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探索
佛教知识探索
刘继芸
戒,是佛教弟子的行动规范和守则。佛教戒律名目繁多,既包括对个人品行的要求,又有关于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禁忌。中国佛教戒律是从印度僧人那里学来的。开始时,汉代僧人只是学印度僧人剃发、持化缘等。到了公元三世纪中叶,随著印度戒律译成汉文,当时中国已有受比丘(出家男子)戒的和尚,约在四世纪时,又出现了受比丘尼(出家女子)戒的尼姑。东晋道安时根据中国情况制定了自己的佛教戒律,规定中国僧尼不姓父姓,改为释姓。公元六世纪时,梁武帝下令不许僧尼吃晕;到了唐代,禅宗僧人怀海制定了《禅门规式》被称为《百丈清规》,对禅宗寺院的僧职、制度、仪式、戒律作出了整套规定。
“卍”字--佛的标志
佛教中的“卍”字不仅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称为“吉祥海云相”,而且还是佛教建筑或器物上常用的装饰图案。从一定意义上说,卍字已经成了佛教的一种象征。
卍字在梵文中作Srivatsalaksana,音译为“室利靺蹉洛刹曩”。北魏菩提流支在所译《十地经论》卷十二中,译此语为“万”字;而鸠摩罗什和玄奘都译为“德”字,取万德庄严之意。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六九三年)制定卍读“万”音,在宋朝人编的《翻译名义集》卷六中说“主上(武则天)制此文,著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印度以右旋为吉祥,如礼敬佛或塔,要求右绕三匝;佛眉间白毫右旋婉转等。因此有人认为古来写作“卍”形有误,如《楞严经》卷一就有“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而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却认为应以“卍”为准。
从广义来看,卍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中都有出现,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那么,中国古代是否也出现过卍字图案呢?
一九八○年在青海民和县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卍字纹长颈壶。壶的周围有四个卍字形的图案,线条圆熟,勾画清晰。图案的空间位置分布均匀,不类草创之作。据一部反映我国观察彗星历史的科教影片的介绍,在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中刻有星座的标座,其中彗星的标志即作卍字形状。
根据资料判断,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卍字形的图案出现。出土这种图案的地区十分辽阔,包括甘肃、青海、广东、内蒙等省区在内,说明在远古时代我国先民对这一神圣的符号并不陌生。中国卍字符号的出现不仅早于佛教的传入年代,而且早于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年代。卍字是我国先民自己创造的一种代表某种崇拜对象的符号,并非伴随佛教而来,也不是武则天制造的。至于近代德国的纳粹党即“国家社会党”的党徽,由于“国家”和“社会党”的德文字头均为“S”,两S交错而成“卍”形。希特勒认为卍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因而于一九二○年用作纳粹党党徽。应该指出的是,这与上述佛教的意旨没有丝毫的关系,要加以严格区别。
戒律与戒坛
佛教的戒律实行起来因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不出家的男女信徒称为居士,对居士要求遵守五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出家但没有正式受戒的称为沙弥、沙弥尼,他们需要遵守十戒,除了上面提到的五戒外,还需遵守不装饰打扮、不观听歌舞、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不蓄也不接触金银财宝。正式受戒的和尚,有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正式受戒的尼姑,有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这些都称为“具足戒”。出家人只有严格按照戒法规定受持戒律,方可取得正式僧尼的资格。
不仅中国佛教如此,其他国家佛教徒也要遵守严格的戒律。如缅甸佛教规定:禁止穿丝绸的或不用碎布拼制的僧衣,禁止穿拖鞋骑马或乘车,禁止接触金钱和观看文娱演出。此外,还规定外出时不得带伞,化缘来的食物要自己吃,不得给狗、鸟吃等。
佛教的戒律是根据事实的需要而制定。在最初的佛教僧团中,可以说根本没有成文的戒律条文,所有的出家弟子,一般都有很深厚的根器,往往在佛陀三言两语的开示下,便能悟证圣位,初步是得“法眼净”,也就是证初果、断见惑(就是断各种邪见);到证四果阿罗汉时,进断思惑(就是断贪、嗔、痴、慢、疑),所以没有制戒的必要。只是后来有人犯了过失,遭受了外人的诽谤讥嫌,才由知足、少欲、乐头陀、知惭愧的弟子们禀告佛陀而由佛陀制戒。佛陀虽然知道必须制哪些戒,但他决不预先制定,而是随著客观需要才制戒,这样做,一是表示民主,二是表示尊重弟子们的人格。如果佛陀预先制戒,就表示看不起自己的弟子,估计他们必将有过失出现。
为了实施戒律,后来制定了受戒制度。受戒,就是佛教徒通过一定仪式,使之成为正式僧尼。戒坛,即是佛教徒传戒受戒之处。
中国依律传戒开始于曹魏嘉平二年(公元二五○年)。时年,高僧法时来到洛阳,看到众僧未受戒法,就在白马寺译出《僧祇戒心》(戒本),并请梵僧作法办事,称为羯摩(即授戒之作法),进行受戒。
据记载,明末清初以来全国佛教寺庙中保存下来的戒坛,规模最大的是北京戒台寺的戒坛和泉州开元寺的甘露戒坛。此外,还有杭州昭庆寺的戒坛。
北京戒台寺的前身是唐代僧人智周兴建的“慧聚寺”,初时香火不盛。公元十一世纪法均大师重修慧聚寺,创建戒坛,一时名声大振。后寺院毁于兵火,明正统年间在知幻大师主持下重建,以拥有全国最大戒坛之一而享有盛名,与泉州开元寺和杭州昭庆寺并称为中国三大戒坛。辽宋对峙之时,有北宋僧人甘愿冒杀身之险前来受戒。该寺的戒坛殿位于牡丹院北侧一长方形大院落中,高二十余米,建筑面积达六百七十六平方米。戒坛即在殿内的斗八藻井之下。藻井是殿内最珍贵的建筑,下方上圆。在下部方形井口,四周雕有许多小阁,天阁上又雕有许多小佛龛,佛龛上圆形小门洞内有雕工精细的金木质佛像。藻井上部圆顶,正中倒悬一条木质团龙,龙头居藻井中心,张口鼓须,俯视戒坛,其四周穹壁又雕有八条升龙,与正中团龙共成“九龙护顶”的神奇效果。戒台寺的戒坛呈品字形,总高三.二五米,分三层,各有须弥座,须弥座的束腰处共雕有一百一十三个小佛龛,供奉戒神。戒坛西侧有一尊释迦牟尼佛漆金塑像,佛像前置十把硬木椅和一个紫檀木雕龙供桌,供举行授戒仪式时“三师七证”就坐。每次授戒有三名新戒者登台,面对佛像跪立在说戒法师正面,恭听戒律要求。
泉州开元寺的甘露戒坛最初建于北宋天禧三年(公元一○一九年)。现坛是明初建成,为重檐八角攒尖式。坛分五级,最高层中供奉明代木雕卢舍那佛坐像。坛顶正中藻井结构复杂而又精巧,作如意斗拱,是仿照北京天坛祈年殿所造。
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九七八年),在杭州昭庆寺建立了万寿戒坛,后经重建,成为江南著名的戒坛。自庆历、皇祐(公元一○四一至一○五三年)以来,南方立了很多戒坛,如苏州开元寺,秀州(今嘉兴)精严寺等都建造了戒坛,当时估计约有七十二处。在开封慈孝寺,还另立大乘戒坛,使受过比丘戒后的僧侣,再到这里受菩萨戒,成为后世三坛次第受戒的开端。自晋宋至唐初,从沧州(今重庆)下到江淮(江苏、安徽)之间,共计有戒坛三百多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