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对净土法门若干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8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果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对净土法门若干问题的思考

  果定法师

  内容提要:净土的信仰,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从早期声闻佛教编集的教典就可以略窥其一斑。大乘佛法的兴起,便有了着重圆满果德的西方弥陀净土;菩萨广大行愿而智证如如的阿众佛净土;五戒十善的弥勒净土;救济世间疾苦的药师佛净土等诸多净土,他们都有各自殊胜的特质。净土思想传到中国后,经祖师大德们的弘传,一时间非常流行,后经慧远、昙鸾、道绰、善导等大师的极力倡导弥陀净土,其它净土法门也就日渐衰落。现在一些净宗大德,在弘扬净土的时候,每每过分夸大其实,言词过甚,当然从激发信众念佛而言,不失为一种善巧方便,亦是一份悲心的体现。但净土法门正是在这种偏颇的发展中渐渐地失其本真,与神道教的思想似乎越来越近了,与佛陀宣说净土法门的意趣相违。基于这一点,对于当代净土法门弘扬,笔者依照印顺导师《净土与禅》这本著作,从六个方面提出对净土法门若干问题的思考:一、阿弥陀佛的特胜;二、称名念佛;三、主行与助行;四、临终十念;五、因中说果;六、方便易行道。希望净土法门的弘扬,既能契应现代人的根性(契机),又不违背法的本义(契理)。

  关键词: 净土法门 称名念佛 易行道 难行道 因中说果  

  绪说

  净土的信仰,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从早期声闻佛教编集的教典就可以略窥其一斑。如与说一切有部及犊子部相关的《正法念处经》中说道:夜摩天有善时鹅王菩萨,经常为天众说法。还有分别说系中的法藏部说:在此世界的东北方,有难胜如来经常说法。又汉译的《增一阿含经》中说道:在此世界之东,有奇光如来说法,目犍连以神通到奇光如来处;此说也见于大乘经。此外,从《入大乘论》中引述大众部的传说,也可以看出大众部的净土思想:青眼如来,在光音──色界二禅天,为了教化菩萨,与无量声闻大众,无量百千大劫,在天宫说法。由此可见,各派声闻学者,都含有此界天宫,或他方佛土的思想[1]。

  大乘佛法的兴起,便有了着重圆满果德的西方弥陀净土;菩萨广大行愿而智证如如的阿众佛净土;五戒十善的弥勒净土;救济世间疾苦的药师佛净土等诸多净土,他们都有各自殊胜的特质。净土思想传到中国后,经祖师大德们的弘传,一时间非常流行,后经慧远、昙鸾、道绰、善导等大师的极力倡导弥陀净土,其它净土法门也就日渐衰落,“家家弥陀佛”成为我国一般佛教信仰者的主流。8世纪时,善导大师的《观经疏》又传入日本,于12世纪日僧源空依《观经疏》撰《选择本愿念佛集》等,弘传净土念佛法门,创立日本净土宗。后其弟子亲鸾又开创净土真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弥陀净土对汉传佛教的影响,可谓是深远广大。但佛法一旦巧妙的用言语说出,构成名言章句的教典,发为思惟分别的理论,那就成为世谛流布,必然要照着诸行无常的法则而不断变化。但无论怎么变,佛法的实质是怎么也不能变的。

  现在一些净宗大德,在弘扬净土的时候,每每过分夸大其实,言词过甚,当然从激发信众念佛而言,不失为一种善巧方便,亦是一份悲心的体现。但净土法门正是在这种偏颇的发展中渐渐地失其本真,与神道教的思想似乎越来越近了,与佛陀宣说净土法门的意趣相违。

  我认为弘扬任何一个法门,不应该落入法门的情见中去,扬自抑他,或一味地夸大自宗的法门,这都是佛门的不幸。我们应该依照经论,如实而又理智地去抉择法的义理,使之既能契应当代众生的根性(契机),又不违背法的本义(契理)。因此,佛教的流行于人间,必须理智与情意并重,适合众生的要求,才能得合理的发展。太过于理智,可能与社会格格不入;太过于情感,很可能在时空的迁徙中,渐失佛法的本真。唯有信智一如,悲智交融,佛教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净化人性而成贤成圣。因此,笔者依照印顺导师《净土与禅》这本著作,对净土法门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 阿弥陀佛的特胜

  古大德说:“诸经所赞,尽在弥陀”。的确如此,大乘经在广说十方净土时,是特别重视西方弥陀净土的。而且在中国净土思想中,弥陀净土更是独占鳌头,生机盎然地流传至今。经典上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佛佛道同”,一切佛所证悟的福德、智慧、大悲、大愿,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是平等不二的。那又为什么在无数的净土中,无量的佛中,大乘经特别赞叹西方净土与阿弥陀佛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印顺导师告诉我们,要想认识这一点,要从“阿弥陀”的名义中去理解。

  阿弥陀,梵语amita,译为无量,故阿弥陀佛即是无量佛。所谓无量是指佛的智慧、神通、愿力等诸功德,都是究竟圆满的,能够含摄一切而不可限量的。在梵语amita的后面,附加a$bha—amita$bha,译义即成无量光;若在梵语amita后面,附加a$yus—amita$yus,译义即是无量寿,这二者都是阿弥陀佛的别名。其实佛不但光、寿无量,佛的智慧、愿力、神通,一切的一切都是无量的。不过众生特重光明与寿命,所以顺应众生,特说光寿无量而已。“佛的光明是横遍十方的;佛的寿命是竖穷三际的。在无限的光明、无限的寿命中,既代表着一切诸佛的共同德性;又即能适应众生无限光明与寿命的要求。因此,阿弥陀不但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等于一切诸佛;而无限光明、无量寿命,确能成为一切人的最高崇拜” [2]。

  阿弥陀佛以德立名,着重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圆满果德,这是有经可证的。如《观无量寿佛经》中第九观——观阿弥陀佛的色身相好。于观想成就时,经上说:“见此事者,即见十方诸佛”,“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3]。这也就告诉我们,见阿弥陀佛,即是见十方一切诸佛。观阿弥陀佛,即是观十方一切诸佛。专明阿弥陀佛念佛三昧的《般舟三昧经》中也说道:观阿弥陀佛成就时,“现在诸佛悉在前立” [4]。这与《观无量寿佛经》的意境一样。观阿弥陀佛,应该只见一佛现前;而经却说以观阿弥陀佛为方便,成就时即能现见一切佛,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阿弥陀是无量,无量即是一切,故见无量佛,即见一切佛现在前。由此可见,观阿弥陀──无量佛,即是观一切佛。……从泛称的无量佛,成为一佛的特名,来表彰佛佛道同,在名字上,阿弥陀佛得到了优越的胜利,所以学佛者的信念,自然地集中到阿弥陀佛”[5]。

  此外在《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七中,大德怀感也为我们解答了,为什么于无量诸佛中特别赞叹阿弥陀佛的问题。论云:“念一切佛悉得无量功德,无有差别。以诸如来悉具无边功德,悉断一切人法障,尽功德圆满。为此无有念有胜劣功德不同。若尔何故如来于诸经中,偏赞念阿弥陀佛功德无量耶?答:其实功德悉皆一种,但以浅识凡夫不能遍念。是以如来偏赞一佛之功德,令其至心摄念。其至心功德即多,此是如来密意方便也”[6]。论文告诉我们一切佛的功德,都是平等而无差别的。但十方三世一切佛,数量可谓是无量无边,漫无统绪,根性下劣的凡夫是没有能力一一顾及的,所以由阿弥陀代表一切佛,显示一切佛的共同佛德。这样将其念头摄受于一佛上,系心于一境,如此便能够生定发慧,一切世出世间功德也就衍生开来。故《成佛之道》中说:“三乘诸胜德,悉由定慧生”[7]。《解深密经》也说:“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实在是佛陀的度众的密意方便。故此一切经的赞叹阿弥陀佛,也就等于赞叹一切佛。由此看来,阿弥陀佛是多么的殊胜了。

  二 称名念佛

  净土法门有种种的不同行持方法,一般归纳为四种:持名、观想、观像、实相。一一行成,都能往生净土,而其中收机最广,下手最易的,首推持名一法。持名者,即是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心口耳合一,念念不忘的等流下去,如此便能够达到一心不乱,仗弥陀之悲愿,往生极乐净土。因此“称名念佛,并非仅限于口头的称念。如《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玄奘别译,即作‘思惟’。由此可见,称名不但是口念,必须内心思惟系念。因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由名号体会到佛的功德,实相,系念思惟,才是念佛。所以称名是重要的,而应不止于口头的唱诵。[9]”

  但是现在很多修净土法门的人,都单单执着于口头称念,执着于数量的多少,认为这才叫作修行,结果修来修去,就是没办法成就,甚至搞得身心疲惫,烦恼不堪。有一位居士,信佛非常的虔诚,尤其对净土法门更是深信不疑。二十多年前,她听一位净宗大德讲经,说只要能将《无量寿经》念上三千遍,就会有消息了。从那以后,她修持更加的精进,除了工作之外,一有时间就念佛,回到家里就念《无量寿经》,结果一晃过了二十多年,她将《无量寿经》念了三十万遍都不止,能够将《无量寿经》倒背如流,就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不但自己搞得疲惫不堪,家人与朋友也被其弄得烦恼重重。我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她对净土法门的修行如此地精进,真可说是卧薪尝胆,呕心沥血,可到头来仍然是“竹蓝打水一场空”呢?因为她念佛念经,只是一味地注重口头的称念,数量的多少,至于佛名及经典里面所含的意义,如极乐世界的情形,和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等,却是一无所知,这怎么能够与阿弥陀佛相应呢?“须知道,阿弥陀佛是名,而名内包含得佛的依正庄严,佛的慈悲愿力,佛的无边功德。必须深切了解,才能起深切的信愿,从信愿中去称名念佛,求生净土。[10]”所以持名念佛,不只是空空洞洞的口头称念,必须由阿弥陀佛的名号,引发内心的思维,激发虔诚的信愿,在渴仰弥陀本愿的摄受中去念。这样在修行的时候,口里念得清晰明了,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心里亦是明明白白,如此,口、耳、心三者相应,系念佛名,了了分明,这样才能达到一心不乱,往生弥陀净土。

  三 主行与助行

  净土法门的主要宗旨是以修行者的一心念佛为内因,以弥陀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往生净土的行业,分为正行和助行两类。正行的方法有四种,但现在都以称名念佛为正因;助行是广行众善,积聚福德资粮。此二行,有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现在的净土行者,多注重于正行,往往忽略助行。他们认为生死事大,娑婆极苦,念佛都来不及,那里还有闲功夫去修杂行,专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行了。这种专事果德赞仰,少求福慧双修,不求自他兼利,只求离此浊世,往生净土的自利思想,显然是与大乘菩萨行相违的,也不符合经典所讲。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教理是大乘,行的却是小乘。”其实,佛在经典当中明确地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11]”;“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 ,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12]”修此三福,再加上深信切愿,持名念佛,定能往生极乐净土。

  佛在《维摩诘经》中说:“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13]”这八法,是菩萨为人为法,对自对他的正常道。但能依此修去,就是往生净土的稳当法门。

  此外,佛在《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十七中,也为我们开示了往生净土的正常道。如经云:“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生清净诸佛刹土。何等为十。一者具戒净净不断不杂,复无染污戒行成就;二者行平等心,为一切有情设平等方便;三者成就广大善根非鲜少故;四者远离世间名闻利养等事复不染着;五者具于净信无疑惑心;六者发勤精进舍离懈怠;七者具修禅定无散乱心;八者修习多闻而无恶慧;九者利根利慧无暗钝性;十者广行慈行无损害心。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生清净诸佛刹土。[14]”这十法佛在《胜天王般若经》、《宝云经》、《宝雨经》等经典著作中都有说道。

  《维摩经》与《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所说的净土法门,是菩萨的常道,不求生净土而自然的生于净土。这也是菩萨不同二乘圣者的悲心所在,不去求生净土,而是效仿诸佛世尊,在因地修行中,摄受同行同愿者,共同去庄严净土,以便更好地摄化在苦海中挣扎的众生。“中国净土宗,发展得非常特别。但知发愿往生,求生净土,而净土从何而来,一向少加留意。一般都以为,有阿弥陀佛,有佛就有净土,而不知阿弥陀佛,并不是发愿往生而得净土的。大乘经中,处处都说庄严净土,即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修无量功德,去庄严国土,到成佛时而圆满成就。现在只听说往生净土,而不听说庄严净土,岂非是偏向了![15]”

  由此可见,无论是特殊的方便行,还是一般的正常道,都需要培植深厚的善根,增长种种福德,以作为往生净土的资粮。因此,修净土的行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随分随力去累积净土资粮,使自己的善根增长,福德增胜,切不可落入偏执的旋涡中。

  四 临终十念

  净土法门还有一特色,就是非常注重临终关怀。因此,佛教就被人误会成“消极厌世的老人宗教”,甚至成了“年老退休以后的消遣品。”这全属于歪曲。死亡是很现实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一道关卡,并不因为我们不去思考它,它就不会来临。一位作家说的好:“棺材里是装死人的,不是装老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是无常的,没有人能够挡住死期的来临,也没有人能够永住于世间。因此大圣佛陀告诫我们“命在呼吸间”,要把握生命中的一分一秒,去用功办道,修行利他,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所以佛教是充满生机活力,积极向上的宗教。

  净土法门的临终关怀,“有一特殊的意义,即宗教的施设教化,在于给人类以不绝望的安慰。若肯定地说,这种人决无办法了,这在大悲普利的意义上,是不圆满的。任何人,无论到了什么地步,只要能真实的回心,忏悔向善,这还是有光明前途的。大乘(一分小乘也公认)法说:定业也是可以转变的。所以,可以作如此的解说:五逆十恶而不能往生的,约不曾回心向善愿生净土说。《观经》说广作众恶──五逆十恶人也能下品往生,是约临命终时,能回心说的。净土三根普被,大乘善行,共三乘善行,共五乘善行,乃至应堕地狱的恶行人,都能摄受回向。这在佛教大悲普利的立场,善恶由心的意义,凡是肯回心而归向无限光明永恒存在的,当然可以新生而同登净土的。”真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儒家亦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矣”,总而言之,只要能及时悬崖勒马,便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佛化新人。“但这里有一大问题,不可误会!(这是针对)平生不曾听闻过佛法,或一向生在邪见家,陷在恶行的环境里;或烦恼过强,环境太坏,虽作恶而善根不断(的人而说的)。(这些人)等临命终时,得到善知识的教诲,能心生惭愧,痛悔前非,即是下品往生的根机。”这是非常特殊的,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但是,仍有一些自作聪明的净土行者,偏偏抓住这点不放,自我安慰,殊不知钻入牛角,死路一条。你问他:“为什么平时念佛总是漫不经心,甚至去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呢?”他会理直气壮地说:“没关系,只要临命终时,能十念乃至一念即可往生,这可大错特错了。或者以为,一切都不关紧要,临终十念即往生,何况我有时还念念佛。”你对他说:“恐怕到时候,你的善念生不起来。”他会说:“没关系,到时候,可以找很多人来帮忙助念。” 殊不知临命终时,若没有善根福德因缘,即使再多的人助念,依然善念不生,随其惯习的恶念,坠落于猛火苦海之中。反过来说,如果你平时经常熏习善法,那么即使在散乱心中死去,依然往生善趣。这就好比一棵大树,平时由于风力的缘故,会倾向于某个方向而生长,一旦锯断了,自然会向倾斜的那个方向倒去。所以平时我们要多多地熏习善法,养成善业的习性,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样在临命终时,才不致以失却正念,而往生恶趣,反而会上升。因此,我认为净土行者,应该在平时的修持中,经常地造就善业,积聚广大资粮,并以此回向西方极乐世界,我想这样的话,即使业障深重,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但仍能往生善趣,继续修持佛法,将来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往生恶趣的话,不但苦痛无量,亦失却学佛的能力,何谈往生极乐呢?所以说,平时的修学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不是笔者主观的见解,而是有经论依据的。在《杂阿含经》中明确地记载道:“一时,佛住迦毗罗卫国尼拘律园中。尔时,释氏摩诃男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迦毗罗卫国,安隐丰乐,人民炽盛。我每出入时,众多羽从,狂象狂人狂乘,常与是俱,我自恐与此诸狂俱生俱死,忘于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我自思惟,命终之时当生何处?佛告摩诃男:莫恐,莫怖,命终之后不生恶趣,终亦无恶,譬如大树顺下,顺注,顺输,若截根本当堕何处?摩诃男白佛:随彼顺下,顺注,顺输。佛告摩诃男:汝亦如是,若命终时不生恶趣,终亦无恶,所以者何?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 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16]”这段经文,在《大智度论》卷一十八亦有记载。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多多地称念弥陀圣号,熏习善业,千万不要等到临死才抱佛脚,到那时,恐怕已经为时已晚,后悔莫及了。

  五 因中说果

  今日有些弘扬净土者,说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了脱生死。这种观念,笔者不敢苟同。“了生死与往生,应该是二回事,这中间还有一段的距离。把往生看作了生死,在思想上有点混乱。[17]” 生死是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洪流,包含了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的一切。解决这生生不已的大问题,名为了脱生死。当然要解脱生死,必须要找出造成生死洪流的原因所在。生死是苦果,苦果是由业力的牵引,而业力则由烦恼的招感而来。烦恼的根本在于无明(我见),无明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对于诸法实相的不如实知,因不如实知而起种种执着,并由执着引致一切不合正理的错误行为,以至无常执常,无我执我,不净执净,无乐执乐。众生有了这颠倒妄执,即起种种非法行为,造下无边恶业,而感受生死苦果。因此“要了生死,必破除生死的根本,通达无我性,彻见真实理;我法执不起,烦恼根本便断。烦恼一断,剩有业力,没有烦恼的润泽,慢慢的即失去时效而不起作用,不感生死。[18]”总之,生死是个大问题,而问题全由我执而来,所以要了生死,必须空去我见。只有无我,才能处处无碍,一切自在,达到究竟永恒的涅槃。

  再说说往生净土,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带业往生。按道理说“没有真智,没有断障,就能往生净土,站在自力的因果立场,是有问题的。满身烦恼恶业的众生,没有修集戒、定、慧的圣道,怎会有进入净土的资格?没有净因,怎能获得净果?[19]”这就是净土宗的殊胜之处,在于仗佛慈力,不必断见思惑,只要念佛得力,证一心不乱,便能横超三界,直入莲邦,同样的享受净土的种种殊胜。这好比一个富翁,到乡下请了几个忠厚老实、勤劳能干的农民到他家里做佣工,又请了几个身手敏捷,粗犷精悍的人作为他的随从保镖。虽然佣工与保镖不是很富有,但他们一样坐豪华别墅,吃珍奇美味,欣赏百花争艳的花园,倾听悦耳动听的音乐,跟富翁生活差不多。往生净土也是这样,凭着阿弥陀佛的愿力,一样的享受净土的法乐。

  依照上面说来,往生净土的人,烦恼还没有断,既然烦恼没有断,又岂能说其了脱生死呢?所以我们不能将往生与了生死混为一谈。如果硬要说往生就是了生死的话,那只是因中说果,中间是要有个过程的。因为“在极乐世界中,物资非常丰富,所以没有所求不得苦。与诸上善人在一处,精勤佛道,所以没有怨憎聚会,恩爱别离的苦恼。莲花化生,在这生中,一定会悟得无生法忍,所以没有老病死苦。往生极乐净土的上品上生,当下就华开见佛,悟无生忍。其馀中品、下品根机,虽还没有了生死,而可说生死已了,也就是必了无疑。虽还没有得不退转,但可说已得不退。总之,在极乐净土修学的,不论时间多长,一定要了生死,不退于无上菩提的。[20]”这好比一个人身患绝症,生命最多只能维持两三个月。说他死,那是因为两三个月之后,他必然会死。但事实上他还没有死,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这是一个过程,时间一到,必然会死。

  这种因中说果的事,是经常有的事。如《法华经》的“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21]”;“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句,皆成佛无余[22]”;“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23]”,以及《宝云经》所说的:“一念释迦牟尼佛,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都是因中说果。因为:“有此念佛因缘,久久修学,必能了脱。不但这是依一般的往生说,还没有了生死;就是上品上生,也要往生以后,花开见佛,悟无生忍,这才破无明,断除生死根本。故往生与了生死,是截然二事,不能看作同一。这样把往生与了生死的内容,分析清楚,即与一切教理相应。若是过分高推──往生即了生死,则与无量教理而相违碍。以往生为了生死,对于教理无认识的,尚无所谓;若对佛法有素养的人,听之反起疑惑,反于净土而生障碍。[24]”所以我们要了解佛说法的意趣所在,因中说果,只是激发大家用功修行的一种善巧方便,启迪我们的自信心,勇猛坦然地向弥陀净土前进,待往生净土以后,再如实修行,将来定可以了脱生死,成就佛道。

  六 方便易行道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念阿弥陀佛,是易行道,易行是不太劳苦的意思。《十住论》说:或步行而去,或乘舟而去。乘舟而去,身心不感劳苦,如易行道。但比步行而去,不一定先达目的地。有些学者,为了赞扬净土法门的易行,说什么‘横出三界’,‘径路修行’。从激发念佛来说,不失为方便巧说;如依佛法实义,误解易行道为容易了生死,容易成佛,那显然是出于经论之外,全属人情的曲说![25]”故此印顺导师提出:易行道难成佛,难行道易成佛,并且找出诸多经论来证成这个观点,摆事实,进道理。他说道:“通常以为由于弥陀的慈悲愿力,所以能念佛往生,横出三界,名易行道,这并非经论本意。修此等易行道,生净土中,容易修行,没有障碍,这确是经论所说的。但易行道却是难于成佛,难行道反而容易成佛。这如《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中说:释迦过去所行的是难行苦行道,弥勒所行的是易行乐行道。弥勒发心,比释迦早四十劫;‘久已证得无生法忍’──得不退转。结果,释迦比弥勒先成佛,弥勒还待当来下生成佛。不是易行道难成佛,难行道易成佛的铁证吗?[26]”

  我们知道佛果是无量功德累积而成的,因此在佛道的因行当中,必须要去积聚广大的福慧资粮,所以我认为还是在秽土中修行好,成佛快。因为在净土中,“诸上善人俱会一处[27]”,我们是很难圆满这福慧二资粮的;而在秽土中,情况就大不相同,我们可以广行六度万行,奉行五戒十善,普度六道有情,如此便能够积聚广大的福慧资粮。正如《佛说无量寿经》中说:“佛语弥勒……(在此娑婆浊世),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于此(娑婆浊世)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殆,心劳形困饮苦食毒,如是匆务未尝宁息。[28]”《维摩经》中也说:“此土菩萨,于五罚世,以大悲利人民,多于彼国百千劫行。所以者何?诸族姓子,此忍世界有十德之法为清净,彼土无有。[29]”导师解释道:“十事,即六波罗密等。净土是七宝所成的,衣食等一切无问题,即无布施功德。秽土人恶,要修忍辱,净土都是诸上善人,即不需修忍辱行。此土有杀盗淫妄诸事,所以要持戒,净土女人都没有,或男女不相占有,即没有淫戒可持。生活所需,一切圆满,即没有偷盗可戒。这种种功德,生到净土中,都难于进修。这等于太平盛世,“英雄无用武之地”,无从表显他的才能、与救国救人的大功绩。秽土是难行的,然因为难行,所以是伟大的。释迦牟尼佛秽土修行成佛,为十方诸佛之所称赞。如《阿弥陀经》中说:‘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0]’(此外,)《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二)、及《宝云经》、《宝雨经》、《胜天王般若经》等,都说到秽土修行,比净土高超得多。[31]”经典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为了让众生认识得更深刻,于是龙树菩萨又大转法轮,著作论典,广为详说。如论云:“娑婆世界中,是乐因缘少。有三恶道老病死,土地自活法难,以是故易得厌心。见老病死,至心大厌患。见贫穷人,知先世因缘所致,心生大厌,以是故智慧根利。彼间菩萨七宝世界,种种宝树,心念饮食应意即得,如是生厌心难,是故智慧不能大利。譬如利刀着好饮食中,刀便生垢。饮食虽好而与刀不相宜,若以石磨之,脂灰莹治,垢除刀利,是菩萨亦如是。生杂世界中,利智难近。如人少小勤苦,多有所能,亦多有所堪。又如养马不乘则无所任。复次是娑婆世界中菩萨,多方便故难近。馀处不尔。” [32]因此导师说:“秽土是苦痛的,然发心行菩萨道,却是最殊胜的,这无怪释尊发心迟而成佛早。易行道容易得不退转,但一生净土,即进度迟缓。秽土修行难得不退,如打破难关,就可一往直前而成佛了。易行与难行,秽土与净土,实各有长处。” [33]

  “易行道与难行道,都是希有方便。‘菩提所缘,缘苦众生’。为众生苦,为正法衰,而发菩提心,为大乘法的正常道。善巧方便安乐道,也是微妙法门,依此而行,可积集功德,忏除业障,立定信心,稳当修行,不会堕落!” [34]其实,易行道与难行道并非是独立的,而是可以相通的。如《十住毗婆沙论》所说:“菩萨以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故,福力转增,心调柔软。于诸佛无量功德清净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诸大菩萨清净大行希有难事,亦能信受。……愍伤诸众生,无此功德,但以诸邪见受种种苦恼故,深生悲心。……以悲心故,为求随意使得安乐,则名慈心。若菩萨如是,深随慈悲心,断所有贪惜,为施勤精进。[35]”这显然是以易行道为方便,坚定信心,而转入难行道的最好例证。这么说来,易行与难行二道,仅为相对的差别,并非绝对的隔离。

  难行道之伟大是值得赞叹的,但易行道对于那些怯弱下劣的众生又是必然的。所以《成佛之道》偈颂中讲道:“怯弱下劣者,希求易行道。佛有胜方便,摄护于初心。于中殊胜者,往生极乐土,弥陀佛力持,不退于菩提。[36]”总之,对于利根众生,应该为其说难行道;对于钝根众生,只得为其应说易行道,得能堪受大任时,再为其说深远广大的难行道。难行道与易行道都是很好的,关键是要看众生的根机如何。

  小结

  从上面几个问题的思考中,笔者认为净土宗的弘扬、教化,应以教理作为基础。否则,就易邪正不分,因果不明,智慧不开,发心不大,意境不高,如此念佛,岂能与佛相应?净土行者只有在闻思经论以后,对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和极乐世界的殊胜深入了解后,才能真正地建立信愿,同时更应对现实人生的无常、苦等产生正确的认识,方能发出厌离娑婆,求生西方的正智之愿——不仅为自己,更是为广大的苦难众生而修念佛之行。

  我们要发扬净土宗的真义,不该只是提倡一句佛号就万事具足,而应大力提倡听闻佛法,思惟法义,如实修行,开发学人的智性之海。如此方能使净土宗更具有生命力及自身发展的价值,成为净化人心而广种西方九品莲的一个殊胜的法门。

  在此文结束之际,笔者诚感惶恐,实因自己学佛未久,对净土法门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所知甚为有限,只能依照印顺导师的著作,冒然撰写此文,实不自量力。笔者此文之作,旨在引发大家对净土法门的思考,希望能纠正一些问题,揭示纯正的佛法。故此向祈佛门大德,不吝于法,给予赐教。

  --------------------------------------------------------------------------------

  [1] 《净土与禅》p.6 ~ p.7·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2] 《净土与禅》p.24~ p.25·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3] 《宝积,涅盘部T12》p.343.2·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强-弓]良耶舍译。

  [4] 《大集部T13》p.899.1·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佛说般舟三昧经》·问事品第一·支娄迦谶译。

  [5]《净土与禅》p.79~ p.81·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6]《诸宗部T47》p.70.1·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七·西都千福寺大德怀感撰。

  [7]《成佛之道》p.303·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8]《经集部T16》p.701.2·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解深密经》卷第三·分别瑜伽品第六·玄奘译。

  [9]《净土与禅》p.109·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10] 《净土与禅》p.106·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11] 《宝积,涅盘部T12》p.347.2·《佛说阿弥陀经》·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12] 《宝积,涅盘部T12》p.341.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宋西域三藏[强-弓]良耶舍译。

  [13] 《经集部T14》p.553.1 ~ p.553.2·《维摩诘所说经》卷下·香积佛品第十·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14] 《经集部T14》p.745.3 ~ p.746.1·《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十七·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译。

  [15] 《净土与禅》p.38·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16] 《阿含部T2》p.237.2 ~ p.237.3·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17] 《净土与禅》p.117·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18] 《净土与禅》p.117·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19] 《净土与禅》p.96~ 97·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20] 《成佛之道》p.299·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21] 《法华,华严部T9》p.9.1·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序品第一·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22] 《法华,华严部T9》p.8.1·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序品第一·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23] 《法华,华严部T9》p.9.2·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序品第一·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24] 《净土与禅》p.118·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25] 《净土与禅》p.92·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26] 《净土与禅》p.70~ 71·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27] 《宝积,涅盘部T12》p.347.2·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佛说阿弥陀经》·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28] 《宝积,涅盘部T12》p.277.3·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佛说无量寿经》卷下·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29] 《经集部T14》p.532.3·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维摩诘经》卷下·观人物品第七·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30] 《宝积,涅盘部T12》p.348.1·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佛说阿弥陀经》·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31] 《净土与禅》p.72~ 73·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32] 《释经论部T25》p.130.1·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大智度》初品中十方菩萨来释论第十五之馀(卷第十)·龙树菩萨造·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33] 《净土与禅》p.74·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34] 《净土与禅》p.74·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35] 《释经论,毗昙部T26》p.49.2·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六·分别功德品第十一·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36] 《成佛之道》偈颂·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