居士,的确做了许多好事,也发心帮助别人,而却不愿意进一步要求取佛果,这样但名“大悲心”,不名菩提心。反之欲取佛果,而却不发利益大众之心,只是“自利心”,则不能与佛乘相应,结果只至化城,非到宝所。所以大师(卷四十三)说:“念念不忘利物,步步与道相应;究竟同归,莫先宗镜。”同时引《华严经》云:
此菩萨复于一切众生生利益心、安乐心、慈心、悲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自己心、师心、大师心,作是念言:众生可愍,堕于邪见,我应令彼住于正见,行正实道……又云,令彼安置清凉涅般之处。又令彼知一切法如实相。不随他教……。故知句句悉指归“宗镜”。若悟自心,即是正见,离颠倒故 ⑦ 。 “至于如何生起菩提心?大师在卷八十一说:
《止观》云:发真正菩提心者,既深识不思议境,知一苦一切苦,自悲昔因起惑,耽酒粗弊色声,纵身口意作不善业,身苦心苦而自毁伤。而今还以爱茧自缠,痴灯所害,百千万劫,一何痛哉!设使欲舍三途,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搏换,翻更益罪。似鱼入箪口,蛾赴灯中,狂计邪黠,逾迷逾远……自惟若此,悲他亦然;假令隘路叛出怨国,备历辛苦,绝而复苏,往至贫里,庸赁一日,止宿草庵,不肯前进。乐为鄙事,不信不识,可悲可怪,思维彼我,哽痛自他,即起大悲,兴两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虽知众生如虚空,誓度如虚空之众生;虽知烦恼无所有,誓断无所有之烦恼…… ⑧
汉传佛教在世俗菩提心之修习较隐而未显;但在胜义菩提心之说明与实践却有较详细的论述。因为菩提心的修习重点,在于强而有力的彻底利他的观想,来转化自身的无明。因此能根本地破除我、法二执,趋向中道实相,从而使行者能圆满佛慧(即胜义菩提心)。如大师(在卷二十三)两处引述天台圆教十乘观法,即是一种很重要的大乘修持法门:
1、观不思议境:即观凡夫于日常所起一念心中,具备人生所有的一切念,三谛相互一体化为不思议境。如智者大师在《维摩经玄疏》卷二所示:(1)明不思议境,即是一念无明心,以因缘所生十法界为境。(2)明能观者,若观一念无明心,非空非假,一切诸法亦非空假,而能知空假,即照一切法空假;是则一心三观,圆照三谛理,不断痴爱起诸明脱,若水澄清,珠相自现。(3)明证成者:若证一心三观,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乃对任何象境,皆为一境三谛,若依之修观,即可证得圆融三观 ⑨ 。在十法中,观不思议境为观本体之正观,上根者依此修习即能证果。若尚未成功或中根者,进而修第二至第七观法;至于下根者,则更修第八以下的观法。但最后亦须具足十种观法。
2、真正发菩提心:一切众生即大涅般云何颠倒以乐为苦?修行者依初观未成时,为愍众生,改发圆教无作之菩提心,立四弘誓愿,以慈善根力,任运摄受一切众生。
3、善巧安心止观:善巧妙用止观,俾使心安住于真实之本性。
4、(破法遍:即破除遍于一切诸法所执着之心。(即见思、尘沙、无明)。
5、识通塞:若根若尘,若一念心与道间隔即塞,若加观照即通。
6、道品调适:即将三十七道品中,一一调适,如能契合于自己的实践,应即采纳,俾其速证道果。然虽知法门通塞,而仍无法进道的行者,即是所修持法门不适合自己的根器、宿习,故必须铨择调停,以俾道业的精进。
7、对治助开:在实践行持中,如生起障道,无法开启圆理时,必须藉助道品的事行,而除去事惑,作为开显正观力量之资粮。
8、知位次:修行者若不知修行的位次,很容易患“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的增上慢通病,天台的圆教六即位,是检验修行者所证位最好的标准。
9、能安忍:在实践观法渐有成就的同时,一定会招致内外诸障的考验,如内在的烦恼、迷惑、疾病;外来的名闻利养八风,乃至水火刀兵等灾难。行者于此必须安心忍受,不动不退,无怨无悔。以期早日由五品位,策入六根清净位为目标。
10、离法爱:既能忍受内外诸障,更必须于修行所得之“相似道(未证上位)中,不生爱着之心。若生爱着,则易得少为足,不能更上一层境界,此爱若灭,已破无明,闻佛知见,证实相体。生死即涅般,故证得解脱;烦恼即菩提,故证得般若。此二不二,证得法身 ⑩ 。
(三)清净见
清净见,也称为离增益、损减二边的“中道正见”。一切法唯仗因缘而生起或安立,本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性。众生由无始传来的妄执习气,于无实性法,执为有实性,就是“增益执,也叫有见”、“常见”等。一切法虽无实性,但依一定的因缘,决定当生、当立,并非全无。若说“诸法既无实性,就该什么都没有,所见所闻都是错乱”,这就是“损减执”,也叫做无见、断见,都是不合于真理,偏于一边。“中道正见,既不执诸法实性,也不拨无所生所立的诸法,如实了知诸法仗缘方生,故无自性,而不堕“常边”,也了知诸法既仗因缘而有就有因果,而不堕“断边”。由此正见不堕二边故名“中道”。无始以来无明实执,是生死根本,要由此正见来破除。由于《宗镜录》涉及性相二宗,此中道正见在《宗镜录》中有广泛的论述。
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能德相,只为妄想和执着不能证得。”卷七十四说:众生有二种我执:(1)俱生我执,谓:人于五阴等法中强作主宰,妄执为我。此是与身俱生的一种我执。例如孩子从小见母亲会喜笑颜开,此是俱生贪。见到生人会啼哭,这是俱生嗔。是不假外缘自能任运起生。
(2)分别我执,于计我法中,分别我能知善,行恶等事,而起执着。此执着要由现世外缘方能生起。如遇邪教、邪师分别方生。
而唯识的正义,就是为了破除我法二执,显二空理,证一真心为目的。同时永明大师在卷四十五中强调学习《百法明门论》对于破除我执的重要。
论曰:“一切法无我;言无我者略有二:第一补特伽罗无我。第二法无我。”所谓的百法,就是将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集成为百法,束为五门:
第一心法有八,心即识心,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此八识皆有分别之义,俱属于心,故名心法。
第二心所有法有六:(1)遍行有五,(2)别境有五,(3)善有十一,(4)根本烦恼有六,(5)随烦恼有二十,(6)不定有四。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所摄。
第四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
第五无为法有六,(1)虚空无为。(2)择灭无为。(3)非择灭无为。(4)不动无为。(5)受想灭无为。(6)真如无为。
总观前心法、心所有法、及色法、不相应行,皆是世间有为之法;唯此六种无为法是出世间法。然而百法无不出自于色心,而色则由心造,若摄本归末,则唯心一法耳。
卷六十五说,众生的法执也有二种:
1、俱生法执:谓众生无始时来,虚妄重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有二种:(1)一者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法。(2)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蕴处界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法。
2、分别法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计度说法方能生起。俱生法执较细难断,要在后十地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灭除。分别法执较粗,易断。在入初地时,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灭。
三、小 结
上述的名相或嫌烦琐,但如果我们肯心平气和地检讨自己,就会发现随时随地我们都离不开这些烦恼,也就是我们永远都有心的问题,解脱不了生死轮回。
我们只知道往外追求,不知内观,因此心乱如麻,妄想纷飞,随波逐流,痛苦不堪。佛法的最大功能,便是在彻底对治心的问题。下手处离不开戒、定、慧三学。戒可以规范身、语二业,定可以控制散乱心,慧可以净化染污心。三学互摄互成,如鼎之三足,缺一无以圆满佛慧。其实各宗各派之间修持的共同目的,无不是以熄除妄心,恢真心为目的。
唯识家强调,不可被六识七识所牵而妄造诸恶业,致使本来清净的真心被污染!禅宗在打禅七当中,主要是打死第七识之妄心舍取的观念,才能寻找到真心的主人翁!又净土法门主张念佛必念至一心不乱,以弃除妄想统一心志为究竟。华严宗以一真法界之无尽缘起为修行指南,以一行纯修一切行,断妄还源的清净,成就华严的极致。至于天台宗智者大师针对心之演变宣说一心具十法界、一念三千等,强调在修行道上绝无便宜可占,亦无方便可取。只有踏踏实实地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
《宗镜录》说:凡夫之人,不了无生之意,于无生中起贪嗔痴。于真空中生各种境界。若能返照,了真心本来无生,则心境俱寂。
《宗镜录》影响深远,纵观中国佛教,自入宋以来一些高僧大德,大多台贤并弘,禅净双修。可以说这是深受永明大师思想的影响。莲池大师说:“予一生崇尚念佛,而勤勤恳恳劝人看教……。”藕益大师说,“禅是佛心,教是佛语,律是佛行,同归一念。”他所着《弥陀要解》为他晚年以天台宗解释《阿弥陀经》体现净土思想的代表作。着重提倡持名念佛,并以此经总摄佛教,因而形成了合教、观律,归入净土的灵峰派,一直延续至今。今年是永明大师诞辰1100周年,在纪念永明大师诞辰110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作为纪念。
注释:
①永明大师开示录
②《宗镜录》卷45,P1580
③《宗镜录》卷四P112
④《宗镜录》卷42 P1493
⑤《宗镜录》卷45 P1580
⑥《菩提道次第广论》P10
⑦《宗镜录》卷四十三 P1522
⑧《宗镜录》卷八十一 P2677
⑨《大正藏》三八卷 P528
⑩参照《宗镜录》卷二十三 P988,此处略改写。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