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释义十一
“持钵”,持是手里拿着。钵梵语钵多罗,译为应量器,应量器就是体、色、量都要合法,合佛的规定:
第一体,钵分铁钵及瓦钵两种,惟佛的钵是石钵,乃四大天王于释迦佛成道时,各献青石之钵给佛,佛将四个石钵合为一个,佛于乞食时,由侍者阿难为佛持钵。后因石钵重,不便携带,所以佛制弟子不可用石钵,只可用瓦钵及铁钵。现在我们传戒也有一个钵,虽是瓷的,但同于瓦。
第二色,色像斑鸠脖子的颜色,这色也要合法。
第三量,你拿的钵大小要适合你的食量,小饭量就用小钵,中饭量就用中钵,大饭量就用大钵,这体、色、量都合法,才叫应量器。现在中国人用饭碗不用钵,这个钵可要失传了。这个钵除了传戒时作为一种纪念品,只是象征性而已。因传戒总是三衣一钵相传。但受戒以后就没有用,因为钵的形状是佛亲自用泥巴捏成一个模形造出来的,口小肚子大,吃饭很不方便。佛为什么做这个不方便的饭碗呢?中国的饭碗是大口的,不是很方便吗?因为他们都要出去化饭,要小口才方便,而肚子大容纳的饭量就多,而且人家供养的菜汤也不容易泼出来,口小尤其不容易冷,钵上有一个盖,要盖起来非小口不好盖。现在佛以身作则,他自己出去托钵化饭,还是要著衣,披上僧伽黎,而且捧起钵来。
“著衣持钵”,是说佛以身作则,以身言教,自己出去托钵化饭,还是要著衣。这里一方面反映了修行人很惜福,珍惜世间的资源,尽量不浪费世间的资源,另一方面是破除我慢,破除讲究豪华、怎么样穿著才比较体面。真正要修行,外相都是随缘就好。
“入舍卫大城乞食”,舍卫大城在祇树给孤独园西北方,横六十里,纵二十里,居民九亿,所以称大城。祇树给孤独园是在城外,离城有五六公里,要走一段路到城里去乞食,所以称为“入”。“乞食”是乞求饮食。佛世时,规定比丘每天要去乞食化缘,不可以收藏食物。而且在乞食时要做到够吃就行,如果第一家乞的食物不够一餐吃,可以再去第二家、第三家,够了就回去,并不是说这条街有十户人家,一定要十户走到完,而是觉得这个量够我一餐用就好了,除非僧团中有病比丘,不能外出乞食,才会由其它比丘多乞一些食物,带回去给病比丘吃。因此,佛制定此法的目的有几个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折伏自我的慢心,二是不会贪于口腹之欲;三是专心一意于修行办道上;四是不会蓄积,可以生起惭愧;六是可以让一切人减少悭吝之心而增长福德,同时也是将福田送到一切人的空门口,这是对众生的大布施,让众生时时不忘布施之心,所以乞食含有自利、利他的两大利益。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次第乞已”就是不可以选择施主家。世尊入城乞食有二种因缘:1、令城中不能外出的妇女,得见如来,供养求福,2、如来本不需食,为了令众生得福,如来不食而食。智者大师有偈颂:法身本非食,应化亦复然,为长人天福,慈悲作福田。既然要令人人得福,所以佛制出家众以乞食清净自活,托钵化缘时,要平等行化,“勿越贫而从富,勿越贱而从贵”,即不可以选择施主家而乞,以此从乞食当中观察心的变化,检查贪嗔痴是否减轻?想一想,当你双手捧着钵去乞食的时候,你的心是不是七上八下的,食物好一点,你是什么心情?食物坏一点,你又是什么心情?乞食可以看到众生相,也可以检视自己的境界在哪里,能否乞食化缘中,随顺自己的境遇,不加以分别。用功到了这种境界,才算是“不执着”。
“次第乞”也是戒规,因为佛过去没有定这个规矩,于是各人便依著各人的见解去化饭。迦叶尊者乞贫不乞富,即专化贫人,有钱人家他走过去也不跟他化,大迦叶是头陀第一,常行苦行,不怕吃苦头,所以要去化贫穷人不化富人。而须菩提专化富人,不化贫人。其他比丘见他们两人古怪,到底是什么道理?于是就问迦叶尊者:“你怎么化缘不化富人而专化贫穷人呢?”
迦叶尊者答说:我听世尊说过,贫穷人是前生没有行布施,没有修福德,以致今生贫穷,所以我要去给他种点善根,叫他行点布施,他给我一点饭也好,一点点粗菜也好,那他就培了福积了德,来生来世,不再贫穷,就会成为富人,这是我度贫穷人的原因。大家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这才是发菩提心度众生。那么,须菩提你为什么专化富人不化穷人呢?
须菩提说:你们听世尊讲过吗?富人怎会富呢?因他前生前世种了善根,修了福德,怎么修呢?即多行布施;多行布施,今生可要享受,假如把福报享完了,来生又变成贫穷人,我怕他福报享完,所以叫他继续行布施,叫他继续修福德,来生来世还做个富人,这样他不是得了利益吗?大家一听也有理。于是这两个人走两条路,分道扬镳。这两个人都有理,究竟谁对呢?就去问世尊,世尊说:“两个人都对也都不对。虽然他们都发心利益众生,但却没有平等心,各有所偏。要度众生也得普渡,也得平等的度,须菩提为什么度富人不度贫人,迦叶为什么度贫人不度富人,这是因为心不平等”。从此以后佛规定比丘在托钵化缘的时候,要平等行化,不得越次而乞,以此从乞食当中观察心的变化,检查贪瞋痴是否减轻?
想一想,当你双手捧着钵去乞食的时候,你的心是不是七上八下的,食物好一点,你是什么心情?食物坏一点,你又是什么心情?乞食可以看到众生相,也可以检视自己的境界在哪里,能否乞食化缘中,随顺自己的境遇,不加以分别。用功到了这种境界,才算是“不执着”。
“已”就是乞食完毕。钵是应著自己的饭量,你是大饭量就用个大钵,中饭量就用个中钵,小饭量就用个小钵,这一钵饭够你吃就不要再托,这一家供养满了就不要托,这一家没供养满就再托第二家或第三家,一直到够吃为止,但不得超过七家,这就“已”了。
“还至本处”,从经文来看,是将食物带回来才吃,不是在城里面所得乞食当场吃,而是要回归本处——祇树给孤独园,可见佛陀教团的生活是很讲规矩的,也就是讲求威仪。我们在行、住、坐、卧的日常行为上,佛陀要求比丘一定要收摄身心。否则,在城里面乞完食物,因为肚子很饿,一看四下无人,就在路旁吃起来,那是一点威仪庄严都没有,如此一来,谁会对修行人起恭敬心?这是讲述表层含义,实际上,“还至本处”,不像我们现在的学佛人,领了皈依证,就去游山玩水或者不回到“本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清清静静的本处。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世人无不为衣食住行而奔驰,无法回到“本处”。佛领着众比丘乞完食之后,又回到本处。深入地讲,还至本处是不动本位,本来如此的,你的心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动静一如。这与我们凡夫不同,我们进了城以后,常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所迷失自己的心性,各种妄念纷纷而至,而佛在动静中,都表现出一种安祥和自在,没有因为生存在世间,为了衣食住行而失去自己的本心。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