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南藏佛陀语录(一)
序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原为泰僧皇 公摩婆耶波折罗禅那亲王御选。训诲初度比丘,后用为丙级法士考题,续增编甲级及乙级。
佛历二四五四年(公元一九一○年),甲级法士及九级巴利文学位通述比丘,逐句依经解释,并为分品,深合初学佛子之参读。
南藏、北藏,义理颇有差别,对于名词之解释尤甚,今则依据原文译述,亦略有增删之处,并分为三卷,第一卷为丙级,第二卷为乙级,第三卷为甲级。
第一卷为求便利初学,用通俗文字演述,第二及第三卷则据佛学名词,而大略为注释,事属试行弘扬。乞愿读者大德随时指正,至为感祷。黄 仁 堪 识佛历二五一七年(公元一九七一年)十月十九日
第一、人品~第五、忿怒品
作者:皇波折罗禅那 编
第一 人品
一、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很好的。
注:战胜自己,是战胜自己的坏念头。例如:有贪求的念头生起时,能战胜灭掉;有气恼的念头生起时,能战胜灭掉,这便是战胜自己。这种战胜自己,比较战胜别人更要好。
二、听说:就是我自己,最难教导训练。
注:自己,是最难教导训练的。往往袒护自己,放任自己,做错事亦不肯认错,既不肯认错,就不会有教导自己。相反的,别人做错,我们会马上责他、教导他、训练他、强迫他不要做错,他从此或者不敢再做错。所以说起来,教导训练别人,比较教导训练自己,是更容易的。
三、经过训练教导得好的人,是光明的人。
注:每个人,都可以教导训练,而做一个好人。好人,是一个有好的行为的人。如同野象,经过教导训练,而变做家象一样。这种经过教导训练的好人,是一个有光明前途的人。
四、自己,就是自己所依靠的人。
注:自己,实在是我自己所最可依靠的人。其它的人,是不可依靠的。依靠自己的人格学问,刻苦耐劳,才是最好的依靠。
五、就只有自己,是自己所归趣的。
注:人人各有最后的归趣,这最后的归趣,是各人自己做出来的。做好的,就得好的归趣;做坏的,就得到做坏的归趣。
六、自己,是最可爱的。
注:各人都觉得自己是最可爱的。虽然,有时很爱别人,其实,这爱他人亦是为了爱自己。有时,人可能自杀,但这自杀,亦是由于爱惜自己太甚的。
七、没有其它的爱,比爱自己更甚。
注:人虽然有时爱别人,但都比不上爱自己。自己做错事,自己很原谅自己;自己面貌身材不美,亦觉得美好;学问人格不好,亦觉得很好。人都是最爱自己的。
八、自己做坏了,自己伤恼。
注:做坏了所得的结果,一定是忧伤苦恼;不做坏事,亦就一定无忧伤苦恼。可是人遇到忧伤苦恼,往往以为是别人来害自己。其实,这些忧伤苦恼是自己去做坏事招来的。
九、自己不做坏事,则自己明净。
注:自己不做坏事,则自己当然是清明洁净;人不能使别人清明洁净,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清净。
一○、只想为着自己的利益的人,是不清净的人。
注:佛说:人人应该做二种利益,一、是利益自己,二、是利益他人。只想为着自己的利益的人是自私的人、贪欲的人、侵占他人、没有公平的心、不资助别人。所以,是心地污秽不净的人。
一一、有智识的人,一定会教导训练自己。
注:人所以有智识,是因为时时读书勤求学问。自己不懂的,则请别人教导解说。如此,学问智识就一天一天的进步。
一二、品行好的人,一定会教导训练自己。
注:好人有二种,一种是智识好,一种是品行好。智识好但是品行不好的人,不能算是好人。好人,一定要智识好和品行好。要品行好,一定要时常教导训练自己。
一三、自己已经教导训练好的人,一定得到难以得到的依靠。
注:无论人或动物,都是贪生怕死。动物碰到危难便逃走;人类遇到困难,便想到可依靠的人。其实,如有自己时时教导训练自己,一生便无危难,亦就是得到最依靠的了。
一四、能保护自己的人,便能保护他的外物──妻子和财产。
注:做坏事的人,是不能保护自己的人。做好事的人,是能保护自己的人。能保护自己的人,便能保护妻子和所有的财产。
一五、如果知道自己最可爱,就应该好好的保护自己。
注:人人都知道自己最可爱,而且亦为父母妻子所爱。所以,就应该好好的保护自己,使自己做一个可爱的人。保护自己,就是时时做好事,不要做坏事。
一六、有智识的人,应该使自己清明洁净,没有伤恼的心。
注:伤恼的心就是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愚昧无知,亦就是贪、嗔、痴、忿恨、不知恩和嫉妒等念头。这些念头都是使自己的心头伤恼,所以应该去掉这些坏念,使心里清明洁净。
一七、如何教训别人,应该同样教训自己。
注:无论是父母教训儿子、兄教训弟、师长教训学生,如何教训别人,应该亦同样教训自己。例如教训别人不要杀生物、不要偷盗、不要邪淫、不要妄语、不要饮酒。自己亦应该不要杀生物、不要偷盗、不要邪淫、不要妄语、不要饮酒。受教训的人,才会服从。
一八、自己应当警告自己。
注:警告,是警告不要做坏事和警告做善事。警告的人,只有二种,一种是别人的警告,一种是自己的警告自己。自己能警告自己,是最好的警告。
一九、自己应当检查自己。
注:人的说话和行动,说惯了和做惯了亦就不知道是好是坏,别人又不敢告知。所以,最好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说话和行动,有没有粗恶的、不好听与不好看的,然后,改正那些不好听的话和不好看的行动。
二○、自己应挣出泥窟,同象一样的,自己挣出泥窟。
注:象在饮水时,很预防不要跌在泥窟,如跌入时,又急急挣出。人对于色、声、香、味、触这些很似泥窟的东西,要预防不要跌入,如果失足跌入,自己亦要快快挣出。
二一、要自己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苦恼。
注:保护,是保护自己的身体无病、保护不受灾难、保护不要做坏事。如果不这样保护,一定生出许多苦恼。
二二、不要杀死自己。
注:自己杀死自己,叫做自杀。自杀有多种,人们都知道的。另外有缓缓的自杀,例如吸鸦片烟、吸海洛英、饮酒和其它毒品;亦有喜欢放荡,染下性病的。这都是缓缓的自杀,虽然不会一时死去,但亦是一个“活尸”,比死去更苦。
二三、大丈夫,不要把自己送给他人。
注:这意思是叫人不要把自己出卖给别人,自己应该是自己的,能依靠自己的。如果把自己卖给别人,以为生活无忧,这是错的。因为不是自己的了,是别人所使用的奴隶了。
二四、大丈夫不可弃舍自己。
注:这一句,是说自己不可放任自己、不救自己、任自己衰败穷苦、愚昧无知。大丈夫应当救护自己、能自立、能教别人自立,才是大丈夫。
二五、人不可忘却自己。
注:人,有一些是生长在富贵的家庭,有大财产、有大权势,所以骄傲自是。这是忘却自己、不知自己,不知自己亦是一个人。有些生在贫贱的家庭,后来大富大贵,便骄傲自是,这亦是忘却自己、不知自己,不知自己亦是一个人。忘却自己的人是一个坏人。
二六、不要为别人的利益,而破坏自己的利益。虽然,是较多的利益。
注:利益有二种,一种是自己的利益,一种是别人的利益。人不应该为了别人的利益而破坏自己的利益。亦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他人的利益。
二七、如果知道自己是可爱的,就不应该把坏事来配合在自己的身上。
注:自己是可爱的,应该把好的事、好的人格、好的智识来配合凑成,做一个更可爱的自己。不应该把恶事坏事来配合,因为把恶事坏事来配合就变成不可爱了。
二八、自己因为那样事而责备自己,就不应该再去做那样事。
注:自己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了,是应该责备的了,例如:做工不尽力、言语不文雅、行为不谦恭,这样,就不应该再做。
第二 不放逸品
二九、不放逸,是不死的路。
注:不放逸,就是不大意、不粗心、时时有正念。我们做事如果不大意,就能保护身
体的安全。例如驾驶汽车,如果不大意、不放逸,就很安全。做事不大意,就不
会作坏事。所以是不死的路。
三○、有智识的人,一定保护他的不放逸,如同保护他最高贵的财产一样。
注:普通人,时常太大意粗心;有智识的人,知道大意、放逸是死亡的路。所以,时时刻刻不敢大意、放逸,时时刻刻保护不大意、不放逸,如同保护他的最贵重的财产一样。
三一、贤人,一定赞美不放逸。
注:佛和众贤人都赞美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人。因为不放逸才会成功,会得到现在的利益和得到下一世的利益。
三二、贤者,一定悦乐不放逸。
注:贤者,是一个有智识、聪慧的人。他知道放逸、大意、粗心的害处,亦知道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好处。所以,他就很喜欢悦乐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做一个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人。
三三、不放逸的人,一定不会死。
注: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人为什么不会死?因为他做事小心。小心保护他的身体,有病即速问医生。行路亦小心,做事亦小心,又不敢做坏事。所以,他一定不会横死。
三四、不放逸的人住于禅观,一定得到大快乐。
注:对身体不放逸的,得到身体的快乐;对做事不放逸的,得到心的快乐。如果专心一念,能寻伺色禅和无色禅,一定得大快乐。
三五、不放逸的贤者,一定得到两种利益。
注: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聪慧人,一定做正当的职业,一定留心学习新的智识、结交好的朋友、不浪费金钱财物,又对于戒定慧多多修习。所以一定得到二种利益,一种是现在的利益,另一种是将来的利益。
三六、诸位,应具足不放逸。
注:这一句是佛陀世尊将入大般涅盘时的一句话,叫众人把不放逸的精神,去做为了自己和为了大众利益的事。因为一切都是不能常住,迟早要衰朽坏灭。不要粗心大意,以为自己还是年轻,其实缓点便会老、会病、会死的。
三七、诸位,应该悦乐、不放逸。
注:有智识的人,悦乐、不放逸,无论做事说话和想念都不放逸、不粗心大意。但没智识的人,却认为如果事事小心和不放逸,是麻烦的事。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悦乐、不放逸,才是好人,才是一个有智识的人。
第三 业 品
三八、业力,使众生有好和坏的分别。
注:“业力”就是一个人的行为或说话或思想。这些行为、说话、思想,无论大小,积集起来便变做一种叫做业力。业力有好有坏,好的业力会使人好,坏的业力会使人坏,这是一定的。
三九、做事惰散,一定得不到好的结果。
注:做事要认真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如果惰散漫乱,一定得到坏的结果。读书惰散,一定不成功;持戒惰散,结果一定是破戒、污戒。
四○、自己的业力,带引到恶的地方(恶趣)去。
注:恶趣,就是坏的地方,亦就是地狱,是做坏事的人一定要去住的;善趣,即是好的地方。要去恶趣或者要去善趣,并不是别人能够带引去,只有自己的业力才能带去。所以做坏事的,就被自己的业力带到恶趣去。
四一、善事,好人很容易做到。
注:善事很多,例如:勤俭、行为合理、说话合理、友爱、布施、持戒、礼佛。这些好事,好人很容易做到,因为好人就一定做好事;对于坏事、不好的事,善人却不容易做。
四二、善事,坏人很难做到。
注:善事很多,好人亦很容易做到。但是坏人做坏事做得惯了,要做好事就觉得很难。例如行为、说话粗恶的人,叫他的行为、说话端正谦下,他就觉得很难做,不造福、不持戒、不布施的人,叫他造福、持戒、布施,他亦是很难做到的。
四三、恶事,顶好是不要去做。
注:做恶事的叫“身恶”,想恶事的叫“意恶”,说恶话的叫“口恶”。这些恶事,顶好是不要去做,一做,将来一定有麻烦苦恼。小做有小麻烦苦恼,大做有大麻烦苦恼,没有做,没有麻烦苦恼。所以,不做恶事,是最好的。
四四、恶事,将来一定会焚烧做的人。
注:什么是恶事大家都知道,但还去做的,是以为是小小恶,不致有恶的结果;有的以为没有人知道,不致有报应。但是做后都很痛苦,怕人家知道、怕有报应,如火焚烧一样的痛苦。
四五、善事,最好要去做。
注:做善事,比做恶事更好,因为善事,一定不会惹起麻烦苦恼,而且将来一定有善的结果。如同种树一样,虽然不能实时得果子,但是将来一定得到。而且,一做善事,心里就快乐。所以,遇到善事,最好是实时去做。
四六、无论做什么事,做了后心里热恼的那样事,便是坏事。
注:做事,亦就是业。好事是善业,坏事是恶业;用身体四肢去做的叫做身业,用口去说的叫口业,用心想去做的叫意业。做坏事,例如杀人、偷盗、淫人妻女、妄语,都是坏事,都是恶事,这些恶事做了后,心里都很热恼。
四七、无论做什么事,做了后心里不热恼的那样事,便是善事。
注:做事,亦叫做“业”,善事叫善业,坏事叫做恶业。善事做了后,心里不会热恼。例如一个人不杀生、不偷人财物、不淫污人家的妻女、不妄语、心里自然很快乐,不会热恼。所以做后心里不热恼的,都是善事,是应该做的事。
四八、坏的工作和对于自己无利的,这些工作,很容易做,但是,不要去做。
注:工作可以分为四种:一、坏的工作和对于自己无利的。二、坏的工作,但是对自己有利的。三、好的工作,对自己有利的。四、好的工作,但是对于自己无利的。这四种工作,佛说:就是那“坏工作和对自己无利的”最容易做。例如:随便乱丢用物、笑骂别人、破坏公共用物等等,都是很容易做的,但是不要做,做了
会吃苦。
四九、好的工作和对自己有利的,这些工作很难做。
注:好的工作和对自己有利益的这些工作,都是很难做的,因为是好、是有益的,就一定难做。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因为是好的事,又是对自己有益的事。
五○、快乐,是做坏事的人所不能容易得到的。
注: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安乐轻闲。做坏事的人只是惹来痛苦,决得不到快乐。所以,要使他得到快乐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只是做坏事。
五一、作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
注:做善事的,一定得到好的报应;做恶事的,亦一定得到坏的报应。有些做善事,得不到好的报应,是因报应缓一点;做恶的,未得到坏的报应,亦是因为报应缓一点。做善事定得到善报,做恶一定得恶报,善恶早迟总有报。
五二、众生一定依业受报。
注:佛说每个众生,即是人和一切动物在内,都是依照他自己所做(业),而自己得到那些所做的结果(报应)。没有什么神仙魔鬼,能给人好,或者给人坏,好坏都由自己做出来的。
五三、考虑后才做,比较是好的。
注:事有好有坏、有对有不对,要细细考虑,做后是有利有害。如果不考虑而做,会容易错误。所以考虑后才做,一定比较更好。
五四、做过了的事,不能挽回。
注:做事一定要先考虑,因为做过了就不能挽回。再做一回,已经是另外一回的事了。譬如杀死生命、偷盗别人的财物,虽然觉得不好,而决定将来不再杀害众生、不再偷盗。但是做过了的,仍然是做过了,不能挽回的。
五五、无论什么事,如果做后对自己有利益,赶快去做。
注:赶快去做,是叫我们不要迟缓,迟缓就要失去利益。譬如读书,要赶快的读,迟缓了、长大了、老了、病了,就不能读了。
五六、要做事,就要认真的做。
注:要做的事,一定要认真专心的做,不要一面做这事,一面又去做别样事;不要做这事未完,又去做别一件事;亦不要今天做,明天不做。决定要做就认真的做,一直做到成功。
五七、要照对我们有好意的人所说的话去做。
注:对我们有好意的人,都希望我们有幸福、没有苦恼,例如我们的父亲、母亲、师尊、好友,都是对我们有好意,我们要做坏事,他一定劝告不要去做;如果要做善事,他一定赞成去做。所以我们要依照对我们有好意的人所说的话去做。
五八、应该做合时的工作。
注:做事做工,应该做那和时间适合的。例如:知道是雨季、热季、寒季;知道是早上、午时、晚间。如果做事做工和时间不合,就得不到好的结果。
五九、要保存自己的好处,如同盐一样的保存咸味。
注:盐有很多种类,有的是海盐、有的是池盐、有的是井盐。这些盐同样有咸味,没有谁能把盐的咸味拿去。每个人的好处,例如学问好、人格好、名誉好、工作好,都应该保存这些好处,不要失掉他。
六○、帮助我们做事的人,我们应该亦帮助他做事。注:人是合群同居的,庵寺、家庭都一样的同居。同居的人,要帮助,我们有事别人
帮助,别人有事我们亦要帮助他。这样,才是不自私的人,不占便宜的人,才能
好好的同居。
六一、专走向败灭的人,不要为他做利益。
注:要为他人做利益,要看他是哪种人,如果是好的,一定要为他做;如果是坏的,不要为他做。例如:拿钱去饮酒、吸烟、赌钱等,这是败灭的路,不要为他做利益。
六二、不要做犯罪的事。
注:犯罪,是犯了国家的法律,亦包括到对社会的犯罪和对道德的犯罪。这些罪不要去犯,不要去做,无论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因为犯罪就要受监禁、受人讨厌,又将来一定生在恶趣(地狱、畜生)。
第四 烦恼品
六三、因想念而起的淫念,是人的爱欲。
注:爱惜,是会使人蒙昧的,这叫做“爱染”。即是所欲很多又不知足,对于色声香味触的爱惜恋着,便是爱欲的心境。如果很猛的爱染叫做大爱染;如果能去掉这爱,叫做无爱染。这是说:淫念是因想念而起的,亦可说是,爱欲的原因是自己 心里所生的爱欲。
六四、人所爱的、恋的物质,而能久住不变的,在人间是没有的。
注:爱恋有二种,一种是物质的爱恋,一种是淫欲的爱恋。物质的爱恋,例如:对色声香味触的爱恋,这些所爱恋的物质,是不能久住不变的,时日一久,就要变更,最后要灭坏。如果认为这些物质,是永远可爱恋、不会变坏,在这世间,是没有的。
六五、在这世间对于爱恋,没有人会知足。
注:人对于物质的爱恋、对于淫欲的爱恋,一定不会知足。因为人人都有贪心、有情欲;不懂得知足,不懂得够了。例如得到一件便想要得到再多一件,听过一次又想再多听一次,永远不知足的。
六六、没有对于爱欲会知足的,这正同上天雨钱银给他一样,无论怎样的多,他都不知足。
注:这里所说的爱欲,亦就是爱染或贪心,是无明做原因。对于色声香味触的爱欲,是对一般物质的爱着、希望、恋惜,是不会知足的。虽然已是很多的,他亦仍然不知足,就是如同天上下雨一样的收入,亦不会知足。
六七、没有任何样的苦,比爱欲的苦更厉害。
注:每个人的苦,简单的分别起来,有生存生活的苦、老年的苦、患病的苦、死和怕死的苦、悲哀的苦、忧恼的苦、精神上的苦、抑郁的苦、所爱的要离失的苦、所讨厌的却要碰到的苦、所需要的却得不到的苦。但是这些苦,没有比爱欲的苦更甚。
六八、没有甚么河水比心里的“结缚”的水,同样的“急涨不退”。
注:结缚,就是最甚的贪求,亦即“苦谛”,种类很多,这是说每个人给色声香味触结缚住着。河水虽然有时涨满起来,亦会退减去,但是结缚,这贪求的念头,永远不会退减,只有时时急涨或大涨,一直到死去,才算停止。
六九、世界上最难丢掉的,就是要“得到”。
注:这里的要“得到”,是指要求得到所欲的东西。人人都要求得到,求得到所喜欢的、求得到所爱的;等到得到了,又要永远保守得住、不会破、不会失落;可是有时讨厌了,那就求离开、求失落。有时求这样那样,永远这样的求,人最难丢掉这“求”的念头。
七○、人所要求得到的境界,是没有边际的。
注:这里的要求“得到”,亦就是心里的烦恼。人类所要求得到的,真是很多;各人各有各人的要求、各时各有各时的要求、孩子有孩子的要求、青年有青年的要求、老人有老人的要求。这些要求,又各没有边际,始终在要求得到那样这漾,没有完了。
七一、要求得到的念头,会迫人去做事。
注:要得到的念头,无论是大是小,都会迫使人去做。例如要得到金钱财产,这念头会迫使这个人去做;有些是做坏事,例如去抢去偷人家的财物,或者去杀人。有求得到的念头,就往往会去做坏事,所以,是苦恼的原因。
七二、火,亦不会同“贪求”一样的猛烈。
注:世间的火,一共有三样:一是天上的火。一是太阳的火。一是人类做出来的火。佛教说人的心里,亦有三种火:一是贪的火。一样是忿怒的火。一样是愚痴的火。世间的火:还是有好有坏,而且好的比坏的多。但是心里的火,却完全是坏的,一个人心里如果有火,就看不见理由、看不见公平、看不见事物的意义。
七三、贪心在一切事物里面,是最危险的东西。
注:贪心,是不善根,亦就是坏的原因,一切坏事的总根源。一个人有贪的念头,就要自私、就要悭吝;就没有帮助别人的心,不肯施舍、不肯牺牲。对一个人的德行是最危险的,因为从此就要欺骗、欺诈别人;一有权力,就要欺侮别人。贪心,对一切善法,有大危险的。
七四、大贪心,是真实的罪恶。
注:贪求已经是坏了,有大贪求的念头,当然就是真真实实的大罪恶。用大贪心做出来的事,就是大罪恶事;用口说出来的话,就是大罪恶话。
七五、没有什么网,比愚痴的网更厉害。
注:网是用来抓捕禽兽的,禽兽是很愚痴的,以为网里没有什么祸害,所以就给网抓住了。人的愚痴,亦是一样,明明是坏事,有祸害的,他却以为是福乐事;明明是错,他却以为不错。所以,他就做出很多的坏事,害死了自己。
七六、服用物欲的人,一定希望有更好更多的服用物欲。
注: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上,要服用一般物欲,例如衣服、住屋、用具,都要更多更好,要听更好的声、更好的香、更好的食味、更好的摩触,这是一般人所希望的,亦不会停止的。
七七、服用物欲的人,觉得自己是缺乏,一直到死去。注:服用物欲的人,时时都不知足、不饱、不够用。得到很多了,还要得到,所以时时觉得是缺乏,一直到了死去的一天,他还是觉得缺乏。
七八、愚痴无智的人,因为想要得到财产,会把自己杀死,如同杀死别人一样。注:因为要想得到金钱财产,愚痴无智的人,有时会为着要得到金钱财产,把自己杀死。例如:偷盗欺骗别人的财产,结果被人抓捕禁监,就是如同自己杀死自己一样。
七九、一般人,是给无明包围住着的。注:“无明”,亦就是“无知”、“不知”。一般人都以为自己最“有知”;所知很少,却以为很多;只知道一部份,以为全部皆知。所以,每个人应该知道自己是给无明包围住着的,应该寻求知,亦就是寻求“明”。
第五 忿怒品
八○、气恼,是不好的。
注:气恼,就是忿怒、嗔恚。人人都因为不合意、讨厌而气恼。气恼使心头肮脏、心头郁恨;心一气恼,就要生出愚痴的念头,看不见正理正义;心如火烧、脸面变色。不好的事,都是从气恼而来,例如:相骂、相打、以至相杀,甚至战争,亦因双方气恼而起,所以,气恼是不好的。
八一、气恼,是人世间销蚀武器的锈。
注:铁有铁锈,铁锈销蚀铁,无论是刀斧,如果不保护,一定要生锈。锈便销蚀铁,一直到铁无所用处,变成废铁。气恼亦是这样,一个人气恼,这气恼便销蚀他的性命:小气恼小蚀,大气恼大蚀,气恼愈大,销蚀亦就愈大。每个人应该保护心情,不要气恼,同保护刀斧,不要生锈一样。
八二、气恼,造成灭亡。
注:气恼只有坏处,不会有好处;只造成自己的灭亡,或者他人的灭亡。因为一气恼,心便怨恨、愚昧、不安,有的还打自己的父母;有时两个国家的战争,往往是因为国王气恼,变成杀死成千成万的人命,真是一个大灭亡。
八三、气恼,使心骄慢。
注:人,普通是愉快的、不忧郁,像水一样的安静,但是一气恼,心里就抑郁混乱。那个不气恼的人,他的心情是平定的;心一平定,说话亦平定,做事亦平定和祥。所以,一个人应该不要气恼。
八四、一般人,如果被气恼覆盖着,他便被黑暗覆盖着。
注:黑暗,是遮盖住一切好坏事物。在黑暗里面,看不到什么,不知道那一样是好、是坏;可以走、不可以走。人如果被气恼覆盖着,亦就如在黑暗里一样,看不到事物、看不到该做不该做、看不到好坏,接着就会做出好多坏事。气恼真是一条灭亡的路。
八五、气恼,会从小到大,是因为不忍耐。
注:气恼开始,都是小小气恼,可是不忍耐,就变成大大的气恼。从气恼做出来的事,都是坏事;说出来的话,都是坏话;想出来的念头,都是坏念头。气恼的快缓,要看是什么缘故,如火烧一样碰到容易烧的就烧得快,难烧的就烧得缓。
八六、气恼,是愚痴人的心情。
注:愚痴无智的人,不会知道好坏,只是做一个放任心情的人,常常找事情来气恼。日里夜里、自早至晚,都随时可以气恼;可以气恼自己、气恼别人;天下雨或雨停,他亦气恼;早起还没有洗脸,便先气恼。这气恼的心情,应该丢掉,因为是愚痴无智的人,才会是这样的气恼。
八七、忿恨的生起,是因为气恼。
注:忿恨是大大的气恼,和想报复;一时不能报复,就记在心里,预备将来报复。忿恨会生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气恼,所以,如果不丢掉气恼,就会缓缓长大起来,变成忿恨。
八八、没有什么东西,同忿恨那样的执持更甚。
注:这里的执持,同猫儿的预捕捉老鼠、虎的预捕捉兽类一样的想念、预备着。人有了忿恨、想要报复的念头,亦一样的,日日时时想念着、执持要报复的念头,机会到了,就马上报复,杀害他了。
八九、没有什么错误,比忿恨更甚。
注:忿恨,想杀害别人的念头,是最大的罪恶错误;未杀害或已杀害后,都同猛火焚烧心头一样。杀害别人,是有罪的,从这一生到下一生,都要受罪。所以,是一件最大的错误。
九○、能够破掉气恼,是最好的。
注:要破掉什么东西,可以用刀、用武器,可是要破掉气恼,那就要用智能。亦就是用智能去看见到不气恼的好处;用谦和、忍耐去禁住了气恼,这样就叫做破掉气恼。气恼一没有,身体精神,亦就快乐了。
九一、破掉气恼,就不会悲伤。
注:气恼会使心头热迫,悲伤痛苦,能破掉气恼,自然没有悲伤。气恼不容易破掉,同火一样,如果在大燃烧,很不容易灭掉;应该赶快灭掉火源,才容易灭。所以一有气恼,心里应该细细审查,想到气恼的坏处害处,又想到没有气恼的好处益 处,一直到气恼灭去,就不会有悲伤了。
九二、给气恼盖住着的人,一定舍弃善事。
注:给气恼盖住着的人,就是在生气忿怒的人,心里正在昏乱,看不见道理正义,便会舍弃善事。平常不说粗话的人,这时便说出来;不骂人的,亦骂出来;不会杀害人的,亦会杀害人。把一切善事,都丢掉光了。
九三、常常气恼的人,皮肤脸色一定暗黑。
注:各人的念头不一样,有的容易生气发怒;常常气恼的人,皮肤脸色亦跟着暗黑,没有光彩,一看就知道是坏脾气的人,是正在气恼的人。气恼发现在他的脸色,在他的皮肤上面。
九四、常常气恼的人,一定很苦。
注:常常气恼的人,真是容易气恼;在白天里,可以气恼很多次,夜里亦可以气恼;对别人,对动物禽兽,亦可以气恼,对自己亦气恼,甚且亦可以代别人气恼。日里夜里对什么事、对什么人,都气恼。所以日里夜里,心里都很痛苦。
九五、常常气恼的人,虽然已经得到利益了,但是却拿去做没有利益的事。
注:常常气恼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做事不认真,半途而废;无论是读书、做事,一发怒生气,便丢掉书册不读、丢掉事不做。所以,明明是已经得利益了,倒是做出没有利益的事来。
九六、被气恼覆盖着的人,一定破财。
注:被气恼覆盖着的人,一定是依照气恼说话、做事,说不应该说的话、做不应该做的事。这样的气恼而说话、气恼而做事,一定说错话、做错事,一定犯罪破财。有时自己毁坏自己的财物,有时去毁坏别人的财物,结果被罚,亦是破财。
九七、沉醉在气恼里的人,一定没有名誉地位。
注:给气恼弄得沉醉的人,一定粗心大意、没有智能、不知耻辱;一定说坏话、做坏事;一定给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的亲戚朋友,亦看不起,甚至他自己的子孙,亦看不起他。
九八、常常气恼的人,就是亲戚,亦一定避开他。
注:亲戚、朋友,所以很亲密,是因为有血缘和相知的关系,能互相了解。但是如果
他是一个很容易气恼的人,亲友亦不敢和他接近,一定设法去避开他。因为他常
常气恼、常常疑人,所以大家都不敢和他谈话、来往。
九九、正在气恼的人,不懂得利益。
注:人在平时,是懂得利益和没有利益的,但一生气忿怒,就不清楚利益和没有利益了,因为已经失去理智。利益,不单是自己目前的利益,有时是连别人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后一生的利益,都在里面。
一○○、正在气恼的人,看不见道德。
注:这理由就同前句一样,正在生气忿怒的人,看不见道德,因为忿怒盖住他的理智,看不见合理或不合理的事,亦看不见什么公平或不公平的事。
一○一、正在气恼的人,要做出破坏的事,这事本来是难做的,但他却容易做出来。
注:人一生气发怒,就要做出破坏伤害别人的事来。这些事,本来是不容易下手去做,但在生气发怒的时候,却很容易做出来:他可以打骂他的爸爸、妈妈;打骂儿子、亲戚、朋友,这是平时都很难做出来的,但是一生气恼,就容易做出来的。
一○二、人气恼过后,不气恼了,亦就像给火焦伤一样的痛苦。
注:人在生气发怒时,不出力压住,就会越气越大,同火烧一样。虽然气恼过后,就会想到刚才做错说错,心里非常痛苦,像给火焦肌肉一样的痛苦。
一○三、给气恼盖住着的人,得不到一块小小的依靠。
注:被水淹的人,可以跑到地较高的地方避水,但是给气恼盖住的人,他的心就好象给水淹满一样,不能依靠,亦不能依靠别人,就是要拿佛法来做依靠,亦不能。因为气恼盖住着,看不见佛法了。
一○四、正在气恼的人,会杀掉他的母亲。
注:父亲母亲,对儿子有大恩德。法律规定,儿子不能控诉父母;佛法说杀父母的人,是大逆罪,这样的人,这一生不能证果,死后不得生天。但是一个正在大气恼的人,看不见父母的大恩,有的怒骂、有的殴打、有的甚至敢杀掉他的父母的。
一○五、生气发怒的人,是败亡的人。
注:败亡是因为气恼而生的,所以气恼的人,是败亡的人。这种人,没有慈悲的念头,亦没有智能;财产一定散失,亲友亦一定散失,名誉地位亦一定散失。气恼的人,是这样散失败亡的。
一○六、用力制心,破掉气怒。
注:人一气恼,如果不制止,就要扩大起来,变做大事。制心不要气恼的法子,就是想到气恼的种种不好,例如:“不忍小忿,则乱大谋。”“不要拿冰片去换盐片。”“认输是佛,认胜是魔。”“对狂人不要认真,对醉人不要劝告。”要做一个心平气和的人,要用力制心,不生气恼。
一○七、用智能去破掉气恼。
注:气恼是因为讨厌和不如意而生起的,凡事如果不如所希望,人人都会气恼;气恼一大,变成仇恨,惹出大事来。气恼像火烧一样,烧完了,火就熄了,但是最好要先破掉,不要使火惹出事来。
一○八、不要使气恼的威力,来管制自己。
注:威力的力,是最大的,一个人给威力管制着,就一定要服从他的命令,像奴仆一样的。气恼的人,亦就像给威力管制一样:气恼叫他骂人、叫他杀人,他就骂人
杀人。等到气恼完了,做出来的坏事,是他自己负责,气恼是不会负责的。
第六、安忍品~第十、苦行品
作者:皇波折罗禅那 编
第六 安忍品
一○九、忍,是最好的苦行(勤苦修行)。
注:佛在戒律上说,忍辱就是忍耐,是最好的苦行。苦行,就是勤苦做去,可以灭掉烦恼。这苦行和外道的苦行不同,外道的苦行,是用种种方法,使自己痛苦吃苦,不是勤苦做去。
一一○、安忍,能止人的迫促扰乱。
注:安忍,是在制止迫促的念头和扰乱的做事,又会制止说坏话、想坏事,因为迫促急乱的做事和说话,一定会做错说错。又忿怒会使人迫促,不详细想、没有理智、不忍耐,如果有安忍的念头,就会制止迫促扰乱的做事。
一一一、安忍,带来利益安乐。
注:安忍,是像上面所说的好处,所以,会带来好多利益和幸福,送给这个会安忍的人和别人。因为安忍,决不会带来心头的焦热、不会做错事、亦不会使别人痛苦,所以,安忍是一件美好的事,是“在家人”的法、是国王及政治家的法、亦是一个有智识者的法、是“出家人”的行和力。从开始做人到完结,安忍是最重要的。
一一二、安忍,是一个智人的庄严。
注:安忍,是美好的法,会使一个人的做事、说话,美满、好看起来,比丝绸的衣服、金银宝玉更美满、好看。一个衣服美丽但是品行坏的人,就像一个美丽的棺木装上一个死尸一样。所以一个有智识学问的人,要有安忍做他的庄严(装饰打扮);如果一个智人,不会安忍,亦就不是有智的人了。
一一三、安忍,是精勤的人的苦行。
注:安忍一共有三种,一种是受到别人所骂、所批评的。一种是艰难刻苦的工作。一种是病的安忍。这里的意思是说,精勤修行的人,如果会安忍,已经就是在修苦行了。
一一四、安忍,是修行人的力。
注:修行的人,无论是什么宗教,都要安忍;不会忍耐,就没有力量去修行。所以才说,安忍是修行人的力量。没有这力量,就不会修行的。
一一五、婆罗门沙门,有安忍在做他的力量。
注:婆罗门来皈依佛教出家的,叫做婆罗门沙门。婆罗门,虽然是印度高级人物,但是来皈依佛教出家的,亦要同样的持戒修行,亦要安忍,亦要用安忍做他的力量。一一六、会安忍的人,一定得到(别人的)悦爱。
注:人责骂我,我会安忍听他责骂,就会被称赞是一个宽心宁静的人;我会不责骂别人,就会被称赞是一个好人;我会忍耐刻苦做事,就会被称赞是一个勤人;我能忍耐病的痛苦,就会被称赞做一个能忍的人。会忍耐的人,是人人悦爱称赞的。
第七 心 品
一一七、心头一焦热,就有希望堕落到恶的地方去。
注:心头本来是清净清凉的,可是一有烦恼,便会焦热起来;心头一焦热,便会做出恶事,结果,便会堕落到恶的地方去。
一一八、心头不焦热,就有希望到好的地方去。
注:心头不焦热,就没有烦恼,心头就清凉安静;心头清凉安静,就不会做起坏事;不做坏事,一定会到好的地方去。同样的,布施、持戒,亦会到好的地方去。
一一九、世界的众生,是心带引去的。
注:众生,就是有性命的一切动物,人亦包括在里面。这些众生,都有着自己的身体,这身体是心的住宅,心又在指挥身体做事和说话,要去那里,亦是心叫这身体去的;做好事或者做坏事,亦是心叫这身体去做。所以,心是带引众生去的。
一二○、会训练心,是最好的。
注:训练,是一件对自己很好的事。训练使做事有秩序,连动物一经过训练,亦变成会做事的动物,如牛、狗、象、猴都是这样;人的运动、唱歌,亦要训练。心呢?是时时在摆动奔走的,如果经过训练,就会整齐合理,就会知道怎样做事说话。所以,会训练心的,一定是最好的。
一二一、经过训练的心,会送来幸福。
注:要训练心,先要知道,这心是有“烦恼”的,有那一类的烦恼,就照那方面去训练。譬如“有贪心”,终日想贪得,要从“不净”去训练;终日爱想生气,要从“慈悲”去训练;愚顽无智识的,要从“读书”和“多闻”去训练;好胡思乱想的,要从“禅定”、“静坐”去训练。这样的训练,幸福自然会自动送给我们。
一二二、有管护的心,会送来幸福。
注:心,只有名,没有“色相”,时时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又喜欢自己独行;如果没有训练和管护,他就随便跑,碰到可乐的地方,就住在那里。所以,必须管护训练,像管护训练牛、狗一样,他才会送来幸福。
一二三、照心的权力去做事的人,一定受苦。
注:心,依照一般人说起来,是有烦恼的,有的是很贪、有的常发脾气、有的是痴呆。如果没有修行,依照心的权力做事,就会做出坏事、说出坏话来;心一发脾气,就骂人打人;心一要得到什么,便马上要拿到,所以,这人一定受苦。
一二四、智能的人,他会使心诚实。
注:人的心,有的是歪曲、有的反复无常、有的心里藏刀、有的欺骗;但是有智的人,知道好坏,知道好的好处、坏的坏处,知道清楚了,就使心住在诚实;心一诚实,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亦不会坏了。
一二五、要巧妙的知道自己的心的队伍。
注:心的队伍,大概有三种:第一是贪的队伍。第二是忿怒生气的队伍。第三是痴呆的队伍。每个队伍,都有很多的附带的病(随烦恼)。要巧妙的知道这心,这时候的心是怎样,是不是在发脾气?如果是在发脾气,便要好好的舍掉;在发脾气的时候,不做事、不说话。这样就叫做会巧妙的知道心的队伍。
一二六、要保护自己的心,要像同捧持一个装满着油的钵。
注:要保护自己的心不要乱想,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我们的身体,有五个门,那就是眼睛、耳朵、鼻、舌、身体;这五个门,要关起来,不要乱看乱听,这样,心里才会安定。所以,要保护心,就要像捧一钵油一样的小心,不要使它溢出来。
一二七、要跟着保护自己的心。
注:自己的心,比别人的心更重要,但是有些人,却是在保护别人的心。这是因为他教导别人,所以,亦教导别人的心;但亦有因为希望得到财利,而保护别人的心,这是讨好,想给别人欢喜,然后从中取利。这是大大不好的,对社会有害。这里的保护心,是叫心不要有烦恼、不要贪得、不要发脾气、不要有痴呆的念头。
一二八、有智能的人,要保护心。
注:有保护心的人,会有幸福,所以,人人都要保护心。有智能的人,更要保护心,不要使心乱走乱跑,不要把心放在贪爱上面,不要把心放在恨忿上面、不要把心放在迷惑上面,这样的保护着,自然有幸福。
一二九、罪恶在那样的“境”发生出来,就要止心不要住在那个“境”(境界)。
注:好事坏事,是心在指挥去做。有坏心的人,便会去做坏事;有好心的人,便会做好事。所以要禁止心,不要乱住,不要住在坏的境界,要住在好的境界,做出来的,便是好的事了。
第八 胜利品
一三○、胜的人,一定要和人家结仇。
注:如果人用手相打、用武器相杀、用话相骂、或者赌钱,一定有一方面胜,一方面败。那个打败的一定想报仇报复,那个胜的便变成被人结仇,亦一定给人家报复报仇。
一三一、把佛法送人,比送其它一切物都要好。
注:送给别人的物,在佛经里面,分做十种,有饭、水、布、交通工具、花、香料、涂身香料、卧具、住居和灯火。但是最好是把佛法送给他,因为佛法是学问智识,能销罪恶、生起善门。所以把佛法送人,说佛法给他听,是最好无比的。
一三二、佛法的味道,比什么味道都好。
注:我们会知道味的好坏,是用舌去舔而知道的。味有咸、甜、酸、辣、涩;各人所喜欢的味道亦不同,有人欢喜咸、有人喜欢甜。但这些味道,只是口头及心头欢喜,亦不久长,只有佛法的味道对什么都有益,亦很久长。所以是一切味道所不能比的,是最好的味道。
一三三、对佛法的喜欢,比对什么的喜欢都好。
注:人所喜欢的很多,可以喜欢人的脸孔、人身、兽身、行动;可以喜欢音声、香的味、好的味道和抚摩。这些喜欢,有好有坏,但是喜欢佛法,会使做好事、心头寂静、不会错做事。所以喜欢佛法,比喜欢什么都要好得多。
一三四、能断贪欲,就是战胜一切苦。
注:“贪欲”是很强烈的要求需要,需要色欲、需要来生更好;亦有不需要来生。这很多的强烈需要,使人痛苦,如果不能断掉这些贪欲,是不能断苦的;能断贪欲,就会断一切苦,所以叫做战胜一切苦。
一三五、胜后可以反变为败的,是不好的。
注:胜后,可以反变成败的例子很多,例如:相打、相骂、赌钱,都可以反变成败,因为败的会报复、会报仇。所以,胜的会变做败的,亦就是不好的胜。胜要永远的胜、永远不会败,才是最好的胜。
一三六、胜后,不会反变做败的,是好的胜。
注:对外面的胜,将来是会反变做败的,所以,是一样不好的胜。因为败的人,变成仇人,时时找机会报复报仇。如果能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心,战胜自己的烦恼,是一种不结仇的胜。战胜自己的人,是一个懂得管制自己的心的人,不会和别人相骂、相打、相杀,这是一种最好的胜。
一三七、把不气恼,去战胜正在气恼的人。
注:人碰到不如意的事,便会气恼,接着便做出坏事、说坏话、想要胜过别人。碰到这种正在气恼的人,如果用气恼的念头去对付他,一定不能胜他,只有用不气恼和忍耐去对付他,叫他消去气恼,稍一下子,他会渐渐心平气和,不再气恼。这就叫做把不气恼去战胜正在气恼的人。
一三八、用好的方法,去对待坏人。
注:坏人,是性情坏、品行坏的人。如果有人对我们做坏事、说坏话,我们亦同样对他做坏事、说坏话,结果双方都是坏人;所以要用好的方法、好的行为、好的话去对待他,自然会叫他心服,别的人亦称赞我们。
一三九、用布施,去战胜鄙吝的人。
注:人因为有贪心、有痴呆心,所以变成鄙吝的人,心胸狭小的人,对财物、学问都鄙吝,不肯送人给人、不肯帮助人;他虽然知道一朝死去的时候,亦不能带去,却仍然鄙吝着。对这种人,就是布施他、赠送他,不是希望他会报答的布施赠送,那就会战胜他的心,使他不会对我们鄙吝的。
一四○、用说实话,去战胜说不实话的人。
注:人,都喜欢说不实话的,有的为了趣味而说,都是不好,将来会有不好的报应。要战胜这种人,就是不要相信他,同时,对他说实话,不要欺骗他。久了,亦可以战胜他。
第九 布施品
一四一、圣人说布施和战争是一样的。
注:布施,要有可以布施的东西、有接受布施的人物、自己要有布施的念头,好好的送给人。这和战争一样的,要有战争的力量、有对手的敌人、自己要有牺牲的念头。布施,是在灭掉鄙吝;战争是在灭掉敌人,所以布施和战争是一样的。
一四二、有信仰的布施,没有所谓小(小亦是大)。
注:有信仰的心,是说诚心诚意的布施赠送,亦就是第一想要布施,第二布施时欢喜,第三布施后亦欢喜。这样的布施赠送,即使小小的钱、财物的布施赠送,亦就是跟那大大钱财的布施一样的;如果没有信仰的布施、随随便便的布施、不得已 的布施,即使是大钱财的布施,亦跟小钱财的布施一样。
一四三、布施,先有选择,是佛所称赞的。
注:布施赠送,先要选择布施的东西,选那些有益而无害的、选那个对这东西有需要的,得了之后,会更做好事的人。这样选择布施的东西,佛是最称赞的。
一四四、只有傻子,才不会称赞布施。
注:傻子,是愚昧无知的人,和智人不一样。智人认为布施,是人类互相帮助、给别人有幸福、使自己的烦恼减少,布施亦会使人欢喜;可是傻子,却认为布施是损失钱财、使自己穷苦。傻子自己不布施,亦不称赞别人的布施,更不会称赞布施。
一四五、布施的人,一定能保住和好。
注:布施的人,送给贫人的,是有慈心的人;送给朋友的,是有友爱的人;送给爸爸妈妈的,是有孝心的人;送给修行的人,是有善心的人。这样的送,都能使大家和好,不但人是这样,把食物给禽兽食,禽兽亦都会驯服起来。
一四六、布施的人是可爱的人,大多数人都要跟他结交做朋友。
注:把财物布施给别人,受的人当然很欢喜;送给一个团体,那个团体的众人,亦当然欢喜;给社会,社会众人,亦当然欢喜。不单这样,没有受到布施的人,亦很欢喜这布施的人。所以大众都喜欢这布施的人,大家都喜欢跟他结交做朋友。
一四七、会布施的人,一定是可爱的人。
注:把财物布施赠送别人,有的把自己所不用的、有的把自己亦在用的、有的把比自己所用更好的,但无论那一样的布施赠送,都是使人喜悦敬爱。
一四八、有智识学问的人,送幸福给别人,他自己亦一定得到幸福。
注:俗语说“把痛苦送给别人,自己亦受到那种痛苦”。送幸福,亦是一样。把幸福送给别人,自己亦得到幸福。有智识学问的人,他知道怎样选择什么东西,送给那一样的人,所以收到的人,就觉得是幸福,这幸福,送的人亦同样的得到幸福。
一四九、把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布施送给别人,一定得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注:布施,一定要有“所要布施的东西”、“自己想要布施”、“受施是一位应该受施者”、“有礼貌的施给赠送”,这才是布施。布施的东西,如果是自己所喜欢的,所得到的,一定是自己所喜欢的;如果是自己所不喜欢的,拿去送别人,自己是已经不喜欢了,那里会得到喜欢。
一五○、把最好的东西,布施送给别人,一定得到最好的地位。
注:布施是好的因,自然得到好的果。如果布施是最好的,那就是做最好的因,自然一定得到最好的果。
一五一、把最上的东西,布施赠送别人,一定会再得到那最上的东西。
注:最上的东西,在古代,如果是果子,就是最先成熟可食的果子;或者在同样的东西里,是最出色最美好的。能够把这最上的东西布施送给人,自然一定再得到那最上的东西。
一五二、布施的人,所得到的福报,一定会一天一天的增长。
注:福,便是快乐。这福,是在把财产布施送给别人以后得来的;这福,一定是每一天每一天在增加长大,同水滴落一个缸里一样,一天一天的多起来,不会减少去的。
一五三、每个人,都应该布施。
注:人,出生以后,要靠别人养育,一直到自己会饲养自己,时间是很久,所以自己亦应该饲养别人。这是在家里的情形,在社会亦是一样,大家有福,大家同享福;大家有苦,大家共帮忙,共同作工、共同喝吃。这样,大家才会共同进步。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布施。
第十 苦行品
一五四、没有什么苦,比“蕴”苦更厉害。
注:“蕴”是积做一大堆的意思,一共有五个,就是色(物质)、受(情感)、想(意象)、行(造作)、识(心识)。这个色(物质)是由地(坚硬的东西)、水(流动的东西)、火(热的东西)、风(飘动的东西),四大种类凑合成的;无论什么东西,如果由这四种类合成的,一定会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是很厉害的苦。
一五五、“行”是最苦的。
注:行,就是造作。前一世所造作的,和现在所造作的,都是苦的:要生活、要衰老、要病、要死、要败灭,还有要贪、要悲哀、还有要气恼,这些都是最苦的。
一五六、不好好管理的家庭住宅,一定会带来痛苦。
注:住宅,要好好的管理,洗扫清净,没有污秽;用物安置合宜,不会杂乱;破损的要修理。如果管理护理不好,就会有痛苦麻烦的。
一五七、贫穷,是世间的痛苦。
注:没有财产,可食可用,叫做贫穷。小贫穷就小痛苦,大贫穷就大痛苦。连要布施,亦没有什么东西布施,成天不能做什么事,实在是痛苦。
一五八、借债,是世间的痛苦。
注:如果一个有智识的人没有钱,他会用他的智识去赚钱找钱;但是愚人一没有钱,便去借债。借债,是一定要付出许多利息,这是增加负担,所以,是世间痛苦的一件事。
一五九、没有依靠的人,生活是痛苦的。
注:儿子依靠父亲母亲、弟弟依靠哥哥、亲戚依靠亲戚、朋友依靠朋友。没有父母亲的人,我们叫他做孤儿;没有依靠的人,我们叫他孤独。佛教的依靠,是依靠佛依靠法、依靠僧,这叫做依靠三宝,如果没有依靠三宝,就会要有痛苦。
一六○、失败的人,生活是痛苦的。
注:无论是用力相打、用刀相杀、用话相骂、用钱相赌,双方都想要胜,失败的一定在痛苦,因为失败的,一定有损失,不会如愿,所以,生活是痛苦的。一六一、没有忧虑的人,便没有痛苦。
注:忧虑,一定是痛苦的。有忧虑的人,一定会痛苦;没有忧虑的,便没有痛苦。有“贪心”的人,会忧虑到所爱惜的人物;有嗔心,就是有气恼的人物,会忧虑到所恨所恼的人;有“痴”心,就是痴呆的人,会忧虑到所迷的东西和人物。一有忧虑,心中就混乱不安、胡思乱想,这便是痛苦;如果没有忧虑,便没有痛苦了。
第十一、法品~第十七、福品
作者:皇波折罗禅那 编
第十一 法 品
一六二、佛法,就像那没有污泥的池水一样。
注:佛法有八种好处,就是一、可以供养礼拜。二、没有苦。三、不会积集烦恼。四、少欲念。五、不求人。六、幽静自居。七、勤勉。八、容易过活。而且自己可以看到、时时都可以修行、会自知道;不堕落坏处、会保护修行的人清净,像没有污泥、没有混浊而清净的池水一样。
一六三、一切法,是心在做主人。
注:一切的善法和恶法,是心在做主人。主人要的是善,做出来的就是善;主人要的是恶,做出来的就是恶。人一有恶心,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是恶的。
一六四、法,是修行人的得胜旗。
注:修行人,是说修行各种宗教的人;这些人,有些是王子、大官、大智人,要求解脱痛苦,而出家修行的。这里的法,是指善法。修行人,能出家修行善法,自然得到胜利成功了。
一六五、净人的法,很难懂得。
注:净人,就是清净的人。清净的人,是要懂得善法、懂得善的意义、知道自己(所做的好坏)、有信佛的心、有羞惭的心、喜欢闻法、读书得多、很精勤、有学问、有佛法的慧、不仇害别人、奉事父亲母亲。这些条件,真是很难懂得清楚,亦很难懂得里面的意义,做起来,亦更难做得完满的。
一六六、净人的法,不会破旧。
注:皇帝的车,久了会破旧了的,但是净人的法,那是不会旧的。人身亦是这样,起初是美好的,但是后来却衰老,不会做工、变成不美、不好看的人了;可是净人的法,却不会破旧、不会衰老,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行得通的。
一六七、净人要保护净人的法。
注:净人,修行净人的法。教别人修行净人的法,自己当然亦要依照净法去做,这叫保护净人的法,是保护自己,不要失去净人的法。
一六八、有修行善法的,一定带来幸福。
注:已经有修行过善法的人,一定有幸福,不堕落恶的地方。这善法,是净人的善法,或是正的善法,都一样的好。能好好的行、时时的行,身体和心头,一定会安乐,又一定带来幸福。
一六九、住在净人法的人,一定会赞助一切人。
注:住在净人法的人,就是在行净人法的人。这样的人,会布施赠送、不伤害别人、能奉养父母,这样亦就是在赞助别人。
一七○、喜欢善法的人,有幸福的生活。
注:人有一些是喜欢财利、喜欢官职地位、喜欢人众称赞,这些喜欢,有时会得到苦。可是喜欢善法的人,心头是清白的、不杂混的,所以就有很幸福的生活。
一七一、修行善法的人,会有幸福的生活。
注:修行善法的人,无论是修行净人的善法,或其它的善法,例如:不杀害有性命的动物、不偷别人的财物、不邪淫,一定不会犯了法律,不会被抓去监禁,自然一定会有幸福的生活。
一七二、善法,保护行善法的人。
注:行善法的人,不做坏事恶事,单单做好事善事。这些好事善事,一定会保护行善的人,不落在坏处恶处。这就是说,善法保护行善法的人,善法不保护不行善法的人。
一七三、行善法的人,不会跑去恶处。
注:人死后,一定去到二种地方,一是恶处(恶趣),就是地狱;一个是善处(善趣),就是天堂。恶处是做恶事的人,一定要去到的;善处是做好事的人,一定要去到的。
一七四、名誉,一定不舍掉住在善法的人。
注:名誉,就是有好名声的人。如果一个住在善法、行善法的人,就一定有好名声,有名誉。每个人,都要有好名声,有名誉。名誉就同大山一样,在很远的地方,亦都会看到的。
一七五、住在善法的人,一定不做恶事。
注:住在善法的人,都很怕恶事,怕恶事会报应到自己,使自己痛苦,所以,他一定不做恶事。不做恶事的人,自然是在做善事,有慈悲的念头、不伤害动物、不贪求、有仁心、不会偷别人的财物、不会淫乱别人的妻女。
一七六、对一切事物,不应该执着坚持。
注:一切事物,无论是由“色受想行识”所生的,由“眼耳鼻舌身意”所生的,由“色声香味触法”所生的,由“境”所生的;无论是欢喜的、是伤悲的,都不要坚持执着。因为坚持执着,会惹起痛苦,并无好处,应该舍掉才好。
一七七、要详细选择修行的善法。
注:要行善法,亦要从头详细选择。第一、要先知道,这善法是不是佛所说。第二、这善法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这样选择,不会跑错路,还会使“行”得又好又快。
一七八、要诚心的修行善法。
注:诚心的行善,就是说,要依善法,老老实实的行。出家的,依照出家的法子;未出家的,依照未出家的法子。又依照地方和时间的行、中道的行;不急促紧张、不惰散迟缓、不行错路、不自私、没有烦恼、不要恶意的修行,这就叫做诚心的修行。
一七九、应该尊敬法(佛法)。
注:法,是圣人所说的法,亦就是佛所说的法;十方三世诸佛,亦还尊敬法。最后,佛自己还说:“佛所说的法,所制定的戒,是将来的宗教。如果用香花、香烛,来礼拜佛,不如去修行佛法。”所以,应该教导佛法。
一八○、贤人,应该舍掉黑法。
注:罪恶、坏事、邪法,就是黑法。例如:不知羞耻、不怕作恶、不怕给人责骂、不怕做坏事,这些都是黑法。贤人,是有学问、有智能的人,知道那一种是好事,那一种是坏事,就应该舍掉这些黑法。因为恶法,会使一世痛苦,亦会使下一世痛苦。
一八一、贤人,应该增修白法。
注:白法,就是善法。例如:知惭愧、知羞耻、不敢做恶事、怕人责骂。贤人会舍掉黑法,就应该会增上修行白法。
第十二 杂 品
一八二、一切道路,单单有八正道的道路,是可以行到“不死法”的一条快乐安全的道路。
注:八正道,就是八条好的路,有正的见解、正的思想、正的说话、正的职业、正的生活、正的勤勉、正的想念、正的意志;安全的路,可以跑到“不会死亡的地方去”。
一八三、没有一切烦恼,就是消灭一切苦。
注:烦恼,就是各样烦乱迫恼,有贪求、气恼、愚昧等来凑合成的。心头有这烦乱迫恼、贪求、气恼、愚昧、迷惑的时候,当然就很痛苦;如果没有烦恼,一切苦亦就没有了。
一八四、无论那一样东西,会自然的生出来的,一定会自然的死灭去。
注:生起的东西,一定会死灭去。那些“色受想行识”、“色声香味触”,生起以后,就会死灭去,没有什么遗存下来。人、动物、花草,连大山大水,亦是一样,生起以后,将来会死灭去的。
一八五、缘所造成的,一定照缘进行。
注:无论什么事物,要生起来,一定要有各样的缘由;生起以后,亦就照着各样的缘由进行。人亦是这样,依各样的缘由生出来,以后亦就照各样的缘由,有时贫困、有时发财、有时患病、有时健康,接着逐渐老,最后便死去;这些都是有缘由的,没有人作得主。
一八六、无病,是大财利。
注:财利,是人人所喜欢的,可是日日在病,财利亦无所用的。所以一个人无病,便算是有大财大利的了。
一八七、饥饿,是最厉害的病。
注:人类和动物,都是用食物来保持生命,没有吃食物,就会饥饿,饥饿就会觉得痛苦。如果饥饿是病,那是最厉害的病,人如果饥饿,就失去公理智能,看大事做小事,看坏事做好事;为了饥饿,引致双方相打相骂的很多,所以,是一种最厉害的病。
一八八、无论那一种行,都不会永远存在着的。
注:“行”是各样的缘凑成的,一样是“有心情”,一样是“无心情”。有心情的,生后要死去,同人一样,起初是孩子,然后变成少壮,然后老了,最后是死去;无心情的东西,亦是这样,起初是新的,后来是旧的,最后亦就朽坏,变成不可用的了。
一八九、一切行,实在是无常啊!
注:“诸行无常”,是佛时时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切所做所行为出来的东西,不会永远久住着的。人、动物、花草、树木、山川、国土,都是不会常住的,会生便会灭。我们知道诸行无常是很好的,因为从此知道,应该做好事、不要贪求、不要容易气恼、不要呆想。
一九○、会得“时具足”,是很难的。
注:人,不会落地狱、不会生做动物,能生做人的“时”,是很难的。生后,有人愚昧、有人残废,所以不愚昧、不残废的时,更是难得的。会生在好的国家里面的时,更是难得的。生后,会听到佛法的时,会相信佛法的时,更是最难得的“时”。可以叫做“时具足”,是很难得。
一九一、会时常看见佛的人,是很难找到的。
注:很久很久的才有一位来降生,生后,又住得不多久,所以,无论什么人,会时常的看见佛,是一种很难找到的事。
一九二、不要使“时”随便过去。
注:这里的“时”,是说应该做善事的“时”。例如应该读书的时,应该去办事的时,应该说话的时,应该布施赠给的时,应该“持戒”的时,应该礼拜的时,这些时,不应该随便给他过去,不然的话,后来会觉得悔恨不安。因为“时”一过去,就没有法子叫他回来了。
一九三、“时期”像“实时”那样的过去。
注:时期,经里分作三个时期,就是由出生至二十五岁叫做“初期”;自二十六岁至四十岁叫做“中期”;以后叫做“末期”。“实时”是“刹那”,亦就是从一数到十的时间,叫做刹那或实时。人生的三个时期,看来是很久的,但实时就到末期了。
一九四、时间,吃一切动物和吃自己。
注:时间,会渐渐的过去,一日一夜、一年一月的过去。这样的过去,就同在缓慢的吃去一切动物的生命一样,又还吃他自己。时间这样的过去,是很可惜的。
一九五、利益,一定丢掉那些不工作的青年人。
注:青年的工作有二种,一种是读书,一种是做工办事。这些工作,都可以得到利益,一种是读书,可得到学问智识;又一种是做工,可得到钱财。如果那个青年,惰散不读书、不做工,一定就会失去利益,亦就是利益丢掉他。
一九六、利益,一定丢掉那个在选择吉日吉时的人。
注:佛教,没有教人在那一天那一时,做好事的;那一天那一时,就是吉日吉时。佛又禁止弟子,选择吉日吉时。有些愚人,在等待吉日吉时,把利益丢掉了,因为利益,没有选择吉日吉时,又不等待愚人的吉日吉时。
一九七、利益,是利益本身的吉日吉时,星宿会干什么的?
注:在读书,在做工所得到的利益,是因为好好的读书、好好做工,亦就是说,利益本身的吉日吉时。不用去找什么吉日吉时,见到利益,应该马上去做,不用等到吉日吉时,不然的话,利益就会失去。愚人单单在等待吉日吉时,看看那一只星宿,在那个地方,这些星,他能干出什么来的?
一九八、权力,是世间最大的。
注:有权力,可以统治管理,可以下命令,可以叫人停止,可以叫人做,可以叫人好、叫人坏,可以叫人活,可以叫人死。这权力,可以因为做坏事得来,可以因为做好事得来。如果在做坏事得来的,就时常把权力用在坏处;如果权力在做好事得来的,就时常把权力用在好处。
一九九、吉祥,是财产食用的住处。
注:吉祥,就是福和禄(官位),所以,吉祥亦是福禄的住处;亦可以说,吉祥是住在有福和禄的人的屋宅。有吉祥的人,是持戒和礼拜的人,因为有持戒的人、有礼拜供养的人,一定有福有禄,亦一定是吉祥的人。
二○○、没有工艺的人,生活一定是有障碍的。
注:工艺,古代是说工作精细的工人,或者是工作美好的人。佛说:“有学识的工艺,是最大的吉祥。”没有工艺的人,可以说是不会做什么工的人,做工不精细、不美好的工人,要找工作,自然很难。没有好的收入,生活自然有障碍,不像有工艺的工人,生活十分顺利。
二○一、无论什么工艺,都可以得到利益。
注:无论是那一种工艺,如果是精细的或是美好的,都可以从这工作,得到利益,养活自己。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一些工艺在身,无论多少都好,都会得到利益。
二○二、懂得适可,每时很有利益。
注:适可,就是恰恰好,是说不太多、不太少、不太紧、不太松。如果对每样事物,懂得适可,都会得到利益。例如:对于吃东西、对于用钱、对于做工、对于说话、对于想事,如果做到适可,恰恰好,那就很有益了。
二○三、惭和愧,会保护这世界,好好的住着。
注:惭愧,是有羞耻的念头,而不做恶事。世界有许多种,有的是地狱世界,有的是畜生世界,有的是饿鬼世界,有的是人的世界,有的是天堂的世界,这里的世界,是说人的世界。
二○四、慈心,能支持这世界。
注:慈心,是亲爱和好的心,希望他人有幸福,是无量心、是大丈夫心。佛说:要做什么事,都要有慈心;要说什么话,都要有慈心;要想什么事,都要有慈心。这样做,慈心会支持这世界,会使世界有福乐、和敬同住、不相疑忌、不相仇视。这样,全世界会美好起来,一切众生,亦都是很安乐的。
二○五、嫉妒的念头,是世界灭亡的原因。
注:对别人的喜乐事,不生喜乐的念头,这就是嫉妒。和那欢喜的相反,嫉妒会破坏世界,使世界的财产销亡。嫉妒如果在小人物的念头,当然没有大害;如果在大人物、有势力的人,嫉妒会变成大害,世界会灭亡。如果大多数人有嫉妒,或者政治家有嫉妒的念头,世界便很容易灭亡。
二○六、禁不住的慈悲性格,是大丈夫的德相。
注:各人有各人的性格,有的对别人不关心,有的对别人或动物的困苦,全力帮忙,用力帮助他,或用财物援助他,或用智能帮助他,或用话帮助他。这样的喜欢帮助别人的性格,是大丈夫大伟人的德行德相。一个人,是不是大丈夫,要看他有没有这德相,喜欢帮助别人的德相。
二○七、知恩、报恩,是善的标记。
注:世间上,最难找的有二种人,一种是会帮助别人,一种是会报答别人的功恩。知恩,是在有能力报答别人功恩的时候,会马上报恩;这种知恩的人,会报恩的人,是最有善心的人,是善人的标记,实在是一个善人。
二○八、把全世界送给不知恩的人,亦不会叫他忠实爱敬。
注:人,一些是知恩的、一些是不知恩的、还有些是对有恩的人反加害的。不知恩的人,无论送给他什么东西,他都不知道这送给他是对他有恩,即使把全世界送给他,他亦还不知道是恩;他既不知道是恩,自然不会知道送给的人,是一位有恩的人,所以,亦不会对这送给的人,忠实爱敬。
二○九、财产,会杀死一个无智识的人。
注:财产,是说一切钱财产业,是人人所喜爱的,有智识和无智识都喜爱的。无智识的人,想要得财产,可是得不到财产,便去偷取抢劫,结果被抓监禁;没智识的人,即使有财产,亦不懂得好好保护,很快就用光了,变成贫穷困苦。所以说,财产,会杀死没有智识的人。
二一○、供养,会杀害坏人。
注:这里的供养,是说到一般日用的供养,有饮食和衣布,并不至于杀害人,但是久了,这些日用,积得很多了,坏人就骄傲起来,以为自己是一个顶好的人,便看不起别人、欺侮别人,终于,是自己给供养杀害了。
二一一、会生做动物(补特伽罗),是很难的。
注:动物,可以分为二大类,就是人和禽兽。会生做人,是一样难事,因为生做禽兽的很多,要生做人,要有福德因缘,才会生做人的。
二一二、动物的生活,是很困难。
注:这里的动物,是说人和禽兽。人和禽兽的生活,都是同样困难,如碰到地震、火灾、大雨、大风或天灾,又会患病,还要碰到人和人的自相杀害,又要找东西吃,找安全的住宅,所以,这生活是很困难的。
二一三、要听净人说法,是很难的。
注:这里的净人,是一位心地明净寂静的好人。要听这一位净人说法,是很难的,因为净人很少,又不是时常说法,亦不是到各地去说;又坏人都不喜欢善法。所以要叫坏人听净人说法,就变成很难的。
二一四、正觉者的出世,是很难的。
注:“正觉”亦是“一切智”,亦就是佛。佛的降生来此世间,是很难很难的,因为有学问有智识的,会懂佛教理的人,仍然不能成佛;要成佛要多多修福修德,一直修到几十万劫(每一劫是十三万万年),才有成佛的资格。所以,佛出世是很难的。
二一五、不诵持经咒,是会衰落污染的。
注:经和咒,要时常诵持,亦要会背诵,因为是佛所教诫的。如果不常常诵持,就会忘记,一但忘记,智识就会衰落,心头就给坏事染污,不能清净了。
二一六、住宅的污点,是因为不勤。
注:住宅是人所住的地方,应该勤扫拭,用物安置整齐;如果住宅里肮脏,用物散乱放置,这就是在表明主人的惰散,不留意住居的清洁,这是不勤的人。
二一七、懒惰,使肤色污秽。
注:人的肤色,有种种的不同,可是无论如何,要沐浴清净,因为皮肤有汗在排泄,有尘土着身,所以,要时时洗澡拭净;如果惰散,任皮肤污秽,那就会给大家讨厌。
二一八、坏的行为(做坏事),是女人的污点。
注:人,有男和女的不同,双方的关系,都要有惭有愧。如果结婚,亦要合理的结婚,做丈夫的,不要邪淫乱淫;做妻子的,亦不要邪淫乱淫。如果不是这样的话, 男女都是坏的行为,是女人的污点,亦是男人的污点。
二一九、清净和不清净,是各人所独有的。
注:清净,就是不做恶事、不说恶话、不想恶事;不清净,就是做恶事、说恶话、想恶事。清净的人,便是清净的人。不能把清净送给别人;不清净的人,亦不能把不清净送给别人。这是各人所做所说所想的,是自己的,不能送给任何人。
二二○、别人,不会使别人清净。
注:如果别人的住宅肮脏,别人可以代洗扫;别人的身体不清净,别人亦可以代洗净。但是这里,是说心的清净,别人不会代别人洗的。所以,佛说,这是清净的道路,你要自己去行,我只能告知你,不会代行。
二二一、清净人的修行,事事都是洁白的,亦一定是时时具足清净。
注:清净人的修行,无论修什么行,和敬共住的行,头陀行,都是洁白的;无论是披
三衣的行、托钵化缘的行、住山林的行、静坐的行,心都是清净洁白的。所以,是时时具足清净。
二二二、别人的错误,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不容易看到。
注:人人都爱自己、袒护自己,所以,别人做错事、说错话,马上就知道;如果自己做错事,有时自己不知道是错、有时不肯认错、有时袒护自己,说是不错。这都是不好的,一个人,要时时看到自己的错误。
二二三、世界上,没有秘密的地方,可以给人做恶事。
注:秘密的地方,就是众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恶人以为在这地方做恶事,没有人会知道。其实,做恶事,一定会有人知道的,只是缓一点而已。所以,世界上,没有秘密的地方可以给恶人去做恶事。
二二四、没有净人参加的集会,那集会不会有议会。
注:古代时常有议会,用在磋商讨论;佛寺里亦有议会,磋商寺里的事,佛亦时常参加议会。可是如果什么集会,如果没有净人参加在里面,这集会,就不是会议。因为没有净人参加,一定是在做恶事的集会,一定不是会议的。
二二五、世界上,没有执着东西,而不会有祸害的。(执着东西,都是有害的。)
注:世界上各样东西,无论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四大(地水火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还是其它各样,如果去执是“我”、是“我的”、是“我身”,那就一定有祸害;如果不执着是我、是我的所有、是我的身,那才没有祸害。
二二六、会治家得好的人,他的财产,一定同蚁垤一样,时时增长。
注:治家得好的人,要有这么的条件,就是一、诚实。二、自制。三、安忍。四、布施。会勤劳会保护财产、有好朋友、有正当的生活、添加那些欠缺的、修补那些破坏的、知道节约费用、不要做恶事。这样,这人的财产,就会渐渐增长,同蚁垤一样的时时增长。
二二七、美貌,会骗到傻子的迷惑,但不会骗到一个求涅盘的人。
注:无论是男人的美貌,或者是女人的美貌,都可以骗一些傻子,生起爱惜淫欲的念头;但是对一个在求“涅盘”、求开悟的人,则不会骗得来。因为一个求涅盘求开悟的人,知道这是暂时的美,不会久长,会老、会病、会死,所以,就会看破,不会被骗。
二二八、动物的肉身,会坏灭去;但姓氏和名字,不会坏灭去。
注:动物的肉身、人的肉身,是由地(坚固的东西)、水(流动的东西)、火(温热的东西)、风(飘动的东西)四样凑成的、缓缓长大的,到老了,亦就死去坏灭去;可是姓名,是好是坏,不会坏灭去,后人还知道这姓名的。
二二九、女人的性格,难懂得的。
注:性格,是说女人的性情、说话和行为,都是很难懂得的。
二三○、遇到重要的事情,一定需要勇敢的人。
注:人的性情不同,有的不勇敢、有的勇敢。但是碰到重要的事情,必需解决清楚,就要有一个勇敢的人,才能解决清楚。
二三一、在会议的时候,需要不乱说话的人。
注:在会议的时候,需要说话合理的人,单单对那问题说话,不说题外的话、不要说得太多、亦不要说得太少、不要胡乱的说,然后才能得到会议的利益。
二三二、得到食物,一定想到所爱的人。
注:一个好人,得到食物,一定想到自己所喜欢爱惜的人,会请他同来饮食,或者分一些给他,这亦是联络感情的法子。这样的请他同来饮食,或者分送给他,虽然数量不太多,但都有很大的友谊和善意在里面。
二三三、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一定需要贤者。
注:贤者,就是有学问有智识的人,会考虑审思和解决事情的人,又会处理得好的人。所以,当在有大的事情的时候,一定需要贤者,来处理执行,才不会误事。
二三四、意志的力量,在有危险的时候,才会知道。
注:身体的力量和意志的力量不同,各人的意志力量,亦不相同。有人自己承认,自己没有意志的力量;有人说自己的意志力量最强,但要知道那一个人的意志力量强不强,要在有危险的时候,例如在患病的时候,就可以看出那一个人,是有意志力量,还是没有意志力量。
二三五、有名誉、有官职、有权力、有势力的人,不要沉醉。
注:每个人,都需要有名誉、需要有官职、需要有权力、有势力。如果因为自己有学问、有好的德行,而得到这些,和不要胡乱使用,那亦无害。可是,如果沉醉在这些名誉、官职、权力、势力,胡乱使用,从坏处去用,那就很不好的了。
二三六、应该增加弃舍的念头。
注:这里的弃舍有二种:一种是弃舍用物,把用物财产布施别人。一种是弃舍烦恼,弃舍烦恼,亦就是弃舍贪求的念头、弃舍爱念的念头、和弃舍淫欲的念头。各人都有这三个念头,可是要弃舍掉,如果能够弃舍掉这三个念头,那么,气恼的念头和痴呆的念头,亦会跟着而弃舍掉了。
二三七、要保住寂静(的心情)。
注:要有寂静的心情,就要破掉爱的心情、讨厌的心情、痴呆乱想的心情;破掉得多,心情就寂静得多,快乐就会有得多。如果心情生起贪求,马上细细考虑这念头,只是有害,并无益处,这样就会寂静了。
二三八、对安静在一心观注的人,应该弃舍世间的五欲。
注:五欲,便是对物质(色)、音声、香味、妙食和柔软的抚摩。这五欲是会迷惑人的,对“安静”在一心观注的人,是需要静的。所以,要舍掉这些欲念,心头才会安静。
二三九、不错误的事物,可以去做,可以收取。
注:一切事物,有错有不错。如果去做错事、收错物,便是做错的人;如果做不错的事、收不错的物,便是做得不错的人。要做得不错、收得不错的,便先要细细考虑,相信是不错了,才可以去做,才可以收取。
二四○、对面怎么做,背后亦要那么做。
注:心里歪曲的人,不诚实的人,对面这样做,背后却做那相反的。对不忠实的人,不可跟他结交、不要信任他。所以,一个人,对面怎么做,背后亦要那么做,无论对父母、对老师、对长辈、对下辈,都要这样忠实。
二四一、未成功,不要说大话。
注:每个人都有缺点和弱点,一有缺点弱点,就要想遮掩,不让人家知道;或者人家已经知道了,就想拿出自己的好处、优点来说,有的说自己聪明、学问好、职业好、地方好、子孙好,有时说得太甚,就变成说大话;有时那样事,还未成功,便先说许多大话。
二四二、各人要有所依靠,不要做一个无依靠的人。
注:依靠有二种:一种是外的依靠,就是父母、亲戚、朋友。一种是内的依靠,就是持戒。善知识(好的朋友),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亦是内的依靠。
二四三、不要依赖他人过活。
注:人在幼小的时候,不能独立,应该依赖父母或他人养育保护。可是到长大了,就不应该依赖父母或他人,应该自己做工,自己养活自己,自己过活。
二四四、最大的喜乐,就是希望没有病。
注:我们得到的财产用物,所有的财产用物,都是我们喜乐的,可是,要是有病,这些财产用物,都不会使我们喜乐,亦没有喜乐,还要用财产来医病。所以,无病是最大的喜乐。
二四五、不应该回想到过去的事。
注:人的生命,是有期限的。如果把这些有期限的时间,去做无益的事、说无益的话、起无益的念头,那就是把有益的时间,随便丢掉的。如回想到过去的伤心事,只是再增加伤心,并无益处;又是过去的事,不能挽回来,只有这“现在”最重要,只有把“现在”的事,做得好,做得有利益,将来便会好,便有利益了。
二四六、不应该希望未来的事。
注:“过去”的事,不要去想,因为是未来的。可是有人,不回想过去的事,却要想未来的事,希望将来得意外的财富,就像要在天空上建起楼阁;或者在等候一驾御车,来请去做国王。又希望未来的事,如果没有得到,更会大伤心起来。所以,不要希望未来的事。
第十三 慧 品(般若品)
二四七、没有什么光明,像智能一样的光明。
注:光明有太阳的光明、月亮的光明、灯火的光明,但这些光明,有时会熄灭;有些地方,亦不能见到;又需要有肉眼,才能看见,眼睛瞎的,亦看不见。可是智能的光明,只要有慧眼,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人,连瞎人,亦可看得见。所以,是世间最伟大的光明,没有什么光明,可以比得上智能的光明。
二四八、智能,是世间的光明。
注:智能,就是智识学问,亦是世间的光明。太阳、月亮和星的光明,有时看不到,但人却能用智能去创造灯烛、电灯来代,这样,亦是智能的光明;而且,智能还会见到有益和无益的事物,会见到合理和不合理的事。所以,智能是世间的光明。
二四九、智能,是可以做出来的。
注:智能,是由每人自己做出来的。没有智能的人,自己会做一些智能给自己,因为可以就三方面做出来的。第一是从“闻”,就是听别人说,听别人的教训,听别人的演讲,和自己读书给自己听。第二是“思”,就是把所听的,细细的想;把所做所读的,细细的想;和把所看见的所想的,再细细的想。第三是“修”,就是把心情安定寂静,看见合理、不合理。这三方面,时时的做,久了,就是一个有智能的人了。
二五○、没有智能,是因为自己不做出来的。
注:智能,是由每人自己做出来的。所以,如果自己不做出来,就不会有智能。例如:不肯听人教训、不肯读书、不肯用心去想事理,又不肯把心情安定寂静。智能,当然不会生起来,就成为一个无智能的人了。
二五一、得到智见,就得到幸福。
注:智能,有好多的利益,例如:是做人立身的基本、会有勇气、反抗不合理的人物事件,是圣财、是依靠的地方、会使所想如意,所以能得到幸福。如果能修到正智正慧,明见四圣谛,亦就会断掉烦恼,得到最大的幸福。
二五二、智能,是人类的珍宝。
注:珍宝,就是金、银、金刚石、宝石、玉、珠等等,是价值很高的东西。智能,亦是人类的珍宝。无智能的人,就没有做人的意义,虽然父母给他好多遗产,亦会散失和化光去的。所以智能是人类最好的珍宝,而且要成道,亦需要智能。
二五三、智能,比财产更要好得多。
注:财产,这里说有二种,一种是“无识神”的财产,如金、银、田地等等。一种是“有识神”的财产,如牛、马、猪、羊。这些财产,都是“在外财产”,会被偷去抢去。只有智能学问是“在内财产”,亦叫“圣财”。因为不会消失灭掉、不会被偷被抢,而且可以用在“修道证果”,所以,比财产要好得多。
二五四、没有智能的人,没有审思。
注:没有智能的人,就是愚人。愚人,没有审思的能力,不会审思、不会研究。无论是看到的、听到的,都不会拿来想、拿来用,所以,不会得到智识,一直是个愚人。这些愚人,对自己有害,对他人亦有害,时时破财、失财,亦受到灾难。
二五五、没有审思的人,没有智能。
注:没有审思的人,亦就是不会审思的人。无论碰到什么事、看到什么东西、听到什么话,就让他那样的过去,没有去审思研究。这样,当然就不会发生智能。
二五六、智能,一定管理那个有智能的人。
注:智能,就是学问智识。学问智识,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是有益的。这些智识学问,自然会管理这个人,给他知道那一样是坏事、那一种是好事;会给他的职业、会给他好好的做事说话、会安全的生活着。相反的,愚人没有智能,不会管理自己,亦不会管理别人。
二五七、惰人,一定不会碰到智能的路。
注:愚的原因,是因为惰。所以惰人,便是愚人。一个人要得到学问,要得到职业,要得到正道,一定要有智能;要有智能,一定要勤苦,不勤苦,一定不会有智能。所以惰人,一定不会碰到智能的路。惰人会碰到的,单是傻子的路,亦是一条坏路。
二五八、好好的听,一定得到智能。
注:听人家说话,要留心听、要好好的听;不留心听,自然不会得到智识学问。佛说法时,亦时常说:“要好好的听”、“要留心的听”,因为听,才会得到智能。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