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念头上的禅观与功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进入寺庙,向老禅和子请教禅修的方法,老禅和子们常以“无须求真,但须息妄”、“打得念头死,许尔法身活”这一类的话作为开示,并说这是禅宗的“心地法门”或“念头功夫”,而且说这个是“千圣不传”的无上妙诀。博大精深的佛法、禅法,竟是如此的简单么?许多初学佛者信之不过,疑问颇深,竟把这无上法门轻轻错过,实为可叹。要知道,心地法门乃念头功夫之本,念头功夫乃心地法门之实。为什么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义海,全被禅宗归结在一个念头之上呢?这念头又是怎么回事呢?
  人们在面对世界,面对自己的时候,千万不可忘记一个东西的存在,这不是别的什么,就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喜怒哀乐所赖以展开的载体――念头。念头是什么?不就是精神中的“小不点”么?是的,就是这个小不点,正如宇宙是由无量元素所构成,生命是由无量细胞所构成一样,人们的精神、认识,全是由无量念头所编织而成。无量烦恼和无量菩提,也全是在念头上分殊,在念头上合一,真是妙不可言,其中差别的关捩处,就是迷或悟。禅宗正是在这一点上,建立起杀活纵夺等生动、精彩的绝妙法门。
  禅宗兴起的唐代,天台、唯识、华严、净土、律、密诸宗,都发展到鼎盛时期。一方面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盛大和辉煌,另一方面,在禅宗看来,则是佛教内修行实践的阙如。众多的佛教徒都在浩如烟海的义理中去研究,去苦思冥想,却忽视了学修佛法的根本目的――求证菩提并获得解脱。
  五代时,有人问法眼大师:“指,我用不着问,请问什么是月?”法眼大师反问他:“你不问的那个是什么呢?”另一人又问:“我不问月,请问什么是指?”法眼大师回答说:“月!”那人说:“我问的是指,和尚为什么却答月?”法眼大师回答说:“正因为你问的是指啊!”“指”与“月”是禅宗常用的一种譬喻,“指”喻学佛的方法,“月”喻学佛的目的。禅宗有部重要典籍,名字就是《指月录》。所以法眼大师在这里是就目的和方法作了重要的开示,针对第一个问题,要他先应懂得方法,没有方法,怎能达到目的呢?针对第二个问题,则要他先应明了自己的目的,没有目的,这个方法又有什么用处呢?综观这则公案,法眼大师向我们展示了目的和方法不可分割的不二法门。
  这里可以说是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在佛教内部,则是迷和悟的问题。禅宗不会把问题扩大化、复杂化,禅宗的方法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念头上用功,攻击点极小,无须花大力气即可解决。若是要在理论上,体系上来一番作为,那就费力不讨好了。所以祖师们应机接人往往都在当机一念之上,攻其一点,不计其余。根本一点攻破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六祖大师说:“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所以,这一念之转,一念之悟就是禅宗的命脉所在,禅宗的重要行功方法,全都是围绕着这一念而展开。
  长沙景岑禅师与赵州和尚是同门师兄弟,并同享盛誉于世。有人问他:“如何转得山河国土归自己?”景岑禅师回答得极为深刻,可以说是千古绝唱,他说:“如何转得自己归山河国土?”这一念的差别是一条根本的界线,一般的人,包括众多的修行者只是众生。众生的根本属性是“我”和由“我”所产生的那个“我的”、“我所有”。我、我的家庭、财产、权势、名气等等。“我”是众生所据的根本立场,再因当人能力的强弱,手段的多少,环境的顺逆,引伸出一条或长或短的半径,再画上一个圈,就是“我的”或“我所有”。修行是“我”修行,成佛是“我”成佛。要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崇高境界,要消除有限生命和时空对自己的限制,许多人把自己的半径伸得老长老长。“如何转得山河国土归自己?”一方面表现了对道、对“大我”的追求,但其出发点却是“小我”的那个贪字。
  以结果而论,“转山河国土归自己”和“转自己归山河国土”是没有差别的,都是“大我”与“小我”界线的消融,但出发点却是对立的,一是占有,一是奉献。占有就难免受到反抗而障碍重重,方向错了,南辕北辙,永远达不到目的。奉献则是无门无户,无障无碍,条条大路通长安。所以这一念的差别,就使人们凡圣异途,可见念头功夫之殊胜。
  念头功夫既是如此重要,那么初学者又当如何用功呢?下面介绍几位禅宗祖师的举扬提持,或可对参学者有所裨益。
  一、洞山辞世偈及鸟道玄路展手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
  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
  这是洞山良价禅师圆寂时所作的那首辞世偈。洞山祖师一生开示甚多,为曹洞宗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如其君臣、宾主、明暗、偏正、五位等种种“回互”――自修及接人手段,细腻绵密,不寒不燥,不缓不急,非独有益于猛利根器,对一般学禅者也很适宜。而洞山祖师临终郑重嘱咐的这首诗偈更是总结其一生禅法的精要,且简捷明白,因果全赅,真常独露,实为参学者入道的无上方便。
  “学者恒沙无一悟”,古往今来,学修佛法的人多如恒河沙数,悟入大道者如凤毛麟角,其中原因何在?“过在寻他舌头路”,其过错就在于在他人的舌头上寻找路径。这与洞山祖师当年悟道时所作的诗偈“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殊”的精神是一贯的。参禅修道,须自悟自了,这是禅宗不移不易的原则,是真参实悟的根本和关键所在。诚如六祖大师所说:“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离开了自悟自了,哪怕穷尽了三藏十二部的经论,说得千七百则公案,都是数他人珍宝,光影里的活计,自救不了。
  “舌头路”是他人用以解决相关问题所得到的心得和经验,与自己尚未有直接的关系。要知道,事物的变化是永恒的,各人的因缘,所处的环境和切入的角度都不尽相同。所以教条主义、书本主义、经验主义如同刻舟求剑一样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于大道,对于参禅开悟,更非借助他人的经验所能把握。香严“击竹”之前,圆悟“热病”之先,众多祖师的经历都告诉我们这一点。所以必须绝对地依靠自己,用自己的全部心灵去体验、去体证大道。
  但是,即使是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大道之时,仍须警惕这“舌头路”。要知道,“舌头路”就是“言语道”,就是“心行处”,这与禅宗一贯强调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功行格格不入。我们知道,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其主要特征,就在于逻辑的运行。逻辑犹如一道河床,承载着思维中的种种念头在河床上流淌。思维和认识被限制在河床之内――哪怕是河网,河床之外的天地思维和意识就跨不过去。人们常说“思路”――思维之路,就是被限定在一特定因缘中的有限思维内容,以有限的因缘起灭的思维内容,怎么可能企及不生不灭、圆融无碍的真如佛性呢?
  现代艺术中有“意识流”这种创意,原意本为对常规艺术僵硬表达方式的突破,从而激发思维和情感的多方位的切入。“意识流”一词非常好,一个“流”字,就抓住了思维和认识的本质和特色。
  禅宗认为,一切心意识活动都是对体验大道的障碍,因为心意识活动必然成“流”,必然会沿着单一、有限的轨道运行。众生之所以是众生,就是因为生生世世陷在“言语道”、“心行处”这样的意识流中不得解脱。许多学修佛法的人,常常不自觉地把无上的佛法变成“理障障”和“所知障”而同样陷在这个“流”中。所以禅宗再三强调,对“言语道”要断,对“心行处”要灭,并在其中顿见自己的真如佛性。云门宗有著名的“云门三句”,其中根本一句就是“截断众流句”。而禅师们常说的“剿绝情识”,“香象过河,截流而过”,及棒喝、机锋等种种作略,都是因此而设立。
  既然“不可寻他舌头路”,依他人而起的知识、经验不行,自己的苦思冥想也不行――德山禅师不是说过“穷诸玄辩,似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这样的话吗?那么,众生是否就与佛法无缘了呢?当然不是,洞山祖师正是在这里为我们作了绝妙的开示。“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若能努力,并殷勤地努力,并将落脚点放在“空里步”上,就可以体验到“忘形泯踪迹”的这种大道的状态了。试试把我们的精神放置在虚空里的感受吧,当然不是宇航员的太空行走,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时所领略的全新感受,决非外道的“断灭见”。“空里步”是指精神的万念归一,在没有任何内容的地带中运行,非有非无,不动不静,活泼泼地,决非一潭死水。一个动态的“步”字,就与“断灭见”划清了界线。果能行得“空里步”,使自己的精神处于“忘形泯踪迹”的状态中时,那么,修行所孜孜追求的真如佛性,也自然在其中了。“空里步”在洞山祖师的日常提持里,就是“鸟道”、“玄路”和“展手”,如洞山语录所载:
  师(洞山)示众云:“我有三路接人,鸟道、玄路、展手。”僧问:“师寻常教人行鸟道,未审如何是鸟道?”师曰:“直须脚下无私去。”云:“只如行鸟道,莫便是本来面目否?”师云:“阇黎因甚颠倒?”(僧)云:“甚么处是学人颠倒处?”师云:“若不颠倒,因甚么却认奴作郎(主)?”(僧)云:“如何是本来面目?”师云:“不行鸟道。”
  禅宗常说自己是“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若依常人路径,则非教外别传。鸟道非人畜之路,虚空中无路无径,有翅者自可翱翔;真如亦无门无径,悟入则海阔天空。若陷在言语道、心行处、舌头路上,即成束缚。洞山祖师教人行鸟道,就是要学者放下一切有形有迹的思维路数,打破意识情解。若不明白这个道理,把“鸟道”又当作教条,反成死路,所以洞山祖师又翻转一句:“不行鸟道”,以免学人落入窠臼之中,这便是“玄路”。这一翻转,如同船子和尚所说的“藏身之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也就是既要体空,又不得执空落空,而是要进入空有双遣,自在潇洒的状态之中。
  行鸟道而不执著于鸟道,那玄路就是多余的了,若对鸟道有所执著,则当以玄路来救弊。什么又是“展手”呢?若有人向我讨某件物事,我双臂伸展,两掌摊开,表示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这是大人对小儿们索取时,婉言道无的一种习惯方式,也是人们面对借帐人或讨帐人表示拒绝的一种下意识动作。洞山祖师的“展手”,实际上是用身体的动作,表达出德山禅师所说的“我宗无语言,实无一法与人”这一禅宗的传法底牌。雪峰禅师回顾他见道时的感受是“我当时是空手来,空手归”,临济大师见道时的反应是“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这里决没有商量的余地。
  人的思维,如同千手千足的章鱼,老是不停地捕捉思维和情感的内容,要它安静下来比登天还难。参禅修道的人更是不知疲惫地收集一切有关大道的消息,使自己牢牢地被系在“舌头路”上。有的修行人什么都舍光了,唯独放不下的就是空、佛、菩提、大道,非如此其心难安。如果对洞山祖师的“鸟道、玄路、展手”这三关尚难领会,那么在这里引用一首长沙景岑禅师的诗偈,则可以加深对这方面的领会。景岑禅师的诗偈如下: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这首诗偈,千余年来在丛林中广为传诵,祖师们常对那些功行较深的人说:“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也成了中国民间的常用词汇。但是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奥义呢?与我们的平常理解,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当然不同,平常人理解的,是量上的增添,而景岑禅师所表达的,则是质的飞跃。
  “百尺竿头不动人”,能在百尺竿头上坐着或站立着,而且“不动”,此人的“杂耍”功夫是到了家的。但他必须有一个支点,才能稳得起,定得住。修行的人总要给自己寻一个支点,如禅啊、佛啊、空啊一类的作为依傍,才能心安,才能“定”得住。这对不对呢?当然没有错,但不彻底,因为毕竟还有一个依傍,还未能彻底地自在。只有把那个视为命根的,牢牢抓住不放的东西彻底抛弃,就必须“百尺竿头须进步”――离开那个支点,在百尺竿头上跨出那决定性的一步。有说:“这样一来,岂不粉身碎骨么?”就是要敢于粉身碎骨,不然就彻底空不了。只有把一切可傍可凭藉的东西全都空掉,你才可以体验到“十方世界是全身”的喜悦,在这里,你就是禅,就是道,就是佛,还须依傍什么呢?这一切的功用,全是在修行者一念之中发生,在一念之中沉浮。所以真正的禅师接人,必然是在学人那当机的一念上下手。(待续)
  二、烟笼雾绕唤主公
  许多丛林的客堂上方,都挂有“从这里入”或“这里入道”的匾额,使初入寺庙的人产生一种既神秘、又亲切的感受。在客堂里结了缘,挂了号,算是进入了寺庙、佛门了吧?可以这样理解,但却错过了禅机。
  “这里”是人们的主观方位坐标,主人公所据之处,当然就是“这里”。但是,在这里还应有一个时间坐标――现在。人们的主观意识,如果离开了与“这里”融为一体的“现在”,主观意识就会寸步难行;没有“现在”这个时间点、时间坐标,一切精神现象和意识形态都不可能展开,更不可能建立起来。人们都是在“现在”中生活和工作,修行者也必须在“现在”中修行,无论密净台贤,或禅或教,没有什么法门可以例外。如果有人说:“我以后再修行,从明年开始吧”,或者说:“我现在虽然没有修,但以前一直在修”,必然会为识者所不屑。如果有人说:“我现在正在修行”,就会为识者所敬重。因为过去未来是靠不住的,唯有“现在”才是真实不虚的,一切一切,全都必须在“现在”中建立,包括缘起、生灭、迷悟、成败等等。
  禅宗的“当机一念”就是现在现前的一念,并且是透过生灭的背后那活泼泼的一念,只有如实地在这一念上下手,才会收到实际的功效。如有人问马祖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马祖回答很干脆:“即今是什么意?”再如夹山善会禅师,更是把“目前”作为自己禅风的标志,“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他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能到”是他一贯的接人机语。
  “现在”的功用,就要在当机一念之上,把万劫迷失、烟笼雾绕中的那个主人公唤将出来。唐代祖师惯用此法,收效颇大,下面举一些公案来说明。
  亮座主,蜀人也,颇讲经论。因参马祖,祖问:“见说座主大讲得经论,是否?”师曰:“不敢。”祖曰:“将什么讲?”师曰:“将心讲。”祖曰:“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争解讲得?”师抗声曰:“心既讲不得,虚空莫讲得么?”祖曰:“却是虚空讲得。”师不肯,便出。将下阶,祖召曰:“座主!”师回首,祖曰:“是什么?”师豁然大悟。
  “心”不过是位善作游戏的艺人,而“意”不过是只知唱采或喝倒采的观众,并不是其中的导演,所以说心说意都远了。再看一则。
  (五泄灵默禅师)初参马祖――后远谒石头,便问:“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头踞坐,师便行。(石)头随后召曰:“阇黎!”师回首。(石)头曰:“从生至死,只是这个,回头转脑作么!”师言下大悟。
  “从生至死,只是这个”,“这个”又是什么?人的一生,有什么是如影随身,挥之不去,剪之不断的命根子呢?若在这里明白,也不虚费了功夫参禅。
  马祖石头之后,百丈、黄檗等大师亦常用这种突如其来的手段接人。如云岩昙晟禅师,先在百丈处参禅二十年未入,又参沩山,再参药山,吃尽甘苦,仍不得入。后来药山禅师细询他在百丈那里参学的情由,当云岩汇报到百丈“唤人回头”这一手段时,药山不由赞叹说:“今天我算是通过你才真正认识了百丈师兄啊!”恰恰在这里,在禅外徘徊多年的云岩禅师,终于大悟了。这里并没有给人讲什么法,也没有谈到如何去修,决无秘诀示人,不过是在当人当下当机的一念之中,使人体验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回了自己的主人公。其亲切实在之处,的确不是“舌头路”中可以窥其项背。
  当然,能“从这里入”的,多为学修精纯者,世人心中烦恼集聚,少受佛法和禅法的陶养,要想“从这里入”,的确难度极大。不过,只要存心求道,契而不舍,多亲近善知识,时机一到,自然可以“入我门来一笑逢”。
  入得门来又如何呢?入得门来,这本来面目、佛性、真如等仍然是横亘于现前的一念而己。一念无别念,不过此时的这一念却是透天透地,透古透今。诚如李长者所言:“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无边刹海,自他不隔毫端。”这一念非凡非圣,非迷非悟,可破可立,可有可无,竖穷三界,圆裹十虚,自在流行而已。
  所以,真正的修行者,必然是提起当下的这一念朝夕参究,以期破参。初始学禅的人,万念纷纭,不知如何下手,就应当在千念万念之间,力舍前念后念,如大浪淘沙,沙中淘金一般,使之万念归一,然后再把这一念穷追到底。虽然如此,修持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人心猿意马,加之当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尚难与之相应。所以,不是看破红尘,立志于道者,实难入此门径。所以,禅法虽然绝妙,虽然简捷易行,没有相应的资粮也是不行的。
  三、逼拶――棒喝截流的功用
  对祖师们而言,大道本来现成,原本无迷无悟,无修无证。如有人问沩山禅师如何是道,沩山说:“无心是道。”那人说:“某甲不会。”沩山说:“会取不会的好。”再如法眼大师参罗汉桂琛禅师时,罗汉问他:“上座何往?”法眼说:“行脚去。”罗汉又问:“行脚事作么生?”法眼说:“不知。”罗汉说:“不知最亲切。”后来罗汉说到“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时,法眼大师终于大彻大悟。“不知最亲切”,“会取不会的好”,“舌头路”在这里是毫无存在的价值,“一切现成”,“舌头路”自然弃之不惜。在这里,求知求证之心就会当下死去。妄念一死,法身就活。祖师们的开示,的确真实不虚。
  法无定法,禅宗的法门,原无一定的规制,手段是千变万化,因病施药,随机而动。随着禅风的普遍,无一定之规的禅法,因其一些机用手段通达无碍,遂得以作为传家之法而长相袭用。在唐末五代风行的是机锋棒喝,宋以来则是话头禅流行。这数种都是禅门内的“恶辣钳锤”,其功用就是“逼拶”。
  拶是古代夹手指的一种刑具,十指连心,受刑人心里的滋味决不是他人所能体会的。棒喝,加之随之而来的机锋,恰恰给当事人以如此的感受,心里如同上了刑具一般。逼拶是对人们精神及其内容的压榨和扫荡,带有相当的强制和霸道色采。禅宗内宗师相见时,接引学人时,常常用逼拶的方式步步紧逼,不到山穷水尽时决不收兵。
  棒喝以“德山棒”、“临济喝”为主要代表,是当时令参学者谈虎色变的刚烈禅风,远不似沩仰、曹洞之禅那般温文尔雅。棒,用德山禅师的话来说,就是“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没有丝毫道理可与你讲。问题在于,当祖师的棒子落在头上时,你的感受如何?是有念?是无念?是迷,是悟?这是一个极为复杂深沉的心理状态。比方说,一个学佛多年,理论素养不错,但在实践功行上尚不得力的人,听说禅宗是教外别传,是以心印心,可以使人言下顿悟。这样,他就可能抱着一个求悟的心态,也抱着对佛法的种种认识和见解来请教。当祖师的棒子落在他头上时,他会有哪些感受呢?
  一是认为禅师是疯子,根本不懂经论,不过是在那儿盲棒瞎喝,故弄玄虚,自己大可置之不理,扬长而去。二是半信半疑,捉摸不透,在棒后胡思乱想。三是如临济大师那样,在挨棒之后反思自己“有过无过”。还有一些人,被棒子打得头脑血流,昏死过去。几种结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棒子一击之下,原先那一肚皮的疑问和希望,都会被打得无影无踪。一切理论的,经验的东西,都会在棒头落下之时荡然无存,这时,自己的心灵或念头,或可处于那么一个极其短暂的“空”的状态。用禅宗的话来说,这是电光石火般的一瞬。在这一瞬之间,你若把握住、体验到背后的“那个”或“这个”,那就阿弥陀佛,向你道喜了。若是当面错过,疑神疑鬼,那就太可惜了。
  这个极为短暂的,不可言说的状态,禅宗称之为念头脱落或“桶底脱落”。这也是一念,不过是无念之念,或念而无念。若能在这一念中通向根本,如马祖弟子水潦和尚所说的:“于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若能在这一念之中见到全体,如南泉和尚对赵州所说的“犹如太虚,廓然荡豁”;若能见到如六祖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样,就如五祖大师所说:“不识自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大丈夫、天人师、佛。”若能在棒头之下领悟到这一切,那么在禅宗的意义上来说,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见道开悟。
  临济喝的变化更胜于棒,并且是棒喝交驰,其功用也大致与上面所介绍的相同。需要指出的是,棒喝犹如猎人的刀箭,而宋以来的参话头,却如同猎人所布下的陷阱。
  话头之用,原不晚于棒喝,是机锋中的一种。如陆亘大夫问南泉:“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长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和尚作么生出(鹅)得?”泉召大夫,陆应诺,泉曰:“出也。”陆从此开悟。再看沩山出世公案。司马头陀对百丈禅师说:“我在湖南发现一座山,名叫大沩,是绝好的修行和传法的道场,希望和尚能选一得力的弟子前去住持。”于是当众挑选。百丈和那头陀都选中了灵祐,但首座不服。百丈说:“你若能当众下一出格之语,那沩山就归你住持。”百丈置一净瓶于地上,说:“不得唤作净瓶,你唤作什么?”首座说:“总不能把它叫作木突子嘛!”百丈又问灵祐,灵祐一脚把净瓶踢翻。百丈笑着说:“首座输却山子也。”这种话头类的机锋,在唐五代时还有“香严上树”、“狗子佛性”、“牛过窗棂”等等。到北宋时,棒喝之风渐歇,而话头禅却日渐兴盛起来。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临济宗大师首山省念所创设,经大慧宗杲禅师所完善的“竹篦子”话头。先看首山禅师的提持:
  山一日举竹篦,曰:“唤作竹篦则触,不唤着竹篦则背,唤作什么!”
  这与百丈禅师的净瓶考题差不多,唤作竹篦是触――太呆板了,谁不知这是竹篦呢?不唤作竹篦则背――它明明是竹篦嘛,唤作其它什么就与其本性相违背了。若要不触不背,唤它作什么才妥当呢?
  这样的方式也是逼拶,因为这也是对思维的剥剔,离开了思维运行的逻辑规律。在这里,首山禅师是把思维的道路堵死了的,他和前代祖师一样,在这里为思维布下了一个陷阱,思维进入其中就会寸步难行。如同一头被缚住爪牙的狮子,尽管周围有许多獐麂兔鹿,只有眼睁睁地看着而无法捕食,憋足一身之力无从发泄。参学者如果在这里回过头来,超越了思维对自己的纠缠与束缚,从有念进入无念,这就与棒喝临头的所得没有区别,且无皮肉之苦,其何乐也!其效用既如此,所以宋代祖师多舍棒喝而用话头。
  钥匙是开锁的,若把钥匙留在了锁内,就失去了钥匙的功用。思维本身是超越思维的对象和内容的,如果陷在具体的对象和内容之中不能超然,思维就失去了它自己的母体性和优越性,其功能也就受到了限制。
  到了宋代,禅宗风行已久,遍行天下,机锋棒喝等众多作略渐成窠臼,加之八股禅、文字禅、狂禅等鱼目混珠,防不胜防,故话头禅就以其特有的功用而独领风骚。为了对思维进行锤炼,为了杜绝在参禅中的一切“后门”和“假冒伪劣产品”,一些祖师在话头上下了许多功夫。如“竹篦子话”在大慧宗杲禅师那里就经常运用,并加了若干的防范使之完善,且看大慧禅师的如下提唱:
  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有语,不得无语,不得棒,不得喝,不得作女人拜,不得作绕床窜,不得造妖捏怪、装腔作势,一切总不得,是什么?
  大慧禅师对思维作了更多详细的限制,并扩展到一切行为活动中。因为机锋用久了,一些禅师就不用语言方式,而用行为动作来表达,如棒、喝、踢、打、摔、掩口、捏鼻、画圆相、女人拜等等。但久用成弊,使人有迹可寻,有法可循。大慧禅师深知其弊,所以在这里把可供假借之处全都否定。逼得你必须在本分上透脱不可。大慧禅师还说:
  看(话头时)不用博量,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里,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不得掉在无事甲里……
  在大慧禅师的“话头”里,思维完全是被架空了的,不许任何内容附着,也包括空――空寂处、无事甲里等在内。在这里,思维既不空,也不有,它里面没有任何附着的内容,却又“引而不发,跃如也”。这时,思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中呢?这是禅宗开悟的入门通道,可使你超越一切精神现象,直契精神的本源。总之,机锋棒喝和话头,就是以逼拶的方式,把修行者强行推入大道之门――当然,自己也必须倾心投入。
  四、顿渐略说
  禅宗自称“顿门”,的确是理直气壮的。顿,无时间,无空间,无内容。思维无须在时空和内容中运行,自然不需要理论上建树,也不会在功行次第上攀升。要么此,要么彼,毫无妥协商量的余地。渐则恰好与之相反,它有时间,有空间,有内容,需要理论的建树,必须在功行的次第上攀升。
  佛教史上顿渐之诤是谁也说不服谁,胜者非胜而败者非败。因为思维本身就是一个怪物,当它肯定什么时,会找出一万条道理来加以证明,甚至可以因之而建立庞大的理论体系,并且天衣无缝,头头是道。反之,当它否定那个东西时,它又会找出一万条道理来加以否定,也可以因而建立庞大的理论体系,同样可以天衣无缝,头头是道。“是”是真理,不可怀疑;“非”亦是真理,不可怀疑;“是”非真理,不可怀疑;“非”亦非真理,不可怀疑。中观家早就把这一切说透了,一概斥之为“戏论”。一但涉及了这样的理论探讨,常常使人感到头痛。
  禅宗的祖师们则把这一切看作“鬼窟活计”而不屑一顾,并抛开了这一切而只问心行――若说理论,佛和众多的教下大师早已建造得圆融圆满。禅宗把一切理论的、认识的、情感的、经验的传统化为一念,化为当下的一念。这就使顿渐之诤放在这一念之上。一念悟,决定是顿;一念未悟,决定是渐,一切都用实践来证明。一念之通,可以无穷。如戒为一念之净守,定为一念之专注,慧为一念之灵动。而慈悲喜舍,也是这一念之正施。不过有一点是明白无误的,那些顿悟的祖师们,也必须在时空和生死中,在自己的因缘中过活。而众多处于次第功行中的修行者,也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当下一念,两者都是“不可逃于天地之间”。禅是无须言说的,在当下中明明历历,横亘古今的一念中,无论顿渐、迷悟、凡圣、荣辱、是非、生死,一切一切,它都漠然视之,而处于自己的常寂光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