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道询与浔尾渡和盘光桥
僧道询与浔尾渡和盘光桥
僧人道询,俗家姓王,惠安洛阳白沙村人。约活动于南宋孝宗淳熙初至度宗咸淳中(1174——1268年)前后。道询兴建并主持过惠安白沙寺,南宋端宗根据他的贡献,于景炎元年(1276年)特敕赐道询号“灵应大师”,白沙寺也随着改名为“灵应寺”。道询殁于白沙寺。
据传,道询生于造桥世家,从小禀性“灵异”,胸怀豁达,童年就喜欢钻到工地去问这问那。因体弱多病,为求平安多寿,在他未成年时,父母就让其出家为僧,皈依佛门后,道询“朗悟内典,精勤戒行”,最能“耐烦忍垢”,在泉、漳一带的人们“翕然信服之”。他念念不忘师父关于“修路造桥是最大的善行”的教诲,立志为了方便民众,尽力化缘募造大小不同的桥梁。道询先从溪桥修起,凡属他经办修造的桥梁,设计合理,雄浑坚固,而且造价低廉,帐目清楚。年轻时期,他的名气就非常高,而让他名闻闽南的,是他在三十左右岁时,(南宋宁宗开禧三年间1205至1207年),亲率其徒,驾舟运石,成功地募建了“獭窟屿桥”;獭窟屿桥有七百七十间(坎),“直渡海门,凡五里许,湖平则没,半落则可通人行,至今便之”。
在理宗宝庆初年(1225)前后,道询见后渚港番船云集,桥渡吞吐量有限,装卸货码头严重不足,造成海上贸易的诸多不便。为改变当时的困境,道询计划再募捐修造一个桥渡。经反复勘探,道询选择位于后渚港北侧(泉州府东门外三十七都)的“浔尾美仙山”入海处的海上,设计修造一座“普济桥渡(含宝塔亭路等)”。并于宝庆二年(1225)春,由道询主持募捐建造,四年后的绍定三年(1230)夏,该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缓解了后渚港码头当年的海上贸易装卸货的紧张状态。当时畅销海外的泉州东门外之宋碗窑的日用瓷器,就是经这里的“普济桥渡”而运往海外各国的。泉州府属东南沿海地区,北宋时期,未受战乱的骚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南宋偏安江南之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泉州地区的农业特别是制瓷手工业经济,达到空前的发展高峰,朝廷在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大力开拓海外贸易、谋求大利以助国用。在[fly]“普济桥渡”建成27年后,由于泉州后渚港已成为当时东方的第一贸易大港,装卸货的码头成了当时海上贸易的瓶颈,急需加以扩大,道询顺应时代的需要,于宝祐初(1253),又勘探设计修造乌屿盘光桥。乌屿岛(在泉州府东门外三十八都,面积有半平方公里),岛屿在海中,上有良田及众多渔民,旧有石路,潮落路出,从乌屿岛来往于陆地全以此作通道,涨潮时就得靠船只过渡,这给岛上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的困难和不便。宝祐初年(1253),道询又主持募捐建造乌屿的“凤屿盘光桥”,并于宝祐六年(1258)初建成使用。盘光桥自洛阳桥东接乌屿,其桥长四百余丈,广一丈六尺,有一百六十间(坎)。 “凤屿盘光桥”的建成,既解决了乌屿岛、陆往来的困难,又使世界各地前来泉州大港通商贸易的番船,多了一处水深流缓的停泊码头。成就了“金乌屿,银后渚”的局面。僧道询也为海上的“丝绸之路”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在建造“凤屿盘光桥”的同期,僧道询还应惠安辋川峰崎等村群众的请求,同时在辋川的峰崎村与许埭村的大路交界处(跨于林辋溪之上),建造一座“青龙桥”,这桥是在若菱溪、驿坂、茭市和龙津等溪水交汇的港中建造的,其设计必须减缓众水奔腾入海的冲击力,特别是山洪突发的暴发力,因此对桥梁的质量要求非常高。该桥与“凤屿盘光桥”差不多是同时建成使用,全桥长近三十五丈,宽一丈三尺五(用五块石板铺成,石板的宽、厚都超过洛阳桥)。当时此桥成了惠北辋川周围的交通要道。
僧道询为方便民众,一生还募建南安的弥寿桥、晋江的登瀛桥、塘头的清风桥等二百余座桥梁(每年平均建造近三座),可谓古往今来第一造桥慈善家,该僧确有大功于社会与民众。蔡端明所造的洛阳桥,因其有 “三绝”碑记而名闻天下。泉州民众也以“七十三、八十四”等语言来赞颂僧道询所建造的“盘光桥”比“洛阳桥”更长,更伟大。此应属民间的不朽“口碑”。僧道询真的就如明代的陈懋仁所说,没有留下一碑半字吗?在泉州东门外浔美村的青莲寺中,就有一块裂成两半的石碑,正面碑额,右半块刻:“普济桥渡”;左半块刻:“宝塔亭路”。碑刻内容是记录南宋理宗时,僧道询主持建造“普济桥渡和宝塔亭路”时的捐款人及捐款额。可贵的是碑文之后有完整地记载:“宝庆丙戍(1226年)季春始约,绍定庚寅(1230年)孟夏圆(完)成。主缘:道询 谨题”。其背面(宝塔亭路碑块之后面)还刻有“重修浔海桥记”(已受损不完整),但可贵的是其碑文中尚留有重修的年代“康熙己卯(1699年)”,捐款人中有万正色提督的长子“万际璋”的名字及“二舍、三舍、四舍、八舍”(即万提督的二子、三子、四子、八子)的捐款数额。而另一块背面(普济桥渡碑块之后面)仅存两行字(书刻:东头、前头等乡村,共出银九两七钱,计26字)。该碑石刻有如下信息:
一、“普济桥渡”即《晋江县志》的“津梁志”中所载的三十七都的“浔尾渡”(浔美俗称浔尾);“普济桥渡”曾称“浔尾桥”、“无尾桥”。由僧道询募捐并于南宋宝庆丙戍(1226年)主持修建,四年后建成该“桥渡”及附属设施(塔亭路)。“桥渡”即伸入海中的码头。
二、该碑是僧道询为公布该项工程的修造捐款情况而立于南宋绍定庚寅(1230年)竣工之时。左半块碑石长148厘米,宽45厘米,右半块碑石长148厘米,宽49厘米,其厚约18厘米。此两块碑石,是被外力纵向一分为二的(是青莲寺从民间收购回来分开树立的)。“普济桥渡”和“宝塔亭路”碑刻,是目前唯一仅存的一块记录僧道询建桥的实物。
三、该石碑的后背刻有:“重修浔海桥记”,但碑文受损较为严重,断断续续尚留有如下文字:“浔之海桥也,由来旧矣……然是桥也,亭塔相望,浔之风水攸关……日久倾圮……而稍箿焉,共用银四十余两,康熙己卯(1699年)阳月丁卯(其后是捐款人及捐款数额)。这使我们知道该桥渡的名称演变:初期叫“普济桥渡”,中期叫“浔海桥”,后期叫“浔尾渡” 、“无尾桥”等。并澄清“浔尾无尾桥”不是万提督为嫁女儿而建的传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南宋的浔美“普济桥渡”与乌屿的“盘光桥”的遗址上,由城东公社人民,在原公社党委书记朱赞成及海堤建设总指挥林敏捷等人的带领下,分别建成城东海堤围垦工程的南、北两座大海堤。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城东人民,创下了轰动当时泉州的伟大的“万亩海域围垦”的业绩,不让古僧道询专美于前。
本文参考以下文章:
附1、《泉州府志》载:释道询,净山下人,俗姓王,┅┅修造桥梁二百余所,捍海水为田不胜计,景炎元年,赐号“灵应大师”,殁于白沙寺。
附2、《福建通志》“方外篇”载:僧道询,┅┅尝募建晋江乌屿石桥名“凤屿盘光桥”,与洛阳桥相望,修、宽皆加之。其余修桥梁二百余所,而惠安峰崎青龙桥,獭窟屿桥尤其著者。又载;(獭窟屿桥)南宋开禧间,僧道询身率其徒,挐舟运石,成桥七百七十间,直渡海门,凡五里许。
附3、《晋江县志》“津梁志”载:“凤屿盘光桥:在三十八都,即乌屿桥。《方與纪要》:旧有石路,潮至不可行,宋宝祐间,僧道询募建石桥。百六十间,长四百余丈,广一丈六尺。《闽书》:是桥与洛阳桥海中相望,如二虹然。”另载:“浔尾渡:在三十七都,里人胡宁请渡朱建船造桥以济往来。”
附4、明代陈懋仁在《泉南杂志》的“盘光桥”篇章上载:盘光桥自洛阳桥东接凤屿,┅┅宋宝祐中,僧道询募资作桥。长四百余丈。宽一丈六尺,比蔡端明所造石桥,长多四百余尺,阔多一尺。世知“洛阳”而不知“盘光”者,盖以人重也。虽然贵贱异等,若重询,一行脚耳,无籍势位,而功力过之,则其名胡可泯?!“洛阳”尚有百五十三字之纪,此独无之。意当时道询不欲居其功以垂后名耶?
5、近代《惠安历代历史人物》29、30页“释道询”(王平山)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