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三论宗>>正文内容

唯识与中观的简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唯识与中观的简介
  一、大乘佛教的两大根本宗系
  (一)唯识宗佛教
  1)唯识宗的建立时间
  唯识宗建立于公元四、五世纪间。
  2)唯识宗的创建者
  唯识宗的创建者为无著菩萨、世亲菩萨。
  3)唯识宗的根本知见
  唯识宗的根本知见为“境空识有”。
  4)唯识宗所依的主要根本经典
  唯识宗所依的主要根本经典包括:《解深密经》、《楞伽经》、《瑜珈师地论》、《现观庄严论》、《金刚般若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显扬圣教论》、《十地经论》、《三十唯识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等。
  5)唯识宗的主要分支教派
  唯识宗的分支教派主要包括:一分家、二分家、三分家、四分家。
  一分家主张心识的作用为"见分"。
  二分家主张心识的作用为"见分"与"相分"。
  三分家主张心识的作用为"见分"、"相分"、"自证分"。
  四分家主张心识的作用为"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二)中观宗佛教
  1)中观宗的确立
  自唯识宗从大乘佛教中分立出来,大乘佛教就正式分成了两大根本宗系,即所谓:中观宗、唯识宗。
  除唯识宗外,依原来的大乘佛教教义的,称为中观宗。
  2)中观宗的根本知见 中观宗的根本知见为"心境俱空"。
  3)中观宗所依的主要根本经典
  中观宗所依的主要根本经典包括:《法华经》、《涅槃经》、《般若经》、《维摩经》、《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十住毗婆沙论》、《菩提资粮论》、《百论》等。
  4)中观宗的分支教派
  中观宗的分支教派主要包括:应成派、自续派。
  应成派主张一切法毕竟空。
  自续派主张一切法胜义中空,而在名言中实有自相。
  (三)中观宗与唯识宗的主要差别
  1)关于三性说之差别
  唯识说一切法皆具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主张遍计所执性本空,而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实有。
  中观不依三性之说,主张一切法皆空。
  2)于三时判教说之差别
  唯识依《解深密经》等经、《瑜珈师地论》等论立三时教。1、佛初于鹿苑转四谛小乘法轮,说四《阿含》,说诸有法皆从缘生,以破外道。虽以缘生无我,破外道我执,但未说法空。2、佛依遍计所执性而说诸法无自性空,说《般若》诸经,但于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未说实有。3、佛就大乘正理,说遍计所执性空,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实有,说《解深密》等经。
  唯识认为此三时法教,第一时堕于有边,第二时堕于空边,皆非了义。而第三时说遍计所执性空,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实有,方为了义。
  中观依《般若》等经、《中论》等论立三时教。1、佛初于鹿苑明人我空,说心境俱有,以破外道执着。2、佛说法相大乘,以境空心有破小乘执着。而由于众生执着,不解空意,故以假名接引众生。3、佛说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之法。
  3)于种性说之差别
  唯识顺五种性说,依《楞伽》、《瑜珈》等说众生有五种种性:1、声闻种性。2、辟支佛种性。3、如来乘性。4、不定乘性。5、无性。唯识主张"无种性人,无种性故,虽复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
  中观不顺五种性说,依《涅槃经》等,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
  4)于一乘三乘说之差别
  唯识主张一乘是权教,三乘是实教。主张"一乘为方便","《深密》三时教中,初皆不成,次一向成,是若过若不及,皆非了义。第三时中,有性者成,无性不成,方为了义。"有性者成,无性不成,则成三乘教。
  中观主张三乘是权教,一乘是实教。依《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依《涅槃经》说"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依《入楞伽》说"二乘无实涅槃,但是三昧力故,后必当得无上菩提。"
  5)阿赖耶识是否实有之差别
  唯识说阿赖耶识为实有,并说唯有阿赖耶识可以持种,保持业种到后世感果。
  中观说阿赖耶识并不实有,因阿赖耶识含藏染净种子,世世常变,不符实有的条件。至于持种问题,业种是因作业方有,所以业种并不实有,既业种本不实有,则持种的阿赖耶识也不必非实有不可。
  6)是否有离识外境之差别
  唯识主张没有离识的外境,一切外境,皆是心识所变化的。
  中观主张有离识的外境,承认外境客观存在,只是外境都是依缘而起、与其他事物相互依存、并在不断变化着。
  ——摘自白衣士《娑婆佛教史》
  二、中观宗与唯识宗的确立
  (一)无著菩萨
  无著菩萨,大乘唯识宗佛教的创始者,公元四、五世纪犍陀罗国普鲁夏普拉(白沙瓦西北)人,婆罗门种性,他的父亲是国师婆罗门。在当地的众生,很多信仰弥勒菩萨。
  无著菩萨最初在小乘有部出家,因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情急之下,准备自杀。这时有宾头卢尊者前来,为无著菩萨讲说小乘空观。无著菩萨终于得入空观。
  但无著菩萨并不满足,决心参见弥勒菩萨,于是以神通力往兜率天,依止弥勒菩萨听受大乘空观,归来后如说思惟,终入于大乘空观。
  以后,无著菩萨又多次往兜率天学《瑜珈师地论》的大乘教义。并且将弥勒菩萨所说教法,汇集成经典,弘传于世间。
  在无著菩萨的弘扬下,大乘唯识教义盛传四方,世称大乘唯识宗佛教。由于唯识宗重瑜珈广大之行,所以也称作瑜珈行派。
  (二)世亲菩萨
  世亲菩萨,又称天亲菩萨,大乘唯识宗佛教创始人之一,公元四、五世纪犍陀罗国普鲁夏普拉人,婆罗门种性,是无著菩萨的弟弟。
  世亲菩萨最初和无著菩萨一起在小乘有部出家。后无著菩萨专弘大乘,而世亲菩萨入小乘经量部,立志改革小乘教义。
  后来世菩萨往罽宾学《大毗婆沙论》,四年后归国,宣讲《大毗婆沙论》,并造《俱舍论》。
  起先世亲菩萨毁谤大乘佛教,谓大乘非佛所说。后来,无著菩萨应机为世亲菩萨说《十地经》。世亲菩萨深有感悟,于是回小向大,专弘大乘唯识教义。
  世亲菩萨著述很多,著名的有《俱舍论》、《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论》、《菩提心论》、《三十唯识论》、《大乘百法明门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无量寿经论)等。
  世亲菩萨的著名弟子有金刚仙等。
  (三)中观宗与唯识宗的确立
  由于无著菩萨、世亲菩萨的弘扬,大乘唯识体系迅速发展起来。
  由于知见的不同,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所弘传的教法体系,正式从过去的大乘佛教体系中分支出来,称为大乘唯识宗佛教,又称大乘瑜珈行派佛教。
  从此,大乘佛教正式分成大乘中观宗佛教与大乘唯识宗佛教两大体系。
  (四)中观宗与唯识宗的主要差别
  在佛教中,宗的概念是共同遵从同一教义的修行体系。自然各宗系间的差别,就在于彼此知见的不同。
  唯识宗弘扬境空识有的教义,又称大乘有宗。中观宗弘扬心境俱空的教义,又称大乘空宗。
  那么其主要差别,在于识的是否实有问题。
  在佛教中,实有的概念是不因缘有、独立、不变。若不符合这三个条件,在佛教中就称为不实有。不实有不是没有的意思。
  识是心法,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眼识见色,耳识闻声,鼻识嗅香,舌识尝味,身识触法,意识知法。末那识是储存习气的“档案库”。而阿赖耶识则是含藏染净种子的轮回往生的主体。
  唯识宗认为境不实有,前七识为第八识所变现,也本不实有,但第八阿赖耶识却是实有的。因为若无实有的第八识,则无法保存业种,以成因果之义。
  中观宗认为心境都不实有。第八阿赖耶识也同样不实有。如果阿赖耶识实有,而且阿赖耶识含藏染净种子,罪福由其所现,那么人每一世投生,长相罪福都应一致,事实不然。所以,阿赖耶识也不实有。
  境空识有和心境俱空,是中观宗与唯识宗的主要差别。(可参看《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