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与济世
慈悲与济世
人间佛教的提出仅近世纪之久,在这样短暂的岁月里,佛教的样貌却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佛教形态的转变不仅是佛教内部的自我改变,同时更是社会对佛教的一种期待。做为社会的一个机体,离开社会,离开了人群就不会有生命,更加不会有活力。佛教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正反面的潮流中,突破了过往的瓶颈,获得了重生。
佛教的重生来自于社会,正因为得到了社会大家的认同才有了佛教生存的最有力的基石。然而不论是做为一种文化仰或是一种宗教,为社会为民众有现实乃至有宗教情感上的意义,那么这样的思潮才会被社会接受。
自古以来,佛教的最核心的“慈悲”思想就广为人知, 也是被世人津津乐道之处。然后这一样美名的得来并非凭空得来。佛教自古至今都秉承佛陀的教法慈悲地与苦难为伴,与智慧为侣。二千五百多年前,还为太子的悉达多因观世间众生沉溺欲海,饱受生老病死之苦,从而发心出家求解脱之道。经过六年的访师求道和潜心修学,终于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证得了解脱生死轮回之无上正等正觉法。之后,佛陀以此无上菩提法化导众生,说法四十余年,直至圆寂,以实践他降生之时即立下的誓愿,如《修行本起经》有云:“三界皆苦,吾当安之”;又如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的“此生利益一切人天”。佛陀的这一誓愿,体现了佛教关怀众生、利乐有情的伟大的慈悲精神。
按照佛教经典原本的解释,“慈”和“悲”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的。慈是与众生乐,悲是去众生苦。如《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教视“苦”为一切世间法的根本相状,求道修证也就是要脱离此无边之苦海。所以,在拔苦与乐的慈悲精神中,亦以拔苦为更根本。佛教的这种慈悲精神,在大乘佛教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扬,甚至被视为佛教的最根本精神。如《观无量寿佛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智度论》中则更明确宣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慈心的修持与培养也更加成为菩萨必不可少的修行要素。正是在这样思想的引导下自然而然便出现了佛教慈善以及无尽的公益事业。利他之心在北传佛教里尤其受到重视,并且给与崇高的地位。做为以成佛为最终目的的大乘佛教,菩萨的六度四摄是必不或缺的修行道阶。其中第一度便是布施度,菩萨修学布施在佛陀的因地故事中便有许多详细地记载。佛、菩萨为救助有情众生,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故事。其中,“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是人们熟知的故事,表达了慈悲利他精神的理想和升华。
利他之心即是无私心地考量众生的苦痛,所以无论是在北传还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皆有“四无量心”做为修持法门,以此来增广行者的广大慈悲之心。
处于现实社会中的佛教,做了一个团体,为使社会、人心更加和睦安祥,一直以来做著不懈的努力。正如先前所说,佛教的转形无论是给佛教自身还是社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契机。佛教以实在的公益事业利益现实社会中受苦难的众生,从而使自身的悲心愿心得到了升华与增广。
佛教在慈善与公益事业方便,可说涉猎之广无所不包。从扶危济困到捐资助学, 从医疗救助到护生环保都能看到佛教团体的身影。在困难面前, 在苦痛面前,佛教慈悲济世的身影总是会给众生带来温暖和祥和。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等个个领域,佛教都承担著无比重要的纽带桥梁作用。
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时候,印尼佛教深感世间众生的疾苦,积极参与并组织了各种抗灾济世等慈善活动,对受灾群众施与药品食品等一系列必需品。对于那些卫生医疗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印尼佛教界不畏路途遥远,仍然亲赴现场为群众进行义诊。与此同时,对生活无保障有困难的群众,印尼佛教界也组织不定时地发放生活必需品。
佛教在印尼虽有著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但由于历史发展与演变,佛教的力量早已变得相当薄弱,即使是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下,大悲心仍就驱使并鼓舞著每个佛子尽自己力量将佛教事业以及佛陀的悲心普及到世间的每一个苦难的角落。基于各方面的努力,佛教于印尼有了新的面貌和新的生命力,做为社会一个团体组织,佛教参与并发挥著相当正面积极的推动作用,诸如在福利安老,医疗卫生以及宗教教育方面,佛教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我们坚信在这样的宏愿下,印尼的佛教会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佛教的慈善也会因我们共同的努力惠及更多的众生。但由于种种条件的约束,佛教的公益事业发展和推广还非常的缓慢,事业规模与模式缺乏正规化,科学化,这不仅对事业本身的展开带来不利因素,同时对自身佛教做为慈善团体的管理也有著不可忽视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做公益慈善事业的同事,切记不可忘失了佛陀的本怀,所以佛教救苦救难的责任可说是任重而道远一刻也不得放松。
值此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盛会,世界诸山长老,大德法师,有缘来此聚会,希望将佛教的光辉发扬的更加灿烂,让佛陀的慈悲普照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众生,让这个世界因佛陀的教诲更加和谐,让人民更加安乐!(文:学良)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