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幡与功德
经幡与功德
经幡大部分采用绸布做成,颜色有蓝、白、红、黄、绿色等,多为素色,大小不等。经幡幡条具有特定的含义,其组合排列顺序都有严格的规定。经幡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经文和鸟兽图案,各图案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听人说,经幡是藏民祈求福运升腾的象征物,每年藏民们都要挑选良辰吉日,举行庆典活动,更新经幡。之所以插上经幡,是因为当地的信徒们大多没有文化,念不了经文,只为借助自然的力量,风每吹动经幡一次,就意味着他们念了一次经,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上天的虔诚和敬意。
经幡就其外形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蓝、白、红、绿、黄五色相间的小方块布按一定的顺序缝在一根长绳上,高悬在两个山头之间;一种是好几米长的狭长布条,或红或白,上面印有密密麻麻的经文,布条的一侧连在一个粗长的木杆之上,立在庭前、路边或山口处。还有一种是五块颜色不一的无字幡和一块单色镶边的主幡方布块组合在一起,主幡条上有经验和鸟兽图案。
经幡是藏民内心信仰世界的实录,它寄托了藏民们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和对命运的祈求,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也是藏区特有的一种景观。
代表藏民信仰与崇拜的经幡(又名风马旗),最初见于噶举教派(白教)的“牟沓”之上。牟沓,是藏文“雾”和“绳”的合写,在现实中,牟沓则是一种从地面引向空中的牛毛绳子,绳子上挂着绘有经文及图腾崇拜的白布幡旗,用来象征好运与平安。经幡上的图案以龙、凤、雪狮、神鸟和佛像等吉祥物为主。随着佛教的发展,经幡的应用范围从牟沓之上发展到屋顶、山头、大树、桥梁、佛塔寺院,从白色发展到红、黄、蓝、白、紫、绿等多种色彩;形状从正方扩大到长方、大宽条,甚至还有组合式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经幡实际上是一种印在布面上的版画作品,它和玛尼刻石、壁画一样,不仅有宗教意义,还具有艺术价值,是中国民间版画中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品种。
经幡艺术的内容颇为丰富。经幡上有历辈高僧、贤圣的传记画、肖像画,如莲花生大师、米拉日巴大师、宗喀巴大师和藏戏的创始人唐东杰波等。另外,表现佛经中的故事和传说的题材,在经幡艺术中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经幡代表了藏族同胞的信仰。这是由于旧时西藏底层人民,生活在兵荒马乱以及重重压力之下,他们只好把新生与幸福的愿望寄托于虚幻的来生,以虔诚的行为来换取一张廉价的通往极乐世界的“门票”,经幡也就成为人们寄托理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如佛本生故事中的变象“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等,把因果报应轮回流转等抽象的教义,用艺术的想象力加以显现出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