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随笔禅话——不要“痴迷”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秦孟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随笔禅话——不要“痴迷”

  秦孟潇

  不要“痴迷”

  我常对一些刚皈依佛门的人说:“要正信,不要迷信”!所谓“正信”,就是要弄清楚佛陀所教诲的道理,然后去实践,必有所获。所谓“迷信”,就是糊里糊涂,连“佛”的定义都不知道,如此烧香拜佛,毫无益处。有的人拜黄大仙、“天后娘娘”、“车公”……等等,认为拜的就是“佛”!每年在正月初一连夜赶去烧“头香”,忙得不亦乐乎。如此这般的行为,可以说,纯属“迷信”,完全是不可取的。

  有的女信徒拜观音菩萨近乎“疯狂”了。认为说错了一句话,就得罪了菩萨,不断磕响头求菩萨宽恕。也有的求观音菩萨帮忙,买六合彩得“头奖”;有的用三牲猪肉等供观音求消除灾难……等等怪诞行径,实在太荒唐了。

  一般说来,信奉佛教是有益身心健康发展。如果是盲目信奉什么,祈求什么,必会有害身心,甚至弄得神经失常,疯疯癫癫,实在可怕!为了避免陷入“痴迷”泥坑,最好的方法是多看佛学书籍,或者听听录音带;当然,到寺院听高僧大德讲经也是有益的。

  跨入佛门!

  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粗听似有道理,实则不合要求。譬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得不到学历的文凭。一个正常情况下的学生,必定是按照学年学程,而逐级晋升的,从小学经中学而至大学,最初进小学,要先注册,进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举行考试,看是否有此求学的能力,但是不进小学便想得大学文凭,乃至取得博士的学位,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著手,皈依三宝虽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呢?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等级,是以所受戒别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即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大: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受苦太大太多,无机会皈依三宝之外,其余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发心皈依,佛教无不接受,这也正像凡是学龄已届的儿童,不论贫富贵贱,智愚俊丑,不假入学的甄别,一律可以进入资助小学。如要再进一步,就要讲求资质的检择了。

  何谓“增上缘”

  在佛门圈子里,常听到有人称颂对方是“增上缘”。

  如果懂得了“增上缘”的含意,相信没有一人不喜欢“增上缘”的,而且人人都愿做“增上缘”。

  什么叫做“增上缘”呢?说起大道理来,引经据典,对非佛门中人,无法听得懂,甚至越听越糊涂,不如举个例说:

  比方一粒种籽埋在土壤下,渐渐成为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来自于一粒种籽,种籽与树之间的关系,是直接因缘。但是,有了种籽,而不埋在土壤下,它是无法成为“树”的,仍是“依然故我”。在这里发生作用的是:土壤、空气、水分、阳光……等等,这一切,都可称谓“增上缘”。或者说是“助缘”。由此可知,“增上缘”是多么的重要啊!

  一个人成功与否?其本身的条件固然是根本的,但“客观”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如一个孩子自幼在成长期间,家庭中父母的抚养、学校中师长的教导,以及社会上朋友提等等,对这个孩子都有种种不同的帮助,这就叫做“助缘”,即是“增上缘”。人活著不可孤立的,离群索居,一事无成,鲁宾逊飘流在孤岛上,他在那荒岛上能有所作为吗?伴随他的黑人礼拜五帮他做事,也是其“助缘”,没有黑人相伴,岂不更苦?!

  肯帮别人的人,正是发挥“增上缘”的角色,谁不爱呢?

  人人“成佛”?

  在社会上凡是信佛的人,常被看为是搞迷信活动!说这些话的人是大错特错。从“佛”的本意来说,是位最有智慧、最有福报的人,所谓“福慧双修”的人,他就是“佛”。

  不能彻底洞悉人生、宇宙真谛的人,是不够资格达到“佛”的果位的;因为这些人智力有限,往往执迷不悟,佛家称之谓“无明”,所谓“无明”是指人的“心识”,而人的“心识”各个不一,看待一切事物都有其局限性,是不彻底的,甚至迷糊不清的,错误的,这是“无明”的特性。

  只有彻底觉悟的人,是完完全全扫除了“无明”的障碍,犹如“大圆镜智”,普照一切,打破智力上的任何局限性,达到最彻底、最圆满的觉悟境界,唯有佛才能如此。

  把佛看为迷信活动,这无疑是痴人呓语罢了。

  要打开“成佛”的大门并不难,佛家把“成佛”看得很平凡,它不是专一的,也不是垄断的,而是人人都可以成佛的;因为人人都具有佛性,甚至说,一切有觉知的生命动物,只要摆脱业力的束缚,同样都可以“成佛”!

  人人都有“迷”的一面,也有觉的一面;去“迷”显“觉”就是“佛”!其他动物也有“迷”的一面,也有“觉”的一面,不过其“迷”的程度太重、太深厚了;它被“业力”层层束缚著,故“成佛”难矣哉!

  “觉”与“迷”

  世间上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要把他(她)们分门别类,是很困难的。总的来说,不外乎二种“好人”与“坏人”而已。

  所谓“坏人”也者,也很难把它说个清楚,因为“坏”没有一个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立场不同,观点互异了。

  由于观点、立场互异,在衡量“好”与“坏”中难定下一个共认的是非标准,我看,大道理还是少说为妙,就用个最简单的事例来阐明它,“好”与“坏”就一目了然了。

  把一个人比作一只木桶:它时而装酒、时而装毒品、时而装粪便……这个木桶本来是干干净净的,由于装过这些鸟七八糟的东西,这只木桶变成又脏、又臭、又毒气薰人,试问,这只木桶算是“好”呢?还是“坏”呢?

  一个人生下来跟这木桶一样,干干净净的。由于接受赌、吃、嫖、偷、杀……等坏事,不用说,这是地地道道的“坏人”!这个所谓坏人的“心”被“污染”了,就像木桶被“污染”了一样,一个人是有“识别”理性的动物,懂得如何抉择外界事物的能力!主宰“心”不要受“污染”,避开肮脏的东西,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干干净净的“好人”了!

  所谓“好”与“坏”,只是一线之隔,全赖于心的“觉”与“迷”之别,佛家的理论,指导人的“心”不要受外界物欲的污染就行啦。

  谈“所知障”

  佛家常用一句话:“所知障!”不少人对这句话理解不透,甚至误解它的真实义;如果真正懂得了它的含义,可谓“受用不浅”;它是通向真理的一座桥梁。

  所谓“所知障”。是指人们所知道的东西越多;越是障碍。这话怎么解呢?俗话说,“先入为主!”人们往往首先接受了某些理论或知识,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依据,从自己的观点去衡量和判断客观的标准。最常见的事例:譬如一位牧师或基督徒。他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其观点是以《圣经》为准则,对外界的“否定”或“肯定”,作为最根本的尺度;一个哲学家也是以自己所知的理论作为依据的。即是他所依据的理论是荒谬的,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如果,他能拨开一下坚持的观点;虚心探索通向真理的另一途径,他是无论如何不愿“放弃”自己的见解的!这样,就把更好的理论或知识排斥在外了,这不就是将他“所知”的东西变为一成不变的“障碍”了吗?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头脑里是非常顽固的。

  佛家认为世间上任何理论或知识,都不是彻底的,不是究竟的!不要把自己“所知”的作为唯一的正确的东西,否则停滞不前。所谓“能知障所知”,自己则被封闭在小圈圈里了,若能够排除“所知障”弊病,呈现在面前是条广无边通向“真理”的大道。

  害虫可杀乎?

  有些人没有宗教信仰,看到信佛人士“戒杀”“放生”行为,故意问道:“在家里有障螂、苍蝇、蚂蚁、蚊虫,乃至老鼠一类害人虫,难道也不消灭吗?是不是也‘放生’呢?”

  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来,确实使对方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好了。在佛经上也有类似的例子:当比丘(和尚)们的浴室,浴池由于多日未用,满生小虫,负责清理的比丘,不知如何处理!佛说:“除尽污水,清洁浴室。”比丘说:“会伤虫”,佛说:“不为伤虫,是为清理浴室。”于是比丘释然。

  这个例子是说为了维护人类生活环境的卫生,予以清理打扫,目的不为杀伤虫类,因此,不算杀生。当然,不得用药物喷射杀虫,只能以打扫、清理、消毒的方式来防治或退治虫蚁的进入和繁殖。如果环境经常保持整齐、清洁和消毒完善的状态,纵然有虫蚁,也不会太多。

  佛家倡导戒杀的目的,是发扬慈悲心精神,消除暴虐的嗔恨心!对于弱小的生命,能够减少伤害的机会,是慈悲的表现!如果明知杀生而心无悔意,便是没有慈悲心。

  凡是能对弱小生命有不伤害的心,推而言之,便不会伤害到人的生命了。人与人之间缺少慈悲心,以致造成无视生命的价值,一切祸害无有间断,是人类不得安宁的根源所在。

  生命本“无常”

  人的“寿命”到底能活多久?这个问题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在探索,哲学家、宗教家、科学家、病理学家……都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一直困扰著人们,渴望能够早日圆满解决、科学家能把人送往月球上去,但他们无法解决“死亡”的胁迫!最伟大的科学家,也难逃出“死亡”这一关!

  当年,释迦牟尼对诸大弟子说法时,曾提出类似的问题来,说道:“人底寿命能活多久?”在座的弟子们兴致勃勃,各自发表不同的见解:有的说,如果在深山修道,心不外求,人的“寿命”可以活到二百岁,有的说,有定力的僧人,不吃、不动、不睡,可以活到五百岁;有的说,只要有美衣、美食、美居,心情愉快,可以延长寿命百岁不为多;有的说,生活多坎坷,衣食没有著落,一定短命;有的说,不爱惜身体,放纵欲念,伤害元气,必然早死……看来,各人所说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谁也不能说服谁,找不到共同接受的“定论”。

  佛陀说:“生命本无常,只在呼吸间。”谁也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定在一个年限内,明明看为是短命的人,结果活得长命;有的人看上去是长寿相,偏偏碰到横祸倒卧街头!所以说,“生命本无常,只在呼吸间!”告诫人们要时时爱惜生命。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