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真正佛子妙峰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9日
来源:不详   作者:古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真正佛子妙峰

  古月

  妙峰(1540—1612),俗姓续(一说徐),名福登,山西省平阳府临汾县(今临汾市)人,晚年为五台山护国圣光永明寺(今显通寺)的住持,是明代著名的高僧和建筑家。憨山大师认为“我明二百余年,其在法门建立之功行,亦唯师一人而已”;就是在两千年来的中国佛教史上,他也“当与清凉、东林比隆矣!”(《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三十《敕建五台山大护国圣光寺妙峰登禅师传》)

  奋发精进 宗教圆通

  妙峰禅师出身微寒,七岁上父母双亡,失去怙恃。十二岁上投附近寺院出家,也没有得到善视护养。十八岁上孤身只履至蒲州(今蒲县)万国寺,拜朗公为师,白天清扫寺院,晚上诵经习禅。二十二岁那年,入中条山栖岩兰若,讽诵《华严经》,修习法界观。法界观有三重,一是真空观,即观照.诸法空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无碍,泯绝无寄。二是理事无碍观,即观照干差万别的事物和其那平等理性,虽然它们表面上炳然而存,但两者在本质上又是相成相害,相即相非,无碍熔融。三是周遍含容观,即观照世间大小不等的事物,也有一种一即多、多即一、一多相即,遍摄无碍而交参自在的关系。依此三观,渐次修习,鹄立三年,妙峰禅师方有开悟。于是,他就作一偈颂,呈与山阴王。山阴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五世孙朱俊栅,常住蒲州,崇佛敬僧,且能吟诗作禅,交接禅僧,故常到万固寺与朗公谈禅论道。山阴王见妙峰禅师生来奇姿,五官皆露,神凝骨坚,觉得他。他日必成大器”,遂对妙峰禅师十分关照护持。因此,妙峰禅师也对王十分敬重听话,故向王呈偈请教。山阴王一看,惊道:“此子见处早如此,不折之,他日必狂。”(同上)于是,山阴王便割了一双旧鞋底,封之,寄与妙峰禅师,并书一偈曰:

  者片臭鞋底, 封将寄与汝。

  并不为别事, 专打作诗嘴。

  ——镇澄《清凉山志》卷三《妙峰大师传》)

  妙峰接到一看,并没有对山阴王这一举措产生嗔恼反感,相反,他却对佛作礼,用线将鞋底系于自己的颈上。自此以后,三年不发一言,作默照禅,默默地观照自己的本来面目。关满之后,小心谨慎地去见山阴王。三年不见,刮目相看,王见妙峰禅师已具大人之相,便高高兴兴地对妙峰禅师说:“子虽知本分事,但未闻佛法,恐坠邪见。”(同上)故又指示妙峰禅师去介怵绵山听善知识讲《楞严经》,并受具足戒。二十七岁上,山阴王又指示妙峰禅师行脚南参,至普陀山礼观音菩萨。当返到宁波时,因气候潮湿,满身生疮,染上时疾,几乎一命呜乎。一日、妙峰禅师口渴难忍,但无一滴水喝,故就浴盆掬水饮之。次日一看,那盆浴水非常肮脏,遂呕吐不止,忽自觉曰:“饮之甚甘,视之甚秽,净秽由心耳。”(《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三十《敕建五台山大护国圣光寺妙峰登禅师传》)从此体悟到了《大乘起信论》的“三界虚伪,唯心所造”的道理。隆庆元年(1567),妙峰禅师又至南都(今南京市)天界寺,听先大师和憨山大师讲《法华经》,修习、“一心三观”。从此,他懂得了佛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济世利人”的根本思想,确立了他的为法为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后,他又返回中条山,诛茅吊影以居,辟谷饮水三年,以《宗镜录》印心,深入了唯心之旨,成了一名宗教圆通的杰出禅师。

  瞻礼文殊 结隐五台

  五台山是文殊道场,早在唐代时就成了中国佛教的首府。所以,天下学佛道者多至五台山取经求法。万历三年(1574)正月,妙峰禅师同憨山大师一同自河东去五台山。二月十五日寓居塔院寺,大方主人为其卜居于北台南麓之龙门。此处裂石如崩,涛声若雷。北有藏云谷,下有留云石。云出为雨,云入为霁,风景十分优美。三月三日,大方主人又为二师于雪堆中拨出茅屋数椽,名之曰“妙德庵”。从此,二师在此不是诵经习禅,吟诗论道,便是参观寺庙,瞻礼灵迹,观赏五台风光。妙峰禅师还夜游台顶,观赏神灯夜景。他曾作诗曰:

  人间重苦是无常,谁不临歧手脚忙。

  唯有吾师惺大梦,等闲游戏死生场。

  ——《清凉山志》卷二《隐峰塔》

  金刚窟予无缝罅,入者还他师子儿。

  铁壁银山直拶透,三三之语许渠知。

  ——同上,《金刚窟》

  他对人生苦难、银壁银山的家产,乃至生死大事,都等闲视之。无有我相,了无私念,唯知为法为人,济世利众。因此,妙峰禅师初至五台山时,以其道路崎岖,不便行走,就石铺大路300余里,遇溪设桥10数余座。这就大大方便了僧俗缁白参观游览文殊圣地。

  万历六年(1578)四月,妙峰禅师和憨山大师为报其父母的生育之恩,发愿手书《华严经》各一部。妙峰禅师为剌舌血和朱书写,憨山大师是剌血泥金书写。越明年,书经将完时,妙峰禅师欲举行无遮大会,转演《大华严经》。于是,下山募资,期年缘毕,拟于万历九年冬开启。先是,万历七年(1579)时,慈圣太后为荐先帝保圣躬,发帑修五台山塔院寺,神宗皇帝曾遣内宫率领夫匠3000人至山修造。万历九年(1581)春,慈圣太后又为神宗祈皇储于五台山,发愿修复大白塔。妙峰禅师和憨山大师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改变初衷成“为国求储”的无遮大会。是年冬十一月启会,万历十年(1582)春三月圆满结束,会期120天,参加者有京中大德500人和九边八省的缁白,恒有万余。会议期间举行了水陆佛事和《华严玄谈》的讲经法会等活动。法会开得圆满成功,符合圣意,受到圣上嘉奖。妙峰禅师和憨山大师觉得盛名之下,不可久居,遂一同下山隐遁。憨山往山东牢山,妙峰至宁武芦芽山上,结茅庵居。从此,妙峰禅师和神宗、圣母结下了不解之缘。

  龙泉寺有一联曰:“天下名山僧占多,世间善言佛说尽。”名山出高僧,高僧扬名山。妙峰禅师为报国恩,为报佛恩,方报五台山文殊菩萨之恩,不惜奔波劳累,于二市八省募捐金铜100000万斤。万历三十四年(1606),他铸造渗金文殊铜殿一座,躬送五台山,议置显通寺。时神宗、圣母闻之,遂遣御马太监王忠、近侍太监陈儒,各赍帑金往视, 卜地安奉。且以是年五月兴工鼎新显通寺,以砖垒七处九会大殿,用木建前后六重殿宇,且周匝楼阁,重重耸列,规模宏大,庄严壮丽,神宗赐额“敕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又敕封妙峰禅师为该寺住持。完工之后,又举行了华严七处九会道场的法会,上下1200余人,10位法师又演讲了《大华严经》。道场隆盛,轰动了全国上下,促使五台山的佛教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为法为人 法门砥柱

  穷病交加的童年生活,磨练出了妙峰祖师的吃苦耐劳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佛教的济世利人思想激励着他修桥铺路、建寺造像,尽做善事。万历十二年(1584),当妙峰祖师在芦芽山结茅以居、静心养性之时,慈圣太后以五台山求储因缘以应,又访得他,敕赐他就芦芽山建寺造塔。妙峰祖师即于山腰建寺,山顶造了一座八角七层楼阁式的万佛铁塔。工竣之后,赐额“永慈大华严寺”,遂成了一大华严道场。可惜寺塔早毁,现在只见遗迹了。

  鸡足山在云南省宾川县西北40公里,以其山势背西北而面东南,前伸三支而后出一趾,形似鸡足而得名。佛教传说释迦牟尼的袈裟贮藏在这山,由迦叶守护着,故曰是山为迦叶道场。早在蜀汉时,此山即有佛庵。唐代时佛教又颇兴盛,时有大小寺院一百余处。于是,它就成了中国佛教的名山之一。所以在万历十七年(1589)时,妙峰祖师即奉崇佛敬僧的慈圣太后的懿旨,送《藏经》至鸡足山。当他道经峨嵋山时,瞻礼了普贤尊像。以其悲叹普贤殿像屡遭回禄,他即发愿铸造渗金普贤殿像,以永供养。

  万历十九年(1519),妙峰祖师从鸡足山返回故乡,他受到乡大司马王见川和忘年之交山阴王之请,住持修复了万固寺的万佛殿和唐圣僧的舍利塔。该寺现属永济市,在市东南中条山麓,始建于唐大中八年(854)。现存山门、大雄宝殿及其内lo米高的大佛一尊。大雄宝殿后有药师洞和寮房经院,前为塔院,内有水陆殿和唐圣僧的舍利塔。该塔今名多宝佛塔,是一座八角十三级54米高的楼阁式砖塔。这座。第一禅林”的万固寺多宝佛塔,同闻名遐迩的普济寺莺莺塔有兰菊之誉。它们不仅是永济市的著名景观,而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万历二十二年(1594),万固寺的修复竣工。当妙峰祖师返回芦芽山永慈大华严寺时,以路过宁化,见宁越山石壁干仞,一平为掌,觉得是一处佛山圣地,遂他又主持兴工,凿石为窟,一主二副,深广高均12米,窟内又雕华藏世界十方佛刹,图佛菩萨像万尊,精密细妙,又成一大华严道场。该寺现名宁化万佛洞,曾经清同治十年(1871)至光绪六年(1880)的修复,至现在还保存完好。洞的门楣上雕刻着二龙戏珠和兰菊图案,中镌“万佛洞”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门的两侧刻着联曰:“智海圆充含万象而不道识界,真空方广现森罗而不隐微尘”,横批为“华藏海”。主洞南为登板洞,有韦陀殿和白衣殴,以悬吊木板与主洞相通。主洞北有朝阳洞,俗称水帘洞。宁化万佛洞至今已有400余年了,虽经风化剥蚀,但仍不失精妙浩大的工程,充分显示了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杰出的工艺水平。

  万佛洞工程刚完,妙峰祖师又受到陕西省三原县大中丞李廓庵、中丞温纯和王象乾之请,度过黄河,历时二年,主持兴建了渭河大桥,沟通了渭河两岸的交通,促进了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发展,为陕西人民办了件好事。在由陕返晋不久,宣府(在今河北宣化县)两院议建大河桥,且请妙峰祖师主持兴建工程。但河阔沙深,水流湍急,架桥相当困难。妙峰祖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亲自—F水探测,制订施工方案,描绘桥梁图案。购置材料,组织施工,终于建成丁长达23孔的大桥,为守卫边防,方便群众交通献出厂自己的心血。

  妙峰祖师深深懂得,要想使佛教昌盛,就得取得统治阶级的支持,所以他不仅交结了朱明王朝的山阴王朱俊栅,而且也结交了就藩潞州的沈简王朱模的七世孙朱理尧。万历二十七年(1599)春,他杖锡潞安(今长治市)恭谒沈王,适逢王造渗金普贤大士像送峨肩。于此,他即将鸡足山送《藏》,路经峨眉时发愿造普贤铜殿一事面告沈王。沈王慨慷解囊,资助万金,他到荆州监制。造成之后,送到峨眉。此时,正是大中丞王霁宇抚蜀(今四川省)、中丞王象乾也在四川居官。他们见普贤铜殿庄严妙好,见者、闻者无不欢欣跳跃,遂对妙峰祖师曰:“普贤大士寺行也。师于普贤如此,不虑其观自在、文殊,谓师不乎寺耶?”师曰:“贪衲不持一文,祗效奔走。二尊有诺,当先宰官。”(苏惟林《御赐真正佛子妙峰祖师行实碑记》)于是在大中丞王霁字的资助下,丘乘云常侍的发动下,采铜于蜀,师又监造于荆州。铸成之后,本来要送往普陀山。但普陀僧人怕被倭寇盗走,遂卜地于南都(今南京市)华山安奉,遂又成一大刹。至于文殊铜殴所施之铜,都是来于北京、南京二六隶和湖广、山东、河南、福建、江西、陕西、山西、四川等十个省市。据殿内刻字和碑文载,铜殿铸成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是陕两西安府经阴县石桥里刘元春父子铸造成的。妙峰祖师所造的三大士的铜殿.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五台山显通寺的一座了。其精妙绝伦.世所稀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建殿安奉渗金文殊像后,妙峰祖师又奉慈圣太后之旨,至阜平县主持兴建了普济大桥.并兴建了接待院,为到五台山礼佛进香僧俗的息肩之所。接着又在五台山的东门龙泉关外忍草石,兴建御茶庵,赐名惠济院,代皇家舍药施茶。同时又建了七佛殿,藏经阁,颁赐了龙《藏》。顷之,又奉圣母懿旨在阜平县长寿庄主持兴建了慈佑圆明寺。该寺前后七重,有山门、钟鼓楼、弥陀殿内安供着一尊高达12米的范金接引佛、西廊僧寮禅房等。规模宏敞,庄严壮丽,又为一大道场。当师在住持五台山大护国圣光永明寺的修复工程时,就应山西抚台魏允贞之请,主持兴建了崞县(今原平县)要路滹沱河大桥。万历三十六年(1608),妙峰祖师又受晋工朱桐的八世孙朱敏醇之请,由慈圣太后出资,以“旧塔微侧,更建新塔为名,主持修复了太原永祚寺。他新建了宣文佛塔,鼎新了寺宇,于万历四十年(1612)竣工。距今已经385年了,但永祚寺的“凌宵双塔”,依然是顶天立地,岿然不动?为此俗称该寺为双塔寺,而且此双塔已成了太原市的标志。双塔寺现有三重院落,第一重院内有山门,东西厢房,内置书画展品。第二重院内栽种着牡丹,两墙上为《子史粹言》不刻。第三重院内的大雄宝殴为妙峰祖师建造的无梁殿,内供释迦佛、接引佛和药师佛铜像。大雄宝殿上面为观音阁;内供三大士的彩塑。大雄宝殿左右为客堂和禅房。第三重院落东南为塔院,内有过殿、前殴和宣文塔、宣文佛塔。该寺规模宏敞,建筑雄伟,具有明代建筑的特色,是一座古建和园林和谐统一的佛教圣地和旅游圣地。

  修复永祚寺的工程刚完,妙峰祖师又主持兴建了会城大桥,桥长10里,工程浩大,时谓桥梁建筑史上的创举。可惜,工程未完,妙峰祖师就以疾还山,料理后事去了。

  人天师表 真正佛子

  妙峰祖师生秉奇姿,神凝骨坚,具有金刚正眼,早年就通读《大藏》三年,又刺舌血书《大华严经》一部,还精通《楞伽》、《宗镜》等禅典,禅教兼通,禅净双修,早就与无位真人为侣,是一位杰出的禅师。中年以后,大兴土木,建寺造像,主持兴建了永慈大华严寺、宁化万佛洞、万固寺殿塔、三大士铜殿、慈佑圆明寺、永祚寺殿塔和惠济院等精蓝古刹;又修建了陕西三原县渭河大桥、河北宣府大河桥、阜平普济桥、郭县滹沱河大桥;五台山清水桥和长达lo里的会城大桥,还为五台山修路300余里,可谓修桥铺路、济世利人的公仆,也是杰出的一位古建筑专家。他给我们留下的这批古刹大桥,是我们国家的珍贵文物,也是古代建筑史上的颗颗明珠。

  妙峰祖师出身孤微,卒能作出一代广大佛事,何为者也?始以小王助道,终至天子、圣母、诸王为檀越。凡所营建,法施云涌;投足所至,遂成精蓝。又何缘哉了我看除了妙峰祖师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可思议的坚强毅力之外,还有一个爱国、爱教、济世利人的崇高思想。如憨山大师说:“师自发迹操方,住山行履,从来一衲之外无长物,恒随侍者无一人,为所建立,皆秉明一心,而金钱施利,曾未染指,随立随去,略无介怀;所成大刹十余处,无一弟子为居守;住则随缘,一毫不私;去则若忘,寸丝不挂;飘然若浮云之;聚散、孤鹤之往来。”(《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三十《敕建五台山大护国圣光寺妙峰登禅师传》)。所以,在万历四十年(1612)将逝世前数日时,神宗敕封他为“真正佛子”,及闻其逝,又赐金建塔。巡抚山西监察御史征仕原前中书舍人江陵苏惟霖在其所撰《行实碑》中也赞曰:

  真来佛, 无一物。 苦行空, 壮严闻。

  山鸟鸣, 圣凡哭。 笑皈彻, 塔中骨。

  真可谓人天师表,法门砥柱!

  (摘自《五台山研究》1997.2)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