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永明延寿的忏法思想刍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隆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释隆德 杭州佛学院)
  一、延寿与天台的渊源
  延寿(904—975),临安余杭(今浙江杭州)人,姓王氏。为禅宗法眼宗第三祖,净土宗第六祖,威望极高。他童稚之年即归心佛法,“不茹荤,日唯一食。持《法华经》,七行俱下,才六旬悉能诵之。”[1]感群羊跪听,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后任钱王的税务官时,见鱼禽即买下放生,俸薪用完后,动用了库银,后被告发,当受死罪,永明大师临刑时镇静自若面不改色,吴越钱王文穆十分钦佩其胆识,免刑释放,准他出家为僧。在明州(今宁波)龙册寺礼翠岩师剃度出家,“执劳供众,都忘身宰;衣不缯纩,食无重味,野蔬布襦,以遣朝夕。[2]”继而往天台山谒德韶国师,学禅、止观和华严。“苦行自砺,唯一食,朝供众僧,夜习禅法”(《人天宝鉴》)据记载,“当于国清寺行法华三昧。夜见神人持戟而入[3]……”他初往天台山时,曾在“天柱峰九旬习定,有鸟类尺鷃巢于衣中,暨谒韶国师,一见而深器之,密授玄旨。”成为法眼宗第三代传人。据《雪窦寺志》卷四所载:“于周广顺二年(925),迁遁于雪窦山,除诲人外,瀑布前坐禅”,由些仍保留着天台山勤于止观的形象。
  延寿的思想,禀承法眼宗创始人清凉文益(885~958)禅师的家风。文益其人博学,以文采见长,其代表作《宗门十规论》针对当时禅家流弊总归于十类:[4](一)自己心地未明,妄为人师。(二)党护门风,不通议论。(三)举令提纲,不知血脉。(四)对答不观时节,兼无宗眼。(五)理事相违,不分触净。(六)不经淘汰,臆断古今言句。(七)记持露布,临时不解妙用。(八)不通教典,乱有引证。(九)不关声律,不达理道,好作歌颂。(十)护己之短,好争胜负。
  为救时弊,文益提出禅教一致的思想,主张禅者应多研习经教,对于禅者否定各种佛教经典言教的作用,反对听闻,读诵经典之风是一种鞭笞,解决当时禅宗所面对的困境和流弊而作的方便论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德韶为法眼宗文益禅师的高足,为了继承师志,重振禅门。对于当时宗派纷争不息的门户之见,将禅旨与天台止观学说会通起来,故有“智者后身”之说[5]。延寿在德韶门下经过数年修学,将天台、华严的教旨与禅宗结合起来,立“一心”圆融无碍思想。后住明州(今宁波)雪窦寺(今属奉化)。宋建隆元年(960),吴越王钱弘俶请其到杭州重修灵隐寺。翌年,居永明寺(即今净慈寺)为第一世住持。一生诵天台宗的主经《法华经》不缀,故净慈寺立有雨华台(一名法华台,在万峰房西),尝感四天花雨缤纷,[6]晚年(开宝七年)入天台山度戒约万余人,常与七众受菩萨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诸生类不可称算,六时散华,行道余力,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天台的学说在他所著的《宗镜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足见延寿思想与天台修持殊胜因缘。
  延寿的著作除集编《宗镜录》一百卷、《山居诗》六卷、《唯心诀》一卷、《神栖安养赋》一卷、《定慧相资歌》一卷、《警世》一卷外,尚有《万善同归集》三卷、及“诗偈赋咏千万言,播于海外”。高丽国王看到后,敬佩之至,“即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奉金线绍成袈裟,紫水精数珠、金澡罐等”,并派“僧三十六人,亲承印记;前后归本国,各化一方”[7]足见他的佛学思想功底的深厚,而以《宗镜录》对于后世的影响为最大。开宝八年乙亥十二月示疾,二十六日辰时焚香告众跏趺而亡,明年正月六日塔于大慈山,寿七十二,腊四十二,太宗皇帝赐额曰“寿宁禅院”。
  从大师的一生来看:重视诵经、念佛净业、受持神咒、礼忏、造塔、讲经和修持六度,做到祖、教并施,藉教悟宗,理事双修,以身示现。而这种修习正是当时某些禅门宗徒所不屑一顾的。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反对读诵经典及其它经教名典,在面对宋代禅、净,台各家宗派分争情形下,永明延寿大师从自己修持和体悟当中,以“一心为宗,摄取一切经教为旨。”特别是在《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自行录》中所记载延寿每天日行一百零八件事情,从其所记的内容来看时间、数量,笔者认为“延寿日行一百零八件事情”并不是单指每天行道做一百零八件佛事,而是他这一生个人功课所修习的日程,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台、净思想的线索。由于宋代天台宗在面对禅净双修的情形下,自身理论和修行实践要与禅宗想抗衡,将净土思想纳入到自己的体系当中也是一种时代必然,从“自性弥陀到唯心净土”的理论基础,智者大师的净土思想经过湛然转化后,已成为台净合流的理论基础,大师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在当时时代主题下的一种必然。
  大师与天台宗渊源深厚,同样与智者大师一样,他的学说也是兼容并包,智者大师当时将地论、摄论、成实各宗的思想纳与法华圆教之中,永明大师也是如此将教、密、净都统摄到禅门“一心”之中,在其修持上也展现了这种兼容并包的特色,其学术思路及抉择佛教的胸襟,势必意味着受到智者大师的启迪,其忏法思想的天台渊源也是不难成立的。
  二、延寿的忏法实践观
  从延寿禅师的修行层面来看,在记载他修行法门最详细的《智觉禅师自行录》中,他每日所力行的一百八件佛事之中,和《法华经》有关的,从以下略见一斑:
  其中第一条:一生随处常建法华堂,壮严净土。
  第二条:常昼夜六时,普为一切法界众生,代修法华忏。
  第六条:每日常念《妙法莲华经》一部七卷逐品,上报四重恩,下为一切法界二十五含识,愿证二十五种三昧,垂形十界,同化有情。
  第十五条:晨朝,礼《妙法莲华经》真净妙法,普愿一切法界众生,同证法华三昧,咸生弥陀净方。
  第四十一条:初夜,普为一切法界众生,顶戴《法华经》行道,尽入法华三昧,同归究竟一乘。
  第七十八条:昼夜六时,同与一切法界众生发愿,与一切法界众生亲证法华三昧。
  第九十九条:常印施天下弥陀佛塔、《般若》、《宝幢》《楞严》、《法华》等经及诸神咒,劝十种受持,三业供养。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延寿之所以行持法华忏,这与法华忏本身的思想有关。因为行持法华忏可以忏悔业障乃至于修习止观、得证法华三昧,可以获得殊胜的功德,况且永明延寿在国清寺行道的过程中,夜感普贤菩萨所执莲华忽在手有密切关联[8]。从许多记载修持法华三昧经的人在梦中能够有所感应,从而更加精进用功代为众生修持法华忏法,一个就是可以看出永明延寿大师的悲心所致,另外一个就是受天台宗学统的影响,因为制忏,礼忏是天台宗修行的传统。
  中国佛教忏法由来已久,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至隋唐大为流行,从“汉魏以来,崇兹忏法,未闻有其人者,实以教源初流,经论未备。西晋弥天(道安)法师,尝着四时礼文;观其严供五悔(即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之辞,尊经尚义,多摭其要,故天下学者,悦而习焉,陈、隋之际,天台智者撰《法华忏法》、《光明》(即《金光明忏法》)、《百录》(《国清百录》),具彰逆顺十心(即顺生死流和逆生死流各十种心)。规式颇详,而盛行乎江左矣。”在智者大师的忏法中,足见智顗《法华三昧忏仪》对中国佛教忏法的影响之大。由于宋朝时期净土教法兴盛,天台宗学人通过修行忏法祈求往生净土的主导思想影响下,除教义的阐扬外,更重视观行之实践。永明延寿大师在行持法华忏过程中是深受智顗《法华三昧忏仪》思想的影响。在此之前,还有智顗《方等三昧行法》(智顗说,灌顶记)、《请观世音忏法》、《金光明忏法》(智顗撰)等(见《国清百录》)。三阶教有《七阶佛名》,又称为《礼佛忏悔文》,或《昼夜六时发愿法》(信行撰)。净土宗有《净土法事赞》(善导撰)、《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法照撰)等。华严宗有唐宗密的《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十八卷,称为广本;宋净源略为一卷,称为略本。又有《华严经海印道场九会诸佛仪》,略称《华严忏法》,是西夏一行法师所撰、宋普瑞补注的。又密宗有不空译《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此外唐末知玄(即悟达国师809—881 )抄录宗密《圆觉经修证仪》述《慈悲水忏法》三卷,至今犹流行。又在唐开元间(731—741 ),智升更集成《集诸经礼忏仪》二卷,是各种忏法仪式最初的综合刊本。所以说。忏法的本身就是悔除所犯的罪过以便积极修行的一种方便。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忏罪清净、成就三昧、发慧解脱的目的。延寿的修忏的法门主要体现在事忏和理忏上,其所行法华忏主要还是以六根忏悔及五悔为方法,一事忏:如《宗镜录》卷第八十八中:
  “问。于宗镜中最初信入。有何位次。答。若圆信人。初有五品位。台教据法华经分别功德品。依圆教立五品位。第一品。初发一念信解心。第二品。加读诵。第三品。加说法。第四品。兼行六度。第五品。正行六度。从初品。须依静处建立道场。于六时中行四三昧。忏六根罪。修习五悔。五悔者。一忏悔。破大恶业罪。二劝请。破谤法罪。三随喜。破嫉妬罪。四回向。破诸有罪。五发愿。顺空无相愿。所得功德不可限量……。”
  《智觉禅师自行录》中第九条:常六时诵千手千眼大悲陀罗尼,普为一切法界众生。忏六根所造一切障。
  第十条:常六时诵加句佛顶尊胜陀罗尼,普为一切法界众生忏六根所造一切障。
  第七十四条:昼夜六时。修行五悔。忏除六根,普为一切法界四恩二十五有十二类生、承三宝力,对十方佛前。志心忏悔。
  《万善同归集》卷上:
  “何须别立事相道场。役念劳形。岂谐妙旨。答道场有二。一理道场。二事道场。理道场者。周遍剎尘。事道场者。净地严饰。然因事显理。藉理成事。事虚揽理。无不理之事。理实应缘。无阂事之理。故即事明理。须假庄严。从俗入真。唯凭建立。为归敬之本。作策发之门。覩相严心。自他兼利。止观云。圆教初心。理观虽谛。法忍未成。须于净地严建道场。昼夜六时。修行五悔忏六根罪。入观行即乘戒兼急。理事无瑕。诸佛威加。真明顿发。直至初住”
  从以上可以看出延寿的忏六根的思想,还是以《法华三昧忏》为本,虽然忏六根的原始典据是《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但在延寿这里还是不离法华三昧的基础,还是引用智者大师的话做为说明为理论基础,而五悔的修法更是直接受《摩诃止观》思想的影响,“普贤观经云:专诵大乘不入三昧,日夜六时忏六根罪,安乐行品云,于诸法无所行,亦不行不分别,二经本为相成,岂可执文拒竟,盖乃为缘前后互出,非硕异也,安乐行品护持 、读诵、解说、深心礼拜等岂非事耶,观经明无相忏悔,我心自空,罪福无主,慧日能消除,岂非理耶。”他们所表现出的思想和修行方式是如何不同,不论是站在理的忏悔还是事的修行上,都是为了达到六根清净,通过忏悔在受持读诵五种修持下,达到六根清净,一刹那间能够罪障消除,如在《万善同归集》卷二当中
  “关于如何忏悔。答若烦恼道理遣合宜。苦业二道。须行事忏。投身归命雨泪翘诚。感佛威加。善根顿发。似池华得日敷荣。若尘镜遇磨光耀。三障除而十二缘灭。众罪消而五阴舍空。”
  《摩诃止观》卷二
  “今呪此因缘即是呪于三道而论忏悔。事忏忏苦道业道。理忏忏烦恼道。”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事忏和理忏所表现出的共同目的还是要达到我心自空,罪福无相,清净无我。
  永明大师虽然没有专门的忏法著作留世,但是从其现有的著作及日行中不难看出其忏法思想基本与天台宗的忏法思想相同,其忏法内容仪式上也是与天台忏法相似。
  三 、延寿忏法是“一心”修持的辅助法门
  延寿的忏法是建立在理事双修的基础上,理事相扶相成基础上,通过忏其罪过,成其二净,证得一心,这和永明延寿本身思想终止有密切联系,从其著作《万善同归集》中,亦有明文拈出:‘问:所修万善,以何为根本在乎?答;以心为本。”在其《宗镜录》序言中所说:“举一心为宗,照万法为镜。”为主旨指导思想下,统摄万法,融一切经教。广行诸度,使一念微善皆趣入真如。《万善同归集》即说:“夫万善所归,皆是实相”,一切的修行方式做法,只有“众行俱备,万善齐修”。“理事无碍,万事圆修。”为修行提供理论必然性,才能一切归源。延寿是一名非常重视实践典型实践者。从其行忏、诵经、念佛受持神咒、加上修持六度做法。从理论和实践当中,特别是延寿在行忏过程中,把佛教佛事仪轨、佛教制度通过个人实践,紧密和现实生活结合,这为后世佛教发展演变走向世俗化开了一个新的风气,对于宋代佛教形成新的格局提供了一个时代典型,从而把佛教这种仪式通过个人修证和具体实践以身示现,纠正当时禅宗所出现的流弊,宗派之间教理差异和排挤,强调佛教仪轨对于个人信仰在修持过程制约和推进作用。
  大师的忏法思想并不与其自身的“一心”相违背,可以说忏法的修持成为了“一心”体系,在修持上的一种补充,也就是说大师对于忏法的重视是对于其自身体系的一种完善。
  结语
  由于延寿虽属是禅净双修的禅宗大师,但在个人的修持精进过程中,,在继承天台宗的传统和发展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身示现,化度群生,今引《自行录》中:“我此身从旦至中,从中至暮夜,从夜到至晓,乃至一时一刻,一念一顷,有几心几善几恶,几心欲摧伏烦恼,几心欲降伏魔怨,几心念三宝四谛,几心悟苦空无常,几心念报父母恩慈,几心愿代众生受苦,同几心发念菩萨道业,几心欲摧布施持戒,几心欲忍辱精进,几心欲禅寂显慧,几心欲慈济五道,几心欲劝历行所难行,几心欲超求辨所辨难,几心欲忍苦建立佛法,几心欲作佛化度群生。以资后人警戒、反省!
  参考文献:
  《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大正藏第49册
  《释氏稽古略》卷四大正藏第49册
  《历代法宝记》,大正藏第51册
  《宗镜录》,大正藏第48册
  《宗门十规论》,《卍续藏》第63册
  《智觉禅师自行录》,《卍续藏》第63册
  《万善同归集》,大正藏第48册
  注释:
  [1]大正藏51卷P0196页《景德传灯录》卷26《延寿传》。
  [2]参见《永明道迹》P56
  [3]续藏134卷P0865页宗晓《法华经显应录》。
  [4]同[1]
  [5]《中国佛寺志》17净慈寺志卷四P320
  [6](见《景德传灯录》卷25《德韶传》)。
  [7]同[1]
  [8]《佛光大藏经》禅藏、史传部。(《永明道迹》P49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