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观音法门的开展——以敦煌莫高窟 161窟为中心的探讨
晚唐观世音菩萨法门的开展——以敦煌莫高窟 161窟为中心的探讨
郭祐孟
国立空中大学讲师
圆光佛学研究中心?图像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摘 要
敦煌莫高窟地区自中唐时期已经发展出“观音圣地”,为郡人朝礼之重地;石窟设计理念以当地深厚的华严及法华禅观传统为基调,结合密教的潮流,顺势开衍出丰富的观音曼荼罗世界,譬如 161窟便是具有代表性的范例。以本窟高度敏感的图像建构特质,适巧反映著观音信仰的解行在晚唐成熟的面貌,继之成为近代汉传佛教最强劲的生命树。
莫高窟 161窟窟顶的五方观音曼荼罗和环壁的三圣观门,分别从密宗与显教的观点来描摹观音主尊的功德身,彼此具有相互佐证及诠释的作用,观世音菩萨法门的心与形在此窟中作了最完美的结合!行者居此窟内观修,仿佛置身于观音净土,在千菩萨为伴的氛围中常随佛学,免去八难三涂之苦,投入施无畏者的怀抱,如是安忍,便是真入菩萨行者。无论从因行或果德来论此窟图像,都具有深刻的连结性。
从密乘的解行特色来看,行者还是要立足在华严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中,来完成对般若真实义的印证,这才使得主尊与行者之间损忘销融,因无形而无所不作。深谙“互作主伴”的行者,也往往可以将密法的殊胜力量发挥到极致。
本文结合了石窟图像结构、教典义理组织、显密观修仪轨等,为晚唐汉传观世音菩萨法门的理论与实践做整合性研究,更提点出近代观世音菩萨法门起源和转型的细节问题!
关键词 :观 音、观 音法门、晚唐、莫高窟 161 窟、敦煌密教、华严三圣圆融观
? 序 说
敦煌一地自古商队僧侣往来频繁,佛事茂兴,至少在中唐时代就可见到“观音圣地”已经形成,并为郡人所朝礼,《炖煌录》中记载著:
州南有莫高窟,……古寺僧舍绝多,亦有洪钟,……次南山有观音菩萨会现之处,郡人每诣彼,必徒行来往,其恭敬如是。
从莫高窟现存的唐代石窟造像中,我们不难发现观音菩萨所扮演的角色有著前后明显的变化,最值得注意的是:由初唐的胁侍菩萨经盛唐观音经变的主尊、开衍密教观音曼荼罗,历晚唐石窟正龛龛顶的曼荼罗集会,到全窟以观音题材来建设等等;说明著观音信仰独立发展的经过,这与前述该地有“观音菩萨会现之处”可说是互证其历史轨迹了。
为因应八世纪中期的唐蕃战争,敦煌聚集了为数可观的军民,文武人士兼而有之,他们向吐蕃争取到“毋徙它境”的权利而归顺其统治 。并在吐蕃政权赋予佛教事业种种特权的庇荫下,假佛事之运作兼行汉唐文化的传递,透过寺院的教育机制来延续汉传佛教的慧命与汉唐民族的香火。以当时吐番的军事实力来看,强攻敦煌是可行的,但他们却选择不以武力征服,很可能是为了保护敦煌佛教 。此刻又是密教在河西大展鸿图的关键时期,石窟造像题材的密教化倾向十分浓厚。密教中圆满世间愿求的外貌相当具有吸引力,尽管它有内在更为深刻的法义,却容易被大众浓烈的世俗意欲所冲淡,加上异族统治下的失衡心理,重视济拔苦难的观音信仰变得益形出色。观音题材的变化及其应用对于这个历史阶段具有相当的指标性,突显它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 161窟凿建于晚唐初期,其窟型作用与图像结构适巧作为观察中唐敦煌佛教高度发展的成果之一。
观音图像的多元变化是其他菩萨图像少有的现象,其神变自有其佛教义理上的依据,这对石窟中群像的建构有著直接的推进因素,如:
尔时世尊往昔大悲愿故,而作是念:‘若我但住如是境界,则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于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为一切众生示种种诸趣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宜闻法,随种种心行,开观照门!
这是支持中、晚唐佛教衍化出繁琐的观音曼荼罗世界之最佳依据,各层面的佛教徒也就透过这些丰富的图像世界来涵养性灵或专志灵悟,期与诸佛同会为祷。本文拟以莫高窟 161窟为例,来探索晚唐敦煌观世音菩萨法门的开展;相信这样的讨论除了可以间接了解当时汉传观世音菩萨法门的相关情况之外,更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近代观世音菩萨法门起源和转型的细节问题!
? 敦煌莫高窟第 161 窟 的现况
图一 : 161窟周边窟位分布图
161窟位于莫高窟南段上层156窟的正上方,为莫高窟中位置最高者,紧邻盛唐130窟高 26m 的弥勒佛南大像,周边诸窟亦皆开凿于唐代;可以说, 156、158、159与161四窟共成一组石窟群 (图一)。161窟原由前室、甬道、主室组成,前室半毁,仅余 2.68坪 ;甬道长 0.9m ,宽 1.05m ,高 1.9m ;主室东西 3.9m ,南北平均 4.16m ,约合 4.91坪 ,壁高 2.8m ,井顶高 3.7m ,容积约 52.72立方米 (图二)。
图二 : 161窟立面绘测
前室与甬道皆以宋画覆盖晚唐原作,因非本文重点,暂不予以讨论。主室平面略呈正方形,为具有中心佛坛的覆斗顶石窟,中心佛坛东西 1.46m ,南北 2.25m ,合 0.99坪 ,占全室面积五分之一,高度仅有 0.55m 。佛坛东、南、北三面共设壶门十个,内画供器。上原有塑像三身,主尊已经损毁,仅残留木桩底座,两侧塑作吐番装供养人像,头部皆毁。窟顶井心画千手观音曼荼罗一铺,卷草垂鬘铺于四披,四周环绕伎乐飞天,四披中央各画观音曼荼罗乙铺,环周菩萨海会 10组。西壁中央画十一面观音曼荼罗,环绕
莫高窟第 161窟主室立面透视图:
菩萨海会 28组。南壁中央画文殊变,环绕菩萨海会28组。北壁中央画普贤变,环绕菩萨海会28组。东壁门上画观音经变,门南北环绕菩萨海会各12组。
大体而言,本窟硬体保存良好(图三),尤以窟顶最为完整,环室壁画虽有多处残破,然而主题仍可辨识。而软体的系统清晰且结构性强,显然经过石窟设计者的冶炼斟酌,是研究晚唐敦煌佛教不可多得的好材料!
? 敦煌 莫高窟 第 161窟主室图像结构试析
161窟和156窟皆为晚唐窟,谁先谁后?历史上并未记载。不过,从〈张淮深碑〉的内容来考量,156窟耗费数年才完工,马德先生进一步推
图三 : 161窟窟内全景 图四 : 161窟佛坛吐番装供养人
测为两年半 ,是九世纪中叶所凿的大窟,并修建了精美的窟檐。按莫高窟营建的惯例,同时代的纵向窟应是由上往下开挖,若说在 156窟完工以后又在其上方开凿新洞,则落石容易破坏其窟檐,并不符合常理。因此,161窟若非在156窟的同时间开凿,就可能是更早完成的洞窟了,其佛坛上残像为何身著吐蕃装?一直是个谜!
张议潮青少年时代曾在寺院中从法成学习,迨推翻吐番统治后,仍将贵为“大蕃国大德三藏法师”的法成留在敦煌,可见张议潮对法成的尊崇 。法成对归义军初期的敦煌佛教显然持续发挥其教化作用,尤其是从大中九年 (A.D.855)起到他圆寂的四、五年之间,于沙州开元寺大开《瑜伽师地论》讲莚 ,座下弟子法镜也成为后来敦煌佛教的重要推动者!张议潮亦重视僧务、整顿寺院人事,列名记帐,保护常住免于侵夺 。在他开凿 156窟接近竣工之前,适逢法成圆寂(咸通五年,A.D.864),按敦煌佛教的惯例,张议潮极有可能建造纪念法成的功德窟。然而,却未见敦煌文书中对此事记载,或许是因为法成的身分敏感,故未予以张扬。拙见以为:161窟佛坛上的吐番供养人残像挠富趣味,这似乎是莫高窟中的孤例,在归顺唐室的政治环境中为何塑作这等窟洞,题材、风格都有浓厚的吐番佛教因素 (图四);也就是说,161窟究竟是建于156窟之前?还是与156窟同时间开凿?161窟可能是法成生前的专用密窟吗?抑或是张议潮为纪念法成的功德窟呢?这实在有加以考量的必要。
从壁画风格来看, 156窟正龛顶与161窟顶壁绘同属密教图像,画风相近,惟161窟的四披观音更显细致。再从题材来看,156窟西壁开龛,龛内以佛为中心(图五),龛顶以千手观音为中心,龛内四披皆为变化菩萨尊,构成一铺观音大曼荼罗(图六);这铺曼荼罗作为主佛神变加持之意涵,辅以龛内三壁所绘的息障造福内容,将主佛之体、相、用表露无遗!161窟就在此龛上方,内有中心佛坛,利于法事进行,全窟皆以观音图像来建构,就像是观世音菩萨法门的实践场所。156窟虽然是以千手观音来阐明佛德,但是这铺曼荼罗的位置并不利于辅助观修,只能是做为说明之用,突显此窟设计上有著「显体密用”的意图;161窟则全以观世音菩萨法门来建构,可视为156窟龛顶曼荼罗的进一步立体化!笔者认为:这两窟极可能原由一方所计划(必有高僧参与),而且有冶练唐、蕃佛教于一炉的用心,156窟做为礼忏报德、集会仪轨的场所,161窟则专为结界观修之用,证之156窟的功德记:
图六 : 156窟正龛顶千手观 音曼荼罗
图五 : 156窟正龛主佛
……参罗万象,表化迹之多门;摄相归真,总三身而无异。方太室内,化尽十方;一窟之中,宛然三界。……榆扬庆设,斋会无遮;剃度僧尼,传灯鹿苑;七珍布施,果获三坚;十善聿修,圆成五福。
为纪念张议潮归唐而开窟度僧广设斋会,说明著 156窟的本质;而“ 参罗万象,表化迹之多门;摄相归真,总三身而无异。 ”显其图像之精神,确实
图七 : 161窟中心佛坛
含有总持十方三界的意蕴,暗合陀罗尼门的意义!这反映著晚唐敦煌佛教显密双彰的样貌。 以下便从法华、华严与密宗的角度,来探索本窟图像的结构意义。
(一) 、 佛坛做为本窟密法操作之中心
本窟佛坛的主尊虽已破毁,然其身分究竟是佛?还是菩萨?仍值得仔细斟酌。关键在于佛坛上的两尊吐番装供养人残像,若说在佛像两侧以供养人为胁侍,这是过去未曾出现的体例。 (图七)
敦煌现存最早以菩萨为主尊的石窟要算是北凉三窟,以弥勒菩萨为主尊之所以成立,应要考虑弥勒具有未来佛的特质,才适合做为全窟圆满的化主。之后,隋 401窟的普贤菩萨也骑象立于北龛,与南龛交脚弥勒互证西壁主佛之事业,普贤一向被视为佛陀二利圆满行的模范,也适合阐释佛境界。盛唐148窟原有如意轮观音和不空罥索观音奉置南北龛,这是配合东壁门上千手观音曼荼罗的完整构思,体现涅槃佛生命美学的圆满性!再看五代第6窟,西壁正龛已经直接以观音为主尊,有十大弟子、八菩萨和八部天众为眷属,完全取代佛的位置了。从石窟主尊变化来复原161窟主尊身分应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再观察龛顶主尊,前期石窟皆以弥勒(或菩萨身、或佛身)、涅槃佛、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等为主,尚未见到其他菩萨能居此位,即使是密教观音也到晚唐才入主龛顶,这也可做为指标。况且,直接将供养人安置于观音像身旁,是唐代敦煌很常见的模式,增进了观音与人之间的亲密感。从以上的整理可知:密教对于观音取代佛像做为石窟主尊有著重要的推动力!我们 若考虑到 161 窟是 156窟西壁龛顶内容的延伸,便可推敲佛坛上的主尊很可能为观音像了;也唯有以观音为主尊,才能彰显161窟慎密而谨严的的观想世界。
(二) 、 窟顶以千手观音为中心的图像结构
窟顶井心绘制十二臂千手观音一尊,此观音顶戴化佛,面相端严,身著天衣缨络,结双跏趺坐于莲台上,以千手掌眼为身光背屏。正手十二臂分持法器:胸前两手拈指掌心外翻、心间二手合掌结五部总持印、左右第一手皆执三叉戟、右第二手持宝印、右第三手持单尖金刚杵、右第四手握鸡首瓶、左第二手持宝镜 、左第三手持三钴金刚杵、左第四手握军持。 (图八) 井心四隅分别画飞天及供养菩萨各两身,即金刚华与金刚鬘。可以说,窟顶井心自成一铺千手观音曼荼罗!而窟顶四披各以一铺观音曼荼罗作为主角,环周搭配菩萨眷属十组,分别有一大菩萨为上首,领 49身合掌菩萨俱(图九),建构出庄严的观音海会图。兹将窟顶图像及残留榜题罗列于下:
图八 : 161窟窟顶井心千手观音
图九 : 161窟窟顶东披观音曼荼罗
位置
图像内容
属性
尊像名号
图像特征
残留榜题
井心
千手观音曼荼罗
主尊
千手观音
单首十二臂,顶上化佛,结跏趺坐。胸前二手拈指,二手结五部总持印,余手分持三叉戟、金刚杵、宝印、军持、胡瓶等,以千手掌眼为背屏。
眷属
金刚华
双手持华盘供养
金刚鬘
双手持华鬘做供养状
飞天二身
东披
观音 曼荼罗
主尊
观音菩萨
反身交脚坐姿,右手持花,左手按地。
观音
眷属
金刚香
双手持香器供养
金刚嬉戏
双拳按腰腿间
金刚歌
演奏箜篌
金刚歌
演奏琵琶
菩萨海会十组
各以大菩萨为上首, 49身合掌菩萨俱。
西披
观音 曼荼罗
主尊
观音菩萨
半跏垂足坐姿,右手持花。
观音菩萨眷属俱
眷属
金刚歌
演奏琵琶
金刚华
双手持华盘供养
马头明王
怒目将军持宝棒形,顶上马头,火焰背光。
火天或婆薮仙
瘦身露骨,发须环腮,单手扬掌状。
菩萨海会十组
各以大菩萨为上首, 49身合掌菩萨俱。
南披
观音 曼荼罗
主尊
观音菩萨
游戏坐姿,右手持花,左手按地。
眷属
金刚舞
双手胸前作舞姿
金刚鬘
双手持华鬘做供养状
马头明王
怒目将军持宝棒形,顶上马头,火焰背光。
火天或婆薮仙
瘦身露骨,发须环腮,单手扬掌状。
菩萨海会十组
各以大菩萨为上首, 49身合掌菩萨俱。
北披
观音 曼荼罗
主尊
观音菩萨
反身交脚坐姿,左手持花,右手按地。
大圣观音
眷属
金刚歌
演奏箜篌
金刚嬉戏
双拳按腰腿间
金刚华
双手持华盘供养
金刚华
双手持华盘供养
菩萨海会十组
各以大菩萨为上首, 49身合掌菩萨俱。
妙光菩萨并眷属俱
由此看来,本窟窟顶的图像结构,应该是值得我们再深入探究的。综观敦煌的中、晚唐密教窟窟顶,常蕴含有五方佛曼荼罗的结构意义,这从中唐 361窟到晚唐14窟窟顶的发展轨迹,已经得到印证;以五方佛代表该窟主尊佛陀圆满的五智 成就,也是诸佛藉之引发行者内蕴自性五智所施设的方便加持。本窟既然是以观音为主尊,又以观世音菩萨法门为行法之主轴,窟顶的五身观音造像便可视为五佛图像的另一种神变! (图十)
从金刚界曼荼罗来说,观音属莲华部主,以修治爱敬法为其胜用 ;从胎藏界曼荼罗来说,观音属莲华三昧门,专以增益法显其妙用 。事实上,观音传达了诸佛的无量悲心,从无缘大悲中建立起无尽的化用,藉无边众生之种种性欲所成的法界色来庄严清净智的功德,引导芸芸众生齐入究竟智海;以观音为主尊所开展的曼荼罗,其结构之完整与变化之多元,在密部仪轨当中堪称为最丰富者!其普门应现的种种方便,也藉由身密手印与意密三昧耶形做出随机的展演。经云:
……莲花即理也,理处必有智,故以左右手,其名曰理智,左手寂静故,名理胎藏海,右手办诸事,名智金刚海,左手五指者,胎藏海五智,右手五指者,金刚海五智,左手定右慧,十指即十度,或
图十 : 161窟窟顶名十法界,或曰十真如,缩则摄收一,开则有数名……。
本窟井心的观音便是在当心二手的五部总持印中收摄金、胎二部于一真法界,开舒千手掌眼遍入一切之化度因缘;特以来显其福智之真实不虚。
若为降伏一切天魔神者当于跋折罗手;若为摧伏一切怨敌者当于金刚杵手;若为一切善和眷属者当于胡瓶手;若为大智慧者当于宝镜手;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迟手;若为辟除他方逆贼者当于宝戟手;若为口业辞辩巧妙者当于宝印手……
千手观音本身既然具备完整的五部密法,自可成一铺曼荼罗,何以还要有四方观音来搭配呢?这还要借用五方佛来说明。中央毗卢遮那如来为佛部主尊,根本含摄五部 ( 佛、金刚、宝、莲花、羯磨 ) 于其中,为一切法门生发之源,为诸佛之母。从中央佛出生东方不动如来、南方宝性如来、西方无量寿如来和北方不空成就如来,皆以其特有的金刚部、宝部、莲花部与羯磨部为方便,能引摄行者还入究竟体性,即毗卢遮那佛;不动如来从毗卢遮那佛金刚波罗蜜所生,以金刚波罗蜜为母,依此类推:宝性如来以宝波罗蜜为母、无量寿如来以法波罗蜜为母、不空成就如来则以羯磨波罗蜜为母。此四波罗蜜为定、为慧,表征佛陀大兴悲愿的善巧应现,也标志著众生如何圆成佛果的菩提大道。如前文所说,观音的普现色身三昧正是毗卢遮那佛的另一种诠释,千手观音正如毗卢遮那佛位于窟顶中央井心,四方观音则依据四波罗蜜出生四佛之义,环列在千手观音的周围,共成一铺内蕴五方佛曼荼罗精神的观音海会图!
从此井心千手观音出生四方观音,正如同佛自住“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自在力三昧”,演说“阿利耶大曼荼罗”形色威仪 般,能统摄此窟造像悉销归于观音普现色身三昧的清净理体。也因具足五方观音,而能将五部尊法:息灾、增益、降伏、爱敬、钩召等融于一室,启建一座晚唐观世音菩萨法门的圣殿。由此可知,窟顶群像为此观音窟洞建立了完整的观修格局。
(三) 、 西壁十一面观音和南、北壁的文殊、普贤所建构之理观及密行
根据不空的说法,显、密二教都是大乘菩萨道,专为顿悟菩萨根性宣说,依止其任一种皆可修行成佛,这样的主张一直沿袭到后代,成为菩提道次第中“上士道”的基本架构。他说:
如来于百千俱胝阿僧祇劫积集菩提资粮,加持陀罗尼真言文字,令顿悟菩萨与此相应,顿集福德、智慧资粮,于大乘修菩萨道二种修行,证无上菩提道;所谓依诸波罗蜜修行成佛,依真言陀罗尼三密门修行成佛。……若与三密门相应,不暇多劫难行苦行,能转定业,速疾易成。
不空三藏不但广说陀罗尼真言行的殊胜,更赞誉它为一般显教所不及的“安乐成佛速疾之道”。而对于陀罗尼,显教经论也有许多阐发,特别是圆教的主张,更强调证入陀罗尼门在修行上的重要性。可以说,证取陀罗尼功德是显、密圆宗共同肯定与努力的修行关键!藉图像观修的行者,应该也脱离不了对陀罗尼总持义的精神掌握。本节拟以诸位显、密大德为三圣结构所做的诠释为基础,并与 161 窟造像内容作一番对照及会通。
1. 十一面观音对华严三圣圆融观的吸收
以文殊、普贤作为主尊胁侍的造像模式,虽在北魏时期已经出现,但是却在盛唐以后才真正大为流行,几乎成为定式,这要得力于相关义理的建立,《三圣圆融观门》无疑是其最佳的根据。此书是华严宗四祖澄观大师的精要之作,将华严大教归摄在三圣造像当中,作为禅观方便,澄观曾有这样的论述:
若合三圣法门以为经目者:普贤是大,所证理体,无不包故;文殊是方广,理上之智,为业用故;又通是普贤,理含体用,通为所证故。文殊、普贤二俱华严万行披敷,信、智、解、行皆是因华,用严本寂体故。舍那即佛,通圆诸因,证上体用,故说即为经,因言显故。既包题目无遗,则摄大经义尽,亦一代时教不离于此理、智等!
可见澄观试图从繁复无尽的华严义理中萃取出简明而俐落的禅法!这应是继“华严法界三观”之后,再一次蜕变的结晶,可直接以图像作观修,更强调对其内义的掌握。
三圣者,本师毗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二大菩萨是也。……三圣之内,二圣为因,……若悟二因之玄微,则知果海之深妙。
如前文所言,观音具足佛格,故能取代毗卢遮那佛为本窟之主尊,同文殊、普贤共成三圣!以文殊、普贤为因,观音为果。所谓“二因之玄微”,澄观以能信所信、解行、理智三对表法来论说:
信可始生,理唯极见,故文殊居初,普贤居后。……普贤表所起万行,上下诸经皆言普贤行故;文殊表能起之解,通解事理穷方便故。……普贤表所证法界,文殊表能证大智,见后文殊,方见普贤,显其有智方证理故。
再从三对表法中交摄互融,使三圣收则入一,舒衍无量,成就“普贤帝网之行”。因此说:
理若无行,理终不显。依体起行,行必称体。由行证理,理无行外之理;由理显行,无理外之行。……无有如外智能证于如,亦无智外如为智所入。
其实,作此观门终究是要深契于主尊 (观音)的,中心佛坛的主尊(观音)表体性,西壁的十一面观音正是从体起用的最佳法相。据密宗的本意,行者若能深解诸佛加持神变之意趣,透过修学曼荼罗的理事仪轨,正是佛种生起的最佳方便,所以说:
初发心时,得入阿字门,即是从如来金刚性生牙;当知此牙一生,运运增进,更无退义,乃至成菩提,无行可增,然后停息。
西壁的十一面观音特别以曼荼罗的形式出现,在敦煌确实是鲜见的,这除了突显此窟的密教特质之外,也说明十一面观音在唐代密教中所受到的特殊尊荣。当然,对于十一面观音、文殊、普贤的组合,还要再进一步从密教的角度来探讨,才能见到其图像精神的深刻!
2. 十一面观音对密教理、智二法界的统摄
若要论及本窟三圣造像的密意,拙见以为应该要掌握《大日经》的精神,特别是对其三部海会的开演,再进一步理解胎藏界与金刚界曼荼罗对大日如来体性的双诠齐彰!以下的引文或可作为本小节讨论的开端:
然毗卢身、土,依、正相融,性、相同一,真如遍满法界大我,身口意平等如太虚空;以虚空为道场,以法界为床。大日如来为令知见此道,示二种法身:智法身佛住实相理,为自受用现三十七尊,令一切入不二之道;理法身佛住如如寂照,法然常住,不动现于八叶,为自他受用,示三重曼荼罗,令十界证大空,虽是理、智之殊,广、略之异,本来一法,曾无殊异!
本窟中心佛坛主尊观音既然具备佛格,西壁的十一面观音便可作为其应化身形,统摄著代表无缘大悲心莲花部的普贤与代表坚固菩提心金刚部的文殊,行者实是藉此十一面观音方便法门而趋向究竟解脱道的, 十一面观音与佛仅是形相因缘的不同,体性并无差别,即事即理,这便呼应了《大日经》中“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的修行宗旨。经云:
毗卢遮那如来加持故,奋迅示现身无尽庄严藏;如是奋迅示现语、意平等无尽庄严藏。非从毗卢遮那佛身、或语、或意生,一切处起灭边际不可得。而毗卢遮那一切身业、一切语业、一切意业,一切处、一切时,于有情界宣说真言道句法。又现执金刚、普贤、莲华手菩萨等像貌,普于十方宣说真言道清净句法。
一行禅师曾经对于此中称首的三圣做了注脚:
如是一一本尊像类眷属,皆如毗卢遮那充满十方一切世界,如因陀罗网互不相妨。今略举三圣者以为称首也:执金刚对金刚智慧门,降伏方便;普贤对如如法身门,寂灾方便;观音对莲华三昧门,增益方便。举此三点,则无量不思议妙用皆已摄在其中!
若对照此窟造像,文殊为金刚智慧门之上首,以深解般若理趣而坚住菩提心,视为降伏方便法门;普贤为莲华三昧门之上首,以悲愿增上而普现色身,应视为增益方便法门;十一面观音则代表如如法身门,令一切众生见佛消障,为息灾之最胜方便。 可见,此秘密三圣观门与前文所说的华严三圣观门之间,确实有著微妙的相通性!
进一步说,此窟三圣也蕴涵著佛果位上的圆满三德,如能会通善无畏的解释,则知金刚界曼荼罗以不动般若为德,胎藏界曼荼罗以无碍解脱为德,无论金、胎二部,皆是大日如来之方便化物,双彰理、智以成全体。经云:
中尊大日是法身,秘密主金刚惠印是般若,观自在持莲华印是解脱;则身密法身德,口密是般若德,意密是解脱德也。因般若故得解脱,解脱因般若,此二依法身之体,不即不离,阙一不得。
故知:十一面观音为身密法身德,文殊菩萨为口密般若德,普贤菩萨则为意密解脱德;广开则三德各有所表尊形,归源则知观音三德圆具,对应于三业平等法门。一行禅师说:
言如来种种三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于语,语等于心,犹如大海,遍一切处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
可见得,本窟中方便代表佛陀身业、语业、意业的观音、文殊、普贤三圣,其实各自具足身语意三密,因各自圆融而成就全体无碍。行者便是在这样圆满的图像环境中进行其三密相应之真言行,以期在帝网无尽的理事观修中,体证大空王事业的究竟清净义。
另外,在善无畏所传的“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中曾经提到:行者修持化身成就“出悉地”时,因入于平等法中而除灭亿劫生死,感应二圣随逐围绕的功德相状。经云:
下品悉地‘阿罗波左那’是名‘出悉地’,能生根茎遍满四方。诵一遍,如转藏经一百遍 (若诵一遍如诵八万四千十二围陀藏经除行人一切苦难),即入如来一切法平等,一切文字亦皆平等,速得成就摩诃般若;诵两遍,除灭亿劫生死重罪,文殊、普贤随逐四众围绕如备,是慈无畏护法善神在其人前;若诵三遍,三昧现前;若诵四遍,总持不忘;若诵五遍,速成无上菩提也!
这是以修学大乘四无量心行所产生的大无畏精神,而得与诸圣贤僧同处共荣的境界;文殊和普贤菩萨便是统领诸圣贤僧的上首,在此窟可表征一切清净功德之积聚,总摄主尊十一面观音的庄严!
可以说:窟顶的五观音曼荼罗和南、西、北三壁的三圣观门,分别从密宗与显教的观点来描摹佛坛主尊的功德身,彼此具有相互佐证及诠释的作用,观世音菩萨法门的心与形在此窟中作了最完美的结合!
(四) 、 东壁门上的观音经变
东壁门上的经变图 (图十一)以山水为背景,中央群山环绕,其中有一宝莲花,花上化现出观音菩萨。菩萨上方有华盖为饰,观音顶戴化佛,脸颊微向右倾,以游戏坐姿而垂右足,左手仰掌置于腹前,右手前伸于膝上作与愿印,头光和身光分别以连续回旋纹样和宝相云纹表现观音的福智庄严。学者将这样的图像认定为“珞伽山观音” ,但拙见以为还需要连同周边图像内容再斟酌一番。
综观敦煌唐代的法华经变,便流行著「向心式”构图,这要以建于初、盛唐之交的 217窟为滥觞,极可能是受到善导制作西方净土经变图之影响 。 217窟南壁以法华序品灵鹫山会为中心,东壁门上则以普门品序分为题,南北两侧画该品偈颂诸种情节;这两个场景都以群山回绕中尊来营造全铺壁画的中心地带,周围绘以经文相关情节。继之,盛唐23窟,乃至中唐以后的法华经变皆沿袭著这种形式;或许本窟东壁门上的中央山景正是这种构图的延续者。但是盛唐45窟观音经变的主尊环周却未见到如此的表现。 黄韵如 君也曾将 148窟南龛壁面的山景观音像定为 “珞伽山观音” ,但那是单尊像,造型虽同却不同于本窟的模式,不适合直接比附。观音两侧上隅有飞天供养,与本窟其他曼荼罗图相应,中段则有追堕金刚山、如日虚空住和普劝持观音名的内容 (图 十二 ),这似乎是普门品变相的常轨。值得注意的是,山景两侧的婆罗门造型供养仙人与下隅的宝冠人首兽身像,这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找不到根据,也未出现在前期的经变当中!或许是这样的突兀,所以未被 罗华庆 先生收录在观音经变的研究里。这种不表现三十三现身而仅强调免灾救难性质的经变,在敦煌一地,保守估计就有盛唐 126、205窟、中唐112、185窟、晚唐128、141窟 ,巧合的是,除了 141窟之外,其他五例都和161窟一样以观音为中尊。若将此图与《四十华严》的偈颂相对照,则又若合符节,经云:
我此所住金刚窟,庄严妙色众摩尼,常以勇猛自在心,坐此宝石莲花座,天龙及以修罗众,紧那罗王罗刹等,如是眷属恒围绕,我为演说大悲门。
如此看来,山景两侧的婆罗门供养仙人与下隅的宝冠人首兽身像 是否 正是观音的眷属──天龙八部众呢?再将观音两侧中段的故事画对参经文,则应该是“离险道”和“离恶名”。此铺经变似乎兼具有法华与华严两系观音的内涵,不论是就《华严经》中“善知识但说一法门”,还是依《法华经》中“现一切身说一切法门” ,都与本窟其他造像有著适切的对应。
(五) 、 全窟菩萨海会众的图像本质初探
以菩萨群像围绕中尊来填满壁面而造成炫耀跳动之视觉感 ( 图十三 ) , 这种表现方式是敦煌中、晚唐壁画的常法,或许是得自千佛图像的灵感吧!早在北朝的佛教造像碑中就已经出现全碑刻以菩萨身的情况,但却非常鲜见;陕西耀县药王山保存著一件千菩萨造像碑 ,此应是后代千菩萨图像的滥觞,似乎还未见到学著们的相关讨论,窃以为那与千佛图的内涵应该很有关系。这种早期的千菩萨造像至少说明了两大特质:一是时间序列之圣贤一时齐现的胜景;二是本迹不二的胜义。前者代表著时间观念的粉碎,密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三心不可得义,契合于二佛并坐的法华三昧现观境智;后者的中尊图像可表征周边任一菩萨之特写,三世菩萨等无差异,虽有前后成佛之别,但其体性共通,合于一乘妙法和平等无二之圆满义,一切皆入妙觉地。千菩萨图像到了晚唐才大为流行,以 138、161、196窟的表现最为精采,此时中土佛教崇尚圆教境界,双融显密的倾向更为明显,千菩萨图像除了是从本垂迹的意义之外,也代表著法界曼荼罗的精神。
:
图十一161窟东壁门上观音经变
图十二 : 161窟东壁门上观音救苦难图
图十三 : 161窟南壁菩萨海会众
138窟西壁中段以药师佛三尊为主题,两侧则以十数组菩萨众环绕文殊、普贤,共同簇拥药师佛三尊像,菩萨众数以千计。196窟东壁门南、北侧分别以十八组(每组三十五身)菩萨环绕文殊、普贤,各迎向门上的观音三尊曼荼罗,菩萨众近千二百身。这两个洞窟的每一组菩萨众皆同大小,或合掌、或持供具、或执法器,时而侧身交谈,于整齐排列中蕴含多种变化。196窟还残留题榜数例:“华严菩萨摩诃萨等三十五圣”、“地藏菩萨摩诃萨等三十五圣”、“大圣金城□菩萨摩诃萨等三十五圣”、“如意轮菩萨摩诃萨等三十五圣”、“大严菩萨摩诃萨等三十五圣”、“天王菩萨摩诃萨等三十五圣”及“电德菩萨摩诃萨等三十五圣”等 ,可见每一组菩萨都有上首领众。更具体的图像便在 161窟中表现出来,每组都是四十九身菩萨众簇拥一尊身形较大的上首菩萨,全数超过七千身,可说是莫高窟中菩萨最多的洞窟!若将全窟数如大海深广难测的148组菩萨众做为赴会听法的菩萨,真是名符其实的菩萨海会了。
进一步说,每一尊菩萨都代表著独特的菩萨行门,广说如八万四千,对治各种心行,总摄为不二法门,对应在窟顶的千手观音是非常符合的。以专注修学观世音菩萨法门来取代修学一切菩萨海众的无量法门,而证取一多无碍的圆融境界。这是〈普门品〉的奥义之一,世亲曾对此做诠释:
‘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及受持六十二恒河沙诸佛名彼福德平等’者有二种义:一者 、 信力故,二者毕竟知故。信力者有二种:一者 、 求我身如观世音,毕竟信故;二者 、 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毕竟得故。毕竟知者,决定知法界故,法界者名法性,彼法性入初地菩萨,能证入一切诸佛菩萨平等身故,平等身者,谓真如法身。是故受持六十二恒河沙佛名,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功德无差别。
可见,观音与诸佛不二称之为妙,诸佛即是等觉地菩萨 。决定知法界者也就是登地菩萨的智慧功德,因证入平等法性身,而知一佛乘妙法之精髓。换言之:无论是观音、六十二恒河沙诸佛、亦或千菩萨,都必须依据正理思惟才能不生疑畏,与施无畏者 (指观音) 相应。智者说:
今明一多性不可得,无有二相;一则非一,多则非多,同入如实际,实际正等无异。 ” “《入大乘论》云:‘法身唯一,应色则多。’格六十二亿应等一法身也;智者云:‘圆人唯一,偏人则多。’格六十二亿偏菩萨等一圆菩萨也。
所以此窟的观音是于无量中解一的“圆菩萨”,千菩萨海会众乃于一中解无量的“偏菩萨”,以种种身相眷属围绕而共逗一缘的表现,实际并无二相!于此可说环绕本窟四壁之菩萨海会众仍旧传承著北魏千菩萨造像碑的法华三昧精神。
依六、七世纪时梵本所传,“千手千眼”是降魔身中最殊胜者,并与千佛千轮王有关 。据说观音在过去千光王静住如来前受学大悲心陀罗尼时,因顿超八地入无生忍,生大欢喜而更发誓愿利乐众生,所以现出“千手千眼”法相 。由于证入八地境界时,一切世出世间心意识不现在前,一切遽事悉皆放舍,不行二心 ,相应于如来无分别智,易取涅槃。故有诸佛现身为善导,唤起菩萨利生本愿,依无量身修菩萨道,能随众生信乐差别而示受身,得十自在 ,由此进修九、十地满行!依于八地不动忍而普现色身,其功德相胜过七地前的一切殊胜,到十地法云更是变化无方,经云:
菩萨住此法云地,于一念一时、于一佛所,能堪受三世法性藏,名曰‘大法明雨’。
堪受大法明雨的菩萨具足无量神变,或示无量手、或现尘沙头,能使自身做佛国,真正与如来身互摄无碍;如此可推定“千手千眼”正是十地菩萨功德的写照。一方面,十地菩萨受职前会出生大宝莲华王,以无数莲华为眷属,华上化现诸菩萨妙色身以庄严之 ;对照 196窟的诸组菩萨皆坐于宝莲华上(图十四),皆是主尊功德所化眷属,皆称之为“ 菩萨摩诃萨 ”。因此,这种菩萨海会图也可视为十地菩萨所证功德相, 通于卢舍那佛影现十道之境界,本窟窟顶正是十地满行的具体呈现;又前文已说明窟顶是 一铺内蕴五方佛曼荼罗精神的观音海会图,具有加持行者的功用,这也证明著窟顶群像做为十地满位菩萨如无量法云般笼罩芸芸众生的特质。
(六) 、 小结
透过以上五个小节对全窟图像结构加以解析之后,笔者拟以《四十华严 ? 观自在菩萨章》的一段文字来统摄 161窟的群像:
图十四 : 196窟东壁门南诸菩萨从大宝莲出生
我恒住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诸众生前,随所应化而为利益。……或现种种微妙色身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威仪胜妙方便,或为说法,或现神变,令其开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种种色相、种种族性、种种生处同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
此为观音上求下化的大誓愿,为成熟众生而示现种种微妙色身 (泛指本窟中一切图像) ,或示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 (如帝网重重无尽的菩萨海会众) ,或以威仪胜妙方便 (指十一面观音) ,或为说法 (诸尊身语手印法器的表现与观音经变) ,或现神变 (如五方观音曼荼罗) 等等,都反映在 161窟的每一方寸之间,让娑婆众生能 与观音的慈悲共居,从世间、出世间,乃至世出世间等福德慧觉,皆逐步成熟圆满。
如同密教行者行持的阿字观,以入阿字门直至佛果,毫无疑义;阿字门的殊胜在于阿字本不生义,才与空慧相应。信阿字门,正解般若,与信三圣观,解华严义之间,实有一致的贯穿性,这也是汉传佛教消化密法的基点所在,这对于佛因的证取有其决定性之影响,也依著这样的观行而能速疾成就佛果!澄观所以敢言:
信、解真正,方了本原,成其极智,极智反照,不异初心,故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若与此观相应,则触目对境,常见三圣及十方诸菩萨,一即一切故,心境无二故。依此修行,一生不克,三圣必圆 矣!
行者居此窟内观修,仿佛置身于观音净土,在千菩萨为伴的氛围中常随佛学,免去八难三涂之逼迫,投入施无畏者的怀抱,如是安忍,堪称为真入菩萨行者。无论从因行或果德来论此窟图像,都具有深刻的连结性。 以下再接著讨论本窟图像的体用关系。
? 敦煌莫高窟第 161 窟的体用观
(一) 、 中心佛坛主尊与窟中群像的含摄关系
中心佛坛主尊与西壁十一面观音曼荼罗的关系,应该是本窟中承袭敦煌造像传统最古老的元素吧!早在 331 窟,十一面观音便以胁侍菩萨的形象立于主佛两侧;而 334窟的十一面观音则单独成铺,以诸供养菩萨为侍,在东壁门上与西壁龛内的主佛相互对应 。这两个初唐时期的例子都说明了十一面观音与主佛之间的从属关系,可以作为早期汉传密宗比较朴素的结构模式,密法仍是依附在显教的义理上来开展的;而随著密宗本身事相与义理的日趋完备与统合,密法才有独立成为佛教宗派的契机。可以说,本窟的这种模式是初唐模式的延续,当然其中有些新因素值得我们再观察。
首先以体、相、用三者的关系来说明:中心佛坛主尊可视为全窟造像的全体,表征诸佛清境的法性;西壁十一面观音为相,代表诸佛果地的庄严妙色身,依曼荼罗形式做为诸佛自受法乐的圆满及其欲摄受众生的神变;进一步以十一面观音合南、北壁的文殊 (图十 五 ) 、普贤做为观修之用,修学过程所遇到的瓶颈困难,便可启动观想窟顶五方观音曼荼罗的秘密加持,亦或称名求助,与东壁门上施无畏者的本愿相应,以消解逆缘障碍。行者若能藉相悟体、功行圆熟,便可臻于凡圣无名之境。
次依教、理、行、果四事来参研:以西壁十一面观音法为教门,其一切说法是为了阐释主佛究竟圆满之理地,行者或依“三圣圆融观门” ( 以西壁十一面观音合南、北壁的文殊、普贤 ) ,从禅行取证;或假专一持名 (东壁门上观音经变),藉果德润因行,而修习平等妙法;或以真言为门,受持五智秘要 ( 窟顶五方观音曼荼罗 ) ,因三密相应而入如来家。行者若能藉教悟宗、禅行功深,便可于一法中摄万行门,期与金刚藏菩萨同入一切佛国体性三昧等等。
当然,主尊与窟中其他造像之间并非是如上述一成不变的主从关系,特别在密教窟当中,深谙“互作主伴”的行者,往往可以将密法的殊胜力量发挥到极致。《摄无碍补陀落海会仪轨》中提到:
图十五 : 161窟南壁文殊
譬如毗卢遮那经:阿字为毗卢遮那佛种子、吽字金刚萨埵种子。金刚顶经:吽字毗卢遮那种子、阿字金刚萨埵种子。金刚海仪轨如是,每会此两字相代,当知是互作主伴、利益众生。蒲陀海大悲迁化,亦现万亿身,互作主伴,接化群生。
这是说到透过行者对般若理观的真切信解,可以随此窟中任一造像元素为门,契入清净智体,以印证无相法界的真谛;透过行者对密法观修的灵活运用,也可以随此窟中任一造像元素为门,启动智觉慈悲的力量,来圆满法界一切愿求的俗谛。如此真、俗互融,即真即俗,皆是庄严佛事。
(二)、行者与窟中群像的对应关系
既然在石窟中进行禅修密观,那么修行者的观智和群像所架构的观境之间,必然存在著巧妙的关联。深谙观世音菩萨法门的天台智者大师就曾经说过: “以无所住心、四悉檀义,赴物机宜,假设方便,而论境智。” , 主尊所代表的法界不思议境智自然是圆满无碍的,行者则各各依据其深入佛法的层次,而成就不同程度的妙用。
首先,将窟内所有造像元素与行者生理之间作一连接:窟顶的五方观音曼荼罗对应行者头部顶门,象征一切诸佛的功德齐聚,也是诸佛对行者的秘密加持;西壁的十一面观音应为行者修持之本尊,即是行者观修成身之后的庄严净色身;南、北两壁的文殊和普贤分别对应行者的左、右两臂,是基于观音本理所开演的种种作用,象征一切利益众生的事业功德:东壁门上的观音经变则可看做是观音对众生之种种欲求、种种习性所示现的各类化身,及其救苦满愿的悲心,表现行者透过观修所欲达成的目标及效果;环壁的菩萨海会众便是共同架构此窟圣众集会的无量法缘,对应行者之种种心数,辅佐心王,共襄盛举!在完整的对应关系中,行者的身密变化无尽,以两手十指代表:
左小指为檀、无名指为戒、左中指为忍、左头指为进、左大指为禅、右小指为慧、无名指为方、右中指为愿、右头指为力、右大指为智、左大指为慧、左头指为方、左中指为愿、无名指为力、左小指为智、右手大指为檀空轮、右手头指为戒风轮、右手中指为忍火轮、右无名指为进水轮、右手小指为禅地轮、小指为地、无名为水、中指为火、头指为风、大指为空。
若依循其法数开合舒按,就能承办一切事业。不仅能圆满种种世间法,更从中孕育出世间的清净芽种。由于 真言句法有疾速成就的修行特色,所谓 “ 初发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满足,缘业生增长有情类业寿种除,复有牙种生起。 ” ,这似乎是圆教以外的一般法门在时空条件上所望尘莫及的吧!
前述本窟观音经变乃兼具法华和华严的内涵,因此对于行者来说益形重要!环窟的诸尊应化既然都是主尊的神变,本窟也就是观音成就“法花慧” 的展现,如他所教导善财童子的“菩萨大悲速疾行解脱门”,行者以一念信解观音行,观音则以一念遍应众生机;全窟的图像既是根据观音学理所善巧施设的观境,也正象征著行者专注成熟三昧现前时的真实境界。生公曾说:
曲济无遗谓之普,从悟通神谓之门。……观世音者,以无不通为理,无不济为怀。物有悟机扣圣,圣有遂通之道;遂通之道既申,尔乃解脱,岂虚哉!
说明了观世音菩萨法门的感应之道,需藉由生、佛功德共同建构,才不会虚应。吉藏也说:
所言普门者,普以周普为意;门是开通无滞之名。又门是法门,如《华严》云:‘观音住大慈法门’;又能通道,令物悟入,故称为门。普义有三:一他心普,谓不虑而知照穷法界;二神通普,谓不动而应十方现前;三说法普,无言可陈而声教弥八极也。
这是详实地阐发观音如何以果德来滋润行者的因行;当行者居凡位,需要藉观音果德的诸种庄严情境以调摄身心、增润慧命,一但观修有成,转凡胎而登地入圣位,便能亲证三普之现量境界,得自他庄严之种种受用,为上品悉地成就之相!可以说,观音经变说明著本窟主尊的特质,作为本窟行者从因彻果之理观基点,即体即用;从此衍化本窟的三圣观行、五观音曼荼罗等,完具菩提道上各个次第的修学内涵。
(三)、小结
修学谛理常依观修而权论境、智,以石窟像教而言,境、智的合一即是对一切图像对立性的销融,每一阶段的销融就是向究竟空性的趋近,弃舍执著的力量决定著顿、渐成佛的差异,一行禅师说:
“ 如是等种种因缘无数方便,普门应现教化群生,虽深浅不同、粗细有异,然究其实事,无非秘密加持,各能开示如来清净知见,即是顿觉成佛神通乘也! ”
可见, 161窟的图像无一非深刻义理的具象方便:从觉性的开启、福德智慧的出生、成就菩提到入大般涅槃而建立起无边的佛化,都由窟顶的五方观音曼荼罗来涵容;十一面观音的神变无方接引著善、恶、净、杂等诸类众生,引之入于佛慧,苦口婆心地要行者即见即觉,即觉即观,即观即行,即行即证,如:
即以平等身口意秘密加持为所入门,谓以身平等之密印、语平等之真言、心平等之妙观为方便故,逮见加持受用身,如是加持受用身即是毗卢遮那遍一切身,遍一切身者即是行者平等智身。是故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而名为平等句,一切众生皆入其中,而实无能入者、无所入处,故名平等。
若从密乘的解行特色来看,行者还是要立足在华严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中,来完成对般若真实义的印证,这才使得主尊与行者之间损忘销融,因无形而无所不作,就如不空三藏所说:
瑜伽教具五部。……一一部具三十七,乃至一尊成三十七,亦具四曼荼罗、四印,互相涉入,如帝释网珠,光明交映展转无限。修行者善达此瑜伽中大意,如遍照佛!一一身分、一一毛孔、一一相、一一随形好、一一福德资粮、一一智慧资粮,住于果位,演说瑜伽二乘不共佛法。说曼荼罗三昧耶法门事业,量同虚空,证者各各分齐,各各不杂乱;圆证四身,所谓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是能顿作利乐一切有情诸菩萨声闻缘觉及诸外道,名‘瑜伽金刚乘教法’。
可以说, 161窟是以华严融摄密法,以法华滋养密行,以观音体现卢舍那的显密双修窟,这是中土祖师的创意,其体用观影响所及达千年以上。这样殊胜的法缘不会突如其来,当是集七至九世纪中、印的显、密人士共同参与所成就的吧!为汉传密教的发展及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 结 语
吐番统治时期 (786-848)对敦煌佛教的强力支持,使当地在躲过会昌法难打击的同时,能够保留大批的经论著作,并在归义军建立政权、归顺唐室的初期,还能进贡法宝响应宣宗和懿宗的复佛政策。从大中五年(851)悟真入朝开始,敦煌与长安两地的佛教教团之间,便建立著较高层次的交往 。尽管敦煌佛教持续吸收著东、西方因素,但是汉传佛教强烈的影响力仍是其中的主体!事实上,这种以十一面观音结合文殊、普贤的三大士造像应该还是来自中原,并非如后代所说的“西蕃变相”;山西天龙山石窟中最大的窟洞 (第九窟)便是以弥勒佛结合三大士的题材 ,其造像体态丰满,装饰华丽,应该是盛唐佳作 (图十六、十七)。由时间序列来看,莫高窟161窟内环壁的三大士题材确实是天龙山第九窟下层的延续,十一面观音已经形诸曼荼罗,文殊、普贤也有眷属围绕,在此基础上增加五方观音曼荼罗、菩萨海会等内容,结构更加清晰而完备,反映著唐代前、后期观世音菩萨法门的变化轨迹。161窟的观音海会如同佛教为教化社会、净化心灵所化现的形色世界,如一行禅师所述:
被杂色衣执金刚者,如萌芽增长茎、叶、花、实,渐次滋繁;菩提心树王,万德开敷,亦复如是。……以种种法界色,染此无垢菩提心,成大悲漫荼罗。
此乃诸佛密印的外化相貌,行者若能体会本窟虚拟实境的苦口婆心,当可谢去身心的枷锁,回入诸佛清净觉海,这或许正是本窟窟主馨香祝祷的净愿吧!
对161窟作题材内涵的研究,不仅能让我们对于敦煌地区晚唐佛教的观世音菩萨法门有所了解,也可进一步结合法门寺等晚唐文物史料做参研,以适度填补长安佛教自会昌法难后模糊不清的一段历史空白。更重要的是,本窟确立以观世音菩萨法门为主轴而结合文殊、普贤二圣的结构模式,一直被沿用下来,经宋(如:庆阳南石窟寺第4窟,图十八)、元、明(如: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图十九)、清,乃至传到台湾(如:中坜元化院、万华龙山寺、林口竹林山寺等,图二十),成为近代中国佛教和民间信仰当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图像组合之一;追索这一股历千年而不衰的生命涌泉,竟然独自沉静地卧藏在西北沙漠当中。
图十八 : 庆阳南石窟寺第四窟三大士像
图十六 : 天龙山第九窟全景
图十七 : 天龙山第九窟下层十一面观音头像
图十九 :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三大士像
图二十 : 林口竹林山寺三大士
◎ 本文选用图版来源:
图号
图 版 内 容
资 料 来 源
备 注
1
161窟周边窟位分布图
石璋如等,《莫高窟形》,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1996。
莫高窟 总图(二)
2
161窟立面测绘
石璋如等,《莫高窟形 (二)》,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1996。
图二五七? B
3
161窟内全景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一五六、一六一窟》,江苏美术 1996。
图 191
4
161窟佛坛上吐番装 供养人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一五六、一六一窟》,江苏美术 1996。
图 208局部
5
156窟正龛主佛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一五六、一六一窟》,江苏美术 1996。
图 4
6
156窟正龛龛顶 千手观音曼荼罗
石璋如等,《莫高窟形 (三)》,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1996。
图版?柒零
7
161窟中心佛坛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一五六、一六一窟》,江苏美术 1996。
图 191局部
8
161窟窟顶井心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四)》,文物出版社1987。
图 145
9
161窟窟顶东披 观音曼荼罗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一五六、一六一窟》,江苏美术 1996。
图 207
10
161窟窟顶五方 观音曼荼罗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一五六、一六一窟》,江苏美术 1996。
图 191局部
11
161窟东壁门上 观音经变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一五六、一六一窟》,江苏美术 1996。
图 213
12
161窟东壁门上 观音救苦难图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一五六、一六一窟》,江苏美术 1996。
图 213局部
13
161窟南壁菩萨海会图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一五六、一六一窟》,江苏美术 1996。
图 209
14
196窟众菩萨从大宝莲出生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八五、一九六窟》,江苏美术 1998。
图 193局部
15
161窟南壁文殊菩萨变
《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一五六、一六一窟》,江苏美术 1996。
图 211局部
16
天龙山石窟第九窟 全景
陈明达编《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篇 13?巩县天龙山响堂山安阳石窟雕塑》,文物1989。
图 98, 未整建前旧照片。
17
天龙山石窟第九窟下层中尊十一面观音头像
孙迪《天龙山石窟流失海外石刻造像研究》,外文出版社 2004。
图 99, 流失海外。
18
庆阳南石窟寺四窟 正壁三大士造像
2002/7年丝路佛教图像文献整合研究室现场考察拍摄
宋代
19
山西太原崇善寺 大悲殿三大士造像
张纪仲 /安笈《太原崇善寺文物图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彩图 23, 明代。
20
台湾林口竹林山寺 三大士造像
笔者 2003/3田调拍摄
日治 -光复
The Development of Guanyin Dharmaparyaya in Dunhuang during Late Tang Dynasty
─ Exploring Mogaoku, cave 161 ─
Yu-Mang Kuo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 Research,
Yuan Kuang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Summary
Dunhuang Mogaoku (Mogao Caves/ 敦煌莫高窟 ) has been the “Sacred Place of Guanyin”, a center for extensive worship, since mid Tang Dynasty.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local Huayan (the Flower Adornment Sutra/ 华严 ) and Fahua (the Lotus Sutra/ 法华 ) Schools of Zen Buddhism, and combined with the trends of Mijiao (esoteric sec t/密教) , the caves expanded into an abundant world of Guanyin Mandala (an imaginary palace contemplated during meditation /观音曼荼罗 ) – Cave 161 is the representative example. The characteristic highly sensitive image structure in this Cave reflects the mature features of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the Guanyin belief in late-Tang Dynasty; which continued on and later flourished into Han Buddhism's resilient tree of life in modern times.
The Guanyin Mandala in five directions on the dome, and the ( 三圣观门 ) on the surrounding walls in Mogaoku 161, depict the main body of Bodhisattva Guanyin Gongde (meri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both Mijiao and Xianjiao (esoteric sect /显教 ). The two views serve to prove and annotate each other. The spirit and form of the Guanyin Doctrines is at a perfect union in this cave. In this cave, the follower of Buddha virtually places himself in the pure land of Guanyin , following Buddhism surrounded by thousands of Bodhisattva. In this atmosphere, the follower can follow Buddhism while avoiding the eight difficulties to reach Buddha and the three evil gati (paths of transmigration), thus come into Guanyin's consoling embrace and become firmly grounded in Buddha dharma, truly entering the way of Bodhisattva. These images are deeply connected to both the efforts in the casual ground and the merit in the stage of attainment.
From both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des of Mijiao, the follower should stay in the endless universe of Huayan, to finish prov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highest wisdom of Buddha. This harmonizes and un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ages / statues and the follower. The followers, who can understand the re-composition of the host-gues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age structures, will be able to b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ijiao methods into full play.
This dissertation combines elements such as the structure of the cave images, the organization of doctrines, and the methods of contemplation and medication in both Mijiao and Xianjiao. This is an integrated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uanyin Dharmaparyaya( 观世音菩萨法门 ) in Huyan Buddhsim during late Tang Dynastry. It also brings out specific issues on the origin and transition of modern Guanyin Dharmaparyaya.
Key words: Guanyin , Guanyin Dharmaparyaya , Late Tang Dynastry , Mogaoku 161
此据《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并于 2002 ∕ 8 现场考察纪录。
唐 ? 不空译,〈摄无碍补陀落海会仪轨〉《大正藏》册 20 ,页 130 。
隋 ? 智者大师,〈请观音经疏〉《大正藏》册 39 ,页 969 。
唐 ? 不空译,〈摄无碍补陀落海会仪轨〉《大正藏》册 20 ,页 129 。
唐 ? 善无畏、一行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正藏》册 18 ,页 1 。
竺道生,〈妙法莲花经疏〉《卍续藏经》册 150 ,页 412 。
竺道生,〈妙法莲花经疏〉《卍续藏经》册 150 ,页 412 。
隋 ? 吉藏,〈法华义疏〉《大正藏》册 34 ,页 624 。
唐 ? 一行,〈大日经疏〉《大正藏》册 39 ,页 584 。
唐 ? 一行阿阇梨记,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 《大正藏》册 39 ,页 583 。
唐 ? 不空译,〈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大正藏》册 18 ,页 287 。
荣新江《敦煌学新论》 ( 甘肃:教育, 2002) ,页 30 。
《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篇 13 ?巩县天龙山向堂山安阳石窟雕刻》 ( 文物, 1989) ,图版 98 。其十一面头像刊登于孙迪,《天龙山石窟流失海外石刻造像研究》 ( 北京:外文, 2004) ,图版 99 ,页 115 。
唐 ? 一行阿阇梨记,《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大正藏》册 39 ,页 581 。
此据 2002 ∕ 8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屈直敏先生所抄录。
婆薮般豆菩萨造,北魏 ? 勒那摩提、僧朗译,〈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大正藏》册 26 ,页 19 。
隋 ? 吉藏,〈法华义疏〉《大正藏》册 34 ,页 628 。
隋 ? 智者,〈观音义疏〉《大正藏》册 34 ,页 932 。
隋 ? 智者,〈妙法莲华经文句〉《大正藏》册 34 ,页 146 。
唐 ? 智通译,〈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大正藏》册 20 ,页 87 。
唐 ? 伽梵达摩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册 20 ,页 106 。
姚秦 ? 鸠摩罗什译,〈十住经〉《大正藏》册 10 ,页 521 。
“十自在”:命自在、心自在、财物自在、业自在、生自在、愿自在、信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
姚秦 ? 鸠摩罗什译,〈十住经〉《大正藏》册 10 ,页 530 。
姚秦 ? 鸠摩罗什译,〈十住经〉《大正藏》册 10 ,页 528 。
唐 ? 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册 10 ,页 733 。
窃按:应为“三生必圆”之误。
唐 ? 澄观述,〈三圣圆融观门〉《大正藏》册 45 ,页 671 。
此指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与法界体性智。
唐 ? 不空译,〈摄无碍补陀落海会仪轨〉《大正藏》册 20 ,页 130 。
“ 执金刚对金刚智慧门,降伏方便;普贤对如如法身门,寂灾方便;观音对莲华三昧门,增益方便。举此三点,则无量不思议妙用皆已摄在其中。 ”唐 ? 一行,《大日经疏》《大正藏》册 39 ,页 584 。
唐 ? 不空译,〈摄无碍补陀落海会仪轨〉《大正藏》册 20 ,页 129 。
唐 ? 伽梵达摩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册 20 ,页 111 。
唐 ? 不空译〈摄无碍补陀落海会仪轨〉,《大正藏》册 20 ,页 129 。
唐 ? 不空解释〈总释陀罗尼义赞〉,《大正藏》册 18 ,页 898 。
唐 ? 澄观述,〈三圣圆融观门〉《大正藏》册 45 ,页 671 。
唐 ? 澄观述,〈三圣圆融观门〉《大正藏》册 45 ,页 671 。
唐 ? 澄观述〈三圣圆融观门〉,《大正藏》册 45 ,页 671 。
唐 ? 澄观述〈三圣圆融观门〉,《大正藏》册 45 ,页 671 。
唐 ? 一行阿阇梨记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 ,《大正藏》册 39 ,页 584 。
唐 ? 善无畏译,〈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 〉 《大正藏》册 18 , 页 912 。
“ 菩提心此金刚部,大悲莲华部,方便此应化身也。 ”唐?善无畏译,〈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 〉 《大正藏》册 18 ,页 912 。
唐 ? 善无畏 ∕ 一行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正藏》册 18 ,页 1 。
唐 ? 一行阿阇梨记,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大正藏》册 39 ,页 584 。
唐 ? 善无畏译,〈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 〉 《大正藏》册 18 , 页 911-912 。
唐 ? 一行阿阇梨记,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大正藏》册 39 ,页 583 。
唐 ? 善无畏译,〈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 〉 《大正藏》册 18 , 页 911 。
李月伯,《敦煌石窟艺术 ? 莫高窟 156 、 161 窟》 ( 江苏美术, 1995/10) ,页 238 。
贺世哲,《敦煌石窟全集 7 ? 法华经画卷》 ( 香港商务, 1999/9) ,页 56 。
黄韵如,〈北传密教菩萨造像的华严起源初探──敦煌第 332 窟之珞伽山观音变〉。
罗华庆,〈敦煌艺术中的“观音普门品变”和“观音经变”〉《敦煌研究》册 12 , ( 甘肃:人民, 1987 ∕ 8) 。
唐 ? 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册 10 ,页 733 。
隋 ? 吉藏,〈法华义疏〉《大正藏》册 34 ,页 628 。
此据 2002 ∕ 8 丝路佛教图像文献整合研究室的现场考察。
敦煌文书,页 2762 。
此图像已模糊难辨,细究其形色,极可能是宝镜。
〈炖煌录〉《大正藏》册 51 ,页 997 。
参见 《新唐书?吐蕃传》。
荣新江 , 《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察》 (上海:古籍,1996),页267。
唐 ? 一行阿阇梨记,〈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大正藏》册 39 ,页 579 。
敦煌莫高窟第 161 窟是为张大千编号第 303 窟、伯希和编号第 17 窟、史岩编号 第 67 窟。
本文所述图像内容以新旧两版《敦煌石窟内容总录》为基础,并依据 2002/8 笔者之实地考察后修订之。
157 窟是 158 窟之南耳洞, 160 窟是 159 窟之北耳洞,故略而不说。
本文所用度量数值依据 1942/8/23 石璋如等人测绘纪录,《莫高窟形 ( 一 ) 》 ( 台北:南港中研院, 1996/4) ,页 608-609 。
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 ( 甘肃:教育, 1996/12) ,页 36 。
敦煌文书,页 4660-25 ,〈大唐沙州译经三藏大德吴和尚邈真赞〉。
上山大峻,《敦煌佛教?研究》 ( 日本京都法藏馆, 1990) ,页 219-246 。
竺沙雅章,《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 ( 日本京都, 1982) ,页 333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