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法鼓开山,持咒成愿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3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法鼓开山,持咒成愿

  1989年3月25日,僧俗四众千余人在北投农禅寺长跪持诵〈大悲咒〉,祈求觅得法鼓山道场建地的因缘;而远在金山的全度法师,也不约而同的在隔日同样持诵〈大悲咒〉,祈求观世音菩萨指引有德之人承接他的道场。法鼓由此因缘落脚金山,经过十六年僧俗四众戮力的辛勤建设,终于在2005年10月21日完成建设,举行「落成开山大典」。

  农禅家风,源远流长

  追本溯源,法鼓山应从北投中华佛教文化馆创办人东初老人开始说起。

  1949年政府迁台,东初老人带着「中国佛教会」的招牌来到台湾,并创办了台湾佛教界第一本弘法刊物──《人生》月刊。接着在1955年,着手兴建中华佛教文化馆,号召各界影印《大藏经》,并开办冬令救济。1960年,圣严法师卸下军装,乞度于东初老人,在中华佛教文化馆二度出家,结下师徒因缘。

  农禅寺原为中华佛教文化馆的下院,1975年构筑「文殊殿」时,始命名为「农禅寺」。1977年东初老人无疾坐化,遗命当时在纽约的弟子圣严法师返台承继法务。之后,法师率弟子以此为弘扬佛法之基址,引领四众精进修行,进而创建了法鼓山。

  理念成荫,净化人心

  1989年法鼓山创立时,圣严法师揭橥「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核心理念,为往后的建设与法务推展,建构了坚若盘石的基础。

  1992年的「心灵环保」,1994年的「四环运动」,1999年的「心五四运动」,均为不安的社会送上了一帖清凉的药方。2007年,圣严法师再度提出「心六伦」,希望能「整合过去封建制度下的伦理,提出符合现代人需要且可以接受的新伦理观念」。

  普及教化,启蒙众生

  法鼓山以推动全面教育为使命,并以大学院、大普化及大关怀三大教育为具体方法。

  大普化与大关怀教育,须有弘化人才为基础,因此佛教教育、学术人才的培育,成为圣严法师毕生的职志,此即大学院教育。

  法鼓山「大学院教育」始于中华佛学研究所,1981年成立至今已将近三十年,2007年转型为法鼓佛教学院,未来将扩大成为佛教大学。2001年成立的僧伽大学,则是四年制的宗教师养成学府,若再加上目前在建设中的法鼓大学,法鼓山大学院教育将更加齐备。

  中华禅法,无远弗届

  承继曹洞与临济两大禅宗法脉,圣严法师容摄各宗派,开创出符合现代人使用的汉传禅法,并于2005年正式揭橥此「中华禅法鼓宗」之大纛,期望能超越隔阂,共同迈向「人间净土」的目标。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今生做不完的事,愿在未来的无量生中继续推动;个人无法完成的事,劝请大家共同来推动。」未来法鼓山仍将秉持「心灵环保」的核心主轴,提倡全球性的新伦理秩序,致力于教化人心的教育事业。从基础扎根,实践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悲心大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