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万泉说寒山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万泉说寒山子 
  寒山子,相传其为隋代生人,唐代隐士,中国历史上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编辑《寒山子诗集》的唐代僧人道翘曰:“寒山子,不知何许人。居天台唐兴县寒岩,时往还国清寺。以桦皮为冠,布裘弊履。或长廊唱咏,或村墅歌啸,人莫识之。”  
  我们至今还是人莫识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起来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张继的《枫桥夜泊》在我国可谓老幼皆知,寒山寺历代游人如过江之鲫,可就是没有几个人了解寒山子!我们现在不得不作一些猜测:  
  根据寒山子本人的诗歌来看,他的出身并不卑微,甚至是享受过锦衣玉食的公子哥,然而隋唐之际的社会大动荡,使他沦落风尘。他可能是在享受了一段“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荣华富贵的生活之后,希望求得长生不老去学道,结果发现误入歧途,转而皈依佛门,这已是家道败落,人到中年后的事了。  
  寒山子属于佛教哪个宗派?  
  佛法自两汉传入我国,至盛唐达到鼎盛,流传中较有名的大宗派十个:俱舍、成实、禅、律、天台、华严、法相、三论、密、净土。  
  寒山子有好友丰干、拾得被人称为“禅师”,似乎都是禅宗门派的僧人。丰干有诗曰:“本来无一物,亦无尘可拂。若能了达此,不用坐兀兀。”大致可以料其系禅宗弟子。但寒山子自己的诗歌否定了他属禅宗门徒:“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禅宗与佛教各传宗派的区别恰恰在于,其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门。如果寒山子是禅宗门派的僧人,是决不可能用写出文字的办法去度化众生的。  
  从寒山子的修行地来看,他似乎是天台宗的门徒。天台宗始于北齐慧文,传慧思,集大成于隋之智顗。此宗以法华经为依据,立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道观)之圆融无碍法门。智顗于陈宣帝太建年间(公元五七○年前后)在天台山开拓道场,广说教法,因山为名,是为天台宗。但晚年,寒山子只是经常来往于天台山国清寺而已,并非该寺僧人;从他的诗歌看,与天台宗“一心三观”的佛法也存在很大区别。  
  可见,寒山子作为佛教的一位觉者,是没有门派的。其时,佛教各宗的说教都比较玄乎,佛法过于宏大,经典非常庞杂,即使佛教极盛的唐代,教理也只在典藏中,翻译、阐释都没有完成,大德高僧一辈子也只能专功其中的很小一部分,佛教在中国流传过程中宗派林立的原因也在这里。寒山子将佛教的种种理念溶于众生的日常生活见识,市井的家长里短,农家的离合悲欢,劝导世人看开看破,不囿于佛家因缘涅槃的基本教义,而从现实的生活逻辑中求得般若(智慧,用现在我们通俗语言就是心理平衡)。从佛教诸多宗派流而失传,禅宗却至今不衰,我们是乎可以从中窥见问题,一、也许正是因为寒山子的佛学太“白”了,几近打油诗,不玄乎,不深奥,不必烦琐讲解,不必授徒为业,给人传诵传抄就行了,所以他没能立派成宗(显见我们今天的一些学问大抵也是如此)。二、正如我们现代很多人学马克思主义,经典盈腹者未必有多大作为,倒是只懂ABC的几位大觉者理论和实践上都成绩辉煌。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寒山子是在何时如何剃度,后人知之甚少,大致知道最初是在天台国清寺修行,后来离开了,为什么?我们今天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猜想,可能是他在寺院的人际环境并不令他满意,“语你出家辈,何名为出家。奢华求养活,继缀族姓家。美舌甜唇觜,谄曲心钩加。终日礼道场,持经置功课。炉烧神佛香,打钟高声和。六时学客舂,昼夜不得卧。只为爱钱财,心中不脱洒。见他高道人,却嫌诽谤骂。”大约是和寺僧们话不投机,他就干脆到“天台唐兴县寒岩”独自修行去了。从此,他一方面醉心于写作通俗诗歌记录念佛心得,一方面蓬头垢面地生活被人们看着是疯子。只有少数几个有见识的僧人(丰干、拾得)了解他、理解他。知音寥寥,但他并不希望别人抬举、追随,那佛教寺庙香火旺盛的时代,这个妙觉和尚在社会上吃不开。在直到有一天,新任台州刺史闾丘胤来拜访他,遭拒见,闾丘先生契而不舍,终于得到老寒山晚年所作打油诗三百首,后被编入《全唐诗》,但流传不广。万泉想告诉同好,我们今天仍可见识到原来我国佛门中还有这样的高僧。  
  后来(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七一三年前后),闾丘胤访苏州妙利普明塔院,来到枫桥镇,路遇一披头散发、衣衫褴褛卖草鞋的老人,认出他便是寒山子。可是老者不承认,转眼飘然而去,不知所终。为了弘扬寒山子,闾丘胤决心做一件事:在他游说之下,南朝时就已存在的“妙利普明塔院”改了名,这就是至今我们所见“寒山寺”。①于是有了张继的千古名句,又有了今天的广为传唱的一张旧船票。但是就是没有多少人了解寒山子。  
  万泉读寒山子诗歌自1991年始,为了深入理解他的这些打油诗,间中又啃了一些佛教的经典,陆续写下了一些感慨,自觉没能理解佛教的精髓,也很参不透寒山子本人,但是,一个最深刻的感觉是:俗众对佛教存在着极大的偏见与误解,甚至走遍全国许多佛教殿坛也深感其对俗众的误导。然,自知人微言轻,常常站在如来金身之前一笑而已。  
  读寒山子随笔,陆陆续续写了这么多年,拿起的日子少,放下的日子多。近年,整理自己的故纸堆,人生又有了许多新的感慨,下决心重新捡起来,一篇篇重读。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今天,读读寒山子还是有点意思的。感谢有了网络这样的器物,一是整理校正文稿查对资料很方便,二是把自己的心得放到博客,与同好者共享,也算一件为善业的功德。  
  ① 参见:恒毓《永世怪杰寒山子》。  
  万泉 2007-12-01  
  附:
  浅白的寒山诗
  302有人笑我诗  
  [原文]
  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若遣趁宫商,余病莫能罢。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意译]有人嘲笑我写的诗太俗,其实我的诗还是很典雅的,而且,即不须麻烦郑玄①来注疏解疑,也不必要毛亨②来训诂释义。我不怨恨能领会的人太少,知音也的确是寥寥无几。如果把我的诗谱成曲子去传唱,相信是可以消除百病的。果真有一天遇到明白其中奥妙的人,定能使这些诗流传天下。  
  ①郑玄(127-200),东汉经学家,注有《十三经》、《周易》、《论语》、《尚书》等,著有《发墨守》、《箴膏肓》、《起废疾》等。  
  ②毛亨,西汉人,古文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曾作《毛诗故训传》,传授予毛苌,学术史称亨为“大毛公”,《汉书》只言毛公,不载名字。  
  [万泉]寒山子,亦称寒山。据有的专家考证,他是唐贞观时代的人,是个喜欢写诗的佛门弟子。居于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一生好吟诗唱偈,与国清寺僧人拾得交谊甚厚。寒山的诗歌语言非常通俗(我们今人读它也不会觉得是古人写的),文化水平不高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人能听懂。他一生写了600多首诗,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收入300首。有人认为是唐代僧人道翘编辑,又有认为是唐开元年间台州刺史闾丘胤编,还为寒山子集写了序;更有人认为历史上没有寒山子其人,诗是中唐时期一位落魄官吏写的,伪托“寒山子”这么个和尚。本段为该集最末一首。万泉以为寒山和尚是写了一些诗,在后人的传抄过程中丢失了一些又附会了一些。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顶峰,如雷贯耳的诗家大名不可胜数。如果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寒山子的诗是绝对排不上号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即社会透视、人生哲学,寒山子的诗非同小可。从寒山大师留下的诗来看,学贯儒释道,文有风雅颂,山水寓言,讽喻劝世,唐代既有流传:“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遗憾的是,我们对祖国典籍中的这份珍贵遗产发掘得太少、研究得太浅。如今“国学”热兴起,大家以为国学就是《论语》,很让人哭笑不得。  
  万泉觉得寒山子的诗是很有意思的,我们曾经政治斗争的学问太多,如今又是经商赚钱的理论充斥市场,更觉得故纸堆中还有这样的好东西让人感叹。  
  人生道路无涯,人生哲理无尽。寒山子在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窥见了人生道理的曲折奥秘,这是很难的。李白饱览大唐繁荣昌盛的江山美景,诗歌写得有气度;杜甫饱受大唐安史之乱的凋零萧瑟,诗写得很悲愤。这些都有定评,勿须我们多说。余也不想把寒山和李杜相提并论,这毕竟不是相同范畴的话题。在努力领会寒山诗歌妙处之时,能否争取做个千年后的半个知音?  
  如今国学热的兴起,使万泉记起前几年《采根谭》的走红。明代洪应明说禅劝世的小书,名不见经传,久为国人轻视,皆因日本人从“菜根”里吃出了美味,于是有了一个新的出口转内销热。此前还有《孙子兵法》、《三国》等等,都有过如此艳遇。  
  在我国的文化宝库中,值得我们吸取营养的矿产极为丰富,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挖掘,古为今用,一定能使陈酿发新奇之香,完全不必等别人捧红了之后,我们才如梦初醒、趋之若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