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金刚经》释义十七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常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不能翻译的梵文,我们不要说成是咒语。咒语,是闻声不闻。念咒,只要叫你听而已,闻声不闻,是要你去悟。如何解释此梵文呢?“阿耨多罗”译为无上,“三藐”是甚深圆满,即正等;“三”是梵语的语音,不是中国数目字的一二三的三,而是正确的意思,“菩提”是觉悟的意思;合起来即无上正等正觉,意思是最圆满的觉悟,即成佛的觉悟。佛的觉悟之所以“无上”是因为再也没有更高的觉悟了。“正等”的意思是再也没有其他圣贤的觉悟能与佛相比。正觉,超过六凡法界的不觉及外道的邪觉。怎样的觉悟才算圆满?根据大乘佛法说,佛不只是觉悟到解脱烦恼与生死轮回,也觉悟到世间的一切法的实相——空相;甚至于世间的一切法的来去变化,佛统统都能知道,即达到了无所不知的程度。因为我们凡夫对世间的境界有迷惑、执著,所以是迷而不觉,没办法达到无所不知的境界。外道觉而不正,属于邪;二乘圣人认为我们所知所见的世间一切是无常、是苦的,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从心变化出来的,所以它们只处理内心的烦恼,对外在的世间怎样的变化统统不想去知道。所以虽称正觉,但只能自利而不能利他,属于正而不等;菩萨知道是这个心并不是烦恼的妄想心,而是一切众生、一切诸佛本具的法界平等、智慧圆满、清净庄严、无所不觉的法界心,所以菩萨懂得怎样应用此心,能够自在地变化,自利利他,称为正等正觉,但以无明未尽,觉道未圆,所以菩萨是等而不妙,不能称为无上。唯佛一人,三觉圆满,万德具备,堪称无上正等正觉,超九界以独尊,这就是佛的智果。

但要注意上面有个“发”字,下面有个“心”字,也就是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同。前者在因地为佛性,在果位是佛,佛性是不生不灭,无得无失,无内无外,无增无减。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善根,而善根有生有灭,有得有失,有内有外,有高有下,有增有减。佛在《大般涅槃经》中,曾分别佛性与善根。经中有一位迦叶菩萨问佛:一阐提断善根有佛性没有?佛告诉迦叶菩萨说,佛性不是善根。善根有内有外,佛性无内无外。善根有大有小,佛性无大无小。一阐提断善根,但不断佛性。

在法会大众,凡有善根的众生皆应该发心勤求佛果无上正等正觉,如果把上面的“发”和下面的“心”字忽略过去,则这经文就讲不通了。譬如说在社会上作一个人,想升官发财,这就是发升官的心,发财的心,那就作凡夫,也就是贪名贪利,升官是名,发财是利。若学了佛,要求更进步,光是升官发财还不够,还要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这是发什么心呢?这是人天乘的心。来生来世转一个人,来生来世可以升天,这个不出轮回只能超出三恶道。那么要超出六道轮回,要超出三界以外,要了生死,即要发心,发什么心呢?发二乘心。自己要成佛也要度一切众生成佛,这个发心,发的是什么心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人一直把经中所说的“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理解成“大念者大声念佛,小念者小声念佛。”这是不正确的主法。“大念”就是指发无上菩提心,“小念”则是发二乘人。“见大佛”是指证佛菩提果位;“见小佛”是证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这其中的意思差别很磊,只要我们努力修学,从这部经里证得法界实相心,具有般若智慧,就能了解“为何要发菩提心”,由此也就知道此段经文的意义。

一般发心成佛的善男子、善女子也称为菩萨,这是佛对他们的激励,也是对他们的要求。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虽然还没有功德圆满,却越来越接近佛,所以佛劝导善男子、善女子应向真正的菩萨学习,坚定信念,鼓足勇气,全身全意地投入到菩萨道的修行中。一旦立下自利利他的誓愿,就要在思想上时刻记住,而且要在实践中去承担。然而誓愿在实践中并非一番风顺,所以须菩提才向佛请问: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发无上菩提心之人,应如何学习佛法,如何修行?可以有三种解释:一是云何应住:我的心应该在何处安住?“住”有外住、内住之分。外住有四种不同:

王化处住:佛在何处教化众生即在何处住,通常说释迦牟尼佛是在娑婆世界说法,王化处住就是娑婆世界。(阿弥陀佛是在极乐世界说法,所以,阿弥陀佛的王化处住是极乐世界)。异俗住:佛不住在在家人之家里,他住在寺中。

威仪住:行住坐卧都是威仪。

未舍寿分住:指佛未入涅槃,佛的生命尚存在,未舍弃寿命。佛若要住世,是可以无尽期住世;他若不想住在这儿,就能把寿命弃舍掉,这是佛的自在。

其次讲内住,内住是心在何处住,你的心思维什么,你就是住在那个地方,如我心里是在看电视,我的心就是住在那里,(一)天住:天人的心在何处住呢?有二种解释,一种是说,施戒善心是天住:是指生天的因,这个人有同情心,能施舍利益去帮助他人的困难,有这样的布施,其次,有戒,有所不为,例如,不杀生、不偷盗他人财物等,戒除一切非法行为,除了施、戒以外,还有善心,他于施、戒时均有善心,他有良心,他对人均是好心肠,有这三种功德,叫做天住,这样的解释是指欲界天。若此人无善心,而有恶心,他用恶心做种种恶事,即非天住,可能就是地狱住。第二个解释,天住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色界天的四种禅定),是超过欲界天,更高尚的。(二)梵住:梵天王也是天,但他除了禅定外,还有慈悲喜舍的功德,梵天王是特别慈善博爱。以上的天住、梵住,均是凡夫境界。(三)圣住:圣人的内心是住在空、无相、无愿的三三昧中。住在空里,就是观察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毕竟空,他的心不住在眼耳鼻舌身意、亦不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不住在一切境界,心是无所住,叫做空住。凡夫的心,不能无所住,是非要有所住不可。禅宗大德说:“不与万法为伴侣”。伴侣即是心的住处,凡夫的心非要有伴侣不可,否则心无法活动。圣人,例如阿罗汉以上,一入定即无所住,心不与万法为伴侣,故是空、无相、无愿,对一切有为法、无为法,心里均不动心,圣人的清净心不与万法为伴侣,这是他的住。(四)佛住:佛也是空、无相、无愿,不与万法为伴侣,也是清净无著的境界,但佛比阿罗汉、辟支佛、菩萨等更高深圆满,故谓佛住。

佛的清净心是无所住,为何前文说“佛在舍卫国”?佛的内心是清净无为境界,不能以名言来表示的,但是,我们凡夫境界是无法与佛的内心(无所住境界)联络,如何能向佛学习呢?所以,佛的大慈悲心,必须现出一个形象。虽然法身菩萨所见到的佛,也是有形象,但是,我们的肉眼仍是无法见到的,佛必须到人世间,示现有父母,有此身体,示现修行成佛,示现他今天到这里来了,使大家可以看见他,与他说话。所以,佛是无所住的,但是,为利益我们而表面有所住。因此这里“云何应住”不是简单的。云何降伏其心:我尚非圣人,内心尚有很多烦恼妄念业障,应如何降伏我的心,使心清净如法呢?

二是“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我的内心应安住在什么地方,我应如何降伏其心,我才算是发无上菩提心呢?一时感动而发菩提心,如见到佛或听到佛说法,内心受到感动,此人是了不起,但只是一时受到感动,如何把此清净心继续维持下去,是不容易的,故须有一个法门,努力修行,才能成就无上菩提心。所以发菩提心有:一是愿菩提心:我发愿要得无上菩提,乃世俗菩提心;二是胜义菩提心:经过长时期修行,得到般若波罗蜜智慧,得无生法忍,成为圣人,菩提心与第一义谛相应。此处是指世俗菩提心,凡夫忽然有此殊胜志愿,凡夫发的无上菩提心,我应如何维持无上菩提心,不令失掉?无边烦恼,又如何调伏它?这是很现实问题。所以 须菩提长老从佛出入往返,穿衣吃饭就开悟了,早已经知道菩萨要如何发心、如何安住心、如何降伏心。但是为了让其他菩萨也知道,所以就明知故问两件事:世尊!世间成千上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趣入大乘道时,如何才能安住于真心中,而使真心常住不退?如何才能折伏烦恼,而能降伏心中的妄念而获得佛果呢?这个真心就是刚刚发的菩提心。菩提心发起来,怎样的呢?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只上求佛道而不下化众生,那只是发二乘的菩提心,而不是大乘的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心最难发起来,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居然能发起这个心,但是他们仍是凡夫,常会被外面五欲六尘的境界转动,一转动菩提心就丧失,不能安住。虽然现在发了菩提心,但过去无始劫以来的妄想烦恼习气很多,会令我们退失菩提心。譬如阳光照入室中,只见微尘摇动不停,凡夫未发心前,其心相也会如此烦燥而动摇不停,这是妄心。发心后,要降服这个动摇的妄心,然后才可以住于菩提心、修菩提行、证菩提果。因此,我们修学佛法的重点就是如何行持佛法,降伏烦恼。菩萨修行从心修起,就要将心安住在所修的法门,进一步降伏内心的烦恼,所以长老须菩提向佛请示:“菩提心应如何安住呢?应如何降伏心中的烦恼?”佛法教我们如何对治烦恼和坏习性,用智慧降伏烦恼,这就是为何说佛法是出世间法?佛法是出离世间一切烦恼的因缘和产生烦恼之后的结果,是为了出离、突破一般人的无奈和烦恼,所以 发心修行的菩萨,如果真心得以安住菩提,则妄心不降而自降;反之,妄心果能降伏,则真心不住而自住。这不仅是修行成佛的关键,而且也是本经的要旨。

三是“云何应住”?应入实相般若而住,这是问于“果”;“云何降伏其心”是降伏烦恼散乱的心,制令还住于菩提心,这是问“果”。然而言说无上菩提心为因,虽说是因,而非是因,应是离言说的因果,才是实相般若的真实因果,这就是住于观照般若之相。若能降伏,即是自在解脱,这是断除烦恼所起的作用。所以这两个问题,乃是实相般若相应之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