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去尘除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此书《去尘除垢》收集了帕奥禅师于1999年11月间第一次来马来西亚时所给的开示。其主旨是协助初修禅者对治在禅修时常会遇到的障碍,尤其是五盖,以及修禅时应当具备的正确态度。相信此书之实用内容对于虔诚向法的佛教徒来说,当可助他们清除某些趣向涅槃的障碍,而得以更顺利脱离苦海。
在修订此书时,除了改正一些错误之外,译者也为一些不易明白之处附上脚注,以及附上两节译自《中部》有关欲乐的譬喻于附录之中,希望这对众读者有所助益。
译者谨以翻译此书来礼敬世尊、正法与圣僧伽。愿世尊善说的正法宝藏得以久住于世。
在此,译者与他敬爱的母亲、长辈、亲人、朋友、所有的读者及一切众生分享翻译此书的功德,也把此功德回向予其已故的父亲。愿他们的随喜成为他们早日获得解脱的助缘。
希望此书能够成为各位禅修者的良伴,也希望大家早证菩提。
愿正法久住于世
中译者:寻法比丘
二○○○年四月廿日
重序于台湾佛教弘誓学院

四种明觉
作者:


  (Sampajabba)
  在《中部.算数师目连经》里,佛陀说:
  “谛听,比丘,你应当具备正念与明觉。走路往返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向前看与向旁看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屈伸肢体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穿著袈裟及携带大衣与钵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吃饭、喝水、咀嚼食物与品尝味道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大小便利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行走、站立、坐着、入睡、醒来、言谈及沉默的时候都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
  于此,明觉有四种,即:一、有益明觉(satthaka-sampajabba);二、适宜明觉(sappaya-sampajabba);三、行处明觉(gocara-sampajabba);四、无痴明觉(asammoha-sampajabba)。在此,我应当举出《迷惑冰消》“禅那分别”一章里对有关行走及看时的明觉的解释,对于在其它动作里的明觉则应以相同的方式理解。
  一、有益明觉
  于此,行走的“有益明觉”是在想要向前走的念头一生起时,就能实时选择有益处的,也即是说能够如此于有益及无益两者之间作出选择:“我这么走会怎么样?是否有益?”,而不会在那(想走的)念头一生起就即刻走。
  而向前看及旁视的“有益明觉”是在“我应当看”的念头一生起时,就能实时选择有益处的,而不会在那(想看的)念头一生起就即刻看。当取难陀尊者的真实例子来理解这一点,因为世尊说:“诸比丘,如果难陀需要向东看,难陀将会如此全心投入地向东看:“在我向东看时,愿贪婪与忧愁不善恶法不会入侵我”,他于其中如此保持明觉。诸比丘,如果难陀需要向西看……向北看……向南看……向上望……向下望……向中间方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看,难陀将会如此全心投入地向中间方向看:“在我向中间方向看时,愿贪婪与忧愁不善恶法不会入侵我”,他于其中如此保持明觉。”(《增支部》iv167)
  于此,益处是从正法的角度来看,在见到佛塔、菩提树、僧团、众长老、不净等时(心)的增长,因为在见到佛塔或菩提树时取佛陀为目标……在见到僧团时取僧团为目标,而激起了喜悦,然后再观照该喜悦坏灭(的本质),他达到了阿罗汉果。在见到诸长老时,他遵照他们的指导,而在见到不净时,他取该不净为目标,培育了初禅,然后再观照该禅那坏灭(的本质),他达到了阿罗汉果。这是为何见到这些是有益的。但有些人说:“物质的增长也是有益的,因为它有助于延长梵行。”
  二、适宜明觉
  “适宜明觉”是在走路时能够于适合与不适合两者之间作出选择;例如:首先,在见到佛塔时是有益的。但如果有一大群来自十至十二由旬方圆之内的人,为了进行大礼拜而前来聚合,四处游走着极尽能力把自己打扮得像是画像的男女众,他就可能对可喜所缘生起贪,或对不可喜所缘生起嗔,或由于缺少省察而生起痴,那么,他就会犯了身体的接触,或会产生对梵行的障碍,如是,那地方是不适合的。在没有上述的任何障碍之下,它则是适合的。对于见到菩提树的情况也是如此。
  见到僧团是有益的。但如果大众前来参加通宵聆听弘法,而在村里建了一座大殿堂,在该处又有一大群人及上述的障碍,那么,该处是不适合的。在没有障碍之下,它则是适合的。对于见到被群众围绕着的诸长老的情况也是如此。
  见到不净是有益的。而(以下)这个故事会说明其含义。据说有一位年轻的比丘和一位沙弥去取牙签。当那位沙弥离开道路而继续前走时,他看到一具不净(的尸体);他培育起初禅,然后再以它作为(观禅的)基础,观照诸行而证得了(首)三圣果。当时,他继续站着专心修其业处,以便证悟最高的圣道。由于那位年轻的比丘见不到他,所以即呼叫:“沙弥!”那沙弥心想:“自从出家那天起,我不曾在和比丘一起时被叫过两次,所以我应当改天才培育更高的成就。”于是,他即响应道:“什么事,尊者?”“过来。”他即刻照办,然后说:“尊者,先向我刚才走的方向走过去,然后站在我刚才站的地方,面向北方看一看。”该位比丘照着办,而且也达到那位沙弥所达到之境。如是,一具不净(的尸体)为两个人带来了益处。
  虽然这是有益的,但女性不净(女性尸体)是不适合男人的,而男性不净(男性尸体)是不适合女人。只有在同(性)时才适合。如是,选择适合的称为“适宜明觉”。
  三、行处明觉
  “行处明觉”则是不舍弃业处。所以,那些以诸蕴、诸界或诸处为业处的人,应当在行走、向前看及旁视等动作时,专心修其业处,而那些以遍处等为业处的人,则应当保持他们的业处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来进行这些动作。例如,比丘在选择有益及适合的之后,又从三十八种业处 (即:禅修方法)当中,选择自己的心所喜爱的业处作为行处,而在行走托钵时把它带着 。
  为了令这一点更清楚,应当明白以下四项:于此,(1)有位比丘(在托钵时把他的业处)带去(harati),但并没有把它带回来(na paccaharati);(2)另一人没有把它带去,但把它带回来;(3)另一人没有把它带去,也没有把它带回来;(4)另一人则把它带去带回。
  于此,(1)有比丘在白天于行走及坐着时,清净自心,令之不受能产生障碍的种种事物干扰(见《中部》i273起);在初夜时也是如此。在中夜时他睡觉。在把后夜的时间用于(修习)行禅与坐禅之后,他实行清理佛塔平台及菩提树的平台,给菩提树浇水,以及准备好饮用及清洗的水。然后他尽早完成记载于(律藏)犍度里、应对戒师与教授师等执行的一切任务。在照顾自己的身体所需之后,他进入自己的休息处,用两次或三次坐禅的时间“热身”(dve tayo pallavke usumam gahapetva),把自己紧系于自己的业处。到了托钵的时候,他把自己的业处置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地起身。拿了自己的钵及袈裟,他从自己的休息处出来,走去佛塔平台,保持自己的业处于心中。
  如果他的业处是佛随念,他即没有把它置之一边 地直接走进佛塔平台。如果他的业处是其它,他应该停在阶梯下,将它视为拿在手中的东西般,把它置于该处。在取佛陀为目标而获得喜悦之后,再走上佛塔平台。如果该佛塔很大,他应该右向佛塔地绕它三圈,及在四个地方顶礼。如果它是小的,他应该同样地右向佛塔绕三圈,及在八个地方顶礼。在礼拜佛塔之后,当去到菩提树之处时,他应该犹如当着佛世尊面前,谦恭地顶礼菩提树。在如此顶礼佛塔及菩提树之后,他去到放下(自己的业处)之处,犹如提起留在那里的东西一般,拿起置于该处的业处。而在接近村子时,他把自己的业处置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地穿好袈裟,然后再进村托钵。
  人们见到他时说:“我们的尊者来了。”而向前去迎接他,接过他的钵,让他坐在食堂里或屋子里,然后供养他粥。在帮他洗好双足之后,他们用油涂之,然后坐在他的面前等他用完粥,再发问题或听他说法。诸论师说:“即使他们没有要他开示,他都应该为了帮助众人而开示佛法。”因为没有任何佛法开示是与禅修业处无关的。所以,在把自己的业处置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地开示佛法之后,他用餐及为他们祝福。在离开时,虽然他叫他们不用跟,但他们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在到达村口时,他叫他们回去,然后继续走。当时,先他离去而在村外用餐的众沙弥及年轻比丘见到了他,即走向前去迎接他,以及接过他的钵和袈裟。
  据说古时众比丘在执行任务时并不会看(长老的)脸,不看他是他们的戒师或教授师,而只照着到来的次序实行。他们问他:“尊者,这些人是您的什么人?他们是您的母系亲戚或父系亲戚吗?”“你们是见到了什么而如此问?”“他们对您的亲切感及恭敬。”“朋友们,对于父母亲难以做到的事,这些人都向我们做了。甚至我们的钵和袈裟都是来自他们。由于他们,我们在恐惧时期不觉得恐惧,在饥饿时刻也不觉得饥饿。没有人能像这些人如此有帮助。”而在走着时,他一直说他们的美德。这种人称为“把它带去,但并没有把它带回来”。
  (2)另一人在尽早执行上述的种种任务时,(在他的体内)生起了业生火(界) ,而它放开“无执取色”(anupadinnaka) ,但紧抓“执取色”(upadinnaka),(令到)他全身冒汗,业处也不能进入轨道。所以他尽早拿了钵及袈裟,在赶快顶礼了佛塔之后,即于牛群出来的时候入村获取供养粥,然后去食堂喝它。当他只喝了两三口,业生火界即放开执取色,转而抓取无执取色。
  在平息了火界的炽热之后,他就有如用了一百壶的水沐浴之人一般,(舒适地)服用(剩下的)粥,且保持自己的业处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然后他洗钵、漱口。在两餐之间的时间,他到其余的地方托钵,且保持心专注于业处。然后他把自己的业处置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地用餐。回来时他也保持毫不间断地专注于该业处。这种人称为“没有把它带去,但把它带回来”。
  (3)但有人生活放逸,把责任置之一旁不顾,破坏了(应当遵守的)任务,心受五种“心之束缚” (见《中部》i101起)紧绑地过活。他毫不理会业处地入村托钵,走着时与不良的俗家群众混在一起,而在用完餐之后,他有如一位无(德)之人般离去。这种人称为“没有把它带去,也没有把它带回来”。
  (4)对于称为“把它带去又带回”的人,当依“前往及回返的任务”(gatapaccagatavatta)理解。因为为了追求(真正的)幸福而于此教法里出家的良家子弟,在十人、二十人或五十人同住之下,达到了如此的协议:“众位朋友,你们并不是因为欠债,或恐惧,或缺少生活费才出家,而是为了解脱苦才出家。所以,在走着时,你们应当制止在走着时生起的烦恼;在站着时……在坐着时……在躺着时,你们应当制止在躺着时生起的烦恼(参见《中部》i21)。”在做了如此的协议之后,他们前往托钵。于托钵的途上,他们保持专注于业处,而他们也知道,每隔半乌沙巴,或一乌沙巴 ,或半加浮达,或一加浮达就有些石块。
  在走着时,如果有烦恼于任何人(心中)生起,他会于该处即制止它。如果不能制止它的话,他就停下来,而跟在他后面的人也都停了下来。(在前面的)他就会如此责备自己:“这位比丘知晓在你(心中)生起的念头,这对你来说是不当的。”而通过增强其观智达到了圣界。同样地,如果他不能做到这点的话,他就坐下来,而跟在他后面的人也都坐了下来等等。再者,如果他不能达到圣界,他就镇伏该烦恼,然后保持心专注于业处地继续行走。他绝不令心脱离业处地提脚。如果他如此提了脚的话,他就会转身走回原处。
  这就有如住在平台的大布沙长老(Alindakavasi Mahaphussadevatthera)。据说他实行了“前往及回返的任务”十九年。在路边播种,或打谷,或做自己的工作的众人在见到该长老如此来回走时,即互相问道:“这位长老不停地走去又转回来,那是为什么?他是迷路了吗?还是他忘了什么东西?”那长老不理会那些,只是令心紧系于业处,实行沙门的责任,而在第二十年达到了阿罗汉果。
  在他证得阿罗汉果的同一天,一位住在他的行禅小道尽头的天神站在那边,从指尖发出光来。四大天王、帝释天王和娑婆世界主梵天神(Brahma Sahampati)也都到来服侍他。森林居者大帝须长老(Vanavasi Mahatissatthera)见到那光,所以隔天他就问道:“昨晚在尊者近处有光。那是什么光?”那长老为了避免正面回答,而说:“称为光的是灯光及宝石之光”等等。但在如此追问之下:“你是否隐瞒什么东西?”,他即承认,说道:“是的。”,然后讲述(所发生的事)。
  这也有如住在黑藤堂的大龙长老(Kalavalli-mandapavasi Mahanagatthera)。据说当他在实行“走及停的任务”时,首先,他如此决意只修行禅与立禅七年:“我当做此为对世尊苦修的供养。”当他实行了“走及停的任务”十六年之后,他证得了阿罗汉果。由于他(决定)只有在心专注于业处之下才提脚,而如果在心脱离了业处之下提脚时,他即会转身走回原处。当走到接近村子时,他会在(从村子里看过去)还不能分辨他是一只牛或是一位出家人的地方停下,穿上外衣,以水瓶里的水洗钵,然后在嘴里含一口水。为什么呢?为了避免受到干扰而与业处脱离,即使只是向前来供养与顶礼人说句:“愿你长寿。”但如果被问及那天是什么日子,(例如):“尊者,今天是什么日子?”,或有关比丘众的人数时,他就会吞下那一口水而回答。如果没有人向他问及日子等,那么,当到了离开的时刻,他就会把它吐在村口大门而去。
  有如五十位在卡兰巴帝达寺(Galambatittha)入雨安居的比丘。据说他们在阿沙喜月(Asalhi)的月圆日 时作了如此的协议:“且让我们不互相交谈,除非证得了阿罗汉果。”而在入村时,他们都口含一口水。当被问及有关日子等时,他们作出有如上述的反应。当人们见到该处口水(的痕迹)时,他们就知道:“今天来了一位;今天两位……”所以他们想:“为何他们不向我们说话,也不互相交谈?”(他们)又想:“如果他们不互相交谈,肯定是因为吵架了。来吧!让我们劝他们互相原谅。”去到寺院里时,他们之中没有任何人见到有两位比丘是在同一处的。当时,他们之中有位观察入微的人说:“人们吵架的地方不是这样的。(这里的)佛塔平台和菩提树平台都扫得很干净。扫把放得很整齐,饮用及清洗用的水也都准备妥当。”所以他们就在该处转身离去。而那些比丘在三个月之内都证得了阿罗汉果之后,完全清净地举行自恣 (pavarana)。
  如是,有如住在黑藤堂的大龙长老和在卡兰巴帝达寺入雨安居的众比丘一般,只有在心专注于业处之下才提起脚;在还没有到达村子之前,他先装一口水在嘴巴里,而在观察街道之后,他进入没有酒鬼、流氓等捣乱者,也没有凶象等的街道。行走托钵时,他不会像匆忙的人般快快地走,因为根本没有钵食快餐的头陀行。而他有如一辆走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的水车般,稳重地行走。来到每一间屋前托钵时,他都等了一段够长的时间,足以使他分辨得出(屋主)是否有意要布施。
  然后,在村里,或村外,或回到寺院里时,他坐在一处令人愉悦且适当的地方。把心投入于业处当中,他建立起厌食想,以及依照“为车轴注油,(只为了使它运转)”(参见《义释》368-9, 484;《弥陵陀问经》367)、“为伤口涂药,(只为了治好它)”(《相应部》iv177)及“孩子的肉” (《相应部》ii98)的譬喻省思,(然后)拥有“不是为了玩乐、不是为了麻醉、不是为了魅力、不是为了装饰身体”等 (见《中部》i10;《义释》369)八个素质地用餐。在用完餐及喝了水之后,他休息一会以去除用餐所导致的疲累。跟在用餐前一样,在用餐后、初夜及后夜里,他也只是令心专注于业处。这称为“把它带去又带回”。
  对于实行称为“把它带去又带回”(harana-paccaharana)的“走及停的任务”的人,如果他有潜能(upanissaya,亲依止),他能在初段生命里证得阿罗汉果。如果他没有在初段(生命)里达到它,他会在中段(生命)里达到它。如果他没有在中段(生命)里达到它,他会在后段(生命)里达到它。如果他没有在后段(生命)里达到它,他会在临终时达到它。如果他没有在临终时达到它,他会在生为天人时达到它。如果他没有在生为天人时达到它,那么,当他于无佛出世的时期投生为人时,他会证得辟支佛果。如果他没有证得辟支佛果,那么,在遇到佛陀时,若他不是一位像穿树皮衣的巴喜雅长老(Bahiya Daruciriya Thera)般拥有迅速智能的人,就会像舍利弗尊者一般拥有大智能,或是像目犍连尊者一般拥有大神通,或像大迦叶尊者一般是位奉行头陀行的人,或像阿那律尊者一般拥有天眼通,或像优波离尊者一般精通戒律,或像曼达尼子富楼那尊者(Punna Mantaniputta Thera)一般是位教法者,或像烈瓦达尊者(Revata Thera)一般是位森林居者,或像阿难尊者一般博学,或像佛陀的儿子罗候罗尊者一般乐于接受教导。
  而关于这四项,“把它带去又带回”的人把自己的“行处明觉”带至顶点。
  四、无痴明觉
  “无痴明觉”则是在向前走等方面没有愚痴。应当如此理解它:于此,在向前走或往后退时,有比丘不像盲目的普通人般想:“一个我在向前移动;向前移动由一个我产生”或“我向前移动;向前移动由我产生”,而令自己在对往前走等方面愚痴,所以他是没有如此受到愚痴蒙蔽的人。当“我(将)向前移动”的识生起时,心生风界跟那识同时生起,而产生了(身)表(vibbatti)。如是,这称为身体的骨架通过心的活动,产生散播至全身的风界而向前移动。
  当人如此向前移动时,在(一)每一次提起他的脚时,地水二界是从 且弱,其它两界(即:火界与风界)则是主且强。同样地,在(二)推前及(三)向旁移时也是如此。在(四)下降时,火风二界是从且弱,其它两界(即:地界与水界)则是主且强。同样地,在(五)放下及(六)踏下时也是如此。
  于此,在提起时发生的色法与名法并不能维持到向前移(的阶段)。同样地,在向前移时发生的那些(色法与名法)并不能维持到向旁移(的阶段);在向旁移时发生的那些(色法与名法)并不能维持到下降(的阶段);在下降时发生的那些(色法与名法)并不能维持到放下(的阶段);在放下时发生的那些(色法与名法)并不能维持到踏下(的阶段)。它们是一段段、一节节、一点点地个别产生,而且都在(它们生起的)那一处即坏灭,就有如在热锅里爆裂的芝麻一般。
  于此,是哪一个人在向前移?或该向前移是属于哪一个人?在究竟界里只有诸界在走着、诸界在站着、诸界在坐着及诸界在躺着。因为在每一段里,包括色法在内,(只是):
  此一心生起,另一心坏灭 ;
  如河之流水,相续生不断。
  (《长部注》i193;《中部注》i261;《相应部注》iii190)
  如是,“无痴明觉”是在向前走等各方面没有愚痴。
  以上是摘自《迷惑冰消》对四种明觉的简要解释。
  因此,当你持续不断地、时时刻刻保持正念地修行安般念时,就是在修行第三种明觉:行处明觉。你必须在一切的姿势,即:行、住、坐、卧当中专注于出入息。如果能够尽你最大的努力,在一切姿势当中专注于出入息,你的定力就会进步。而你也因此更接近涅槃。在修行四界分别观,或不净观、或遍处,或慈心观等止禅业处时,你也应当如此实行。
  同样地,如果能在一切姿势当中修行观禅,你的无痴明觉也会持续增强。如此,你对诸行法的厌离就会越来越强,而你的五根也会越来越成熟,直至成熟到足以令你证得阿罗汉道果,断尽了从无始轮回以来你未曾断尽的诸烦恼,证得了最终的解脱。这是每一位佛教徒应当尽全力以达到的唯一目标。
  愿你们早日达到这殊胜的目标。

持恒于圣洁的追求
作者:


  且让我以《增支部?加威斯经》来开始今天的开示。
  有一次,世尊和一大群比丘在憍萨罗国里游方。当世尊走在大路上时,他在某处看见一大片娑罗树林。看到了那树林,他即离开大路走进林间,而在某处现出微笑。
  当时,阿难尊者心想:“是什么原因令到世尊微笑?诸如来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微笑的。”所以阿难尊者即问世尊那是什么缘故。
  当时世尊即说:
  “阿难,这个地方在很久以前是个繁荣的城市,住满了许多人。阿难,当时迦叶佛即住在那城市附近,而加威斯是迦叶佛的在家信徒,但他并不持守戒律。
  当时,由于加威斯的缘故,有五百个人受到激发而成为信徒,但他们也不持守戒律。加威斯心想:‘我已经给予这五百人很大的帮助,因为我是第一个振作自己而成为信徒,但我并没有持守戒律,而他们这五百人也没有持守戒律。这只是不相上下而已,一点也没有比他们更好。来吧,我应当为更高层次而努力!’所以加威斯就去找那五百人,说:‘各个善士,你们应当知道,从今天起我将持守戒律。’
  阿难,当时那五百人就心想:‘加威斯大德的确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因为他是第一个振作自己而成为信徒的。而现在加威斯将持守戒律,为何我们不也这么办?’所以那五百位在家信徒就去找加威斯,告诉他说他们也将从那天开始持戒。
  再次,加威斯心想:‘这也只是不相上下而已,一点也没有比他们更好。来吧,我应当为更高层次而努力!’所以加威斯就去找那五百人,说:‘各个善士,你们应当知道,从今天起我将遵从梵行,舍弃世俗人的性生活。’当时,其它人心想:‘为何我们不也这么办?’所以他们也照办了。
  再次,加威斯心想:‘这也只是不相上下而已,一点也没有比他们更好。来吧,我应当为更高层次而努力!’所以加威斯就告诉他们,说:‘各个善士,你们应当知道,从今天起我将是一餐食者,戒绝吃晚餐,舍弃非时食。’当时,其它人心想:‘为何我们不也这么办?’所以他们也照办了。
  过后,加威斯心想:‘我已经给予这五百人很大的帮助,因为我是第一个振作自己而成为信徒,我持守戒律,而如今他们这五百人也持守戒律;我遵从了梵行,舍弃了世俗人的性生活,而如今他们也是如此;我成为了一餐食者,舍弃非时食,而如今他们也是如此。这的确只是不相上下而已,一点也没有比他们更好。来吧,我应当为更高层次而努力!’
  阿难,当时加威斯居士就前往迦叶佛之处,而向他说:‘世尊,请让我在世尊座下出家,请传授我具足戒!’而加威斯居士获得在迦叶佛座下出家,受了具足戒。
  阿难,在受了具足戒之后,加威斯比丘离群独处、勇猛精进、决意地修行,而在不久之后即证得且安住于梵行至高无上的目标,亲自以智证悟当下即可知见之法──那即是良家子弟舍弃俗家生活而出家真正所追求的目标。当时,他宣布:‘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做皆办,再无后有。’
  阿难,从那时起加威斯比丘即成了众阿罗汉之一。
  阿难,当时那五百人心想:‘加威斯大德的确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因为他是第一个振作自己而成为信徒的。现在他已剃掉自己的头发与胡须,穿上黄色袈裟,舍弃俗家生活而出家;为何我们不也这么办?’所以,阿难,那五百位在家居士就前往迦叶佛之处,而向他说:‘世尊,请让我们在世尊座下出家,请传授我们具足戒!’而那五百人获得在迦叶佛座下出家,受了具足戒。
  当时,加威斯比丘心想:‘我确实能够随心所欲、轻易而毫无困难地获得这至高无上的解脱之乐。这五百比丘是否也能够同样地获得此乐?’
  阿难,在受了具足戒之后,那五百比丘离群独处、勇猛精进、决意地修行,而在不久之后即证得且安住于梵行至高无上的目标,亲自以智证悟当下即可知见之法──那即是良家子弟舍弃俗家生活而出家真正所追求的目标。当时,他们宣布:‘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做皆办,再无后有。’
  如是,阿难,以加威斯为首的五百比丘在不断地往更高及更殊胜之法努力时,证得了至高无上的解脱。
  所以,阿难,你们也应当如此训练自己:我们将不断地往更高及更殊胜之法努力,以便证得至高无上的解脱。”
  如今,你们也应当听从佛陀的忠言,奋力禅修,以便达到更高层次的清净。如果你们能够轻易地在禅修当中获得很大的进展,你们不可就此感到骄傲,而在还没有达到良家子弟舍弃俗家生活出家真正所追求的目标时,即停止努力,不再前进。反之,如果你们无法轻易地在禅修当中获得很大的进展,你们也不应就此感到沮丧、气馁。禅修者禅修的进度快慢关系到他在过去世所累积的波罗蜜、五根成熟的程度,以及今生的努力。你们应当谨记,禅修并非比赛,所以不应在你们之间作比较。认为自己的修行比别人好是我慢;认为自己的修行跟别人相等是我慢;认为自己的修行比别人差也是我慢。在禅修当中,只有自己的戒清净、心清净及见清净才是重要的。只要是真诚地尽了最大的努力修禅,你们已经是以个人最快的速度向前迈进。
  你们应当保持一颗不执着的心来禅修。在修行导向不执着、厌离与解脱的戒定慧三学时,如果你们是抱着一颗充满执着的心来实行,那你们是不可能证得圣洁的目标的。反之,修得更多你们就离开那目标更远。所以,你们的责任只是全心全意地,以一颗对法至诚恭敬的心来修禅,而让禅修的成果依照因果的法则自动到来。对于这一点,佛陀在《增支部》里已经描述得很清楚;他说:
  “诸比丘,农夫有三项紧急的任务。是哪三项?
  在此,诸比丘,农夫必须赶快耕好农地。过后他必须赶快播下种子。过后他必须赶快把水引进农地,然后再把水源切断。这些是他的三项紧急任务。
  但是,诸比丘,那农夫并没有神力或权力可以这么说:‘让我的农作物在今天就长出来;在明天就结果;在后天就成熟。’这是不可能的。只有适当的时刻才能令到它们如此(成长、结果及成熟)。
  同样地,比丘也有三项紧急的任务。是哪三项?那即是修行增上戒、增上心及增上慧。这些是他的三项紧急任务。
  但是,那比丘并没有神力或权力可以这么说:‘让我的心在今天,或在明天,或在后天就解脱诸漏,不再有任何执取。’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他修行三学至适当的时候才能令到他的心获得解脱。
  所以,诸比丘,你们必须如此训练自己:我们必须拥有极强的善欲去实行这(戒定慧)三学。你们应当如是训练自己。”
  同样是在《增支部》里,佛陀说进展可分为四种,即:(一)进展辛苦、通达缓慢;(二)进展辛苦、通达迅速;(三)进展轻易、通达缓慢;(四)进展轻易、通达迅速。如果你是属于进展轻易、通达迅速的那种人,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但如果不幸地你是属于进展辛苦、通达缓慢的那种人,你也不应感到气馁,因为你还是有进展。比进展缓慢更糟的是不乐于禅修,因为不修禅的人根本就不会有任何进展。
  除了佛陀所教的戒定慧三学之外,你们是否晓得有什么方法能够引导你们至断除生死轮回、断除一切苦?没有!因为没有修禅的话人们就不会获得智能;这就有如佛陀在《法句经》偈二八二里所说的:
  “智能生于禅修之中,无禅修智能即退失;
  知晓此二得失之道,且实践以令慧增长。”
  由于戒定慧三学是唯一趣向解脱的道路,所以你并没有任何其它的选择,而只好不断地修禅,修禅,再修禅。除了睡觉的时间之外,你必须持续不断地修禅。你应该尽力保持正念。没有任何向善的努力是白费的。如果你以正确的态度修禅一小时,你就获得了一小时的波罗蜜。如果你修了一天、一月、一年或更久,你就累积了相等于你所付出的努力的波罗蜜。只要保持正确的态度来修禅,你修得更多,心就会越来越清净,而你的烦恼也随之渐渐地退失;这就有如佛陀在《增支部》里形容的一般:
  “就有如木匠或木匠的助手看到自己的斧头把柄上留着自己的手指印时,并不会因此而知道:‘今天我已经把斧头把柄磨损了这么多,昨天则磨损了这么多,另一天又磨损了这么多。’反之,只会因它已被磨损了而知道它已被磨损了。同样地,诸比丘,全心全意地在生活中投入于培育心的比丘并不会知道:‘今天诸漏已减少了这么多,昨天则减少了这么多,另一天又减少了这么多。’反之,只会因它已减少了而知道它已减少了。
  就有如一艘船在冬天时搁浅在岸边搁了六个月,帆索受到风吹日晒,而在雨季时被雨淋湿,重得垂了下来时,即会很容易地变弱及腐坏。同样地,诸比丘,全心全意地在生活中投入于培育心的比丘的诸结 会很容易地变弱及被破坏。”
  所以你不需要担心何时自己才会证悟涅槃。只要你不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肯定的,在未来总有一天你会达到那圣洁的目标。况且四圣谛是最值得我们追求,以便得以知见它的。为什么呢?从以下佛陀在《相应部》里所说的话当中,你就可以明了其因何在:
  “诸比丘,如果有一个人的寿命是一百年,而且他会活到一百岁,而他们向他说:‘善士,来吧!他们将在早上用一百枝枪刺你,在中午及傍晚时也是如此(各以一百枝枪刺你)。善士,你的寿命是一百年,而且会活到一百岁,在每天受到三百枝枪刺戳之下,一百年之后你就会彻知未曾得知的四圣谛。’
  诸比丘,即使是如此,良家子弟为了获得真正有价值之法,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那种折磨。诸比丘,生死轮回的起点是不可得知的。第一次被枪、剑及斧砍伤或刺伤而遭受痛苦的体验是不可得知的。然而,诸比丘,我没有说必须遭受如此的痛苦与忧愁才能知见四圣谛,反之,我说是可以愉悦地知见它们的。所以,诸比丘,为了体证‘这是苦’就必须付出努力;为了体证‘这是苦的因’就必须付出努力;为了体证‘这是苦的止息’就必须付出努力;为了体证‘这是趣向苦的止息之道’就必须付出努力。”
  为了更进一步描述为何把一世人的时间都用来修行戒定慧三学是非常值得之事,我应当在此引用《相应部》里的另一部经:
  一时世尊住在舍卫城附近给孤独长者的袛园精舍。当时,世尊以指甲挑起了一点泥土,说道:“诸比丘,你们认为是哪一者比较多?是我指甲上的泥土比较多,还是大地的泥土比较多?”
  “世尊,这大地的泥土肯定比较多。跟大地的泥土比较起来,(世尊指甲上的)一小点泥土还不足于它的百份之一,千份之一,或十万份之一。”
  “如是,诸比丘,对于一位拥有正见与觉悟的圣弟子来说,已完全被消灭的痛苦的份量比较多。跟这些已完全被消灭的痛苦比较起来,所剩下的痛苦是微不足道的,甚至不足于它们的百份之一,千份之一,或十万份之一,因为他(须陀洹圣者)最多只会再投生七次。
  诸比丘,证悟法的利益是如此的巨大;获得法眼的利益是如此的巨大。”
  因此,每一位禅修者都必须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以便能够在今世最少证得须陀洹道果。如果他成功地证得了须陀洹道果,那么他所获得的稀有人生,以及得以听闻正法的稀有机会就不会白费了。到时,他将不会再投生到四恶道,即地狱、畜生道、饿鬼道及阿修罗道。而且他肯定会在未来获得最终的解脱。
  即使是为了获得世间的成就,人们也都必须努力奋斗。至于为了获得崇高的出世间成就,那应该付出多少努力呢?当然是需要更多的了。你应当记得,即使佛陀的某些大弟子也都需要非常精进地修行才能获得解脱。举例而言,拉达巴拉尊者 (Ven. Ratthapala)精进地修了漫长的十二年,而《中部?拉达巴拉经》还把它形容为“不久之后”。佛陀的独生子罗候罗尊者 也必须奋斗了十三年才证得阿罗汉果。而我们又是谁,岂可只是修禅修了几天或几个月就感到失望?为了获得这崇高的出世间利益,我们必须付出最大的精进力;这就有如佛陀在《相应部?因缘品》里所说的:
  “诸比丘,最高之法是不能透过下等的(精进)证得的,而是透过最高的(精进)才能证得最高之法。圣洁的生活是最殊胜的。现在导师已出现在你们的面前。所以,诸比丘,你们应当激起精进力,以便获得未曾获得之法、证得未曾证得之法、觉悟未曾觉悟之法。这样我们在这世间的生命才不会毫无所得,而是有成果的。同样地,即使我们所接受的衣、食、住、药(四种)必需品是微薄的,都会对施主们非常有益及有成果。为了这一点,诸比丘,你们必须如此训练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我必须毫不厌倦地奋斗;为了别人的利益,我必须毫不厌倦地奋斗;为了(自己与别人)两者的利益,我必须毫不厌倦地奋斗。”
  因此,为了自己与别人的利益,我们必须很有毅力地坚持下去,不断地为圣洁的目标而奋斗,直到这一生的最后一口气都绝不放弃。
  在此,且让我以《法句经》的一首偈来结束今天的开示:
  “智者精进于禅修的一天,
  好过怠惰之人无自制无慧的百年生命。”
  在此,“自制”是指近行定及安止定,而“慧”则是指观智及道智。若人以近行定或安止定为基础来修行观禅,他就会证得观智。修观禅越多,他就会看到诸行法更多的过患,而自然地对它们感到厌离。当其观智成熟时,他就会先证得须陀洹道,而从那一刻开始,就不会再堕入四恶道。若能更进一步地证得斯陀含道,他的欲欲结及嗔恨结就会被减弱。若能更进一步地证得阿那含道,在来世他将会脱离十一个欲界。若能够证得最高的圣道,即阿罗汉道,他就会解脱欲、色及无色三界,而在死时证入般涅槃。这是为何“智者精进于禅修的一天,好过怠惰之人无自制无慧的百年生命。”
  愿你们过个具足戒行、明智及禅修的一生。

附录:有关欲乐的譬喻
作者:


  摘自《中部.波达利亚经》
  一、骨头的譬喻
  有一次,佛陀向波达利亚居士(Potaliya)说:
  “居士,假设有一只遭受到饥饿与软弱无力困扰的狗在一个屠夫的店外等着。当时,熟练的屠夫或其学徒就会砍了一块沾满血但无肉的骨头,把它丢给那只狗。居士,你认为怎样?那只狗是否能够通过咬那支沾满血但无肉的骨头,而去除饥饿与软弱无力?”
  “不能,尊者。为什么呢?因为那支骨头只是一支沾满血但无肉的骨头。该狗最终将会感到疲累与失望。”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骨头;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能如实知见这一点之后,他避免依多样化生起的多样化舍,培育依专一生起的专一舍 ,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二、肉块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一只秃鹰,或乌鸦,或老鹰,捉了一块肉而飞走。那么,众秃鹰、乌鸦及老鹰就会飞过去啄它与抓它。居士,你认为怎样?如果那只秃鹰,或乌鸦,或老鹰不赶快放开那块肉,那它不是会因此而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吗?”
  “会的,尊者。”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肉块;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能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三、草制火炬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个男人拿着一把点燃的草制火炬逆风而行。居士,你认为怎样?如果那个男人不赶快放开那把燃烧的草制火炬,那火炬不是会烧其手,或臂,或身体的其它部份,令他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吗?”
  “会的,尊者。”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草制火炬;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能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四、炽热火炭坑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一个深度高过人的火炭坑,里面填满了无火无烟的炽热火炭。此时,来了一个想活不想死,要快乐不要痛苦的男人,而有两个强壮的男人捉住他的双臂,把他拖到该火炭坑边。居士,你认为怎样?那男人是否会奋力挣扎地扭动身体?”
  “会的,尊者。为什么呢?因为该男人知道,如果他掉入该火炭坑,他就会因此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火炭坑;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能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五、梦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个男人梦到美丽的公园、小树林、草地和水池,而在醒过来时,不再见到它们。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梦;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能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六、借来之物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个男人向别人借了一辆华丽的马车和宝石耳环。在那些借来之物围绕之下,他去到市场。在见到他时,众人说:‘朋友,那是一个富翁!富人即是如此享受他们的财富。’而无论在何时,当物主们见到他时,就会取回他们的东西。居士,你认为怎样?那是否足以令该男人感到沮丧?”
  “是的,尊者。为什么呢?因为物主们已拿回了他们的东西。”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借来之物;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能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七、果树的譬喻
  “居士,假设离某个村子或城镇不远之处有座茂密的小树林,在里面有一棵树长满了水果,但连一粒都没有掉到地上。其时,有个正需要水果、正在寻找水果、正在四处寻找水果男人到来,走进该树林,见到了那棵长满水果的树。当时他想:‘这棵树长满了水果,但连一粒都没有掉到地上。我懂得爬树,所以就让我爬上这棵树,随我所欲地吃多少水果,然后再装满我的袋子。’而他就那么办。其时,来了第二个正需要水果、正在寻找水果、正在四处寻找水果、且手带把斧头的男人,他也走进该树林,见到了那棵长满水果的树。当时他想:‘这棵树长满了水果,但连一粒都没有掉到地上。我不懂得爬树,所以就让我把这棵树从根部砍倒下来,随我所欲地吃多少水果,然后再装满我的袋子。’而他就那么办。居士,你认为怎样?如果那已爬上树的第一个男人不赶快下来,当该树倒下来时,他不是会断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份,而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吗?”
  “会的,尊者。”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果树;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能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摘自《中部.小行事经》
  有一次,当佛陀住在舍卫城附近的袛园精舍时,他向众比丘解释四种行事的方式:一、现在快乐,未来痛苦;二、现在痛苦,未来也痛苦;三、现在痛苦,未来快乐;四、现在快乐,未来也快乐。在此摘录了佛陀对“现在快乐,未来痛苦”的行事方式的解释。于该经中,佛陀说:
  “诸比丘,假设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时,有一个玛卢瓦藤豆荚爆开,而有一粒蔓藤的种子掉在一棵娑罗树下。其时,住在该树的树神害怕、不安且恐慌,但该树神的朋友、同伴及亲戚们──花园的神;公园的神;树神;住在药树、草及森林大树的众神──都前来聚会,安慰他道:‘别害怕,贤友,别害怕。或许会有只孔雀来吞食掉该玛卢瓦藤的种子,或者会有只野兽来吃掉它,或者森林之火会烧掉它,或者樵夫会带走它,或者白蚂蚁会吃掉它,或者它根本没有生长能力。’但并没有孔雀来吞食掉该种子,没有野兽来吃掉它,没有森林之火烧掉它,没有樵夫带走它,没有白蚂蚁吃掉它,而且它还真的有生长能力。当受到雨云的雨水滋润时,该种子就应时发芽。该玛卢瓦藤柔软有毛的嫩藤就会缠绕着那棵娑罗树。其时,住在该娑罗树的树神想:‘我的朋友、同伴及亲戚们……前来聚会时,是见到该玛卢瓦藤的种子会带来什么未来的怖畏,而安慰我?此玛卢瓦藤柔软有毛的嫩藤之触觉是多么地令人愉悦!’随后,该藤缠着那棵娑罗树,在其上形成一个华盖,于其四周形成垂帘包围着它,以及破裂该树的主干。到那时候,住在该娑罗树的树神才醒悟:‘这就是他们于该玛卢瓦藤的种子中见到的未来之怖畏。由于该玛卢瓦藤的种子,我现在正遭受着痛苦、忧恼及刺穿的感受。’
  同样地,诸比丘,有某些沙门与婆罗门的教理及见解是如此:‘欲乐是没有危险的。’他们享受各种欲乐,跟束着发髻的女出家人一起享乐。他们说:‘那些沙门与婆罗门在说舍弃欲乐和形容对欲乐的透彻了解时,他们是见到欲乐有什么未来之怖畏?此女出家人柔嫩之手臂的触觉是多么地令人愉悦!’所以,他们享受各种欲乐,而在如此行事之下,当身体毁坏而死之后,他们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甚至是地狱。在该地,他们遭受痛苦、忧恼及刺穿的感受。他们说:‘那些沙门与婆罗门在说舍弃欲乐和形容对欲乐的透彻了解时,就是见到这未来之怖畏。即是因为欲乐、缘于欲乐,我们现在正遭受着痛苦、忧恼及刺穿的感受。’
  这就是称为现在快乐,而于未来成熟时痛苦的行事方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