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光寺:新都城中离垢地
作为成都市区组成部分的新都,是距今已有 2700 多年历史的古蜀三大名都之一。约公元前七世纪,蜀王开明氏在今新都军屯镇附近营建了都邑,为了区别前蜀王杜宇的旧都郫邑,便将新建的都邑称为“新都”。据《华阳国志》记载:“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而新都又为“三都”之先。
徜徉在十一月的新都街头,没有任何可能的痕迹让人联想起那久远得如同传说的古蜀之都。蚕丛纵目、鱼凫仙去、杜宇化鹃、开明复活,一层层堆积的泥土已将所有秘密精心掩埋。也许正因为此,那些还能详述和触摸的过往才更加可贵。
千年传承的古寺
传说新都宝光寺始建于东汉,但具体名称与时间已无法考证。据史料记载,隋代以前,宝光寺名大石寺。 1996 年,宝光寺内出土了保存完好的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 741 年)施衣功德碑,碑文中提到了宝光寺,可见最迟在盛唐,这所寺院已为今名,而且已成为当地百姓进行佛教活动的中心。
宝光寺的真正兴盛与入蜀避难的唐僖宗有着密切关系。唐广明元年十二月(公元 881 年 1 月),黄巢军队攻入长安,唐僖宗南逃入蜀。次年五月,他路经新都,停留于宝光寺,后来便在寺后修建了行宫。僖宗笃信佛教,到成都以后,迎请隐居在彭州九陇山的高僧知玄(即悟达国师)随行左右。根据《重修宝光寺浮图记》的记载,中和三年(公元 883 年)的一天夜里,僖宗看见在会昌灭佛中损毁的宝光塔废墟上有光芒射出,悟达解释说是舍利放光。让人挖掘后,果然在塔基下发现了装有十三颗舍利的石函。僖宗大喜,让悟达国师按照舍利数重修了十三级宝塔,取名无垢净光宝塔,又对寺院进行了大规模扩建,“蜀中之梵宫佛院未有盛于此者”,悟达国师被尊为宝光寺唐代的开山祖师。
宋大观三年(公元 1109 年),临济宗第十一世祖师圆悟国师住持宝光寺,宋徽宗赐寺名大觉寺,宝光寺进入了宋代的极盛时期,有碑文称“宋则圆悟禅师修持说法,接众数千”。元明清三代,宝光寺几度兴废相继。明正德年间(公元 1506 —— 1521 年),新都籍官员首辅大学士杨廷和与翰林院修撰杨升庵父子的捐修,使殿宇备极宏丽,今天山门内仍供有二杨父子的塑像。康熙年间,四川梁山县双桂堂破山和尚派弟子笑宗印密禅师来到宝光寺。此后,到光绪年间的两百多年里,宝光寺道场重兴,与成都文殊院、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并称长江流域禅宗“四大丛林”,所谓“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
宝光寺历来以道风淳厚而著称,曾流传有“要坐香,到宝光”的说法。直到今天,宝光寺仍然保持着禅宗临济宗杨歧派的仪轨制度。峨眉山一半左右的僧人都是在宝光寺受的戒,因此宝光寺传戒有“峨半堂”之誉。近代以来,在宝光寺受戒、参学的僧、尼,不少都学有成就,如能海、正果、隆莲等。
以塔为中心的寺院
中国最初的佛寺,布局依照印度及西域样式,以佛塔为中心形成方形庭院平面,突出佛塔。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继续发展,佛寺格局逐渐向中国化的宫室建筑形制转化,并最终定型为以佛殿为中心的轴线式布局,而塔则退居次要,寺院内大都另辟塔院。到宋朝以后,许多寺院都已不再建塔。
今天的宝光寺仍完整保存着“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中国早期寺院格局。悟达国师重修的那座佛塔,在一千多年的世事沧桑中,屡遭兵燹,屡加培修,现仍然奇迹般屹立在寺院中间,唐代刻字砖封存于塔内,尽述历史却又默默无言。这是座高 30 米的十三级密檐四面砖塔,造型优美紧致,塔刹冠以金铜宝顶,每级塔身四面镶嵌佛像,当风在寺内古树间来回穿梭,塔上铜铃也随之作响。塔身底层正面龛内,供奉释迦座像,龛联由太虚大师题写:“寺镇牟尼青色宝,山飞舍利紫霞光。”最奇特的是,宝光塔修建千余年来,塔身不生苔藓野草,也不落鸟粪蛛网,被誉为婆娑醒世之无垢相,是名副其实的“无垢塔”。
以塔为中心,宝光寺的主要建筑修建在从照壁到藏经楼后紫霞山的中轴线上,依次有照壁、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大雄殿和藏经楼。中轴线两侧则分布着钟鼓楼、伽蓝殿、客堂、祖堂、净土院、罗汉堂、禅堂、影堂、戒堂以及东西方丈等。数百根采自百里外崇山峻岭的大小石柱,支撑着整个建筑群古朴的小青瓦屋顶,也支撑着千百年来蜀中佛教信众的虔诚信仰与美好祈愿。
宝光寺的许多建筑都甚有特点与价值。七佛殿前檐柱下,有两个貌似普通的浮雕盘龙石础,这是唐僖宗行宫遗物,岁月已逝,与后代建筑融为一体,若非他人指点难以辨识,使人不禁睹之唏嘘,正如明代杨升庵所歌咏的那样:“唐帝行宫有露台,础莲几度换春苔。”现今七佛殿建于咸丰十一年( 1861 年),殿内供奉七佛立像,妙像庄严,佛龛前 1.36 米长的汉白玉卧佛, 1991 年由缅甸佛教徒捐赠。大雄殿建于咸丰九年( 1859 年),单檐歇山,五楹五进,由 36 根石柱支撑,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以及迦叶、阿难尊者。藏经楼是宝光寺最大一座殿堂,楼高 20 米,据说从上可以饱览整个新都城的山川景致。其上为藏经之所,珍藏清雍正、乾隆年间印行的《大藏经》;下为说法堂,是历代方丈说法的地方。
宝光寺罗汉堂是中国现存四大罗汉堂之一,面积 1600 平方米,建于清咸丰年间。一入大门,可见用 100 根石柱支撑而起,并由 4 个天井分割成“田”字形。其内塑有菩萨、罗汉及历代祖师像共 557 尊,据说由清代四川雕塑大师黎广修率门徒历时 9 年精心雕镌而成。透过从窗棂间射入的昏黄光线,四周一片静谧,从堂中走过,两旁或坐或卧、神态各具的塑像有如生人,感觉象是穿越了时空,转瞬间便阅尽了世间万象。
净土院位于大雄殿东侧,由一条幽静的小巷与之相连,是一个自成体系、结构完整的“寺中之寺”,建于清代。宋以后,净土宗流行,中国佛教的其他宗派也大多兼修净土,宝光寺历代住持以此院作为修习净土宗的道场。净土院是一组完整的寺院建筑,建于中轴线之上的有照壁、福寿殿、极乐堂、念佛堂。极乐堂中的缅甸玉佛,念佛堂中的石舍利塔,都是宝光寺中的文物精品。
文物汇聚于斯寺
漫步在宝光寺内,千年时光被一块块碑铭、一件件器物、一幅幅书画一再浓缩和放大,于是,属于这里的过往似乎就铺陈在眼前,一切都是那么鲜活,这真是一种难以尽言的体验。
舍利子、优昙花和贝叶经被誉为宝光寺“镇寺三宝”。舍利子是光绪年间宝光寺自信长老弟子真修和尚从锡兰(今斯里兰卡)请回,现放于铜质镀金的小舍利塔内。优昙花又名优昙钵花、乌昙跋罗花,在佛教中被视为圣花,据说三千年才开一次。宝光寺珍藏的优昙花由铜质合金铸造,高 155 厘米,造型优美别致,原藏于清宫,道光十二年( 1832 年)由道光皇帝赐给宝光寺住持妙胜禅师。宝光寺的贝叶经为梵文《法华经》,放置于精美的檀香木匣中,长 48 . 5 厘米,宽 6 厘米,厚 6 厘米,共 131 叶,周边涂以金粉,以丝线穿结两孔,是光绪年间清福老和尚游历暹罗(今泰国)时,暹罗国王所赠。
宝光寺内现存最古老碑碣是梁代千佛碑。这块碑造于梁武帝大同六年( 540 年),高 175 厘米,造像内容除贤劫千佛外,还有一佛二菩萨、三身佛、天王力士等等,并配以圆形莲花座和六边形盘座,虽经 1400 多年风雨洗礼,精细雕刻仍然清晰,立碑纪年以及唐代、元代题记还依稀可辨。唐代施衣功德碑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210 厘米高的红砂石碑体上,前后均以浮雕手法雕刻出华严三圣,周围是弟子像,下部为供养人群像,顶端饰以团花卷叶宝盖,两侧是长袖飘舞的飞天,左右碑棱自上而下雕刻过去七佛以及弥勒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因为被长期掩埋,这块碑保存完好,在复杂、生动的刻画中,盛唐气象有如繁花,一望即知。碑上还刻有《施衣社铭》、《施衣社功德颂》,是对唐代蜀地民众佛教生活的生动反映,“今有益州新都宝光寺安乐院施衣社,总七十余家,并汉江粹灵,岷峨挺秀,遗荣锦里”,由师主唯质“爰率社众,施衣普济”。今天再细细研读每一个社人名字,王繁、吴果、赵宾、姚大娘、赵妃娘……他们的形体早已落于尘埃,曾经的虔诚信仰、每一次悲喜交集,终究不会再有人记起,只有这些刻画于石上的线条,在他们的心里、我们的眼底永远难以抹去。
宝光寺还以楹联匾额闻名于世。大雄殿内清代何元普撰书的一副楹联被誉为天下名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过客每抬头凝视,然后多埋首沉思。漫步在宝光寺内那些迂回静寂的长廊,抬头所见都是匾额,有若干享有盛名,如山门殿“宝相光明”、大雄殿“大雄宝殿”、“极乐圣域”、“光明世界”、说法堂“如教所住”、东方丈“方丈”、罗汉堂“海湛空澄”、念佛堂“行愿往生”等。
宝光寺珍藏着古今书画家近千人的 1000 多件书画作品,宋徽宗《白鹦鹉》、文征明《山水》、陈遵《荷花》、竹禅《四景竹屏》、《十六罗汉像》、《墨狮》、清摹赵孟頫《五马图》、破山明草书单条、陈延壁《瑞应麒麟图》、慈禧对联书画、徐悲鸿《立马图》、张大千《水月观音》等都是其中的精品。
蜀汉章武铜鼎、唐无垢净光塔、僖宗行宫柱础、唐代显庆陶塔、元代金银粉书《华严经》、明代《尊胜陀罗尼咒》石幢、清代石雕舍利塔以及大量明清佛像、法器等,也都是宝光寺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的珍贵文物,它们在纷繁喧扰的世界中能获得一方清净地保存至今,本身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奇迹。
宝光寺外现在是一个巨大繁华的广场,隐在青灰色福字照壁后的寺院却一如既往地内敛沉默。多少个流逝的年头,无数没有留下姓名的僧人香客从这里走进然后离开,在他们的身后,留下的是璀璨的文化和真实的庄严。进入山门,只见古树参天,石柱林立,梵音如海潮。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