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六)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问:你可否详细说明如何发展无间断的专注吗?
  答:有两个重点必须指出。首先我们必须透过每一感官根门接触所产生的感觉,来发展内观。色蕴是发展无间断专注和产生智能的基石,对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引起的感觉或感受,我们必须明觉。
  第二个重点是持续不懈是禅修成功的秘诀。行者必须日以继夜时刻努力勤修正念,如此很快发展出适宜的专注和智能。佛陀说过,假如禅修者七天七夜,无间断正念精进即可达到完全的觉悟,所以,内观的精髓是无时无刻对六根触境所产生的感觉正念分明。
  问:你所谈的正念和我们普通的心理状态有何不同?
  答:每个人都有某种程度的正念。生活中普通事情,像开车、烘烤面包等等需要我们某种程度的正念或注意于眼前的事。但是这通常每分钟交替发生长片段的失念。若一个人完全没有正念是疯了,完全丧失心志,没有接触感。不过所有这种普通的正念,我们可以称为世俗的,即使是有关道德行为的正念也都是世俗的,为求涅盘,正念必须成为超世俗。透过这种精确的正念,注意身、心、心的对象,我们可以了解我们内在的整个宇宙。要实现它,我们要在身体的所有姿态,不管动或静,培育持续的正念。
  问:这种修习和佛陀的八正道有何关联?
  答:任何时候,一有正念就自动伴随八正道中的正定和正见。这说明当我们于身体、感受、心和现象正念分明,清晰经验这四处接触的感觉时,即表示八正道已经开展。也就是说,对片刻间身、受、心、法的生灭要特别注意,身、心四方面中的任何一面的正念都同等重要,因为它们都以色蕴为基础。
  与其回答其它更多问题,不如让我详细解说有关修习的事。每一次只能观察一个念处。有了正念和随伴而来的专注和了知,行者就可看到在刹那的基础上,组成色蕴的四大。他也可开始区别身内、身外。
  有两个要点。记住,我说的所有正念的四个基础是以色蕴为基础。因此,我强调禅修开始以身念处为焦点。我们必须观察六根,由此体验身体微细的感觉。
  另一要点是,佛陀在《大念处经》中教诲我们,警觉在身观身,在受观受,在心观心,在法观法。了解佛陀所指为何这对我们的修习是绝对必要的。
  我们如何在身观身呢?内身是什幺?外身又是什幺?外在身体是由坚性(地)、湿性(水)、暖性(火)和动性(风)四大所组成,比例为20:12:5:4。这身体系由我们无知造业所产生和维持的。外身出生、成长、衰灭。头发变白,牙齿脱落,一切都不顺我们的意。最后,我们小心着衣、洒香水的身体死后就烧毁。
  不过佛陀发现了克服死亡之道。他的方法是藉外身的帮助,来了知内身。在内身,佛陀只看到五蕴持续变动。然而,在平常有贪欲和执取的状态,我们是看不到内身的。贪欲和执取产生一个连续的错觉,所以各蕴的出生和消失无法了解。因此,修习正念是必须的。假如一个人不修习正念,他无法看到内身,无法看到五蕴,无法消灭烦恼,不能了知四圣谛。修习者应将目标定于尽可能持续地看到身体各蕴的生起和消失。这对普通人而言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普通人看不到自身的真理。只有在行者有足够的专注和正念,身体真正的特性才会显现出来。那时,行者就会亲证佛陀所讲的真理。
  要看内身,行者必须用心观察外在的身体。任何地方一有感觉,如伸展和弯腰,都要正念分明。如实觉察,才能了知在所有身体姿态和动作中无常的真正特性。人会看到身体在片刻间生生灭灭。只要一了解这点,他就看到内身,看到五蕴。这样的了解是正精进。所以,正念的四个基础是从内在身体的感觉来探索,而非从外在的。系利用在身观身,在受观受,在心观心,在法观法来体验。
  身念处是内观的第一个部分。接着是受念处。有五种感受:身体愉快感受,身体不愉快感受,心理愉快感受,心理不愉快感受,中性感受。得到这类感受的经验,一般程度是外在的感受。一般程度系指普通的黏着于欢乐和厌恶痛苦。这黏着可能就存在那里而人不知,或是人知道它,但不公开承认。在这种情形,黏着存在于一个较潜伏的状态,不过,这经验总是似乎从“我”来感受到。这是说有黏着。这来自认同感受,相信它们就是“我”、“我的”、“我自己”,即使在中性感受,有迷惑和认同。至此,任何有执取、非难、认同,就有贪、嗔、痴伴随外在的感受。外在的感受产生执取和导引我们入生死轮回中。
  内观引导了知内在的感受,行者消灭认同和激情,可以经验内在的感受。感觉到“我受苦了”,表示了认同外在感受。为了能了知,行者必须看透外在感受,进入内在的感受或五蕴。无论何时一有接触,就有感受;一有感受,就有渴望;一有渴望,六根就产生黏着。假如修习者看到感觉内在的感受,他就能终止黏着。行者必须借着对身体、感受、心念和心的对象四个念处的警觉,来看到内在的感受。如此,他会了解感受如何依附色蕴生起。
  虽然佛陀教导在所有根门处修禅观,但是透过身体感觉来观照感受是最容易的,在任何姿态都可做到。例如,行者坐着时,应专注于身体接触地的部分,经验接触的感觉。随着禅修的进展,他会看到五种感受如何在依附色蕴接触处生起。
  当人观到色蕴为感受的基础,同时也观到色蕴和身体都是无常时,将会看到感受也是无常的。延伸这种内观,行者会了解,所有的蕴,包括想、行、识,也都是无常的。它们是无常、不满足、没有永恒的自我。没有禅修就不会经验到三法印,因为有黏着的缘故。只要消除黏着,人就可以从自己身体内体证四圣谛。  现在我们必须了解如何在禅修时,正念于心──外在的心和内在的心。外在的心指浅薄心智,处理外在的对象,这个心就是思考房子、妻子、子女、过去、未来等等。换句话说,这个心思考每件事情,而不直接体证五蕴。外在的心伴随着渴望、贪婪、歧视等等。
  要了解内在的心,我们必须像觉知感受的方式一样,以色蕴为基础来寻找。最好的方法是观察心的接触产生感受,即那种由心缘生的微妙身体感觉。六根中任何一根接触对象时,人就会体验心的接触缘生的感受。我们藉此方式在心观心。这是所称内在的心。利用观察心的接触缘生的感受,人会直接了解五蕴,即是色、受、行、想、识五蕴,并看到它们总是生起又消失。
  当行者对心的观察达到细腻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影像,例如月亮、太阳、星星或想象的形体。在这个阶段,心有时不自主地了知喜乐,或体验愉快的感觉,甚或免于烦恼,并相信自己已开悟。人可能变得黏着这种禅修状态。行者这时必须运用智能,透视这些体验,看到无常、苦、无我三种特性。要如此,可利用回到感觉处,观察那缘生于心的接触的感受。只有这幺做,才能发展出最纯净的道德和智能。不可在心的触受当下失去正念。
  行者在注意因心的接触所生起的感受时,应进一步观察感受如何缘起,心识如何知觉事物。行者会看到由心缘起的识,知觉事物,比眼、耳、鼻、舌、身等识更为清晰。行者应更予观察,不同根门如何发挥功能。例如,他应观察我们如何经由眼、和眼识一起识别不同的色蕴。体验整个有关看的过程,他可了解我们的世界是没有自我或灵魂。这是正确禅修进展的自然结果。
  有时行者的正念和专注十分强烈且脱离四念处时,心被提升了并被体验,好象内外都没有自我的空无感觉。当发生这种现象时,人可能觉得他已免于烦恼。其实在这种空无的状态执取仍然潜伏着。无论何时发生这现象时,行者应注意他已偏离涅盘正道,正偏向专注。请注意,涅盘的空和专注有很大不同。像这种空是禅修的结果,不过禅修是以涅盘为目标的。要体证它就是要培养持续的正念。当看到内在的心时,他看它就如一组或一团很多东西一样。当内观更有进展时,他可知觉到刹那间念头的变异。那时实体感或自我感就粉碎,无我的感觉呈现了。这粉碎了灵魂的神话,并同时清楚生命的另一面特质。当持续正念于姿态时,就会看到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快乐的神话被击破了,身体内苦的真谛被体验到了。了解身心刹那生灭的无常,自然打破了连续性的神话。行者可以在他经历的每个现象中,看到无常、苦、无我三个特性。
  禅修最后一部分是对内在和外在的法的观照。一个人的好坏,快不快乐,了知涅盘与否全依心而定。人必须在法念处正精进,来看真正内在的法。内在和外在的法是相互关连的。行者必须将它们清楚地分开。这是说,修习者不应黏着于文字或教导形式的外在的法。正确方法是将外在的法比为指引到达内在法的地图。佛陀说,依据各人的心理状况,外在的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佛陀对外在的本质曾说清楚,他拾起一把树叶在手上,问其徒众,“我手上树叶比我周围树林的叶子多还是少?”众僧回答:“少,佛陀。”然后佛陀说:“我所教的法,就好比树林中的叶子。不过有智能的人知道如何实际应用法门,如此少数法门就如同一把叶子,已经足够。”这一把系指四念处。海洋中所有的水都是同一咸味。同样地,佛陀说法不管如何博大,都是着力于从烦恼中自由解放。各种说法,旨在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这条正道。所以,这些说法或外在的法是重要且有用,不过只对有智能者而言。假如人不聪明,他可能坚执外在的法的文字与观念。它就像把双刃剑。即使术语如五蕴或四圣谛也是外在的法。行者必须摧毁对外在的法的执着。人由于黏着受限于外在的法,如引述佛陀的话或只是想到他的教诲。行者必须突破外在的法,进入内在的法。我们可以说,外在的法是症状,内在的法是病因。所有的法都有缘生之因。修习者必须持续正念于心的接触生起的感觉,以进入内在的法为他的主要目标。以这样方法修习,行者会看到所有真实的法,即内在诸蕴。有关这修习技巧,佛陀说过:“见我即见法。”反之亦然。所以,在身观身,在心观心,在受观受,在心的对象观心的对象或在法观法,会了知这些文字的精深意义。
  现在应注意到,所有的法都可在所有的念处发现。这是说,当修身念处时,已包括受、心、法,修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也是相同。这四项都可在其中之一处找到,因为它们不能隔开生起。当在四念处上看到五蕴缘起缘灭时,所谓“所有蕴皆无常”就会对行者变得很清楚。行者会看到所有因缘合和的都是无常,无论它是内在或外在,有生命或无生命,可见的或不可见的。
  所有的法都没有任何自我或灵魂。外在的法、观念、文字,即使是我们真实本质一部分的五蕴的内在的法,都没有永恒的自我。像经由这样看到、了解、透彻法时,行者就会摧毁贪婪执取。那幺他会体验这摧毁烦恼和自我迷惑的圣道。
  要发展这种修习,唯一必要的事是信心和认真。即使是小孩、酒鬼、疯子、老人、文盲都可以发展正念。假如对佛陀觉悟的可能性和四圣谛有信心,他就能沿着正道前进。
  传统上,人有三种方法来护持正法或佛陀的教诲。首先,他可提供物质给行者。二者,他可研究经典或传布原始教义来护持正法。三者,他可藉由修习和证道来护持教义。事实上,每个人应以修习证道的方式来护持教义,因为证道和解脱是佛教的精髓。这是佛陀所真正教导的。每个人都可证道,因为真理是每个人所固有的。真诚修习的人就是护持佛教的人,这是最高的功德。
  我们必须有充份的决心,一直当下在身观身、在受观受、在心观心、在法观法。我们必须修习所有四念处。贪欲缘生于所有六根门,因此明觉六根的感觉、舍弃贪欲是整个修习的关键。它可终止执取和通往解脱。
  让我们严肃来看待修习和解脱。我们不应舍弃正道追求浮华,因为还有漫长路途要走。这条道路教导我们免于生、老、死产生的痛苦,它导向涅盘、止息烦恼和解脱、停止自我迷惑及和平。
  详细修习方法
  四念处的内观修习,应从在身观身开始。最好的下手处是观照手心(腕和指头之间)的感觉,将手和前臂从水平朝垂直举起三至六英吋,然后放下。观照(心的部分)手每次移动时,微妙的生起和消失的感觉。刚开始,只感觉像普通方式举手。不久,当对手动的观照力更强时,会比刚开始更清楚感觉,它像小电流般。手停止移动时,这种感觉就消失。增加修习和注意,内观会生成,每次手移动时,行者会更清楚看上手中感觉如何生起和消失。再者,正念和专注这感觉,将导引见到感觉在全身生起和消失。这将导致体验心基(heart base),这是说,行者在手中感觉生起和消失,同时,也会感觉到心脏周围的感觉的生起与消失。多修炼之后,专注和正念力量的强度,足以在注意身体内其它感觉的同时,也能注意心基处微妙的感觉。对手移动或其它身体移动的刹那感觉的警觉,会直接注意到心基处。
  这可进一步在所有姿态来发展。持续全天的练习,行者可以变换姿态。站姿时,他应观照双脚触地生起的感觉。假如修习走路禅修,他应该努力注意移动的脚底刹那的感觉变化。当卧姿禅修时,正念应转至身体接触床垫的感觉。
  由这些姿态中,正念的发展,将从一个粗略持续感觉到清楚觉知所有感觉每刻的生起和消失。有了较强的正念,行者也更清楚注意到心脏处感觉的同时生起和消失。那时,行者就毌需移动手来体验心基处的感觉了。
  应尽可能在所有姿态中持续修习。现在心基处感觉会更强,体验到灵敏的症状或痛感。所有的根门也会成为禅修的一部分。首先,声音听起来跟平常一样,然后知觉好象在耳鼓。最后,由于专注和正念很强,它就像身体的感觉──在心基处生起和消失。
  因为观察更细腻,其它根门也被照见。最后,也看到味觉、嗅觉和视觉的生灭变化。首先是在感官上,然后在心基处。观察感觉的生灭是切断对形色及感官乐受的直接工具。
  对最细微的是第六根──意,也会愈来愈清楚其生灭。那时行者会体验心接触所生起的感觉。当一想法生起时,在心基处会觉知到一个感觉。这是心接触而生起的感觉。行者现在有足够的力量,从想法的开始到终止,捕捉意念的移动,当意念从心向上移动到颈后,和经过头部时,也能够感觉到它的路径。
  在此时,行者可能看见各种景象和白色或彩色的亮光。这些是迷人的,会让我们在真理的道上迷失。所以,行者不应在此特别用心,应在心脏中心,直接专心于感觉本身。刹那的明觉专注会使你体验整个生起和消失的过程。想法会生起,不过消失很快。记忆、计画也会消失。在当下正念的力量清晰穿过感觉时,所有这些很快消失。当修习深入时,我们甚至能更清楚看到内在体验和外在色蕴之间的差别,并穿透到我们深层内在的真理。
  修习的要点是,行者在所有姿态中,保持感觉的持续观照。这样,他可以直接体验在身观身、在受观受、在心观心、在法观法。透过心基,感觉、接触和发展刹那觉知是关键所在。
  最后,行者会觉知五蕴刹那缘起缘灭。这种直接验证五蕴不断的改变是佛陀所说的真理。当心完全净化、专注和平衡时,行者将觉知全世界,即所有六根,只不过是心基处的感觉。整个世界,就像每刻缘生缘灭的感觉或振动,对他不再有任何束缚。他会看清三法印的真理。我们只是由五蕴所组成,它们都是刹那缘生缘灭的。全世界现在只觉得是变化的振动、无常。这顷刻生和死是痛苦的。六根中任何一根处的感觉是痛苦的,生和死,缘生缘灭。最后,行者会体验超越生死的寂静,涅盘。这是佛陀的正道。
  我们利用此生的机会来修行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一条止息苦的道路。希望这教义有益于众生。
  愿所有众生快乐。
  第十五章 阿姜朱连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在山中,我教导革命军正法,
  也教导市镇的政府军,
  但只在他们放下武器后。
  真正和平,真正快乐,
  不是来自社会秩序的改变,
  这些战斗的双方可能有合法上的争执,
  但真实的和平是内在的,
  仅能经由法而体验到。
  阿姜朱连(Achaan Jumnien)出生在一个乡村,早年从学于村中民俗医生。这位医生是位失明的在家传道士和占星家。阿姜朱连六岁开始禅修。他最先学习的是专注禅修和慈悲禅修。他被训练为一名民俗治疗师,被训诫持续禅修,并保持独身。到了青少年时期,许多当地人向他求助,到了二十岁,他在上座部佛教出家为僧。他跟随泰国许多有名的师父,修习各种专注和禅修,他四处云游,然后在托国寺(WatTow Kote)追随阿姜达摩答罗密集的内观禅修。
  八年前,阿姜朱连被要求教学时,才三十出头,已渐被当地人知道他阐述佛法的智能和慈悲愿力。世康塔瓦斯寺(Wat Sukontawas)的人,特别延请他前去教导,因为他们那时有很大的问题。这个在泰国南部,树林、橡胶树茂盛的山区,是政府军和山区共产党叛军,长期以来偶有激烈冲突的焦点。当他到达那里开始教学时,别人告诉他,离开这地方,否则会被枪杀。经由他的佛法愿力,他继续教学,他终于能够教导镇上政府军,随后也受邀教导山区的叛军,各方因此要提议“保护”他的寺庙。他回答,他所要保护的,是与正法保持和谐。阿姜朱连是个非常开明的师父,使用许多修习方法。他研究不同技巧,并依学生的需要、品格和主要黏着,开示不同禅修法。但无论发展哪种技巧,他最终指导学生回到内观修习,看清身心过程的真正本质,是变异的、不能满足的和无我的。不只传授一条正确途径,是他教学人们在正法中成长,就好比在实验和省察我们的渴望和痛苦,视我们禅修过程为内观发展的另一面。虽然他密切的指导学生,尤其是当他们发展高层次的禅定,或正突破密集修习中的痛苦时(这是他特殊方法其中两种)。但他常提醒你,你的法门之道,就是持续观察和省察。就如他所说:“人对自己在正法中成长负起责任,是很重要的。”修习对他和我们都是个终生过程,我们可能采某段时间使用特别的禅修技巧,但是永远止息所有的渴望──这最终的祥和才是我们精神修习的真正结果。
  世康塔瓦斯寺是座落在山坡上的建筑,在橡胶树间,设有行者的小木屋。雨季期间,有一至二百位的僧尼,在阿姜朱连的指导下一起学习。有六个西方人曾在此学习,虽然阿姜朱连不会讲英语,但通常可找到翻译者。阿姜朱连年轻、笑颜常开、容易亲近。现在,出版本书之际,我听说阿姜朱连已将他的寺院移到泰国南部有很多洞窟的克拉比(Krabi)山上。
  采访回忆录
  于泰国苏拉塔尼(Surrathani)的世康塔瓦斯寺,阿姜朱连主答。
  问:你在此教授何种禅修?
  答:在这里,你会发现学生修习许多禅修技巧。佛陀对他的门徒开示四十种以上的技巧。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同背景、相等能力,所以我并不只教一种禅修,而是许多种,为每个学生选择合适的一种。有些人修习出入息念,其它人观照身体的感觉,有些人则修慈悲观。来这里的人,有些人我教授初步的内观修习,其它的则教授专注方法,最后引导他们进入更高的内观练习和智能。
  问:你说有许多好的修习途径。有些老师宣称他们的途径或方法是真正佛陀的途径,而其它修习并不能导致解脱,这种说法如何?  答:整个佛教的修习可以归纳成一句话:不要执着。通常即使是很有智能的人,仍然会执着一种对他们有效的方法,他们仍不能完全不执着他们的方法、他们的老师。他们仍未达到我们所有修习的共通性。这不是说,他们不是好老师。你必须小心,不可对他们武断,或执着自以为一个师父应该如何的想法。智能不是我们可以抓住的。只要很简单地去除执着,就可让智能流动。
  我是幸运的!在开始教学之前,我已精通许多师父的修习方法,有很多好方法。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用信心尽全部精力在你的修习上。那时你自己会知道结果。
  问:你是否通常用内观禅修或专注修习来开始教导你的学生?
  答:最通常的是学生开始内观修习。然而,有时我开始是教专注修习,尤其是如果学生曾有禅修经验或是他们的心容易倾向专注。最后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回到内观修习。
  在巴利文经典中有段谈话,是佛陀在接见一些在家居士时所说的法。他指出在小树林中坐在他面前僧众的各种本质:
  看那些有大智能的僧众和我最有智能的徒弟舍利弗聚会在一起,还有那边,最有力量倾向的人和我的大弟子大目犍连聚会在一起。而有修持戒律倾向的人和戒律大师优婆离聚会在一起,同时,有专注倾向的人……。
  所以,我们看到,从佛陀时代起老师就允许根据性向协助行者选用适当的修习方法。
  问:选用适当修习方法时,还有哪些其它考虑因素?
  答:指导学生时,我参考他过去的修习和习性。我也考量学生必须投入禅修多少时间和精力。他是每天修习一小时的在家居士,还是希望整天密集修习的出家人?这个人有否修习资质?对一些易怒的人,慈爱是个开始的好方法。对于太在意周遭的人,却不关心自己修行的人,舍(平衡)禅则有帮助。在选用禅修方法时,要考虑许多因素。事实上禅修是种生活方式,我们在此讨论禅修是种用于更进一步的生活方式的技巧,但是我们必须记住,生活中每件事,都可以禅修。谈到技巧,假如你选用任何一种导致内观的基本佛教修习法,且诚摰修习,你就不可能出错。
  问:你能否给我们更多的指导,如何引导我们修习?
  答:修习应朝向你主要的阻碍或执着的相反方向。假如你对自己诚实,你就能容易辨识这些。例如,你的性向冷漠,那你需特别努力于修习慈悲;假如问题是贪欲,那就利用厌离身体的禅思,直到你能更清楚的看到本质,消除你贪欲的阻碍;假如你受惑迷糊,就培养省察和敏感力、清楚研究及观照来克服这倾向。但你必须真诚尽全力修习,用永不停止追求真理的愿望来追求。否则,你的修习会停滞,变成一种仪式。只有止息心中的贪婪、嗔恨和迷惑才有用。你必须一点一滴,时时刻刻,持续进行,无畏的进入你执着的方向来修习,直到解脱。就是这样。
  问:那幺,单独或群体禅修那样较好?
  答:因人而异。假如是新行者,认真又热诚,那最好分开他们,仔细指导他们初始的修习。对于那些不认真或不能自律的人,或那些特别不平衡,需要接近老师的人,他们必须以有组织的互助的群体方式来修习。这样,他们才能被帮助、激励,且可利用团体的力量来增强修习。至于较有经验的学生,假如他们严谨真诚,单独寂静是最好的。这些学生能自助,不需老师或团体督促来深植自己的道路。至于较未能自制者,即使有经验,最好是让他们一起集体禅修。戒律和认真修习会帮助他们突破他们内在的抗拒,直到他们自己亲证真法。那时,他们的修习会单独的或在团体中开花结果。
  问:你是否常常建议以隔离方式实施真正的密集禅修?
  答:当然。对于那些已准备好的人而言,严格密集的禅修是特别有用的。假如加上隔离,那行者可以很快发展强固的专注和清晰的内观。即使现在,我自己每年离开一个月,只带着袈裟和钵,单独住在森林中,密集的修习。这里大多数学生被鼓励这样做。当他们获得经验,那幺他们就能在定期避静密集静修和每日禅修生活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
  至于密集避静修习,较长的避静,我的学生通常修习简单的内观,观照身心的变化。较短期间,他们通常致力于某种专注练习,或尝试突破一个姿势。然而,最后修习回到内观和放下。这是佛陀所有教法的目标。
  问:你可否说明突破姿势的过程?
  答:我们害怕痛苦和黏着身体妨碍了清晰和智能。对于那些有精力和意愿的学生,我建议内观修习,专注于身体感觉的移动。这是在固定某一姿势时做的──如坐、站、躺或走一段长时间。在行者固定任何姿势,注意身体时,痛苦增加了。当他继续保持不动时,痛苦会继续加大,他必须直接专注这些感觉。身体的痛苦就是要精确专注的目标。最后,心知觉痛苦不是痛苦,而是个清楚的感觉,既不是可意也不是不可意,仅是在身体内出生和消灭。通常行者要坐或站在同一位置二十四小时。我们一停止移动,我们身体内的苦就显现。有时四或五个小时,有时八小时或更久过后,行者才会突破对身体痛苦的黏着。那时就不需移动。心变得特别清晰、专注、调顺。许多的喜悦和极乐伴随这突破而来。行者可以平静清楚地观照身体和心理的生灭现象。因为身体渴望已静止,强固专注已开展,智能就生起。突破姿势是我们这里使用许多修习的方法之一。它仅用于在严密的指导认真的学生。
  问:许多毗婆舍那老师强调从知觉某特定方面开始,例如感觉、感受或意识。依这些方面发展而成的正念,不会导致相同结果:一个深刻、全般的正念吗?
  答:当然。每个刹那每个经验都反应了整个法。这是说,不管我们观照身体或心的那方面,都可导致专注的深化,并了解我们是谁。在看到我们是谁的全体时,也看到整个宇宙也有相同的特性。我们看到无常所有经验的变迁,我们看到坚守任何状态的不可靠,最重要的是我们会认识所有事物的空无。人可以在我们直接经验的任何一部分,看、声音、味、嗅、感觉、感受或心法上观照。专心于这些范围中的任何一个,是一齐加深专注和内观的好方法。但在某些程度,心变得如此清楚和平衡,以致不管生起什幺,都可看到,且不受干扰的离去。人停止专心于任何特定的内容,看到的所有一切只是单纯的心和物质,自身生起和消灭的空无过程,或看到的只是振动或能源、空无的经验。在这完美平衡、不再随境动摇的心,我们发现真解脱、超越痛苦、超越自我。诸行止息,不再有一“能觉知者”的感觉,一切如其本然,空无所有。
  问:在思考上禅观,使用思想在禅修上有无帮助?
  答:当我们开始修习时,看到我们平常思想过程的本质。川流不止的意念、空想、懊悔、计画、判断、恐惧、渴望、评语、忧虑等等。用思考来进行,将思考的心导向修习,可以有所帮助,尤其是在禅修初期。这意思是说培养有关法的观念,例如思考四大元素。禅思我们所知一切只是持续改变的色蕴,我们的世界只是不断变化的元素。我们也可在日常生活的所有状况中思惟无常、苦、无我三种特性。就法而言,我们可以想想生命和即将发生的死亡,作为了解我们的经验的方法。这所有一切就是培养正见。从书籍和教义,我们转到我们自己引导的观念和思惟,最后到禅修,以求从内心深处寂静的领悟。
  问:讨论法是否对修习有任何价值?
  答:假如心专注和寂静,那当我们从那些用智能说话的人听到法时,智能就能真正的成长。当然,假如你必须说话,谈论法门是最适当的交谈。但只是论说会使我们加大缺乏清晰度。只有在心寂静时,我们才能以生动真实的方式听到在我们身内和其他已了解的人的话中的法。对大多数人而言,心中已充满过多文字和观念,最好的方法是培养专注和寂静。
  问:说到这里,有各个修习方法,你如何建议学生饮食?
  答:饮食内容不是特别重要,只要是足够维持身体健康。重要的是,如何饮食。通常在吃的时候我们会有强烈的渴望。我们禅修是个超越渴望的方式。食物的接受、准备和食用,应特别注意其过程。有些饮食禅修的种类,包括检视所有食物和在你周遭所谓四大元素的物质(土、空气、火、水)。那时你能知晓元素流动出入你的身体,或你能在吃时警觉着接触。手上嘴内触觉到食物,鼻子嗅觉到,手中有碗的触觉。清楚地注意力集中在接触,整个吃的过程,然后你会超脱你的欲望。假如你的欲望特别强烈,你可在食物准备、消化、排泄期间,作食物的不净观,或是禅思食物从农田到胃中持续的改变。最简单的就是清楚的知道得到和食用的整个过程。当意识变化、欲望生灭、想吃、咀嚼、品尝等时,观察心,不管意识到什幺,就观照那个过程。任何饮食禅修会帮助我们突破渴望,到达超脱渴望的明晰和解脱。
  问:那幺哈达(Hatha)瑜伽和其它身体导向的修习呢?
  答:这对保持身体健康或许有用,但这类修习不是我们努力的重点。随着禅修进步,身体自动开始平衡,专注和正念自然的增加,自然导致更好的姿势以及体内能源更畅流。随着禅修的加深,你会感到身体更轻巧、更平衡、更有活力。你不须担心这个,或有这种欲望。它会自然来到。
  我自己从未修习哈达瑜伽,或任何像它的东西,但我现在发现,不到三小时的睡眠已足够了。我总感觉身体轻松有活力,可以几天不吃,不停止的在山里走动,没有感到不舒服,这些都是利用禅修来训练我的心。当然,务必照顾身体,但不可认为身体的成就就是我们修习的必要基石。
  问:我们修习中,美德和道德的修养,其重要性如何?
  答:绝对不可避免。有三种重要层次的美德。首先是避免做拙劣的行为,保持这个基本戒律。其次是克制感官的德性。将包括意的六根导入修习,远离渴望。第三是超越规矩或戒律的内在美德,它来自寂静、净化的心。在其中,智能连同六根生起,在这世界中,存在的每一刻都具有正念,且超脱自私。我们必须开始修习前面两种美德,而随着我们的心澄清和寂静时,内在美德就会产生。它来自身心的和谐,放下欲望,和深入了解世界的空无。
  问:你建议在家人要修习多少时间?
  答:对仍存怀疑或修习功行薄弱的人,他们应每次修习一小时,在任何他们喜欢的时间,不强迫的,但要持续到足以令他们自己看到益处。那些已更清楚看到修习成果的人,在他们工作的日子里,应尽可能禅修,也许每个早晨及晚上静坐一小时。对于那些知道修习本质的人,在世俗的工作没有阻碍的情况下,整日都可以培养正念和清晰。他们了解所有状况是如何的教法,真正禅修不脱离生活,而是在所有的环境中,培养内在平静和智能。那时,个人的法的修习就超越时间或状况的领域。
  问:我听到许多有关专注状态(注:请看附录的“佛学常见术语”和阿姜摩诃布瓦)的冲突的故事。有人说,几乎无人可在这个时代达到禅定;有人说这专注是要进入涅盘所必须具备的;至于其它的人则说,它阻碍智能。究竟哪个正确?
  答:当今仍有人达到专注禅定。虽然它不是进入涅盘所必要的,对某些人专注是最佳途径。也有人用毗婆舍那达到涅盘而不需专注禅定。我自己的学生两种皆修习。
  那些修习禅定的人,利用呼吸或可视化禅定(kasi&na 遍处,注:请看附录的“佛学常见术语”和孙伦西亚多第一页),直到他们到达专注。那时,他们在专注出来之后,换到内观修习。有时,我会和他们一起禅修,停留在相同的层次上,来督导他们的修习。假如一个人可以同样达到专注和内观,会有额外的益处。在经典中,有很多关于佛陀各种解脱弟子进入禅定的参考。甚至在他们完全正觉后,他们清楚的从这种修习中获益。所以,对我们也是同样,获致专注成果的心理强度,是有利于增加平静、身体健康,和透视法。
  问:在未完全正觉前,人一见法,是否在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的阶段,而每一阶段只经验一次涅盘的寂静?(注意:这觉悟的四阶段是传统佛经所说,下列渐渐断除束缚,有进一步说明。)  答:他可以重复亲证完全见法(涅盘),而不必切断更多的束缚。这十个束缚我们于轮回的结是:
  一、身见结(我见)
  二、疑结(疑惑和不确定)
  三、戒禁取结(固执于典礼和仪式)
  四、欲爱结
  五、嗔结
  六、色界爱结
  七、无色界爱结
  八、慢结(骄傲和自满)
  九、掉举结(兴奋和好奇)
  十、无明结
  初证预流果者于他首次见法时,可以完全断除最初的三结。一来果者减弱其它结的束缚,不还果者断除前五结。阿罗汉果则完全免于染污,不受后有,断尽所有结。
  问:你寺庙周遭的省份,一直陷于东南亚常有的政府和共产党的政治斗争。你认为僧众或像你这样的老师,在这斗争中,有可担当的角色吗?
  答:佛陀教义留存两千五百多年的方式,是僧众不介入政治,正法在政治之上。我们的寺庙是战场的避难所,就如同正法是欲望战场的避难所。我跟所有来此的人平等分享我的指导,且当我外出时,我教导所有求法的人。在山中,我教导革命军正法,也教导市镇的政府军,但只在他们放下武器后。真正和平,真正快乐,不是来自社会秩序的改变,这些战斗的双方可能有合法上的争执,但真实的和平是内在的,仅能经由法而体验到。对出家人和在家人也一样,安全来自法,来自看清世界中万物无常的智能。
  问:我们需要一位老师来指导我们修习,或是可以自己修习呢?
  答:假如他已阅读许多,且听到好的、正确的法,那也许可以修习不需进一步指导。然而,即使有完整的知识,他可能很容易因心微细处受困惑、受骗。我一直坚决的建议,修习应在了解途径和陷阱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同时,成为正法团体的一份子也是有帮助的,在团体中,精神朋友可以相互帮助。我们的渴望和含糊一直控制我们生命这幺久,最好的技巧是获得所有我们可得的支持和指导,来发掘我们真实的本质,然后解脱。
  问:来到寺庙禅修时,有极纯净意向是否重要呢?
  答:很多原因让人修法。有时我们看得到,有时不能,有可能是不健康的欲望让你听到法或禅修,然后你得到健全的结果。这里有尼众曾告诉我,他们来此的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发现我或我的助教特别英俊或有吸引力。但来此之后,他们放弃原来来此原因,现在是好的行者和正法的认真学生。对一个修习者而言,现在才是重要的。你必须试着警觉不是什幺让你接触法,而是要知道,此刻你的心、你的渴望、你的意向。正念和内观修习,有切除过去业的力量。我们有真正的正念,放下我们的渴望,且停止造新业。我们一些旧业会结果,但正念可以让我们打破沦入过去业或行为模式的锁链之中。
  问:你常运用法、本质和平常。你可否解释?
  答:这些有相同基础。本质以自然自发方式显露出来。平常是无干预地发生。法是万物如实存在的真理,是以文字反应真理作为教导。法指导心回到自然之处,回到我们真实的本质。那幺,我们看到的一切,就是它原来样子──在最深的感觉里,没有什幺特别,只是普通、平常。所以,法以平常方式让我们返璞归真。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本质和我们的一般存在,更能深入了解法。这循环继续到心和心理本质合一,直到本质和我们的存在各方面变得明白,就如法的显露一样简单。
  问:对你自己的修行,你认为什幺事情仍是问题?
  答:我刚开始教学时,非常担心学生做得如何。我要他们很快去了解法,并从中获益。相同地,我担心寺庙周遭的一般规矩。重要的是,在家支持者觉得寺庙看起来很好,每个人认真禅修。我觉得,我必须严格督导一切正在进行中的事。现在我几乎完全放下这些。寺庙自己运作得很好。我的弟子以自然、最适合的速度在学习和进步。我则提供教学和良好的环境,其它就看他们的了。我仍遗有这问题。从小我就修习慈爱禅,这仍是我生命中一股强大的力量,并伴随着助人的黏着。我希望他们由法受益,快点禅修,我要他们痛苦止息。现在我试着将这慈爱和黏着转换到更精细的怜悯和平静。知道人必须负责自己法的成长,是重要的,它是个自然过程。佛法就是种智慧自然成长的催化剂。现在就在于你了。
  愿众生快乐,愿众生止息痛苦。
  第十六章 更进一步的问答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佛陀并没有教导“佛教”,
  他教授法、真理。
  他所教的技巧是看清这真理的方法。
  假如一个人静观内心时,
  那心变得沉静,
  所有的执着、思想、理念和观念消失,
  诸法的实相在当下呈现出来,
  除此无他。
  在本章中,编者访问作者。问题的提出,在于澄清、阐叙前述有关的教学。
  杰克·康菲尔德曾从学于本书中提及的几位师父,现在在美国和加拿大教授禅修。
  问:请问您一些有关本书内容的问题。首先,您认为出版本教学文集最重要的意义为何?
  答:本文集显示了现行上座部佛教传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它让我们看到许多师父以不同态度和人格显现的修习风格和技巧。但它仍显示这些教导源自相同的基本觉悟、相同的法。我希望这本书协助读者,选择一种合适的禅修方法,并促使他全心修习,自己品尝法。
  问:在上座部佛教中老师的角色如何?
  答:上座部佛教包括广泛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某些寺院,老师是虔信的目标。你洗他的脚,你模仿他的行为,你极度虔诚地跟随他──以这样尊敬,他成为上师(guru)。在其它寺庙,例如佛使比丘,老师认为自己只是个善友。假如你要禅修建议,他会告诉你他从经验所知道的。他非常单纯直接,就像兄弟一样和你交谈。
  师生关系差别很大。有些老师用摰爱温语表达法。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是学习的典范和毫无瑕疵,这就是你要发展的正觉。从另一方面来说,有些老师用很苛刻,近似生气的方式来教导学生。他们用这种激烈手段来帮助你打破你平常的行为模式和执着。老师可能使用策略,协助你达到平衡。他们可能将你置于一个状况,强迫你看清你隐藏的渴望。或是,他们坚持要你做特别困难的修习。他们会用故事或魔术激励你,或打你,好言哄骗你、愚弄你、嘲笑你,甚或漠视你。他们会尽一切摧毁你存有的特别看法或执着,将你从受困的地方带回平衡的中心点。师父也用各种方法,帮助规约不同的心理因素,如爱或专注或精力。例如,修习中精力太多,但专注太少时,他们会促使你一段长时间坐着不动,或如果太多怒气,他们则施用慈爱来平衡。他们利用各种来自于自己修习的方式和技巧。不管他们有激烈的素质,或是亲爱温和的素质,他们使用一切可行的方法帮助你放下──他们做的是没有困难和快速的方法。无论如何,有技巧的老师不会让你依赖他们或他们的教导。他们会指导你,去发现自己内在的真理,而不受任何外在权威、意见的影响,能够清新、明白、完全的解脱。
  问:老师传授学生某一种适合他个性的特定工具,不是和所有道径都相同的观念相冲突吗?
  答:通常师父使用大巧技之一就会说:我的方法是最好、最直接、最快的。这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尽全力继续修习,通过不可避免的困难,于是从中获益。这并不与确有许多导致涅盘的修习方法的事实相互矛盾。通常当你首次从师时,老师会教导很公开的法,让你有兴趣。你一旦开始禅修,那时他们引你朝向更明确的修习方法,解决随修习方法而来的困难。老师的部分技巧包括使用似非而是的隽语向你显示全部真理,同时以一种有益发展的特定方法,来指导你用功和专注。
  在寻师时,就像我前面所提到的,选择来自于你直觉感觉很好的老师或方法吸引你,也可能出自平衡的渴望。假如你不是很自律,那最好找一位用戒律激励你的人。从另一方面来说,假如你是个严于自律的人,那就找一位老师帮助你放下、放松,只是随缘。这牵涉很多因素。
  佛陀说过,人从学首位老师至少五年是好的。要记住,不管人选择哪条途径,很少有快速实时的觉悟进展。佛陀使用海底逐渐倾斜,愈来愈深的景象,来说明面对改变、智能和了解时,平静的逐渐发展。
  所以,你会极力寻找一段时间,甚或在不同的时间尝试很多方法,但之后必须要自律,使用你选择的方法一段很长的时间。
  问:多谈一些有关极力寻找这观念,它非常美国味、西方味,这是否指出假如从学首位老师的经验未符期望,你应起身,离开,另找他人呢?
  答:一点也不是。虽然我曾难以立即接受某一、两位老师。我跟随他们是因为我看到他们很多值得学习。之后我了解到,我的问题所在,大多是我执着我对老师的形象。即使我对他们的寺院或人格或一些教学方面感到不安,但它一点也不影响我对他们教导的终极价值的真诚的兴趣和信仰。要变得开放、超越幻想和偏见,寻找法而非老师作为教诫,通常比较有帮助。这样,我们变得开明,利用所有状况作为修习、学习和成长的地方。这样我们也可利用好教义,不会太受限于分享我们教义的老师的形式。在选择老师时,你愈开放,愈可能发现此刻的人和状况是适合你。开放和信任是重要的。
  问:要了解寻找一位老师或一种方法和买汽车不一样,似乎很重要。适合你的老师和方法,不一定是让你感觉最好或最舒适,或肯定你的预想,这是否真的?
  答:对的。佛教修习的本质是要看清自己,自己身心过程的完整性。你首先看到的事情之一,是源于自己黏着的苦。不管你选定哪种途径,最后总会有痛苦和困难,这是内观完全展露过程的一部分。教学的方式依它第一次出现时的状况来调整,你的禅修会演进到了解,但在最初的步骤中,并非显而易见。选择一位你可信任的老师,而不是让你感觉舒服的人。
  问:禅修可以不需定期密集避静而进步吗?
  答:人可以不需密集修习,也可以进步,只要发展自然正念,例如阿姜查或佛使比丘所教的方法。同时,密集修习也十分有价值。最好的状况是,我建议有一个平衡,花一些时间在密集修习,一些时间在俗世生活中。经由密集修习,可发展出坚固的专注,深观佛陀教诲的真理,而具有高度信心和坚定决心。把密集修习和每日正念,整合起来生活中每一方面就不会跟修行脱节,那就有机会整合避静的深观进入个人每日的活动和与他人的关系中。反过来说,在深层修习中,人可以解决每日社交互动的问题,看透下列问题:黏着和从中解脱。智能会于密集和每日修习中成长。至于多久避静一次,他必须观察自己所需,找到自己的动能。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观照、省察,和实验的过程。你必须知道观察自己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问:这些会导致何处?
  答:会导致解脱。使每刻生活得更有意义,完全验证事物的实相,不执取它,不会以先入为主的观念迎接事情,而且看清它们的本质。它导致放下黏着,较不受苦,较不自私,这是说更有爱和喜悦,对众生更有怜悯心,对一切更温和流畅。认知自己的存在只不过是个身心变化的过程,空无一物、无所为、无可得。
  问:那关于今生亲证涅盘的能力和正觉呢?
  答:涅盘有许多意义。有究竟涅盘,是指在今生结束,不再有任何黏着。这最后无黏着结束了带着轮回的欲望力量;没有再生。那时即涅盘,阿罗汉正觉,在这世界完全正觉,在今生解脱。阿罗汉是心中不再有自私、贪婪、恨或任何颠倒想。换句话说,阿罗汉总是无间断地具足正念,绝无一刻失去正觉。阿罗汉的生命是个完全平衡和完全慈悲。在我们完全正念的每一刻,我们可亲证像阿罗汉涅盘的体验。在我们免于执着和依恋的每一刻中,和平清醒的心理状态是种轮回中的涅盘。且随着心变得更寂静,我们会了解,它在色蕴和改变的世界中,是永久的、不动的。
  涅盘也可指行者可验证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最初体验是预流果,它是完全止息烦恼,超越身心过程的顷刻经验。它寂然不动、泯智绝知、超诸对待。在某些禅修中,甚至在某些书籍中,这特别状态被认为是最终目标,甚至智能和内观被视为到达这状态的踏脚石。然而,佛陀一而再地说明修习是个辨认苦、止息苦的修习。验证到这超越身心、轮回的状态,只是暂时止息苦。它是十分深奥的。它让人看到我们称为“自我”的虚幻本质,它很奥妙的影响黏着,它可连根拔除诸结和烦恼。但一旦悟境消失,你无法执取它,你必须单纯地继续修习,直到阿罗汉的完全解脱状态,在其中,不再有黏着或渴望。这种寂静、无为不动的经验,能深化你的修习,是修习正确进行的标志,但不是修行的终点,也不可执取。修行的目标是要超越任何黏着,超越任何自私;完全解脱和对众生有慈悲心。
  问:你可否再谈有关不假造作的“无功用行”?对比于有为的“精进求悟”进阶修习?
  答:当一个人愈深入修习,更能观察事情的原本,没有批判,没有干扰的观念时,他就愈能接受似非而是的隽语。在这种情形,我们是谈到从绝对层面来说修习是不假造作,而在相对层面的真理是要做特别的修行法。执着于绝对是有困难的。人可能觉得,假如这一切的修习作为都如幻如戏的话,他就不需做任何事。但他一定需要做些事,因为他们仍陷于迷惑中。反正在某些地方,他们仍将它当真。甚至像阿姜查和佛使比丘的老师,仍鼓励你在当下保持正念,不是要你达成什幺状态,变成什幺特别的,而是要你愈来愈看清本来就在那里的实相。不是要努力获得、得到或做任何特殊事情。只是单纯地致力于警觉。所以,虽然没有可得或成为什幺,我们仍必须致力于修习,以克服我们的迷惑和无知。本书中所有方法只是简单的技巧工具。佛陀形容他的教义(观念和各种修习法的相对层面)是竹筏,这竹筏是用于越过迷惑的海洋。当你在另一岸时,你就不需这些相对真理;你可以丢掉竹筏,或用它助人通过。在经典中,佛陀也谈到绝对层面,他说教义和方法一点也不是法,法是真理,超越所有文字、所有教义和所有方法。
  问:修习所需的努力程度为何?
  答:它需要很大努力。佛陀常常指导行者要非常努力以某种方法修行,要专注、要专心,甚或将观念过程导入修习中,如同莫因西亚多的阿毗达磨禅修。用相等内在寂静和专注来平衡努力。有时,一些行者修习正念,时刻完全坐在那里,“不做任何事”的阶段后起来,汗流满身,只是因为时时刻刻努力专心。但不总是这样。其它时候,有可能很平衡、很轻松,只是观察过程的进行。这努力不是生理的,而应只是保持完全警觉,完全当下,不需尝试获得或改变任何事。这才是正确的努力。
  问:不是需要努力才能打破人受惯性的限制吗?
  答:有时,有必要努力打破先入为主的观念模式,打破我们响应世界的模式。有时这努力包括身和心。这是上座部教义中最费力的修习之一,包括长坐不动,让大量痛苦在身体内累积。这种孙伦西亚多的方法只需用它静坐,承受它、透视它。这修习最后打破你平常的认知和抵抗痛苦的反应,让你看清,它不是你。但单单这样努力不是解脱的原因,解脱来自看清经验本质的内观。
  有时修习中需要另一种不间断的努力。有时几天、几周,甚至几月,你看整个世界只是不满意、恐惧、痛苦和忧虑。要坚持修习,要愈来愈注视周遭事物的本质,要超越痛苦,达到所有现象空无的真实本质,需要毅力和勇气的投入。长期持久的努力是觉醒智能之钥。
  最好也记住,许多老师巧妙的使用无功用行于修习中。你只是单纯地观察和放下,虽然不是很平常,它不必体会禅坐之苦,费很大的力气,而简单宽舒地坐着,清晰的观看身心所有现象无常、无我的本质,这样放下个人于俗世中的黏着,变得更轻松、更自然,更有智能。不限定于一种方法的修习。
  问:上座部佛教中强调苦,不会被视为是一种沮丧、消极的哲学吗?
  答:用那种角度看是误解它的教义。我们大家是在寻求自己和他人的快乐。为了达到真正的快乐,必须直接了解我们的心、我们受限的状况和我们世界的本质。我们诚实看它时,事情就变得很清楚,大部分我们使用快乐和安全的方法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事实上,它们带给我们痛苦。贪婪、执着、渴望──在色、声、香、味、触、法不断变异的世界,欲持续快乐和安全是不可能的。它只会令人挫折、扰动心,带来无可避免的不满足。佛教不是哲学,不是在说明俗世。它是个实用的工具,可处理我们的生活,我们痛苦和快乐的问题。它勾画出一条在所有状况中变得快乐和满足的道路。这实用过程要我们开放心胸,接受我们经验的完整性。在我们从痛苦解脱出来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知道我们如何创造它。然而,强调不能只在看这世界的痛苦上;它必须导致亲证一切皆空。那幺我们可以放下,臻于完成,臻于内在寂静,臻于最高快乐,就是和平。对了解和修习法的人而言,它意味放掉痛苦。他们的生命充满喜悦,从忧虑和渴望解放出来。他们亲证佛陀的快乐。禅修不是去学习有关佛陀的一切,它是成为佛陀的一条道路。
  问:本书谈了很多纯专注对比于内观的修习。在修习深定方面,有些老师都会警告学生。假如人正确地修习禅定,不也会发展出智能来警戒这些危险吗?
  答:在适当地发展专注的过程中,智能是必要的。然而,在本书中,老师有好的理由给予警告和提醒。行者往往会陷入禅定的喜乐或感觉已达到某些境界,不应该让它溜走。这种对禅定或喜乐微细的黏着,会变为另一种负担,阻碍智能的生起。
  过于区分专注和内观修习就太僵硬了。通常要正确地发展内观,专注也是不可或缺的。心中没有某种程度的祥和、宁静和专一,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内观。假如修定的同时也注意身心的变化,那发展内观就变得很简单。
  我们必须记住的是,黏着任何东西,不管是像喜乐或力量,由专注来的特别利益,或是来自毗婆舍那内观的成就,任何黏着都是智能自然开展的障碍。
  问:某些老师像阿姜念、莫哥西亚多和其它使用阿毗达磨方法的老师,考虑知识和智能的区别,强调首先要了解法的理论框架,这样你会知道如何在自身的经验中,区别不同的过程。这种知识在发展智能中有用或重要吗?
  答:有人发现,对法的理论的了解是有用的。它引导他们的思考和智力进入更深层的自我了解。对有诸多怀疑或误解的人,教义有时也被用作治疗药方,一种平衡。在修习初始,法的理论知识,有助引导心做正确的观照。在一些修习后,要和他人沟通,分享内观经验和智能,研究就有益了。在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架构,一些理论知识是有帮助的。然而,理论知识不是必要的。事实上,一个人可以完全不知经典、佛陀或注释,只要坐下来,观察心,也可获致相同的了解。他仍亲证存在的三个特征:无常的真理、不安定和不满意的本质,和一切现象非个人本质,包括所有一切我们认为的“自我”或“我”。
  在修习前,有太多理论知识是危险的,尤其是说明禅修中,人或许会经历的特别状态。期待一旦生起就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人必须提防知道太多修习中将会发生的事情。也许,理想方法是对法有个广泛性的了解,然后简单的坐着,作你的功课,自己看到真理的本质。
  问:也许,对于以个人自由表达为传统的西方文化,要把教义介绍给他们,其中最大困难是有关道德。在精神修习中,节制的功能为何?
  答:用规则教导的道德,在修习发展中是非常强而有力且具价值的。首先必须记住,它就像所有禅修技巧,只是个工具,使人到达无私的地步,这时道德和智能是自然流露的。在西方,有句神话,自由就是自由表达──随心所欲就是真自由。事实上,当人观察心时,会看到随着渴望、好恶转一点也不自由,反而是一种束缚。充满渴望贪婪的心,不可避免承担极大痛苦。自由不是经由执行某外在行为的能力而获致的。真自由是个存在的内在状态。一旦获得真自由,世界上没有任何状况可以束缚人或限制他的自由。就此而论,我们心须了解道德戒和道德律。
  通常,我们毫无考虑地以过去受制约的方式响应外境的刺激。这种制约往往很强烈,使我们以自私的方式付诸行动,而伤害或侵犯到周遭的人。藉由遵循道德戒,我们开始对受刺激的反应和欲望设限。停止强烈认同它们,说:“等等,我要停一下,并单纯观看这过程的本质。”而非盲目跟随所有的渴望和冲动。就是这样停下、观察、不陷于反应网,来引导我们到达自由。
  传统的佛教五戒是:一、不杀生,不杀任何有知觉的生物,因为几乎在杀生心中,总有某程度的恨或厌恶或自私;二、不偷盗,因为偷盗来自自私、随心所欲、想牺牲别人让自己快乐(同时也是寻找物质和舒适的快乐,其实这里面并没有真正的快乐。);三、不妄语,另一显而易知的戒条(妄语通常源自有些自私事情要保护或隐藏的感觉);四、不邪淫,这主要解释为不做会让他人痛苦的性交行为(传统例子是通奸);五、不饮酒至心智迟滞幻想的地步,造成违犯其它戒条或丧失警觉,而这警觉是我们了解和悲悯之钥。
  当人奉行这些戒律时,由传统佛教徒的观点,是用这句话:“我奉行不杀生的训练戒律。”这是说,这不是绝对道德,因为绝对道德出自个人存在的无私。戒律是人要遵循的规矩,用于协助发展心中的寂静以看清事物的真相,帮助人能和周围世界和谐相处。最后,由自然和慈悯起而代之。
  戒律是非常强而有力的。例如,在任何状况下不说谎,单这条可以是个人全部和整个的修习。对别人,它是说不误述任何事,完全正念和警觉所说的事,直接清晰地反映事实让他理解。任何人只要是完全诚实、说实话,就会发现他在团体中,是人们称赞、尊敬、难以置信力量的焦点。这个人有说实话、真正地叙述事情的力量,不受心中各种冲动、渴望所牵动。事实上,所有心的冲动与自由背道而驰。更进一步持行此戒,假如人在自己内在奉行求真求实的戒律,不欺骗自己,不去扭曲事实,全心全意正念观照事情的原本,那这条戒律就成为佛教整个和完全的修习。不仅在佛教如此,而事实上对所有宗教也是如此。只要人一旦完全诚实,无我的智能自然而生。这人自然变得可爱,因为他不想再扭曲已经是事实的东西。
  你可以开始看到,让人奉持这些训练戒律所获致的大益处。诚实戒律所示真实,对不偷盗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如你解释这不偷盗行为,不取别人不给予的东西,这条戒变成一个威力强大的工具,可以见到人在世界中自私行为的所有状况。扩大范围来说,这条戒唤醒我们公平分配世界资源的责任,以及认知到经济、社会的盗取。最基本的,它是指培养不受无常、苦乐经验之流影响的能力。偷盗系源自一种幻想──有个自我需保护、需取悦,或好象获得短暂快乐是真正自由和快乐之所在。若有贪婪行为,人学习观察贪婪的过程而臻至心中平和,超脱对暂时快乐的追求和执取。虽然这些道德戒十分简单,且听起来和自由观念的“无限制”行为相反,但适当使用它们,它们会变成发展解脱心灵的难以置信、威力强大的工具。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出禅式警语──不要盲目执着这些戒条,也不可用它批评他人。要知道何时持有它们,何时打破它们。
  问:专注发展智能,现在道德发展智能,但这同时,智能不能发展道德吗?
  答:法在西方的流行,与传统的进展大不相同。在东方,是教导以道德、专注,最后是智能的连续方式来发展。过着道德生活可以静心,然后人可以坐着发展深定和专注。用此心观照身心的实相,开发透视三法印的内观能力,最后导致智能和解脱。
  在西方,某些方式刚好相反。这里很多人曾对周遭生活和社会不满意。有些曾经历心灵的迷失与困惑以后瞥见其它更深的了解。有些先产生智能。他们通常起步于体验智能再学习专注,探索静心和各种引导心的方法。最后,人们了解到,关于他们自己和社会,有必要发展一种不伤害周遭人们的方法。所以在西方,我们发现了这种反序发展──先是智能,然后专注,然后道德;所以这是个循环,轮序发展更大专注和更有智能。
  问:人可以视个人精神发展为直线性进展?
  答:这里我们回到看事情,要从绝对性或相对性真实层面的问题。在教导或修习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视禅修和内观的深化为智能的进展是有用的。如此,在相对层面,修习是随着时间进步。事实上,从绝对层面而言,时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个观念,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此时此地的一件事。只有现在时刻。使用时间和道路一词,只是个相对说法。有了这绝对的了解,我们完全进入当下,道路是完整的。没有进步,只有当下。但所有伟大的老师,包括佛陀、拉玛那·马哈希(RamanaMaharshi)和老子,使用像这些观念,想要以人们可以了解的方式,向他们沟通这绝对真实。据说,佛陀曾向弟子提醒:当我说到时间或我自己时,我并不真谓有“自我”,我并不说真有“时间”。我用这些术语,以相对意义、有用方式,帮助你直接理解实相。
  问:内观的发生,是否有一定的顺序?
  答:随着修习的进展,通常有一普通顺序,愈来愈深入存在的本质。亲见自己或其它瑜伽行者通过传统证果的位阶,是很震憾的经验。然而,智能的进展并不是都照此情形发生,尤其有关阿姜查或佛使比丘所描写的智能自然发展,就替代此经验阶段,人可能只是觉得欲望减少,愈来愈清楚警觉当下,随顺安住,而不执着。这种情形可能发生,而没有阿姜念所描述的无间断内观深定。即使人真的通过传统的阶段,对各层次的内观也可能无法明确区分它们。而且在经验上,可能从某一层次跳跃到另一层次。修行有时就像个螺旋形、多元性、亲证的过程──且有时超越发展的观念。
  问:人应如何藉由实际术语来体证时间观念和精神道路?
  答:有许多答案。知道对绝对的真理不采用世俗的知识要很小心。说无事可做,一切空无(它就是一切空无),是对的,但假如你不直接深入理解万般皆空的话,你只是在执着空无的观念。这就成为直接在当下体证实相,让智能显露另一阻碍。
  用另一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非常有用的方式是将修习想成这伟大旅途的一部分,要发展耐久之心,或是阿姜查所强调的,只是继续修习,不管你已修习多久。一位有名的佛教老师曾说,修习,简单的说,是将自己带向正道,循着道路走──不考虑已经过多少天或小时或多少事件。这走本身就是目标,因为你当下完全正念,从贪婪、嗔恨、迷惑解放出来的每刻,就是解脱时刻,也是迈向最后解脱的一步。精神修习至少成为终生工作;除非他完全解脱和正觉,否则总有努力的地方。这个相关的观点是很有用的。只要有黏着、痛苦和迷惑,仍有必要在当下努力保持警觉和正念,无论他采用那种教法或技巧。
  修习精神发展有高低潮。有些是以片刻片刻为基础,片刻空无、片刻沮丧、片刻得意、片刻内观、片刻迷惑。有些则是以小时为单位:一天的禅修或当日活动非常清晰、非常精准,有许多宁静,然隔日,可能是乏味、缓慢、不清楚。在每月和每年的基础上,也是如此,他的修习可能加深,或是花费几个月在非常沮丧上,看到痛苦、看到绝望,只看到世俗的一面。人必须对过程有信心和信赖,让每刻甚或每年为基础的无常波浪通过,而带有某种永久不变的宁静。这是心的素质,让事物如此流过,让法显露而没有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它也是这永久不变的素质,以悲悯力,将法带给众生的助益。那应提到的是,发展止息苦的智能,不是只为个人,事实上更是为众生止息苦。当自私完全消失时,心中就不再有贪婪、嗔恨或迷惑。那时不再有分离感、有“我”或“他们”。没有这分离感,智能自动展现的是对世界的慈爱、悲悯,和同情喜悦,人的行为就会无私,完全符合众生之利益。人变得具有佛陀的智能,毌需担心为了先拯救他人而没有进入正觉,因为发展智能摧毁了个人与他人之藩篱。菩萨誓愿救度众生并不意谓一个特定的人将拯救所有众生,而是经由修习的进展,自己与众生分离的迷惑会消失,为智能一部分的博爱和慈悯的存在会显而易见。
  问:最后一个问题:真是“万法归一”吗?
  答:佛陀并没教导“佛教”,他教授法、真理。他所教的技巧是看清这真理的方法。假如一个人警觉静观内心时,那心变得沉静,所有的执着、思想、理念和观念消失,诸法的实相在当下呈现出来,除此无他。这经验不管对哪个国家、哪个人,他们修习哪种传统,都必须是相同的。这心的平静可以说是空性、涅盘,或大印(Mahamudra)或其它许多名词,但一切如如,不可能不同。
  第十七章 其它现行上座部佛教的禅修法
  作者:杰克·康菲尔德
  当人了解到“乘”只是修习的自然进展时,
  就可清楚每个宗派都包括了所有的修法。
  人随着智能的增长,
  从自我为中心,
  进到无私修习。
  因为所有佛教目标在根除
  贪婪、嗔恨和迷惑,
  所以不同宗派之间的目的,
  就没有真正的区分。
  为了更完全的提供存在于东南亚发展的上座部佛教传统,本章将简略地检视更多的当代上座部佛教所用的其它禅修系统和方法。上座部佛教包括非常广大的精神修习范围。其中许多修习法,在其它传承中,像大乘佛教或金刚乘佛教、印度教,许多瑜伽教派、苏非教派(译按:回教禁欲神秘主义教派)和西方精神学派,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各个主要宗教派别已在自己架构内,发展出各种类似技巧和方法,来协助灵修路上的人。上座部佛教结合许多这些修习方法。其中一些修习方法只是标准专注或内观禅修技巧的变化。其它则包括有技巧的培养某些态度和生活形态,做为精神成长的基础。为了明白的提供这些方法,我们明确说明禅修,然后评论现代上座部佛教技巧中,所发现的较宽广的修习法。
  专注和禅定
  上座部佛教训练的重心,在引至高层次的专注和禅定。通常他们结合了本书中所说的老师,像阿姜摩诃布瓦所描述的内观禅修。有时,他们只为了自己的纯净和力量,与内观修习完全分开。
  老师使用许多禅修对象来引导行者臻至不同程度的全神贯注,但每个情况的禅修原则是将心完全集中于一个对象,全神融入,完全静止不动。这使心完全专注于一个对象(如内在光、视像、声音、感觉等)是很宏大的。当训练心重复回到一个对象时,它保持不动,没有起伏,行者可进入较高的专注或意识完整统一的状态。这包括全神进入光、进入四大种、进入无限慈爱、悲悯或平衡。这专注就是产生喜、乐和许多非凡禅定状态的原因。在更高层面上,行者可利用专注力量进入禅定(或融合为一),进而深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非想非非想处。这些训练是心净化的传统部分,现仍有上座部老师在修习和训练,包括许多本书所述的老师。虽然要达到禅定有困难,需要一个控制良好及不动的心,它是佛道上,伟大寂静和激励的根源,并且可做为发展深入内观及平衡的基础。视像视像是禅修练习,包括使用一种不管内在或外在的颜色或色蕴,作为禅修对象。上座部老师中,使用视像非常普通。最受欢迎的视像法是专注禅修于颜色或有色圆盘。传统上这种练习法使心中产生色彩残像(译注:取相及似相)以便导入更深的禅定。有些老师和中心使用的视像是有色光、佛像、身体或尸体的部分。有些情形,使用较复杂的视像,其中一些类似创造一个内在曼陀罗视像。例如,在曼谷一家较大禅修中心使用的禅修系统,一开始是从专注发展出白光;白光里面是各个天神的想象图。其它形式和宇宙众神图系从四大种或不同存在范围中创造出来的。
  有些情形,禅修的视像只是简单做为发展专注的装置。在其它方法,像身体部分的视像,不但加深专注,而且有助发展离执与平衡,以及导致产生智能,了解身心的真实本质。
  咒语和唱念
  使用咒语或用巴利文重复一些法句,在上座部传统中,是个极为普通的禅修形式。简单的咒语是重复使用佛陀名字“佛陀”,或“达摩”、或“僧伽”即僧团,作为咒语。其它使用的咒语,直接发展慈爱。一些咒语系重复诵念意思为“一切无常”的巴利文,将注意力引向变异的过程,同时其它所用咒语译为“放下”的语句,来发展平衡。通常,咒语修习结合入息出息禅修,如此人配合呼吸同时颂唱咒语,以助发展平衡和专注。咒语禅修特别受俗家居士的欢迎。就像其它基本专注修习,它可用于简单地静止心,或做为内观修习的基础,在内观修行中,咒语成为观察生命如何显露的焦点,或有助舍弃或放下。
  在上座部佛教中,唱念广泛用于发展信仰和专注,是每日禅修养生法的一部分。唱念部分通常是巴利经典。有些唱念是歌颂佛陀或他的教义,唱念慈爱,唱念佛陀讲道中最重要的观念,唱念佛教心理学。通常在禅修寺庙中都要唱念几小时,以帮助发展专注的心理状态和开放的心。在家居士中,也是如此,在寺庙唱念,提供了一种受欢迎的禅修形式,它不但是提醒佛陀教义内容,也是明晰和智能可以成长的静心的基础。
  出入息念
  除了本书中已叙述的基本呼吸禅修法外,上座部老师也使用其它许多有关呼吸的禅修法。一些老师教授的呼吸控制,类似于瑜伽的呼吸修习(Pranayama),同时其他老师使用呼吸禅修作为培养全范围高阶专注和禅定的基础。通常使用呼吸要结合其他修习法,像唱念咒语配合注意吸呼或禅修,将呼吸与身体移动的觉知同步进行。禅修中一些呼吸专注的形式,是上座部佛教中,最普遍正式的修习法。
  姿势和移动
  就如本书前面所探讨的,上座部老师利用姿势、姿势的改变,身体的动作、空间和像仪式中的动作,如礼拜来禅修。在某些系统中,保持特定姿态──如站着不动、躺着不动,或某种坐姿,被认为在专注的发展中非常重要,并可获致智能。在其它系统,要十分注意移动,首先是注意移动的心理因素,然后是动作发生时的实际身体动作。这种姿势改变和动作流动过程,成为一些上座部老师系统中的焦点。几乎在每个禅修系统都采用特殊走路法,以及注意经行时身体跟衣袍及环境的触觉。在一些上座部佛寺中,老师刻意利用闭关或/和开放空间,作不同种类的禅修。在其它地方,使用经常礼拜,是身体移动禅修,也是减少傲慢之法,是每日禅修的一部分。无论如何,使用特别的姿态、移动和礼拜必须伴随仔细培养正念,以便适当的衍生来自禅修的利益。
  知识禅修
  用许多方法来使用心灵知识方面,以准备或连系禅修。因为它是修习的一部分,人最好在禅坐之前研究它。研究有关经典和佛陀的讲法,禅修法的说明,阿毗达磨即佛教心理学。研究所得的知识,再应用到某些种类的禅修上。例如,阿毗达磨在缅甸和泰国非常普遍。在这里的行者,首先详细研究所有心理状态的种类,和它们缘起缘灭的过程或条件。他学习物质世界的所有部分,各种元素,和它们的关系。当他娴熟它们时,那时他再应用这知识于禅修上。这系藉由观察所有生起的心理状态,和身、心、环境之间的所有互动关系。观察这进行中的过程,并予分析深入它的组成份子。当所有这些心理状态的原因、条件和短暂性,首先经由知识学得,然后藉由直接经验来观察时,智能就发展起来。一个人清楚地看到,世界只是一连串的空的精神和身体的过程,没有任何永久的自我。
  另一种学习方式,是冥思基本佛法问题,但最后会遇到逻辑上的困境。这时就需要超越知识的禅修直接经验,以解决、了解这些问题。其它老师采用的禅修则是冥思有关法的特定方面。例如,指导人冥思宇宙的无常相,或是四大元素的本质,或是空的意义。以四大为禅修所缘时,人可检视整天所有的经验,看到这些只是这四大元素的不同组合的缘生缘灭。
  目前最普遍的是研究基本的佛教教旨,藉由智力的开展以正确了解世间的真相。对苦乐的本质以及我们真正是谁的了解,是坚强信仰和精进力的基石。学生则被鼓励在禅修中坚忍,为自己发展修习的结果。
  感觉心态的禅修
  在感觉状态的范畴中,四梵住(译注:慈、悲、喜、舍)的禅修最受欢迎。上座部佛教中的几乎每个老师结合慈悲观作为修习的一部分。通常,先培养对自己慈爱和悲悯,然后推衍到对所有的众生。有时,是利用唱念法语如“愿所有众生快乐”来修持,同时有其它老师利用视像来帮助培养一颗充满爱的心。除了悲悯之外,还有教导一些特定禅修,来培养一种对他人快乐和禅修随喜的感觉以强化平衡。随着禅修深化,心就变得寂静无私,且智能增长。智能让我们看到所有事物的基本和谐,智能自然成为大爱和悲悯的根源。如此,慈悲心可以培养做为感觉心态的特殊禅修,或可成为佛教徒修习的基本成果。
  祈祷修习
  祈祷修习形成最普遍佛教宗教礼仪的主干。这些修习的范围,从每日祈祷和浸润于祈祷仪式,和入会仪式,以及在最高层次的摰爱于真理,法。许多佛教在家居士到寺庙对佛陀祈祷、发愿。佛教徒中有一普遍误解佛陀是神而非大觉者。僧众执行的各种仪式,加强了这祈祷态度。这些范围从婚礼的简单祝福和圣水,以及在丧礼的特殊葬仪,到在某些寺庙较复杂的伏魔咒语和萨满教式的修习。在每个国家,佛教修习已渗入其它宗教的仪式成份和早期泛灵论色彩。最好的状况是,由这些祈祷修习和仪式对在家居士提供一个重要功能,做为生命深层意义的象征,并提醒佛陀教义的重要性。祈祷和浸润成为这些佛教徒在面临变故或生命危机时刻,一种慰藉和心灵和平的来源。
  成为佛教徒的入会仪式和典礼也是庆祝关系到法及两千五百岁传统。古代仪式有助创造信赖和浸润的气氛,深度禅修在这种气氛里最可以开花结果。从深奥教义中很明白了解,信徒不是向神臣服,而是将自己开放迎接法,让自己精神的发展予以展开。鼓励使用仪式和祈祷修习,是在协助行者发展心灵,以获致心的开放和智能。所以,佛教不是个有神论宗教,但我们发现,使用仪式和祈祷修习遍布极广。即使在一些最严苛,最纯正的禅修中心,祈祷修习排入每日课程中。礼拜,对着佛陀唱念,祈祷唱念佛陀和其教义、以及僧团,形成大多数僧众每日生活的一部分。使用各种仪式,点蜡烛,供花上香,和祈祷唱念,是这些寺庙、中心禅修的一部分。最后,礼敬佛陀、法或老师的方式,必须回归自己。祈祷成为放弃自私的工具,且从舍弃中,人可以增长慈爱、悲悯和智能,直到不再与佛陀和法分开。
  规矩和戒律
  一些苦行严苛,和其它严谨的禅修院中,使用非常复杂和精准的戒律,做为禅修的一部分。人被鼓励谨记遵循数百甚或数千的戒条,并借助它们来打破我执。许多着名禅修中心,精准细微地使用戒律,这是它们禅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除非个人亲自修习它,否则很难了它的全部价值。藉由严格的戒律,人就会很注意身行和语行,个人的行为就能和团体和谐。这就反过来创造一个很坚固的迈向更高禅修的基础,并助人切断个人贪欲系统的根源。人遵循团体规则,胜过单在顷刻间,将行为植基于渴望上。当严苛精确的戒律,和每日正念和慈爱一起使用时,对智能的开展可能有莫大的助益。
  服务和慈善
  使用在社会上禅修的形式,是服务导向,像教学、帮助病者和戒毒重生者,也是上座部佛教传统中重要的一环。许多僧院的成立,系为了藉由浸润和服务,来培养纯净,做为禅修的主要形式。这服务可以包括对在家人正式教授禅修;教导其它技能和知识,如读和写;帮助穷人、病人;和其它更专门的范围。一些寺庙的建立是特别要照顾小孩和教导及训练他们。其它寺庙则做为戒毒再生中心,提供一个有爱的地方协助那些耽溺于鸦片或海洛因的人。布施有服务和物质两方面,因为佛陀常强调而且是上座部禅修系统和佛弟子生活方式的必要部分。慈善是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工作和所有物,是培养内在舍弃与和平的基本。它是心中无贪和悲悯行为的显现。布施即放掉各层面的一切,是获致心中无私、净化的基本修习,因此,它是特别重要和遍布极广的一种禅修形式。
  更高教义和其它修习
  为了完整性,必须注意,虽然本书探讨的教义,包括了佛教禅修的要点,但仍有一些高于本书述及的修习的悟解。这更高修习分为两类,首先是伴随毗婆舍那而来的更深层的内观和纯净。第二类包含各种专注和瑜伽修习,来补充内观的智能,并培养能力,为自己和众生以悲悯的方法来表达这智能。这些教义中,许多包括初尝涅盘的修习和经验描述。马哈希西亚多在别处长篇著作有关更高成就,包括全神贯注,涅盘果、止息状态,以及初次经验涅盘后的特别净化道路。同样地,阿姜达摩答罗、朱连和乌巴庆的传承教导的修习,不但包括全神贯注和止息,也利用开脉轮或体内能源中心,使用能源和光,发光索,涅盘元素,传输力量和更多东西。其它老师培养高阶学生的其它身体和心理力量。这里介绍的老师,大部分不但是学术渊博的内观大师,在自己教学中强调佛教智能的精髓,而且是有名的禅定大师,以及修炼多种力量闻名。然而力量不是智能,他们以及本书希望教授的方式,可最直接导入内观和解脱。
  为使学生了解更高层次的内观,老师通常直接指导他们。上座部佛教传统强调修习的发展,直到有初尝涅盘的深度经验。在此之后,学生只需要一些些指导原则,但通常要有更多修习,直到最后解脱。心净化时,显示出所有存在的发光、自我存在的本质。法自然显露,依循着佛陀初讲四圣谛的基本原则。当了解基本教义时,所有要做的就是去实行它。
  虽然本章公平报导上部座佛教国家的禅修,但当然仍有许多其它技巧和形式,没有介绍。值得一提的是修习另一面是治疗。在上座部佛教中,有许多治疗系统,不管是当做标准修习的一部分或是特别发展。只能举出一些,这些包括专注身体某特定部位,使用和身体或疾病有关的有色光,使用特别专注视像修习,使用僧尼专门采制的草药和水,和洒圣水。行灌顶和各种伏魔法,典仪和仪式,都在僧尼所做的治疗典礼中。占星术和手相术也是某些治疗传统的一部分。佛陀强调僧尼照顾病人的重要性,他很强烈地表示:照顾病人的人,是我的朋友,如同照顾佛陀本人。事实上,本书所有教义和禅修系统,都是针对治疗。其中一些是治疗身体上的病痛,但大部分是治疗我们心灵的痛苦。缘自于我们无知、黏着和渴望的苦,可以治疗:这是佛陀最伟大、最重要的启示。
  小乘、大乘、和其它乘(yanas)
  在探讨各种佛教徒修习法时,学生对于各个国家不同流派和传统常有疑问。佛教往往用车辆来譬喻:小乘(小车)、大乘(大车)和金刚乘(钻石车)。上座部教义究竟属于那一种呢?
  乘的区分,可以从多方面来了解。其中一项是指佛教历史、文化的演进。在这架构中,小乘指的是印度的早期部派,后来演进到在锡兰和东南亚建立的上座部佛教;大乘是指在中国、韩国和日本文化中建立的佛教;而金刚乘则是特别在西藏和蒙古发展的佛教。
  了解佛教乘区分的另一普通方式,是依据各派的某些误解。用这方法,小乘被认为是佛陀早期的教义,关于较少修习,获致有限正觉的成果。小乘被看作是种远离人群,自己达到有限成果,而不帮助别人。另一方面,大乘则是较大的车辆,依据佛陀后期教义,来使自己和所有他人获得解脱──依据大悲悯的教义。金刚乘被认为含有佛陀最高教义,藉由这教义,人可以超越救众生或超越解不解脱的二元对立。这种乘的误解,糁杂着认为小乘是上座部,大乘是禅宗和其它东亚宗派,金刚乘是藏传佛教。
  当人完全了解佛教时,就会清楚这三种乘各代表不同派别,且所有佛教修习的精髓,在各地方都是一样的。乘的真正意义是一种个人修习中自然演进的说明,不管宗派或文化。小乘系指修习的初级阶段,即人主要是被自我为中心的渴望所驱动。我们想要止息苦,或我们要了解或寻找喜乐或真理,或是我们要正觉。我们开始修习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某些东西。这有限的方法是自然的起点。之后,随着修习加深了解,自我空性的真理就变得很明白。不再受限于个别自我的迷惑,修习就成为大乘。自然缘生大悲悯和以无私意向为基础的修习,要拯救众生,因为他不再区分自我和他人。这就是大乘。当我们超越自私修习,清楚看到没有自我可以获得任何东西时,为众生修习就会来到。当区分修习和无修习的念头粉碎时,继续的修习自然演进到最高不二乘。对空性了解愈深,愈能转变所有状况和能源成为解脱力量。最后,任何自救或救他的渴望就会消失,整个世界变成单纯的法展现的地方,在其中没有事情是和修习分开的。万物显现真正的本质,不受任何观念的干扰,离诸有为造作。超越渴望和分别,一切所为自然随顺因缘。
  当人了解到“乘”只是修习的自然进展时,就可清楚每个宗派(如上座部或禅宗)都包括了所有的修法。人随着智能的增长,从自我为中心,进到无私修习。因为所有佛教目标在根除贪婪、嗔恨和迷惑,所以不同宗派之间的目的,就没有真正的区分。这不是否定佛教中历史、文化传统的丰富性,或他们在修习重点和技巧上,有价值的差别。简单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佛教的修习,是藉由止息所有执取和迷惑,使自己与四圣谛相应,任何通往此目的正道都是圆满和完整的。
  最后,我们必须完全超越宗派。它们只不过正道上的另一种人为的区别。就如传统的说法,佛教只是个用于渡过河流的筏,使用于超越自私、渴望的彼岸。渡河之后,就不再需要带着这个筏。或是,就如一位现代佛教诗人──汤姆·沙瓦奇(TomSavage)所写的:大乘、小乘,所有的乘都要自费拖离(towed away)。
  回到智能
  当我们以七觉支(定、择法、精进、喜、轻安、正念和舍)来思考所有不同的禅修法时,就变得很简单,来看各个方法是如何有助于发展至少一些导致解脱的心灵特质。然而,必须注意,用某特种修习、方法、技巧方式的禅修,只是个提供使用的工具。当人已发展了产生智能和解脱的禅修,最后,所有系统、技巧和修习方法都必须放下。那时,禅修不再是孤立的事情,而整合为生活的方式。生活本身成为禅修,单纯、直接、无私、活在当下。
  在佛陀最后对弟子的开示(《大般涅盘经》):“只要同修致力于七重更高智能的发展,也是说在七觉支的发展,则同修只会进道不会退堕。”佛陀对同修的遗言是:
  正念当下,同修们,我劝勉你们,凡所有因缘所生法都会败坏的,惟精勤努力以求自度。
  希望经由本书传达的法,有益处、有功德,帮助众生离苦。
  愿所有众生快乐,愿所有众生从迷惑中解放出来,愿所有众生勤奋努力于解救自己。
  佛学常用术语
  1.安那般那(^an^ap^ana):一种注意吸气呼气的修定方法。
  2.三摩地(concentration;sam^adhi):心专注于一境。
  3.奢摩他、止(concentration;samatha):禅定的修学。借着专注于某一固定的情境以培养深刻的禅定。
  4.识(consciousness;vi^n^n^a&na):心的认知功用。能了别六根门上六尘的生灭。
  5.漏、染(defilements;kilesa):心的贪、嗔、痴。
  6.痴(delusion;moha):心的染污,使之不能清楚地见到无常、苦、空。
  7.八正道(eightfold path;ariya-magga):佛教通往清净和解脱的道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8.元素(elements;dh^atu):通常指地、水、火、风四大。
  9.无我、空(emptiness;anatta):没有自我或灵魂;没有一个独立的“主体”或“自我”在经历一切的变化,我们只是一种变迁的过程。
  10.受(feeling;ved^an^a):触境所起的愉快、不愉快、中性的感受。
  11.四念处(four foundation of mindfulness;satipa&t&th^ana):四种觉察处,它是我们整个的经验,必须去注意以培养内观智能。(1)身体和物质元素。(2) 感受:苦、乐、不苦不乐。(3)心。(4)法──所有心的现象,像思想、情绪、贪、爱。
  12.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ariya sacca):佛陀的基本教法:(1)苦的真理 。(2)苦因的真理──执取和贪爱。(3)苦灭的真理。(4)灭苦之道──八正道。
  13.贪(greed;lobha):一种心法,会使心去执取或黏着一个情境或经验。
  14.嗔(hatred;dosa):一种心法,使心讨厌或攻击所缘的情境。
  15.无明(ignornance;avijj^a):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爱的根源。
  16.无常(impermanence;anicca):所有现象的本质,即有生必有灭。
  17.毗婆舍那(insight meditation;vipassan^a):清楚地洞察;专注于身心现象的本质以了解其实相。
  18.极微(kal^apa):物质原子中最小的粒子,一直在运动中。
  19.业(karma):因果法则,说明身心世界里种种现象之间的关系。
  20.色(matter;r^upa):由四大所造的物质世界。
  21.行蕴(mental factors;sa&nkh^ar^a):在五蕴中,指与识尘有关联所产生的造作力以及其它心的作用力。
  22.心(mind;n^ama):意识以及染覆于意识的各种心法。
  23.念(mindfulness;sati):心的一种特质,它能不迎、不拒、不惑地注意当下正在发生的现象。
  24.涅盘(nirv^a&na):不再受制于身心活动的一种彻底的清凉状态,也指从贪、嗔 、痴中解脱的心境。
  25.想(perception;sa^n^na):心的特质,接收、认知情境。
  26.轮回(sa%ms^ara):所有身心现象都是由因缘所决定的世界,且不断在变化当中。
  27.处(sense bases;^ayatana):六种根尘相应处:(1)眼对色。(2)耳对声。(3)鼻对香。(4)舌对味。(5)身对触。(6)心对法。
  28.相(sign;nimitta):由心专注所生之影象。
  29.苦(suffering;dhukkha):一切生灭变异现象基本的不坚固,难以满足的特性。
  30.戒(virtue;s^ila):原指遵守特定的道德戒律,更深义为在世间的行为无贪、无嗔、无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