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台湾佛教>>正文内容

台湾佛教史前期(中)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慧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台湾佛教史前期(中)
  释慧严
  上文中“前观察书公葺其门庭”之书公,当指书成而言,但因书成是于乾隆十三年任台湾道,十四年即因忧去职,故可知书成修葺开元寺,是在十三年,而完工于十五年吧!依《通史》“乾隆十五年,巡道书成修,改名榴禅”的话,在乾隆十五年时,海会寺即开元寺,被易名为榴禅寺,但是乾隆十二年撰成的《范纂府志》卷二四、艺文五·诗二中有台湾生员卢九围的海会寺诗,在海会寺诗题中注云:旧为榴环寺。因而可知榴禅寺就是榴环寺,而且其易名是在乾隆十二年以前,不是如通史上说的十五年,不过乾隆四十二年左右仍被称为海会寺。又因年久失修,而由知府蒋元枢倡修,陈朝梁等负责办理。这从现存于该寺内弥勒殿右室的(重修海会寺碑记)所载的,就可证实。其碑文内容如下:
  天下事兴废之故,莫不有数焉存乎其间,讵必其在大者哉
  ?虽数笏之宫,方丈之室,其适兴适废也亦然。此正如佛
  氏因缘之说,不必尽关福田善果也,则如余今日于海会寺
  重修是已。
  当斯寺之未建也,穷奇梼杌之所窟宅、封豕长蛇之所蟠踞
  ,虽其时亦复饶水木之清华,极云烟之绵邈;而腥膻中之
  膏血涂之矣。未几,通池既堙,重榭亦圯,堕虚甍之瓦,
  惟渍青苔;黯废苑之丛,但飞黄蝶!此兴废之一时也。既
  而荒其哆馆,忽植莲幢;灭尽沉薰,聿新兰若。是为斯寺
  创造所由来尔。其剃草开林,崇基表刹,实自前观察偕总
  戎两王公经始。嗣是置产皈筵,檀施不绝,海东象教,显
  奕当时。乃以常住之业并于俗姓众香之林,罕有护法,历
  岁既久,高轨就荒。岂非王简栖所云“僧口阗其无人,楼
  椽毁而莫构”?可为长太息者哉!此兴废之又一时也。
  余也偶过斯寺,循廊拾级,目睹摧残;饭僧无口,庇经无
  舍,婆娑洋外,一灯熠矣。于是揆日庀徒,工作具举;层
  轩飞阁,精室珠林,丹臒耆阇,金资宝相,以次营造,内
  外咸饰。更为厘其旧产,归诸迦卫。庶几荫法云于真际,
  曜慧日于康衢者欤?且夫儒者之疾言佛法也,为其无为出
  世也;然亦有不尽然者。夫处此毗舍耶中,炎海瘴乡,众
  生苦恼。是安得化猛热于慈仁,濯淟污于清净,拯沉沦以
  悲悯,觉迷罔以圆明者乎,则于彼法中,要不可少此缔固
  也;何况兴废之故,因缘系焉。试观今日之琳官绀宇,矢
  棘翚飞,皆昔之败井颓垣、缺瓴断瓯也;今日之璎珞庄严
  ,髻鬟妙好,皆昔之篆绿蜗黄、愁云惨雾也;今日之斋鱼
  粥鼓,花碗香厨,皆昔之泽葵荒葛、冷烟寒雨也。悟成败
  之回璟,感机缘之影幻,后之视今,当更何如耶?余以因
  寺之成,为之三叹而记之。护理福建分巡台澎兵备道兼提
  督学政、台湾府正堂,随带加六级纪录八次纪功二十一次
  蒋元枢撰文。
  乾隆四十二年四月谷旦,董事陈朝梁(下缺)。(注七八
  )
  此中,“当斯寺之未建也,穷奇梼杌之所窟宅,封豕长蛇之所蟠踞”,是作者用来影射海会寺未建立前该址的情况,这也可从如下两首诗来窥知。㈠是台湾第一任海防同知齐物体所咏“海会寺”云:
  冷月横斜弟子规,当年黄幢尔徒为;
  梁尘尚逐梵音起,幡影犹疑舞袖垂。
  风雨有时闻响屧,草花何用长胭脂;
  是空是色浑间事,只合登临不合悲。(注七九)
  又另一是镇标右营守备娄广所咏“海会寺”(寺原郑氏故宅)云
  此地当年拟馆娃,蜃楼海市霸图赊;
  王孙已去遗芳草,宫院谁来扫落花。
  歌管声沈闻贝叶,舞衫采彻现袈娑;
  我非佞佛闲随喜,喜见梯航属一家。(注八O)
  此中,子规、黄幄、梁尘、舞袖、响屧、胭脂、馆娃、霸图、王孙、宫院、歌管、舞衫等的词句,是告诉我们,齐同知系以蜀王望帝、杜宇好色来比喻,而娄守备是以吴王夫差筑馆娃、宫藏西施来比拟。可见海会寺原是承天府行台,同时也是郑经亡国的离宫。(注八一)
  在蒋元枢任知府时,海含寺的伽蓝年久失修,寺院经济也面临窘境,因此蒋知府发动整修,而由杨朝梁负责其工程。同时整顿寺产,根据乾隆四十三年四月立的(恩意大人蒋捐买园业碑记)所载,蒋知府捐买的寺产,有如下七笔:
  ㈠、蔡赛园一垃,在本寺南畔,东、西俱至车路,南至陈宅
  园,北至寺边竹围沟。……每年园税银二十四员。
  ㈡、吴福园一近一甲四分,在寺后,东至车路,西至园岸,
  南至宁公车路,北至陈宅园。每年园税银十七员二钱。
  ㈢、吴勋园一丘七分,在寺后,东至水沟,西至车路,南至
  吴宅园,北至陈宅园。每年园税银十七员二钱。
  ㈣、陈盛园一垣,在寺后,东至车路,西至白家园岸,南至
  刘宅园岸,北至园岸。每年园税银十二员。
  ㈤、石礼园一垃一甲二分,在寺边,东至车路,西至水沟,
  南至园岸,北至潘家墓埕。每年园税银十一员四钱。
  ㈥、州仔内石佛园一所,在本寺北畔,东南至马房山,西北
  至柴头沟坑墘。每年园税银十八员六钱。
  ㈦、寺后竹围内园一所,东至本寺后,西至竹围车路,南北
  俱至竹围沟。每年园税银二十四员。
  以上七处年共收园税银一百二十四员六钱。加上原有额园五十二甲而剩下园四十四甲四分半,所收园税银八十员七钱二分。还有凤邑兰波岭脚淡水溪渡船一带香灯银五十两及彰邑西门外蓟桐脚庄朱映佃耕、朱火佃耕、朱全佃耕、蔡逢春佃耕等四处纳该寺香灯粟六十四石四斗二升二合八勺。(注八二)
  由以上史料来看,可以知道海会寺的寺产不算少,也可以说是很有规模的寺院。但是物象并非是永恒的,海会寺的伽蓝历经岁月之后,颓垣毁瓦是必然的,所以如前揭哈当阿(新修海靖寺碑记)所一石:到了嘉庆元年二七九六),才有以福建水师提督兼管台湾镇总兵哈当阿为首向各界募款(注八三),耗金约六三OO两,费时五个月来修建,并以“至于年谷时熟,民皆安堵,重门下闭,宵柝无惊,庶靖之至”而易名为“海靖寺”。今开元寺内尚存有燕北哈当阿所题的“弹指优昙”区额。
  综合以上的叙述而作整理的话,可知至日治时代为止,开元寺的沿革如下:金厦之役兵败撤守台湾的郑经于康熙十九年二六八O)十月,因耆宿陈永华、何平等相继辞世,自己也无意于国政,遂立庶子郑钦(郑克坠)为监国,自己退闲于洲仔尾筑行台(即承天府行台),纵情于花酒,不预政事,竟其卜画卜夜之欢。而此承天府行台就是府志、县志上所说的“郑氏北园”、“郑氏别馆”、“郑氏北园别馆”。康熙二十九年,当时的台湾总镇王化行与台湾第二任巡道王效宗等的倡议,僧侣志中师的募缘,在此北园别馆建立了海会寺。从此历经竺庵、介山、石峰等住持,寺院也因岁月的摧残,而有乾隆十三年,巡道书成、台湾县知县鲁鼎梅的相继修建,并改名榴环寺或叫榴禅寺:及乾隆四十二年,由知府蒋元枢倡修,陈朝梁等负责督工的整建,并增置寺产:又到了嘉庆元年,有台湾镇总兵哈当阿的修建,并易名为海靖寺,此寺名直至嘉庆十二年为止仍被使用,又依民国四十六年开元寺住持印明重修开元寺碑记,嘉庆二十年住持为奕是如公,是为临济宗第三十八世,且其身任台湾府僧纲司之职。又依卢氏“北园别馆与开元寺”文,此寺在咸丰九年二八五九),官府再募捐修建。同治年间(可能在同治三年,一八六四)荣芳禅师任住持,重修寺宇,宗风大振。依其牌位戴其为:光绪壬午八年圆寂为临济正宗四十八代,且为中具开元寺的一代大师。
  又法华寺
  依照康熙五十九年二七二O)《台湾县志》卷九,杂记志·寺庙·在东安坊法华寺条云:
  伪时漳人李茂春揖茅亭以居,名“萝蝶虚”。后僧人鸠泉
  易以瓦,供准提佛于中,改名“法华寺”。康熙四十七年
  ,凤山知县宋永清建前殿一座,以祀火种,匾日r离德昭
  明乙。殿后左右,建钟鼓楼二座,前后旷地,褊莳花果。
  又建茅亭于鼓楼之后,区日“息机”。自公退食之暇,时
  憩息焉。
  由此可知,法华寺的所在,原是李茂春所居的梦蝶处。而李茂春此人,该县志卷八,人物志·寓贤中云:
  李茂春字正青,漳州龙溪人;隆武举人。迁迹来台喜著述
  。仙风道骨,跣足岸帻,旁若无人。构茅亭于永康里以居
  ,名曰“梦蝶处”。与住僧诵经自娱,人称谓李菩萨云。
  据此,似是李茂春将自己隐居处,取名为梦蝶处。但《台湾南部
  碑文集成》上册,(梦蝶园记)中云:
  嘉庆五年,裔孙李梦琼、宗寅等,蒙府意吴准将凤邑主宋
  暨前府宪蒋原建陈永华所撰碑记,重给勒石。
  昔庄周为漆圃史,萝而化为蝴蝶,栩栩然蝶也。人皆谓庄
  生善寐,余独谓不然。夫心闲则意适,达生可以观化,故
  虚山林而不寂,入朝市而不梦;醒何必不箩,梦何必不蝶
  哉?
  吾友正青善寐,而喜庄氏书。晚年能自解脱,择地于州治
  之柬,伐茅辟圃;嚏流而坐,日与二三小童植蔬种竹,滋
  药弄卉,卜虚其中,而求名于余。
  夫正青旷者也,其胸慎潇洒无物者也。无物则无不物,故
  虽郊邑烟火之所比邻,游客樵夫之所阗咽,而翛然自远,
  竹篱茅舍,若在世外,板花野草,时供枕席,则君真栩栩
  然蝶矣!不梦,梦也;梦,尤萝也。余慕其景而未能自脱
  ,且羡君之先得,因名其室日“梦蝶处”而为文记之。
  由此碑文可知,此梦蝶园记原为明郑咨议参军陈永华所撰,但是因台湾隶属满清之后遭毁,其后虽有凤山县知县宋永清于康熙四十七年、台湾府知府蒋允煮于乾隆二十九年前后镌碑都被禁毁。直到嘉庆五年二八OO)由其后裔李梦琼、宗寅等的关系,得到台湾府知府吴逢圣的许可,将陈永华所撰碑记重给勒石。
  陈永华所撰(梦蝶园记),也被收录于乾隆十九年纂《重修台湾县志》卷一五杂纪·古迹·梦蝶园及嘉庆十二年《续修台湾县志》卷五外编·遗迹·梦蝶园条中。关于李梦琼、宗寅的身份,据嘉庆五年(李茂舂茔域勒禁侵占告示牌)所载,其身份如下
  特调福建台湾府台湾县正堂、加三级、纪录四次周为垦恩
  给示勒禁侵占事。据生圆李梦琼、拔贡李宗寅、誊老李圭
  璋具呈词称:“缘琼等祖李茂春、系漳州府龙溪县人,登
  明末乡荐。居台永康里,筑梦蝶圆一处,读书其中。法华
  寺地,即囤故基。为人富著述,乐道义,时称曰“李菩萨
  ”。逝后,卜葬南城外新昌里。经蒙巡宪御史张六及海防
  宪孙赋诗题赠,建设神位,奉祀法华寺左。生平遗迹,坟
  整坐址,详戴(台湾府、县志)中确据·但琼等祖之葬于
  台也,百有余年矣;时序既远,觊觎渐生。迩来多有豪强
  等辈,狡图侵占:或乘夤夜而盗葬、或拾瓦棺以偷埋,祸
  端波起,力阻靡宁。切思琼等祖,名列贤书,迹戴纪傅,
  遗踪叠蒙宪赏,杯上忍令横伤?兴其临时角较,动费天心
  ;曷若未雨绸缪,恳请严示!谨将志内所戴事迹、诗序、
  碑记、抄枯呈电,恩准耠示,以便勒石”等情。(注八四
  )
  由此碑文可知,李茂春的后裔李梦琼是生员,李宗寅是拔贡的身份。因为如此身份的缘故,获得当时台湾县知县周作汹(嘉庆五年任)的同意出示此告示碑。又也可以知道梦蝶园就是法华寺的所在地。但是何时由梦蝶园易名为法华寺呢?据《周纂府志》卷十,艺文志·记云:
  火神庙记:……予宰斯土,见祭爟之义,阙焉不讲;而居
  民廛舍时或遭回禄者,毋亦出纳之违时,抑亦所以祀之者
  未有宁宇也?因与同寅李诸罗集诸衿,捐俸乐翰;有不足
  者,二肩之。择爽坛于府治东南僧舍,易其制而高大之
  ;固以砖瓦,施以丹漆,命工肖像,而致时享。中堂祀大
  士,后院洎两傍构列禅室;绕以竹木,同以花果,背山面
  流,巍焕幽深,亦招提一大观也。因颜其寺曰“法华”,
  仍令僧彻空主之。……。
  与上文同文的(火神庙记),亦为《台湾县志》卷十艺文志收录,但遗漏了“因颜其寺曰法华,仍令僧彻空主之”一段文。加上如前文所引“法华寺伪时漳人李茂春构茅亭以居,名梦蝶处。后僧人鸠众易以瓦,供准提佛于中,改名法华寺。”或许受此史料的影响,《周纂府志)卷十九杂记·寺庙及《余纂府志)卷十九杂记·寺庙中的法华寺条,均作如下记载:
  即李茂春萝蝶虚;后僧人鸠众改建法华寺·康熙四十七年
  ,凤山知县宋永清建前殿一座,祀火神;置钟鼓二楼。前
  后旷地,褊莳花果。起茅亭于鼓楼之后,颜日“息机”;
  退食之暇,时憩息焉。乾隆二十九年,知府蒋允熏重建。
  殿宇巍峨,林木幽邃,备极胜概。寺田,在寺后荒埔一所
  约二甲余,台湾府蒋毓英给为香灯;又有囤在港西里大湖
  庄一所,凤山知县宋永清置为香火。由上文可知,此二府志将《台湾县志》中的“后僧人鸠众易以瓦,供准提佛于巾,改名法华寺”,省略为“后僧人鸠众改建法华寺”。继《台湾县志》之后,乾隆十七年的《重修台湾县志》卷六祠宇志·祠(附寺宇)法华寺条作:
  在永康里,旧为梦蝶圆;明举人李茂春所筑茅亭(别见“
  古迹”)。康熙二十三年,改今寺。知府蒋毓英拨寺后旷
  地二甲有奇,充为香灯。四十七年,凤山县知县宋永清增
  建前堂为火神庙,仍置香灯园一所(坐港西里大湖庄)。
  堂后设钟鼓二楼,结茅亭于鼓楼后,匾曰“息机”。四围
  遍莳花果。
  又嘉庆十二年的《续修台湾县志》卷五外编·寺观·法挚寺条则云:
  在永康里,旧为萝蝶圆,康熙二十二年改为寺。知府蒋毓
  英以寺后旷地二甲零为香灯费。四十七年,凤山县知县宋
  永清增建前堂,为火神庙,置香灯园一所,坐港西里大湖
  庄。堂后设钟鼓二楼,结茅亭于鼓楼后,曰息机亭,周莳
  花木。
  由上二文可知,该二县志记梦蝶园改为法华寺的年代是:一为康熙二十三年,另一是作二十二年。不过,《高纂府志》与《周纂府志》卷九外志·寺观附宫庙·梦蝶园条中云:
  在府治社稷坛南数百武,先是漳人李茂春寓此,筑茅斋以
  寄放浪之情,扁曰梦蝶,后易以陶瓦,清流修竹,日增胜
  既,改为准提庵。
  由于上文是出自台湾最早的府志,又参阅重修、续修县志的话,可以知道在蒋毓英知府的时代,也就是康熙二十三年(注八五),住在梦蝶园的僧侣们,将茅草屋改以陶瓦重建,并易各为准提庵,因内奉准提佛的缘故。当时蒋知府以寺后荒埔一所约二甲余作为该庵的香灯钱。由此可以证明王纂、谢纂二县志说康熙二十三年改建为法华寺之说,是受到余纂、周纂府志的影响所致,因此后人也就以讹传讹厂。又曾源昌(明经出身)的“法华寺(即梦蝶闹)”诗云:
  路转幽篁里,逶迤匝浅苔;
  莿桐将合抱,香檨来成胎。
  楼耸悬钟鼓,庭荒辟草莱;
  烧檀飘户外,啼鸟傍林隈。
  离德昭金殿(前殿祀火神,“离德昭明”),禅心悟
  劫灰;
  虽多收败叶,渐欲变枯荄。
  观射亭犹在,息机人未回(宋澄庵明府结茅亭校射扁曰息
  机尽射毕停离处也);
  无心溪水去,有意野云来。
  残药风轻剪,寒炉火欲煤;
  村烟空处渡,野色望中开。
  谁展挥毫手(鼓山游伤僧墓“藏空”两字,绝佳),同倾瀹
  茗杯;
  犹迟辞文室,相顾两无猜。(注八六)
  及《台湾县志》卷九杂记志·东安坊法华寺条,暨宋永清的(火神庙记)等的史料,可以知道梦蝶园易为“法华寺”,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在此建火神庙的时候,而且宋永清还礼请僧侣彻空法师为住持,自己也常在此后殿所筑的茅亭名为息机的地方渡假休闲。而且为维持寺院生计,为其置有香灯园一所。
  天下有竭蹶以弹乃职,积累而成厥功,此非立品高而矢志
  笃者,不能与也。乃如之人,虽缁流也,亦足传云。台之
  永康里,有寺曰“法华”,即志所称隐士李菩萨之“梦蝶
  园”也。后人因其处募建为寺,郡守蒋公毓英、凤令宋公
  永清,先后成之。置香火资,足供住持用。地幽静,竹木
  森璟,亦海外一名刹也。康熙六十年地震,佛堂坍塌,廊
  廉倾颓。其僧日伯夫者,虑其为墟也,与同侪心觉、心慧
  ,节口缩腹,积十数年羡余,渐次修葺。既竣前后二堂,
  新塑神像,复拓其旧址,重构两廊为休憩所。计费四百余
  金,一瓦一木,不募诸施,皆僧人粒积而就。此其晶其志
  ,汹卓然矣。
  夫僧为寺守,僧而修寺,僧之职也。然往往藉以殖货者,
  募百费十,苟且赛责;几见有如伯夫积十数年之俭櫜,而
  梵宇焕然一新乎?夫人惟自奉不能俭约,所以不能无取于
  人;惟不能坚其志以有为,所以事不克有济。诚竭蹶而积
  累焉,又何职之弗弹、而功之弗成哉?如僧伯夫者,可以
  风矣—寺僧以记请,因执笔而为之传,且取为世训焉。
  隐士李茂春,字青正,漳之龙溪人,明乡进士。航海结茅
  居此,与僧日往来,人称李菩萨。卒葬新昌里,旧无记,
  因并及之,以著其权与,而隐士亦以不泯云。
  乾隆八年岁次癸女仲夏谷旦,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福
  建分巡台湾道、按察使司副使、加二级刘良璧撰。(注八
  七)
  由上碑文,可以知道,继彻空师之后,住持法华寺者是伯夫师。而且康熙六十年的地震,使得法华寺的伽蓝倒塌,伯夫师与心觉师、心慧师等以十余年,省吃俭用累积下来的钱银,重建法华寺。其规模除有前后二堂外,还乡了两廊,俾供信众们休憩之所。此段史实在各府志、县志均缺载,这是有遗憾之处。
  岁月移至乾隆三十年,台湾知府蒋允焄时代有(重建火神庙碑记),其内容如下:
  城南法华寺,旧梦蝶园址,郡名胜也。康熙四十七年,凤
  邑令宋公永清改前殿,祀荧星火神。余惟南方之倾,地势
  之下,巽己之间,火星所属,见诸郭璞“尔雅”注。台宅
  喁夷,下穷南纪,位界离明,次曙鹑尾,盖祀典不可缺者
  ,而堂廉陨陋弗称。余自癸未(乾隆l一十八年)量移兹郡
  ,郁攸为灾,循例展谒,讨论旧典。思夫古者司炉祭爟,
  季春出火,季秋纳火;火政之修,与土谷之神并重。春秋
  时四国灾,郑子产笃尾请命,使郊人除于国北,褛火于元
  冥、回禄。盖古者事神,即所以治民,幽明贯通;理;固
  不独燧人氏修火之列,范金合土功在后世,为所宜报己也
  。爰集匠氏,廓而新之。经始于甲申(乾隆二十九年)四
  月,越明年乙酉二月工竣计费番镪若千两。法象庄严,檐
  牙高敞;即内殿浮屠焚修所,篇郡名胜,亦恢前绪,缭以
  垣墙,加以丹艟,俾改观焉。继自今崇祀有所,报享有时
  ,妥灵揭虔,致其肝蟹;于以导迎善气,孚佑下民,气著
  昭明,民无坻伏,斯足答灵贶于无穷也已。是役也,参其
  议者台邑陶尹、赞其成者司马徐公,均有劳焉,既膻石,
  例得并书。(注八八)
  根据此碑记的内容,知道蒋允煮知府是在乾隆二十八年到任,后见法华寺前殿火神庙堂庑隘陋,而于二十九年四月著手扩建之,至翌年二月完工。又蒋允煮(新浚永康里南湖碑记)云:
  ……城南法华寺前十数武,有地沮洳,广可数亩;左受蓬
  溪,接内山之流;右出大南门,迳新昌里蜿蜒人海。诸山
  璟抱,林木参差,此天然邱壑也。且以水利言,近治田,
  乏水源;壤地平衍,雨淋则溢,旱则涸。郡人疏泉引水,
  浚为畎洽,日陵、日圳,费常不赀。今因势利导,潴而为
  泽。旱则引有源之水,以供车戽,足以不竭;涝则导右支
  流,决而泄之,以妄输于海,亦不至溢,尤为利所当兴者
  。特土脉恶,沙流转徙。挖之不深,则水圩沙壅,淹为平
  源;挖之过深,则土岸单薄,易就坍塌,皆非所以计久远
  耳。予暨僚属议之,未得窍要。时台尉虞君好善,曾于山
  左任河渠工,谙蓄泄事;进而言日:兹事非所宜虑。凡近
  水土岸,易溃决者,宜枕木桩,俾地基固,后乃培之。且
  台地有秣荼树,蟠根最密;今环渠植之,并砌水门,以时
  启闭,可无忧崩溃矣。予颔之,稳其足以任事也,专以任
  之。虞尉陟降郊原闻,赤日炎蒸,躬巡冬鼓,不辞劳瘁。
  自乙酉(乾隆三十年)季春(阴历三月)讫仲夏(阴历五
  月)合三阅月竣事。北岸迩寺前,南岸砌舞榭,东西岸有
  眺台、八卦亭、福德祠诸胜。并为与梁,一以通往来陟门
  ,二以备蓄泄。每岁时丽景,老幼熙嗥,予率僚案浮小艇
  ,觞咏其中,山光水色,恍然注目,与民乐之,忘其身在
  海外也。……抑是役也,荒度土功,虞尉之力为多;而康
  高、陈圭,悉心董事。既磐石,因并纪之。(注八九)
  由此碑记,可知蒋允煮知府就法华寺前数亩沼泽地,辟一南湖的经过情形,及当时南湖的景色、建筑物:北岸接近法华寺,南岸有舞台,东西岸有眺台、八卦亭及福德祠。此南湖也就是连横说的半月池(注九O),位在今日府连路与健康路一带。又据(新建南湖书院碑记)云:
  ……既抵任后二年,得南湖数亩,诸山回抱,林木参差,
  有岩足陟,有川足泳,有缁庐寅刹足游憩,有崇台阿阇足
  登览,有佳木繁花足挹酝。柳子厚有云:“惟天钟秀,不
  退于遐裔,斯足当之矣。……”曩以崇文斋舍湫隘,士之
  肄业其中者,无以展拓性灵,而日就固陋。今得名胜之区
  ,于气运日新之年,藏修游息,其成就又复何如耶?爰捐
  廉俸,廓而新之,而吴诚、许居、王赏实踊跃趋事。傍湖
  构学舍数座,别建讲堂于法华寺左畔,随方位置,不缀续
  也。
  由上文,知道蒋允焄于乾隆三十年在此南湖,创设了南湖书院。此书院与海东书院(注九二,都是蒋允煮知府致力文教事业的具体成果。遗憾的,是此书院到了嘉庆年间因“院长居此者多欠康”而废(注九二)。依乾隆三十一年“蒋允煮去思残碑” (注九三),公号为光,黔省贵阳人,二十八年任台湾知府。又依《续修台湾县志》卷二,政志·宪纪,蒋允煮是乾隆二年进士,于二十九年十二月护任,三十四年二月任台湾巡道,致力于整修各庙宇、营建宫厅,尤其是上述二书院,更足巍焕壮观,多士得弦诵其间。致于蒋允煮整修的庙宇除法华寺外,尚有风神庙、龙神庙、药王庙、水仙宫、小妈祖宫、武庙宫厅、超峰寺、岳帝庙钟鼓楼、万寿宫等。(注九四)
  (末完待续)
  摘自《海潮音》总第77卷1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