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论法显与秦地佛教之关系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亚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法显与秦地佛教之关系

  王亚荣

  法显,俗姓龚,今山西临汾人。姚秦弘始元年(399),法显与同学数人从长安西行陆路赴印求法,十四年(412)经海路返抵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前后十五年,经历约三十国。法显求法,深入印度,陆去海回,赍经而返,译经传法,著作累累,远在唐代就被称为“创辟荒途”的第一人。①法显回到青州,自称“远离诸师久,欲趣长安”②,但最终没有再回到长安。法显早年的事迹及师承如何?法显为什么来长安?为什么要去印度求取律法?以及当时的佛教风气如何?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简要的梳理,藉以求教于方家。

  一、关于法显在长安的时间

  法显求法之前的经历颇多含糊之处。除了简单的家世之外,法显的生年、出家的寺院、跟从的师父、学业的范围、学统的师承,等等,检诸史册,都语焉不详。法显自撰之《法显传》不载早年经历,较早的《出三藏记集》和《高僧传》所述略而不详,且大同小异。后出的著作未见有新意,多关注法显求法归来之事实与意义。

  《法显传》是法显亲笔所写,具有其他史料所不可替代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揣摩其文义、信息,觉得还有不少值得进一步推敲之处,似乎尚未被注意到。

  例如,《传》之首句: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元年

  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

  寻求戒律。①

  《传》首开门见山,无拖泥带水,略作浏览,易有忽略之处,仅仅注意到长安是法显西行的出发点,而忽略了其他的含义。首先,全句明显包含有两层意思,即“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为一层意思,“于是”之后为另一层意思。其次,“昔”与“弘始元年”虽然都是回顾、追忆,但并不等同,“昔”为虚指;“弘始元年”为实指。再次,从逻辑上来分析,“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为因,在语意结构上来说是在表述一个过程;与同契结伴求法是果,是前一过程之逻辑结论。因而全句从意思上来理解也可以作如下断句: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元

  年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

  竺寻求戒律。

  这样的断句使得全文的意思便比较明确,即在弘始元年之前法显便在长安开始了“慨律藏残缺”的过程,亦即弘始元年之前法显已经在长安有一段时间。否则,法显回国后在青州结夏后便不会再说“法显远离诸师久,欲趣长安”这样期盼的话。其“远离诸师”之所指只有两种可能性,一则可能是求法之前在长安所认识的“诸师”,二则可能是指同去印度而中途返回秦地的“诸师”。无论哪一种可能,都指明这些法显所熟悉的法师在长安。“昔在长安”在卷首,“远离诸师久,欲趣长安”在卷尾,首尾呼应,显然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至于法显何时到长安?出行前在长安已经有多长时间?目前尚无直接的史料证据。但可以肯定的是,法显在后秦时已在长安,也有可能的是前秦时已在长安。这牵扯到下文的分析以及法显和道安僧团的某种关系。

  二、《法显传》“汉”、“秦”、

  “晋”之含义辨析

  法显的早年经历以及选择求法时的情况,仍可在《法显传》中找到痕迹。如在《传》中法显对祖国地望的“汉”、“秦”、“晋”的称呼,就流露出一些耐人寻味的线索。

  读《法显传》者似乎也不太注意文中法显在印度对祖国地望的称呼。其实,法显在对祖国地望的称呼是基于过去的生活习惯,这些看似自然的习惯正反映了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的积累,也是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章巽先生在《法显传校注》于《传》中首次出现“秦”字时注曰:

  秦土:《法显传》所称“秦土”、“汉”、“汉地”、“晋

  地”等,一般皆指当时我国之中原一带地区而言。①

  法显的时代,“我国之中原一带地区”能给法显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惠帝之后,政教陵夷,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

  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进流移,不可胜数。

  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

  又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

  白骨蔽野。刘曜之逼,朝廷议欲迁都仓垣,人多相

  食,饥疫总至,百官流亡者十八九。③

  之后,中原沦为战场,各路枭雄常常逐鹿于此,使得赤地千里,烟火不续。苻坚之祖父苻洪亦为枭雄之一,却也在临死前告诫子孙说:“所以未人关者,言中州可指时而定。今见困竖子,中原非汝兄弟所能办。关中形胜,吾亡后便可鼓行而西。”其子孙遵从乃祖之训诫,方在关中经营成前秦之基业。数十年来,中原兵祸联结,当时出家人对中原之地避之犹嫌不及,早就星散四方。法显怎么会在书中一再提及?并以“中原”的概念代指祖国故土?再者,从历史知识的角度来看“中原”一词,在笼统的宏观范围一般指中国的核心文化地区,但东晋是个例外,南北割据,中原成为征战之地。所以,《传》中的“中原”的含义不具备上述中国核心文化地区的代表性。

  仔细阅读《法显传》,发现这些字词并非“一般皆指我国中原一带地区”,甚至没有一处是指“中原一带地区”。法显在用这些字词时,都有比较明确的意思表达,绝对不是“一般”的随意泛指。

  由于这些称呼中透露出了法显求法前行迹的信息,对研究法显早年行迹史料缺乏很有帮助,所以值得认真分析。这里,先按出现的顺序将书中的有关内容摘出。

  (焉夷国)秦土沙门至彼都,不预其僧例。②

  (竭叉国)般遮越师,汉言五年大会也。③

  自山以东,俗人被服粗类秦土,亦以毡褐为异。

  ……自葱岭已前,草木果实皆异,唯竹及安石留、甘

  蔗三物,与汉地同耳。④

  (陀历国)九译所绝,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至。①

  (竺刹尸罗国)竺刹尸罗,汉言截头也。②

  (弗楼沙国)慧达一人还,于弗楼沙国相见,而慧达、宝云、僧景遂还秦土。③

  (毗茶国)佛法兴盛,兼大小乘学。见秦道人往,乃大怜悯,作是言:“如何边地人,能知出家为道,远求佛法?”④

  (舍卫城)彼众僧出,问显等言:“汝从何国来?”答云:“从汉地来。”彼众僧叹曰:“奇哉!边地之人乃能求法至此!”自相谓言:“我等诸师和上相承以来,未见汉道人来到此也。”⑤

  (瓶沙王旧城)尸摩赊那者,汉言弃死人墓田。⑥

  (还巴连弗邑写律)复得一部抄律,可七千偈,是萨婆多众律,即此秦地众僧所行者也。

  道整既到中国,见沙门法则,众僧威仪,触事可观,乃追叹秦土边地,众僧戒律残缺。

  法显本心欲令戒律流通汉地,于是独还。⑦

  (无畏山僧伽蓝)法显去汉地积年,所与交接悉异域人,山川草木,举目无旧,又同行分披,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心常怀悲。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供养,不觉凄然,泪下满目。①

  (摩诃毗诃罗精舍)法显在此国,闻天竺道人于高座上诵经,云:“佛钵本在毗舍离……若干百年,当复来到汉地……。”②

  法显住此国二年,更求得弥沙塞律藏本,得《长阿含》、《杂阿含》,复得一部《杂藏》。此悉汉土所无者。③

  (自耶婆提归长广郡界)商人、贾客皆悉惶怖,法显时亦一心念观世音及汉地众僧。……法显本檀越言:“汝若下此比丘,亦并下我!不尔,便当杀我!汝其下此沙门,吾到汉地,当向国王言汝也。汉地王亦敬信佛法,重比丘僧。”④

  有问:“此是何国?”答言:“此青州长广郡界,统属晋家。”⑤

  归纳以上称呼可以发现,法显在《传》中对祖国地望的代指称呼只有三个概念,即“汉”、“秦”和“晋”。

  用到“汉”字时,有“汉言”、“汉地”、“汉之张骞”、“汉道人”、“汉土”等五种;

  用到“秦”字时,有“秦土”、“秦地”、“秦道人”等三种;

  用到“晋”字时,只有两例,即“晋地”、“晋家”。

  以上汉、秦、晋三个概念,以及文中与之相对应所出现的十种组词用法,在意思的表达上都很清楚,没有“中原”的含义。

  单独使用者简单明了,姑且不论,即使在两个概念同时使用的时候也表达地非常清楚准确。例如,在竭叉国所记,同时用了“秦土”和“汉地”。“俗人被服粗类秦土,亦以毡褐为异。”这里的“秦土”只能是说前秦和后秦,因为地处北方,多牛羊而干燥寒冷,被服多用毡褐,而南方温暖湿润,多用丝绵。“其国当葱岭已前,草木果实皆异,唯竹及安石留、甘蔗三物,与汉地同耳”,这里的“汉地”,乃统称中土而言。因为所述三种植物因气候温度的原因,竹与甘蔗盛产于南方,而石榴则产于北方,若用“秦土”则秦地不产甘蔗,竹子也少;若用“晋地”(按,当时的东晋偏处南方),则“晋地”不产石榴。所以用“汉地”的概念十分恰当,不会产生歧义误会。

  再如,在无畏匹1僧伽蓝记述,同时用了“汉地”和“晋地”。“去汉地积年”,泛指离开祖国已久,而后者所说的“商人以一晋地白绢扇供养”,则只有南方的“晋地”才生产绢扇。这里,如果说“去‘晋地’积年”,则显然违背了法显想要表达的本来意思。若云“去秦地积年”,则“秦地”乃中土的一部分,在感情意义上不能完全代表故乡。更何况,法显生于黄河以东的平阳,在多数情况下处于秦地管辖的边沿地带,屡屡易主为赵、燕所有。

  通过以上分析,法显在《传》中对祖国地望称呼用不同字词的意思就比较清楚了:

  “汉”:是对祖国统称时所用,在文中有最广泛的时空地域内涵。

  “秦”:专指北方前秦和后秦及其时空地域范围。

  “晋”:专指南方东晋的时空地域范围。

  联系到对法显早年的经历不清楚,通过以上分析还可以得到一点重要的启发,那就是法显对南方不熟悉,因此才在有关佛教的大概念的表达上用“汉”,具体的小的概念表达上用“秦”,而上述有关“晋”的两处意思的表达上都与佛教无关。同时,在下意识的感情上也没有奉“晋”为正朔。所云汉、秦、晋三者,联系到文化历史的传统,汉或者秦,再延伸到汉之前的秦和汉之后的二秦,基本的文化线索一脉相承。法显为北人,接受和亲近北方秦汉文化的传统熏陶是很自然的。

  三、秦地佛教之风气

  以上分析了法显在《传》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下面重点来看看“秦”与“秦地”的佛教,以了解法显求法的出发地和背景。

  秦地,当然与秦始皇有关,也与后来的项羽三秦分封有关。从佛教向中国传播来看,秦有两层含义:一是泛指东土;二是指黄河以西的陕西关中地区及其辐射地带,以长安为中心。法显所说的“秦地”,显然不是泛指,指的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特别是那时正是前秦和后秦的统治时期。印度佛教通过西域传向中原内地,必然经过秦地,使该地成为佛教人华的首传地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